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21 09:01: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集合15篇)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2頁至53頁中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把簡單的實際問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表達的抽象過程,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2、在具體情境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概括性與簡潔性,發展符號感。

  3、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發展歷史,增強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教學難點:

  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優越性。

  一、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1、魔盒神奇

  師:大家喜歡玩魔術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數學魔盒?它到底神奇在哪里呢?你隨便說一個數,輸入進去,經過魔盒的加工,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數,想不想來試試

  學生報數,師隨機輸入,經過魔盒加工后,果然變成了一個新的數。

  2、發現秘密

  師:我聽到有的同學說發現秘密了,發現什么秘密了?

  輸出的數要比輸入的數大10,是這樣的嗎?

  3、猜測驗證

  猜猜看,你猜輸出的會是幾?

  師:我們剛才輸入的數都是什么數,小數行不行?

  4、想方設法

  師:為什么試不完?你說說

  師: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我們這樣試下去,永遠也試不完,對吧?

  師:那現在,你能不能想個辦法,用一個你認為比較簡明的形式,把我們想試的數都包括進去,它既能代表(),又能代表(),還能代表我們想試的任意一個數,那你覺得它應該怎么表示呢?

  想一想,寫在練習本上

  5、交流匯報

  師:好,大家都有方法了,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老師挑了幾個有代表性的?

  漢字,數,字母

  師:a代表任意的數,其實呀,在數學上就是用字母來代表變化著的數,用x也好,用a也行,都可以代表輸入的數,如果我們用a表示輸入的數,輸出的數怎么表示呀?

  6、思想滲透

  師:為什么用a+10表示呢?它就表示輸出的數,沒錯,所有輸入的數都在不斷地變化,(板書:變化)輸出的數也在變化,那么什么沒有變?

  我們明明這些數都試不完,后來我們想了一個什么辦法把它解決了?

  7、板書課題

  8、逆用規律

  你看字母的作用大不大呀?如果我們用字母x表示輸出的數,那么輸入的數?(板書:x-10)

  二、兒歌展開,學習新知

  我們用字母或還有字母的式子就能表示數,你看,字母的作用是很大的,下面我們接著來研究

  1、讀編兒歌

  《數青蛙》

  1只青蛙1張嘴,2只眼睛4條腿;

  2只青蛙2張嘴,4只眼睛8條腿;

  3只青蛙3張嘴,6只眼睛12條腿;

  ......

  還能接著往下讀嗎?

  2、發現規律

  師:我聽到的聲音越來越不整齊了,是不是在算眼睛的只數和腿的條數遇見問題了,誰發現有什么竅門?怎么來算?你來說說?

  師:哦,青蛙只數乘2就是眼睛只數,青蛙只數乘4就是腿的條數,

  哦,同學們用數學的眼光發現了這首兒歌中還有數學規律。這樣的兒歌你們可以說多少句?這首兒歌我唱了30多年也沒唱完,你們能不能運用剛才學到的本領——用字母表示數,只用一句話就能把這首兒歌唱完?

  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3、展示交流

  同時呈現幾種方式、討論評價。

  (1)ABCD

  (2)aaa×2a×4

  (3)yyy×2y×4

  4、簡寫形式

  師:其實a×2還可以寫成更簡單的形式。(多媒體顯示:數學上規定:

  數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時,乘號可以記作“?”,或者省略不寫,數要寫在字母的前面。)

  現在如果讓你來編這首兒歌,你會怎樣編?

  5、字母優勢

  師:你覺得用字母表示數好不好?誰來說說好在哪兒?

  師:它形式很簡潔,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板書:簡潔概括)

  三、介紹“韋達”,提升思維。

  其實人類認識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并不像我們這樣一堂課這么短暫,而是經歷了一個長達幾千年的漫長過程。在古代埃及的<<藍特紙草書>>中,就出現過用x代表數,這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古老的使用字母的記載。

  系統的使用字母來表示數,這個功績要首推法國十六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韋達,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自從韋達系統使用字母來表示數后.引出了大量的數學發現,解決了很多古代的數學問題。在西方他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

  師:韋達是不是很偉大呀!我想,如果同學們也能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將來你們也會取得偉大成就的。

  四、看書質疑,理解新知

  看數學書52頁的例1和53頁的例2

  1、例1

  a+30表示爸爸的年齡,還表示爸爸比小紅大30歲,那么大家想一想a可以表示哪些數呢?

  還能是任意的一個數嗎,在這里它取值可有一定的范圍

  2、例2

  師: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月球上的秘密,x表示人在地球上的舉起物體的質量,那6x表示人在月球上舉起物體的質量,人在地球上的舉重成績,目前最高的是伊朗運動員挺舉263kg,可見x也有一定的取值范圍。

  五、及時練習、鞏固新知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并且感受到了字母表示數的優點,還知道了字母與字母或字母與數字相乘時的簡寫形式,下面我們一起來練習吧

  1、請看53頁的做一做

  2、“嫦娥1號”探月衛星平均每秒飛行v千米,5秒飛行()千米,t秒飛行()千米。

  3、李明今年x歲,爸爸今年3 x+1歲。猜猜李明今年可能()歲。

  ① 5歲② 12歲③ 50歲

  六、師生交流,感悟收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認識了字母這個好朋友,該下課了,你想對字母說些什么?

  師生交流后,師再次強調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簡潔、概括。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數

  簡潔、概括

  +10

  輸入的數輸出的數青蛙(只)嘴(張)眼睛(只)腿(條)

  變化關系不變變化A B C D

  3 13 a a a×2 a×4

  96 106 2a 4a

  3000 3010 y y 2y 4y

  9.8 19.8

  …

  a a+10

  x-10 x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容積的意義。

  2、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3、會計算物體的容積。

  教學重點:

  1、容積的概念。

  2、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

  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具:

  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飲料瓶、紙杯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說出長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二、準備:

  把泥放入一個長方體的小木盒中(壓實,與上口平),然后扣出來,量一量泥塊的長、寬、高。計算泥塊的體積。這個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是()。

  三、新授:

  1、認識容積及容積單位:

  (1)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通過上面的“做一做”,我們知道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就是這個小木盒的容積。

  (2)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3)演示: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

  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關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將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結:1升(L)=1立方分米(dm3)

  ②1升=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練一練:

  1、8L=()mL3500mL=()L15000cm3=()mL=()L

  1、5dm3=()L

  (4)小組活動:

  a、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滿幾杯?

  b、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升。

  2、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寬、高。

  例一個小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5分米,寬4分米,高2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40升。

  做一做:一個正方體油箱,從里面量棱長是1、4米。這個油箱裝油有多少升?(訂正)

  小結:計算容積的步驟是什么?

  3、我們知道了計算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如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是用長乘寬乘高,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的3次方。那有些不規則的物體怎么計算它的體積呢?

  出示一個西紅柿,誰有辦法計算它的體積?小組設計方案:

  四、鞏固練習:

  1、生物小組買來一個長方體魚缸,從里面量長是6分米,寬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

  2、一個長方體油箱的容積是20升。這個油箱的底長25厘米,寬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個棱長是6分米的正方體水箱,裝滿水后,倒入一個長方體水箱內,量得水深3分米,這個長方體水箱得底面積是多少?

  4、提高題:p55、16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練習,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

  小數乘以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具準備

  放大的復習題表格一張(投影)。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孩子們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算理。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得出:

  ⑴例1:風箏每個元,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試著算一算)

  (2)匯報結果:誰來匯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生的匯報。)

  用加法計算:++=元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元

  用乘法計算:×3=元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義。為什么用×3計算?×3表示什么?

  (3個或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把元看作35角

  元擴大10倍35角

  ×3×3

  10.5元105角

  縮小到它的1/10

  105角就等于元

  (5)買5個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的×5你們會算嗎?(生試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組討論計算過程。

  板書:2

  ×5

  3.60

  (2)強調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計算。

  (3)示范:0.72擴大100倍72

  ×5×5

  3.60360

  縮小到它的1/100

  (4)回顧對于×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擴大了100倍,積也隨著擴大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100倍。(提示: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5)專項練習

  ①下面各數去掉小數點有什么變化?

  ②把353縮小10倍是多少?縮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斷

  1

  ×2

  0

  (6)小結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計算7×4×425×7×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怎樣計算小數乘以整數?

  ①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②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

  ③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l專項練習練習一4

  二、運用

  1、填空。

  ()0.74()

  ×3×3×2×2

  ()135()148

  2、做一做書p2

  三、體驗: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業:練習一1、2、3個人修改

  口算:

  70×30

  45×100

  ×10

  ×1000

  5×10

  ×100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

  板書小數乘整數1

  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例2

  0.72擴大到它的100倍72

  ×5×5

  3.60360

  縮小到它的1/100

  教后反思:

  學生基本能理解小數乘法的算理,但是在計算完后小數點經常點錯。下節課要進行專項練習。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4

  課型:新授

  教學內容:教材P5~6例3、例4及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筆算,并且會運用該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小組討論中探究、發現、感悟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在理解小數乘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問:從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2.列豎式計算。26×7 1.36×12 30.8×25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那么小數乘小數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出示教材第5頁例3的主題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校有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宣傳欄。現在學校要給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師:給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該怎樣計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宣傳欄的面積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師:這個式子中,兩個因數都是小數,該如何計算呢?

  生1可以用豎式計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們可作整數來計算(下左)。

  師: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師:同學們能說說我們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加以總結。

  小結:所有小數右邊的數一律對齊,其他小數位從右往左依次對齊。

  師:看一看算式的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呢?

  生: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有2位小數。

  2.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組織學生嘗試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2)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板演并匯報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0.56×0.04

  師:這個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通過列豎式計算,我們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這個算式中,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那么如何點小數點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

  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師:觀察黑板上各題,小組討論。(出示討論提綱。)

  討論提綱:①小數乘小數,我們首先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怎樣得到正確的積?(因數擴大到它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它的幾分之一。)

  ③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以豎式中的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為例,說明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O補足。)

  3.根據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出計算小數乘小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進一步得出“1看、2算、3數、4點”。

  三、鞏固練習

  1.不計算,說一說下列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2.3×0.4 0.08×0.9 7.3×0.06

  9.1×0. 03 0.25×0.23 45.9×3.5

  提問:怎樣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2.用豎式計算。(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師: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O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收獲,并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點評。)

  作業:教材第8~10頁練習二第1、9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2.4×0.8=1.92 0.56×0.04=0.0224

  1看、2算、3數、4點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分數"產生的原因,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溫故引新

  1,提問:

  A,大家知道分數嗎 誰能說一個分數

  B,你能舉個實例說說這個分數的意義嗎

  2,述:說得好,對不能用整數準確表示結果的問題,我們可用分數來解決.即: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或者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

  3,揭示課題:分數的意義

  二,聯系實際,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分數的知識.

  (1)相互交流:① 關于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么 請把已知道的講給同學們聽.

  (2)自學理解:① 關于分數,自學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關于分數我還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課件1]

  (2)填空.[課件2]

  ①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塊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它的1/4,并涂上陰影.

  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出它的3/8,并涂上陰影.

  (4)搶答. [課件3]

  ① 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② 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③ 把這個文具盒你所有的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給5位;10位;50位同學呢

  ④ 如果這個文具盒里只有6枝鉛筆.現在把它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誰來說說這里的1/2所表示的意義

  ⑤ 如果把8枝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說說這里的1/2所表示的意義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說說下列分數所表示的意義.[課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結.

  我們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如:一堆蘋果,一批玩具,一班學生,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單位 "1".

  板書: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比賽:請兩位同學站起來.

  提問:A,這兩位同學是這組人數的幾分之幾

  B,這兩位同學是兩組人數的------- 這兩位同學是全班人數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

  單位"1" 一個計量單位

  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6

  ●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含義,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探究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計算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問題

  3、能初步利用等量劃分(包含除)與平均分(等分除)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知道兩個量的關系有時可用“小數倍”表示。

  ●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小數除以整數中“商與被除數小數點對齊”;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繼續除。

  ●教材知識講解

  例1、買3千克黃瓜要5.28元,每千克黃瓜售多少元?

  分析與解答:

  根據我們的生活,知道5.28元不到6元,因此黃瓜每千克的'售價不到2元。又:黃

  瓜的單價=黃瓜總價÷數量,因此列出除法算式:5.28÷3

  5.28÷3怎樣計算呢?

  方法1:5.28元=528分528÷3=176(分)176分=1.76元

  方法2:5.28元里有528個0.01元,528÷3=176(個)

  就是說每千克是176個0.01元,是1.76元

  兩種方法算得的結果一樣,接近我們的估測,而且兩種方法都采用了整數除法計算,

  我們嘗試用豎式計算:

  點撥: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補0繼續除。

  例3、有3.5千克葡萄干,平均分給7人,每人可分多少千克?

  分析與解答:

  3.5÷7,顯然,每人分到的不足1千克,整數部分不夠分,怎么辦?

  我們把3.5千克轉化成3500克計算,3500÷7=500(克),500克=0.5千克。

  用豎式計算:

  ●方法與技巧

  1、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如果除到被除數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補0繼續除。

  2、被除數的整數部分比除數小時,在個位上直接商0,點上小數點,再按整數除法的方法

  繼續算。

  3、求大的量是小的量的幾倍時,不僅可以用整數倍,還可用“小數倍”表示。

  3、應用

  (1)甲、乙兩地相距18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48千米,幾小時后可以到達?

  (2)甲種巧克力每千克售65.8元,乙種巧克力每千克售47元。甲種巧克力的單價是

  乙種巧克力單價的幾倍?

  自我檢測參考答案

  1、1.2,0.003,1.525,0.25

  2、 8.1,5.4,0.029,0.065,0.45,0.035

  3、(1)180÷48=3.75(小時)

  (2)65.8÷47=1.4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

  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第65—66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探究和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能正確地用分數表示兩個整數相除的商,會用兩種方法敘述分數的意義。

  2.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等探究的能力。

  3.體會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的需要,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經歷探究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讓學生理解一個分數可以表示的兩種意義。

  教材分析:

  《分數與除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對分數意義有初步認知基礎上的深入理解。在這節數學課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直觀的位置關系,還要從分數意義中理解分數與除法的聯系。所以在本課的的'設計中,以分數意義的辨析貫穿始終。因為分數的意義,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這才是分數與除法最根本的聯系。

  本節教學內容重視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究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商的情況時,可以用分數表示;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做分子。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幾個算式,探索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用分數表示兩數相除的商或把分數寫成兩數相除的形式。

  教具學具:

  課件,模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師:孩子們,上課之前先考驗下大家,(出示課件)這個謎底是什么?

  生:月餅。

  師:你們的課外知識真豐富,你們喜歡吃月餅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在月餅中也含有許多數學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課件),把6塊月餅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塊?怎樣列式計算?

  生:2塊,6÷3=2(塊)。(板書)

  師:說得真棒,要是聲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問題,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怎樣列式計算?

  生:0.5塊,1÷2=0.5(塊)。(板書)

  師:表達得特別清楚,讓大家一聽就懂。老師就繼續考驗大家,如果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幾塊?怎樣列式計算?

  師:你為你們組又增添了一份光彩。看來大家已經能夠解決分月餅的問題了,不用學具直接說出5除于7等于多少?

  生:七分之五。

  師:非常正確。我們再來看這些算式,整數除法得不到整數商的時侯,可以用什么數表示商?

  生:可以用分數表示。

  師:在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誰作分母?用誰做分子?

  生:用被除數作分子,除數作分母。

  師:那么分數與除法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誰能用語言概括下?

  生:被除數除以除數等于除數分之被除數。

  師:你表達得這么清晰流暢,了不起!

  師總結:可以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用除數作為分母,被除數作為分子,除號相當于分數中的分數線。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所以,分數與除數的關系我們可以用式子來表示為: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板書)。用字母表示是?

  生:a÷b= a/b(b≠0)(板書)

  師:這個關系式里每個數的范圍要注意什么?

  生:因為在除法里除數不能是零,所以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即b≠0。

  師: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哪些聯系和區別?

  教師強調: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師:今后我們再看分數時,會有兩種意義。(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也可以是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二、鞏固練習

  師:你們知道阿凡提嗎?你有他聰明嗎?敢不敢挑戰他?我們來闖關,大家有信心嗎?

  1.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1)3÷2 =()

  (2)2÷9 =()

  (3)7÷8 =()

  (4)5÷12 =()

  (5)31÷5 =()

  (6)m÷n =()n≠0

  2.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 )千克;把1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5份是( )千克;也就是說5千克糖的( )和1千克糖

  的( )是相等的

  三、課堂小結

  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重點說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結束語: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并學會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其實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探索,快做個有新人吧,你會成長得更快!

  四、作業布置

  練習十二第1,3題。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

  a÷b= a/b(b≠0)

  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引入課題之前,先利用謎語激發學生興趣,引進分數,復習舊知。在探索新知時,從想象中每人2個餅,到一張餅,把一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幾塊?有了剛才的復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4來計算,學生很快會說出1/4,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么是1/4?你是怎么分得?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得過程,對分數的意義就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是3/4。當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時,用除數作分母,用被除數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可以理解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的意義的拓展同步的。教學之后,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現就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存儲于學生腦海里的狀態而言,除了抽象性的之外,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可以轉換的數學知識。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8

  第1題

  先讓學生找15的因數和倍數,交流找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15最大的因數是幾,15最小的倍數是幾。

  第2題

  可以讓學生先列出9的倍數(54以內):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數: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問題。答案:這個數有四種可能:9、18、27、54,對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所有學生把四種全部找出來。

  第3題

  主要要引導學生交流一下判斷的方法。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分層次進行,可以先填奇數和偶數,再填質數和合數。

  第4題

  本題是對本單元所學概念的`理解鞏固與綜合運用。第1題結論是5,第2題結論是13和2,第3題的結論是36或92。在完成本題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知識自己編一些這樣的題,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第5題

  先讓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從每盒瓶數是不是90的因數考慮,也可以用除法來解決,6、5、3都是90的因數,能正好裝完,8不是90的因數,不能正好裝完。第二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思考90還有哪些因數,同時還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如每盒2瓶,9瓶,10瓶等都較合理,每盒90瓶就不太合理。

  第6題

  本題為思考題,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研究“三個連續自然數組成的數一定是3的倍數”的規律。教學時,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3的倍數自主探索,交流研究結果,最后得出結論。

  〖你知道嗎〗

  教師可以結合史料詳細介紹哥德巴赫猜想和陳景潤的研究成果,激發學生研究數學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理解“猜想”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再舉一些例子,例10=3+7,18=11+7,42=31+11等。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等方法,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意義的數學信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掌握解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

  3、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教學難點:

  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

  開學了,熊大和熊二從熊堡出發去學校,熊大用了2小時,熊二用了120分鐘,熊大說它用的時間少,熊二說它的用時少,它倆誰也不甘示弱。同學們,請你們當裁判,它們倆究竟誰用的時間少,好嗎?

  二、學

  (一)單位換算

  1、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2時=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1時是60分,2時就是2個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學間相互說一說。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練一練:3分=()秒

  600分=()時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學交流交流。

  (二)時間計算

  9月1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課件出示)

  三、析

  1、觀察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數學信息?(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4、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1)直接數一數,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鐘。

  (2)7:30到7:45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3)都是7時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鐘。

  5、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7:30過15分鐘就是7:45,15分鐘是對的。)

  6、寫上答語。(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

  7、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8、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師做整理板書: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四、練

  1、填一填。

  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4時○24分1分15秒○65秒3時○200分140秒○2分1時30分○90秒

  2、做一做。

  小明去給外地打工的媽媽打電話,電話亭的營業時間,早上9:00開門,晚上8:00關門。小明8:40到達,他還要等多久呢?

  3、總結: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4、作業:課本第7頁第8題。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

  (2)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

  (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復習題

  (2)學生每人準備一枚一元的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已學過收集靜止的數據,如:第1頁的復習題(投影顯示)。

  1、點一名學生上來完成下面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其余的學生做在書上。

  2、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寒假里讀課外書的數量情況。

  以前我們學習的是收集靜止事物的數據,如復習題,但有的時候要收集的數據往往不是靜止的,要隨著時間的變化逐個收集和積累,這時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來收集和積累數據。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

  (板書課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數據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的錄像,讓學生看。

  (1)小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種車輛的出現有沒有規律?

  ②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準確無誤地記下各種車輛通過的數據?

  ③小組討論:用什么方法記錄數據?

  ④匯報展示,統一方法。

  (2)學生實際操作。

  每人拿出一張紙寫出各種車輛名稱,然后聽老師報通過的車輛,并畫“正”字記載。

  講:你們紙上收集的數據是原始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種內各種機動車通過路口的輛數和總輛數,需要把這些數據加以整理,制成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

  2、數據的整理。

  (1)統計表。

  想:這個統計表該怎樣制?要分幾欄?

  (2)條形統計圖。

  投影顯示教材第2頁空白的條形統計圖。

  想:

  ①圖中的每格代表幾?

  ②每種車的輛數如何用豎條表示出來?

  ③如果收集的數目較大怎樣辦?

  做:讓學生翻開書第2頁,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三、實踐操作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硬幣,按照剛學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進行,并填好書上的統計表。

  2、課堂作業。

  做練習一的第1題。做練習一的第3題。

  四、課外實踐

  收集本班同學家庭人口數的數據,并按照所學的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整理。

  課后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依照他們積累的經驗解決問題,是新課程觀的具體體現。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課題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認識分組整理和編制統計表的意義;

  ②初步學會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③學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

  教學重點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教學用具放大例2的兩張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復習一下已學過的簡單數據整理和一些統計表的知識。

  2、下面是某班數學興趣小組中女同學測量身高的統計表。

  姓名:

  平均:

  身高:(厘米)

  獨立之后思考回答問題:

  ①如何求出這組女同學的平均身高?

  ②這組女同學的身高有什么特點?

  ③最高的女同學比最矮的女同學高多少厘米?

  ④如果這張表上的女同學很多,又不能清楚地看出她們身高的分布狀況,怎么辦?這節課我們學習把原始數據按照數量的大小劃分成幾組,再制成統計表。

  二、探索研究

  1、分組整理原始數據的方法。

  (1)教師出示記錄單,學生獨立思考

  ①誰最高?身高多少?

  ②誰最矮?身高多少?

  ③身高大多在什么范圍?(很難看出,要分組整理一下)

  (2)小組討論:

  怎樣分組整理?說說你的設想。

  (3)分組整理的具體做法(對照著做):

  ①找出原始數據的范圍(學生找出記錄單中原始數據的范圍)。130~154厘米。

  ②把數據的范圍劃分成幾組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制成表。(按5厘米一組可分為五組,再分成“身高”和“人數”兩欄制好表并出示例2的統計表)

  ③統計各組中的數目,填寫統計表(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讓學生填好統計表)。

  (4)看書回答問題:

  ①看教材第3頁,回答下面的三個問題。

  ②看教材第4頁,“想一想”該怎么辦?(說明記錄單上的原始數據的重要性,不能隨便丟掉)

  三、課堂實踐

  1、調查本班學號1~32的學生的體重,并將調查結果按分組的方法進行整理。

  2、課堂作業

  做練習一的第4、5題。

  課后反思:

  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是現代化社會對人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一個人必備的技能之一。而讓學生感受體驗到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意義,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內的最好方法。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

  教材說明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教材在四年級下冊就安排了密鋪的內容,通過讓學生觀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鋪起來的圖案,了解什么是密鋪。本冊教材中,通過實踐活動繼續讓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平面圖形在方格紙上進行密鋪,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整個實踐活動分為兩個層次:

  1.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哪些不能密鋪,使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

  由于學生已經了解了密鋪概念,教材不再給出密鋪的概念及圖案,而是直接呈現了學生熟悉的6種平面圖形(即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并提出問題哪些圖形可以密鋪。接著,讓學生利用附頁中的圖形,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任選一種圖形拼一拼、鋪一鋪,探索并找出可以密鋪、不能密鋪(圓形、正五邊形)的平面圖形,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找出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后,再讓學生實際鋪一鋪,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并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每次密鋪的基礎圖形都是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一種平面圖形,兩種或兩種以上平面圖形拼接在一起,也能進行密鋪,但教材并不做要求。

  2.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在方格紙上根據給定的兩組圖形設計密鋪圖案,計算出每次密鋪中不同平面圖形所占的面積,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數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造美。

  這部分內容包括三部分:

  (1)從實際出發引出問題,讓學生從兩組瓷磚中任選一組在方格紙上設計密鋪圖案,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這里的兩組瓷磚,一組由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另一組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的長度等于平行四邊形長邊所在的高)組成,前一組密鋪可以是用同一種基礎圖形將平面密鋪,后一組密鋪則是用兩種基礎圖形密鋪平面。

  完成設計的方式,可以由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也可以由教師準備好相應的圖形卡片,讓學生拼出。建議學生在畫或拼擺密鋪圖案時,要有序地進行。

  (2)綜合運用有關密鋪、面積等方面的知識,統計自己在方格紙上設計的圖案中,每種基礎圖形一共用了多少塊,以及所占的面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利用附頁中提供的圖形,自由地設計密鋪圖案,這種圖案可以由一種或兩種基礎圖形組成(也可以由多種基礎圖形組成,尊重學生的選擇,但不要求),通過學生的創作及交流,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幾何圖形進行美術創作的想像力,讓學生體驗自己創作的數學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主要是在數學活動中,借助觀察、猜測、驗證等方式解決問題。

  (2)教師可以在課前搜集一些密鋪的圖案,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密鋪圖案,課上展示給大家,以此幫助學生復習已了解的密鋪知識,從直觀上為學習新內容做好準備。搜集的圖案可有多種,如由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一種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不規則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等。呈現圖案后,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密鋪圖案是由什么基礎圖形組成的?

  (3)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密鋪平面時只用一種圖形,比如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同時出示該圖形的彩色卡片并貼在黑板上),請你們猜猜看,哪種圖形能用來密鋪?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和想像,然后再通過鋪一鋪等操作活動進行驗證并獲得結論。或者先讓學生想一想他們見過的哪些圖形能夠用來密鋪平面,教師根據學生說出的圖形呈現相應的圖形卡片,然后圍繞學生說出的圖形,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拼擺,找出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哪些圖形不可以密鋪,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4)學生匯報驗證的結果,并讓學生任選一種可以密鋪的圖形鋪一鋪,上臺展示并與大家交流拼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密鋪的理解以及對圖形性質的認識。

  (5)在學生了解可以密鋪的圖形后,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密鋪的知識設計地磚圖案;也可以先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里用到了密鋪。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答案,大致包括建筑(地磚、籬笆和圍墻)、玩具、藝術(圖畫)等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然后再讓學生任選一組瓷磚,在方格紙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讓先設計完的學生數一數自己設計的圖案中,不同的基礎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塊,所占面積是多少。

  (6)展示作品過程中,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有新意,激發學生之間互評作品,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7)匯報交流之后,讓學生進行更開放的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藝術的密切聯系,經歷創造數學美的過程。

  (8)要注意,后面的教材中會繼續安排有關密鋪的內容,例如較復雜些的密鋪、密鋪的方法等等,因此在這里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如圖形能夠密鋪的條件(同一頂點的各個拼接圖形角的和為360)會在中學的教材中介紹,這里就不需要讓學生研究。

  參考資料:

  密鋪的歷史背景

  1619年數學家奇柏(J.Kepler)第一個利用正多邊形鋪嵌平面。

  1891年蘇聯物理學家弗德洛夫(E.S.Fedorov)發現了十七種不同的鋪砌平面的對稱圖案。

  1924年數學家波利亞(Polya)和尼格利(Nigeli)重新發現這個事實。

  最富趣味的是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C. Escher)與密鋪。M.C. Escher于1898年生于荷蘭。他到西班牙旅行參觀時,對一種名為阿罕伯拉宮(Alhambra)的建筑有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十三世紀皇宮建筑物,其墻身、地板和天花板由摩爾人建造,而且鋪上了種類繁多、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圖案。Escher 用數日復制了這些圖案,并得到啟發,創造了各種并不局限于幾何圖形的密鋪圖案,這些圖案包括魚、青蛙、狗、人、蜥蜴,甚至是他憑空想像的物體。他創造的藝術作品,結合了數學與藝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讓人對數學產生另一種看法。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2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適當的數.(說出依據)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結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第一種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題:填同一個數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興煤礦七月份產煤4.85萬噸,八月份產煤5萬噸,九月份產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煤多少萬噸?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3.知道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讀寫法,學會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簡寫和略寫乘號.

  4.使學生學會應用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根據字母公式求值.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乘號的簡寫和略寫.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并說明根據什么.

  18+34=34+□

  (35+55)+45=357+(□+□)

  35×□=59×□

  (1.2×2.5)×4=1.2×(□×□)

  (4+8)×□=□×3.5+□×□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1.學生敘述各運算定律的內容,并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教師板書

  (1)加法交換律:

  (2)加法結合律:

  (3)乘法交換律:

  (4)乘法結合律:

  (5)乘法分配律:

  2.觀察比較: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有哪些優點?

  優點: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比用文字敘述運算定律更簡明易記,也便于應用.

  (二)教學用字母表示計算公式.

  1.教學用字母表示圖形面積公式(出示圖片:圖形面積公式)

  (1)表示正方形的面積,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2)表示平行四邊的面積,、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3)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

  (4)表示梯形的面積、、分別表示梯形的下底和高.

  2.教學一個數的平方的含義及正方形周長的書寫格式.

  (1)讀出下面各式,并說明表示的意義.

  (2)把下面各式寫成一個數的平方的形式.

  5×5

  (3)省略乘號,寫出下面各式.

  (4)根據運算定律在□填上適當的字母或數.

  (□+□)+□

  □·(□·□)

  (5)如果用表示長方形的長,表示寬,那么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長方形的周長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小節: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號可以省略,但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如:

  不能寫成;在兩個數相乘的時候,乘號不能省略不寫,可以改為“·”,但容易與小數點混淆,所以一般仍記作“×”.

  3.教學例1.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教師說明:在我們計算一個圖形的面積或周長時,實際上是把數值代入有關的公式,算

  出的結果就是它的面積或周長.

  (1)說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2)說出梯形面積公式中每一字母表示的`意義.

  (3)說出字母所代表的數值.

  (4)學生嘗試解答.

  教師強調:在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時,計算的結果不必寫出單位名稱,只在答題時注明就行了.

  (5)練習: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4厘米,寬是4.6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四、課后作業

  (一)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8分米,高是1.5分米.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二)先寫出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公式,再把數值代入公式計算.

  1.一個長方形,長7.2厘米,寬1.8厘米.

  2.一個正方形,邊長24毫米.

  五、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

  運算定律

  計算公式

  可以寫成

  讀作:的平方

  表示:兩個相乘

  例1.已知梯形的上底是3.5厘米,下底是5.5厘米,高是4厘米.求梯形的面積.

  =(3.5+5.5)×4÷2

  =9×4÷2

  =18

  答:梯形的面積是18平方厘米.

  探究活動

  找規律

  活動目的

  1.能正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2.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

  活動題目

  仔細觀察,發現規律,得出結論,然后填空.

  35=3×10+5702=7×100+0×10+2

  72=7×10+2123=1×100+2×10+3

  16=1×10+6564=5×100+6×10+4

  …………

  1.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是a,個位上的數是b,這個兩位數是().

  2.一個三位數,百位上的數是a,十位上的數是b,個位上的數是c,這個三位數是().

  數學教案-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公式

  活動過程

  1.學生分小組討論.

  2.匯報思考過程和答案.

  3.仿照題目類型,每個小組自編一組練習,相互交換解答.

  參考答案

  1.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是a,個位上的數是b,這個兩位數是(10a+b).

  2.一個三位數,百位上的數是a,十位上的數是b,個位上的數是c,這個三位數是(100a+10b+c).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書第54——55頁,有趣的測量及試一試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活動情境,經歷測量石頭的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觀察、操作中,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準備:

  不規則石頭、長方體或正方體透明容器、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現在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東西,你能幫我測量出它的體積嗎?

  老師出示準備好的不規則石快。

  師:這個石塊是什么形狀的?(不規則)

  什么是石塊的體積?

  你有什么困難?

  二、教學新知

  1.測量石塊的體積

  (1)小組討論方案

  師:我們不能直接用公式計算出石塊的體積,可以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小組制定方案

  (3)實際測量

  方案一:找一個長方體形狀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頭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這時計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幾厘米,用“底面積×高”計算出升高的體積。也可以分別計算放入石頭前的體積與放入石頭之后的總體積之差。

  師:為什么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方案二:將石頭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并將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讀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石頭的體積。

  師:為什么會有水溢出來?

  這兩種方案實際上都是把不規則的石頭的體積轉化成了可測量計算的水的體積。讓學生說出“石塊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石塊的體積”。

  1.實際應用

  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分米,寬1.5分米,放入一個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多少?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你是怎么想的?

  (3)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反饋,訂正。

  讓學生運用在探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體積等于土豆的體積”,然后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2×1.5×0.2=0.6(立方分米)

  三、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1.書第55頁第2題。

  本題引導學生開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一粒黃豆比較,先測量100粒黃豆的體積,再計算出一粒黃豆的體積。

  2.學生再找一些實物,測量出體積。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2×1.5×0.2=0.6(立方分米)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并能按需要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整理.

  2.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提高學生看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小華統計一個停車場里各種機動車的數量.數出有摩托車3輛,小汽車15輛,大客車8輛,載重車6輛.請你幫助她完成下面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教師:要把題中的數據填入統計表中相應的欄目里,再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各種車輛數的多少.從題目的條件中可以看出,要統計的有幾種數量?(幾種車,每種多少輛.)

  教師:制成的統計表有幾欄,每欄多少格?

  教師提問:看一看條形統計圖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學習新課.

  (一)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

  教師:上面復習題中,統計停車場里面的車輛時,由于車輛是靜止不動的,我們可以分類數出各種車的輛數,是用逐項數出數目的方法收集的數據.如果我們要統計一個路口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的各種機動車的數量,還能用逐項數出的方法來收集數據嗎?

  教師:收集數據時,根據具體條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收集.今天就來學習一種收集和整理數據的常用方法(板書課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師:請同學們作好準備,你們收集過路口的各種機動車數量.

  學生匯報收集的數據

  教師提問:為什么你們收集的數據不統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進?

  學生討論:小組內分工,每人記一種車的數;先把各種車的名稱寫出來排列好,過車時分別作出“正”字的`記錄……

  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

  摩托車:正

  小汽車: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車:正正

  載重車:正正正正

  (二)填統計表和統計圖.

  1、教師:上面收集的數據,為了清楚地表示出來,要把這些數據整理,制成統計表.

  機動車種類

  輛數

  合 計

  摩 托 車

  小 汽 車

  大 客 車

  載 重 車

  教師提問:請看條形統計圖,每格表示多少?這個數能不能改變?

  教師說明:條形統計圖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數量,要根據統計的數據大小而定.

  2、學生練習.

  把課本第2頁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補填完整.

  3、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1992年到1996年,全國每年增加的人口數依次是1348萬、1346萬、1333萬、1271萬和1268萬.完成下面的統計表.

  教師:統計表要分幾欄?為什么?要分幾格?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數(萬)

  三、鞏固練習.

  拿一枚1角硬幣,從桌面上約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邊做邊記錄落下后的情況,然后填入下面的統計表.

  四、課堂總結.

  我們收集數據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收集本班同學家庭人口的數據,并進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書設計

  省略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五年級12-13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08-25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11-06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3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01-15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10-11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08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8-26

《容積》小學五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6-11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