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歷史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歷史教案1
【學習目標】
1。掌握“世襲制”“公天下”“家天下”“牧野之戰”等歷史概念。
2。掌握夏啟、夏桀、商湯、盤庚、商紂、周文王、周武王等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
3。掌握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學習重點】
1、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2、西周的分封制。
3、夏、商、周的更替。
【學習難點】分封制。
【學習導航】
你知道我國最早的國家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嗎?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第20頁“夏朝的興衰”一目的內容,回答:
模仿上面的知識結構圖示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21—23頁“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子目的內容,找出子目包含的知識點,并列出其知識結構: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從眾,讓思考成為習慣)
1。你一定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劇中的哪吒和二郎神都是神通廣大的英雄,他們幫助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你認為歷武王伐紂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說說你的理由。
2。思考一下西周統治者怎樣才能把被征服的廣大地區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對被分封的諸侯采用什么辦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實行的結果如何?(作用)
【歸納整理】填表: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建立時間滅亡時間都城開國君主亡國之君
夏
商
西周
【當堂檢測、反饋矯正】
1。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禹傳位給伯益B。禹傳子家天下C。舜傳位給禹D。啟打敗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稱為殷朝,下列事件中,與此有關的是()
A。商湯伐夏B。牧野之戰C。盤庚遷都D。武王伐紂
3。常言道:“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當年姜尚等待的賢明君主是()
A。黃帝B。夏啟C。商湯D。周文王
4。“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說明這句話正確的歷史事件是()
A。國人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C。實行分封制D。盤庚遷都
5。暴君亡國,明君興政。參照這一標準,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一位是()A。商湯B。商紂C。周文王D。周武王
6。禪讓制的依據是()A。財產B。武力C。德才D。門第
7。說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主要原因是()
A。產生了奴隸主和奴隸兩個階級B。國家機構初具規模,成為階級壓迫的工具
C。國王居住在寬大、宏偉的宮殿里D。國王暴虐無道,統治黑暗
8。下列事件中,距今4000年左右的是()
A。商湯滅夏B。武王伐紂C。世襲制代替禪讓制D盤庚遷殷
9。在西周時期,既賦予諸侯相關權利,又要求諸侯履行相關義務的制度是()
A郡縣制B分封制C禮樂制D中央集權制
課堂反思:(寫下你在這課中的收獲和困惑)
七年級歷史教案2
本課以“人類的形成”為主題概述了原始社會的歷史演變,主要以人類的出現、氏族社會的產生、原始社會的瓦解三大問題為線索,向學生展示了原始社會的歷史風貌。
氏族社會的產生。人類社會的歷史是隨著人類的誕生而開始的。直立人階段的原始人類已經過著集體勞動,共同消費的社會生活。在早期智人階段,人類除在集體組織內部進行按性別和年齡進行勞動社會分工外,同時在婚姻關系上已從原始的亂婚進入血族群婚階段。也就是說,在一個集體內部禁止母輩和子輩之間的通婚(但同輩人之間卻互相通婚),它比原始的亂婚進步。實行血族群婚制的集體,又稱之“血緣家庭”。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說:“這種家庭的典型形式,應該是一對配偶的子孫中每一代都互為兄弟姐妹,正因為如此,也互為夫妻。”血族群婚是人類婚姻關系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氏族組織的最初萌芽。
晚期智人階段,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實行血族群婚的血緣家庭逐漸轉變為實行本血族內禁婚,必須和血族外的異性通婚的族外群婚制,即本血族的兄弟姐妹不再互為夫妻而只能和另一個血族的男女通婚。這種實行族外群婚制的血族就逐漸形成一個界線分明的社會集團,即氏族。通俗地說,氏族就是人們按照血緣關系組成的一個比較固定的集團,它是當時社會的基本細胞。
氏族社會的特點。與原始群,特別是與國家組織形式相比,氏族社會具有如下特點:第一,氏族社會是人類第一個正式的社會組織形式,它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親屬關系(即血緣關系)結合在一起的社會集團,血緣是制約人類相互關系的最基本的紐帶;第三,氏族是原始人類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的基本單位,由于女子和男子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經濟地位,因此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不同時期,婦女和男子先后成為氏族社會的主體;第四,氏族社會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平等社會,人們過著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
氏族社會的作用。由猿到人的轉變,不僅伴隨著文化和藝術的產生,而且導致了氏族社會的形成。氏族社會作為人類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組織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必然有其特定的作用:第一,氏族社會實行族外群婚,這就比血族群婚前進了一步。它有助于人類保持緊密和持久的結合,并且可以避免由于血親通婚對人的體質造成的危害;第二,氏族社會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有助于人類之間的凝聚力的加強,推動了人類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
(1)講清人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三個基本階段,即“猿類”、“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個概念。“猿類”是指生活在千、百萬年以前的古代猿類,它們是人類的遠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從猿到人的過渡,他們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塊等天然工具,但還沒有進行真正的勞動;“完全形成的人”則是指已能夠制造工具、真正進行勞動的人,他們已經從動物中完全脫離出來。
(2)關于人類進化史,教師應精心設計教法,旨在調動學生去積極思考和探究。教師要善于設問置疑,引導學生從教科書和已掌握的知識中全方位、多角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作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組織系列式的議論和討論,并與教師的陳述和總結相結合。
①提問:《圣經》中說,上帝首先制造了男人亞當,然后又用亞當的肋骨制造了女人夏娃,人類的出現果真如此嗎?由此引導學生看書、議論,營造熱烈、探究式的課堂氣氛。
②在學生的議論、紛爭中,教師可出示有關古猿進化的圖片和實物資料,或通過電腦多媒體手段將人類進化史進行直觀、生動的描述,以配合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明辨是非,從而最終得出人類由古猿進化而來,而集體生產勞動實踐,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決定因素這一科學結論。
③請一位學生朗讀[動腦筋]:請你判斷一下,他們誰說得對: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因為很多人認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教師以此要積極引導學生從已掌握的人類進化知識中去嘗試新情境下解決新問題的試驗。我們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在不斷適應自然條件變化的過程中,逐漸習慣于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雙手解放出來,這就為古猿學習制造和使用工具,促進大腦發育提供了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說:“這就完成了從猿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而火的使用是古猿完成了從猿到人的轉變之后產生的,它是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體現,當然在人類的進化火的使用確實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但并非具有決定意義。
(3)關于人種的起源問題,教師可結合近現代帝國主義分子宣揚的“種族優劣論”和所謂的“白種人是秀的種族”等相關言論,引導學生積極探討人種起源的原因,駁斥“種族優劣論”的邪說。考古發現,晚期智人階段,人類已經遍布亞、非、歐、美各洲大陸,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區域地理條件差別造成的巨大影響,人類經遺傳而造成的膚色、毛發、鼻唇等也極不相同,終于形成黃、白、黑三大人種。但這是外貌特征的差異,各人種在體質和智力上并無優劣之分。人種的劃分是人類起源后在遷徙過程中隨著環境變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現代,帝國主義宣揚的“種族優劣論”是為他們的侵略戰爭服務的。
(1)提問:“人類社會的歷史開始后,人類最初經歷的是什么社會?原始人類為什么過著群居生活?”引導學生看書作答,使學生對原始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組織有初步的了解,也為下面討論“氏族社會的產生及其特點”等有關問題做準備。
(2)講述氏族社會的產生時,應積極引導學生從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婚姻關系的變化(即從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轉變)角度去分析氏族社會產生的原因。通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對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
(3)利用[活動與探究]中提出的問題制成投影片,組織討論:
①閱讀理解教科書相關內容及材料;②在討論氏族社會產生的作用時,教師可作適當的提示和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③討論上述問題時,要讓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議論,鼓勵發表不同意見,再選派代表進行概括和總結,努力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時,可提示學生注意兩點:一是提出看法要說明理由;二是看問題要全面。
1、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內容,學會從課本出發,以現有知識為依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思考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2、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堂討論,突出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異思維能力。
七年級歷史教案3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蒙古族的興起、統一和元朝的建立過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情況。
通過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使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經濟史內容。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課的重點。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課的難點。另外,本課內容繁多,講述時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騰格爾的《蒙古人》。
由學生介紹蒙古族的情況:生活在蒙古高原,從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驕”統一蒙古
1、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紀中國各政權形勢圖。
當時在中國有哪些政權:金、南宋、遼、西夏、吐蕃。
當時蒙古分為許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記載:“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動亂歲月。
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看錄像《成吉思汗》。
思考:鐵木真面對逆境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被尊為成吉思汗?
鐵木真童年時,父親被殺,部族背棄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敵追殺。面對這樣的逆境,鐵木真是怎樣做的。
鐵木真說過:“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牛犢一般歡快;在明亮的白晝,要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堅強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難沒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經過多年的征戰,鐵木真打敗了周圍的各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
蒙古統一后,成吉思汗又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
出示《蒙古帝國形勢圖》。蒙古帝國形勢圖,講解成吉思汗的擴張戰爭。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時間:1271年
都城:大都
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誰的詩?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
這是文天祥的詩。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三、元朝的政治與經濟
1、元世祖恢復和發展農業的主要措施
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元世祖
從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經濟政策與蒙古初入黃河流域時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還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的種植。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聯系前面學習的“江南經濟的發展”,這時,元朝的經濟重心在哪個地方?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國家主要的糧食供應來自南方,要運到北方,有哪些途徑?
2、水路交通運輸的發展
(1)漕運
對比隋大運河與元朝的運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開鑿了兩段新運河——會通河、通惠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
(2)海運
海運比漕運有哪些好處?
載重量大,費用便宜,所以糧食運輸逐漸變成以海運為主。
3、繁華的大都
當時元朝的首都大都成為繁榮的大都市,以大都為中心,元朝的對外往來十分頻繁。
4、頻繁的中外往來
元朝時對外往來的一個著名使者就是馬可波羅。(出示馬可波羅旅行路線圖)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國空前遼闊,為了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學生根據《元朝的疆域圖》,注意以下地區:
中央:中書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書省
宣政院負責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
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和澎湖列島地區。
廣州處于江西行省的管轄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發展
引導學生簡要回憶漢以來,特別是三國以來我國民族融合的史實,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發展和加強。關于民族融合的情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找出其四種表現。
1、漢族外遷邊疆
2、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漢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過圖片了解回族生活習俗
五、小結(略)
六、作業:課后作業
七年級歷史教案4
說課內容:《中國歷史》第二冊第一單元第3課開元盛世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3課的教學內容。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階段,唐玄宗開元年間的空前繁盛更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在隋唐史乃至中國古代史教學中處于重要地位,是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為使學生對“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和盛世全貌有一個相對全面的認識,在隋唐史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調整:《開元盛世》一課主要內容包括“開元之治”,盛世經濟的繁榮,上承“貞觀之治”,下啟盛唐民族、對外交往和科技文化。
2、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發展情況,包括“開元之治”、農業的新發展、手工業技術的提高以及商業的繁榮等主要史實。
2、能力與方法:通過課前讓學生分組搜集資料, 進行信息加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圖片、史料展示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對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于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對這一時期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工藝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3.本課重點及處理: “盛世經濟的繁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經濟繁榮方面,盛唐經濟的發展主要反映在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上。利用課本導讀框中杜甫詩《憶惜》,讓學生朗讀后,依據詩句內容分析開元盛世的社會情景,利用課本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三個方面歸納盛唐經濟繁榮的具體表現,并利用圖片資料直觀感受。
4.本課難點及突破:對曲轅犁、筒車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的理解: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于農具的了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根據學生對直觀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點,我分別展示出:曲轅犁和直轅犁對比簡圖、筒車與翻車示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這兩種農具的先進性,從而突破難點。
二、說學生:
我所講的這節課面對的是初一學生,他們好奇心強,思維活躍,喜歡動手去做,動口去表達對事物的認識,但仍處于感性認識階段。而我所講的內容偏重經濟方面,理性強,學生理解難度大。為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直觀的思維情境,鼓勵啟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從而完成知識的“認知—理解—內化”。
三、說教法
結合實際情況,本課教學我準備采用講述法,提問法、導讀法、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通過啟發式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四、說學法
學生學習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針對本課特點,我認為應當采用閱讀法,歸納法、比較法等多種學習方法。一方面要教給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方法和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一方面要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在教學中,實現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
五、據以上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圍繞開元年間政治、經濟兩個中心,設計若干問題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二課《貞觀之治》的有關內容,你對上一節內容中哪一個歷史人物最感興趣,為什么?這樣可通過復習上一節內容,引發學生興趣,既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課堂角色,與老師產生共鳴,一起進入學習本課內容的氛圍中。
(導入)用杜甫詩《憶昔》創設情境,學生通過想象對開元時期的特點有所了解,引導學生帶著兩個問題:“開元盛世”是怎樣取得的?社會繁盛到何等景象?導入新課
一、開元之治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設問: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學生討論時教師指導學生怎樣歸納問題,注意條例清楚,語言精練。并穿插:唐玄宗走馬任姚崇、考核縣令、捕蝗圖,說明唐玄宗勵精圖治。
2、玄宗與太宗統治時期有哪些相同地方?列表對比,前后聯系,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其中補充擴展,增加生動性。通過比較,概括玄宗改革政策影響:開元之治。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盛世經濟的繁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經濟繁榮方面,盛唐經濟的發展,主要反映在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上。
1、利用課本導讀框中杜甫詩《憶惜》,讓學生朗讀后,依據詩句內容分析開元盛世的社會情景,讓學生處理史料,培養學生分析史料,處理史料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歷史信息加工能力。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結合課本談談唐朝經濟盛世景象的表現?學生討論時教師依然指導學生怎樣歸納問題,注意條例清楚,語言精練。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3、 曲轅犁、筒車是唐朝先進的農具,但是它們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學生不易理解,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而且,現在的學生對于農具的了解又極少,因此農業工具的改進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根據學生對直觀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點,我分別展示出:曲轅犁與直轅犁對比簡圖、筒車與翻車示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這兩種農具的先進性,從而突破難點。
4、在手工業方面,通過展示越窯青瓷與邢窯白瓷,再提供一些唐三彩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通過觀察,感受一下唐代陶瓷業的成就;這樣既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又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5、商業的繁榮:主要通過對長安城的繁盛來體現,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長安城平面示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概括長安城的布局特點。想象體會長安城的繁盛,它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小結:通過以上政治、經濟情況歸納,自然而然地推出: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即 “開元盛世”。
三、指導學生討論如何評價唐玄宗
通過前面的學習,對唐玄宗的前期有了認識,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最后一段內容,通過對唐玄宗前后期的對比對唐玄宗進行評價。學生討論后先請一位學生大膽地說,其他同學補充,培養學生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和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課堂小結:
應掌握一、二、三、四,即:
一個歷史人物——唐玄宗
二個歷史概念——“開元之治”、“開元盛世”
三個方面成就——農業“三新”:新工具、新品種、新技術
手工業“二行”:絲織、陶瓷
商業“一市”:長安
四個世界之最——①生產工具曲轅犁和筒車
②陶器新品唐三彩
③最大最繁華都城長安
④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
這樣就將本課的知識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學生記憶。
習題練習:(媒體展示)習題的設計在重視兩基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梯度,既照顧了一般學生,有兼顧到好學生的培養和發展。
板字設計:
開元之治 改革措施
影響——開元之治
開 修建水利工程
元 農業 方面 農耕技術提高、蔬菜品種增加
盛 農業工具的改進與創新::轅犁、筒車
世 盛世經濟的繁榮 手工業方面 絲織業
陶瓷業
商 業:
評價唐玄宗
板書設計為知識樹框架,這樣使學生有參差,有結構的掌握本課知識框架,使知識體系更加系統。
七年級歷史教案5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
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
第一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指導元謀人是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2.了解北京人發現的過程,指導根據化石推測北京人的特征及生產、生活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煉知識要點。
2.通過觀察《人類進化示意圖》《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說出人類進化的
大致過程及我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情況,初步掌握閱讀歷史地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我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
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2.通過講述北京人遺址發掘過程中的小故事,體會考古學家執著探索的精神,結合北
京人遺址中的考古發掘,認同北京人遺址在同期遺址中的重要地位。
教學重點:
北京人
教學難點:
勞動創造人本身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的課件及資料圖片,發給學生預習指導,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自主學習。
的特殊之處?
觀察第二幅圖片,認識達爾文及達爾
七年級歷史教案6
導入新課
“結合史料(課本)能總結出“開元之治”原因者,將獲得大唐開元盛世游的機會。”
什么是開元之治?
武則天后,唐朝政局一度動蕩,唐玄宗勵精圖治,政治局面為之一新,歷稱之為“開元之治”。
開元是唐朝哪個皇帝的年號?
出示唐玄宗畫像
提起唐玄宗,同學們能翻譯出這句話嗎?
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親庶政”
(因為唐玄宗少年時在老百姓中間生活過,經歷了很多磨難,所以剛即位時,很懂得體諒老百姓的疾苦,很多涉及老百姓的政務,都親自辦理)
由此導入新課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創了”開元盛世’的良好局面.
講授新課
為了開創繁榮昌盛的景象,唐玄宗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政治上(開元之治):
即位后,勵精圖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
②重視;
③崇尚節儉,命人燒毀珠玉錦繡,表示的決心。這些措施,使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史稱“”。
二、經濟上⑴農業:
觀察、比較,分析出曲轅犁的優點。(省力;翻土塊,相當完善。)
觀察、想象,分析出筒車比以往灌溉工具先進的地方,(水力代替了人力)聽講理解形成認識:筒車是一種利用水力轉動的灌溉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個大型立輪,由一個橫軸架起,可以自由轉動,輪的周圍斜裝上許多竹筒,把轉輪安置在溪流上,受水流沖擊,自行旋轉不已。
觀看”開元盛世’從西域引進的蔬菜品種、陸羽《茶經》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開元盛世’農業特點
①興修工程;
②農作物種植上: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品種增多、之風盛行;③農具改進:唐朝時發明了新的生產工具和;
④抗拒天災的能力增強。
⑵商業方面:
觀看長安平面圖,引導學生了解”開元盛世’商業特點
1)明確當時唐朝繁華的都市有。
2)長安城的布局:城內分為和(長安城中的坊和市分別指和。)
3)唐代的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個的大都市
⑶手工業:
觀看“唐畫中身著絲綢服裝的婦女形象”、“唐朝陶瓷”、“唐三彩”,引導學生了解”開元盛世’手工業特點
①絲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
②陶瓷業:代表作有越窯、邢窯和(最的)。
老師歸納:開元之治是唐朝鼎盛的時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少有的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的時期。
明末清初的學者王夫之比較了歷代盛世之后說:“開元之盛,漢、宋莫及矣。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稱為“開元盛世”。
這里一定要注意:在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因為在唐玄宗統治中后期,,由于寵愛楊貴妃,重用奸臣,后來爆發了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我們已經知道在統治前期,為了取得良好的統治局面,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重用人才,發展生產,提倡節儉
但是開元盛世的取得是玄宗一人的功勞嗎?哪些方面促進了開元盛世?
1、唐玄宗的努力
2、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奠定的基礎
3、勞動人民的創造
4、中外及各民族間的交流
課堂小結:
一、開元之治
唐玄宗前期的統治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的新氣象
2、手工業的成就
3、商業城市的發展
布置作業
課后“練一練”及“活動與探究”
七年級歷史教案7
課標內容:1、了解隋朝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2、以大運河為例,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① 隋朝的建立;②隋朝統一的時間及其意義;③大運河開鑿的時間、南北起止及中心點;④大運河的作用;⑤隋文帝開科舉制的先河;⑥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⑦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1、結合《隋運河》圖講解大運河的開鑿,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結合圖文理解歷史知識的能力。
2、聯系隋以前中國古代的主要選官制度,說明隋創立科舉制的作用和意義,培養學生綜合說明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隋煬帝的評價,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4、通過課后題“比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隋朝統一及其歷史作用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2、結合課中題,補充歷代詩人對隋大運河的詠嘆,對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進行討論。結合卡通問答中有關科舉制的介紹和課后題,對科舉制的作用進行討論。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學生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對歷史事件做出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認識到國家的統一、安定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2、了解隋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的運河,至今還在發揮重要作用,它的開鑿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舉制的作用,初步認識人事制度建設對國家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一、重點: 1、大運河的開鑿
2、科舉制的創立
二、難點: 1、大運河為什么在隋朝時開鑿?
2、進士科的創設標志著科舉制正式形成。
3、就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過和科舉制的作用引導學生勇于多角
度提出問題,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釋。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
教學時間:2課時
導學程序:
(簡要復習上冊知識,導入新課)
一、隋朝統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2、就定都長安,要求學生歸納隋以前還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3、隋統一南北講清時間及所滅的政權。其意義結合“隋朝出現了
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講解。
二、大運河的開鑿: 1、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
2、大運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3、大運河的作用
三、科舉制的創立: 1、隋文帝通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
2、隋煬帝創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3、科舉制的作用和影響
(導學小結)
就隋的建立和統一南北的有關知識提問,指出隋開鑿的大運河和創立的科舉制對后世影響巨大。請一至二位學生簡要歸納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影響。
課后作業:
1、( )年,( )廢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2、( )年,隋朝滅掉南方的( ),南北統一,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開鑿大運河。
4、大運河以( )為中心,北通( ),南達( ),全長( )多千米。
5、開鑿大運河的意義或作用:大運河的開鑿,對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6、開鑿大運河的目的:隋朝統一后( )。
7、開科舉制先河的是( )。( )又創設( ),科舉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創立科舉制的目的:改革( )的辦法,通過分科考試( )。
9、科舉制打破了( )的限制,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 )的機會;同時,為統治者( )拓寬了道路。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對后世影響深遠,以后各朝都相繼沿用。
10、隋末農民起義軍中( )、( )領導的( )勢力最大。
七年級歷史教案8
學習目標:
1、了解唐玄宗用人和節儉的史實;盛世經濟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方面的繁榮概況。
2、理解“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之間的內在聯系。
3、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治國措施和結果上的共同之處。
重點難點:盛世經濟的繁榮;農業工具的改進。
學法指導:“讀、議、展、點、練”相結合。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熟讀教材,自主完成下列各題,并把有關內容標注在課本上
(一)“開元之治”
1.改革措施(1)任用等人當宰相。(2)重視地方
(3)崇尚節儉,不用物品
2.改革成效: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
(二)盛世經濟的繁榮
1.農業(1):大型水利工程共修建多處。
(2):技術有很大發展。
(3):有許多新品種。
(4):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5):創制新的生產工具和。
2.手工業(1)絲織品:花色品種很多,絲織技術。
(2)陶瓷業:越窯最為有名,界工藝的珍品。
3.商業(1)大都市有、和
(2)長安城內分為,分別是
(3)長安既是當時的大都市。
4.開元盛世(1)時間:統治前期。
(2)概況:充實,唐朝進入時期。
二、合作交流:根據下列問題分組討論,教師深入學生,適時點撥。
1、材料分析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請回答:
(1)、這是唐朝那位詩人的詩句?
(2)、“開元”是指哪位皇帝的年號?當時出現的繁榮景象在歷稱為什么?
(3)、“開元之治”與“開元盛世”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2、假如你是唐朝的一名導游,當你領一個旅游團到達長安時,你是怎樣向游客介紹長安的情況的?(就是寫一篇介紹長安的導游詞)
三、探究展示:根據學生展示情況適時進行點撥。
小結:唐朝建立以后,經過貞觀之治、武周統治,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達到鼎盛,安史之亂后,唐朝衰落。
四、課后檢測:
1.在舊金山、紐約等地,人們把華僑、華人聚居的地方稱作“唐人街”,可見唐朝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
A.文景之治B.開皇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
2.唐玄宗命人燒毀宮內一批珠玉錦繡,意在表明()
A、這些錦繡已經不可再用B.自皇帝始崇尚節儉,致力發展的決心
C、唐朝此后對絲織業進行限制D.皇帝以后決不穿絲織品
3.種茶、制茶、飲茶的發源地是()
A、中國B、日本C、朝鮮D、印度
4.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做出了不少的創造發明,其中唐朝時期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是()
A.耬車B.翻車C.水排D.曲轅犁
5.唐朝陶瓷制品中,以黃、綠、青三種顏色加以裝飾且聞名于世的藝術珍品是()
A、越窯的青瓷B、邢窯的白瓷C、唐三彩D、景德鎮瓷器,
6.如果你是電視劇《唐玄宗》的導演,結合歷史的發展劇情中你不會設置的場景是()
A、茶坊里飲茶的場景B、田野里用曲轅犁耕田的場景
C、大戶人家擺設著唐三彩D、后堂掛著“開元之治”匾額
7.下列關于唐朝長安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長安城里可遇到身著各式服裝的西域人B、長安城內街道兩邊有排水設施
C、長安是當時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D、在住宅區內有許多店鋪,商業繁榮
8.唐朝一位皇帝在統治前期勵精圖治,政績卓著,出現了“開元盛世’’的局面,這位皇帝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則天D、唐玄宗
七年級歷史教案9
復習目標:
識記元謀人、北京人的生活時間及地點;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狀況與主要農作物;炎黃帝,堯舜禹的傳說。
復習重點:
識記以上內容
復習難點: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
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比較
復習方法:
先學后練,當堂訓練
復習課時:1課時
復習過程:
一、由世界史人類的形成復習導入。
二、點明考綱目標,學生對照考綱看《開卷有益》“考點點撥”并作好標記、熟讀。教師適時點撥、引申。
三、學生閱讀復習七年級上冊本單元的內容。
四、知識點的梳理、重現:
學生默寫《開卷有益》“知識構建”空缺內容。
五、中考強化限時訓練:5分鐘時間完成
學生做《開卷有益》“中考強化訓練”
教師發現疑問并解答
六、教師總結點撥并板書:
復習:中華文明的起源
1、人類的形成: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非洲南方古猿
三大人種
母系與父系氏族社會
2、中華文明:
元謀人:云南元謀縣距今約170萬年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會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距今約70~20萬年會人工取火母系: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長江流域住干欄式房屋種植水稻半坡人:陜西西安黃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種植粟父系:炎帝、黃帝:華夏族人文初祖—黃帝
堯舜禹:禪讓制
七、當堂效果檢測:
1、“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這首在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讓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薄紗。下列遠古人類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礎,被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3、某校歷史學習小組開展“感知170萬年前生活,尋找遠古人類足跡”活動,他們應該去()
A、云南元謀B、北京周口店C、浙江余姚D、陜西西安
4、“吾祖峻德,萬古流芳;平定荒漠,舉世稱殤…造車指南,辨兆萬民不易之方向。”這是臺灣的宋楚瑜祭拜何處的祭文()
A、炎帝陵B、黃帝陵C、始皇陵D、中山陵
八、作業:《開卷有益》本節未完成部分
九、教學后記:
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淺析
1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進行歷史教學創新的前提
一位著名的科學家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課程,只要學生們產生了興趣,那么教學效果會好的多。反過來說,如果學生們對一門課程沒有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不會學得多么好,甚至不會去學,更談不上進行教學創新了。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表明,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主動的因素,是學習的一種內在的最強勁的動力,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主觀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許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歷史,甚至列為自己最不喜歡學習的課程,主要原因是:這門課程枯燥、沒意思,且不知道學了這個有什么用,不能真切的理解明古知今這個詞的含義。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除了課文過于枯燥之外,教師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如一些真實的物品、圖片,或是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一些歷史場景或是影視片斷,鼓勵學生聽一些比較好的歷史講壇和歷史典故,讓學生們在一種比較輕松愉快的氣氛潛移默化地把知識就吸收了。持續一斷時間,在積累一定的歷史知識后,學生自己可能就會體會到這門課的魅力所在。
2創新歷史教學理念及手段,搞活歷史教學
良好的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取得成功的關鍵,創新教學手段是歷史教學創新的重點。當前初中歷史教學還有應試教育的影子,沒有轉化為真正的素質教育。教學要盡快轉變教學觀念,強調人文性,培養學生歷史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真正明白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育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也在變化,教師在教學手段上也要進行創新,要改變過去的“照本宣科”式的陳舊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的發散和創造性的思維,多思考一些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獲信息與資源的能力,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識與資源需要學生通過網絡和其他渠道獲得,培養這種能力本身就培養了學生們進一步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師生關系
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說過:“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是成功教學的前提,它是一種和諧、安全的師生關系。”在以往的教學中,一般來說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講,學生聽,有一種填鴨教學的味道,并且教師嚴格控制課堂紀律,學生們處于一種比較絕對的被動地位,一般來說只能被動的服從,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及課堂主體作用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這樣的課程在早些年代可能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及學生心理成熟的提前,這種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抵觸,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太高,學習效率自然也非常的低下。現代教育越來提倡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學與學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構建平等的課堂關系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這是發揮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的前提。要做到這些,首先就要求教師樹立民主平等的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從根本上轉變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即由教師為主體轉變為由教師主導,這里主要體現一個導字,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關鍵時刻的導,從而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以充分發展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個性,積極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發表有自己想法的見解,不斷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的精神,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掘,最終學好歷史,并提高綜合素質。
4加強學習和修養,培養自身創新能力
創新教學自然離不創新型的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創新,教師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要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讓他們成長為創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師不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進行創新的能力。雖然在當前的教學中,通過教學改革,教師在創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許多教師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還有一些教師由于自身素質和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創新能力和素質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在歷史課程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進行嘗試,積極進行探索,敢于打破常規教學模式,大膽進行創新,組織開放式、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激發學生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在當下這個高速發展充滿變革的時代,歷史教師特別是初中的歷史教師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其他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知識,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越來越高。
5小結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勢在必行。進行創新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所以,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加強各方面的修養;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努力營造有利于歷史教師創新性勞動的環境,并給教師提供必要的進修機會,從而不斷提高歷史教師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歷史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曹操統一北方、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等基本史實,通過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了解史實,使學生能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曹操、諸葛亮等,提高歷史地看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歷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提高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總結曹操在歷所起的作用,對比《三國演義》里許紹對曹操的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之間的差別,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史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確曹操統一北方以及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據走向局部統一,由混戰趨向相對穩定的過程,因此是歷史的進步。
認識在三國鼎立形成的過程,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等人起了重大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杰出人物對推動歷史發展進程所起的作用。
認識三國都重視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使江南和西南地區得到了一定的開發。
【教學重難點】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的史實、;如何看待三國分立這一局面,如何全面評價曹操、諸葛亮、孫權等歷史人物。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導入】
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開篇語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認為這句話正確嗎?從春秋戰國到三國的史實是否驗證了這一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東漢末年,為什么會涌現出像曹操、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云、孫權、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他們都有什么樣的作為?對后世有什么樣的影響?
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為他們出謀劃策,為什么到頭來卻依然要三分天下呢?他們之間發生了哪些激戰?
三國是指哪三個政權?分別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建立的?開國君主都是誰?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從這一課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吧。
【自主預習】
一、官渡之戰
1、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漢政權名存實亡、為了地盤、人口等軍閥進行混戰,其中曹操和袁紹是地盤的兩個軍閥等內容。教師再引導:那么同是北方的兩大軍閥會怎么樣呢?(打仗)從而引入官渡之戰。
曹操勢力的逐漸強大的原因和舉措,這也是官渡之戰勝利的原因。讓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屯田”,這些舉措為曹操帶來了什么好處?在學生討論完,教師可以加以總結。
2、官渡之戰──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官渡之戰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同時展開討論,為什么勢力大的袁紹會輸給勢力弱的曹操。最后讓學生明白:曹操之所以會勝利主要因為他禮賢下士會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官渡之戰的歷史作用,應當著重強調: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二、赤壁之戰
1、赤壁之戰前的形勢
出示《三顧茅廬》圖,讓學生講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戰示意圖》,在圖示的幫助下,講解赤壁之戰前的形勢。
208年,曹操率20多萬人馬南下。劉備兵力只有1萬多人無力抵抗,形勢十分緊急。在此情況下,他派諸葛亮東下面見孫權,提議聯和抗曹。孫權決定抵抗,派周瑜為都督,魯肅為參軍校尉,率軍3萬聯合劉備抗曹。聯軍不到5萬人,雙方在赤壁、烏林一帶隔江對峙。
2、赤壁之戰
指導學生利用對“赤壁之戰”的了解和課文中的內容,展開“軍事家評論赤壁之戰”的活動,讓學生以軍事家評論的方式學習戰爭的過程、結果并探討曹操失敗的原因。
三、三國鼎立
1、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及課件圖片了解,重點強調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國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①曹魏重視農耕
結合曹操的舉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繼續采取重視大興屯田。北方出現“家家豐足,倉庫盈溢”的現象。
②諸葛亮治蜀
總結諸葛亮治蜀的幾個方面,著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絲織業發達。
③吳國開發江南
講述吳國發展經濟的情況,教師強調230年吳國的衛溫曾到過夷洲,加強了內地與臺灣地區的聯系。
【合作探究】
1、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弱勝強,為什么又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了呢?赤壁之戰后又形成了什么樣的局面呢?
2、你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3、東漢名士評論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你認為曹操是什么樣的人物?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三國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輩出的時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國。
七年級歷史教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
2.過程與方法
利用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是學生認識到中國是遠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為人類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元謀人、北京人的特點。
【教學難點】
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斷并結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課的基本內容。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了人類歷史。人類社會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那么,最早的人類產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人類的奧秘。
二、新課學習
(一)元謀人
教師:俗話說的好,樹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那么,同樣道理,我們人類的老祖先是怎樣出現在地球上的呢?關于人類的出現你知道有哪些說法嗎?
學生:中國有女媧摶土造人說。
學生:西方有上帝造人說。
多媒體展示
教師: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神話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人是神創造的。我們人類果真是“神”創造的的嗎?那么我們人類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多媒體展示)
(多媒體展示祖國境內遠古人類遺址圖)
教師:元謀人產生的時間在什么時候?
學生: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教師:考古學家在哪里發現的元謀人足跡。
學生:云南元謀縣
教師:那元謀人的生產生活情況怎么樣?
學生:會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教師:元謀人的社會地位如何?
學生: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
教師:早在1965年5月1日,新中國的科學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謀縣發現兩顆牙齒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經科學家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物,距今約有170萬年,我們稱他們為元謀人(多媒體展示)
北京人的發現
教師: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遺址堆積層厚40多米,遺址最先于1921年被發現,后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現的3枚牙齒,將活動在這里的古人類命名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教師:結合文章內容找出重點。
教師:北京人在什么時期出現的?
學生: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教師:北京人在哪里發現的呢?
學生: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
教師:北京人具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教師:北京人的發現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最先于1921年被發現。后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現的3枚牙齒,將它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俗稱“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學生:1929年,中國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同年又發現用火遺跡。
學生:1936年,在同一地點發掘出土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此后,這一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
教師:北京人發現有什么作用?
學生:為科學家復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狀況作出了重要的證據。
問題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
學生: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層里的古代生物的遺物。最常見的化石是由牙齒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動物死后,尸體的內臟、肌肉等柔軟的組織很快便會腐爛,牙齒和骨骼因為有機質較少,無機質較多,卻能保存較長的時間。
學生:化石的發現對我們復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環境提供了重要證據。
教師:北京人的發現具有怎樣的社會地位?
學生: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和遺跡最豐富的遺址,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三)北京人的特征
教師:北京人具有什么特點?
學生:頭部像猿人。前眉脊骨粗壯,顴骨高突,嘴巴前伸,沒有明顯的下頜。
學生:手腳分工明顯會制造和使用工具像人。
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通過比較古猿、北京人和現代人的頭部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學生:北京人還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多媒體展示圖片)
教師:北京人的生產和生活狀況怎樣?
學生:生活狀況:獵取動物、采集植物果實為食,會使用火來燒烤食物、照明、驅寒。
學生:使用工具:石器、骨器、木棒、鹿角等。
教師:在遺址中,還發現了虎、豹、熊、鹿、野豬等許多獸骨化石,在這樣險惡的環境里,只靠單個人的力量,無法生活下去。因此,他們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的生活。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會。(多媒體展示)
教師: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韓非子為什么這樣說?
學生:猛獸出沒、險惡異常。
學生:打制石器、簡易木棒。
學生:團結就是力量。他們想到的辦法是群居。
學生:所以就形成早期的原始社會。
思考:北京人的火是怎么來的?
學生:煤的自燃
學生:雷電生火
學生:偶然碰撞生火
學生:森林自燃生火
(多媒體展示有關火的圖片)
教師:即使沒有兇猛野獸,一個人也難生活,尋找食物成了難題。只有群居,男女分工狩獵和采集才能維持生存。所以北京人采取了群居生活,這就是早期的原始社會。
教師:請問:他們用火做什么呢?
學生:燒烤食物
學生:驅趕野獸
學生:照明御寒
教師:思考我長得很像猿,卻叫我北京人,你看我是人嗎?
學生:你長得的確很像猿,但你手腳分工明顯,還會使用天然火啦,最重要的是你會制造和使用工具了,所以你真的是人了!
教師: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北京人過群居生活,是由生產力水平的極端低下和環境的險惡所決定的。
教師:北京人發現的意義
學生:北京人的發現對研究古人類進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世界迄今所知發現的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
學生:1987年北京人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課堂總結
本課我們除了學習了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之外,后來我們通過考古我們又發現了藍田人、丁村人等等很多的遠古人遺址,因此我國成了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豐富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說明我們腳下這塊土地是一方沃土,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
四、課堂練習
1.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C)
A.神話傳說
B.史書記載
C.考古發掘
D.學者推斷
2.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A)
A.勞動
B.火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制造和使用工具
五、作業布置
1.背誦本課知識點
2.做練習冊
七年級歷史教案12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科學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貢獻的有關史實,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通過引導學生對課本中插圖的觀察、想象以及對具體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過程,初步培養學生進行歷史感知、歷史想象的形象思維能力。通過對宋元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歸納的能力。
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主題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燦爛的宋元文化,可見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又一個文化高峰。本課主要介紹了宋元時期的科技成就,向學生展現了我國古代的重大科技發明和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杰出貢獻。
本課的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上述發明和造紙術的發明,統稱為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1)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隋唐時期出現雕版印刷,但它畢竟費工費時,且不經濟,印刷術的改進創新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解決了上述問題,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并逐漸傳至世界各地。
(2)指南針的應用與傳播。早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制成了“司南”;北宋時,隨著人工造磁法的掌握,人們用磁針指南制成了指南針;也是在北宋,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事業,成為一種準確可靠的導航儀器;南宋時,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至歐洲,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3)火藥的應用和傳播。它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開始應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廣泛應用于戰爭,13、14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4)造紙術、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和傳播,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領先地位,是我國成為世界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本課的難點: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四大發明的傳播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和影響,但初一學生對世界歷史的內容知之甚少,對這一問題難以產生聯想和分析。結合馬克思、培根的話,讓學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變,建立其歷史的縱橫聯系,會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
二、教法建議
1、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出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階段示意簡圖》,通過對示意簡圖的閱讀得出結論:中華文明悠久綿長、根深葉茂、碩果累累。
2、講述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傳播,教師可按以下步驟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1)回憶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的發展狀況以及現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關知識,從已知的知識入手──溫故引新。
(2)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處”,教師適當舉例說明。如: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耗時12年、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另外,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學生通過示例歸納出結論,并切實感到改革雕版印刷術的必要。
(3)觀察教材中畢升的畫像,閱讀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簡要歸納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建議把“動動手”的活動在此時進行,既可以親身感受活字印刷的過程,又可以體驗發明創造的艱辛,并有助于理解學習的內容。
(4)對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體會畢升的創“新”在哪里?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濟又省時。
(5)引導學生思考“活字印刷術發明的作用”。
(6)結合地圖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7)指導學生觀察插圖,進一步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以后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的狀況(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引導學生聯想到今天,印刷業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到“光與電”的時代。(舉例:今天印刷出版的速度)
3、學習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要求學生通過對教材的閱讀、插圖的觀察和史料的理解,對指南針的發明過程(戰國、北宋)、指南儀器的構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針的應用(北宋)、傳播(南宋)的過程作出解答。
4、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漢代的司南模型時,首先指出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它的發明是人類從靠天辨向到以物辨向的歷史飛躍,并為簡單實用的指南針的制作奠定了基礎。第二,提出設問引導觀察:司南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據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養學生觀察、識圖的能力。引導學生觀察宋朝的羅盤針模型時,帶著下列問題進行思考:羅盤針比司南有哪些進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這種導航儀器為什么會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應用?它的廣泛應用對中國和世界有何作用?在思考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既了解指南針的發明過程,又能加深對科技發明是時代的產物的認識。
5、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中的材料,并用計算機大屏幕顯示另外提供的資料。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 ──北宋朱《萍州可談》
渺茫無際,天水一色,舟舶來往,惟以指南針為則。晝夜守視惟謹,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趙汝適《諸蕃志》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從以上材料中分別獲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變化是什么?北宋時指南針已經用于航海,特別是在陰晦天時要靠指南針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觀測日月星辰。南宋時則完全靠指南針來定方向。兩材料都說明指南針已成為船舶航行辨別方向的護身法寶。“沉石尋孤嶼,浮針辨四維”,南宋詩人朱繼芳的詩句更道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由于小小的浮針而打開嶄新視野的豪情。指南針的應用使人類可以全天候航行,將“原始航海時代推至終年”。由此指南針也被世人譽為“水上之友”。它的傳播,為后來歐洲航海家的環球航行創造了條件。通過材料的閱讀和分析,引導學生感知歷史現象,作出合理的想象,并適時地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講述。
6、學習火藥的應用和傳播,首先要明確中國是火藥發明的故鄉,火藥在唐朝末年開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第二,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出示材料:
“開慶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燃放,焰絕然后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余步。”
──《宋史·兵志》
由學生依據材料描繪突火槍的外觀、制造時間、結構及燃放時的特征。突火槍是古代的一種用火藥發射彈丸的竹管射擊火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擊火器,是步槍、火炮的鼻祖。第三,13、14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至阿拉伯和歐洲。第四,大家動腦筋,觀察、閱讀導入框中的發射圖和文字材料,比較金元時期的火箭發射與今天的火箭發射的原理是否相同。
7、學習了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傳播后,不僅要能夠分類概括,還要掌握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對重大歷史意義的認識。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是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指南針應用于航海,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提供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火藥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通過大屏幕出示資料)英國近代科學家培根的精辟論述:
“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這三種東西,已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無數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四大發明是中國的先民們以罕見的聰明才智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跡,是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象征。
七年級歷史教案13
一、內容及分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中華文明之祖,指的是炎黃戰蚩尤,“禪讓”時代的堯、舜、禹,大禹治水。其核心是黃帝對人類的貢獻,理解它關鍵就是要通過一些資料圖片信息等,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教學的重點是中華文明之祖的貢獻。解決重點的關鍵是通過文字圖片資料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讓學生動腦動手,培養學生學歷史的積極性。
二、目標及分析
1、目標:了解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掌握傳說和史實的區別。
2、分析:理解遠古傳說時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概況,掌握我們的祖先對人類文明的演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黃帝是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禪讓”的含義與實質,產生這一問題的困難的原因是七年級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較差,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教師引導學生去了解什么叫“禪讓”制,其中關鍵是教師提供歷史資料,學生講述堯、舜、禹的傳說故事,從中形成自己對人物的認識。
四、教學條件支持
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直觀的了解掌握本課的歷史知識。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歷史的民族,我們向來有炎黃子孫的稱謂,那么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哪些人嗎?我們為什么稱他為“人文之祖”?他們究竟對中華民族有什么歷史貢獻?今天,我們來學習第3課 中華文明之祖 問題一:炎帝、黃帝和蚩尤
設計意圖:通過此問題使學生了解炎帝、黃帝和蚩尤的基本史實和華夏族的形成。
師生活動:學生看書,教師補充一歷史內容提出問題。
問題1:炎帝、黃帝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見課本P11頁)
問題2:“涿鹿之戰”是怎么回事?
(1)炎,黃戰蚩尤
(2)時間:距今四五千年
(3)地點:涿鹿
(4)交戰雙方:炎帝、黃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5)性質:部落戰爭
(6)結果:炎黃部落打敗蚩尤
問題3:華夏祖是怎樣形成的?
炎帝、黃帝部落聯合打敗蚩尤,此后炎、黃部落經過長期發展形成華夏族。
七年級歷史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知道鄭和下西洋、外國貢使制度、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的基本情況,了解明清時期中國與外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來往路線的大致情況。
(二)過程與方法:結合地圖,弄清西洋的概念,完成鄭和下西洋盛況表,并與同一時期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作一簡單比較,認識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三)情感與態度:鄭和下西洋是我國航海世上的壯舉,對促進我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認識外國貢使制度是明朝大國至上的一種反映。認識利瑪竇等人來華的主要目的是傳教,為了便于傳教也帶來了西方的科學技術。
二、教學方法:
分組討論法、問題探究法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明朝早期,經濟發達,國力強盛,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相對活躍和頻繁,其中,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外國貢使制度也說明了這一點。
《二》、鄭和下西洋:
提出問題,學生看書,師生共同解決:
1、“西洋”指哪里?(學生看課本注釋)明朝時,將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統稱為西洋;南海東部及其附近諸島,通稱為為東洋。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明朝前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家強盛,我國的造船技術進步,指南針的發明及其應用于航海事業等,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質技術條件。
3、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
4、誰能介紹一下鄭和的生平?(學生概述)
5、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說出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次數、航線、規模、意義。
6、根據課文內容和寶船模型,就鄭和下西洋的基本概況歸納制作一個表格。
7、教師提供歐洲新航路開辟時哥倫布等遠航的情況,與鄭和遠航對比,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附:哥倫布、達伽馬等人的遠洋航行
《三》、外國貢使:
1、外國貢使制度有什么特點?(師生歸納)一是以外國朝貢,中國回賜的方式進行。二是對海外諸國朝貢嚴格限制,如發放貢舶“勘合”憑證,規定朝貢期限、貢舶停港、貢貨貢員及貢使進京的路線,手續極其煩瑣等。三是明朝回賜遠遠超出所接受的貢物,并對貢使附載商貨的超值收購。
2、外國貢使制度的衰落與評價:衰落原因:超值回賜與超值收購,加重了明朝的財政負擔。明中期以后逐漸衰敗導致這一制度無法繼續。評價:外國貢使制度實質是中國古代王朝大國至上觀念的切實反映。能以外國貢使制度形式進行適當的貿易往來,對保持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是有益的,本著“懷柔遠人”的精神,對加強與外國的正常外交關系也是有益的,但知識這是建立在巨額的經濟支出前提之下的,不僅沒有達到正常的貿易交往,而且加重了明朝的財政負擔。
《四》、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
1、傳教士來華的目的:傳教士是跟隨殖民者之后來到中國的,對他們的活動要具體分析。他們為了在中國傳教,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方式,同時傳入西方科學知識,其中,利瑪竇是典型的代表。(結合小字介紹利瑪竇。
2、指導學生明確制定《大清時憲歷》的相關情況:以明末徐光啟主持修訂的新歷法為基礎;這部歷法的制定者是傳教士湯若望等人;康熙帝予以承認和頒布。
3、學生看課本小字關于康熙的介紹,思考課本91頁課外學史。
四、作業設計:
1、畫出鄭和下西洋盛況表,說說那些因素使我國的航海事業由輝煌逐漸走向衰落?
2、假如你是明朝統治者,對外國貢使你會采取那些措施?
3、西方傳教士為什么來華?帶來了那些影響?
五、課堂小結:
本課通過鄭和下西洋、外國貢使、外國傳教士與《大清時憲歷》的內容,反映了明朝和清朝初期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由興盛到衰弱的過程。明代初期及明末清初,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尚能進行,其中,鄭和下西洋可以說是中國與外部世界交流的一個高潮。而明清時期的對外關系,總體上是封閉的,我們稱之為閉關鎖國。這就是下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一、鄭和下西洋(出)
二、外國貢使(進)
三、外國傳教士(進)
七年級歷史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甲骨文、青銅器和金文的歷史價值。
2。提煉青銅文明的本質特征,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
3。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片,總結甲骨文、金文的演變趨勢,通過做“想一想”和讀“小資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展示青銅器圖片,讓學生了解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
2。通過展示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與漢字的淵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正確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甲骨文和青銅器成就。
2。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含義。
(二)教學難點
1。甲骨文和金文的歷史價
2。青銅文明。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自學式探究學習法。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商、周時期甲骨文、青銅器圖片,甲骨文和青銅器的視頻。
(二)素材準備
多媒體網絡、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問題導入:我國有文字記載可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嗎?
第7課甲骨文和青銅器
(講授新課)
(板書)一、甲骨文
播放《甲骨文》視頻,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是用來做什么的?
2。甲骨文有什么歷史意義?
3。甲骨文的內容?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最初甲骨文是用來做占卜的,比如,當時的人們生育、筑城和征伐都要先進行占卜,包括生育和疾病這樣的事情也要進行占卜。記錄占卜的文字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因此稱其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記載了當時商王朝和貴族活動的重要方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是我們現在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教師展示甲骨文的相關圖片,使學生了解發現的甲骨文的字數已有約4500個,現在能釋讀的有近20xx個,并舉例幾個甲骨文文字,請學生識別甲骨文。對比甲骨文和漢字。
(板書)二、青銅器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二部分“青銅器”的內容,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并作答。
1。青銅器是用什么做成的?
2。青銅器有哪些的種類?
3。青銅器有哪些特點?(可以通過和舊石器時代、新時期時代工具進行對比,總結歸納。)
教師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圖片。
教師介紹“青銅器時代”和“青銅文明”的概念。
(板書)三、金文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三部分“金文”的內容和“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金文
2。迄今發現最長的金文是在什么器物上?
3。金文有什么歷史價值?
教師展示刻有文字的青銅器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比較金文和甲骨文的特點及歷史價值。
●板書設計
【七年級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教案02-23
七年級歷史教案02-28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7-30
中學七年級歷史教案08-16
初中七年級歷史教案02-23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8-30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12-06
初中七年級歷史教案02-23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4-24
華東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