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春節傳統習俗,感受春節熱鬧氛圍,培養對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
2. 幫助學生清晰、準確地朗讀童謠,掌握童謠節奏韻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3. 鼓勵學生通過童謠拓展想象,能大膽分享自己對春節習俗的認知與感受。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熟練朗讀童謠,明晰其中春節習俗含義,體會春節歡樂氛圍。
2. 難點:把握童謠節奏韻律,用活潑、自然的語調誦讀,能基于童謠進行創意表達。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創設情境)
教師身著紅色喜慶服裝,走進教室張貼春聯、福字、紅燈籠等裝飾,將教室布置出春節氛圍。“小朋友們,瞧!咱們教室一下子變得紅彤彤、喜洋洋啦,大家猜猜這是要迎接什么節日呀?”引導學生喊出“春節”,順勢引出課題《春節童謠》。
(二)初讀童謠(感知內容)
教師富有激情地范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要求學生安靜傾聽,邊聽邊留意不認識的字詞。隨后,逐句教讀,比如“臘八粥”的“臘”字,結合生活中臘味的“臘”講解讀音;“糖瓜粘”的“粘”,做動作演示麥芽糖黏手的.感覺輔助理解。每句教讀兩三遍后,讓學生跟讀,糾正發音錯誤,直至學生能初步讀順童謠。
(三)精讀童謠(理解內涵)
讀完后開展“習俗知多少”討論活動,提問“小朋友們,童謠里提到了好多春節要做的事兒,誰來說說都有啥呀?”引導學生找出臘八粥、掃房子、買年貨、貼春聯等習俗。接著針對每個習俗詳細講解,展示臘八粥食材圖片,講講掃房子寓意掃去晦氣,呈現豐富年貨圖片激發興趣等,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習俗背后意義,期間穿插再次朗讀相關句子,強化記憶。
(四)品讀童謠(體會韻律)
教師拍手示范童謠節奏“×××××××,×××××××”,引導學生跟著拍手感受韻律,再分組朗讀比拼,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有節奏感、最歡快,讀時配上喜慶春節音樂,讓學生沉浸氛圍,體會童謠韻律美。
(五)拓展延伸(創意表達)
組織“我的春節故事”分享會,鼓勵學生結合童謠習俗與自身經歷,講講自家過春節趣事,像跟著長輩貼春聯不小心貼歪的糗事,或守歲時困得眼皮打架還強撐等,分享結束后,一起把趣事畫成簡單小畫,貼在教室“春節趣事墻”。
(六)課堂小結
回顧童謠里的春節習俗,表揚學生課堂表現,鼓勵課后把童謠念給家人聽,和家人一起準備春節,感受傳統節日魅力。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春節傳統習俗,感受春節熱鬧氛圍,豐富文化認知。
2. 助力學生清晰、準確、有節奏地誦讀童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語感。
3. 激發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文化認同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幫助學生熟練誦讀《春節童謠》,知曉其中蘊含的春節習俗。
2. 難點:讓學生深切體會春節習俗內涵,在誦讀中融入情感,展現童趣與活力。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情境創設)
教師身著喜慶紅衣,頭戴紅圍巾,手持福字、春聯、鞭炮等春節裝飾物件走進教室,迅速布置黑板一角成簡易春節場景。提問:“小朋友們,瞧老師今天帶來這么多好玩的'東西,猜猜我們要迎接哪個特別的節日呀?”引導學生喊出“春節”,分享自家過春節趣事,營造歡樂氛圍開啟教學。
(二)童謠初現(感知內容)
教師用響亮且富節奏感聲音誦讀《春節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同時,配合童謠內容展示對應習俗高清彩圖,如熱氣騰騰臘八粥、忙碌掃房場景等,幫助學生初步理解。
(三)深入解讀(理解習俗)
逐句講解童謠,介紹習俗由來:二十三糖瓜粘,民間用糖瓜祭灶王爺求“上天言好事”;二十四掃房子除塵迎新;二十五磨豆腐準備過年食材,因豆腐諧音“福”;二十六買肉籌備豐盛年夜飯;二十七宰公雞圖吉利;二十八發面盼來年發財、生活蒸蒸日上;二十九蒸饅頭為春節主食;三十守歲迎新年;初一初二拜年訪友滿街走。期間提問學生“你家過年會這樣做嗎”,鼓勵分享經歷。
(四)誦讀指導(提升表達)
教師先慢讀,用拍手、跺腳打節奏,讓學生跟讀,感受韻律。再分組讀,比一比哪組讀得整齊、有精氣神,糾正讀音與節奏問題,重點讀準“臘”“粘”“宿”等易錯字音。引導學生配上動作,像讀到“掃房子”做掃地狀、“宰公雞”模擬揮刀動作,增加誦讀趣味性與表現力。
(五)鞏固拓展(強化認知)
開展“春節習俗拼圖賽”,小組合作拼習俗拼圖,邊拼邊念對應童謠句子;組織“小小講解員”活動,學生選喜歡習俗,結合童謠向全班講解,深化理解記憶。
(六)課堂總結(情感升華)
回顧童謠與習俗,強調春節是團圓歡樂、傳承文化時刻,鼓勵學生回家給長輩背童謠、參與春節籌備,延續傳統,在歡樂氛圍中結束課程。
五、教學資源
1. 多媒體設備,展示童謠、圖片、視頻資料。
2. 實物道具,如福字、春聯、糖瓜模型等。
3. 習俗拼圖若干。
六、教學反思
教學中,直觀展示與互動環節效果良好,學生熱情高。后續可多引入家鄉特色春節習俗,豐富教學,讓傳統文化扎根學生心間更牢固。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了解春節相關傳統習俗,感受春節熱鬧歡樂氛圍,體會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2. 能清晰、準確、有節奏地朗讀童謠,背誦童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語感。
3. 激發學生對童謠吟唱、對春節民俗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傳承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熟練朗讀、背誦童謠,熟知春節習俗;難點在于引導學生體會春節習俗背后蘊含的文化意義,感受濃郁節日氛圍。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
教師身著喜慶紅色唐裝,手持一個大紅色福字掛件走進教室,滿臉笑容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們,看老師今天穿得漂不漂亮呀,還帶來了這個紅紅的'福字,大家猜猜這是要迎接什么特別的節日呀?”引導學生回答出春節。接著播放一段熱鬧的春節街市景象視頻,視頻中有舞龍舞獅、放鞭炮、貼春聯、一家人圍坐吃年夜飯等畫面,充分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對春節探究興趣,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春節童謠》。
(二)童謠初讀
教師先將《春節童謠》以大幅彩色卡片形式展示在黑板前,上面配有對應習俗簡筆插畫(如畫著鞭炮代表“二十三,糖瓜粘”;畫著春聯代表“二十四,掃房子”等),用手指著文字,字正腔圓、富有節奏地范讀童謠,同時輔以簡單動作(讀到“糖瓜粘”,做用手粘東西動作;讀到“掃房子”,做掃地動作),讓學生直觀感受童謠韻律與節奏。之后,邀請學生逐句跟讀,對發音不準確的字詞,如“粘”“掃”等,及時糾正,多遍跟讀直至學生能較為流暢朗讀。
(三)習俗解讀
逐句講解童謠里春節習俗。講到“二十三,糖瓜粘”,拿出糖瓜實物或者圖片,向學生介紹在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用糖瓜祭灶王爺,希望他上天言好事;說到“二十四,掃房子”,展示人們大掃除忙碌圖片,解釋春節前掃塵寓意除舊迎新,把晦氣、臟東西都清掃出去;介紹“二十五,磨豆腐”時,講講豆腐諧音“福”“富”,寄托美好祝愿。鼓勵學生分享自家過年時相關習俗經歷,加深理解。
(四)深入朗讀與背誦
開展多種形式朗讀活動,分組讀,比一比哪組讀得最有精氣神、最有節奏感;男女賽讀,互相競爭,讀得又快又準;全體拍手讀,強化韻律記憶。利用黑板上插畫提示,引導學生嘗試背誦,從逐句接背到完整背誦,給予積極表揚鼓勵,為背誦流暢學生貼上小福字貼紙獎勵。
(五)拓展延伸
組織學生在彩紙上用彩筆繪制自己印象最深的春節習俗場景,旁邊配上簡單文字描述(可以是童謠里句子),制作成“春節習俗小畫報”,張貼在教室文化墻展示,延續對春節文化的熱情,強化傳承意識。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4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春節童謠,讓孩子們感受春節的喜慶氛圍,了解春節的傳統習俗。
2. 培養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節奏感,讓他們在朗讀和表演中體驗樂趣。
3. 激發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
教學準備:
春節童謠文本及音頻資料
春節相關圖片或PPT
小道具(如燈籠、鞭炮模型等,用于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展示春節相關圖片,如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等,引導孩子們回憶春節時的歡樂場景,激發學習興趣。
二、新知學習
1. 教師朗讀春節童謠,注意語速適中,語調歡快,讓孩子們初步感受童謠的韻律美。
2. 教師帶領孩子們一起朗讀童謠,邊讀邊用手指敲打節奏,幫助孩子們掌握童謠的節奏感。
3. 分句講解童謠內容,讓孩子們理解每句話的含義,如“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表示春節放鞭炮的熱鬧場景。
三、互動環節
1. 角色扮演:教師分配角色,讓孩子們分別扮演童謠中的角色,如放鞭炮的小朋友、貼春聯的大人等,通過表演加深對童謠內容的理解。
2. 創編動作:鼓勵孩子們根據童謠內容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跳,增強課堂趣味性。
四、鞏固拓展
1. 小組比賽:將孩子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輪流朗讀童謠,評選出表現最棒的小組,給予小獎勵。
2. 家庭作業:讓孩子們回家后,將學到的童謠表演給家人看,并和家人一起回憶春節的美好時光。
五、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本課學習內容,強調春節童謠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價值,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多關注、多傳承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
教學延伸:
鼓勵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嘗試創作自己的春節童謠,用稚嫩的語言表達對春節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5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學會并熟練吟唱一首春節童謠,理解童謠中涉及的春節習俗和文化內涵。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說、唱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對春節童謠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節奏感。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童謠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春節的歡樂氛圍,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感。
教學內容:
童謠選擇:選擇一首適合一年級學生吟唱的春節童謠,如《新年到》。
童謠內容: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耍龍燈,踩高蹺……爺爺奶奶齊歡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春節喜慶的.音樂,營造節日氛圍,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音樂是哪個節日的嗎?”引導學生說出“春節”,并簡單介紹春節的意義。
二、學習童謠
1. 教師示范:教師先完整吟唱一遍童謠,注意語速適中,節奏清晰,表情豐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 學生跟讀:教師帶領學生一句一句地跟讀童謠,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準確讀出童謠的內容。
3. 分組練習: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輪流吟唱童謠,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大膽表現。
三、理解童謠
1. 提問互動:教師提問童謠中提到的春節習俗,如“放鞭炮”、“耍龍燈”、“踩高蹺”等,讓學生回答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這些習俗的含義。
2. 情境模擬: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道具,如小鞭炮、龍燈模型等,讓學生模擬童謠中的場景,增加趣味性。
四、表演童謠
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演童謠表演,可以加入舞蹈、道具等元素,讓童謠更加生動有趣。表演結束后,教師和同學共同給予評價和鼓勵。
五、課堂總結
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春節童謠的重要性和文化內涵,鼓勵學生回家后與家人分享所學的童謠,共同感受春節的歡樂氛圍。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6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春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感受節日的喜慶氛圍。
2. 通過學習春節童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
3. 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春節童謠歌詞打印件
春節相關圖片或視頻資料
小禮物或獎勵貼紙
音樂播放設備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教師向學生展示春節相關的圖片或播放一段春節慶祝的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春節的主題氛圍。詢問學生是否知道春節,以及春節里有哪些習俗和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二、新知學習
1. 教師朗讀春節童謠,同時展示歌詞打印件,讓學生初步感受童謠的韻律和節奏。
2. 教師逐句解釋童謠中的詞語和含義,幫助學生理解童謠內容,同時介紹春節的相關習俗和文化。
三、互動學習
1. 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童謠,多次練習,直至學生能夠熟練朗讀。
2. 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看哪個小組朗讀得最整齊、最有感情。
3. 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創作春節童謠,可以是對原童謠的.改編,也可以是全新的創作。
四、拓展延伸
1. 教師播放春節童謠的音樂,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拍手或跳舞,進一步感受童謠的韻律美。
2. 邀請學生分享自己春節期間的趣事或經歷,加深對春節的理解和記憶。
五、總結與獎勵
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或小組給予小禮物或獎勵貼紙作為獎勵。
課后作業:
讓學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讀這首春節童謠,并嘗試和家人一起創作一首新的春節童謠。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學習了春節童謠,還讓他們了解了春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7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春節的傳統習俗。
2. 學習并朗讀春節相關的童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節奏感。
3. 激發學生對春節的興趣,增強文化認同感。
教學準備
1. 春節相關的童謠文本。
2. 春節的圖片(如:紅包、鞭炮、年夜飯等)。
3. 音樂播放器,準備一些春節的`音樂。
4. 彩色紙、剪刀、膠水等手工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 問候與引入:教師與學生問好,詢問學生對春節的了解,激發他們的興趣。
2. 展示圖片:展示春節的相關圖片,激發學生的聯想,討論春節的習俗。
二、教學童謠(15分鐘)
1. 朗讀童謠:教師先朗讀一首簡單的春節童謠,注意語調和節奏。
例如:“春節到,鞭炮響,家家戶戶喜洋洋。”
2. 分段學習:將童謠分成幾部分,逐句教學生朗讀,強調韻律和節奏。
3. 全班朗讀:全班一起朗讀童謠,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聲音和表情來表現。
三、理解與討論(10分鐘)
1. 理解內容:詢問學生童謠中的意思,幫助他們理解春節的象征意義。
2. 討論習俗: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家里的春節習俗,增強對春節的認同感。
四、手工活動(15分鐘)
1. 制作春節賀卡:讓學生用彩色紙制作春節賀卡,可以寫上他們學到的童謠。
2. 分享作品: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賀卡,并用簡單的語言介紹賀卡上的內容。
五、總結與延伸(5分鐘)
1. 總結:回顧今天學習的童謠和春節的習俗,鼓勵學生在春節期間與家人分享。
2. 延伸活動:建議學生在春節期間收集更多的春節故事或童謠,下次課進行分享。
教學反思
在教學結束后,教師應反思本節課的效果,觀察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調整后續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初步了解春節的淵源和習俗,能背誦王安石的《元日》詩。
2、在“拓展活動”“看一看”環節學習有序觀察,在“說一說”環節體會有感情地表達。
3、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
二、重點難點:
讓學生知道春節時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以及春節的具體時間,初步了解春節的淵源和習俗。
三、課前準備(前置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千家詩》中,我們學過一首詩《元日》,誰能給大家朗誦一下?指名背誦,全班齊背誦。
你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嗎?
學生回答:元日是指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伴著這首詩,讓我們走進春節,了解春節。
(二)、學生分組自學
思考題:
1春節在哪一天?在古代稱為什么?
2春節的起源?(春節是怎么來的?)
(三)、討論
1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知道,春節在正月初一,在古代稱為“元日”“元旦”,俗稱“過年”
2春節的起源
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故事《年的起源》
老師播放視頻故事《年的起源》
(四)、拓展活動
你知道哪些春節的傳統習俗?
教后小記:
關于元宵節的習俗和故事,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查找相關資料,現在,讓我們仍然回到春節那快樂祥和的日子里。在我們的記憶里,春節期間,除了課文里介紹的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相互拜年,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和慶祝活動。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梳理思路、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閱讀,能找出描述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能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知道春節“開始、高潮、結束”的日子。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法、提取信息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歌謠導入:
同學們,中國農歷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象征團結、興旺,是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
下面請聽一首歌謠: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喇叭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讀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寫了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題目就叫:北京的春節。(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
請按“名時地評作”的順序一句話介紹作者:
參考內容: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1929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后,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他創作勤奮,解放后寫了20個劇本,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范。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2、整體感知
(1)用“圈點勾畫”法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7節):描述北京市民在臘月準備過春節的情況。
第二部分(8—11節):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過節的盛況。
第三部分(12—16節):描寫北京市民過元宵節的情況。
第四部分(17節):描寫新舊社會過春節的不同。
(2)再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①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熱鬧、隆重、愉快、祥和
②作者是以什么為記敘線索的?
本文以時間(臘月——元宵節)為線索(或是以春節的過程為線索
③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臘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九
(開始)——(高潮)——(結束)
④本文選取和組織了哪些材料?(填寫下表,主要事例寫得詳細一點)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上年貨兒童放假
春節的“彩排”除夕以前
除夕正月初一光景
初六開張元宵節(春節的高潮
明確:
時間主要事例
臘八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十九買雜拌兒,買爆竹,買玩意兒
二十三放鞭炮大掃除準備年貨
除夕穿新衣,貼對聯和年畫,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祭祖,守歲
元旦男人出門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廟會
元宵懸燈結彩,放花炮
三、合作探究
以組為單位,各自談談對下列句子的感受,概括老舍先生文章的.語言特點。
(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明確: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2)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明確: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通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么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了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3)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明確: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后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彩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舍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語言特點:
(1)北京韻味
(2)通俗明白
(3)幽默詼諧
四、延伸梳理
1、在老舍筆下,老北京的春節是什么樣子?
2、聯想一下,在我們的家鄉,春節是什么樣子?(請回家問問父母,把你看到的、聽到的關于春節的文字寫下來吧)
五、課堂小結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一起感受了老北京的春節,體會了新社會的美好。相信同學們對中國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感覺。那么,請大家上網搜集一下,看你能找到多少關于民俗的內容。
六、作業
請大家課后仿照課文說說自己家鄉過年的習俗,并把它寫到周記本上。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10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學習重點:
引領學生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學習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關于古今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2、學生假期拍攝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照片。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導談話:
同學們,寒假時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道語文生活實踐題——“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拍照,很多同學都完成得不錯,都按要求發到了老師的郵箱里,下面我們來展示大家拍攝的照片。(學生欣賞圖片)
那么,根據我們上節課讀課文了解的情況,你能說說說說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你印象深的有哪些?
生交流:我印象深的有臘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2、師為什么你對這些內容印象深刻?
生交流:因為作者詳細的寫出了這幾天包含的春節的習俗。
3、教師繼續談話:這長達四十多天的春節被作者稱為美好快樂的日子,這節課我們班三個學習小組繼續深入的品讀課文,了解春節的習俗,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感受老舍先生對這些日子的描寫。
(設計意圖: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對這節課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根據導學案分小組自學課文
1、明確學習任務。每四人小組選擇一個日子,讀讀課文,弄明白作者寫了哪些民俗,交流你查找的資料,談一談感受。
2、小組交流自學。
三、匯報學習成果
(一)第一學習小組匯報讀書情況
1、教師談話:哪位同學能選擇一個日子來介紹?
2、生交流:我們組選擇的是臘八這一天。課文主要講了熬臘八粥,泡臘八蒜這兩樣習俗。并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
3、師評價補充:你們查找的資料既讓我們了解了知識,又讓家鄉人民感到自豪。還有誰能補充介紹?我想補充一點,臘八粥諧音臘八祝。在民間有祝福農業生產的意味。能讀一讀你們喜歡的句子嗎?
4、生讀:(1)“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5、教師創設情境引讀:對,正是由于臘八粥是由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材料豐富品種眾多,所以,作者說-----這正是老舍語言的特點,我們再讀讀-----
6、男女比賽讀、師:請你來讀。還有誰想讀?男女賽讀,師評價。大家一起來讀。
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朗讀,多次與文本交流,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默讀、朗讀能力,對課文內容更加熟悉。其次教師范讀和指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老舍語言的特點。短短幾分鐘學生體會到老舍語言的幽默風趣,不用說教,不用硬塞,一切都順其自然。)
師:誰能帶我們領略其他日子里的春節文化?
(二)第二學習小組匯報
1、這個小隊的代表匯報他們隊喜歡的段落是除夕后,并交流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小隊一起朗誦除夕全段。
2、教師談話:當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讓我們繼續體會,誰還能從文中的句子中看出除夕的熱鬧?
3、生交流: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4、師引導過度:但是這樣的團圓遠遠不如親人回家的溫馨,所以課文上還說——引讀---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5、師播放爆竹聲和喜慶的畫面課件,此刻你想到哪首詩?你似乎看到什么場景?
生交流:看到人們放鞭炮、歡慶、品嘗美味、玩游戲的場景
6、師:是啊,這真是“色”“味”“聲”“情”齊全的除夕之夜。讓我們一起讀中體會,師引,生接讀。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有三個環節恰如其分:第一,音像造境、爆竹、音樂將學生很自然的帶入情境中;
第二,古詩連接與校本課程“古詩文”結合,使背誦的古詩和課堂學習緊密結合,不僅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強化對語言的積累;
第三展開想象,讓學生充分想像場景結合自身的體驗拉近與文本、與作者的距離,那份熱鬧與喜慶不僅看得見、摸得著,更能用心品悟。)
(三)熬過了除夕夜,人們通過守歲把美好的祝福贈給了長輩和孩子,于是正月初一到來了。下面請第三學習小組的`隊員來介紹介紹。
1、生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初一的光景,男人拜年,女人招待客人,小孩子逛廟會。通過交流資料,我們發現直到現在初一的過法都差不多。現在人們仍舊是拜年,逛廟會等。
2、師引導:那么有沒有不同呢?雖然還在拜年但是方式有很多創新對不對?
3、生交流,現在我們可以用打電話,發電子郵件和電子賀卡,發短信,網聊的方式給遠方的親友拜年。
4、師評價:你們是多么愛我們的節日——春節,是啊,春節的快樂屬于海內外每一個龍的子孫。-------
四、總結拓展,升華感情
1、師:大家被春節的魅力吸引,老師也是如此。其實我們中國還有很多歷史悠久的節日,誰能說一說?
2、生: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等。
3、深化主題,課件出示對聯,全班齊誦:
共賞圓月,不忘骨肉父老;
喜迎中秋,懷念臺灣同胞。
4、自主閱讀“閱讀鏈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在寫法上有哪些不同?
3、學生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里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
六、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以“春節”為主題,辦一期手抄報。內容如下:
1、春節印象:寫關于“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的習作。
2、春節花絮:編春節的傳說習俗。
3、精彩再現:摘抄關于春節的詩詞佳句。
4、節日集錦:調查我國傳統節日知多少。
(設計意圖:課后作業提升了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使課堂學習內容得到拓展和延伸,為學生創造思維拓展積累搭設了階梯。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可進行個性化的選擇。)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音樂節拍特點。
2、認識打擊樂器:鈴鼓、碰鐘、沙錘,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為歌曲伴奏。
3、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能感受過新年的音樂情趣。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用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感受音樂的節拍特點。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打擊樂器、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嚨咚鏘》老師說:誰能說說你是怎么過新年的?……老師總結:我們中國人都是敲鑼打鼓,放鞭炮,扭秧歌,吃餃子,這樣來慶祝新年的。
那么,你知道英國人是怎么過新年的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組英國新年狂歡節的照片。這組照片是20xx.12.31在英國的紐卡斯爾拍攝的。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播放課件)
同學們,你們想加入他們的隊伍嗎?好,全體起立。讓我們也去感受一下新年的`氛圍吧!放《新年好》師生跳圓舞曲。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英國兒歌《新年好》。
二、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用肢體感受歌曲的節拍。了解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強弱弱(不用說,感受到就可以。)
2、再聽歌曲:跳圓舞曲(分解動作到位)
3、跟老師的琴演唱歌曲
4、處理歌曲:語言啟發的同時結合動作來理解(不要替代學生)
“新年好,新年好”:是人們相互問候聲,要唱的親切、輕快、柔和;(做抱拳的動作)
“祝賀大家新年好”問候眾人,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力度要稍強些,字與字間要唱的連貫;(由下而上雙手劃一個大圓圈,然后再胸前抱拳)
“我們唱歌,我們跳舞”應唱的輕快、跳躍,表現心情高興、步履輕盈;(簡單的挽花動作)
最后一句“祝賀大家新年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的流露,要唱的飽滿、充實。(動作同第二句,由上而下也是畫一個大大的圓圈,然后再胸前抱拳祝福大家)
5、分組演唱;個別展示。
6、加入打擊樂器: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樣小樂器,你覺得用哪種樂器伴奏好?如何伴奏?(鈴鼓、碰鐘、沙錘)學生說出伴奏方案,大家一起嘗試,然后給歌曲伴奏。
7、播放英文版《新年好》
先來欣賞一下;然后合著音樂跳圓舞曲。
三、拓展:
剛才我們欣賞了20xx年英國的新年狂歡節的照片,你知道他們傳統的慶祝新年的習俗是什么嗎?
課件1、英國:開門大吉、打井水(老師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個習俗)
老師:世界各國慶祝新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你知道哪個國家的習俗?
課件2、德國:錢包放魚鱗,爬高祈好運
課件3、巴西:登山追幸福,見面捏耳朵
課件4、日本:寺院禱好運,吃素祈康壽
課件5、印度:禁食淚雙流,“灑紅”迎新年
四、作業:
請小朋友回去搜集一下世界各國慶祝新年的圖片和資料,下節課我們來分享。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相關文章:
春節童謠教案01-05
春節童謠教案(精選37篇)12-28
一年級春節童謠教案(通用12篇)03-26
春節童謠教案模板(精選17篇)06-16
春節童謠教案模板(精選17篇)03-22
中班童謠教案04-01
春節童謠教案范文(通用19篇)02-24
牧童謠一年級音樂教案06-24
春節童謠優選好句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