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樂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快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快樂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1、教師提出游戲規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2、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說一說高興的事。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1)不高興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2)生氣時: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四)表達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我快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學會許多的東西的。
2、通過看圖的方式,學習折錢包并明白自己的學習策略。
3、通過與同伴的交流,體驗學會本領后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張正方形的蠟光紙
活動過程:
1、談話:我會…
◎教師:雖然我們是小班的小朋友,但是已經會做許多的事情啦!你知道自己會做哪些事情嗎?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回答,教師在肯定幼兒的同時,幫助幼兒分析,讓他們較明確的、真實的知道自己的能力。
2、嘗試學習看圖折錢包。
◎理解折紙步驟圖的含義。
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的蠟光紙,告訴大家:我們今天要學習折錢包。啟發幼兒看折紙步驟示意圖,折出小錢包。教師引導幼兒看圖中的虛線、箭頭等,幫助幼兒理解圖式的意思,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折紙活動。
◎學習看圖折錢包。
幼兒嘗試折紙,教師注意在過程中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幫助他們理解步驟圖的含義,但是盡量不要代替他們折紙。
◎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
3、展示幼兒作品,體會其中的快樂。
◎向同伴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我們今天看圖學會了折錢包,下面,我們去小×班給他們看看我們的錢包,告訴他們是我們自己折出來的,好嗎?教師與幼兒共同到鄰班去展示并介紹自己的作品。
◎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師:你們給同伴看自己的錢包,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你們很開心很高興是因為什么呢?教師:你學會了折紙,你很快樂,你還學會什么?你快樂嗎?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
我快樂教案3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明顯展露,這時,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我設計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我快樂》,目的在于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開心快樂的情緒才會讓我們健康成長,而生氣、傷心并通過尋找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使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當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與人交往發生矛盾時,他們會產生很強的挫折感,因此,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目標:
1.幼兒在體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征、分類及成因。
2.通過分析討論初步學習情緒轉化策略。
3.培養幼兒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情緒。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一組表情娃娃2.各種情景圖3.律動《幸福拍手歌》
活動過程:
一、體驗情緒1、師:
今天,我為小朋友們制作了許多精美的表情娃娃,小朋友來看一看,上面是什么表情呀?
(生氣、微笑、傷心)。現在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表情娃娃,然后把它戴在你們的脖子上。
2、師:好了,戴好表情娃娃,接下來我們要去認識幾個小朋友,
二、感受不同的表情,能表達自己的想法①老師出示情景圖A.
一群小朋友很開心地邀請貝貝參加游戲,貝貝因為心情不好而粗暴拒絕,使得這群小朋友也變得很不開心。
請小朋友表演一下自己脖子上掛的表情娃娃,說說他們現在應該是什么表情娃娃教師提問:
誰愿意告訴貝貝怎樣做好?
結合生活經驗,幼兒互相交流方法一:告訴小朋友“我現在不想玩,過一會兒再說”。
方法二:直率地說“我生氣了,我想去情緒角練練拳”。
方法三:想一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定會讓我快樂起來”,然后愉快地接受邀請……教師小結:
小朋友都知道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習慣,會失去很多小朋友,經常發脾氣,生氣,時間長了會不愛吃飯,不愛運動,不愛和小朋友交往,會影響身體健康,會生病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的。
聯系幼兒實際,幫助幼兒學會調節不良的情緒的具體方法,保持快樂的心情。
教師提問: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生氣的時候?(有)教師提問:
為什么生氣?生氣了怎么表現?
(星期天,我想上公園,媽媽沒時間帶我去,我就摔東西,大哭大鬧等等)教師提問:
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不對。影響自己健康,也不討人喜歡)教師提問:
那我們生氣的時候想什么辦法使自己不生氣?
(想想高興的事;找好朋友聊聊,說說自己的心里話,與他們一起做游戲;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如畫畫、聽事故、欣賞音樂、看電視、參加體育活動等等)教師提問:
如果貝貝很不禮貌地拒絕了你,你會怎么做?
結合生活經驗,幼兒想辦法方法一:可以讓幼兒把不開心的事情告訴大家,大家安慰貝貝,貝貝心里就會好受些方法二:陪她聽會兒音樂,玩玩具,看看書,一定會讓貝貝快樂起來方法三:講笑話給她聽,與她一起游戲、唱歌、說話,讓她快樂……教師提問:
當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的心情怎么樣,別人會怎么說?那你的心情呢?
結合生活經驗,幼兒互相交流教師小結:
對,小朋友們不但要自己保持高興,愉快的心情,還要想辦法體察他人心情,心情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小精靈,只要你少生氣,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就能天天擁有好心情,你的快樂就會變成大家的快樂,我們的身邊就會充滿快樂!
②老師出示情景圖B.
佳佳在游園活動中得了獎,他將巧克力分給小朋友,讓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教師提問:
他現在應該是什么表情娃娃,為什么?
教師提問:
他這樣做好在哪里?
結合生活經驗,幼兒互相交流教師小結:
快樂、成功、友愛要讓大家分享,讓好心情像甜甜的糖一樣甜到大家心上教師提問:
你什么時候感到快樂?
(做了好事,受到了表揚、稱贊)教師提問:
你快樂了,怎么讓別人也快樂?
(我把快樂的事告訴別人,讓別人一起分享)教師提問:
小朋友平時應該保持怎樣的情緒呢?
(要保持愉快的情緒,不要為一點小事生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身體健康,別人也才會喜歡我們)
三、區域活動教師:
我看小朋友們討論的又熱烈,又高興,今天老師又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你們平時最喜歡的活動材料。如:繪畫用品,大型積木,娃娃家等玩具,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你最高興做的事,在游戲中與你的好伙伴分享快樂。好,現在自己選擇吧!
四、律動《幸福拍手歌》結束活動。
教師提問:
現在,你的心情怎么樣?
(非常高興)教師提問:
當你們非常高興的時候,你們最想干什么?
(唱歌,跳舞,大聲笑……)教師:我看到小朋友們高興的時候,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那么我們一起唱支歌,跳個舞,分享快樂,小朋友說好嗎?(老師,小朋友們共舞)(音樂能讓人放松心情,快樂起來,“幸福拍手歌”再現了我們活動的主旨,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活動。)活動延伸讓我們一起回家去把我們今天開心的事都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高興吧!
我快樂教案4
設計背景
生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反應,但幼兒經常生氣是非常不正常的。這體現孩子的心胸狹窄,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所以我設計了我高興,我快樂這一活動。通過談話,動畫片,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學會用微笑去面對生活,養成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高興有利于身心健康
2. 讓幼兒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3.讓幼兒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重點:不良情緒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難點:指導幼兒自我控制情緒。
活動準備
動畫片碟《別來煩我》表情卡片,錄音機區域活動角
活動過程
1. 讓小朋友認識表情卡
2. 自我能獨立做表情卡上的表情
3. 表情卡發給每個小朋友
4. 做游戲(老師做表情,讓小朋友舉起相應的卡片)
5. 看動畫片
6. 提問題(1)小朋友,你們說動畫片里的小朋友好不好?
(2)你們應不應該向他學習呀?
(3)那你們應該怎么辦呢?
(4)小朋友平時有過生氣,不高興的事嗎?
(5)生氣發脾氣對身體有好處嗎?那你們還亂發脾氣不?
7.小結:小朋友隨便發脾氣,生氣是不好的行為。經常發脾氣會失去許多小朋友,會影響健康,會得病的。生活中什么事都能解決,以后小朋友一定要高興快樂的去面對。
教學反思
1. 這堂課課堂氣氛很好小朋友都能積極參與。
2. 但對愛生氣的孩子單憑一堂課是很難改掉的。要在以后學習中考老師多加提醒和幫助。
3. 但對愛生氣的孩子的行為,家長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孩子的毛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主要是家長的嬌慣養成的。要讓孩子徹底改掉,那需要老師,家長密切配合。
我快樂教案5
1.知道感恩他人,讓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2.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稻稈、玉米粒、玉米須、各種瓜果籽等。
2.手工制作所需的各種工具、用品,如大白紙、彩筆、乳膠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參與農民收獲以及到農家小院做客的情景。
2.引導幼兒利用收集的材料進行創作。
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如用稻稈粘貼農民朋友家的房屋,用各種瓜果籽表現農家小院里的小雞、小豬等。
②幼兒分組用繪畫形式表現農民勞動的場景,并嘗試用收集的材料進行裝飾。
3.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豐收成果展”,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4.每組幼兒選一幅作品送給農民朋友,感謝農民的熱情好客。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收集更多的材料,把這些材料投放到各個活動角并加以利用,如:數學角――用玉米粒數數、運算;美工角――用稻草做稻草裙,拼搭圖形;體育角――用玉米棒作投擲物;自然角――觀察種子的發芽及生長過程……
設計意圖
我園周圍是金黃的稻田、飄香的瓜果地和漫山的玉米。小朋友們常三五成群地趴在窗口看農民收稻谷、玉米,摘瓜果。看著孩子們好奇而專注的神情,我想,為何不讓他們融人這豐收的季節,體驗豐收、分享豐收、描繪豐收呢?過樣既可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讓他們感受家鄉金秋的美麗!:
我快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設計意圖:
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么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入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采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
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里,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為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為什么快樂呀?(依次類推小青蛙、小狗。)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師、阿姨是不是快樂的?”
好,我們去采訪一下!
三、現場采訪,了解別人的快樂:
1、采訪問題:如: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自己也是被采訪對象。
3、幼兒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采訪結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采訪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進一步引發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情感”的道理。
活動反思:
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么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導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采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整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體現趣味性、綜合性和生活化,靈活運用各種組織形式和適宜的方式,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表達的機會,讓幼兒大膽講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我快樂教案7
教材分析:
回味童年,總是忘不掉那些印象深刻的趣事,本課通過讓學生收集整理自己成長的照片,描寫自己成長的日記,制作自己的成長紀念冊。
本課貼近學生生活,利于學生創作。教科書的左頁選擇了學生的合影圖片,旨在激起學生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學習本課的興趣。表演節目的圖片和大家聚在一起吹蠟燭、慶祝生日的圖片旨在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右頁的三幅學生作品,是學生自己制作的成長紀念冊,為學生構思自己的作品提供參考。
成長紀念冊的制作有助于學生回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經歷,同時也利于他們根據快樂體驗進行表現,并樂于交流,展現自己的個性。成長紀念冊這一創作內容比較適合四年級學生進行自由創作,作業形式也可以比較豐富,如參照教科書里的繪畫、剪貼等形式進行制作。
教學思路:
本課可采用以下環節:收集照片—敘述照片中的情景—了解成長中的經歷—理解如何運用收集的材料制作成長紀念冊—嘗試運用繪畫或剪貼形式創作—展示評價。教師可利用收集的照片,運用生動、直觀的交流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請學生自己敘述生活中有趣的事,使學生懂得自己經歷過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教師也可使用兩件畫面內容完全相同,但制作方法各異的作品,引導學生分析畫面呈現的情感,強調作品所突出的“成長”特性,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創作主題。
教學建議:
教案一
(一)引導階段
播放歌曲《生日快樂歌》和《娃哈哈》,想象教科書左頁圖片中的情景。
(二)發展階段
1. 通過對教科書左頁三幅照片的細致賞析,讓學生了解畫面中的情景。
2. 學習設計成長紀念冊的要點和制作方法。讓學生構思作業應包括什么內容,準備使用什么方式來表現。師生商討表現內容與收集到的材料是否符合主題需要。
3. 學生依據構思進行創作。教師巡視,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學生。
4. 將學生的作業按繪畫和剪貼兩類分別展示在黑板上,師生一起評一評,哪些作品較好地表達了情感。
5. 學生交流創作構思。教師總結并啟發學生:可以添加什么圖案和文字使紀念冊內容更豐富?還可以用什么形式來展現特色?
(三)展示與講評階段
學生簡述制作心得及創作感受。
(四)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尤其是剪紙的學生,應注意環境衛生。
教案二
(一)引導階段
出示兩幅畫面內容完全相同,但制作方法各異的作品,引導學生說說畫面給人的不同感受,初步感覺創作的特點。(作品上面要有照片、圖片及說明文字。)
(二)發展階段
1. 欣賞教科書中的學生作品,學習設計成長紀念冊的制作要點和方法。觀察作者是怎樣表現主題的?剪貼和繪畫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
2. 演示紀念冊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用照片、卡紙進行拼貼,加美術字及成長寄語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方法二:用繪畫、文字、裝飾物等制作紀念卡或紀念冊,記錄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3. 欣賞各種形式的作品,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4. 布置作業,提示設計、制作成長記錄冊時應注意版面的形式美。
5. 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三)展示與講評階段
將學生的作業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意圖。
(四)收拾與整理階段
引導學生整理好工具和材料,注意環境衛生。
我快樂教案8
為貫徹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培養幼兒健康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行為習慣,增強幼兒體質;促進身體機能協調發展,本學期舉行隊形隊列比賽。
地 點:幼兒園操場
參加人員:各班幼兒及班主任
比賽內容:隊形隊列
要求:
1、各班級做好比賽前的一切工作準備,動作、指令要清楚、干脆,變換隊形花樣時要注意與音樂的吻合,各班幼兒要學會演唱《慶祝六一》。
2、比賽前,全體集合,演唱《慶祝六一》,大班組演唱《畢業歌》,完畢后各就各位,依次進行比賽。
3、散開隊形要注意距離的拉開。
4、前一組幼兒退場時,后一組幼兒進場。
六、評分標準細則說明:
(一)、師幼精神面貌,隊形隊列、紀律。
1、教師儀表端莊、精神飽滿,動作熟悉、準確、到位有力度。
2、幼兒服裝整齊,進退場有紀律,有秩序,對教師的指令能迅速做出反應,幼兒列隊快速整齊。
3、幼兒參與率高。
4、整體效果好,動作與音樂有一定的吻合性。
5、注意力集中(比賽時不東張西望或干別的事)。
七、比賽順序:中班組——小班組——大班組(從中一班開始,依次進行)
各年齡組隊形隊列具體要求如下:
小班:
四列縱隊——一個圓圈——四列縱隊——散開——收隊——出場
中班:
四列縱隊——左右拐彎——左右并攏——兩個圓圈——四列縱隊——散開——收隊——出場
大班:
六列縱隊——左右拐彎——左右并攏——同心圓(方向相反)——六列縱隊——散開——收隊——出場
我快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2、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游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游戲的樂趣;
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快樂和痛苦是孩子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體驗到的情感,因此讓孩子大膽表現這些情感,可以激發孩子情感上的內在體驗,提高表現和表達情感能力。然而,由于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在表現方式上往往非常單一(多從內容上進行表現),為此,教師適時提供支架(欣賞藝術家的同主題作品),引導幼兒拓展視野,感受藝術作品中內容、形式(主要是形、色和線條)這因素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同時通過對這些藝術品的凝神觀照和解讀,來識別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各種感受的體察,獲得審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本次活動試度選取一個新的角度,從對音樂的感受入手,切入情感的主題,再引導他們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最后欣賞藝術家同主題的名畫幫助孩子來拓展視野,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在各種藝術感受和通道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現快樂或難受的情感,提高表現情感的能力
2、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 “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情感,初步體驗作品不同表現方式。
活動準備:
名曲:巴哈的“舞樂組曲”及“雅克的迦可琳眼淚” 名畫:米羅的“哈里昆狂歡節” 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色卡紙,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
活動步驟:
1、 音樂導入:
a、欣賞巴哈的“舞樂組曲”:你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怎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也覺得很快樂?你快樂的時候最想干什么?
b、欣賞巴哈的“雅克的迦可琳眼淚”: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樣?為什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覺得很難受?為什么覺得難受?你難受的時候最想干什么?(這個環節首先引導幼兒靜靜地傾聽音樂,體驗作品傳遞的情感,其次啟發幼兒聯系已有經驗,自由交談自己快樂或難受的事及感受,這樣不僅讓孩子進一步加深對這類情感的體驗,同時為下面的自由表現作好鋪墊)
2、 分組自由表現:你能把你的快樂或難受畫下來告訴大家嗎?
a、分成二組讓幼兒自由選擇畫快樂還是難受(二組有適當的分隔)
b、在幼兒作畫時反復播放相應的音樂
c、引導幼兒
說說想怎樣畫快樂或難受(教師適當引導幼兒將要表現的內容和所用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設想,這樣使孩子在表象與直接作畫這兩個在難度上有一定落差的活動之間設置一個較為和緩的過渡)
d、幼兒自由創作
3、 作品展示,交流:他評:你從哪兒看出他畫的是快樂的或難受的(教師及時捕捉孩子好的經驗,適時從孩子的已經經驗中提升新的經驗:如有孩子關注到了顏色的,或線條的等)
4、 名畫欣賞:
出示作品:想不想看看畫家叔叔是怎樣來畫快樂或難受的(借助名畫,使幼兒的新舊經驗產生沖突)猜一猜哪幅畫畫家叔叔表現是快樂的,哪幅畫畫家叔叔是表現難受的,為什么? (孩子對藝術作品有一種良好的直覺,他們往往能較為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緒情感。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助于他們對自己的直覺加以注意和反思。)(在孩子回答為什么時,老師首先捕捉孩子中出現的閃光點,同時通過輔助提問幫助幼兒感受藝術作品的表現方式: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這幅畫中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顏色?這種顏色你有什么感覺?這幅畫和你平常看到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看到這樣的線條你感覺怎么樣?模仿畫一下這些線條?)
5、合著巴哈的“舞樂組曲”跳起歡樂舞
活動反思:
1、活動材料選取實用環保
活動中,我們選取箱子、報紙、鐵桶、沙袋、可樂瓶等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來支持整個活動,既實用又環保,且可以反復利用不浪費,充分發揮了這些材料的最大價值。
2、活動設計新奇有趣
活動開始部分,執教老師并沒有與孩子同時出場,而是被當作送錯的禮物出現,給孩子們帶來一番別樣的感受。結束部分,孩子們在活動場地中隨意吹著泡泡,并與老師比比看誰吹得多,整個現場揚溢著輕松、愉悅的氣氛。這樣新奇有趣的活動設計充分調動了孩子參予活動的積極性。
3、禮儀教育自然融入其中
活動中,教師通過送錯禮物而進行相互間道歉、原諒的情境表演,將禮儀教育自然無痕的融入活動環節中,避免了以往傳統單一的說教模式。
我快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多種不同材料通過畫、剪、貼等裝飾自己的相冊。
2. 體驗自己從出生到現在是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3. 積極參與成長過程中快樂往事的交流。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紙、筆若干,剪刀、膠水、照片等人手一份。
2.錄音兩段、錄音機一個,小本子每人一份。
3.向父母采訪過自己已記憶模糊的快樂成長往事。
活動過程:
1. 出示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認識這些照片嗎?猜猜是誰?這些都是什么時候的照片?”比一比,有那些變化?
2. 通過排序體驗自己的生長過程。
師:“.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叫什么?他有那些特點呢?想知道你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嗎?出示圖片,請幼兒排序。
3. 分享成長的快樂。
師:“在我們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有著許許多多快樂的事情,有一部分我們能自己回憶,記不得的我們也回去采訪過爸爸媽媽了,你們愿意把你們快樂的往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嗎?”我們再來聽一段錄音,通過父母的錄音分享快樂。
4. 提供多種不同材料通過畫、剪、貼等裝飾自己的相冊。
出示裝飾好的相冊,幼兒欣賞。
選擇不同材料為自己做《我成長,我快樂》相冊,過程中,可請客人老師幫助寫提示語。
活動反思:
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我快樂教案11
學習目標:
1、學會“樂、出、學、生、三、個”6個生字,會認“很、快、發、響、讀、跑、步、都”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文中所表達的自信、平等與快樂,使學生懂得欣賞自己的長處,快樂而自信的成長。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生讀文悟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準字音。
生一邊讀文,一邊用自己熟悉的符號圈出要求學會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忙,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難讀的字就多讀幾遍,讀準為止。
二、通過“快樂樹快快長”的游戲,鞏固生字認讀。
1、出示生字卡片,讀對一個字,學生就將這張卡片放在桌上,代表小樹長高了一格。
2、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誰的快樂樹長得最快。
三、啟發想象,感受快樂
1、假如自己是一只快樂的小鈴鐺,會怎么讀呢?學生自己讀一讀第一節詩。
2、(出示一只小鈴鐺,較好的,有節奏地搖動)小鈴鐺在唱歌呢,它在唱些什么呢?誰來說一說?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快樂。
3、在學生充分想象,充分表達的基礎上,請全體“快樂的小鈴鐺”再一起讀一讀第一節詩。
四、游戲拓展,享受快樂。
1、師抽讀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學會和會認),鞏固生字認讀,并隨機用生字卡在黑板上貼成一個大樹干,用彩色粉筆簡單畫幾根樹枝。
2、每一位學生在一片淺綠色的“葉片”上寫上:“我會,我很快樂。”
寫好后,大聲地將自己寫的話讀給同學聽,然后將葉片貼在樹枝上。師也可以寫一句話,貼在樹枝上。
3、每一位同學將自己寫好的樹葉貼在樹枝上,組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快樂樹。
我快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知道表情、動作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嘗試用不同的表情、動作表示自己的想法。
2、初步懂得微笑使人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笑、哭、怒三種表情圖。
2)學習幾種常用語的手勢,如你好、再見、怎么了等等。
2、幼兒準備:每人自帶一面鏡子。
活動過程
1、分組活動:照鏡子
1)請幼兒對著鏡子做各種表情,并相互說說這些表情表示什么心情或意義。
2)讓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己在笑、哭、怒時五官是怎樣的,如笑時眉毛彎了,眼睛瞇起來了,嘴巴往上彎等。
2、游戲“表情變變變”。
玩法:
1)出示笑、哭、怒三種表情圖,請幼兒模仿做出這三種表情。
2)教師任選一種表情,請幼兒立即做出這種表情,并保持十分鐘。誰堅持不住就要被刮一下鼻子。
3、集體討論:你什么時候會笑(哭、怒)?
4、請幼兒聽教師朗誦散文《我會讓別人快樂》,當聽到教師說“快樂”時,幼兒用表情或動作表現“快樂”。
5、游戲“猜猜猜”。
玩法:
1)教師做出不同的動作,如向上翹起拇指(稱贊)、雙手在胸前保全或雙手合攏(祝賀)、揮動手,跺腳(生氣)等,請幼兒說出教師所表示的含義。
2)請幼兒互相做動作、猜含義。
6、請幼兒聽故事《魔力連衣裙》。提問:
1)魔力連衣裙有什么魔力?小貓為什么覺得很快樂?它做了什么事情?
2)魔力連衣裙真的能讓人快樂嗎?為什么?
7、讓幼兒再次欣賞故事,并學說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
8、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你好,你好》第10~11頁的練習。
活動資料
1、散文我會讓別人快樂
2、故事魔力連衣裙
我快樂教案13
設計意圖:
隨著上海市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園數學教育強調數學與生活及其他活動的整合。數學活動以主題為線索,以幼兒為中心,以生活經驗為基礎,培養幼兒的思維和探究能力。《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指出:3歲幼兒行動自如,認知范圍擴大,逐步形成了一些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的實物概念。他們對數學的學習依賴于生活中對具體事物的反復自由探索和親身體驗。因此我們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采用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生活化的、具有童趣的方式表現數學教育內容,讓幼兒在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教學活動、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掌握數學。
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數概念不是直接教會的。”這說明幼兒形成數概念必須通過自身大量的感知,通過與具體實物互動,從經驗中逐步獲得。因此,一個有教育價值的數學活動必須以幼兒的現有經驗為起點,將數學教育與他們所關心的事物、興趣和對生活的情感有效地連結在一起,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數學概念和獲得豐富的數學知識。
花花班正在進行“糖果甜蜜蜜”的主題活動,幼兒對各種糖果非常感興趣,他們喜愛吃甜甜的糖果,對糖果的名稱、形狀等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而小班上學期數學活動目標之一是感知一一對應,并能說出什么東西多了、什么東西少了或是一樣多。基于這些因素,我設計了學習活動“我是快樂的小糖果”。
活動目標:
愿意跟著教師一起游戲;在說說、玩玩中,感知、體驗一一對應,并能說出什么多了、什么少了或是一樣多。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幼兒對糖果的興趣和感知;了解和分析幼兒關于一一對應的經驗。
材料準備:塑料圈13個;糖果頭箍12個;與幼兒人數相匹配的糖盒若干、糖若干、塑料筐12個(三種顏色:紅、藍、綠各4個)、裝糖盒的藍色格子架三個(里面是一格一格的)、遮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扮成糖果寶寶,引出游戲
1.你們喜歡吃糖嗎,吃過哪些糖?今天我們把自己變成糖果寶寶好嗎?我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糖果頭箍,等會兒每個寶寶去選一個戴。記住,一個寶寶只能戴一個頭箍!
2.幼兒扮成糖果寶寶——每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糖果頭箍戴在頭上。
3.大家互相看看是不是一個寶寶戴一個糖果頭箍?
這一環節旨在讓幼兒通過扮演糖果寶寶的游戲情景,初步感知、理解一一對應。
二、游戲“糖果寶寶找家”
1.念兒歌:“我是快樂的小糖果,跟著媽媽做游戲,扭一扭、轉一轉,糖果寶寶回家了,一個寶寶一個家。”
2.看看哪里是你們的家?
(哦!這些圓圈就是你們的家。等會兒糖果媽媽說,糖果寶寶回家了,每個寶寶就要快快回到自己的家。每個家只能待一個糖果寶寶哦。)
(1)第一遍玩游戲(邊念兒歌邊玩):
“我是快樂的小糖果,跟著媽媽做游戲,扭一扭、轉一轉,糖果寶寶回家了,一個寶寶一個家。”
教師和糖果寶寶一起核對:是不是一個寶寶一個家。糖果寶寶和家一樣多,所以大家都找到家了。
(2)第二遍玩游戲:
每個糖果寶寶都找到了家,好像多了什么呀?
多了一個家,那少了什么呀?(糖果寶寶少、家多。)
(3)第三遍玩游戲:
為什么這個糖果寶寶沒有找到家啊?(少了一個家。)
那多了什么呀?(糖果寶寶多,家少。)
通過念兒歌,玩“糖果寶寶找家”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情景中感知什么東西多了、什么東西少了或是一樣多。
三、游戲“裝糖”
1.娃娃家的小客人要來做客,我們給他們送點糖好嗎?
2.我們先一起來裝糖。這里有許多糖盒,等會兒請每個寶寶去拿一個糖盒,然后把糖裝進糖盒。記住:一個糖盒裝一粒糖。
3.幼兒每人一個糖盒,開始裝糖,教師巡回指導。
4.寶寶們,糖盒和糖一樣多嗎?(引導幼兒講出多1個糖盒、少1粒糖等)。
5.原來多了糖盒、少了糖都不行。只有糖盒和糖一樣多,才能一個糖盒裝一粒糖。
前一環節“糖果寶寶找家”是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開展,本環節的游戲是讓幼兒進行個別化操作,讓幼兒將獲得的數學概念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一些具體問題。并通過教師的個別指導,進一步了解每個幼兒對這個數學概念的掌握程度,給予個別回應與指導。
四、送糖盒去娃娃家的格子里
1.現在為這些糖盒裝上蓋子,把它們送到娃娃家放糖盒的格子里。記住:一個格子放一個糖盒。
2.幼兒蓋蓋子,并將糖盒放進擺糖盒的格子里。
學習活動不僅要關注幼兒的認知發展,也要關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及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因此活動的最后環節,讓幼兒將裝好的糖盒送到娃娃家放糖盒的格子里的過程,不僅使整個活動達到高潮——且再次驗證幼兒對于一一對應概念的運用,同時也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游戲情景中學會自己物品。
點評:
這個活動以游戲形式進行,符合剛入園小班幼兒的特點。游戲讓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幼兒在歡快、輕松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和學習初步的數學知識,游戲與學習有效融合。
活動中,教師將集體活動的環節與個別化操作體驗的環節有機整合,充分滿足了幼兒自我學習、自我內化的需求。讓幼兒將已有經驗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活動目標的達成度比較高。
活動中,教師創設的環境及的教玩具充分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幼兒扮糖果寶寶,戴頭箍;給幼兒了三種顏色的筐即具有三個維度),這些教具能很好地為幼兒的游戲服務,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理解數學概念。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的:“對兒童來說,邏輯數理知識的獲得,不是從客體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是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從自身內部構建數學關系的。”
活動中,教師追隨幼兒、順應幼兒,始終以游戲的口吻積極引導、回應幼兒,關注到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并給予大量表達表述的機會。從幼兒的語言表征中進一步加強他們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幼兒學習的內在潛能被充分激發。
我快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了解蝸牛背殼的神奇作用。
活動準備:
1、歌曲cd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圖片,引出歌名。
(1)師:快樂的小蝸牛,背著房子去旅游,你想做這只快樂的小蝸牛嗎?
(2)師:我們一起來學一首歌唱小蝸牛的歌,名字就叫《快樂的小蝸牛》,仔細聽聽歌里是怎樣唱小蝸牛的。
2、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師:歌里唱的是怎樣的一只小蝸牛?小蝸牛想去干什么?
(2)欣賞歌曲第二遍。
師:小蝸牛的房子有什么好處?
(3)欣賞歌曲第三遍。
小蝸牛有很神奇的背殼,就像一座房子,風雨都不怕,它可以到處旅行,多么逍遙自在。
3、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按歌曲節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兒跟唱,重點唱出輕松的情緒。
4、分組演唱表演歌曲。
我快樂教案15
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快樂和痛苦是孩子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體驗到的情感,因此讓孩子大膽表現這些情感,可以激發孩子情感上的內在體驗,提高表現和表達情感能力。然而,由于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在表現方式上往往非常單一(多從內容上進行表現),為此,教師適時提供支架(欣賞藝術家的同主題作品),引導幼兒拓展視野,感受藝術作品中內容、形式(主要是形、色和線條)這因素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同時通過對這些藝術品的凝神觀照和解讀,來識別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各種感受的體察,獲得審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本次活動試度選取一個新的角度,從對音樂的感受入手,切入情感的主題,再引導他們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最后欣賞藝術家同主題的名畫幫助孩子來拓展視野,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在各種藝術感受和通道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現快樂或難受的情感,提高表現情感的能力
2、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情感,初步體驗作品不同表現方式。
活動準備:名曲:巴哈的“舞樂組曲”及“雅克的迦可琳眼淚”名畫:米羅的“哈里昆狂歡節”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
色卡紙,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
活動步驟:
1、音樂導入:
a欣賞巴哈的“舞樂組曲”:你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怎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也覺得很快樂?你快樂的時候最想干什么?
b欣賞巴哈的“雅克的迦可琳眼淚”: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樣?為什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覺得很難受?為什么覺得難受?你難受的時候最想干什么?
(這個環節首先引導幼兒靜靜地傾聽音樂,體驗作品傳遞的情感,其次啟發幼兒聯系已有經驗,自由交談自己快樂或難受的事及感受,這樣不僅讓孩子進一步加深對這類情感的體驗,同時為下面的自由表現作好鋪墊)
2、分組自由表現:你能把你的快樂或難受畫下來告訴大家嗎?
a分成二組讓幼兒自由選擇畫快樂還是難受(二組有適當的分隔)
b在幼兒作畫時反復播放相應的音樂
c引導幼兒
【我快樂教案】相關文章: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
快樂的我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