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時間:2024-12-13 14:50:01 志彬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范文(精選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范文(精選12篇)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以及冬至節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的習俗。

  3、讓幼兒了解并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制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于節氣的信息。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

  二、通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又稱為“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過渡:為什么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四、游戲活動

  用紙黏土制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的氛圍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2

  活動目標

  1、知道冬至要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2、用橡皮泥團圓、壓扁、包裹的技能制作餃子皮和餃子餡;

  3、和朋友們介紹和分享自己做的餃子,體驗冬至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冬至及餃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課件準備:《冬至》動畫視頻、包餃子視頻、包餃子步驟圖

  材料準備:各色粘土、塑料刀(或食用面團、餡料)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視頻動畫《冬至》,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習俗,引出餃子主題。

  熊貓奇奇他們在做什么事情?冬至都吃什么?

  你喜歡吃餃子嗎?

  你知道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呢?

  小結:冬至那天,一家人一起包餃子或湯圓,邊吃邊聊天,很是幸福。所以,餃子、湯圓就代表團圓,代表著對家人和客人的祝福。

  出示小伙伴做餃子的圖片,引起幼兒做餃子的興趣。

  出示一個制作好的餃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論。

  餃子是什么樣的?

  你們在家里包過餃子嗎?餃子要怎么包呢?

  播放視頻《包餃子》,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包餃子的方法和步驟。

  出示包餃子分步驟圖,鼓勵幼兒用黏土嘗試包餃子。

  1.制作餃子皮: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兩只小手搓一搓,搓成圓球;再用手掌把圓球壓薄,壓成圓圓片。

  2.制作餃子餡:選擇喜歡顏色的橡皮泥,切碎或團圓。

  3.包餃子:用皮包住餡,用大拇指和食指把兩邊捏在一起,一個餃子就做好啦。

  鼓勵幼兒獨立制作餃子,教師巡回觀察,給予指導。

  鼓勵幼兒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你的餃子是什么形狀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你的餃子是什么餡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美工區投放做餃子的材料,讓幼兒制作不同樣式的餃子并展示。

  家園共育:幼兒回家嘗試和家人一起包一頓餃子,體會冬至的溫馨氣氛。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3

  活動目標:

  1、對朗誦詩歌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冬至日的節日特點。

  2、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應的表情、語氣表現詩歌。

  活動準備:

  有關于冬至節的認知與理解。

  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冬至節2—3遍:幼兒欣賞。

  2、幼兒朗誦冬至節

  3、鼓勵幼兒個體朗誦冬至節,根據幼兒情況實施給予鼓勵及表現建議。

  活動延伸:

  活動區時間,美工區的`幼兒可以自主為冬至節兒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繪畫作品。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4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糯米、芝麻、黃豆、紅糖;外出車輛。

  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

  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麻糍作坊,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吃過麻糍嗎?

  幼:吃過,很好吃。

  師: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嗎?

  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師: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師: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師: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師: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師: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團米團

  (1)師: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師: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舉

  (2)師:鏟一部分米團放入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操作細節。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味道。

  師: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師: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幼:又香又甜。

  師: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四)小結。

  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

  幼:好吃!

  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師傅們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五)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糍)

  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6

  活動目標

  在動手制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制作湯圓。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準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后,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么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么?

  湯圓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么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幼兒動手制作湯圓。

  (可根據風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制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幼兒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幼兒動手制作餃子。

  日常活動

  將幼兒制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幼兒欣賞。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教學重點:

  了解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

  三、教學難點:

  領略祖國的傳統文化——冬至的的無窮魅力, 意識到在生活中能夠懂得珍惜與家 人團聚的時間,并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四、活動形式:

  朗誦、講故事、游戲、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動過程:

  1、宣布主題: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節日冬至的由來和傳說:

  (1)請聽朗誦詩詞《小至》和優美詩句;

  (2)講述冬至的傳說和習俗:如冬至吃餃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個開心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玩游戲“模仿秀” ;

  4、在冬至這天,家人都會團聚一起吃湯圓,接下來請傾聽吉他《賣湯圓》 ;

  5、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幽默又搞笑的小品《賣湯圓》 ;

  6、冬至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 負擔。接下來請聽朗誦《歌頌母親》 ;

  7、在這歡樂的節日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請聽歌曲《許一個愿望》 ;

  8、伴隨著歌聲,學生暢談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總結。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冬至節的由來、時間及相關傳統習俗。

  2. 感受冬至節的文化內涵,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3. 通過手工制作和故事講述等活動,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深入理解冬至節的起源和意義。

  熟練掌握冬至節的主要傳統習俗,如吃餃子、湯圓等。

  2. 難點

  體會冬至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價值,如家庭團聚、對自然變化的敬畏等。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冬至節的故事和習俗。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故事法、討論法、實踐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有關冬至節的圖片、視頻、故事書等資料。

  2. 制作餃子、湯圓的材料,如彩泥、面團、餡料等。

  3. 冬至節相關的兒歌音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5 分鐘)

  播放兒歌《冬至到》,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哼唱,營造歡快的課堂氛圍,同時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冬至節。

  老師提問:“小朋友們,剛剛我們唱的歌里提到了冬至,你們知道冬至是什么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講解冬至節的由來(10 分鐘)

  1. 展示圖片和視頻,向幼兒介紹冬至節的時間,通常在每年公歷 12 月 21 日 - 23 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2. 講述冬至節的起源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發現到了這一天,太陽好像跑得特別遠,白天變得很短很短。古代的人們很害怕,以為是怪獸把太陽吃掉了。后來,有個聰明的人發現,過了這一天,白天又會慢慢變長,就像太陽又被救回來了一樣。于是,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冬至節,來慶祝太陽的‘新生’,也感謝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陽光和溫暖。”

  (三)討論冬至節的習俗(15 分鐘)

  1. 組織幼兒分組討論:“在冬至節這一天,你們知道人們會做些什么嗎?”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分享。

  2.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老師進行總結和補充,介紹冬至節常見的習俗,如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等,并解釋這些習俗背后的寓意,比如吃餃子是為了防止耳朵被凍掉,吃湯圓象征著團圓美滿。

  (四)手工制作環節(20 分鐘)

  1. 提供彩泥和簡單的工具,讓幼兒分組制作餃子或湯圓。老師先示范制作方法,如將彩泥搓成圓球做湯圓,或者將彩泥搟成薄片,包上“餡料”做成餃子。

  2. 幼兒在制作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制作出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餃子、湯圓。同時,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分享制作心得。

  (五)故事分享與總結(10 分鐘)

  1. 邀請幾位幼兒上臺分享自己制作的作品,并講述一個關于冬至節的小故事,可以是剛剛老師講的起源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家里過冬至的趣事。

  2. 老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肯定和表揚,再次強調冬至節的重要意義和文化價值,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慶祝冬至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包真正的`餃子或湯圓,并拍攝照片或視頻帶到幼兒園分享。

  六、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幼兒對冬至節的由來和習俗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手工制作和故事分享環節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較高的積極性。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幼兒對文化內涵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思考和討論,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感悟。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 幫助幼兒知道冬至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了解其來歷和相關傳說。

  2. 引導幼兒感受冬至節的歡樂氛圍,積極參與冬至節的慶祝活動,增強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讓幼兒清晰掌握冬至節的基本信息,包括時間和名稱含義。

  使幼兒熟悉冬至節的典型習俗,如祭祀祖先等,并理解其背后所承載的文化意義。

  2. 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冬至節在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反映的古代中國人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尊重。

  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并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傳承和弘揚冬至文化。

  三、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互動交流法

  四、教學準備

  1. 冬至節相關的動畫視頻、PPT 課件。

  2. 冬至美食的`圖片、模型,如餃子、湯圓、年糕等。

  3.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古代服飾、祭祀用品的簡易模型等。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8 分鐘)

  教師提前將教室布置成具有傳統節日氛圍的場景,掛上紅色燈籠、貼上冬至主題的剪紙。幼兒進入教室后,播放輕柔的古典音樂,教師穿著古裝迎接幼兒,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環境的變化,提問:“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教室和往常不一樣哦,你們猜猜這是為什么呀?”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從而引出冬至節的話題。

  (二)知識講解(12 分鐘)

  1. 利用 PPT 課件展示冬至節的時間和天文現象,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解釋:“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慢慢變長啦。”

  2. 講述冬至節的傳說故事,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傳說:“傳說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便流傳下來。”通過生動的故事讓幼兒對冬至節的由來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習俗探究(15 分鐘)

  1. 展示冬至節各種美食的圖片和模型,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名字,如餃子、湯圓、年糕等。然后詳細介紹這些美食與冬至節的關系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寓意。例如:“餃子的形狀像耳朵,人們在冬至吃餃子是希望耳朵在寒冷的冬天不會被凍壞;湯圓代表團團圓圓,一家人在冬至節一起吃湯圓,寓意著家庭幸福美滿。”

  2. 介紹冬至節的其他習俗,如祭祀祖先、九九消寒等。通過播放相關視頻片段或展示圖片,讓幼兒直觀地了解這些習俗的具體內容和形式。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在冬至節要祭祀祖先呢?”引導幼兒思考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讓幼兒明白祭祀祖先表達了對先人的緬懷和感恩之情,也是傳承家族文化的一種方式。

  (四)角色扮演(10 分鐘)

  1. 為幼兒提供古代服飾和祭祀用品的簡易模型等道具,組織幼兒進行冬至祭祀祖先的角色扮演活動。教師先示范祭祀的基本流程和動作,如上香、鞠躬、獻上供品等,然后讓幼兒分組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話語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祝福,如“祖先們,冬至到了,我們給您送來了好吃的,希望您保佑我們平安健康。”

  2. 表演結束后,組織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幼兒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體會,進一步加深對冬至節祭祀習俗的理解和記憶。

  (五)總結回顧(5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關于冬至節的知識,包括時間、由來、傳說、習俗等內容。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關于冬至節的知識,誰能來說說冬至節是哪一天?為什么要吃餃子或湯圓呢?”通過提問鞏固幼兒所學知識,最后教師強調冬至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繼續探索和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文化。

  (六)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查閱資料,了解更多不同地區的冬至節習俗,并制作成手抄報帶到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分享。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情境創設、知識講解、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冬至節的相關知識,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幼兒在角色扮演環節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參與度,不僅加深了對冬至節祭祀習俗的理解,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幼兒對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如冬至的天文現象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采用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進行講解,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冬至節的由來、時間和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冬至節的由來和意義。

  知道冬至節的傳統習俗,如吃餃子等。

  2. 難點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解釋冬至節與自然現象、農事活動的關系。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1. 有關冬至節的圖片、視頻資料。

  2. 包餃子的材料(餃子皮、餡料、搟面杖等)。

  3. 冬至節相關故事繪本。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播放一段冬天雪景的視頻,視頻中有小朋友在雪地里玩耍、堆雪人等場景。播放結束后,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冬天到了,天氣變得非常寒冷,你們知道在冬天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嗎?”引導幼兒回答出冬至節。

  (二)基本部分(20 分鐘)

  1. 展示圖片,講解冬至節的時間和意義

  教師展示冬至節的日歷圖片,告訴幼兒冬至節一般在每年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左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用簡單的語言解釋冬至節的意義:在古代,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所以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2. 講述冬至節的傳說故事

  教師講述“冬至吃餃子”的`傳說故事:相傳醫圣張仲景在冬至這天看到百姓耳朵被凍傷,就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講完故事后,提問幼兒:“小朋友們,張仲景為什么要做嬌耳湯給大家吃呀?”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的善良和關愛他人的情感。

  3. 介紹冬至節的習俗

  除了吃餃子,教師向幼兒介紹冬至節的其他習俗,如南方一些地區會吃湯圓,寓意團圓;還有些地方會祭祖、祭天等。展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有更直觀的感受。

  (三)實踐部分(30 分鐘)

  1. 包餃子體驗

  教師將幼兒分成小組,帶領幼兒來到教室的“生活體驗區”,這里已經準備好了包餃子的材料。

  教師先示范包餃子的步驟:拿起餃子皮,放上餡料,然后將餃子皮對折,捏緊邊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

  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包餃子,教師在旁邊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包出不同形狀的餃子。

  包完餃子后,將餃子送到廚房煮熟,讓幼兒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

  (四)總結部分(10 分鐘)

  1. 回顧冬至節的由來、時間、意義和習俗,讓幼兒再次加深記憶。

  2.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包餃子過程中的感受和收獲,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3. 布置課后小任務:回家后給爸爸媽媽講一講冬至節的故事,和家人一起分享冬至節的快樂。

  六、教學延伸

  1.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讓幼兒制作與冬至節相關的手工作品,如繪畫冬至的雪景、制作餃子的手工等。

  2. 在圖書區投放更多關于傳統節日的書籍,供幼兒自主閱讀和了解。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1. 幫助幼兒了解冬至節的來歷和文化背景,知道冬至是冬季的重要節氣。

  2. 引導幼兒感受冬至節的節日氛圍,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 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冬至節相關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掌握冬至節的基本信息,如日期、特點等。

  理解冬至節對于人們生活和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2. 難點

  讓幼兒理解冬至節與天文現象之間的聯系。

  三、教學方法

  故事教學法、操作法、觀察法

  四、教學準備

  1. 關于冬至節的科普視頻、動畫。

  2. 制作冬至節手工的材料,如彩紙、剪刀、膠水等。

  3. 冬至節習俗介紹的圖片展板。

  五、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8 分鐘)

  1. 教師播放一段歡快的關于冬天的兒歌,如《雪娃娃》,讓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唱跳,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

  2. 歌曲結束后,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冬天這么冷,但是有一個特別的日子馬上就要到啦,在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你們知道是什么日子嗎?”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出冬至節。

  (二)知識講解(15 分鐘)

  1. 觀看科普視頻

  教師播放關于冬至節來歷的科普視頻,視頻中簡單介紹冬至節與地球公轉、太陽直射點移動的關系,讓幼兒初步了解冬至節的天文背景。

  觀看完視頻后,教師用簡單的語言解釋: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到了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我們這里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2. 故事講述

  教師講述“冬至餛飩夏至面”的傳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作惡多端,在冬至這天死去變成了疫鬼,到處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后來逐漸演變成了吃餛飩等習俗。

  講完故事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從這個故事里你們知道了什么?”讓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習俗探索(12 分鐘)

  1. 教師展示習俗圖片展板,介紹冬至節不同地區的習俗,如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蘇州人冬至夜喝冬釀酒等。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圖片,說說不同地方的人在冬至節都做些什么呀?”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并回答。

  2. 手工制作:冬至的餃子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放彩紙、剪刀、膠水等材料,示范用彩紙制作餃子的方法:先將正方形彩紙對折成三角形,然后將三角形的兩邊向中間折,再用膠水粘貼好,一個餃子就做好了。

  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餃子,教師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制作不同顏色和形狀的餃子。

  (四)活動總結(10 分鐘)

  1. 教師將幼兒制作的餃子手工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區,讓幼兒互相欣賞和評價。

  2. 回顧冬至節的來歷、習俗等知識,鞏固幼兒的學習成果。

  3.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冬至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怎么保護和傳承這些節日呢?”讓幼兒積極發言,培養幼兒的文化傳承意識。

  六、教學延伸

  1. 請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制作真正的餃子,體驗冬至節的家庭氛圍。

  2. 在語言區投放有關冬至節的故事書和兒歌集,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冬至節的認識。

【冬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冬至:冬至節的由來與傳說09-19

《冬至的由來》中班社會冬至教案(精選15篇)10-26

冬至節氣的由來教案模板通用12-22

婦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模板01-31

婦女節的由來大班教案模板07-08

社會冬至的由來教案范文(精選17篇)12-23

冬至的由來班會教案范文通用12-23

中班冬至的由來教案(通用12篇)10-27

端午節由來大班語言教案10-19

福建冬至掃墓的由來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