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范文(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1
一、活動目的
(一)了解情緒的各種表現及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二)認識每個人都有情緒。
(三)學習對情緒的自我調節。
二、活動準備
在紙盤上畫四個臉譜,分別代表快樂、憂傷、憤怒和焦慮四種不同的情緒;利用大型圖畫紙做一個情緒轉盤:將一張圓形圖畫紙平均分成八格,在每一格內都寫上表示情緒的形容詞并在圖畫紙的圓心畫一根能夠旋轉的指針。
三、活動過程
(一)了解情緒的各種表現
1、出示代表快樂、憂傷等不同情緒的四張臉譜;
問:看了這四張臉,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
2、游戲:情緒轉盤(引導學生辨認各種情緒的不同表現)。
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玩一次轉盤,小朋友依次上來轉動一次指針,當指針指到一種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著表演這種情緒,并說說在怎樣的狀況下會有這種情緒,若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以前經歷過這種情緒,也能夠向大家介紹一下。
3、比較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是你不喜歡的?為什么?
(二)教師出示以下各種情景,請學生說出他們會產生何種情緒及產生該情緒的原因(能夠讓學生主角扮演可能會產生的情緒)
1、你把同學的筆弄壞了。
2、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
3、老師錯怪了你。
4、爸爸周末要帶全家去動物園玩。
5、媽媽把自己正看得著迷的電視節目關了。
6、考試得了優秀。
7、因為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批評了餓。
8、同許餓不留意弄臟了你的衣服。
(三)小結過渡
教師: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滿意、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
(四)聽故事,了解情緒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1、諸葛亮氣死周瑜的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的青年軍事家周瑜具有大將之才,年僅24歲就率軍破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然而他的氣量相當狹窄,總想高人一籌,對才能勝過奇跡的諸葛亮始終耿耿于懷,屢次設計暗害,但偏偏事與愿違,害人不成反害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諸葛亮的三氣之下三次金瘡破裂,最后含恨而死。
2、古代醫學家張子和用“笑”治病的故事。
有一次官吏的妻子,患了一種“怒病”,她每一天不吃不喝,只是呼叫怒罵,而且憤怒的想要殺人。許多醫生都治不好她的'病。之后請張子和診治。他仔細檢查后,便決定用“笑”來治療。于是,他叫起來兩位老婦人,在病人面前涂脂抹粉,故意做出演戲的樣貌,這個病人看了大笑起來。幾天以后,病人的怒氣平息了,病完全治好了。
(五)小組討論
1、結合故事和以上出現的8種情景中產生的一些不良情緒反應,說說產生不愉快情緒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與自己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態度有關?
2、想想看,有什么辦法能夠改變8種情景中的一些不良情緒,使穩步發展能有更多的好情緒,好情緒?
(六)同學或教師總結
不同的情緒對人會有不同的影響,我們就應正確了解自己的情緒,并且學習以開朗、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不如意的事情,使穩步發展持續良好的情緒狀態,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2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認識消極情緒對學習、生活所帶來的危害,懂得消極情緒是能夠克服的,了解調節情緒的幾種方法。
2、情感目標:激發和強化調節自己消極情緒的動機,做個快樂的少女。
3、行為目標:尋找并初步掌握適合自己情緒的調節方法。
[活動形式]
討論交流,教師總結、作業思考
[重點難點]
1、重點:使學生掌握“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方法,即“ABC”理論。
2、難點:引導學生改變不合理的認知。
[活動準備]
1、半杯涼開水
2、一組投影片
3、小品:公交車上
4、錄音機、歌曲磁帶“幸福拍手歌”
5、學生座位呈馬蹄型排放
[活動過程]
1、課題引入
同學們,心理學告訴我們,心境是一種比較微弱、平靜而持久的情感狀態。它一經產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使人的全部生活都染上某種情感色彩。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心靈空間永久灑滿陽光,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有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遭受挫折,引起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種消極的心境使人厭煩、消沉。請大家回憶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2、小組討論
(1)同學們分為5—8人一組進行討論
(2)討論要求:
每人列舉一次曾使自己情緒極為消極的'事件,著重談談該事件留給自己怎樣深刻的心理體驗以及對自己的身體、生活等的影響。每人講述一下自己走出低谷的過程、時間等。如果此刻仍未擺脫困擾,能夠提出來,請求小組同學幫忙。
3、教師引導
(1)創設情境:講桌上放著半杯涼開水
假設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后,你剛從戶外活動回來,正感到干渴難忍。一進門,你突然發現桌上有半杯涼開水,這時,你情緒如何?你是怎樣想的?
(A、高興。想:“太好了!正好解我的燃眉之急。”
B、郁悶。想:“怎樣只有半杯水?這怎樣能夠我解渴呢?那半杯水誰給喝了?”)
(2)小品:公交車上(車上很多人,一老人、一少婦在對話)
(A、老人氣憤,與其理論
B、老人笑瞇瞇地說:“謝謝!”少婦好生驚訝:“你······怎樣還謝我呢?”“你說我老而不死,豈不是祝我長生不老?”少婦羞愧難當)
(3)發引導,掌握“ABC”理論
通過以上兩例,你能領悟到什么?(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同樣是半杯水,有人會因它能解渴而高興,有人會因它的不足以解渴而懊惱。看來對于同樣的事物,不同的想法和看法會引發不同的情緒。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也是這么認為的。他把這一結果上升到理論,創立了著名的“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法。“理性——情緒”自我調節法即ABC理論,是用改變認識、看法來調節情緒的方法。
A、突發性事件
B、信念、看法、認識
C、行為結果及情緒
誘發性事件A(如半杯水)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C(高興或郁悶)的間接原因,人們對誘發性時間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解渴或不足以解渴)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原因。ABC理論的核心在于:給人帶來不適應的是人對事情的看法,困境是自己制造出來的。人的大部分情緒困擾都來自于不合理邏輯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信念。人們通常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往往具有以下三個特征:
(1)絕對化的要求。它常與“務必”、“就應”這類詞連在一起,如“我務必成功”、“你就應對我好”等等。
(2)過分概括化。以一、兩件事情來評價整個人。如一遇挫折便概括為自己“沒用”,是“失敗者”。
(3)糟糕透頂。這種信念會導致個體陷入嚴重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焦慮、悲觀、抑郁之中而難以自拔。艾里斯認為人生來就具有以合理信念對抗不合理信念的潛能,但又常常為不合理信念所干擾。我們要想削弱不合理情緒就得先改變不合理信念。
4、學生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要求:針對剛才引起消極心境的事件改變其不合理信念,看哪一組同學改變的途徑最多、效果最好。
例如: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
不合理信念:學習成績太差了,丟人。我真沒用!(“過分概括化”)
合理信念:
(1)學習成績落后是暫時的,別人未必看不起,何況還有許多其他長處。
(2)太好了!我最后看到自己的不足了,能夠奮起直追,再無后顧之憂了!
(3)太好了!勝敗乃兵家常事,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爬起來
下次我必須會有大的進步。
又例如:錢丟了
不合理信念:世界上就我最倒霉,怎樣單單就我的錢丟呢?(“糟糕透頂”)
合理信念:
(1)就當是次教訓,下次留意點。
(2)破財消災保平安。
(3)全當是捐款做善事了。
每位同學都要發言,教師要對精彩的言論給予及時贊揚和祝賀。
(教師抓住時機講解“酸葡萄效應”、耐挫力等心理學知識)
教師小結:生活中,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用心的方法是及時消除它,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消極影響。當消極情緒出現時,除了ABC理論告訴我們的改變不合理信念外,還有一些宣泄途徑。(請同學們個抒己見后教師進一步小結)比如找朋友傾訴、寫日記、痛哭一場、參加體育運動、聽音樂、逛街、閱讀、放聲歌唱等。只要我們有決心,并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必須能夠戰勝消極情緒。同時,當別人遇到挫折、灰心失望之時,別忘了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只要你愿意:快樂和憂傷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我們是情緒的主人!
當然,合理的宣泄要做到針對不良情緒宣泄有理,發泄有度,既不損害他人,也不損害自己,讓我們記住知心姐姐盧琴的“快樂人生三句話”吧:
“太好了!”
“我能行!”
“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忙你!”
5、放錄音,師生齊唱《幸福拍手歌》
情緒不妙覓良方
(限時完成,個人保存)
有一件事曾使我的情緒個性低落,這件事情是:
當時,我感到(寫出你的心理感受):
在這樣一段悲哀的日子里,我什么都干不了,除了悲哀還是悲哀,這給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這些影響表此刻:
讓我回想一下,我做了什么才走出那一段低谷?
(如果自己至今還沒有走出消極情緒的低谷,提出來,請同學們予以幫忙)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3
一、理論基礎:
人的思想、心理足以支配其行為與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讓人們難過、痛苦的往往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解釋和看法;事情本身常常無所謂好壞,而當我們加上了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評價,便會產生種種無謂的煩惱與困擾。所以一個人如果有正確的觀念,則能引導其過愉快的生活;反之,錯誤的思想和偏頗的看法,則易使人產生煩惱與困擾。
美國著名認知治療學家阿隆—貝克認為,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緒的中介,不適應行為和不良情緒可以從認知中找到原因。當認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來,正確合理地再認識,并進行有效的調整,在重建合理認知的基礎上,不良情緒和不適應行為也就隨之能得到改善。
臨床心理學家Ellis在1955年創立了“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EmotiveTherapy簡稱RET),主張情緒源自想法、理念,個體可以用改變想法來改變情緒。該理論頗能充分應用思想的功效,幫助個體以邏輯思考來處理過度的情緒反應,以合理的人生觀來創造生活、適應環境。
根據理情治療的理論,情緒乃是源于想法、態度、價值;引起個體種種情緒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個體對事件的看法或他對自己所說的話所致;Ellis對“A-B-C理論”作了闡述,他認為引起情緒結果(emotional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activatingevent;A)的本身,而是個體對此事件的想法(beliefsystem;B)所致。換句話說,焦慮、沮喪、敵意等情緒結果C的產生并不是由所發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產生的。只要個體對此事件的想法改變,那么情緒結果也會隨之改變。
二、輔導目標:
1、認識情緒和認知之間的關系,能夠理解認知改變,情緒也會隨之改變;
2、了解艾理斯的ABC理論的內涵;
3、學會換個角度去看問題,從而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
三、教學構思:
本節活動課分為六環節:即導入、理論構建、故事接龍、主題活動、實踐應用和總結。
第一環節——導入:幾張頗有吸引了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明白換個角度看問題,自有另一番天地;
第二環節——理論構建:用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引發學生思考即討論,從而導出艾理斯的ABC理論;
第三環節——故事接龍:用一個未完成的故事,讓學生去續寫,使他們體會到ABC理論的價值;
第四環節——主題活動:用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個問題;
第五環節——實踐應用:把ABC理論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加深ABC理論的印象;
第六環節——總結本節課的體驗,強化認知。
四、教學準備:
xxx
五、活動設計:
環節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導入出示幾張圖片。使學生明白:換個角度看問題,自有另一番天地。(過渡語)是啊,同樣的一副圖,角度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果。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自然界當中存在著許許多多這種現象。當然在我們社會生活中,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從一個角度考慮,冥思苦想,卻不得其解;換個角度去思考,就會豁然開朗。正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示:《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角度看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興趣,營造氣氛。
理論構建一皮鞋公司派了兩位市場調查員到一個海島去進行市場可行性調查。這個島上的居民沒有穿鞋子的習慣,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腳。不久,兩位調查員分別向公司作了匯報。A調查員神情沮喪,說道:“此島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沒有市場前景!”B調查員神采飛揚、興高采烈地說道“此島上居民都沒鞋子穿,這里大有市場!”小組討論:
(1)A調查員沮喪情緒的依據是什么?
(2)B調查員興奮的依據是什么?
(3)通過A、B兩位調查員的結論,你能悟出些什么道理?
(過渡語)相同的事件,評價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心理學上有個ABC理論,就是說明評價和情緒結果之間的關系的。介紹:艾理斯的ABC理論當事件無法改變時,如果希望改變情緒狀態,那首先要改變評價系統。用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使他們認識到情緒并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與對事件的評價有關。從而導出艾理斯的ABC理論;
故事接龍(過渡語)故事接龍:古時有一位國王,夢見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謝了,便叫王后給他解夢。王后說:“大勢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眾離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謝了指好景不長了。”國王驚出一身冷汗,從此患病,且愈來愈重。后來,有一位大臣參見國王,他做出了另外一番解釋,國王聽了全身輕松,很快痊愈。假如你是這位大臣,你將如何向國王解釋?(故事答案)一位大臣要參見國王,國王在病榻上說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聽,大笑說:“太好了,山倒了指從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龍現身,國王,你是真龍天子;花謝了,花謝見果子呀!”故事生動、有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本活動中體會到ABC理論的價值。
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區分ABC一向學習很好的小明,期中考試很不理想,竟然在班級排到了三十多名。他由于想法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情緒,請你們考慮一下,產生下列情緒相對的想法是什么。以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引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嘗試用多種多樣的思路去思考同樣的事件,提高他們換個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4
【活動理念】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的看法,他把人從性意識的萌發到愛情的產生全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青春期疏遠異性的否定期;
第二個階段是向往成年異性的牛犢戀時期;
第三個階段是青春中期積極接近異性的狂熱期;
第四個階段是青春后期正式的浪漫戀愛時期。
而高中生正處于第三個階段,即積極接近異性的狂熱期,處于這個時期的男生女生對異性非常敏感,特別在意異性對自己的看法。他們非常愿意接近異性,但是又不知如何才能處理好與異性朋友之間的關系,所以他們非常困惑。因此,導致兩個極端:有的因為不懂異性交往的技巧,而害怕接近異性、逃避接近異性;而有的和異性交往頻繁,把握不好尺度,甚至對對方和自己造成傷害。
因此,對這一時期的中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輔導是非常必要的,使他們認識到異性交往是正常的行為,使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與異性交往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并且能夠掌握異性交往的尺度,合理正確的與異性交往。
【活動目標】
1、教師目標
①創設輕松活潑的氣氛,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
②給予積極熱情的回應,引導學生深入的探討。
2、學生目標
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活動中去,能夠有所體會,有所感悟。
②討論并能夠理解異性交往的意義,認識到異性交往是非常必要的。
③體會到異性交往是有度的,掌握同異性交往的技巧。
【活動重點】
①營造坦誠、信任的團體氛圍,消除學生對自由溝通和交流的防衛心理。
②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什么形象是異性認可的,什么形象是異性不認可的.;體會并掌握異性交往的度。
【活動準備】
下載動畫《女人是老虎》,制作課件。
【活動設計】
環節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導入播放動畫《女人是老虎》。
畫面上出現一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
歌詞: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走過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樣還挺可愛/老和尚悄悄告徒弟/這樣的老虎最呀最厲害/小和尚嚇得趕緊跑/師傅呀!呀呀呀呀壞壞壞/老虎已闖進我的心里來心里來。
過渡語:這首歌詞是由一個故事改編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我們今天要下山化齋,山下的女人都是老虎,你看見了千萬要躲開呀!”結果,化齋結束后,老和尚問小和尚:“今天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小和尚說,是老虎。無獨有偶,在國外也流行著一個相類似的故事。《十日談》里講到:有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與他一樣的人——專心侍奉上帝,沒有任何其他雜念。于是他把兒子與外界隔離開來,以避免一切誘惑。兒子長到16歲,除了上帝,什么都不想。父親想:看來兒子已經修煉成了,可以放回去了。一天他帶兒子進城,頭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兒子一時反應不過來,很木然,可當看到女人時,眼睛一亮問父親:“爸爸,這是什么?”父親很不高興地說:“綠鵝。”傍晚要回家的時候,父親問兒子:“你想買點什么回去?”兒子毫不猶豫的說“我要買只‘綠鵝’。”
教師:聽了這兩個故事以后,你們有什么體會或者感受呢?學生:異性相吸是天經地義的。教師:可見,異性相吸是很正常的現象,那同異性交往也是非常正常的,沒有必要大驚小怪。那么同異性交往有什么意義呢?利用動畫這一生動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同學注意,引起他們的興趣。利用兩個生動活潑的小故事,引發同學思考,使他們認識到“異性相吸”是天經地義的事,同異性交往也是很正常的行為。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男女生交往的意義教師:既然異性交往有這么多的意義,那么我們到底要不要同異性交往呢?但是,如何與異性交往呢,怎樣交往才能給異性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呢?下面我們做一個小小的活動。通過團體討論,使同學意識到異性之間的交往不但很正常,而且還很有必要。
角色扮演校園AB劇
情境一、劉明借小虹的字典用,用完了,劉明還給了小虹,并對她說:“字典里夾著一個好東西。”小虹一看,原來是張紙條,上面寫著:小虹,我已默默的注視你好多天了,每天上課我都要把目光偷偷的轉向,晚上一閉眼,全是你的影子,我現在已經學習不下去了。今天晚上7:00鐘到河邊談一談好嗎?晚上,兩人來到了小河邊,劉明說……
情境二、萍萍雖然是女生,但她一點也不愿意和女生交往,認為女生太小肚雞腸了,所以她的異性朋友很多。一天,她和好朋友小剛勾肩搭背的走在一起,萍萍說:“我們哥倆要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小剛說……
情境三、旭明非常希望能夠引起女生的注意,能夠贏得異性的友誼,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做。因為他認為自己學習不好,長得也不帥,體育也不好,幾乎沒有吸引女孩子的亮點。為了吸引女孩子,經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有一次,他看到小芳在前面走,便大聲的唱道“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哇,往前呀走,莫回呀頭……”,小芳說……六個小組,每兩組共用一個情境,但是續寫結果一定要不一樣。然后每兩組把結果以小平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
教師:看了同學們的表演以后,你有什么感悟和體會呢?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同學思考。創設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兩難情境,激發同學討論,促使他們思考,從而意識到異性交往要有一個度。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男女同學交往中應注意些什么?通過小組討論,而不是教師講解,使學生掌握同異性交往的注意事項。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5
【活動理念】
高中生處在青春發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斷的發展和成熟,特別是性機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發展,隨之產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體驗,對異性交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處在異性眷戀期的青少年渴望和異性交往,在各種活動中都努力想引起異性的注意和喜歡,并想方設法尋找或制造各種機會接近自己喜歡的異性。異性同學之間的接觸和友誼,有助于培養高中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促進個性的發展,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理想主義和自我意識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面臨著困惑和各方面的壓力,在處理情感問題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響到學習和人際交往。因此,如何正確交往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設計基于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學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問題,通過活動,對異性交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與異性同學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動目標】
1、學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感是一種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異性交往符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需求。
2、學生能把握異性交往的原則性尺度,清楚地意識到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學生學會慎重對待青春的每一次選擇。
3、學生認識到在高中階段應加強自我塑造、增強責任感,明確如何把握與異性交往的尺度,學會處理好與異性交往各個層面的問題,以維護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發展。
【教學重點】
1、營造坦誠、信任的團體氛圍,消除學生對自由溝通和交流的防衛心理。
2、通過活動,使學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朦朧的情感是一種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處的“度”。
【教學難點】
1、如何讓學生敞開心扉積極發言;
2、教師的穿插與引導。
【活動形式】
游戲體驗、繪本欣賞、討論辨析、小組分享等。
【活動準備】
課前調查、課件制作、多媒體電腦、投影儀、分組
【活動對象】
高一學生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熱身活動:你我面對面
活動規則:學生面對面,聽指令,做動作
指令一:面對面,握手,問好
指令二:面對面,拍肩,說句悄悄話
指令三:面對面,來一個擁抱
如果你不想執行指令或者不想對方執行指令的時候,你可以舉下手中的紅牌。
1、活躍課堂氣氛。
2、通過這個活動,導入主題。
二、智慧泉——你我同行
給學生呈現課前調查的關于男女生在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困惑?
1、與異性交流,其他同學就會八卦,怎么辦?
2、什么樣的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
3、為什么跟異性玩得過于親近,對方容易誤認為自己暗戀他(她)?
4、如果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聊天比較投合,很喜歡兩個人在一起聊,被人誤解了怎么辦?
5、和異性純友誼交往,為什么會被說成有曖昧?
請大家總結下,這些問題的共同點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分享)紅燈:如果你看到兩個異性同學在聊天,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或者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他們是在談戀愛?
綠燈:哪些行為你覺得是他們是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在談戀愛。
教師總結:我們同學總結除了在平時交往過程中容易被人誤解的行為,有上述困惑的同學,請你反思下你是否曾經有類似的問題,如果有,那么自己需要注意調整一下;如果沒有,那么對于同學的玩笑我們可以一笑而過。
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學生的困惑,并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分享討論,在平時的交往過程中,哪些行為容易被人誤解。讓學生總結出異性交往的原則。
三、啟思錄———青春不迷茫
(一)給學生呈現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問題:
1、如果我喜歡上了一個人,那該怎么辦?要不要表白?
2、男女生發展了很親切的友誼,可是又有點曖昧,是否該和對方停止關系或者挑明?
1、喜歡異性卻不敢說,在心理憋著,郁悶?
4、喜歡一個人不敢表白,而且不知道表白后的交往還會不會像現在做朋友一樣好?
Q:請同學們總結下,這些困惑有什么共同點呢?
(當對異性同學有好感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銜接:喜歡上一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有一只鱷魚它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那接下來我們看下這只鱷魚他是怎么做的?
(二)欣賞《鱷魚愛上長頸鹿》繪本。
學生思考:看了這個繪本之后,我們發現鱷魚為了吸引長頸鹿的注意力,為了獲得它的好感,想了好多好多的辦法,但為什么它前面的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終呢?
學生分享討論:
銜接:我們發現鱷魚因為選擇了不適當的表達方式,讓自己傷得不輕,很不快樂。
與鱷魚面臨同樣困境的同學,他們估計也很煩惱,很不快樂,那我們就幫這些同學分析一下,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做呢?
紅燈:哪些做法容易使自己跟鱷魚一樣受到傷害?
綠燈:哪些做法能讓他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通過該環節,讓學生把握交往的“度”,能更好處理遇到的問題。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都有很多點子,如果當前面臨這些困惑的同學或許你已經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希望大家共同討論出的方法能夠幫助到你。而當前沒有遇到這個問題的同學,希望今天討論的方方面面能讓你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在你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有所幫助。
祝愿大家都能像這只鱷魚一樣,在未來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6
設計意圖:
體育活動目標主要在于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體育活動不僅是對身體的教育(生理目標),同時體育又是通過身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活動。為了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我們發動家長搜集輪胎,不幾天,大大小小的輪胎堆滿地,有汽車輪胎、摩托車輪胎、三輪車輪胎、自行車輪胎等等,我們沖洗后刷漆,一部分做成花邊柵欄,一部分變成花花綠綠的幼兒喜歡的玩具,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玩出了新花樣,我把這些花樣玩法組合,變成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由此設計了大班體育活動:輪胎花樣游戲《闖關取寶》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輪胎游戲練習單腳跳、雙腳跳、鉆爬、滾動、搬運等動作,訓練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體會輪胎花樣游戲的快樂。
3、通過玩輪胎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及擴散性思維,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發現和創造的能力。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6、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7、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
大的、小的、粗的、細的輪胎若干、小紅旗5面、寶物(桔子、蘋果、香蕉、糖塊)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形練習:
2、自編輪胎韻律操:每個幼兒前方放一個小輪胎,后方放一個大輪胎,聽著歡快的音樂圍著輪胎做頭部、肩部、擴胸、體側、體轉、弓箭步、下肢、全身、跳躍等動作。
二、探索活動:
導入:師:小朋友們,草地上有各種各樣的輪胎,有大的、小的、粗的、細的、紅的、綠的'……我們用這些輪胎可以做很多游戲,大家去試試好嗎?
1、幼兒自由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老師進行巡視、引導、鼓勵,讓幼兒注意安全,小心絆倒、與幼兒碰撞等。
2、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輪胎有幾種玩法,怎么玩?
(1)、“小兔跳”:把細輪胎、小輪胎平放在地上,讓幼兒單腿、雙腿跳過輪胎。
(2)、“過河拆橋”:把兩個細輪胎平放在地上,幼兒雙腿跳入第一個輪胎,再跳入第二個輪胎,然后把第一個輪胎撿起放入前方,雙腿跳入第一個輪胎,再撿起第二個輪胎放入前方,這樣依此類推。幼兒拿輪胎返回交給另一幼兒(如圖三)
(3)、曲線障礙跑:幼兒滾動輪胎曲線(走S形)繞過障礙物,到達終點后直線返回。(如圖四)
(4)、鉆山洞:把大輪胎豎起,讓幼兒鉆過輪胎,到達終點后返回。(如圖五)
(5)、小小搬運工:圓圈內擺滿大小粗細不同的輪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把輪胎運到對面圓圈內,根據輪胎的大小計分,在規定的時間內誰的分值高為獲勝者。
3、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分組活動,體驗輪胎花樣玩法的樂趣。
三、實踐活動:
(根據幼兒意愿選擇幾種輪胎花樣玩法進行組合,設計游戲《闖關取寶》。)
1、小朋友們,你們想得到寶物嗎?(想)那么,你們敢不敢鉆過深深的山洞?(敢),敢不敢跨過崎嶇不平的山路呢?,(敢),我的小勇士們,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2、游戲《闖關取寶》
游戲玩法:幼兒單腳、雙腳跳過3米輪胎,從4米的山洞中鉆過去,走完崎嶇不平的山路(用大輪胎鋪成山路),撿起最細最小的輪胎去套寶物(桔子、蘋果、香蕉、糖塊等),套到寶物后幼兒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享用。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的同時,還要自我保護,出汗太多時注意休息,并用干毛巾擦汗等。)
3、游戲設置時,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選擇適合全體幼兒的輪胎玩法,使每一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將活動推向高潮。
四、結束活動
1。聽音樂做腰、腿等部位的放松運動。
2。組織幼兒整理草地上的輪胎。
整個活動后,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到位了,讓幼兒拿著自己的“寶物”和小弟弟、小妹妹一起分享。這樣有利于消除幼兒身體的疲勞,更有利于幼兒的健康,在成功的喜悅中結束整個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是在與材料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因此,教師要提供適宜的材料,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和發現、創造的欲望。有趣的輪胎突出了一個“趣”字,全活動密度適度;活動練習能循序漸進地展開;借助幼兒園寬闊的活動場地,我創設了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幼兒充分探究、想像,使孩子們創造出了多種玩法,如:小兔跳、過河拆橋、曲線障礙跑、鉆山洞、小小搬運工等,輪胎花樣玩法的整個過程促進了幼兒走、跑、跳、爬、鉆、滾等基本動作的發展,輪胎作為一種運動器材,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通過這些形象的游戲,讓幼兒的單腳跳、雙腳跳、鉆爬、滾動、搬運等練習得到了鍛煉,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輪胎組合游戲《闖關取寶》,游戲中,幼兒情緒高漲,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在整個活動中,我針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采用不同的鼓勵引導方式,讓所有幼兒都能情緒愉快,團結協作地完成游戲,并通過游戲促進幼兒的自主性、創造力的發揮。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
2、了解就醫的心理籌備和安全留意事項。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二、活動籌備
1、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
2、 PPT課件(關于小朋友看病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請幼兒觀看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劉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看的動畫片,小朋友們想不想來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動畫片呢,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2、教師播放動畫視頻《不怕看醫生》,看完后請幼兒來說一說視頻中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3、幼兒簡單描述視頻中的內容,教師繼而引導幼兒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醫院和醫生并不可怕,我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針。
(二)觀察圖片,了解就醫的心理籌備和安全留意事項。
1、教師:好了,剛剛我們都看過小貓不怕看醫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們你們去看過醫生嗎?醫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師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病經歷,并依次播放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讓幼兒看看這些小朋友在醫院的表現,并引導幼兒知道就醫的安全事項。
3、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
4、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
5、不亂動診療室的物飾。
6、留意清潔衛生,不到處亂摸。
7、耐心等待就醫。
四、活動反思
這次心理健康活動——《不怕看醫生》,是想讓幼兒通過活動了解一些就醫的心理籌備和安全留意事項,春季是傳染病多發季節,幼兒由于年齡小,抵抗力差很輕易感染,而他們又非常怕打針,只要家長說帶他們去醫院看病他們就很反抗,因而這次活動對幼兒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活動中幼兒觀看了動畫故事《不怕看醫生》,并觀看了很多小朋友們看病的圖片,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醫,也了解了一些關于就醫的安全事項,從圖片和動畫故事中幼兒體會到醫院和醫生并不可怕,我們要克服懼怕醫務人員的心理,做個勇敢的孩子,配合醫生做檢查,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也都說要做個勇敢的孩子,不怕看醫生。
但活動中不足的是沒有籌備看病的用具,若能給幼兒看一些醫用材料,如,棉簽,紗布,口罩,聽診器等,幼兒會更感愛好,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盡量提供一些實物給幼兒,讓幼兒能更清晰直接地接觸到,幼兒把握起來也會更快更好。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知道春天許多野菜都長出來了,泥土里、草地上、樹叢中、小河邊到處都有,他們可以吃,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挖野菜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新鮮的薺菜若干,每人一個小塑料袋,選擇一塊生長野菜較多的草地。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薺菜的外形特征。幼兒每人拿一棵薺菜,仔細觀察薺菜葉子的形狀和顏色,聞一聞它的氣味。(有些開花的薺菜還可以讓幼兒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鏟形的小種子)。
(1)提問:薺菜長在哪里?是人們種出來的嗎?(長在草地上、小河邊、 樹叢中,是自己長出來的,我們又叫它野菜。)
(2)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野菜?你吃過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覺?小結:野菜有許多種,可以吃,營養好,現在人們已經開始種野菜了。
2、組織幼兒到戶外去采摘薺菜。
(1)組織幼兒在戶外的`草地上、樹叢中采摘薺菜。邊采邊引導幼兒發現薺菜生長的地方和人們種菜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2)教師與幼兒共同把采摘的薺菜去除雜草后加工,大家品嘗。活動建議:此活動可以結合春游開展進行。
四、活動反思:
依據《綱要》精神和合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并利用操作、探索、觀察這三種不可分割的教學手段突破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教師還讓幼兒通過探索獲得感知經驗,引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積極思考,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教師能分配好自己的角色,起到一個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作用,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活動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育理念,由淺入深的引導幼兒去學習、游戲,孩子們對本節活動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玩中、在游戲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9
活動目標:
1、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樂意在群體中表述自己對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帶給自己名字的含義,并愛上自己的名字。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難點:
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2、在群體中表達自己對名字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名牌;
2、繪本ppt;
3、視頻;
4、愛心卡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聊聊名字
1、我們初次見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嗎?(出示名字卡)
2、教師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
二、分享交流,闡述心聲
1、出示ppt,小老鼠,讓幼兒知道原來對于名字也有喜歡或不喜歡的。
2、你對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
三、繪本支持,釋放焦慮
1、傾聽小老鼠的煩惱(兩個錄音)。
2、它為什么會不喜歡自己的名字?請幼兒說說。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請幼兒說說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歡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動,提升認識
1、播放一個媽媽的錄音
2、打開父母的愛心卡
3、分享感動時刻
活動延伸:出示幾個名人名字和照片,大聲說出我愛我的名字。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能夠大膽地根據聲音、表情圖表達自我的情緒體驗。
2.明白笑和哭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
活動準備:
錄音機,笑聲、哭聲磁帶;表情圖1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錄音,進行聯想。
(1)這是什么聲音?(笑聲)
(2)猜猜看,他為什么會笑?
2.觀察笑的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我笑的情緒體驗。
(1)人笑的.時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樣貌的?
(2)你什么時候會高興地笑?
3.聽錄音機播放哭發聲音,觀察哭的表情,體驗自我哭的情緒體驗。(形式同前)4.出示表情圖,請幼兒對照一下不一樣情緒時臉部的表情。
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會笑和哭,高興、歡樂的事會讓我們笑,難過、害怕的事會讓我們哭,個性想哭的時候是能夠哭一會兒的,可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煩、很難過的事,就應請爸爸媽媽和教師幫忙你。笑有利于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 11
一、教學內容:
如何使我們的心理更健康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2、使學生了解健康心理的特點。
三、教學方式:
專題教育四、教學要點: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一、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主要表現為喜怒無常,情緒不穩,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學習困難,考試焦慮,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貧乏,學習成績不穩,難于應付挫折,青春期閉鎖心理,并在行為上出現打架、罵人,說謊,考試舞弊、厭學、逃學,嚴重的出現自傷或傷人現象。我們可以把以上表現歸類為以下問題。
(1)自我心理。
隨著心理的成熟,中學生在內心世界有許多復雜的事情要考慮,甚至操心。其中中學生最關心的是對“自我的認識”,即怎樣認清自己的行為、性格及心理上的表現。在日新月異、快速成長的過程中,覺得時時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即去發覺自己的性格如何,自己在別人眼里的印象,自己的興趣及志向在何處,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等等。由于對成長變化的自我肖像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煩惱,同時也對別人的批語與反應甚為敏感,只要稍微被人批評就反應強烈,而且很難過。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并增強自己的信心,是中學生們常遇到的內心顧慮。
(2)性心理。
隨著性生理的發育,中學生的性心理也隨之發展。隨著日益增長的性興趣與愿望,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是中學生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性別”。生理上的性別取決于人的解剖器官與生理現象,表現在心理及行為上,每個中學生要學習如何按生理性別角色去講話動作穿著;怎樣才能引起異性的好感與喜歡;如何與異性朋友結交相處等等,是中學生們必須去學習并且建立的“心理性別”。只有“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一致,才能完全定義為男性或女性。這些心理上的問題,也常是煩惱、壓力的來源。
(3)家庭關系。
如何與父母親相處,是中學生們的心理負擔與困難之一。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年輕人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開始批評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形成代際隔閡。假如父母處理不當,就有親子關系的沖突而不悅。再者,年輕人追求獨立自主,力求減少依賴父母,而有些父母卻不關心孩子的自主精神,造成親子爭吵、家庭不睦。
(4)朋友關系。
與同學、朋友交往是中學生的一種需要,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幫助,會增長知識。因此中學生們的朋友感情非常濃厚,自己是否被別人喜歡,是否被朋友接納,很是重要。對于同學或朋友的言語接納很敏感,也容易產生嫉妒或爭奪別人關心的現象。有時,受到群體朋友的壓力,非采取某種行為不可,唯恐被大家排除,也是心理問題根源之一。
(5)社會適應。
中學生們對自己的社會環境常常很敏感,崇尚時髦,追隨社會上流行的風氣,最易被感染或鼓動,也容易批評傳統的社會觀念。假如發生劇烈的社會變革,價值觀念改革,年輕人常易落入變遷的漩渦當中,首當其沖受社會文化劇變的影響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
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并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心理健康的標準,應包括以下幾方面:
(1)正確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人生態度來源于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始終保持健康水平。
(2)滿意的心境。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于正確的.認識,由于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外貌、德才學識有正確的分析。他們在別人的議論包圍中既不會被贊揚、歌頌沖昏頭腦,又不會因批評、責備而煩惱,因為他們對自己心中有數,能從別人的議論中吸取有益的東西。他們不妄自驕傲,也不自輕自賤。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會淹沒在別人的議論中無所適從,他們總是處于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他們對別人也有一種客觀的、全面的評價,不會忽冷忽熱,不會苛刻地要求別人。對工作、生活、學習也有正確的標準,既不好高騖遠,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總是滿意的、愉快的。
(3)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于健康狀態中。
(4)良好的個性,統一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保持統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熱情而不輕浮,堅韌而不固執,禮貌而不虛偽,靈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魯莽,既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頑固執拗,始終保持堅強的意志,誠實、正直的作風,謙虛、開朗的性格。
(5)適度的情緒,充分的理智。人與動物區別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必須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適度的情緒,不過悲、過喜、過憂、過怒。要用積極的情緒戰勝消極情緒,不使消極情緒、過激情緒維護較長的時間。要始終保持熱情飽滿、樂觀向上的情緒,而不低下猥瑣、淚喪悲觀的情緒,更不會反復無常。
三、維護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對策
(1)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
(2)寫信到悄悄話信箱。對一些尚不善于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問題,而有些話又是礙于顏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憂慮,而且中學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組織得更為嚴密。
(3)到立心理服務室,進行心理咨詢。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咨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要有意識地和老師建立起尊重關系,減輕或消除學生的不適應的心理現象及行為,培養適應習慣,促進心理的健全發展。
(4)和家長進行心理交談。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都需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存在種種不健康心理,應該引起教師、家長的注意。
怎樣認識中學生的不健康心理
1、逆反心理。中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年人的束縛,如果教師、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則很容易造成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比如有的教師對犯過失的學生態度粗暴,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就易激起學生“橫豎橫”的逆反心理。如有一名初二男生屢次寫紙條給一同班女生,表示愛慕之情,在課堂上班主任嚴厲批評他,家長打罵他,反而使他在性失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因侮辱女生而被送少教所。
2、幻想心理。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都或多或少地有過夢幻的體驗,這種體驗有時是在清醒狀態下,有時是在夢中對自己或他人產生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以達到心理上的滿足。如某中學一初三女生對本班長得高大魁梧的體育委員產生仰慕之情,上課老“走神”,每當有同學談起這個體育委員的時候,她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由于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成績每況愈下。那個女生不肯向老師、家長說出其中原因,后在其他場合進行心理咨詢以后問題才得以解決。
3、炫耀心理。當今不少中學生希望自己成為別人談論的“中心”,受到別人羨慕。一些中學生在交友中以異性朋友的多少相互攀比,甚至長期把比較出眾的“男朋友”、“女朋友”作為炫耀資本。有的中學生因過分炫耀自己引起同伴反感而發生毆斗。在有關部門調查的101位性犯罪青少年和工讀生中,有34.7%的人是受炫耀、攀比心理驅使而與異性“談朋友”,最終導致性失誤。
4、游戲心理。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由于性覺醒的內部沖動,產生了特殊的心理體驗,表現出對異性的關注和思念,對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容易產生一種朦朧的神秘感覺,有時受好奇心驅使,會進行游戲性嘗試。如有一個初中女生,平日喜歡看征婚廣告,為了品嘗“愛情”的滋味,用自己的名字、同學的照片應征,津津有味地熱衷于情書的往來之中。事發后她說:“我是玩玩的”怎樣看待中學生學習上的心理障礙老師和家長要關心中學生的學習,還應注意解決中學生在學習上的心理障礙。中學生有哪些障礙呢?
1.偏科心理。喜歡的學科書本翻破,不喜歡的學科是“被遺忘的角落”,以致各學科成績發展不平衡。
2.等待心理。白天混,等晚上學;今天玩,等明天學;作業不做,等待照抄。
3.唯我心理。過于相信自己,懷疑老師指點,拒絕同學幫助。
4.應付心理。為了不受批評,作業馬馬虎虎,隨便劃上幾筆;回答問題隨意應付幾句;平時不用心,臨時抱佛腳。
5.得過且過心理。上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作業愛做不做,書包愛帶不帶,考試只求60分。
6.隨心所欲心理。學習無計劃,上課三心二意,一時練字、畫畫,一時看小說、詩歌,過一會又抄歌曲。
7.對策心理。學習無自覺性,家長要我學,我就假裝看書,老師要檢查作業,就請人代勞;上課不做筆記,說視力不好;作業未做,說在家沒帶來。
8.無所謂心理。一切都無所謂,課本丟了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精選7篇)12-01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模板(精選14篇)12-05
小學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精選20篇)04-08
小學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精選10篇)12-01
團體輔導教案范文09-28
團體心理輔導教案10-27
小學心理健康團體輔導教案范文(通用9篇)12-02
心理健康團體輔導簡報(精選8篇)11-11
團體輔導方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