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2
〔欣賞〕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師:〔出示一個圓柱體(用一個圓柱體外殼套住一個圓錐體)〕這是一個圓柱體,誰能說說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現在老師用一塊布把這個圓柱體遮住(邊說邊演示),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這個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到圓心時,那么這個圓柱體將變成怎樣的一個物體呢?你能試著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頂點。
生3:下面是圓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邊是一個曲面,從上到下慢慢變大。
師:你們能在本子上把這個物體的形狀試著畫下來?(叫一生到黑板上畫)
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錐體)
師:現在看一看,老師能不能把這個圓柱體變成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
(師喊一、二、三,揭開遮在圓柱體上面的布,露出一個圓錐體)
生(驚奇):哇!(然后一起鼓掌)
師:像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嗎?
生:像。
師:這個物體叫圓錐體。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圓錐體的有關知識。(師邊說邊板書:圓錐的認識)
片段二(終曲部分)
在學完圓錐體的特征后,臨近下課前7分鐘,教師模仿《幸運52》設計一個搶答游戲環節。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巳學過哪些立體圖形?
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搶答游戲,游戲規則是:在老師描述的過程中,你們就可以進行搶答,看看是我們學習過的哪種立體圖形?不一定要等老師題目全部敘述完,看哪組同學回答的又對又快。
師:請從我的描述中回答,這是什么形狀?這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三個面,其中一個面是曲面,沿著它的高將它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
生:圓柱體。(在老師還沒說完學生就馬上回答出)
師:這也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生1:長方體。(生沒等教師說完搶著舉手說)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師:為什么也有可能是正方體呢?
生:正方體也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師:那么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呢?請接著聽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體。(搶著說,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將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生:圓錐體。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十二條棱,八個頂點,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也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生:長方體。(生幾乎搶著舉手說)
師:這是一種立體圖形,沿著它的高切開,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時也可能是兩個完全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生:圓錐體。(等學生說完,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圓錐體蘿卜演示給學生看)
(每道題出后,下面的學生都搶著舉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弦。
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蘊育著成功。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為后面成功進行教學奠定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礎。
課始,教師用一塊布遮住圓柱體,讓學生想像,當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小到圓心時,這個圓柱體將變成一個怎樣的物體?在學生說出或畫出這個物體的形狀時,無形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難能可貴的是,教師獨辟蹊徑,巧妙地將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學生在驚訝中不知不覺步入這節課所學習的圓錐體,主動參與到研究圓錐體特征的狀態之中。教者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與內在的動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終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活動。因此,一堂課精彩的終曲如同壓軸戲,可以把課堂氣氛再度推向高潮,讓學生保持繼續探索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驅使下進行新的認知活動。
課尾是學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學習效率比較低的時候。在此時,教師巧妙的將練習內容蘊含于搶答游戲中,使原先枯燥、單調的練習過程轉化成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不僅復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也將本節課的內容得以升華,特別是最后一道搶答,極大的考驗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也將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到極點,學生的知識被激活,思維被激發,情感被激勵,取得課雖終,趣未盡、思不止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主動積極。這兩個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這節課的一大亮點。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在教學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們的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這樣,才會是課伊始、趣已生,課結束、趣猶存。從而做到: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3—78頁。
教材簡析:
教材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一步和兩步計算的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呈現了中國的世界遺產這一情景。通過介紹中國的世界遺產情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對乘加應用題的探索。知識點是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借助一、二單元的知識基礎,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探索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規律,并能靈活的運用這個規律解決問題。重點是將四則混合運算規律正確地遷移到分數中。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具體情景中,能正確描述數量關系,畫線段圖,并根據數量關系和線段圖列出算式并正確解答乘加、乘減分數應用題,在不斷探索中領悟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3.情感目標: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2008年的奧運會相信大家一定記憶猶新,世界人民走進奧運,走進了北京。作為一名中國人,你能說說北京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嗎?
[設計意圖]這一單元是圍繞“中國的世界遺產”這個大的情境串進行的,而本課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第1個信息窗,情境內容將中國放入世界這一大環境中,因此由奧運會的話題引出了本課情境,這樣設計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本課,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課件出示教科書73頁情境
談話:這里有一些我國世界遺產的.文字信息,誰能讀一讀?根據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2)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一共有多少處?
(3)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比自然遺產多多少處?………
(4)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我們先來解決“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好嗎?
2.根據以往的解題經驗,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你解決這一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己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梳理已有的數學思想方法,為新問題的解決做好鋪墊。
3.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試著獨立解決這一問題好嗎?
4.學生匯報交流。
讓學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別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
(1)272×1/4=68(公頃) 68+4=72(公頃)
(2)272×1/4+4
=68+4
=72(公頃)
學生在多次交流解題步驟中,教師板書數量關系
天壇公園的面積×1/4+比天壇公園多的面積=故宮的面積
并展示學生畫的線段圖。讓學生分析線段圖。
[設計意圖]學生是探究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在這里把讓學生說解題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剛才同學們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綜合算式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現在你能試著用先畫線段圖再列綜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決你們提出的“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一共有多少處?”嗎?
學生獨立解決。(根據學生情況,如果畫圖有困難,可讓學生小組內討論一下,在這里把誰看作單位“1”?)
全班交流,展示做題方法。
(1)30×7/10+30×2/15 (2)30×(7/10+2/15)
=21+4 =30×25/30
=25(處) =25(處)
6.讓學生展示線段圖的畫法,說清解題思路。
7.點題并板書:分數應用題。
8.單看這兩個算式的計算,你能想到什么運算律?有什么啟發?
9.小結: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借助兩種解題方法,將分數與整數的運算率溝通,為后面的練習搭建了平臺。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獨立完成(第75頁第2、3題。)
指生回答,并說出解題思路。
(重點說出數量關系。)
[設計意圖]這兩道題是針對性練習,旨在鞏固所學知識。數量關系要讓學生反復說,目的是讓學生從理論上加以理解。
四、回歸實踐,拓展運用。
課件再次出示本課信息窗情境圖。
談話:現在你能自己解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比自然遺產多多少處?”嗎?
現在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遺產——青藏高原,檢驗一下這節課你的學習情況。
課本76頁第9題。學生讀題,指生列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課題情景,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靈活掌握解題方法。
五、談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4
設計說明
1.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借助舊知展開教學。
本設計充分利用“黃豆營養成分”這一情境,對教材內容略做調整,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活動方式,自然引出“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一新知,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與分數乘法應用題作比較,體會兩種問題的共同特征,以實現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
2.滲透數學思想,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探究。
在對一個數乘百分數的算法的探究中,當學生發現可以將百分數轉化成分數和小數來計算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將新知識轉化成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好方法這一理念,這既能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也能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一節好的數學課,不僅要求教師完美地將數學知識呈現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有價值的思想方法,這些在學生的后續學習中會用到,數學課的魅力應該體現在對學生思想的啟迪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食物營養含量的信息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創設情境。
師:(手里拿一把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這些黃豆大約有多少克?(約250g)
師:你們知道黃豆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嗎?(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師:你們的想法和營養學家檢測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營養專家還檢測出了有關數據,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課件出示: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約占36%,脂肪含量約占18%,碳水化合物含量約占25%。
師:你能從中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2.引入新課。
師:你們知道我手中的這些黃豆含有多少克蛋白質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有關蛋白質含量的問題。(板書課題:營養含量)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手拿黃豆的'情境,結合課件,讓學生了解到原來黃豆含有這么多有營養的物質。教學從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和理解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解決蛋白質含量的問題,應該如何列式?
(1)師:我們已經收集到了很多關于黃豆營養含量的問題,你們能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設計一個求蛋白質含量的問題嗎?
(學生提取有用信息,編寫題目:黃豆中的蛋白質含量約占36%,在250g黃豆中,蛋白質約有多少克)
(2)師: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列出算式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解釋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并匯報交流。
①你能試著用畫圖法來理解嗎?學生試著畫圖。
通過畫圖我們知道,求蛋白質約有多少克,就是求250g的36%是多少。
②學生試著列式:250×36%。
③列式依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這道題是求250的36%是多少,所以也要用乘法計算。(36%化成分數是,這道題也可以理解為“求250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2.計算蛋白質含量,學習百分數化成小數、分數的方法。
(1)師:你們有辦法解決嗎?請同學們以250×36%為研究對象,4人一組展開交流,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并將計算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2)學生交流并展示學習成果。
方法一:把百分數化成分數計算。
36%==250×36%=250×=90(g)
方法二:把百分數化成小數計算。
36%=0.36 250×36%=250×0.36=90(g)
(3)方法總結: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將新知識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是我們解決數學問題的好方法。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去梳理,使知識系統化。學生在主動參與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掌握運用數學知識。
2、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能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
1、同學們畫面中的這個圖形叫什么?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圓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內容嗎?
2、在圓的認識里,你們知道了哪些知識?請拿出自己做的'圓形紙片,在里面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強調:同一圓或等圓)你還知道圓的那些知識?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對稱圖形?在這些對稱圖形中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少,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多?
4、看來大家對圓的認識都掌握得很不錯,圓周長和面積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憶所學的方法。
1、你是怎樣求圓的周長?(量 公式)是指什么?你還了解圓周率的那些歷史?
2、你是怎樣知道圓面積的?(數方格 剪拼)
3、圓面積的推導實際用到了什么思想?(轉化思想)
4、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出示課件)
5、求圓面積有幾種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和面積。指名說算法。
7、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公式 單位)
三、指導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半徑是 2厘米 的圓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
(2)兩個半圓一定能拼成一個圓。 ( )
(3)半圓形紙片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
(4)把半徑 3厘米 的圓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 )
(5)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
2、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車輪為什么設計成圓的?
(2)運動場上為什么運動員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出示課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積有多大?
林業部門需要測量一棵古樹樹干橫截面的面積,樹干橫截面是什么形狀?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徑或直徑,總不能把這棵千年古樹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幫他們想一個辦法?
(4)一根長 4米 的繩子圍了一圈后還剩 0.86米 ,請你算算樹干橫截面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用籬笆靠墻圍一個直徑是 4米 的半圓形的養雞場,求籬笆的長和占地的面積。
四、師生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7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并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這為以后學習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學情分析
分數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非常要的一課,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后面解決問題的學習。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必須在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要培養學生在探索除分數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進行分數除法的計算。
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法則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教學分數除法的意義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為問題為切入點,請你們列出算式并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裝幾盒?
300÷ 100=3(盒)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說一說它們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運算?這就是分數除法的意義。
討論:分數除法的意義和整數除法的意義一樣嗎?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二、探究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參與,探究新知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分數除法的意義,那么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出示問題1。
請大家拿出一張操作紙,涂色表示出這張紙的4/5。
師: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4/5÷2
請同學們通過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5÷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也就是2/5。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折紙和計算過程。
4/5÷2=4/5×1/2=2/5
(2)質疑問難,理解新知
①師小結: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果2/5,有的是轉化成分數乘法來做……那么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③通過計算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4÷2能得到整數商。而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得不到整數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這種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轉化成乘法來做……4/5÷3=4/5×1/3=4/15
能再講講這樣做的道理嗎?
師:“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展示學生的分法
師(指著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過直觀圖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較歸納,發現規律。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要注意的是:
結果最簡。除號要變成乘號。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1、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2.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是什么?(學生總結)
五、作業布置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8
設計說明
本節課復習的是百分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常見的百分率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基礎之一。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創設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復習百分數的意義。
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探索新知。復習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并在列表對比中,明確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和聯系。
2.巧用圖示,有序地復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備受關注,因為它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考過程,把知識要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有序地復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時,結合學生的回答,把三者之間互化的方法用圖示表示出來,使學生直觀地了解并輕松掌握三者之間的互化方法以及相互間的可逆關系。
3.重視遷移,培養學生類推的能力。
根據百分數與分數的密切關系,百分數問題在解題思路和方法上與分數基本相同這一特點,聯系分數知識復習、理解百分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能夠正確解答百分數問題。這樣設計,可以幫助學生溝通分數、百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情境激趣
(出示課件)一件絨衣的成分如下:
羊絨:14.8%
超細羊毛:73.5%
天絲:11.7%
讀出這件絨衣成分的相關數據,并說出這些數據的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情境,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復習熱情,為高效復習作鋪墊。
⊙復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
1.復習百分數的意義。
(1)什么叫百分數?它的意義是什么?(板書:百分數)
(像14.8%、73.5%、11.7%…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數和分數在意義上有什么不同?
(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展示,列表對比)
2.復習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
(1)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是什么?
①小數與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②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③百分數與分數的互化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2)鞏固練習。
①把下面各數化成百分數。
0.625= 0.2= 0.6= 3=
②把下面的分數化成百分數。
= = =
③把下面的百分數化成小數或整數。
42%= 108%= 5.4%= 200%=
3.復習百分數應用題。
(1)復習常見的百分率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116頁12題)
取小麥500 g,烘干后,還有428 g。計算出這種小麥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率=×100%
含水率=×100%
(解決問題,然后復習其他常見的百分率)
(2)復習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3題第(3)、(4)、(5)小題]
①一件襯衣原價125元,現在降價20%。現在售價是多少元?[125×(1-20%)=100(元)]
②一件襯衣降價20%后,售價為100元。這件襯衣原價是多少元?[100÷(1-20%)=125(元)]
③一件襯衣售價為100元,一條長褲的'價錢是這件襯衣的150%,這條長褲的價錢又是一雙皮鞋的。這雙皮鞋售價是多少元?
長褲:100×150%=150(元)
皮鞋:150÷=180(元)
(3)小結。
解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解題思路與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一樣:單位“1”已知,求比較量用乘法計算;單位“1”未知,求單位“1”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在系統復習百分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復習應用百分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使學生利用百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114頁5題。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都進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識?
⊙布置作業
教材116頁1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一)
1.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
3.百分數應用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9
設計說明
波利亞提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之一,《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探究學習是體驗學習過程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這意味著教材是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重要素材。
本教學設計從六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及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出問題、探究計算方法、對比優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收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1.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
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經驗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本節課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了以前學習的知識,根據數據的具體特點,學生借助轉化思想把分數與小數進行互化和計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完成了知識的自我建構,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算法靈活性的理解與掌握。
2.在對比中完成方法優化。
算法多樣化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地發散思維而忽視學生思維優化的訓練。在學生多種算法的對比中,引導學生發現最優算法,從而讓學生明白:在計算小數乘分數的時候要根據數據的特點靈活選擇算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計算。
15×=×15=×=
2.引入新課。
師:上面的題你會計算嗎?它們各是什么類型的分數乘法?你能說一說是如何計算的嗎?
(學生回答)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老師為你們知道的這么多而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運算。
(板書課題:小數乘分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回顧已學的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為知識的遷移做好準備。
⊙討論交流,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獲取信息。
(1)課件出示教材8頁例5情境圖(不含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圖中的信息。(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2)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小組交流后匯報。
(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
2.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1)組織學生理解的意義。
師: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對題中的和問題的理解。
(交流匯報:尾巴的長度是身體長度的,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身體長度的是多少)
(2)列出算式。
師:根據剛才的理解,你能用算式表示出這兩個問題嗎?
生1:求松鼠歡歡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1的是多少,可以用2.1×表示。
生2:求松鼠樂樂尾巴的長度,就是求2.4的是多少,可以用2.4×表示。
3.探究計算方法。
(1)探究2.1×的計算方法。
師:大家觀察一下,這道題與我們前面學過的分數乘法有什么不同?(一個因數是小數,另一個因數是分數)
師:那么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然后匯報。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0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根據這一理念,在本節課的設計上,我突出兩點,一是讓學生主動經歷數學結論的猜想動手操作,實踐驗證以及表述的過程;二是對學生放手,還學生自主的空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貫穿課堂的始終。
二、教材及學情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并初步認識了圓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又是后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學情分析:學生雖然有計算直線圖形周長的基礎,但第一次接觸曲線圖形,概念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理解圓周率的含義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
1、知識和技能:
使學生直觀認識圓的周長,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并能正確靈活應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和實驗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歸納、概括”的學習過程,認識圓周率。
(2)經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發現、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抽象、概括,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
(1)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發現,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探究問題的樂趣;
(2)結合圓周率的介紹,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科學精神的教育。
(3)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驗證猜測等過程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⒈圓形物體實物。
⒉每個學生準備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一根線,一把直尺。
四、教法:
1、自主探究法。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尋求測量圓周長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
2、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通過學生的團結協作,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五、主要教學環節與設計:
通過以下環節教學本課: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四、暢談收獲,課外延伸
六、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師:
哪些同學會騎自行車?在騎車時,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多長的路程?怎樣計算?(出示車輪向前滾動的錄像。)
生:求行駛多長的路程就是求圓形的周長。
師:今天就來學習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從學生熟悉的自行車入手,讓學生感知求車輪滾動一周就是求圓的周長,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 直觀感知什么圓的周長通過以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圓的周長。
1、請你指出老師手中圓形物體的周長。準備一些實物有硬幣、茶杯墊,讓學生用手在圓周上滑摸等方式認識并理解圓的周長。
2、分析比較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周長各有什么不同?
3、指一指、描一描自己手中圓片的周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圓的周長就是圓一周的長度。更增強了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并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二)探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這一內容,我安排了三個環節:
1、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欲望。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里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預設的幾種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周;
(2)“纏繞”——用繩子纏繞實物圓一周并拉直;
(3)“折疊”——把圓形紙片對折幾次,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小結:以上的幾種方法都是要“化曲為直”。
出示地球圖片。
如果要計算地球赤道一周的.長度,用剛才的繞線法、滾動法顯然都無法測量怎么辦?我們需要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
設計意圖:
1、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明白 “纏繞”、“滾動” 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引發其探索“計算公式”的積極性、必要性,為深入研究圓周長的計算問題作好了“心理”鋪墊。這樣的矛盾,反而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操作實驗,探究圓周長計算方法在這一內容中,探究圓周率,理解圓周率是本課的難點,因此我設計讓學生分小組合作,通過“猜想——實驗驗證——歸納概括得到結論”來完成。
(1)猜想,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重點解決“周長與什么有關”的問題。
師: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呢?
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圓直徑長,周長就大;直徑短,圓周長就小。
(2)實驗驗證,目的是讓學生發現周長與直徑之間固定的倍數關系,重點解決“周長與直徑有怎樣的實質關系”的問題。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呢?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
請同學們分組做個小實驗,請利用手中的學具,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記錄在表格中。請你按照“我們組利用什么方法——過程怎樣——結果如何”的順序匯報實驗過程
小組匯報:
生:我們測量的第一個圓直徑是10厘米,周長是31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1倍。第二個圓直徑是2厘米,周長是6.5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25倍。第三個圓直徑是5.5厘米,周長是16.5厘米,周長是直徑的3倍。
師:通過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
追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圓周長與它直徑都有這種關系呢?
最后師生共同概括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
師:由于測量時存在誤差,導致結果不太一樣,這很正常。你們的研究結果已經很接近數學家的結果了。誰知道我們把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叫做什么?
生:圓周率。
師:你對圓周率還有哪些了解?
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經過數學家周密計算發現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這個倍數叫做圓周率。讀作π。對圓周率的發現最杰出的貢獻者是祖沖之。圓周率是一個無限小數,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已經計算到了小數點后上億位。小學階段取它的近似值為3.14。板書:π≈3.14(出示相關的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在小組中操作、交流、觀察等活動,親歷感悟發現知識,達到理解的目的。圓周率有的學生早已知道,圓周率的有關知識是在師生共同補充交流中得到的,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祖沖之的事跡是一個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典型。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得出結論師:你知道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了嗎?
生:知道。
板書公式:C=πd,C=2πr
設計意圖:推導圓周長公式,解決好了圓周率的問題,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第三個環節: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這一環節是對我們所探究結果的運用,即運用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解決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多長的路程?做到首尾呼應。
2、設計了三道有梯度的練習:①d=5米, C=?②r=5厘米 C=?③C=6.28米d=?3、明辨是非,下面的說法對嗎?
①π=3.14( )
②大圓的圓周率小于小圓的圓周率。( )
③圓的周長是它的半徑的2π倍。( )
意圖:設計有關圓周率的判斷,是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第四個環節:暢談收獲,課外延伸作業:
赤道就像地球的“腰帶”,它的長度大約是4萬千米。你知道地球的半徑大約是多少嗎?
設計意圖:在課堂即將結束時,我設置了與前面相呼應的求赤道周長的課外的拓展。這樣的設置,把課堂的教學延伸到課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學習方法,獲得情感態度等體驗。)
七、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
化曲為直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C÷d=π 3.14×20=62.8(英寸)
C= πd 答:車輪向前滾動一周,行駛了62.8英寸。
C=2πr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1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含義,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進一步體會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具有隨機性;
3.培養簡單推理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可能性的有關知識,解釋并設計游戲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方法:
動手操作、實驗法、觀察思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能性的含義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個圖形:(投影出示)
2.提出問題: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紅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綠球;從( )號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紅球,也有可能是綠球。
追問:從上面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確定的,哪兩個口袋中摸球的結果是不確定的?(確定 不確定)
小結: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3.提出問題:從上面圖3或圖4的口袋中摸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問:你能用分數表示從③號和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嗎?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③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 ),從④號口袋中摸到綠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導練習。
1.做第1題。(投影出示)
指出:這里有4張圓盤,任意轉動指針,指針停留的區域有以下幾種情況,你能將它們連起來嗎?
先讓學生各自連一連,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多媒體演示)
2.做第2題。(將分別標有數字1、2、3、4、5的5個小球放在一個盒子里。
(1)任意摸1個球,下面幾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還是“一定發生”或“可能發生”?
①球上的數是奇數; ②球上的數小于6;
③球上的數大于5; ④球上的數不是5;
先讓學生各自判斷,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2)任意摸1個球,球上的數是奇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偶數的'可能性大?
同桌討論并說說為什么?
追問: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摸到奇數和偶數的可能性大小嗎?
3.現有標上“1”“2”“3”“4”“5”“6”同樣的6張牌。
(1)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1”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2)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偶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3)任意摸1張,摸出數字為素數的可能性為幾分之幾?
(4)照這樣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數的可能性為7/10,你有辦法嗎?
三、材料分析。
在舉行中國象棋決賽前夕,學校公布了參加決賽的兩名棋手的有關資料。
李俊 張寧
雙方交戰記錄 5勝6負 6勝5負
在校象棋隊練習成績 15勝3負 11勝5負
(1)你認為本次象棋決賽中,誰獲勝的可能性大些?說說理由。
(2)如果學校要推薦一名棋手參加區里的比賽,你認為推薦誰比較合適?簡要說明理由。
四、全課小結
五、課堂作業:設計銷售方案。
超市有多種口味的果凍:有草莓味、檸檬味、蘋果味。銷售部接到了兒童樂園的一份訂單,要求是:要在包裝袋中裝入若干個草莓、蘋果、檸檬三種口味的果凍,要求從包裝袋中摸到檸檬口味的果凍的可能性為。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2
復習內容:課本第22頁練習六。
復習目的:
1、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整數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分數,并能應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3、使學生進一你好理解倒數的意義并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復習過程:
(一)導入:板書:整理和復習
(二)整理。
1、啟發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5個12是多少?怎樣列式。
使學生明確:5×12或12×5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啟發學生回憶本單元學過的分數乘法的意義:
使學生明確:8/15×5,5個8/15的和,8/15+8/15+8/15+8/15+8/15=8/15×5
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使學生明確:24×3/8就是求24個3/8是多少,7/18×9/14就是求7/18的9/14是多少,是對整數乘法的的擴展。
練習:練習七的第3題。
板書:
分數和整數相乘,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
一個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為了計算的簡便,也可以先約分再乘。
使學生明確: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板書:
應用乘法交換律應用乘法結合律應用乘法分配律
練習:練習七的第4、5題。
5、口算
練習七1、10題。
6、分數應用題。
(1)把誰看作單位“1”
六年級參加數學小組的有36人,語文小組的人數是數學小組的,體育小組的人數是語文小組的倍。體育小組有多少人?
(2)練習。
①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天完成,5天完成這部書稿的幾分之幾?
×5
②立新小學六年級有學生155人,其中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有多少人?
155×
④黨校食堂九月份用煤560千克。十月份計劃用煤是九月份的,而十月份實際用煤比原計劃節約,十月份比原計劃節約用煤多少千克?
560× ×
7、倒數:整理和復習第7題。
堂上練習:
1、練習七第2題,搶答,小組練習。
2、練習七的第3、11題。
3、練習七的第16、17題。
作業:
練習七的第12—15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3
設計說明
圓的周長是在學生認識了圓,了解半徑和直徑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鑒于本課時的教學屬于計算公式的教學,在設計上突出了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逐層展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引導學生思考、操作,鼓勵學生概括、交流。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嘗試,在嘗試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動手實驗,突破關鍵。
理解和認識圓周率是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關鍵。教學時用較多的時間組織學生動手實驗,探究和認識圓周率,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計算、交流中發現和認識圓周率,理解周長計算公式的來龍去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圓形硬紙板、圓規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認識圓的周長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兩輛車,車輪的大小不一樣。
師:明明和剛剛分別騎著自行車和踏板車,如果輪子只滾動一圈,哪個滾得遠?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車輪越大,滾一圈就越遠。
2.引入:在課前,我們通過學情檢測卡的內容,已經了解了車輪滾一圈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的周長。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4
設計說明
分數乘、除法及比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為突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對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及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復習。
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進一步強調分數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的同時,計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及某些知識間相互關系的復習。
教學中,把比的相關概念、倒數的相關概念、比的性質以及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等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結合教材相關習題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使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將比與分數、除法聯系起來。
3.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把用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和用比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要的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以及比的有關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結合教材習題,復習分數乘、除法的意義,計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規律。(板書課題)
(1)(出示課件)先想一想分數乘、除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 ×= ×18=
÷= ÷= 21÷=
÷= ÷= ×=
①復習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分子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與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②復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③生獨立計算。
④觀察左邊兩列算式,你能發現乘法與除法之間有什么規律嗎?
(乘法與除法是互逆運算)
(2)結合×和×18復習分數乘法的意義。
(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一個數乘整數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
(3)結合÷和21÷復習分數除法的`意義。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4)復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①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②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并說一說算理。
+++
15×
+3÷
3.7×+1.3÷
÷
0.5×
2.復習倒數的意義及相關知識。
(1)什么叫倒數?0為什么沒有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所以0沒有倒數)
(2)寫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5 1
(3)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①一個真分數的倒數一定比這個真分數大。( )
②一個數乘分數的積一定比原來的數小。( )
③一個數除以分數的商一定比原來的數大。( )
3.復習比的意義及相關知識。
(1)(出示課件)說出下面每個比的前項、后項。
2∶5 0.6∶0.3
(2)結合上題,復習比的意義及比的各部分名稱。
(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
(3)復習比值的意義及求法。
(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復習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對比復習。比的前項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數;比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除法中的除號;比的后項相當于分數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數;比值相當于分數的分數值、除法中的商)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5
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在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根據稍復雜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學會用方程解答。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抓住了數量關系相同,通過復習題的分析解答,讓學生找出熟悉的數量關系,再把題進行改動變化。在邊畫圖、邊分析的過程中,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便于學生理解和思維,促進了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發展和綜合運用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在已經學習了,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是多少的問題的基礎上,六年級學生能在一定的基礎之上去拓展,去學習更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逆向思維,能根據具體的數量和分率,求出單位“1”的量。通過教學, 使學生在理解分數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稍復雜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能確定單位“1”,理清題中的數量關系。
2、利用題中的等量關系用方程解答。
教學過程
一、1、蘋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蘋果多5千克 。
⑴、梨的重量比蘋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鋼筆X元,比毛筆少了3元 。
⑴、鋼筆比毛筆少了( )元。
⑵、毛筆是( )元。
3、小結: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授課
1、教學補充例題:水果店運來了一些蘋果,已經賣了36千克 ,還剩下20千克,水果店運來了多少蘋果?
(1)賣了 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式:運來蘋果的重量-賣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設運來蘋果X千克。
x-36=20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看作單位“1”,美術組少的人數占航模組的 (1+)
(2)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3)根據線段圖,結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美術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美術小組人數
(4)根據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
解:設航模小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結
1、今天學習了兩道應用題,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練習
練習十第4、12、14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求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圓周率意義的理解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設想:
新課程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著眼,提出了參與、探究、搜集、處理、獲取、分析、解決、交流與合作等一系列關鍵詞。這些在本節課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其中,參與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當參與成了學生主動的行為時,參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此要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就成了基礎的基礎。這里,老師能善于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使他們產生新的'不平衡,從而不斷吸引學生參與到新知的探究中來。圓的周長是一條曲線,該如何測量?的問題使學生思維產生最初的不平衡,當學生通過化曲為直的兩種方法的局限性,從而打破學生剛剛建立的平衡,進一步吸引學生探究更加簡便的求圓周長的方法。
接著,就是要讓學生參與什么,怎樣參與的問題了。在引導學生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時,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新獲取的數據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后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1元硬幣、直尺、卷尺、系線的小球、計算器、實驗報告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設情境。
這節課,老師要和同學一起探討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
媒體顯示:唐老鴨與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鴨沿著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著圓形路線跑。
2、遷移類推。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唐老鴨、米老鼠所跑的跑線,討論、回答問題。
(1)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突出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就是求什么?(板書:圓的周長)
3、提出問題。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些什么問題。學生紛紛發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
梳理篩選形成學習目標:①什么叫做圓的周長?②怎樣測量圓的周長?③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④圓的周長怎樣計算?⑤圓的周長計算有什么用處?
[設想: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參與形成學習目標,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為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指明了探究方向,避免盲目性。]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實際感知圓的周長。
讓學生拿出各自圓片學具,邊摸邊說圓的周長;同桌之間相互邊指邊說。
2、明確圓周長的意義。
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問題,概括什么叫做圓的周長。(媒體顯示一個圓,并閃動圓的周長)
(1)圓的周長是一條什么線?
(2)這條曲線的長就是什么的長?
(3)什么叫做圓的周長?
學生討論互補,概括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顯示字幕)
[設想:讓學生動手摸一摸圓的周長,初步感知周長是一周的長度,再動口說一說培養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在學生對圓周長有了較強的感性認識后,體驗及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0-23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7-22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11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6-14
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2-22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最新02-15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05-16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18
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法教案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分數除法教案04-11
數學六年級上冊輔導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