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2-12-29 09:57:56 松濤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通用1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通用18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口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口算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上節課所學的口算乘法練習。

  二、新授。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觀察。

  2、教師提出問題:賣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3、教師板書學生的方法,并問:12×3怎樣計算?

  4、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5、出示第二個問題: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6、教師組織學生討論:

  怎樣計算:15×3

  與12×3有什么不同

  7、學生將答案寫在書上

  三、練習。

  完成P3第1~4題

  1、2題可獨立完成。

  2、4題對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可適當的輔導。

  四、評價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哪些地方還需要提高?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說圖片中的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列出算式:1、12+12+12=361、12×3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計算方法。教師板書:10×3=302×3=6所以12×3=36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并嘗試解答。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可以用筆算的計算順序來解答也可有其他的方法,必須掌握扎實,多復述。

  做完后小組交流

  學生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

  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12×3=3615×3=45

  10×3=302×3=610×3=305×3=15

  30+6=3630+15=45

  第3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容: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系,鞏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1~6題。

  1、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組織學生看圖,思考,列式,計算,寫答語。

  第2問有學生自己提問題并解答,教室可組織小組進行交流

  3、先出示題目,問學生應該先做什么,再比較,哪些題還有其他方法?

  4、本題數字信息較多,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后再個別輔導。

  5、先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齡學生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媽媽的年齡,可給與一定的提示。

  三、課堂評價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說計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觀察圖片從中獲取數學信息,然后思考問題,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學生提出問題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組內交流。

  比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結果,也可觀察因數的變化。

  學生先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再根據問題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解答?梢哉埱蠼處煄椭

  學生弄清楚運算順序后再解答,最后訂正。

  先獨立思考,在完成題目。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說,可與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幫助。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2

  一元、角、分與小數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2、經歷比較商品單價高低貴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一位小數的加減計算。

  4、會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與同伴交流,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我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法以及學習了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讓我們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在探究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后系統的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時緊密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首先,讀懂商品標價牌是購物必需的知識技能。會用元、角、分說明用小數表示的商品價格,是理解小數意義的一個標志。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并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

  2、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合理性!柏洷热摇币攀肿寣W生想辦法獨立去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問題,并進行交流,與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辦代替,把某一種策略歸納為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禁錮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性;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獨特的見解或質疑。

  3、要把解決問題的過程與學習加減法計算結合起來。學生第一次學習小數加法是結合“買書”的情境,務必要在討論小數加法的多種算法的過程中,揭示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單位(數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也是理解小數相加時,小數點要對齊的根據。只要理解了這一點,就為學生打通了把整數加減法的經驗向小數加減法遷移的大道。

  4、整個單元的教學要逐步擴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買書”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側重理解了小數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應該把小數減法的問題交給學生獨立去解決。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和具體活動,感知鏡面對稱現象。掌握鏡子內外圖形對稱、左右錯位的規律,能利用鏡子尋找對稱軸(特別是不能對折的物體)。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現、交流,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特征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解釋生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探索鏡面對稱的一些特征。

  教學難點:

  感知鏡面對稱現象,發展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鏡子。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引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邊有一輪圓月,猴子以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聲叫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問題:“這是什么原因?”(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們好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光滑的地板也會出現倒影等。)

  2、揭示課題。

 。1)總結,說明以上幾種現象的特征。

  (2)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師示范。

  (1)在黑板上貼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看到“王”字,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圖形的對稱圖形。)

  (4)讓學生試一試。

  2、試一試。

  第(1)題: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說一說,這條虛線在對稱圖形中稱什么?

  第(2)題

  (1)鏡子中的小女孩是舉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實舉起的是哪只手?

 。2)從鏡子你能知道現在是幾點嗎?

 。3)小組討論:你發現了鏡子中有什么數學學問?究竟小女孩照鏡子時是幾時?

 。4)小組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成果。

  3、小游戲

  模擬照鏡子的游戲。

  師:假設蘇老師站在鏡子前,誰來做鏡子中的蘇老師呢?

  (師生表演。)

  采訪鏡子中的人:你為什么能做得這么準確?

 。ㄍ阑ハ嘧鲇螒颍堃唤M學生全班展示。)

  三、歸納小結,提升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有什么收獲?你的心情怎樣?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反思,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關注學生情感。)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實踐中經歷觀察、發現、歸納等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目標:通過與日常社會與周圍環境的運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

  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讀一讀下面的速度

  80千米/時45米/分96千米/秒140千米/時2.學生交流(做一做):學校操場一圈是200米,你步行繞一圈大約用()分鐘,你的步行速度大約是()。說說你是怎樣算的?(速度=路程÷時間)

  3.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誰跑得快(二)”。

  (通過復習幫助學生鞏固對速度概念的理解,對速度單位的讀和寫這個難點也進一步進行復習鞏固)

  (二)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1.出示媒體:

  (1)獵豹奔跑的速度是2250米/分,7分鐘能跑多少路程?

  (2)綿羊奔跑的速度是3米/秒,跑774米需要多少時間?

  A、學生獨立練習。

  B、反饋:口述數量關系及算式。

  C、小結:時間=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2.填表P11:

  路程

  376千米

  476米

  時間

  9秒

  2小時

  12分

  速度

  340米/秒

  8米/秒

  60米/分

  (1)學生獨立練習(2)反饋:(注意單位)你是怎樣算的?(通過填表練習使學生鞏固“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三)實際運用

  1.填表:

  速度

  時間

  路程

  騎自行車

  9分

  1080米

  駕駛摩托車

  50米/秒

  500米

  人行走

  67米/分

  1小時

  2.應用(1)甲船4小時行駛80千米,乙船6小時行駛96千米,哪條船行的快?

  (2)甲、乙兩地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上午7:00從甲地開往乙地,速度為60千米/時,這輛汽車是在什么時刻到達乙地的?

  (3)一輛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輛公共汽車速度的4倍,公共汽車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A.學生獨立練習

  B.反饋(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一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估算一位數除三位數的商是幾位數,能正確計算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方法,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比較除數和被除數最高位的大小來判斷商是幾位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學生板演豎式計算。

  81÷984÷754÷3

  68÷280÷556÷4

  師:前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板書課題:商是幾位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

  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主題圖,并提出問題:從北京到四平的鐵路全長888千米,動車運行時間約6時。平均每時運行多少千米?

  師引導思考:求“平均每時運行多少千米?”怎樣列式?同時引導學生列出算式:888÷6=□。

  引導學生先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再算一算。

  學生交流估算:因為600÷6=100,所以888÷6的商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個三位數;或者先假設商是三位數,那么最小的三位數是100,100×6=600,而888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位數;或者888÷6,百位上的8比6大,所以商一定是個三位數。

  師質疑并引導:到底我們估計的.對不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指名學生上臺板演豎式書寫過程,師最后課件出示完整過程:

  888÷6=148(千米)

  2.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圖片,讓學生結合方格圖說一說豎式每一步的意思。

  先指名學生看圖說一說,再根據學生匯報加以說明: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6=100,在豎式百位上商1;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在豎式十位上商4;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在豎式個位上商8.結果是100+40+8=148,所以888÷6=148。

  3.估一估商的位數。

  課件出示教材第6頁估一估練習題。讓學生按照上面學習的方法來估一估下面三個除法算式的商是幾位數,并在小組內交流估計的方法,再算一算驗證一下。

  4.小結:當被除數的最高位百位上的數字大于或等于除數時,商是三位數。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1題。

  (1)畫一畫,分一分,然后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在小組內交流豎式計算中每一步的意思,再集體交流訂正。

  2.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2題。

  (1)讓學生估一估每個算式的商是幾位數。

  (2)學生計算各題的商,并對照估計的商,初步判斷結果的正確性。

  (3)交流對照計算的結果,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

  3.完成教材第7頁“練一練”第3、4題。

  第3題,第(1)小題是求把685本平均分成5份,求一份是多少,列式:685÷5=137(本);第(2)小題是看584厘米里有幾個4厘米,列式:584÷4=146。

  第4題,先求一共有多少顆幸運星,用375+309=684(顆),再把這684顆幸運星平均分成6份,裝在這6個盒子里,列式:684÷6=114(顆),即為每個盒子裝的顆數。這里要注意的是,“送給幼兒園的6個班”這個條件是多余條件,在這里與所解答的問題無關。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除法。還學習了判斷商的位數,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字大于或等于除數時,被除數是三位數,商也是三位數。

  【教后思考】

  在求商的過程中,先讓學生估計商是幾位數,讓學生在除的過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應寫在百位上,然后嘗試列豎式進行筆算,并引導學生將前面掌握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方法,遷移到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的計算上來,優化新知識的學習過程。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活動,讓學生結合活動內容作實例,感知鏡面對稱現象

  2、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

  3、逐步發展學生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利用鏡子進行幾個簡單而有趣的試驗,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學生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沒有時間輔導孩子,鏡子雖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他們是否能去認真仔細觀察鏡子中的學問呢?要以此來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對他們來說會更有趣味。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講《猴子撈月》的故事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請你們仔細聽,然后看看誰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續講下去,‘猴子在路邊散步,看到天空高掛一輪圓月,猴子走到井邊,發現井里也有一輪,猴子以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來長長的網兜。眾猴子怎么也撈不出“月亮”。

  也許學生還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師:這是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師:在生活中,你們還有沒有發現類似的現象?(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與同伴流。)學生可能知道:

  (1)照鏡子時,出現的現象

  (2)雨過天晴,路里積水中會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麗的地板,也出現倒映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鏡子中的數學”。(板書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組織活動

  1、教師示范

  (1)在實物投影上放一個大的.黑體字——“王”的一半;

  E

  (2)把鏡子放在虛線上(對稱軸上),讓全班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王

  (3)讓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發現?

  A、看到了整個的“王”字

  B、鏡子里的圖形是鏡子外的圖形的對稱圖形。

  2、試一試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一面小鏡子,做一下第(1)題

  (1)讓學生把鏡子放在虛線上,看看鏡子里的圖形和整個圖形

  (2)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在書上畫出對稱圖形。

  A8

  (4)全班交流,選出幾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題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小鏡子,按本題圖示的情境,把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紙片在鏡面前擺一擺,對比鏡面中的圖形和桌面上的圖形有什么關系。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鏡面的對稱現象。

  第(3)題

  投影出示課文情境圖,想一想:機靈狗鏡子判斷“現在是5時”對嗎?

  猜一猜:現在是幾時?

  (4)實驗證明

  A、取一時鐘,將時間調至7時正(時鐘鐘面上不顯示數字)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鐘面。鏡子自然朝向學生。

  D、讓學生觀察鏡子里的圖形,比較課文里的鐘面圖形,可以看出是一樣的。

  E、將鐘面反轉,讓學生看清鐘面時間。(7時)

  (5)練一練

  A、教師將時間調至3時

  B、時鐘背對學生,舉起

  C、取一鏡子,對準時鐘

  D、讓學生觀察鏡子,想一想:現在是幾時?

  E、反轉時鐘,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課文第1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第一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并打上對號

  (2)用鏡子來試一試,進行驗證。

  第2題:

  這是一種尋找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位置的簡易方法,通過練習活動,使學生明白,如果對稱圖形能對折,那么折痕就是對稱軸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對稱特征的物體,無法對折,那么租用鏡面對稱原理的對稱圖軸的辦法也是明智的。

  2、實踐活動

  3、(1)讓學生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2)會剪紙的學生,自己動手剪一些簡單的作品。

  開展這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得到張揚,滿足那些具有較強空間觀念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而且也進一步促進學生對對稱圖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問題,會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題

  (1)、17個蘋果,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盤,還剩()個。

  (2)、每盒飲料4元,19元能買()盒,還剩()元。

  看來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例5)

  師:同學們,圖上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劃船

  師:從圖上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

  師: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點不明白,誰能幫幫老師?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師:哦,謝謝你,解釋的很清楚,你們聽明白了嗎?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師:那這里的數學問題是什么?你找到了嗎?

  生:問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你找的很對,你能幫老師解釋一下這里的至少嗎?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師:哦,就是最少要租幾條船?現在誰能完整的說說這道題目?

  生:22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幾條船?

  師:如果有6人去劃船,每條船安排1人,需要幾條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每條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師:那我們這里每條船上應該安排幾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滿,也就是坐4人

  現在請你用畫一畫或者寫一寫的方式來解答這個問題。

  生1展示:我用了4個圓來代替4個人,共用了5條船還余兩個人。

  生2展示:我用一個大圓代替一條船,直接往里面寫4,就代表坐了4人,還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豎式算的,22個人,每條船坐5人,坐了20人,還余下2人。

  師:謝謝你們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解決方法!現在你們能根據她的方法來列算式嗎?

  生:22÷4=5(條)……2(人)師:為什么用除法?生:因為四個四個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幾個四,所以用除法?

  現在我們已經用算式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至少要租幾條船?生1:5條生2:6條

  師: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鍵!那么余下的2人應該怎么辦?

  生1:余下的2人應該再租一條船。生2:我也認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條船!

  師小結: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讓你去,你樂意嗎?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條船!所以我們要用5+1=6(條)

  2、運菠蘿

  師:劃船劃累了,你口渴了嗎?王叔叔為我們準備了菠蘿,誰能讀一下?

  生讀題。

  生自由列算式!

  學生展示:27÷8=3(次)……3(箱)3+1=4(次)

  師:為什么要加1?生:因為剩下的3箱還得單獨再運一次。

  師小結:像這種處理余數時,給商加1,我們稱為進一法。

  3、買面包

  師:同學們,王叔叔還給我們準備了肉松面包。看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個。

  師:出示問題。我拿10元錢最多能買幾個?請你列出算式并說說理由

  生:10÷3=3(個)……1(元)因為剩下的1元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像這樣余數對商沒有影響,直接去掉了,我們稱為去尾法。

  4、對比總結

  劃船和買面包這兩種情況對余數的處理相同嗎?為什么?

  生:因為劃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卻買不了一個面包

  師小結:也就是這兩個是不同的實際問題,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處理余數。

  三、鞏固練習

  1、判斷(說明理由)

  李阿姨縫制上衣,每件上衣釘7個扣子,38個扣子可以釘幾件上衣?

  38÷7=5(件)……3(個)

  5+1=6(件)

  答:38個扣子可以釘6件上衣。()

  2、下面各題是選“去尾法”還是“進一法”

  (1)做一張床單需要2米布,7米布最多做幾張床單?()

  (2)50個奶油蛋糕,每8個裝一盒,至少要用多少個盒子?()

  3、旋轉木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幾次?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談談你的收獲嗎?

  生1:我知道了對余數的處理有“進一法”和“去尾法”

  生2:我知道了處理余數時要考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

  有余數的除法

  解決問題

  22÷4=5(條)……2(人)

  5+1=6(條)

  答:至少要租6條船。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2)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生活中感悟數學、體驗問題沖突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2)培養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時間與路程,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速度是復合單位,會正確讀寫速度單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都跑過步吧,那你們知道我們班誰跑的最快嗎?

  我們就以50米為例,請5位你認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所用的時間。

  [引用學生體育活動中熟悉的50米跑為情景,使學生感悟生活中的數學,并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進而進一步對下文的路程相同、時間相同時,速度的變化情況討論作鋪墊。]

  二、新授

  (一)路程相同時,比速度。

  師:你們認為這5位小朋友中,誰跑的最快?

  為什么?(生說理由)

  師:可見,在路程相等時,誰用的時間短,誰就跑得快。

  (二)時間相同時,比速度。

  師:一年級的小A同學看到()號運動員跑的這個成績,他樂壞了,高興得說,我居然和三年級的大哥哥跑的一樣快。

  師:說說你的想法。(生說想法)

  師:可見,在時間相同時,誰跑的路程長,誰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比速度。

  1、學習速度的單位

  師:剛剛我們說,路程相等時,時間越短,速度越快;時間相等時,路程越長,速度越快。那么,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該怎么比快慢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揭題)誰跑得快

  來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間的PK賽,小丁丁說“我3分鐘走了180米,小胖說“我5分鐘走了250米,誰跑的快?”說說你準備怎么比?(算出每分鐘所行的路程)

  師:請你在1號本上完成(1學生板演、校對)。師:再來看看摩托賽車與小汽車之間的較量。

  師:小丁丁這里是60米,摩托賽車這里也是60米,大家都是60米,是不是就是說,小丁丁和摩托賽車一樣快呢?

  [相同的數據,不同的意義,提出這樣的問題,旨在使學生在頭腦中出現“沖突”,通過學生自己感悟,得出每個數據表示的是在單位時間內行走的路程的表達,從而引出速度的單位,并對速度的意義產生初步的感悟。]

  師:為什么?說說你的想法。(第一個60米表示的是小丁丁每分鐘行60米,第二個60米是摩托賽的1秒鐘行了60米)

  師:我們光從數據上看,是一樣的,這樣很難區分,所以這時候,我們很需要一個能正確表示速度的單位,像小丁丁這樣1分鐘行使60米,指的就是他的速度(板書),我們把它寫作60米/分。讀作、表示?而摩托賽車的速度則應該是60米/秒。讀作、表示?如果我們把速度單位這樣來寫,我們就能很好地進行區分了。

  師:照著老師的樣子,將自己本子上的單位修改一下吧。

  師:思考這道題目,現在,你能嘗試著用剛剛學到的這個本領來完整地解答了嗎?(一學生黑板)

  師:請你來說一說,你所計算的吉普車的速度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讀作?

  2、感受生活中的速度,并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其實,除了我們剛才遇到的物體的速度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讓我們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一下速度吧。

  (當遇到獅子的追捕時,鴕鳥甚至奔跑的還要更快;豹子奔跑的技能,其實是一種生存的'技能;遇到過電閃雷鳴嗎?你能說一說,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呢?你知道為什么嗎?)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速度的信息,做一個有心人,相信你會了解更多。

  [通過感悟生活中的速度,一方面是讓學生練習速度的讀法和表示的意義的過程,使學生在有趣的欣賞、閱讀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其次,使學生通過這個過程了解速度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另一方面,通過這樣的介紹,拓寬學生知識面的過程,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了解更多。其實,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義。]  3、概括什么是速度:

  師:看來,2250米/分、340米/秒、4千米/時等等表示的都是速度,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什么是速度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行駛的路程。)

  4、速度與路程和時間的關系

  師:這是我們剛剛用過的6組數據(PPT呈現出之前計算過的6組數據),仔細觀察,想一想,速度與路程和時間有怎樣的關系?

  5、口答:

 、乓涣谢疖2小時行駛180千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_____。

 、谱孕熊3分鐘行駛了600米,這輛自行車的速度是_____。

  ⑶一名運動員8秒跑了80米,這名運動員的速度是______。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速度、路程和時間”三個量之間的關系解決一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

  帶有這個標志(標志上標有60)的路共長180千米,張叔叔駕車想花2小時開完這一路段。他會超速嗎?

  [本節課是《誰跑得快》的第一課時,因而在授課時著重安排解決“速度”,將“路程”與“時間”安排在第二課時,但考慮到學生思維的需求,也預設到了學生求出“路程”或“時間”來解決此題的可能,因此,除了上面練習中集中練習了解決不同物體的速度外,在此題中,我特意編寫了一些特殊的數據,旨在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需要。]

  四、回顧

  師:今天你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結合“貨比三家”的具體情景,經歷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

  2、體驗小數大小比較的多種方法,會比較簡單小數的大小。教學重難點:

  掌握小數大小比較的不同方法,并會比較小數的大小。教具準備:

  投影片(P4的情景圖)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在文具店里學到的.數學知識,這節課,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師出示下圖)

  師:圖片中告訴我們什么?

  生1:奇奇文具店中鉛筆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

  生2:丁丁玩具店??

  師:你能從中提出個數學問題嗎?生3:哪個文具店中的鉛筆盒便宜?

  生4:要買書包應到哪個文具店去買???

  師:同學們真棒,那么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二、學習新知

  1、師:同學們想一想,去哪個文具店中的買鉛筆盒便宜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指名回答。師:誰能說一下。

  生1:去奇奇文具店買,因為4.9元小于5.1元。師:你是怎樣比較4.9元與5.1元的大小的呢?

  (3)匯報交流。

  生1:因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く5.1元。

  生2:因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淘氣有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

  同學們說幫不幫?(幫)

  師:小淘氣想買一塊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買,同學們幫他選一家,好不好?(好)

 。1)學生自己比較大小。

 。2)小組討論:你是怎樣比較的?(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填一填。

  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組自己練習。

  2、到哪個商店去買?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生1:我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

  生2:我知道小數的大小比較有不同的方法???(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貨比三家

  4.9元○5.1元

  ①4.9元=4元9角②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實驗教材(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P69-70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問題情境,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學會計算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展統計觀念,增強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重難點、關鍵:

  重點:讀懂統計圖,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難點:了解平均數的意義。

  關鍵: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認識平均數,并能運用已學統計知識和平均數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ㄒ唬┗顒右唬鹤x統計圖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投籃比賽嗎?你們懂得一些投籃比賽規則吧?

  師簡要說明一些投籃規則。

  師:三(1)班同學分成四小組舉行兩場投籃比賽,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師:第一場比賽,準備,開始!同學們把比賽結果制成了統計圖,請看!通過統計圖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發言,師正確評價學生的發言。

  接著展示第二場比賽結果的統計表。師:這是第二場比賽的情況,誰能根據統計表幫老師把這場比賽的統計圖完成呢?

  然后全體進行評價。

 。ǘ┗顒佣邯勁平o哪組

  師:兩組比賽情況已經出來,下面讓我們來評一評這兩塊獎牌分別該給哪個組?(師出示獎牌,同時展示課題:比一比)

  師:我想請大家來做裁判,你們樂意接受嗎?

  師:同學們可以從中任選一場來評,評的時候要仔細觀察,發揮小組合作優勢,看誰的辦法好,理由充分,我們要給優秀裁判組發獎牌,各小組加油喲。ㄍ瑫r出示小獎牌)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并參與活動,然后反饋意見,適時發優秀裁判獎牌。

  師小結:第一場比賽兩組人數相同,第一組總數20個,第二組總數19個,所以獎牌應給第一組。

  問:第二場比賽中,第三組總數25個,第四組總數24個,但人數不相同,獎牌應給哪組呢?

  師:在人數不相等的情況下,光看總數不公平,應比小組里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即平均數。(板書:平均數)你們有什么好辦法算出每組的平均數嗎?

  激起學生再次進行討論。

  小組匯報:①移多補少

 、谟嬎闫骄鶖担旱谌M(5+8+4+2+6)5=5(個)

  (板書)第四組(6+5+6+7)4=6(個)

  師生小結第二場比賽的獎牌應給第四組。

  師:剛才大家在積極思考第二場比賽的獎牌應給哪組,最后是誰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生:平均數。

  師:你們覺得平均數怎么樣啊?

  師生小結:像第一場比賽人數相等,我們可以求總數,也可以求平均數;但第二場比賽人數不相等,就一定要用平均數才能解決問題,這里求平均數就是用總數除以人數。同學們的`裁判任務完成得真不錯,我代表三(1)班同學感謝大家!

 。ㄈ┗顒尤涸囈辉

  師:最近小熊開了一個冷飲店,本月前三周賣出冰糕情況見統計圖。(展示統計圖)小熊現在有個難題,本周該進多少冰糕呢?你們能不能幫小熊解決這個難題?

  組織學生獨立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學生反饋意見,師生共同評價,意見合理都要給與鼓勵。

 。ㄋ模┗顒铀模赫f一說

  師:生活中,有很多有關平均數的信息,比如,我了解到我們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嗎?

  部分學生匯報身高,師適時強調同學們要加強鍛煉,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師: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或用到過有關平均數的信息?說說看。

  指名匯報,師及時進行表揚,并鼓勵學生平時要積極思考,善于積累數學知識。

  (五)實踐活動

  調查小組同學的身高,并計算小組的平均身高。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判斷、舉例等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并會直觀地區分這兩種現象。

  2.通過觀察推斷、操作驗證等,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征。

  過程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及動手實踐、發揮想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現象

  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感悟平移的本質。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學具紙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運動畫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你們想看嗎?

  生:(想)

  師:不過呀,在沒有看畫面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認真觀察的同時要開動你聰明的腦筋思考:它們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的樣子一樣嗎?同學們還可以邊看邊用手勢表示出它們運動時的樣子。好,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出示課件:火車,電梯,纜車,輪船,風扇,鐘擺)

  (學生認真觀察)

  師:那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也就是運動時的樣子分分類嗎?同桌之間交流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要這樣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火車,電梯,纜車的運動分為一類,它們的運動路線都是直的;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的,這樣的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輪船,風扇,鐘的指針的轉分為一類,它們都是轉動的。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轉動這樣的.現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

  (板書:平移、旋轉)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平移和旋轉”。(把課題補充完整)

  游戲:

  『二』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你能正確判斷出下面的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出示課件:判斷平移和旋轉)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呢?(指名舉例)。

  師:同學們通過你們剛才的學習,你能用自己的動作把平移和旋轉做出來嗎?

  師: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現它的,同學們猜想一下,大樓在現實中會平移,旋轉嗎?

  師:剛才有的同學說會,有的說不會;下面老師就領著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工程師們是如何讓整棟大樓平移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上海音樂廳,始建于1930年,是當時上海的一流電影院,1959年改成音樂廳。為了更好的保護它,上海市政府決定對它整體平移,20xx年從原址向東南整體平移了約66米,使得上海音樂廳終于重放光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過程。

  師:同學們,聽了這件事,你們說神奇不?

  師:是啊,真是太神奇了!這體現了人類的智慧,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只要我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就能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下面讓我們也來研究研究平移吧!

  『三』: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距離。

  情景: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要給圖中的這座房子搬家,請同學仔細的觀察小房子是在做什么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你們能判斷一下這小房子到底是平移了幾格嗎?

  師:好的,同學們,先別說出答案,請你拿出你們手中的這兩張卡片,自己動手移一移,移動一格,數一格,然后說出這個房子是向右平移了幾個格呢?也可以兩個人商量商量看,好,現在開始。

  師:同學們小房子向右移動了幾個格子。(6個)

  師:同學們,其實要看一個房子平移了幾格,你看的這個點不能變,你不能說一會看這個點,一會看那個點。

  師:同學們看老師來演,我們先在原來小房子上找到一個定點,然后在移動后的小房子上找到這個點,這個點平移了幾格,這個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師:好的同學們,這個問題咱們搞明白了,如果給你一幅圖讓你來判斷它們分別向哪平移幾格,你能準確的作出判斷嗎?

  生:能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移一移,數一數。

  【四】.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師:剛才孩子們又能移,又會數,如果請你們在紙上把平移后的圖形畫出來你們會嗎?

  師:比如說我想請你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之后的圖形畫出來,你們能嗎?

  生:能

  師:別急著動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來演示。

  師:先找到圖形中的一個點把它平移,再找到其余各個點,把它們平移到相應的格子,然后把各個點連接起來,就可以得到平移后的圖形。

  師:請大家把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畫出來,自己用剛才的方法畫畫看

  (學生動手畫圖)

  『五』總結

  師:隨著鐘表指針的旋轉,這節課也即將結束,孩子們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的是(),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像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是平移,像什么樣的運動方式是旋轉呢?

  (學生自己總結,老師補充)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平移和旋轉的例子,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身邊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好嗎?課堂的最后讓我們一起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一下有平移和旋轉得到的美麗的圖案,去感受一下平移和旋轉帶來的藝術之美吧!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鏡子的反射的圖案有什么特點。

  2、能夠根據鏡子的反射畫出對稱圖形。

  3、使學生經歷探索鏡面對稱現象的一些特征的過程,培養并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能力。

  4、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進而培養學生鉆研數學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一面小鏡子、美術字“王”、收集一些照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事先準備一個小鏡子夾在一本書里,然后說:“老師的書里夾了幾張偉人的照片,誰想來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學不能夠說出來!

  問:你看到了什么?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誰?你想到什么?

  揭示課題:鏡子中的數學。

  二、學習新課

  1、引導談話:

  鏡子能做什么?鏡子里的圖象和實際中的圖象有什么關系?鏡子中也有很多的數學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老師演示:把鏡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觀察到了什么?

  放在一半的蝴蝶圖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

  問:和原來的圖有什么不同?這是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2、從鏡子中看到的圖象是一個什么圖形?哪一條線是它的對稱軸呢?

  3、是不是所有在鏡子中形成的圖象都是一個對稱圖形?觀察圖3,你發現了什么?

  在鏡子中看到的數字和實際中的數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圖形也是對稱圖形。

  4、運用這個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鏡子觀察物體時需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鏡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幫我們做什么?你能用鏡子做哪些事情?

  在學生的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小結。

  三、鞏固練習

  (一)反饋練習:

  1、完成18頁第1題:

  從鏡子中看到的是哪一個圖形?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正確地進行判斷:鏡子中的圖象和實際的圖象是相反的,并是對稱的。

  1、第2題:

  把鏡子放在一個對稱圖形的適當的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圖的全部。

  小組討論,把鏡子放在哪里合適?為什么?

  實際上鏡子放在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上就可以了,想一想這是什么道理?

  (二)拓展練習:

  從鏡子里反射的時間有什么特點?

  實踐操作:從鏡子中觀察一個鐘表的時刻:5時整。鏡子中的時刻是7時整。

  再讓學生觀察一些這樣的時刻,引導學生注意發現其中的奧秘。

  四、全課總結

  本課你學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鏡子中蘊藏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

  收集一些對稱的圖形、圖案和照片,班里展覽。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筆算乘法(教材第46頁例1及“做一做”,第47頁練習十第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3.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掛圖

  【情景導入】

  1.計算。提問:用一位數乘多位數,我們該怎樣計算?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哪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18×3024×5019×7053×20提問:兩位數乘整十數你是怎樣口算的。

  【新課講授】

  1.談話導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廣泛的應用,但有時也需要我們計算出準確的結果。例如到商店里買東西,要付多少錢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給大概的錢,必須算出準確的結果,所以我們還必須掌握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不進位)

  2.出示教材第46頁的.例題1。

 。1)出示主體圖以及例題1:

  王老師到書店買了一套書,共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2)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要求一共買了多少本?該怎樣列式?

  14×12(為什么用乘法計算?)

  師:14乘2,我們已經會算,14乘12我們還沒學過,這是用兩位數乘的乘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提問:誰能把14乘12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知識呢?以4人為一小組討論。

  (3)匯報:一種方法可以把12本書分成10本和2本兩部分,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錢,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王老師要付的錢。

  板書:

  師:剛才我們求一共買多少本書,計算時一共用了3個豎式,大家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3個豎式給并起來寫成一個豎式呢?

 。4)講解14乘12豎式。

  剛才我們是先算什么?怎樣算?教師講評時用紙把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1”蓋住。那計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個一,再算2乘1表示2個十,合起來是28,在28的旁邊注明14×2的積)

  此時,教師揭去蓋在第二個因數十位“1”的紙,并問: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樣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書一共多少錢,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邊注明14×10的積)

  教師對著豎式說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寫在十位上,個位寫0,再用10去乘1,得10,但這個1不是表示1個十,10乘1得到的10應該表示10個十,10個十就是100,所以這個1必須寫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邊注明1×10的積。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書的錢和2本書的錢加起來,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來,得168)

  說明: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請一個同學復述一遍豎式計算的過程。

  3.提問:這個豎式同前面的三個豎式有沒有聯系?哪種方法更簡便?

  4.議一議:怎樣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5.引導小結,歸納筆算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和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得數的末位要和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46頁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問,兩個因數分別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數與第一個因數相乘的積,下一步應該用哪位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出的積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余的題目獨立完成,要求列豎式,最后教師講評。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2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開展比賽:看誰算得對,算完后互相檢查計算的過程和結果,評一評,誰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1題。從題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個雞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算呢?

  指名說一說。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ń處煆娬{: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分別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同第一個因數相乘,乘得積的末位同第二個因數的數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后作業】

  1.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3~5題。2.完成《創優作業100分》中本課時練習。

  筆算乘法(不進位)

  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用豎式計算時,先分別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同第一個因數相乘,乘得積的末位同第二個因數的數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在教學新知時,我首先讓學生重點分析情境圖,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14×12,再讓學生利用剛剛學習的估算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錢,最后讓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的方法,再在小組內交流。通過交流,學生很快就發現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當學生用豎式計算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每一步計算的結果,尤其是理解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寫。本節課特別重視讓學生敘述計算過程,讓學生在“說”中理解算理。

  本節課從學生課堂反饋的情況看,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只有少數個別學生還需進行課后輔導。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4

  一教育

  21jy_11552204352021-09-2900:27蘇教版5.09M3個學幣1星級

  二分數乘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整數乘法,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計算分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編排的。通過學習分數乘法的計算,不僅可以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而且能為后面學習分數除法和百分數奠定重要基礎。本單元的內容包括分數與整數相乘、分數與分數相乘、分數連乘以及倒數的認識。教學要求是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法表示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乘法,能應用分數連乘計算和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第1課時分數與整數相乘

  教材第28~29頁例1及相關練習。

  1.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索并解決問題的意識,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重點: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掌握其計算方法。

  難點: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課件。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整數和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現在,我們開始來學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復習:(1)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2)++=++=

  學生做完第(1)題后,提問:整數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做完第(2)題后,提問:這兩道題各有什么特點?

  師:計算第(2)題第2個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

  師: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與整數相乘。(板書課題。)

  1.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

  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1中長方形直條圖,標注出長是“1米”。

  師:做一朵綢花用米綢帶,你能在圖中涂色表示出這個已知條件嗎?

  出示問題:小芳做3朵這樣的綢花,一共用綢帶幾分之幾米?

  師:你能在圖中涂色表示出來嗎?(先由學生回答,再涂色。)

  師: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生:++。

  師:求3個相加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你會列式嗎?

  生:3×。

  教師板書:×3或3×。

  師:這個算式中的是什么數?式中的3是什么數?

  師:由此可以看出,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是相同的,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探索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1)學生嘗試計算×3。

  師啟發:×3的積是多少?你能聯系已有的知識從不同角度說明嗎?

  生:。

  學生試做,教師啟發總結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

  師:×3=,由此你發現分數與整數相乘是怎樣計算的?

  生:用分數的分子乘整數,所得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原分數的分母作為積的分母。

  師:以后計算分數乘整數時,不必再寫加法算式,直接根據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法則進行計算。

  (2)解決例題的第(2)題。

  師:小華做5朵這樣的綢花,一共用綢帶幾分之幾米?

  學生嘗試列式計算,指名板演。

  點評時明確:計算結果不是最簡分數時,要約成最簡分數。

  (3)總結計算方法。

  師:比較剛才兩道算式的計算過程,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數與整數相乘,可以怎樣計算?在小組里交流。

  小結:分數與整數相乘,把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計算時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出結果。

  1.教材第29頁“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按要求在圖中涂色,然后列式計算。第2題指定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教材第32頁“練習五”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教材第32頁“練習五”第3~5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列出了哪幾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有什么聯系?

  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1.課前對學生的估計過高,可能沒關注到全局。這也提醒我,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案,更重要的還是要備好學生,這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2.對學生的多樣思維應加大評價力度。評價一個學生,要適時、適當,決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殺,否則可能會壓制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有待加強。

  3.在課后鞏固的作業設計中,我本著“精”的原則,盡量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去設計一些題目,做到精講精練。既學會知識,又能熟練運用。

  第2課時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教材第29~30頁例2及相關練習。

  1.使學生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知道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計算。

  2.通過操作、觀察,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以及計算方法。

  課件。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在學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

  復習:計算下面各題,并說出計算方法。

  ×2×1×5

  師:上面各題都是分數與整數相乘,說一說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以及計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師補充。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教學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29頁例2花朵圖,然后出示條件:

  小星做了10朵綢花,其中是紅花,是綠花。

  引導學生理解:“其中”是什么意思?

  使學生明白是10朵中的,然后出示問題。

  (1)紅花有多少朵?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求紅花有多少朵,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朵。

  師:怎么列式計算呢?(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

  生:10÷2=5(朵)。

  師:為什么可以用上面的算式計算?

  生:10朵的是紅花,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紅花。

  在此基礎上指出: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教師說明要求,學生列式解答。

  (2)綠花有多少朵?

  可以先讓學生在圖中涂一涂,借助涂的過程理解求綠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平均分成5份,求這樣的2份是多少,引導學生用以前的方法解決。

  生:10÷5×2=4(朵)。

  在此基礎上指出: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10×來計算。

  師:求10朵的是多少,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這樣的2份是多少。計算10×時要先約分,實際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

  (3)引導學生進行比較。

  師:通過對上述兩個問題的計算,你明白了什么?

  引導小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1.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根據題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

  2.教材第30頁“練一練”第2題。

  通過填空,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

  3.教材第32頁“練習五”第6~9題。

  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學習了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拓展。計算方法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推導過程比較復雜,學生較難理解。它也是今后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意義難以理解,可適當補充一些變式訓練來幫助學生理解,以提高學生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的能力。

  第3課時“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材第31頁例3及相關練習。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繼續學習用分數乘法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豐富對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的認識,拓展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分析“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量關系。

  難點:用分數乘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課件。

  課件出示教材第31頁例3中的條形圖。

  師: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引導學生用分數描述圖中的數量關系。如:把黃花朵數看作單位“1”,紅花是黃花的,綠花是黃花的(或);把紅花朵數看作單位“1”,黃花是紅花的,綠花是紅花的等。

  1.教學例3第(1)題。

  出示題目:黃花有50朵,紅花比黃花多,紅花比黃花多多少朵?

  引導學生看圖思考: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是圖中的哪個部分?它是哪種花朵數的?也就是多少朵的?

  追問:50朵的是什么?

  指出:“紅花比黃花多”,是把黃花朵數看作單位“1”,紅花比黃花多的朵數是50朵的。

  指名列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50×。

  師: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完成計算。

  2.教學例3第(2)題。

  出示題目:綠花比黃花少,綠花比黃花少多少朵?

  學生嘗試解答,指名板演。

  追問:“綠花比黃花少”這個條件中,要把哪個數看作單位“1”?要求綠花比黃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

  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理解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時,關鍵是什么?

  指出:理解用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時,關鍵是弄清這個分數是哪兩個數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的。

  1.教材第31頁“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對有困難的學生,提示可以先按要求畫一畫,再完成填空。)

  2.教材第33頁“練習五”第10題。

  先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再把數量關系補充完整。

  3.教材第33頁“練習五”第11~15題。

  獨立解答,交流思考過程,集體訂正。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在今天課堂上的表現怎么樣?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進一步理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可以用乘法計算。在以前沒學分數乘法的時候,我們是先求出1份的量再乘相應的份數來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從課堂反饋看,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小半的學生還是不習慣用分數乘法計算,還是把它看成份數去理解。但經過一系列的訓練后大多數的學生在列式時已經很自然地把單位“1”的量與它的幾分之幾相乘。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第4課時分數與分數相乘

  教材第34~35頁例4、例5及相關練習。

  1.使學生知道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法則也適用于整數和分數相乘,把分數乘法統一成一個法則。進一步鞏固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算理。

  課件、長方形紙。

  1.計算下面各題。

  4×7××4×12

  2.說說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小結: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3.課件出示:×。

  師:這道題與之前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1.教學例4。

  課件出示教材第34頁例4題、圖。

  師:畫斜線的部分是的幾分之幾?又是這個大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引導學生明確:左圖中斜線部分占的,右圖中斜線部分占的。

  師: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樣列式?求的呢?

  師:你能列算式并看圖填寫出書中的結果嗎?

  (打開教材第34頁完成填空。)

  師:根據填的結果想一想怎樣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

  生:分數與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2.教學例5。

  課件出示教材第34頁例5題、圖。

  師:×和×分別表示的幾分之幾?

  師: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結論計算這兩道題嗎?

  學生試做,訂正完后師問: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呢?

  師:請同學們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紙上先涂色表示,再畫斜線表示的和的。看看操作的結果與你計算的結果是否一致。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3.歸納總結。

  師:比較剛才計算的每個積的分子、分母與它的因數的分子、分母,你有什么發現?

  歸納出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分數與分數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4.完成教材第34頁“試一試”第1題。

  提醒學生注意:計算分數與分數相乘時,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5.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的推廣。

  請同學們先完成“試一試”第2題的填空,提醒學生把整數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來計算。

  討論: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適用于分數與整數相乘嗎?為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1)整數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數,所以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也適用于分數與整數相乘。

  (2)實際計算時,可以直接按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分數和整數相乘,而不必把整數改寫成分母是1的分數,這樣比較簡便。

  (3)也可以把整數與分數直接進行約分后再計算,這樣更簡便。

  1.教材第35頁“練一練”。

  引導學生直接用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方法進行計算。

  2.教材第37頁“練習六”第1題。

  先在圖中畫一畫,再列式計算。

  3.教材第37頁“練習六”第2~5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講。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分數與分數相乘怎樣計算?

  本節課主要教學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個意義獲得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引導學生在直觀圖的支持下,在分析比較、探討交流的環境中逐步發現規律,在深層次的思考和討論中完善方法、構建方法體系。通過學習,有些學生雖然掌握了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錯誤較多,約分的方法也不能掌握,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加強計算的訓練,熟練掌握計算的方法。

  第5課時分數連乘

  教材第35~36頁例6及相關練習。

  1.學會計算分數的連乘,并掌握分數連乘的計算技巧。

  2.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計算能力,提高分數乘法計算的熟練程度。

  重點:分數連乘的簡便算法和計算時約分的簡便方法。

  難點:正確理解并掌握用分數連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

  課件。

  1.口算。

  ×6=×=10×=×=

  2.師:請同學們說說分數乘法怎樣計算?怎樣約分計算比較簡便?

  師:同學們都掌握得不錯,今天我們來學習分數連乘。

  (板書課題:分數連乘。)

  1.課件出示教材第35頁例6,理解題意。

  師:從題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同桌互相交流。

  2.畫圖分析。

  教師先畫一條線段,表示一班做綢花的朵數。

  啟發學生思考:怎樣用線段表示二班做綢花的.朵數?教師引導學生畫一畫。

  師:你會用線段表示三班做的綢花朵數嗎?

  學生獨立畫一畫。

  3.列式計算。

  (1)師: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出二班做的朵數,再計算三班做的朵數。

  (2)師:怎樣列式呢?

  學生獨立列式,指名板演。

  生:135×=120(朵)120×=90(朵)

  (3)分布算式可以列成綜合算式135××。

  師:這樣的乘法算式你會算嗎?

  討論計算過程。

  師:有沒有不同的算法?

  比較不同算法。

  師:這兩種算法各是怎樣算的?你認為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歸納方法。

  師:今天學習的分數乘法和以前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1.教材第36頁“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訂正,交流算法。

  2.長方體的長是3米,寬是米,高是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3.教材第37頁“練習六”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4.教材第38頁“練習六”第7~9題。

  引導學生先分析題意,再列式計算。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分數連乘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今天教學分數連乘,從例題看還是比較簡單的,學生學習時比較輕松。

  本節課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畫線段圖上,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并畫出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條件中單位“1”的轉換,分析清楚數量之間的關系。對于分數連乘的計算,有一些學生約分時不太熟練,感覺速度較慢。

  在課后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中發現有個別學生是先把兩個分數相乘進行計算的,這樣的計算我覺得可以理解成是把間接的分數表示轉化成直接的分數表示。總的來說,本節課的課堂教學不理想,希望通過多做題來補救。

  第6課時練習課(分數乘法)

  教材第38頁第10~15題。

  1.提高學生計算分數乘法的熟練程度,能夠正確地計算分數乘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正確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難點:靈活運用分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知道分數連乘的簡便算法和計算時約分的簡便方法。

  1.教材第38頁“練習六”第10題。

  引導學生復習單位間的進率后,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訂正。

  2.教材第38頁“練習六”第11題。

  學生獨立計算,完成后觀察每組數的結果有什么特點。

  概括:一個數與比1小的數相乘,積小于原數;一個數與比1大的數相乘,積大于原數。

  3.教材第38頁“練習六”第12~14題。

  獨立完成后訂正。

  4.教材第39頁“練習六”第15題。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要求魚缸里有水多少立方米,需要哪些條件。

  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本節課作為分數乘法的一個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提升。鞏固的內容包括: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法則以及分數應用的相關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把自己的角色真正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習題中,我所選擇的習題與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不足之處:在教學中對學生評價的語言不夠到位,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因而課堂氣氛不是特別活躍。

  第7課時倒數的認識

  教材第36頁例7及相關練習。

  1.認識倒數的概念,掌握求倒數的方法,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2.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

  重點: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難點:能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課件。

  師:在我國的文字里,有很多有趣的漢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找看。(課件出示有趣的漢字:呆和杏、吳和吞……)

  師:你們發現這些漢字的特點了嗎?(引導學生發現:這些漢字上、下交換位置以后,就成了新的漢字。)

  師:在數學中也有這樣的現象,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倒數。(板書課題。)

  1.教學例7。

  (1)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例7。

  師:下面的幾個分數中,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

  生:×=1,×=1,×=1。

  (2)引出概念。

  師: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例如,和互為倒數,也可以說是的倒數,是的倒數。

  (3)師:你能舉例說明還有哪些數互為倒數嗎?

  學生舉例來說,教師及時評議。

  追問: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為什么要說“互為倒數?”

  2.教學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師:觀察上面倒數和原數的關系,想一想,一個數的倒數與原數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師: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師:5的倒數是幾?1的倒數是幾?

  追問:0有倒數嗎?為什么?

  指出: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的積都不會是1,所以0沒有倒數。

  總結:除0以外,在求一個數的倒數時,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即可。

  3.完成教材第36頁“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指出:分子是1的分數,它的倒數就是分母;整數的倒數就是這個整數作分母,分子是1的分數。

  1.教材第39頁“練習六”第16題。

  學生在書上填空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39頁“練習六”第17題。

  指名口頭回答。

  3.教材第39頁“練習六”第18題。

  學生在書上填空后,集體訂正。

  4.教材第39頁“練習六”第19題。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每一組數的規律。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是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本節課先讓學生通過對幾個分數的觀察,找出結果是1的算式,再讓學生舉例,觀察算式的特點,理解“互為”的意思,最后總結出倒數的意義。我發現像這樣難度不是很大的內容更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出倒數的意義,使學生在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后有真正的收獲。特別是通過對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發現了算式的特點,舉例后進一步發現有這樣特點的算式是寫不完的。然后讓學生仿照老師的樣子,通過例子說倒數的意義,并強調“互為”,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說說怎樣解釋,這對學生掌握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第8課時整理與練習

  教材第40~42頁的內容。

  1.使學生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清楚地認識。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乘法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3.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對本單元所學知識有清楚的認識。

  難點: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課件。

  師: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師:怎樣計算分數乘法?

  小組討論,指名匯報。

  師: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

  師:舉例說說你能用分數乘法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1.教材第40頁“練習與應用”第1題。

  學生先涂色再計算,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40頁“練習與應用”第2~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3.教材第40頁“練習與應用”第4題。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

  學生獨立解答,評講時結合問題說說思考方法。

  4.教材第40~41頁“練習與應用”第5~8題。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說思考的過程。

  5.教材第41頁“練習與應用”第12題。

  (1)引導學生讀懂題意,使學生明確:要求媽媽的身高,必須先求出小明的身高。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評議。

  6.教材第42頁“探索與實踐”第14題。

  學生自己探索規律,全班交流。

  7.教材第42頁“評價與反思”。

  學生自我評價,小組內交流。

  在這節課上,我們完成了哪些任務?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本節課作為分數乘法基礎知識的整理與練習,為了達到本節課預定的目標,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整理與練習課的條理性和系統性。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分數乘法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學生用分數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4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系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重點難點】

  重點: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難

  點:豎式計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出示口算題

  同學們請看口算,看誰速度快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七十四頁,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請你認真的讀一讀、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你看懂的,那些地方是你不懂的地方,把不懂的用筆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互相學習。然后把書合上。

  二、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畫畫)一副畫畫的情景含有那些數學信息呢?

  生:3個小朋友。三張圖畫紙。三盒彩筆。師生共同處理數學信息。并讓學生獨立提出數學問題:

  生1:一共有多少張圖畫紙?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真了不起!我們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筆,會列算式嗎?

  生:3×1

  212×3

  三、猜想結果,方法驗證:

  師:估計一下,12×3大約等于幾?解說一下,你是怎樣估計的?師: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準確的'結果呢?同學們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歡的方法。

  請幾名代表匯報交流,師板書有代表性的思路:學生講解各自的思路。

  四、提供空間,探索豎式

  師:數學講究簡煉,除了以上方法,你還能創造出一種更簡單,計算得更快的一種書寫形式嗎?請你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試一試。(師巡回指導)

  教師指定幾個人到黑板上板書:師:同學們自己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現在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你來說一說我的思路,我來說一說你的思路,猜一下,他們在做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組

  內說一說。生自由談:??生評價得出最簡練的方法。列豎式乘時應注意:先從個位乘起,用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再把所得相加。

  五、規范格式,歸納方法。

  師:(課件演示)師強調豎式的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一節研究的內容:筆算乘法。

  師: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稱,我們把這兩個相乘的數都叫做因數,最后的得數叫做積。乘法豎式時應注意什么?先從個位乘起,用多位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乘這個一位數,再把所得相加。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筆算豎式的過程和方法。

  六、解決問題,拓展應用。

 。保鉀Q問題,鞏固應用。師:我們剛才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請同學們列式并用豎式解答。學生獨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2.一步一步往上爬3.解決問題4.豎式計算,比比誰厲害5.解決問題

  七、知識梳理,師生小結。(略)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6

  口算乘法

  第1課時教學內容:58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四1~4題。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過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題:

  40×460×530×3300×7200×8

  12×424×213×332×3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1)仔細觀察例1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其余的問題。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23×30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三、練習

  1、完成做一做的8道題。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總結,發現規律。

  2、獨立完成練習十四1~2。

  3、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十四3~4。

  四、總結

  請學生談收獲。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2、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l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學重點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正確點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l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具準備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一:

  一、復習準備:

  1、口算:P.5頁10題。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師抽卡片,學生寫結果,集體訂正。

  2、不計算,說出下面的積有幾位小數。

  2.4×=1.2×=

  4、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較復雜的小數乘法)。

  二、新授:

  1、教學例5:非洲野狗的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鴕鳥的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畔胍幌脒@只非洲夠能追上這只鴕鳥嗎?為什么?(鴕鳥的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狗那么多,還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鴕鳥。)

 、剖沁@樣的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僭鯓恿惺?②為什么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學生明確:現在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巧毩⑼瓿桑该逖荩w訂正。

 、人愕脤?可以怎樣驗算?

 、赏ㄟ^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鴕鳥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樣?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題。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

 、(出示練習一10題中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先計算。

 、谝龑W生觀察:這兩道例題的乘數分別與l比較,你發現什么?

  ③乘數比1大或者比1小時積的大小與被乘數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因為1.20.4的'乘數是0.4比1小,求的積還不足一個1.2,所以積比被乘數小;而2.4×3的乘數是3比1大,求的積是2.4的3倍(或3個2.4那么多),所以積比被乘數大。

 、苣隳艿贸鼋Y論嗎?(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系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三、運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先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2、P.9頁13題

  四、體驗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P8頁8題,P9頁11、14題

  個人修改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輰m椌毩暎壕毩曇12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板書設計:

  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

  教后反思:在指導學生在積上應怎樣點小數點,這是關鍵,也是教學難點,要強調整個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幾位小數,在積中就點幾位小數。其中的道理也要讓學生明確,把小數看成整數,是先擴大幾倍,最后也要縮小相同的倍數,所以要在積中點幾位小數。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

  教學難點:探究筆算乘法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圓圓和媽媽一起去書店買書。圓圓在書店看到一套《百科全書》非常喜歡。1套12本,每本24元,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嗎?(買一套一共需要多少錢?)

  分析:要算一共付出多少錢,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就是計算12個24元是多少,列出算式就是:24×12=?)

  分析:怎樣才能知道估算的錢數最接近正確答案呢?這就需要我們準確的計算出24×12的得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二、啟發思維,自主探索

  師:誰能來幫幫圓圓解決這個問題?

  1、獨立思考,尋找方法。

  師:你能用你學過得知識想辦法算出得數嗎?大家趕快動腦想一想,算一算吧。2、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來分析每個算法:

  3、教師講解筆算方法:

  首先,是相同數位對齊。

 、儆嬎銜r,我們先用第一個因數與第二個因數個位的數相乘。即:24X2=48(師邊說邊蓋住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字)

 、谖覀冊儆玫谝粋因數與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相乘,即24X10=240

 。◣熒w住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字)說明:我們在列豎式的時候,只要把4寫在十位上,把2寫在百位上,就可以表示240了。這個0只是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擦去0)

 、畚覀儸F在分別計算了24X2,24X10,那怎樣才能表示出24X12的積呢?

 。ò焉厦鎯蓚積相加)

  4、觀看豎式:

  師再問:a、第一步表示什么的積?(24×2)

  b、第二步表示什么的積?(24×10)

  “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24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個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和十位對齊)

  c、第三步算的是什么?(48+240)

  5、小結:剛才我們用豎式計算24×12時,第一步是用個位上的2與24相乘,第二步是用十位上的'1與24相乘,第三步把兩次相乘的積相加。

  師:也就是說圓圓買這套書要付288元。我們不要忘記把算得的結果寫到等式的后面。

  三、鞏固運用,解決問題。

  活動:智力大比拼

  第一關:小車開到的哪兒停?

 。◤娬{:第二個積的末位要和第一個積的十位對齊)

  第二關:筆算大比拼

  33×13=21×34=43×12=

  第三關:小馬虎體檢中心(仔細觀察,對的打“√”,錯的打“×”,并改正。)

  第四關:弄臟的題單

  四、歸納梳理,總結收獲

  師:今天大家表現得真不錯,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步驟:1、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出第一個積。2、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因數得到第二個積,得到這個積的末位要和第一個積的十位對齊。3、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五、家庭作業:

  課本第47頁第2、4題

  板書設計: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1-14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06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9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9-01

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08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21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5-26

關于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9-28

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優秀數學教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