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時間:2024-01-29 10:55:48 藝詩 教案 我要投稿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通用15篇)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

  一、操作引疑:

  師:土豆塊是不是長方體?同學們,你們已預習過課本,現(xiàn)在把你們手中的土豆塊切成一個長方體。想一想:①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生1:平的,叫做“面”。

  師:②再切一刀呢?

  生2: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師:③再切一刀呢?

  生3:出現(xiàn)三個面,三條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再把土豆切成一個長方體,比一比誰切得最像。

  二、研究長方體究竟有什么特征:

  學習小組合作研究:

  出示的研究題1-----3題,并把研究的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

  研究題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各有多少?每個面分別是什么形狀?

  集體交流:

  師:你是怎樣數(shù)“面”、“棱”的?哪種數(shù)法比較好?

  生:

  面:前后、左右、上下(2+2+2或2×3)

  棱:有三組不同方向“棱”(4+4+4或4×3)

  師:觀察本組同學的長方體土豆塊,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特殊情況嗎?

  生:我們小組土豆塊,有兩個相對面是正方形。

  最后教師總結,并引導學生體驗有序思考的優(yōu)點。

  研究題2:

  你覺得長方體的棱和面還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并填入表格中。

  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共同探究。

  師:請每個小組把研究結果匯報,或有什么問題要質疑?

  生1:我們小組發(fā)現(xiàn)相對的兩個面形狀一樣,面積相等。

  生2:請問你們小組是怎樣知道?

  生3:我們小組是動手量相鄰兩條邊知道的。

  生4:我們小組是動手算出它的面積知道的。

  生5:我們小組是動手剪開比一比知道的。

  師:每個小組都能想出好辦法,如果老師想做這個(實物演示)長方體框架共需要多少長的鐵絲?大家有什么方法來解決嗎?

  生6:只要量出一個頂點引出三條不同的方向棱的長度。再乘以4,就得鐵絲長。

  生7:量出紅顏色棱的長度,再乘以4;接著量藍顏色的棱長,再乘以4;最后量黃顏色的棱長,再乘以4;把三次積加起來就是鐵絲長。

  研究題3:

  正方體有什么特征?為什么說正方體是特殊長方體?把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我們小組研究認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數(shù)目是一樣。

  生2:我們小組研究發(fā)現(xiàn)正方體每條棱長都相等這點與長方體不同。

  生3:我們小組歸納出:把正方體說成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所以它是一種特殊長方體。

  三、實踐應用:

  1、請同學們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框架。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不同長度的小棒(出示數(shù)據(jù)),請小組成員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種長度的小棒,各多少根?再派成員上來領取。

  小組同學動手操作,并展示、交流。

  師:同學們的“作品”真漂亮!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小組剛才用了幾根小棒?使用小棒拼成框架什么特別的要求?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幾個點呢?

  2、你們能像教師這樣,給長方體框架穿上“衣服”嗎(出示一個用紙做面,包好了的長方體)想想看,應用剪刀剪出怎樣的紙片?再比較它們每個面的異同。

  小組同學操作、匯報、交流。

  [評析]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給我的啟發(fā)和反思是:

  1、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合作探究,實現(xiàn)學習方式變革。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土豆,來豐富表象,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切成長方體,來提高感性認識,最后通過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學生在觀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僅拓寬了思路,獲取了新知識,而且溝通了知識的內涵,領悟了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方式,激活學習熱情,達到全員主動參與“學數(shù)學”目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讓學生經歷“學數(shù)學”過程,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本案例教學中,教師始終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看、摸、想、議、切、說等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數(shù)學知識的“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知識過程中既發(fā)展了空間觀念,又培養(yǎng)了能力;既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又培養(yǎng)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起著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3、讓學生經歷“學數(shù)學”的過程,其核心問題是“學會思考”

  讓學生學會數(shù)學地思考,是數(shù)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積極有效的思考依賴于合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依據(jù)知識自身的重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改呈現(xiàn)知識為呈現(xiàn)問題,能吸引學生充分參與數(shù)學學習過程,自覺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心智技能,從而促使數(shù)學學習活動有效地展開并不斷深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數(shù)學教學要努力創(chuàng)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shù)學教學環(huán)境,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獲取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所必需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發(fā)展,立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用《數(shù)學課程標準》來教學,必須讓孩子們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總之,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真正體現(xiàn)新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學數(shù)學”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二)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二)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然后老師說明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請學生先觀察,再請兩三位來摸一摸,然后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學生:它們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

  教師:我們看到的這些物體,它們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教師:這些物體在原來的位置不動,我們還能在它們所占的位置上放別的物體嗎?(請一位同學演示。)

  學生:不能。

  教師:可見立體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

  教師請學生從教具中挑出長方體后,說明本節(jié)課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并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留出寫“正方體”的空)。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

  教師:請摸一摸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板書:頂。)

  (2)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校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

  學生討論并歸納后,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8個。

  請學生觀看動畫圖(用電腦軟件或實物展示)

  出示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個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個頂點。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先請同桌兩人互相說,然后請一兩位同學拿著學具給全班同學說。)

  (3)老師: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qū)別呢?

  教師:(拿一個長方體正對學生)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請幾位觀察角度不同的同學回答。

  教師: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介紹的同時用動畫圖像展示。)

  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請觀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圖。(如圖)請指出框架上的12條棱分幾組?并指出哪幾條棱是一組的?

  請指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

  教師:請量一量自己的長方體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看一看長度是否相等?

  教師: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練習:請分別說出下面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第二個長方體與第一個長方體有什么區(qū)別?(投影片)

  2.正方體特征。

  (1)展示動畫圖像:(或抽拉投影圖)

  第一步:長方體中的長邊縮短,使長、寬、高相等;

  第二步:長方體中的短邊伸長,使長、寬、高相等。

  教師: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學生:長、寬、高變?yōu)橄嗟龋鶄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

  教師: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正方體,(也叫立方體)觀察,對照長方體的'特征來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把課題補充完整——加上“正方體”。)

  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請看動畫圖像。

  (2)教師:請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一說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學生討論后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面、棱、頂點的數(shù)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學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長方體的長是( )厘米,寬( )厘米,高( )厘米。12條棱長的和是( )厘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 )體,12條棱長的和是( )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分別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長是( )厘米,寬( )厘米,左邊的面長( )厘米,寬( )厘米,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 )厘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 )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 )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四)課堂總結及課后作業(yè)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看圖紙上的立體圖。

  2.作業(yè):教材P22練習五:1,2,3。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能識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本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它們的特征。立體圖形的具體研究,學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感受、觀察、比較,認識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它們二者的關系。平面圖上的立體圖形,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在教案設計中,安排實物觀察、動畫圖像的生動演示,來加深學生對圖上虛實線畫法的理解,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看立體圖的能力。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方體的特征。共分三個層次進行:讓學生通過感官了解長方體的面、棱和頂;利用教具學具和討論提綱,幫助學生自己去認識并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通過圖像和練習,學生會看平面上的立體圖,掌握長、寬、高。

  第二部分教學正方體的特征。共分兩個層次進行:利用長方體長、寬、高的變化來認識正方體的特征,會看立體圖;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扳書設計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3

  教學內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利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結合實際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2.通過練習、操作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與求知欲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生活實際,對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進行正確的判斷。

  教學難點: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具運用: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并且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請大家試著解決下面的兩個問題。(出示課件)

  1.做一個長8厘米,寬6厘米,高5厘米的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紙板?

  2. 一個棱長和為180的正方體,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師: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就是計算出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但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只需要計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積之和,這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思考了。

  二、新課講授

  1.教材25頁第5題

  (1)一個長方體的餅干盒,長10 cm、寬6 cm、高12 cm。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 “上下面不貼”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要計算4個面的面積,上下兩個面不計算)

  (4)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5)集體交流反饋。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頁第8題

  (1)課件出示教材26頁第8題圖片及文字: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 dm,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魚缸的上面沒有蓋)

  (2)學生讀題,看圖,理解題意。

  (3)提問“魚缸的上面沒有蓋”說明什么?(說明只需計算正方體5個面的面積之和)

  (4)請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26頁練習六第9、10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個面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一個長方體的餅干盒,長10cm、寬6cm、高12cm。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10×12×2+6×12×2

  =240+144

  =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

  =(120+72)×2

  =384 (cm2) 答: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一個玻璃魚缸的形狀是正方體,棱長3 dm,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

  =9×5

  =45 (dm2) 答:制作這個魚缸時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4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并能利用公式正確進行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提出問題的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產生熱愛數(shù)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2掌握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2教學難點:

  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一個長方體拼制模型(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每組24個邊長1立方厘米的小木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下列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長:8厘米長:6分米長:8厘米長:12米

  寬:4厘米寬:2.5分米寬:4厘米寬:10米

  高:5厘米高:10分米高:4厘米高:1.5米

  2、下列圖形是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搭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立方厘米?

  3、怎樣知道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二、新知探究

  1、長方體的體積。

  (1)活動一:

  師:鄭老師在每個4人小組都放了12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和一張學習單,下面我們將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首先請看活動要求(課件出示):

  A、四人小組合作用12個小正方體擺形狀不同的長方體;

  B、每擺出一種請在學習單上做好記錄,然后再擺下一種;

  C、擺完后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D、每組選出一位代表進行匯報。

  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反饋,學生匯報,生每匯報出一種情況,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板書:

  師: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得出:只要用每行的個數(shù)乘以行數(shù),得到一層所含的體積單位數(shù),再乘以層數(shù),就能得到這個長方體所含的體積單位數(shù)。

  板書:體積=每行個數(shù)×行數(shù)×層數(shù)

  師:剛才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體擺出的長方體體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鄭老師剛才也擺了兩個,不過體積比你們大多了,但是要看懂鄭老師的長方體必須發(fā)揮一下你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課件出示)

  你知道這兩個長方體的體積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說,師填表)

  (2)活動二:

  師:四人小組合作,你們能擺出一個體積更大的長方體嗎?

  預設:長5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相當于長方體的什么?

  生:長寬高,因為每一個小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所以,每行擺幾個小正方體,長正好是幾厘米;擺幾行,寬正好是幾厘米;擺幾層,高也正好是幾厘米。

  2、下面的長方體,看它包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并指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觀察上面?zhèn)部分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出:

  第一個:5=5×1×1

  第二個:15=5×3×1

  第三個:12=3×2×2

  通過上面的關系式,可以得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那么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b×c。

  根據(j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你能想出正方體的體積怎樣計算嗎?

  3、正方體的體積。

  因為正方體的性質,所有的棱長都相等,所以,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體的體積,用a表示正方體的棱長,那么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以寫成:V=a·a·a。

  a·a·a也可以寫作a ?,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般寫成V=a3。

  三、鞏固提升

  1、計算下面圖形的體積。

  V=abh=7×3×3=63(cm?)

  V=a3=4×4×4=64(cm)

  2、求下列長方體的體積。

  8×4×5=160(cm3) 6×2.5×10=15(dm3) 8×4×4=128 (cm3) 1.5×10×12=180(m3)

  3、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石碑的高是14.7米,寬是2.9米,厚1米。這塊巨大的花崗巖石碑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解:V=abh

  =2.9×1×14.7

  =42.63(m?)

  答:這塊石碑的體積是42.63立方米。

  4、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0.23=0.2×0.2×0.2。( √ )

  (2)5X3=10X。( × )

  (3)一個正方體棱長4分米,它的體積是:43=12(立方分米)。( × )

  ( 4 )一個長方體,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厘米,它的體積是60分米。( × )

  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48立方分米,長8分米、寬4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8÷8÷4=1.5(分米)

  答:它的高是1.5分米。

  6、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96厘米。它的長10厘米,寬8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96÷4=24(厘米) 24-10-8=6(厘米)

  10×8×6=48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480立方厘米。

  7、一個無蓋的長方體魚缸,長8分米,寬6分米,高7分米,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多少?

  (8×6)+(8×7+6×7)×2=244(平方分米)

  8×6×7=336(立方分米)

  答:制作這個魚缸共需玻璃244平方分米。這個魚缸的體積是336立方分米。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

  板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5

  教學目標

  (一)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二)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用具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教師出示長方體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對學生的面),說明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再用手摸一下左邊的面,說它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積。

  教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學生:6個面。

  教師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說明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請學生拿著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盒子也摸一摸,同時兩人一組相互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再請同學拿著正方體盒子,兩人一組邊摸邊說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拿著長方體盒子)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能一眼全看到嗎?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一眼全看到?

  學生討論。(把六個面展開放在一個平面上。)

  教師演示:把長方體盒子、正方體盒子展開,剪去接頭粘接處,貼在黑板上。也請每位同學把自己準備的長、正方體盒子的表面展開鋪在課桌上。

  教師:請再說一說什么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學生口答。)

  教師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請同學拿著自己的長方體(用展開圖折上)。教師:請量出它的長、寬和高,說一說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鄰的三個面各用哪兩條棱作為長和寬?

  學生四人一組邊操作邊討論后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前后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教師:對長方體實物,我們已經會找它每個面對應的長和寬了,在平面圖上會不會找呢?

  請同學用自己的展開圖練習找各面的長寬。然后再請一兩位同學上講臺,指出黑板上展開圖中相等的面和對應的長和寬。

  (2)請同學們用新學的知識來解答下面的問題:例1(投影片)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紙板?

  3.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看看自己的正方體表面展開圖,能說出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2)試解下面的題。

  例2(投影片)一個正方體紙盒,棱長3厘米,求它的表面積。

  請同學們填在書上,一位同學板書:

  32×6

  =9×6

  =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積是54厘米2。

  教師:如果這個盒子沒有蓋子,做這個盒子要用多少紙板該如何列式?

  學生:少一個面。列式:32×5

  教師:說表面積是指六個面,實際問題中有的不是求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審題時要分清求的是哪幾個面的和。

  (3)練習:課本p26做一做。(請兩位同學寫投影片,其余同學做本上。)

  用學生投影片集體訂正。

  (三)鞏固反饋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第二部分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第三部分教學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6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求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出示長方體,如果想把這件禮物包裝一下,你覺得需要知道什么?

  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知道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這就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師:要求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你覺得要知道什么?

  二、新課教學

  1、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出示長方體透視圖。

  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面與面有什么特點?

  說說各個面的長與寬。

  提問: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想一想,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先算出哪些面積?

  出示例1

  學生讀題,找出條件和問題。

  提問:求這個木箱的表面積是多少實際就是求什么?(六個面的面積)

  那我們可以怎么想呢?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8×5×2+8×4×2+5×4×2

  提問:8×5×2、8×4×2、5×4×2分別求的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邊在算式下標明上下、前后、左右,接著,讓學生檢查一下?有沒有漏算或者重復計算的面,然后讓學將完成例題。

  提問:這道題還可以怎么列式呢?

  同桌同學討論,解答。教師巡視。

  指名匯報算式:(8×5+8×4+5×4)×2。

  提問:問什么先算3個面的面積和再乘以2?

  學生用以長方體教具演示幫助學生回答,然后,將黑板上的原長方體的展開圖的前、下、右面裁下,與左、上、后面進行重疊,幫助學生弄清道理。

  提問:這兩種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聯(lián)系?(第一種方法是先分別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積,然后再加起來。第二種方法,算出前面、右面、下面的面積再乘以2。第二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根據(jù)乘法分配律變成的`。)

  提問:哪一種方法更簡便?(第二種)

  教師: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最關鍵的事要正確找出3組面中每個面的長和寬。

  完成練一練第1題。

  你還有什么方法?如果有兩個面是正方形,那么其它四個面都是一樣的。

  2、立方體表面積計算

  獨立完成試一試,說說立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三、課堂練習

  完成練一練

  四、全課

  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要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要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

  五、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

  六、課外延伸:

  1、用兩個同樣大的正方體小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比原來兩個小正方體表面積的和大還是小?為什么?

  2、一個長方體的上下兩個面都是正方形,表面積是224平方厘米,正好能截成體積相等的三個立方體,每個立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7

  教學目標

  (一)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理解并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

  (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準確地運用單位間的化聚法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體積單位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

  (二)復名數(shù)和單名數(shù)之間的轉化。

  教學用具

  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或活動投影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元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長度單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口答后教師板書:面積單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說明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厘米。(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我們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進率,和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轉換的方法,今天我們學習常用的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轉化。板書課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出示電腦動畫圖(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提問:體積是多少?(1分米3。)

  給一條棱涂色,提問:棱長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為單位,一個一個涂,涂滿一排,提問:體積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滿十排(一層),提問:體積是多少?一層一層涂,涂滿十層(即全部涂上)。提問:體積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師: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師:如果把剛才的圖理解為棱長1米,即體積為1米3,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再請學生看一遍電腦動畫圖后,學生口答老師板書:1米3=1000分米3。

  教師:能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1000。)

  (2)教師:(指黑板板書)這些是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及進率,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處?(名稱、進率兩方面。)

  2.體積單位的互化。

  (1)教師: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需要把體積單位進行轉化,現(xiàn)在來學習這個問題。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問題改寫成如下形式:(板書)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師: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如何計算?并說出這樣計算的理由。

  學生邊討論邊試算。然后歸納,老師板書:

  因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個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題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寫成算式:3400厘米3=( )分米3

  96厘米3=( )分米3

  教師:審題時首先要注意什么?試說出這兩道小題的解答過程和算理。

  學生試算,討論后,歸納并板書:

  因為1000分米3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個1000分米3,就有幾個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題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師:請對比例3,例4,說一說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歸納,老師再小結并板書:

  (例3下面)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shù)。

  (例4下面)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shù)÷進率。

  教師:想一想,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有什么相同處與不同處?(換算的方法相同,但進率不同。)

  (3)嘗試解下面幾題: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師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轉化?沒轉化的部分如何辦?學生口答后

  再板書: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

  教師: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轉化?(板書)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請學生直接說出列式和結果。

  老師:從上面三道題的解答中,你們有什么體會?(復名數(shù)與單名數(shù)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化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化外,還要注意審清題中哪一部分需要轉化。)

  書面練習:(請4位同學寫投影片,集體訂正)課本p38做一做和補充題。

  出示例5:(投影) 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2米、寬1.5米、厚0.0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分米3?

  請同學們自己解答。老師巡視中可抽選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學去板書。集體訂正時由同學自己確定哪種算法較好。

  (三)鞏固反饋

  口答填空,說出計算過程。(投影片)

  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

  (四)課堂總結

  1.體積單位的進率。

  2.體積單位的轉化方法。在學生總結基礎上,將例3,例4后歸納的方法匯集成一個,并板書出來: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8

  教材分析:

  《綱要》中將科學領域的目標之一定位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的感性經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及數(shù)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體驗數(shù)學的重要與有趣。”同時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即強調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生活化。由此我們感到,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能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的發(fā)展,就值得我們大膽嘗試。

  目標:

  1.在認識面與體的特征的基礎上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感知他們的特征,能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2.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空間知覺。

  重點:感知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征,能正確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難點:能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形與體的不同。

  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各一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紙盒若干。

  過程:

  一.認識正方體

  1.老師帶來了一些小寶貝,是什么呢?

  師: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物品 ,有意識地讓幼兒看清楚每一個物體,初步感知共同點。

  2.瞧,這些寶貝對小朋友們說: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嗎?

  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正方形讓幼兒觀察比較,了解形與體的區(qū)別。

  3.幫助幼兒認識正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正方體有幾個面? 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正方形大小都一樣嗎?教師將正方形的六個面一一撕下、比較并記錄下來。

  師:幫助幼兒分析了解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正方體與正方形的關系,知道正方體是由六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組成,有六個面。

  二.幼兒探索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并記錄

  1.出示長方體,那這又是什么呢?

  師: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驗猜測,基本都會認定為長方體。

  2.幼兒自由探索、記錄長方體的六個面。

  師:為了幼兒不按既定的思維模式,教師有意識地提醒幼兒:記錄的時候仔細看看,它有幾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嗎,還是幾個面?

  3.幼兒講述自己記錄的長方體

  4.小結:有六個面,并且全是長方形的六面體或對應的兩個面是正方形、其他四個面為長方形的六面體均為長方體。

  三.找找生活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閉上眼睛想想,你在哪里看見過正方體和長方體?活動室、家中、社區(qū)等。

  幼:幼兒閉上眼回憶的時候,教師給予語言提示,幫助幼兒回憶、梳理

  四.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幼兒共同檢查

  幼:共同互相檢查過程中可能會有矛盾,掌握得好的幼兒自然能將對方說服。

  五.延伸活動

  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展開圖,這兩張可能是什么圖?為什么?我把它們放在區(qū)角,你們去試一試吧。

  幼: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解答,鞏固所學。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了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了解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著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yōu)槭裁窗堰@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并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后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棱 頂點 長方體 數(shù)量 形狀 大小 數(shù)量 長度 數(shù)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匯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jù)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要求根據(jù)特征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并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后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shù)一數(shù),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么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棱 頂點 正方體 數(shù)量 形狀 大小 數(shù)量 長度 數(shù)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并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啟發(fā)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征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系: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還有什么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2、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舊迎新

  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誰來說一說你心中的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

  是不是任意的6個長方形就能圍成一個長方體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的世界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它。(板書課題)齊讀一遍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活動一: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1、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3頁,觀察后找出在主題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樓房的形狀是長方體,地磚的形狀是長方體,魔方的形狀是正方體)在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如:藥盒、煙盒、冰箱、微波爐

  2、明確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面:長方體中每一個長方形叫做長方體的面(分別指出六個面)

  棱: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分別指出12條棱)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分別指出8個頂點)

  長方體是由面、棱、頂點三部分組成的,你能依照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找出正方體的頂點、棱、面嗎?

  活動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

  師: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從面、棱、頂點三個角度來研究長方體、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

  1、學生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完成14頁長方體的特點表格中的各項內容。

  2、學生交流展示

  師:誰愿意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哪些特征?

  面: 6個 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 相對的面面積相等(把藥盒的相對面剪下來,重合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測量出長和寬然后計算的。)

  棱: 12條 可分為3組 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測量)

  頂點:8個

  3、對比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點,完成14頁表格中正方體特點部分。

  活動三:辨認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棱長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的框架,去掉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像出長方體的形狀嗎?

  預設:

  生:能!

  師:再去一條棱呢?

  生:也能!

  師:如果讓你再去掉一些棱,至少要剩下哪幾條棱才能保證我們可以想像出原長方體的形狀和大小?

  生:留下連接在同一頂點的三條棱。

  師追問:為什么?

  生:從一個頂點引出的這三條棱決定著長方體的大小。

  師:那你就給這三條棱起個名字吧!

  生:長、寬、高。

  出示透視圖,標明長、寬、高。

  2、揭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師:正方體長、寬、高有什么特點?

  生:一樣長。

  由于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所以它的長、寬、高都叫做棱,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如果我們畫一個圈,將圈中所有的圖形稱為長方體,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如何表示。

  活動四:自己動手圍一個長方體

  老師為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長方形的紙片,請大家動腦動手找出6個長方形紙片圍成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

  三、練習

  不知不覺我們的課上到這就快結束了,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我們通過練習來檢測這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1、你能想像出與其相對應的長方體嗎?(課件)

  ①長方體后面的面積是( )

  ②長方體( )面的面積分別是24

  ③長方體左右兩個側面的面積之和是( )

  ④長方體棱長之和是( )

  四、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研究圖形的方法?

  (觀察、畫圖、測量、等多種方式)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后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后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征,我想這樣發(fā)現(xiàn)的特征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有條理地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特征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

  4、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fā)現(xiàn)這樣的長方體除正方體外的四個長方體完全相同,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5、本節(jié)課講授的內容較多,學生操作的活動較多,這都占去了很多時間,練習就要設計得“精”而“巧”了。我練習只設計了一道,但這一道包涵了這節(jié)課全部重點難點,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

  本節(jié)課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積極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知識建構過程。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能區(qū)分長方體與正方體。

  2.感受行與體的不同,發(fā)展空間知覺。

  3.培養(yǎng)動手動腦及合作的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長方體紙盒若干個、畫有花的長方形若干;2.正方體、長方體物品若干;3.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長方體

  1.觀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用這些東西來玩?zhèn)"找朋友"的游戲。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這個紙盒老師給它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會兒請小朋友們先將紙盒的衣服"脫"下來,數(shù)一數(shù)它總共有幾件衣服,再幫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樣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請你把這對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顏色,涂好后再將這些衣服穿回到紙盒的身上。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分析幼兒操作結果

  (1)將每組幼兒的長方體展示在上面,教師與幼兒一起來觀察。

  (2)剛才我們小朋友都將紙盒的衣服"脫"下來過了,你們說它有幾件衣服呀?(6件)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師逐一將衣服"脫"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們說這個紙盒有幾個面啊?

  (3)你們看看這6個面誰和誰是好朋友?也就是它倆的大小是一樣的?(教師將6個面是一對的兩兩放在一起)

  (4)現(xiàn)在我將它們都穿回去,這個面在這里,這個面……

  (5)上下兩個面是一樣大的,左右兩個是一樣大的,前后兩個是一樣大的。

  5.教師小結:像紙巾盒、牛奶盒這樣的盒子,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兩個面大小一樣的形體我們叫長方體(出示字體: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1.(教師出示正方體)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個是長方體嗎?是的請舉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們來看看,一起數(shù)數(shù)它有幾個面?(6個),它每個面都是正方形,這6個正方形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像這樣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而且這6個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樣,這樣的形體我們叫正方體(出示正方體字體),正方體也是長方體。

  三、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老師在后面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的物體,請你到后面去挑選一個長方體或是正方體,看哪個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來。

  2.提問個別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體?

  3.請幼兒將手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放入兩筐子。

  四、尋找生活中長方體和正方體

  1.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也是長方體或者是正方體?

  2.觀看放映幻燈片。

  五、延伸活動(教師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它這兩個面是正方形,請小朋友回去后可以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會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知識點多,都是概念性的,鞏固學習時,幼兒易產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tǒng)方式,根據(jù)教學目標另行設計了以幼兒熟識的實物為載體,使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動一動及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發(fā)展。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幼兒更好地以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從而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愿意探索的習慣。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2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fā)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本文擴展閱讀:長方體(又稱矩體)是底面為長方形的直四棱柱(或上、下底面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其由六個面組成的,相對的面面積相等,可能有兩個面(可能四個面是長方形,也可能是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3

  教學內容: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能靈活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運用: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如果告訴了長方體的長、寬、高,怎樣求它的表面積?

  2. 如果要求正方體的表面積,需要知道什么?怎樣求?

  3. 一個長4分米、寬3分米、高2分米的長方體,它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無蓋的長方形魚缸,長0.4米,寬0.25米,深0.3米,做這只魚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26頁第11~13題。

  1.第11題

  (1)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粉刷教室要粉刷幾個面?哪一個面不要粉刷?還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這個教室需要花費482.4元。

  2.第12題

  這是一道計算組合圖形的表面積的題,提醒學生:兩個圖形重疊部分的面積不能算在表面積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就是把3個長方體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兩面也相等,實際上就是求中間這個長方體左右的兩個面即可。

  解:涂黃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紅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黃油漆的總面積為12800cm2,涂紅油漆的面積為10000cm2。

  3.第13題

  提示:把一個長方體從中間截斷,就可以分成兩個正方體。

  讓學生分別計算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和切后的`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和,再比較它們的表面積,看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小結:截完后,增加了兩個截面。所以,兩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大于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四、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4

  教學內容:P15例4、“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四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有關圖形問題的學習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數(shù)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長方體模型、框架,長方體形狀的紙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談話:前兩節(jié)課我們探索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與教材中例4和“試一試”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可分為哪幾組?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

  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的各個面有什么關系?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交流中明確: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

  (2)啟發(fā):請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模型思考,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可以怎樣計算這6個面的面積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樣列式的,并相機板書如下算式:

  6×4×2+5×4×2+6×5×2; (6×4+5×4+6×5)×2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要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面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2.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我們解決了做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紙的問題。如果紙盒是正方體的,你還會解決同樣的問題嗎? (出示‘‘試一試’’)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3)組織交流反饋,提醒學生根據(jù)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思考。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談話:剛才我們在求做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三、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列式和題中的直觀圖具體說明思考的過程。

  2.做練習四第1題。

  讓學生看圖填空,再要求同桌同學互相說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并核對相應的面積計算是否正確。

  3.做練習四第2題。

  讓學生獨立依次完成題中的兩個問題,適當提醒學生運用第(1)題的結果來解答第(2)題,并要求學生說說用這樣的方法求表面積的根據(jù)。

  4.做練習四第5題。

  讓學生根據(jù)表中列出的各組數(shù)據(jù)對每一個物體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作出判斷,并說明判斷的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將結果填人表中。最后引導學生比較求長方體的'表面積與求正方體表面積的過程和方法,說說求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時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什么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樣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與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lián)系?

  五、布置作業(yè)

  做練習四第3、4題。補充習題相關內容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

  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嗎?

  追問: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與這個長方體的各個面有什么關系?可以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交流中明確: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

  (2)啟發(fā):請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模型思考,根據(jù)長方體的特征,可以怎樣計算這6個面的面積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樣列式的,并相機板書如下算式:

  6×4×2+5×4×2+6×5×2; (6×4+5×4+6×5)×2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要根據(jù)長方體的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面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修改之處:

  書上的思考題作為機動,課堂上或自習課上要組織探討:

  1、按第1題要求畫出從三個面的角度看到圖形形狀。

  2、計算這個物體的表面積。

  3、想象添加后成為一個大正方體,計算表面積。與原物體表面積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拓展:一個棱長是10厘米的正方體的一角挖去一個棱長是3厘米的小正方體后表面積是多少?如在上面的正中間挖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 1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體積(容積)及其計量單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能合理、正確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復習的過程中提高歸納整理能力,感悟數(shù)學思想方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lián)系,積累空間和圖形領域內容的學習經驗;通過合作學習,激發(fā)和培養(yǎng)合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梳理知識,溝通長方體、正方體各知識點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難點:

  選擇恰當?shù)男问綄χR進行歸納整理。

  教學過程:

  一、動腦想象,喚起經驗

  1.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想象

  老師帶領學生做一個想象練習。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兩個學具袋,讓學生從學具袋中自主選擇材料做出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框架和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各一個。如何選擇材料呢?

  學具袋一:長10厘米,8厘米,6厘米,5厘米的小棒各若干根,橡皮泥球若干個。

  學具袋二:如下圖的紙片各若干張,膠帶。(單位:厘米)

  2.匯報交流,歸納小結。

  預設一:選8個橡皮泥,10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4根;

  預設二:選1號,3號,4號的紙片各2張......

  引導學生說出選擇的理由。

  小結:

  (1)長方體有8個頂點,所以用8個橡皮球;長方體的棱長有3組,每組4條棱長相等,所以選擇10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4根。

  (2)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等,并且上,左,前的長和寬分別對應長,寬,高,3組面中每兩組面之間至少有一條相同的棱,所以選1,3,4號的紙片各兩張。

  3.揭示課題,明晰目標

  談話:

  剛才,大家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選擇材料,運用了哪些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長方體,正方體的相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系統(tǒng)整理,構建知識

  1.自我梳理(可以課前完成,課堂上交流匯報)

  請學生對這部分知識自己進行整理,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來,記錄在自己的作業(yè)紙上,可以自由選擇表格、圖示或框架等形式,小組合作完成(或拿出課前整理好的作業(yè)紙)。

  2.匯報交流

  老師帶領學生觀察各小組制作的成果,看看哪些知識點是同學們容易忽略和遺忘的,并加以強調。

  并派學生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并介紹自己的想法。

  交流特征的時候,引導學生比較長方體、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時候,得出關系: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并可以用下圖。

  在交流“表面積”時,引導復習表現(xiàn)展開圖復原成立體圖的方法。同時復習將表面積轉化成三組不同的長方形的面積,說出如何求表面積的方法。

  在交流“體積”時,引導用手勢或舉例比畫,想象體積單位的大小,說出體積單位的'進率。

  三、巧設情境,查缺補漏

  1.基礎知識鞏固:

  呈現(xiàn)問題情境

  請同學們根據(jù)所學知識獨立思考并解決上面的問題。當學生解決完畢后利用展示平臺來展示解決過程,并請學生判斷正誤。同時請學生說說求長方體,正方體求表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各是什么。

  2.訂做水箱。

  呈現(xiàn)問題情境:用白鐵皮做一個長2m,寬0.8m,高0.5m的無蓋長方體水箱。

  ①估計在制作過程中要損耗1m2白鐵皮,制作這個水箱大約需要多少白鐵皮。

  ②這個水箱最多能裝多少立方米的水?

  思考并回答

  (1)上面兩個問題分別可以轉化為哪個知識點?

  (2)第一個問題與前一題中的求表面積有什么不同?

  (3)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4)你還能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解決哪些問題?

  3.求體積

  呈現(xiàn)問題情境:一根長方體鋼材,橫截面的面積是1.8dm2,這根鋼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思考并回答:

  (1)能否直接利用體積公式來解答?

  (2)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在解答的過程中還有沒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分層練習,溫故知新

  1.基本練習:

  (1)判斷正誤

  ①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6厘米,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等。

  ②棱長5分米的正方體水箱,它的占地面積是125平方分米。

  ③長方體(不含正方體)最多有8條棱長度相等。

  ④正方體具有長方體的一切特征。

  ⑤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2.思維訓練

  有30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想一想。

  (1)怎樣擺才能將它拼成一個最大的正方體?還剩幾個小正方體?

  (2)從角上拿一個,它的體積和表面積是怎樣變化的?

  (3)從棱中央拿掉一個,它的體積和表面積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4)從面中央拿掉一個,它的體積和表面積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五、課堂總結,完善提高

  1.評價完善:

  自我評價,這節(jié)課你表現(xiàn)如何?通過整理和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課堂總結:

【數(shù)學長方體正方體教案】相關文章:

數(shù)學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5-12

正方體與長方體數(shù)學教案08-31

數(shù)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案02-17

大班數(shù)學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3-16

大班數(shù)學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5-12

正方體與長方體數(shù)學教案15篇08-31

數(shù)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02-10

大班數(shù)學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教案02-01

數(shù)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