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時間:2022-12-28 13:12:3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1

  學習目標

  ①認識扉、癮等生字。并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中受益的語句。

  ↘談話導入

  ①同學們都聽說過長生果嗎?(板書:長生果)吃了長生果會怎么樣?板書課題,并指名讀課題。

  ②讀了課題以后,你想知道什么?這是一閱讀課文,要求同學們運用平時的學習方法自己讀懂課文。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讀第一聲,水滸的滸不讀許,過癮的癮是前鼻音,饋贈的饋聲母是k,酵母的酵不讀xiào。

  ③默讀思考:我的‘長生果’是什么?作者寫了童年讀書、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①我的‘長生果’是什么?(書是我的長生果。)

  ②作者寫了童年讀書、的哪幾件事?(作者寫了童年讀香煙人小畫片,讀連環畫,到小鎮的文化站讀圖書、文藝書籍。常常居全班之冠,《秋天來了》得了甲優,《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師夸我嵌字用得傳神。)

  a.作者是怎樣讀這些書的?板書:津津有味、如醉如癡、牽腸掛肚。

  從作者這樣讀書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歡書)

  指導朗讀相關的句子。

  b.作者從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讀11.14自然段。

  理解:別出心裁、嘔心瀝血

  ③讀書和有什么聯系嗎?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并談談理解。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我讀了許多的書,使我的寫得很好,書就像是我的營養品一樣。)

  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作者就是因為讀了巴金的《家》這本書,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歡,念念不忘,自己中不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當,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④作者為什么說書是我的長生果?(書像長生果一樣,對我有好處。)

  為什么又把書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的呢?(書是可以流傳下來的,我們通過看書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書就像長生果一樣不老。)

  ↘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①認真讀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或段落,與同學交流體會。

  ②課外積累和讀書有關的格言警句。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2

  1、現在請你們自身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學默讀課文

  3、好,現在俺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一個節目,干什么?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么?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局部“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么“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么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俺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交叉)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俺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局部,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后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俺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么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俺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余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俺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俺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俺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譽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么花生有什么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么?對,不像什么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么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點?(不炫耀自身的好處)

  (2)俺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么父親是讓你給俺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么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俺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現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譽一番呢?還是為了讓俺們學習花生?俺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俺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俺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俺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示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么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么內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標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么?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俺們講了一個道理。是借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俺們談

  談花生△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點的方法)看詳略、看內容、看目的。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3

  第一課時

  一、理解課題,把握文章大意

  1、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題目是(生齊說課題),板書精彩極了,問這個詞語的意思,再板書糟糕透了,問本詞語的意思。

  2、通過預習,結合課文內容,你能談談對課題的理解嗎?

  (學生可以從文章內容、中心、題目特點等不同角度去談。)

  二、理清文章思路

  1、你們預習得很好,把握了文章的大意,那課文是怎樣寫清楚這個內容的呢?我們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生速讀課文理思路。

  3、集體匯報交流:

  ⑴ 文章可以劃分為幾部分呢?請同學們讀課文,你覺得每部分劃到哪,就讀到那個自然段停止,告訴同學們。

  ⑵ 指明讀文劃分層次。

  (可分為兩部分,也可分為三部分。)

  注:在生讀文過程中將讀錯或不好讀的字詞寫在黑板上,理完文章層次后,讓生再讀黑板上的字詞,糾正讀音。

  三、再讀質疑

  1、下面我們逐段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解決不了的在書上標注,一會兒小組合作解決。

  2、生讀書思考,邊想邊標注。

  3、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解決不了的寫在問題卡上。

  4、梳理問題:

  請各組組長帶著問題,到前面讀題展示。在組長讀完題后,教師要將題型分類,如文章內容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及寫法方面的。

  5、教師找出兩個有代表性、綜合性的問題,讓同桌同學相互商討解決。

  6、同桌互學。

  7、指名回答。

  8、解決其它問題:

  教師出示各組問題,請同學們解答。

  四、再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課堂練習,積累重點詞句

  完成練習:

  按課文內容填空(課文最后一節節選。)

  六、布置作業

  1、有情感朗讀課文。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是否與小巴迪有一樣的經歷。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整體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二、品讀課文,體會主題

  1、自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現巴迪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愛他的,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2、集體交流,練習讀文。

  三、集合文章內容,討論主題

  如果巴迪父母在看到他寫的第一首詩后,都鼓勵,或是都批評,那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

  1、小組交流。

  2、集體交流。

  四、由課文,引入生活

  集體交流:

  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談談你現在的理解。

  五、練習讀文,讀出感受

  1、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讀文。

  六、積累語言

  讀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七、布置作業

  寫一篇本文的讀后感。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實際體會“長生果”的寓意,并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愛讀書”,在前幾篇課文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著有趣地對話。《竊讀記》生動、細致地刻畫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走遍天下書為侶》則在假定和選擇中,告訴我們要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提出善于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關于讀書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我的“長生果”是什么?為什么把書叫做我的“長生果”?)

  2.作者寫了少年時代讀書和寫作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煙人小畫片;看連環畫;

  重點回憶了兩次作文的構思與寫作的經歷。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

  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嘗試背誦)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師: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它是第一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它的寫作特點可以說是對整個單元的回顧和總結。

  它的寫作特色1、大量的四字詞語、好詞佳句的運用,。文辭優美,善用比喻,用詞準確。(板書)

  1、出示本課的四字詞語

  2、按課文內容填空

  3、師:好的詞語組合成一個個優美的語句,老師從課文中選取了兩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例一:課文第2自然段:象蜂蝶飛過花叢,象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情。這里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地表達了作者讀書的那種愉悅之情。

  例2:象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這個比喻用的妙,“嵌”字用的好!一個嵌字,將月亮與天空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寧靜恬美的感覺 。

  (指導方法:劃一劃,寫一寫,讀一讀。)

  3、那么你們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詞句優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優美的語句圈畫出來,并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生默讀課文,師巡視。

  5、生匯報交流

  生:我喜歡第9自然段。朗誦:(我把秋天比作一個穿著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卻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人間。你們都愛秋天,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秋天,使農民的笑容格外燦爛。)這段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天寫的非常美。

  師:僅僅如此嗎?

  生:作者還非常善于遣詞用句。如:這一系列動詞用的十分生動:拂 撒 擋 捧 等等 。作者還善于運用排比短句,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愛她的天高氣爽,愛她的云淡日麗,愛她的香飄四野”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個我們展示了一個十分美麗的秋天。

  師:你真會讀書。還有沒有 別的同學談談自己的閱讀感悟?

  生:我喜歡第5自然段。朗讀 (后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連環畫。一位愛好美術的小學教師,他有幾套連環畫,我看得如醉如癡:《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聯翩,《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后來,哥哥的朋友們送了我幾冊小書:《劉得蘭小傳》《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古麗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師:請你談談理由。

  生:這段作者用了很多四個字的詞語,使得句子非常生動。如:如醉如癡 浮想聯翩 淚落如珠…..此外,本段采用了列舉法,使得句子變得翔實而生動。

  師:說的真好。請同學們齊讀這段。

  生:我還喜歡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我喜歡這段是因為我覺得作者善于引用名言使自己的文章生輝。還善于舉例子讓文章增色不少。

  師:真好。你真會讀書。課文中還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只要你留心細細揣摩,一定會品出更醇香的滋味。

  師:醉心閱讀使作者悟出了什么?(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2、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師:本文除了在遣詞用句上 頗具特色外,在布局謀篇上也是我們學習的典范。譬如本文多次使用過渡段和具有過渡意義的詞語,使得文章行文流暢,渾然一體。同學們找找,看看哪里是過渡段?板書(寫作特色2:善于使用過渡詞,過渡段)

  生:第7自然段。朗讀(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像我這樣對閱讀如饑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對著一面花紋駁雜的石墻,我會呆上半天,構種種神話傳說;躍上遇到一個殘疾人,我會黯然神傷,編織他的悲慘身世。)

  生:還有第4,第12自然段。

  師:第4自然段(開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長日久,就感到不過癮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是一個總結段,而不是一個過渡段。此外作者還用了一些明顯具有提示的詞:如最早 后來 漸漸地 這些詞語它和過渡段一樣也起著轉承的作用。

  師:那么從這些提示詞上看,你可以看出文章是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的?

  生:按時間先后順序組織材料

  師:說的很好。那么哪些事情寫的詳細,哪些事情寫的簡單?

  生:看“香煙人” ,看連環畫寫的簡略,到圖書館看書寫的詳細。

  師:詳略得當也是我們要掌握的寫作技巧之一。(板書:寫作特色3:時間先后順序組材,詳略得當)除本課的寫作特色之外,我們在第一、三兩課還相應的學了人物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這些我們都應該巧妙的用到我們今后的作文中。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文中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獲寫成一個小片段。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2、質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①教師呈現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②教師呈現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③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著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④讀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2、自讀自悟。

  師: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獲、想象)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②關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臺朗讀交流。

  ④小結。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節課所學內容:了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3、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書,愛讀書,我們應該怎么讀課題?(齊讀)

  二、體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愛書、愛讀書的深厚情感,畫上記--號,想一想作者怎樣具體地表達這種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寫上批注。

  2、檢查自讀情況,進行朗讀指導。

  師:你發現了哪些句子表現了作者深愛書籍?說說作者是怎么表達這種情感的?指名讀相應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導朗讀。

  (1)假設。(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學生談體會。(作者怎么表達自己愛書的情感的?怎么調動讀者的閱讀熱情的?)

  ②指導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選擇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以突出作者對書的鐘愛。)

  (2)比喻。(重點研讀。)

  a.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 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c.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導學生體會把書當作朋友時的珍愛與親密;把書比作家時的溫馨和留戀;把書比作故地時的方便與依戀。

  ②把這三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用比喻對表達愛書之情的妙處。

  ③拓展練習。

  師:根據你自己的讀書感受,填一填,讀一讀,尊重學生個性化見解。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也是一盞陳年的佳釀。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段最難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邊一段喜愛的小曲。)

  (3)設問(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猶豫”。

  ②體會朗讀,體會回答果斷、愛書之切的情感。

  (4)反問。

  “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

  ①學生交流體會。(每一次新的接觸都讓作者愛書的情感更進一層。)

  ②體會朗讀,體會反問、質問的語氣。

  (5)列舉交流學生自己搜集到的讀書的名言資料。

  (6)朗讀全文,回歸整體。(可指名接讀。)

  師:讓我們帶著對書的熱愛,再次體會作者假設、比喻、反問的表達方法!

  三、閱讀鏈接,升華情感

  師:請大家放聲朗讀《神奇的書》

  1、畫出書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達的。

  3、學習了課文,讀了這首詩,談談你對書、對讀書的感受,誦讀這首詩歌。

  板書設計:

  以書為侶熱愛讀書

  理由:常讀常新

  方法:思考、品味、小結……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6

  1、下面俺們采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俺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俺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學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況下?課文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俺們就采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俺們就重點學。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7

  一、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么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局部來寫的?先寫什么?后寫什么?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么?

  2、指名說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局部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身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品質的表達方法。

  3、感受父母之愛的偉大無私。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感受父愛的偉大。

  教學準備:

  搜集相關資料、制作課件等。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看完了剛才的短片,大家一定學到了很多防震自救知識,假如有一天,災難真的發生,但愿你們能把這些知識活學活用,保護自己。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和地震有關。請同

  學們打開語文課本,翻到第十七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認真聽課文朗讀錄音,并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1、交流: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地震?

  “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師:這確實是一場大地震。他發生在1994年美國洛杉磯。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地震中,曾經宏偉壯麗的高樓大廈被夷為了平地,昔日繁華的商業大街傾刻間化為烏有,豪華的小轎車被攔腰截斷,人們驚惶無措,四處奔逃。在災難面前,人類顯得多么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就在這場地震中,有一對父子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2、地震中的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什么事?(主要內容)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一個叫阿曼達的孩子被埋在了廢墟底下,他的父親憑著堅定的信念,徒手堅持挖掘38小時,終于救出了兒子和其他被埋的同學。

  3、課文中說這是一對什么樣的父子?(板書:了不起 父 子)

  三、并列行進,研讀“了不起’

  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的了不起?快速默讀課文,請男生找出體現父親了不起的語句,女同學找出體現兒子了不起的語句,邊讀邊作上批注,還可以與別的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1、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閱讀體會,品讀重點句,體會“了不起”。

  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關鍵句子找得也很準,正是這些語句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老師對其中幾個句子感受頗深,讓我們一起分享。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

  從這個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你是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 “沖”體現了父親在地震中焦急、擔心,希望兒子平安的迫切心情。

  (2)、課文第5到9自然段中有一組對話,其中對父親的語言刻畫,深深打動了我。

  “太晚了,沒有希望了。”

  “誰愿意幫助我?”

  “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大爆炸,請你離開。”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好心人來勸,父親多么希望有人能幫助他,可是,沒有,當*長和警察前來勸阻,卻依然沒有人來幫他。人們為什么不肯幫助這位父親?(因為這里已經成了一片廢墟,他們都認為孩子生還的希望太渺茫了,而且這里還隨時可能發生余震、大爆炸等險情。)父親覺得呢?(堅信自己的孩子還活著,所以誰勸他也不肯離開,所以懇求別人的幫助)一想到兒子生死未卜,父親心都碎了,他簡直快要崩潰了!我們應該怎樣讀這組句子?帶著焦急,帶著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我們再讀這組對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你就是這位父親,你為什么不走?是什么支撐著你苦苦挖掘?父親曾對兒子有過什么諾言?

  四、情感升華,回歸主題

  1、38小時的苦苦挖掘,38小時的耐心等待,這對父子在經歷了巨大磨難之后,才換來這幸福相擁的感人一幕。是什么創造了這奇跡?是,是信任,是愛創造了奇跡!

  2、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深切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與寬廣。是父愛的力量教我們堅強,也是父愛的力量教我們從容面對挫折和一切災難。其實,我們每一天都浸潤在父母的愛中。父母的愛不是亮閃閃的水晶,不是甜津津的蜜糖,它只是我們在悲傷的時候一句簡單的安慰,只是我們在寒冷時一個溫暖的懷抱,我記得有人說過:父母的愛像是那一片大海,而我們則是那小小的帆,永遠也走不出那片海。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珍惜這份愛,并努力去回報這份愛。

  六、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我們雖然沒有過這樣轟轟烈烈的經歷,但浸潤在平凡生活中的愛,一樣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挖掘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愛,感受這份愛吧!學完了課文,你會怎樣表達這種感情?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9

  學習目標:

  ★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自學生字新詞。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三、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人: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的,請同學們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這節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最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本上。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5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許地山,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落花生》是許地山的散文名篇,以其淳厚樸實的風格著稱。因原文的行文不易于小學生讀懂和理解,所以在選入課文時做了“翻譯式”的改動。這篇散文的文字本就不見功夫,所謂“無技巧”,修改后更是顯得簡單平易,學生對課文字面意思的理解不會有什么困難。另外,文章的抒情性不強,主要部分是以“實錄”的對話形式出現,主要通過父親對花生的談論,贊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為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說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如何在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挖掘這篇課文的人文內涵,是這課教學首先應考慮的。

  《落花生》所在第四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一單元在要求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領會作者所受到的啟示”的基礎上,以“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其含義及表達效果”為訓練重點。考慮到初升五年級學生的學情,本課設計力求引導學生提出真問題,并教給方法幫助其解決問題,以此品析關鍵詞句,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以及行文的好處、妙處,使學生真學、真想、真收獲、真提高。對談及做人的兩句話,為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同時體現一二課時的特點,本課設計將其放在第二課時解決。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讀準輕聲詞、多音字,理解生詞。

  2、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話部分。

  3、學會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質疑、解疑,從而體會其含義及表達效果。

  4、理解父親談論花生的話,領悟父親是通過談花生,希望我們做樸實無華、默默奉獻的人。

  5、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準備。

  1、根據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預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詞;查資料了解花生果實形成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猜我的姓名。知道名字寄托著希望。

  2、猜謎語(花生)。介紹花生,了解為什么叫“落花生”。

  3、這還是許地山的筆名。介紹許地山。對這筆名有疑問么?

  4、引出許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書課題。進入課文學習。

  (二)檢查預習。

  1、回顧預習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詞。

  2、讀兩組詞語:

  (1)多音字;

  (2)輕聲詞(本課出現較多)。正音。

  3、讀一個句子:“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考察“后園”、“茅亭”的讀音、含義;檢驗是否掌握輕聲的讀法(吩咐),是否能讀通本文中較長的句子。

  (三)初讀,整體感知,梳理文脈。

  1、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多音字、輕聲詞,讀通句子,同時思考: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幾件事?

  2、指名回答。

  (四)再讀,品詞析句,領會道理。

  1、默讀課文,就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話質疑,做標記,把想法簡單寫在空白處。

  2、自由質疑。簡單的隨機解決,較難、有探究價值的,整理歸納于黑板上。

  預設:

  (1)收獲后為何用“居然”?

  (2)父親來為什么說“實在很難得”?

  (3)為什么父親說花生埋在地里“最可貴”?

  引導學生就父親談論花生的話發現問題,并作為重點問題留待解決。

  4、合作解疑。

  提示: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聯系其他資料;大膽猜想。問題較多時,重點問題必答,其他問題可選擇討論。

  5、全班交流。

  預設:

  (1)居然?空地、荒著,年幼的我們,種出花生實屬意外驚喜,同時也顯出花生的生命力強。指導朗讀。

  (2)很難得?父親忙于公務。指導朗讀。來不是為吃花生。為下文埋下伏筆。

  (3)最可貴?──是說什么可貴?為什么“最可貴”?最,有比較。和之前我們兄妹說的比:有諸多好處,卻深埋土里;和桃子等比,平凡、不起眼,默默孕育果實,供人挖掘收獲。點出“借物喻人”。明白父親前來的良苦用心。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部分。

  此外,結合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簡略處不簡單,樸實處卻深刻。

  這一環節放得開,實際形散神不散,重點仍在理解父親的話,同時又使學生學得活、學得真。

  (五)存疑,結課。

  父親說“你們要像花生”,可不可以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我”到底有沒有理解父親的話?又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下節課再學習。

  第二課時(簡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含義,懂得不能只講體面,而要對他人、對社會有用。

  2、了解“落花生”筆名的含義,對許地山用生命踐行理想感到欽佩。

  3、能將自己從身邊事物受到的啟示用一兩段話寫下來。

  4、能規范、美觀地書寫本課生字。

  二、教學過程。

  (一)理解“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可否像桃子等?可讓學生討論,說真話,講理由。

  教師可做類似小結:如果只是外表好看,不做正事,什么用也沒有,可取么?

  ──不可取。過渡:我們來看看少年許地山是怎么理解父親的這句話的。

  (二)理解“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體面”什么意思?講體面有錯么?只講體面呢?不能,要有用。怎樣就是有用?舉例。

  (三)了解父親的話對許地山的影響。

  結合課文結尾及許地山生平,明白許地山為何以“落花生”為筆名以及這筆名對他做人的影響。產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寫字。

  觀察“吩、咐”及“榨、榴”,指導書寫。學生自己觀察仿寫其它字。

  (五)課后小練筆。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品味學習課文的語言。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分析:本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點題,引出對少年讀書生活的回憶。借助一連串的比喻,渲染由回憶帶來的愉悅之感。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記述少年時代的讀書作文的情況。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回憶往昔轉到抒發今天的感慨。添上這兩段,不僅使文章首尾呼應,更重要的是把作者與讀書,作文、讀書與體驗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給人以更多的啟迪。

  課文的第二部分很長,是全篇的主體內容。這一部分的層次大致如下。

  第一層,第3自然段:交代有關的背景情況,講自己因讀書而歡悅的心情。

  第二層,第4~12自然段:記述看小畫片和上小學時讀書作文的情況。這一層又可以分為四個小層。

  第一小層,第4、5自然段:看小畫片;

  第二小層,第6自然段:讀真正的連環畫;

  第三小層,第7自然段:讀文化站的圖書;

  第四小層,第8~12自然段:因讀書而提高作文水平,獲得榮光,悟出一點寫作的道理。

  第三層,第13~17自然段:記述上初中讀書、作文和創作的情況。這一層又可以分為兩個小層。

  第一小層,第13~15自然段:讀大部頭小說,作文受到好評,又悟出一點寫作的道理;

  第二小層,第16~17自然段:學著“創造”,寫出小小說并發表,這是因大量讀書而得到的果實。

  2.本文是以什么為線索的?

  分析線索是貫穿全文的脈絡,它使文章中所有的材料組織成一個整體。有的以人物為線索,有的以物品為線索,有的以感情變化為線索,本篇充當線索的是書籍(長生果),這條線索非常鮮明,貫穿始終。

  3.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分析:本篇作為記事散文,主體部分基本上是按時間的先后順序來作敘述的。下面把有關的語句依次摘出來,從中可見其清晰易辨的特點:

  最早的讀物……

  后來,我看到幾本真正的……

  我又發現了一塊綠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作文……

  上初中后……

  我終于開始學著……那是上初中二年級時……

  4.本文是怎樣突出中心的?

  分析:本篇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大,事情、頭緒也比較多,但無不圍繞著一個中心——強調讀書的重要性,闡明閱讀與寫作的相輔相成的關系。這就是平常所講的“形散神不散”。

  集中并不完全等于突出。要想讓中心突出,就得有典型的材料。本篇詳細記述了兩次作文的情況以及從中悟出的道理,揭示讀與寫的內在聯系;學寫小說一事,記述得雖然簡略(或許這是由于搞文學創作不是中學生必做的事),但作者敘事之后馬上附以議論,用力地扣在中心上——“假如不是讀幾百部真正的小說,我決不可能寫出那800個字”。除了選取典型事例,作者在行文中時時注意從不同的側面去揭示中心,比如:

  —-“那時,就是因為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我才對文學發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

  —“醉心閱讀使我得到了報償……閱讀也大大擴展了我的想象力……”

  —“做筆記鍛煉了我的記憶力,也增強我的理解力。”

  —“……平常看的那些描寫苦悶心境的詞全像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

  這樣,圍繞中心選材,所選的材料有“面”也有“點”,又注意不斷地顯示中心,本篇散文的中心就既集中,又突出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本文是怎樣過渡和照應的?其作用是什么?分析:先看過渡。第5自然段,是過渡段。從“看得津津有味”到“不過癮”,去閱讀“真正的連環畫”,這是兒時閱讀生活的變化。前后兩個階段的內容,借助這個過渡段,自然地連接起來。第7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開頭,都安排了過渡性的語句,用以連接前后的內容,使結構層次和敘事的條理更為清晰,上下文的聯系更為緊密。

  再看照應。第一部分里,有“憶及……”的說法標明轉入回憶,第三部分則以“至今……”諸語加以照應,如第3自然段中的“歡悅”,第6自然段聽“癡迷”“迷醉”“酷愛”,以及后面的“榮光”“如癡如醉”“說不出地高興”等,前后連成一氣。再如,第13自然段中提到“記書中優美的詞語”,第14自然段就有“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詞句”之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15自然段結尾與第16自然段的開頭,前邊提到“創造”,后邊緊承此意,兩段之間語意和文氣連接得十分緊湊,“我終于開始學著‘創造’了”一句既是照應,又是過渡。

  作者注重過渡和照應,使文章內容的整體感增強了,眉目也更加清楚。

  6.“在記憶的心屏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閡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這句話怎樣理解?

  分析:此句,承前一句“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而來。兩個比喻,一個從“視”的角度形容(畫頁),一個從“聽”的角度形容。“心屏”,這是新出現的詞,把心說成是電視屏幕,其上可以傳出畫面和樂章,這就與后面的兩個比喻聯系起來。“幅”讀fú(統讀),是量詞,“一幅”猶言“一張”。“閡”讀“quù,也是量詞,一首歌或詞叫“一闋”;這里中心詞是“樂章”,其量詞用“個”而不用“首”,故句中的“一閡”猶言“一個”。附注;樂章,指成套的樂曲中具有一定主題的獨立組成部分,一部交響樂一般分為四個樂章。

  7.“我讀得很快,囫圇吞棗,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這句話怎樣理解?

  分析:“囫圇”讀hú lún。“囫圇吞棗”比喻讀書不作細致的分析,籠統地接受。“好讀書不求甚解”,一般斷句成“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是晉代詩人陶淵明在短文《五柳先生傳》中的自況之語,文中,其后還有一句:“每有會意(領悟),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說讀書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理解透徹;一種是“不鉆牛角尖”的意思。陶淵明的本意恐怕是后一種,不然他怎么會“每有會意”,就高興得連飯都忘了吃,一再涵泳深思呢?作者引用陶語,所表達的意思,與陶語本意也有某些一致的地方,后文“牽腸掛肚”一詞可證。但小學生畢竟水平有限,“不求甚解”更多的是不得已而為之,因讀不懂而放過去。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大概一提起寫作文,不少人就會叫苦,不愿寫也不會寫。怎樣擺脫這種困境呢?只要認真閱讀葉文玲的文章《我的“長生果”》,一定會受到很大啟發。如果你按照作者說的辦法去做,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學生查工具書,掃清詞語障礙。

  (三)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路,并列表概括主體部分的主要內容。

  提示:

  (四)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怎樣通過敘述讀書作文的情況,揭示閱讀與寫作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在這個基礎上,歸納中心,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突出中心的。

  (五)指導學生分析過渡和照應方面的特點。

  (六)指導學習品味語言。

  1.“我的‘長生果”’/“書,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把這幾句話放在一起來理解。思考:“長生果”與“營養品”含義完全一樣嗎?為什么標題不說是“我的書”或“我的精神營養品”?

  提示:“長生果”與“營養品”都是比喻的說法,含義有重合之處,但并不完全一樣。“營養品”主要指出對人有教育作用,使人在精神方面充實、強健、發展。“長生”也含有這層意思,但不止于此。這個比喻還指書本身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創造出來的最好的精神產品(果實),此其一;其二,人類文明凝結于書,書又是促進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條件,這種雙向的活動是“長生”的,是永久性的,是永遠不會衰敗完結的。本篇雖然重點講的是個人的經歷和體會,但作者把立足點放在很高的層次上,所以標題里用了“長生果”而不取“精神營養品”等,含義顯得更深,給人的啟發和聯想余地更大。

  2.改寫第2自然段,刪去所有的比喻,然后與原文比較,體會其語言特色。

  提示:可以改為——“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悅之感。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豐富多彩,令人高興歡快。”原文一共有四個比喻。前兩個是一組,對仗比較工整,所描繪的景色與天籟富有詩情畫意,語言也很美,這些都渲染了“歡愉之情”,使它成為可見可聞可感的東西,讀者心里好像也出現了那種美妙的感覺。后兩個比喻是一組,又是從畫面與聲響(樂音)兩個方面加以點染,與前一組比喻暗暗溝通(仿佛蜂蝶飛進了畫頁,天籟小巧玲現入了樂章),二者之間用“視”“聽”二字聯絡,用“愉悅”一詞總領。

  3.畫出課文中讀書使“我”入迷的詞句,前后聯系起來品味和分析。

  提示:有關的詞句有——

  ……幾套連環畫,叫我看得癡迷:《七色花》引得我想入非非,《血淚仇》又叫我淚落如珠。”

  ……只要手中一有書,就忘吃忘睡……

  ……酷愛書到了連一片帶字的紙頭都不放過的地步……

  ……他們的悲歡離合常常使我牽腸掛肚。

  ……如饑似渴地閱讀…醉心閱讀……

  圖書又像磁石吸引了我……使我如癡如醉……我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花在借閱圖書上。

  看了巴金的《家》后念念不忘……

  讀過幾百部真正的小說……

  仍盼天天能扎進頭去醉心讀書……

  把這些詞句聯系起來,可以看出“我”讀書的特點是“入迷”。最能體現這種“入迷”程度的字眼是“癡”和“醉”,文中多次使用,此外還有多種類似的說法。如果讀的是好書,那么“入迷”是一種很好的讀書境界。唯有“入迷”,才能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得到最多的收獲。當然,不能止于“入迷”,還要繼續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評析、鑒賞等);讀書要有所選擇,格調不好、境界不高、文字不精的書,壞書,也可能會讓少年人一時“入迷”,這對身心發展是有害的。

  4.熟讀第10自然段,選出幾個自己認為用得最好的詞加以評點。

  提示:“拂”“撤”“擋”“捧起”“奉獻”這一組動詞可以放在一起品評;三個“愛她的……”,這一組排比句可作評點:“燦爛”這個形容詞用得大膽、新穎,有特殊的表現力。

  5.熟讀第12自然段,思考:“別出心裁”和“與眾不同”互相換一換好不好?使用“鮮味”這個口語化的詞好在哪里?

  提示:“別出心裁”和“與眾不同”是同義詞,有時是可以互換的,但課文里的這一句,前面講的是“構思”,而“心裁”恰恰指心中的設計籌劃,所以“別出心裁”用在這兒恰到好處,不宜換成“與眾不同”。“鮮味”含有新鮮感強、不落俗套的意思,這樣的寫法和語言必能令人耳目一新,回味不已。使用這個口語化的詞,符合少年人的心理特點和表述習慣。

  6.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已經讀過的書,與她所說的“社會人生這部深奧綿長而無頁碼的大書”,有什么不同?

  提示:書一旦成為書,它就定型了,凝固了,雖然來源于社會人生的土壤,但已經屬于過去的事物、代表著過去的認識。“社會人生”則不然,它時時刻刻在變化、發展,隨時有新的事物新的情況出現,隨時有新的矛盾新的問題等待人們去認識去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講,筆寫的書再多,也只是“社會人生”這棵大樹的一個果實。此外,筆寫的書是從“社會人生”中來的,不聯系書的母體,就不能真正把書讀懂;讀了書不去實踐,懂了道理學了知識不去運用和驗證乃至發展,讀書的意義也就喪失了。總之,一本書容易讀懂,而“社會人生”之書,要想讀通,絕非易事。作者因此頗有感慨,這也啟發讀者——應該把醉心讀書與深入實踐結合起來。正如古人所言,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始于“博學”而終于“篤行”。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12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四個生字并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隱藏于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游介紹,激趣導入

  (出示地圖,標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頭.”這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俺們介紹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蘇省揚州南面,長江北岸.絡繹不絕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只是東漢吳國第一古都,更是文氣洋溢的靈秀之地.許多詩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句: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蘇東坡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嬋娟”,(if-件展示詩句.)還有一首廣為傳誦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書詩題,讀題.

  3.過渡:為什么人們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數重山、照俺還”.

  3.反復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俺覺得詩寫得很關,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的感情.)

  5.你最欣賞詩中的哪一句呢?

  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剛同學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詩,(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俺還”.)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讀、練說.

  5.指數名同學說.

  6.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7.那就用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吧.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俺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

  種“綠”色呢?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協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高山.(同學口述)

  11.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站在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綠色,讓作者明顯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別小看了這個“綠”字,它僅僅是告訴你春天來了嗎?它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綠”有著層次關,遠近各不相同;“綠”還寫出了春天景物的變化……)

  14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5.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引導閱讀“資料袋”,介紹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6.聽完“綠”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俺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俺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俺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置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同學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同學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俺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俺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身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更讓俺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干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同學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同學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難過、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9.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過程,讓俺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掛念.

  10.就讓俺們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齊讀.)

  11.王安石見明月而難過,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注重體會“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議深情

  1.同學任選一首配樂背誦.

  2.在你背誦時,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指名答.)

  3.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俺們不可能到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情,俺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得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括著對故鄉的想念、對家鄉的思念.讓俺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首感人的詩詞吧.

  記生字

  1.找到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說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指名答.)

  3.指導書寫: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4.同學練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