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搭石》教案1
【教材解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的散文。作者借助對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致描寫,贊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
本課重在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閱讀習慣。教學中通過記錄閱讀時間、檢測閱讀效果、交流閱讀體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響內容理解的詞語,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讀。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品讀作者細致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品讀作者細致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一
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題。
(1)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先自讀第二單元導語頁,說一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課件出示單元導語頁)
語文要素
(2)學生交流。
預設:①圖上畫的是沙漏,里面裝著的是一本本書……②這個單元要求我們做到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③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④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2.聯系實際,交流體會。
(1)提問:同學們平常閱讀時有沒有關注自己的閱讀速度?提高閱讀速度有什么好處?
(2)指名交流。
預設一:平時我喜歡看書,但不太關注自己的閱讀速度。遇到自己喜歡的、容易讀懂的書籍,讀得會快一些;遇到生字多、不太好懂的文章,閱讀就會慢一些。閱讀速度快,相同的時間,讀的書就會更多些。
預設二:有時向別人借一本喜歡看的書,歸還時間緊,就會快速地看,只看主要情節。精彩的部分也沒辦法回看,更沒有時間摘錄好詞好句。
3.提出要求,激發期待。
同學們都喜歡閱讀,還能盡量去讀懂文章內容,這個習慣非常好!閱讀是一種本領,有許多的竅門。有些文章值得細細品味,而有些文章適合“鯨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小學階段默讀的速度要達到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怎樣做到既讀懂,又讀得快,還能讀得多呢?學習了這一單元,我們會掌握一些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幫大家實現讀懂、讀得快、讀得多的愿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單元導語頁,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學習目標。談話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閱讀經驗,再告知學生課標要求,使學生知需求與不足,對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充滿期待,產生學習動力。
板塊二
初嘗速讀,激發興趣
1.
閱讀背景,初試身手。
引導:請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默讀屏幕上的文字,說說寫了什么。
課件出示:
1977年年末,劉章來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工作。當他見到人們搶著擠公交車,無序地橫穿馬路的時候,便想到家鄉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當他見到馬路上有磚頭或樹枝,人們寧可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的時候,他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過后,自覺擺搭石的情景。他覺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寫了短文《搭石》,向人們展示山里人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2.學生交流。明確:這段話介紹了《搭石》的寫作背景,作者寫這篇文章來贊美家鄉人民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3.方法提示:我們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可以猜讀,不停下,不回讀。這節課,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學習課文《搭石》。
語文要素
【設計意圖】閱讀課文的寫作背景,嘗試快速閱讀,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為理解課文的主旨打下基礎。
板塊三
導讀提示,閱讀檢測
1.學習提示,嘗試運用。
(1)導入:我國當代詩人、作家劉章被譽為“農民詩人”“草根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家鄉人們的生活。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根據學習提示默讀課文。
課件出示: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
①指名讀學習提示。
語文要素
教師強調:記下閱讀所用的時間,是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所用的時間,而不是目光掃過文字所用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地讀,讀的時候不分心,不被干擾;讀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學習猜讀,跳讀,不要回讀。
②學生默讀課文。課件計時器啟動。
③學生完成閱讀任務,記錄閱讀時間。
2.檢測效果,了解搭石。
(1)閱讀后檢測。
課件出示:
r·搭石是(小溪里橫著擺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頭)。
r·搭石的作用是(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們過河)。
r·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r·課文圍繞“搭石”,主要寫了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
r·搭石不僅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學生自我檢測,全班集體訂正。
(3)引導交流:請不同閱讀時長的同學匯報完成題目的情況,分享閱讀收獲。
預設一:我讀這篇課文用了3分30秒。我讀懂了什么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么,知道了鄉親們是怎么擺搭石、走搭石的。還完成了檢測題,并且全對。
預設二:我讀得快,只用了3分20秒,但完成檢測題時,又回讀了課文,最后做對檢測題,用了4分多鐘。我想以后不能只讀不想,要邊讀邊思考,記下一些關鍵的信息。
3.閱讀分享,交流方法。
(1)引導:同學們初次閱讀課文,不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文章的內容,在提高閱讀速度上也進行了初次的嘗試。那么,還有什么好辦法能提高閱讀速度?看看我們的學習伙伴怎么說。
(2)指名朗讀課后第一題,讀兩位學習伙伴的分享,并說說受到了什么啟發。
預設:遇到不理解的詞句不能停留太久,如果不影響理解,就不再回看。回讀會使閱讀速度變慢。
(3)回憶自己剛才的閱讀過程,你們有沒有類似的體驗?有沒有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讀的現象?說說你的感受。
預設一:剛開始讀時,我不太理解“出工、收工”是什么意思,但我沒有停下來,讀完后我猜測是上班、下班的意思。
預設二:閱讀過程中我發現稍微一分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詞句,需要返回去再讀,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
(4)教師點撥閱讀方法。
①“集中注意力”,不因為其他事,而將目光離開文章,同時,邊讀邊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回讀。注意力不集中,只讀不想,會使理解不準確。
②“回讀”是指閱讀中目光重新掃視前面讀過的文字。回讀的次數越多,閱讀速度就越慢。所以閱讀中要盡可能減少回讀的次數。
4.默讀練習,鞏固方法。
(1)引導: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快速閱讀課文第3自然段,記錄閱讀時間,完成閱讀任務。
課件出示:
·“走搭石”與過真正的橋的方法不同,二者的區別可以用“(緊走搭石慢過橋)”這句俗語來概括。
·“走搭石”時人們動作的協調有序表現在(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2)自我檢測,集體反饋。
(3)引導:請同學們匯報閱讀時間,反饋閱讀任務完成情況,說說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時你是怎樣做的。
預設:我用了58秒的時間來閱讀這段文字,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集中了注意力,因此感覺比以前讀得快。“人影綽綽”這個詞我不理解,而且字音也讀不好,所以我就跳了過去。
【設計意圖】默讀之前,提示學生注意閱讀要求,初步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閱讀,不回讀。接著讓學生進行速讀實踐,用測試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提高閱讀的速度是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比原來閱讀的速度更快一些,而不是過分追求速度,忽略對課文的理解。
板塊四
自學字詞,檢查反饋
1.過渡:認識和理解了生字詞,我們能再次提高閱讀的速度。下面我們學習生字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3.檢測自學效果。
課件出示:
汛期
間隔
唯獨
譴責
懶惰
平穩
平衡
聯結
山洪暴發
脫鞋挽褲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1)指名讀。相機正音。
清波漾漾(yànɡ)人影綽綽(chuò)
(2)集中注意力,迅速找出下列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一個詞。
課件出示:
A.汛期
防汛
喜訊
汛情
B.懶惰
惰性
偷懶
勤快
C.協調
威脅
協助
協作
D.衡山
平衡
衡量
均衡
(3)圈出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
①譴責:責備;嚴正申斥。本課指如果哪一處沒有搭石,人們會批評、責備那里的人懶惰。
②清波漾漾:清色的水波在蕩漾。
③人影綽綽:形容人影多,姿態美。綽:(體態)柔美。
④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本課指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是應當做的事。
4.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
汛
訪
鞋
挽
隔
懶
惰
穩
衡
協
(1)引導:你想提醒大家寫好哪個字?(指名說)
預設:①“懶”“衡”中間部分的最后一筆為了避讓右邊,都要變成點。
②“汛、訪、挽、隔、惰、穩、協”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③“隔”右部的“鬲”下面被包圍部分是一橫,不能寫成兩橫。
(2)學生練寫生字。
【設計意圖】五年級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理解字詞的能力強,本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交流中指導學生分享學習生字的成果。
板塊五
問題導讀,布置作業
1.圍繞問題,默讀課文。
(1)思考: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美?
(2)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相關句段旁邊寫下批注。
2.作業:做好閱讀批注,準備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品讀作者細致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快速讀文,抓住中心句。
(1)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指名讀出課文的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交流)
預設:課文主要寫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畫面,贊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相機板書:擺搭石
走搭石)
2.回顧課文,想象畫面。
(1)思考: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從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小組內學生交流。
預設:鄉親們擺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兩人面對面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畫面都讓我印象深刻。
3.全班交流,體會情感。
學生交流預設:
(1)交流畫面一:心有他人擺搭石。
課件出示:
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預設:從“無論……只要……一定……”“合適”“踏上幾個來回”“直到”等詞語中,體會到上了點兒年歲的人調整、擺放搭石非常用心、細致,心里想的是他人。
②指名朗讀。教師指導:讀出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美好情感。
(2)交流畫面二:協調有序走搭石。
課件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這些文字描寫了怎樣的畫面?從哪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預設:課文最美的畫面就是一行人協調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協調有序”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嗒嗒的聲音”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聲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畫面美。
②品讀“協調有序”,想象畫面。
a.教師追問:“協調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如果不協調有序會怎么樣?(聯系“緊走搭石慢過橋”來體會)
b.指名說一說:結合文句,你是怎樣理解“協調有序”的?
c.教師點撥: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沒有人指揮,可是,一行人走得就像有人指揮似的,那么輕快,那么整齊,那么有默契,那么有序,那么和諧!這樣的動作就叫作“協調有序”。
d.指導朗讀。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速度一次比一次加快)
e.引導學生小結:所以,一行人走搭石,每個人心里要——想著別人。這段話不但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還寫出了——聲音美,寫出了——畫面美,寫出了人們的——心靈美。
③再讀這段話,結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想象畫面。
a.“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怎樣的畫面?(指名交流)
b.學生配樂朗讀,讀出家鄉的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的美好畫面,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
(3)交流畫面三和畫面四:互相禮讓走搭石,尊老愛幼過搭石。
課件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俯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引導:這些句子描寫的是兩人走搭石的情景,從中你體會到鄉親們什么樣的情感?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②指名回答。
預設:從“止步”“招手示意”“讓”“等”等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相互禮讓;從“俯下”“背”可以體會到年輕人很尊敬老人。
③指導朗讀。
a.引導:用你的朗讀,讀出這種互相禮讓、尊老敬老的淳樸鄉情吧!
b.學生朗讀文段,讀出感受。指導讀好“總會”“伏下”“理所當然”。
【設計意圖】以課后第二題作為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品味詞句,體會情感,積累語感。
板塊二
拓展寫話,升華情感
1.引導:走搭石的時候,還會有哪些動人的畫面呢?根據提示寫一寫。
課件出示:
·遇到孩子走搭石,大人總會(抱著孩子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遇到搭石被水沖得七零八落,人們總會(重新把搭石整齊擺好),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看到走搭石的婦女抱著孩子,拎著東西,人們總會(幫忙拎東西或抱著孩子),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學生反饋交流。
2.讀著這一幅幅畫面,劉章爺爺有怎樣的感嘆?畫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學生交流反饋。
預設:劉章爺爺感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讀著一幅幅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4.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問: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預設: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點睛之筆,贊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結尾借物喻人,起總結全文、升華主題的作用。
【設計意圖】本環節抓住“理所當然”展開想象,拓展寫話,加深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理解,激發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贊美之情。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結尾的作用,學習結尾借物喻人的寫法。
板塊三
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思考:回顧全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寫出作者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贊美的呢?
預設:課文圍繞“搭石”,寫了什么是搭石,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鄉親們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品質的贊美之情。課文通過寫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具體事例來突出鄉親們的品質特點。
2.引導學生看板書,一起說說人們是怎樣擺搭石、走搭石的,再次感悟寫法。
3.小結:作者善于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借助“搭石”這一平凡的事物,描寫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幾件具體事例,表現出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結尾處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
搭石的美,讓作者銘記于心,流淌于筆下的文字中。家鄉人們的美好情感讓我們感動于懷,烙印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指導我們的行動。
【設計意圖】本環節再次回顧全文,總結出文章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引導學生學語言,悟表達。
【板書設計】
5搭石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文質兼美,要讓學生在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中,想象畫面,感悟人們的美好品質,品味樸實的文字中蘊含的美好的意境,讀是最根本的方法。
首先,本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多個環節的讀,每次讀的目標很明確。一讀明確目標,知道本單元要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學習借具體事例,突出人物特點;二讀體驗方法,借助背景閱讀,激發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興趣;三讀感知內容,運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讀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四讀體會情感,圍繞核心問題,讀中想象畫面,感悟人物品質;五讀拓展讀寫,總結全文,感悟讀與寫的方法并拓展運用。
其次,在引導學生學習提高閱讀速度,讀懂課文的同時,特別注重創設讀寫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利于激發學生讀與寫的表達靈感。例如,圍繞“理所當然”,創設孩子、婦女走搭石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拓展寫話。
《搭石》教案2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擺
整
21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
協調
有序
理所當然
讓
背過
《搭石》教案3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為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查字典、聯系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復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著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并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教學反思: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我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采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教學中我主要以兩個方面展開教學:
1、發現感受文中的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自然美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美是永恒的主題,教學時采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發現感受身邊的美
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么是美?在我們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在教學中,盡管我課前精心備課,努力挖掘教材。但是,整堂課上了下來后,也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1、課堂駕馭能力十分欠缺。課堂教學中總是被自己備好的課所牽制,按照自己已有的思路一步步開展教學,對于課上突發的意外情況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引導。
2、雖然教學中注重了感情朗讀的指導,但是學生的朗讀效果、朗讀的層次感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在朗讀指導方法上自己還缺少一些有效地方法。
3、通過教學,我感到自己設計的一些提問過于細碎,總感覺自己在課堂中一個勁地在提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一節課下來,自己沒少忙乎,可學生的情感總是處于一種很平的狀態。激發學生的情感方面是我這節課很薄弱的一個環節。
4、新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學中,我總是一味地牽著學生學習,大膽放手讓學生學習方面做得很不夠。
5、板書設計也有所欠缺。設計板書時只注重了簡潔,對看不見的美“謙讓美、奉獻美、敬老美”等沒有在板書中凸顯出來。如果能將這一點表現出來,會更好地突破重難點。
6、本課教學中忽視了寫作方法的指導,沒有為“學生寫生活中的美”做好鋪墊。
其實,教學中暴露出得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些都充分說明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技巧、教學機智、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總結與反思,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搭石》教案4
【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鄉村人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
2、體會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善于從生活細節發現情感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鄉親的情懷。
【教學難點】
能從生活平常的事物里發現不平常的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請學生介紹搭石。
二、品讀重點句,質疑自悟
1、出示課文重點句。
2、請學生反復朗讀,并提出心中的疑問。
三、模塊教學,體悟情感
模塊一:修搭石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回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情境對話。
2、指導想象朗讀:
模塊二:走搭石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請大家細細讀讀上面的這幾句話,品一品其中的詞語,說說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美。
1、抓住重點詞協調有序,感受配合默契的美。
2、抓住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感受節奏的美。
3、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感受詩意的美。
模塊三:搭石上的故事
1、讀句子,談感受。
2、抓住重點詞理所當然品味。
模塊四:回歸整體
1、看板書小結。
2、讀課文。
四、書寫美
1、發現美:
出示:
美就在那平凡的小事中:
美是瑟瑟秋風中,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
美是 , 。
美還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2、練筆。
3、交流小結。
五、名言結課
1、一個不為別人奉獻的人,無權要求別人為他奉獻。
2、如果每個人都愿意做一塊鋪路的小磚,未來的道路就會多添一些平坦。
《搭石》教案5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里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于家鄉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卻是那么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著那是怎樣的畫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匯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想象: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么想?
②追問:你不是急著趕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人心里想的是別人啊!(有感情的朗讀)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②協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調有序”(配樂朗讀)
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同學們,剛才走搭石的時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④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么美妙的畫卷中嗎?(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么,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實錄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里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
師:看到這個題目,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你有沒有什么問題要問?
生1:什么是搭石?
生2:搭石搭在哪?
生3:搭石是干什么用的?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書,相信書中總會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師:課文里的生字詞都讀準確了嗎?那我可要考考你。(出示詞語)同桌互讀
有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詞語嗎?
生1:“倆”念liǎ。
生2:“脫鞋綰褲”的“綰”
師:“綰”是什么意思?
生3:把褲子卷起來。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呢?
生:就會著涼感冒。
師:那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可見搭石是這么重要啊!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譴責
師:放到課文的句子里讀一讀。譴責這里的人懶惰,就是在——
生:稱贊勤勞。
(齊讀句子)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人影綽綽的綽。
師: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別忘了字典這個好朋友啊!“綽”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么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師:不錯,那“人影綽綽”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人的影子的姿態柔美。
師: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余”,“綽”又是什么意思?
生:我覺得是“寬裕,富裕”。
師:“綽綽有余”的意思就是“很寬裕,用不完”。把這個詞寫在書上,積累下來吧!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怎么擺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寫了人們怎么走搭石。
師:那第一段呢?
生:寫了什么是搭石。
師:那就是知搭石。最后一段呢?
生:贊美搭石。
師:課文就是圍繞這些內容來寫的。能完整的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
生: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搭石,人們怎么擺搭石、走搭石,最后贊美了搭石。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么是搭石呢?
師:能看著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就是放在小溪里的石頭,方便大家過小溪用的。
(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2、搭石在我們的眼里是那么平凡,但在作者的眼里卻是那么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著那是怎樣的畫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生:我覺得“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很美。
師:你能想象的出,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么想?
生1:我得把這搭石搭好。
生2:要不別人走到這該掉水里了。
師:你不是急著趕路嗎?
生:可是,如果我走了,別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
師:原來家鄉人心里想的是別人啊!
(齊讀句子)
生:我覺得人們走搭石很美。“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吧!
現在我們就走在了——(生齊)搭石上,別忘了,這搭石原本就是——(生齊)天然的石塊,踩上去難免會——(生齊)有所活動,所以家鄉有句俗語叫——(生齊)“緊走搭石慢過橋。”可要小心了。
師:我們來合作。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抬起腳來
師:后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抬起腳來,緊跟上去,于是就發出了——
生:踏踏的聲音。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
生:沒有。
師:沒有人指揮,大家走的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能讀出這種美嗎?
(生練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剛才走搭石的時候,你都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樹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隨著水波蕩漾。
生2: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生3:我仿佛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生4:我還看到了水中的小魚。
師: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
生齊: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么美妙的畫卷中嗎?
(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么,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營造了一處處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那么,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到這些美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優點:
1、落實大語文觀。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閱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看的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課堂上的三讀中心句,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扎實落實字詞教學。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生字放在詞中認,放在句子中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字、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既有利于掌握音形義,又易于理解文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引導學生采用了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如,在教學“脫鞋綰褲”一詞時,我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綽綽”時,又借助于字典突破難點。
3、注重激發興趣。我在導入中,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作者的家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美,興趣被激發起來,教學也就在這濃濃的美中開展起來了。而在理解“協調有序”的時候,我又讓學生模擬走搭石的一群人,通過朗讀,來“身臨其境”的體會,從而由衷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協調有序”。我還讓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畫面,通過一次次地朗讀、積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過程,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對于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的還不夠深刻。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
《搭石》教案6
教學目標:
1、正確的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4、啟發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感受。
教學重點:
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精神以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感知美
1、教師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一塊塊、一排排搭石嗎?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第21課《搭石》(多媒體出示課題),再一次走進劉章的家鄉,大家看!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搭石有所了解了,誰可以說說什么是搭石?(簡筆畫)
3、那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過渡:搭石看似平常,卻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家鄉的一道風景)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它,睜大雙眼,用心去發現美,欣賞美。
二、朗讀課文——體會美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2至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人們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樣美的畫面。(生讀文,找句子)
三、品讀體味——欣賞美
句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這句話描寫了什么人來走搭石?
(2)當他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此時他的心情怎樣?(著急)當搭石擺好了,此時老人又會想些什么呢?此時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高興)搭石已經擺好了,她為什么還要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老人的行為美。)
(3)指名讀,再請喜歡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一起讀
(4)從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奉獻美)
年老的人調整好搭石,接下來就是走搭石了。同學們,你們知道怎么走搭石嗎?能不能像我們上下樓梯、過橋那樣悠閑、慢慢地呢?
句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剛才是上了點年歲的人來走搭石,現在是誰來走搭石了?(一行人來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搶路嗎?(沒有)動作是怎樣的?(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2)理解“協調有序”。
①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
②師生合作讀一讀。
小結可以得出:。這協調有序的動作美我們可以稱為和諧美(板書:和諧美)
(3)你們還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畫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①“綽”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人影綽綽”的“綽”是什么意思?
②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③感情讀這2個詞語。
④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變成詩的語段)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中悟美。
小結: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句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有搶著過嗎?那他們是怎么做的?(招手示意,讓對方先過)(2)師:從中你發現了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師概括為:謙讓美(板書:謙讓美)
(3)讀句子。
句4:如果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理解“伏”。
透過這個“伏”字,你體會到什么呢?引導學生體會敬老美。
(2)理解“理所當然”。
①鄉親們把什么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②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呢?(懷抱著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膽小的孩子、拿著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創設情境,說話訓練。
假如遇上懷抱寶寶的媽媽走搭石,年輕人總要________。
假如遇上拿著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________會________。
假如遇到____,_______會________。
假如遇到____,_______會________。
③感情朗讀這句話,讀中體會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④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小結:其實鄉親們的美好情感還有很多(板書:……)
四、總結升華——感受美
面對這樣的一排排搭石,如果你是作者,你會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讀出最后一自然段)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互幫互助)今天我們走進了劉章爺爺的家鄉,和他一起欣賞了搭石構成的美麗風景。你覺得作者僅僅是在贊美搭石嗎?(不是)那他在贊美誰?(借搭石贊美鄉親們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板書)再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讀中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走向生活——發現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里,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你現在認為什么是美?在我們身邊哪里可以找到美?
課堂總結:同學們,課文中所體現出來的奉獻美、和諧美、謙讓美和敬老美,還有我們所說的美,其實都是愛的體現。讓我們以愛對待生活,對待他人,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作業設計:
1、課文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然后抄下來。
2、小練筆:美,就在我們身邊。同學之間、鄰居之間、人與人之間,有多少互相關心的事啊!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讓人感動。你能選一件寫一寫嗎?
教學反思:
《搭石》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劉章爺爺通過身邊平凡的小事——搭石,把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默默無聞的在文中字里行間表達出來。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搭石,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這一主題,教學中以學生自讀自悟為基礎,注重引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驗、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升華。把 “美”這條主線,貫穿于課堂始終。讓學生在感知美、體會美、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的過程中,感悟到風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諧之美,感悟到樸實的為人之美。
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在詞句教學時,我不光引導學生了解意思,還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等,并注重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如引導學生想象“假如還有哪些人來走搭石,家鄉人會怎樣做的”,進行說話的訓練。
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引導學生學習一行人走搭石的內容時:我借用了知名特級教師王玲湘的巧妙設計即創造出似“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的文本情境,再將文本轉換成詩的語段,通過朗讀訓練,使得孩子們讀出鄉親們過搭石時的和諧之音。
不足之處:
1、教學語言還未夠自然,靈活性不夠。
2、在課堂上,個別地方有點走過場,如:在講“謙讓美”這部分時,挖掘得不夠,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倆人會說些什么家常話呢?從而進一步體會家鄉人淳樸的感情。
3、板書與講解有時未能同步。
4、如果能增加一些課外的資料豐富課堂就更好了。
《搭石》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并不鮮見。小溪間的搭石,你們可知道?(老師一邊播放配有音樂的美麗畫面,一邊介紹美景,將學生快速帶入美境中。)作者劉章有一雙發現美的慧眼和一顆感受美的心靈,他將把我們帶到他的家鄉認識搭石,并引領我們通過平凡的搭石感受到人性的美。
(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檢查預習
1、學生整理預習成果,對照要求自評。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詞、句等,沒解決的提出請教;已解決的提醒注意。
(CAI 出示: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便于學生在自主識字的基礎上,組內互相檢查,做到人人參與,字字落實。)
2、指名、開火車讀生字、詞語。引導學生提出學有困難的字詞,難點在“漲”和“間”是多音字,“倆”跟“兩”有區別,要提醒學生讀準確。
3、指名分段讀課文。朗讀和評價的要求:讀正確、流利。若學生將“一行人”讀作了“ yí háng rén ”,應暫停在這一段,引導學生反復讀,指幾名讀“ yí xíng rén ”的學生和讀“ yí háng rén ”的學生辯論,聯系上下文根據意思判斷讀音為“ yí xíng rén ”。
(師不要越俎代庖,若學生能統一認識,進入第5環節;若學生不能統一認識,則進入第4環節。)
4、師:大家對搭石,對課文的了解還不夠)小組內分段輪讀課文,討論:
圍繞“搭石”,課文每個自然段寫的什么內容?
5、師:大家對搭石,對課文的認識較深入。文中哪里集中描述了“什么是搭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邊讀邊標記相關詞句,表明“我已明白什么是‘搭石’了。”
2、全班交流,互為補充糾正。
3、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此段,邊讀邊想象;如果是自己過搭石,什么情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此段,描述自己想象的內容。
(捕捉學生發言中讓人感覺到美的詞句加以品味。)
5、小結:
下節課我們繼續閱讀課文第2至5自然段,從更多的地方感受到美!
四、課堂練習
1、近義詞:
間隔──距離 譴責──指責 必須──一定 協調──和諧
2、反義詞:
懶惰──勤快
3、多音字:
漲、間。
4、聽寫詞語:
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我們上節課學習第一自然段,明白什么是搭石了。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什么是搭石。板書簡筆畫“口”。)
師小結:自深山中鑿磨而出,從江河中沖刷而來,一塊塊普普通通的搭石,構成了人間最美最美的風景。
我們初步感知了全文,這篇課文美極了!美在哪里?(在“口”中標記“?”)這節課讓我們帶著發現美的慧眼和感受美的心靈走進課文2至5自然段。
二、指導品讀,舉一反三
1、自由讀課文,劃出“文中哪些讓我們感到美”的地方:
出示閱讀要求:
⑴ 抓重點詞句品位、想象,感受美;
⑵ 通過有感情的讀、說,表現美。
(“不動筆墨不讀書”,記錄下自己的感受,練讀練說。)
2、學生首先提出哪段美,就先示范學哪段:
(孩子的認知程度、經驗儲備等是良莠不齊的,因此在開放的課堂上,老師也無法預測學生會首選哪段文字匯報。)
如:示范品讀第二段(這一段中“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可以統領學習2至4自然段)。“無論怎樣”“只要”“一定”“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生動刻畫出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表現了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去掉這些詞語與原文對比,指導有感情朗讀,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這些詞語傳遞的生活畫面,感受原文描寫的生動和文中蘊涵的人性美。
再如:示范品讀第三段(這一段描繪的是看得見的具體的“美”,而二、四段則側重看不見的心靈的“美”)。這段話對“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實實在在體現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作者寫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協調有序,“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師讀,生閉眼,抓住關鍵的詞句,邊聽邊展開想象,充分說出眼前浮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美,感受美。然后指導讀句,讀出感情。結合“緊走搭石慢過橋”指導學生想象假如是自己過搭石呢?哪怕掉進水里也是一種情趣。
又如:示范品讀第四段(這一段用“如果”和“假如”引出了兩幅和諧的畫面,側重看不見的心靈的“美”)。抓住“理所當然的事”讓學生談談自己把什么當作“理所當然的事”;鄉親們把什么當作“理所當然的事”。師小結:當一個人把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看得像早起必須刷牙、洗臉、吃早點一樣的理所當然時,心靈的美好就會從眼神里、行動中流淌出來。通過讀,想象山里純樸人們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的畫面。鼓勵學生也用上“如果”和“假如”說說自己想像到的和諧畫面,如“幫抱小孩的婦女接過孩子,提起行理過搭石”的情景等。
三、小結方法,自主品析
1、師生共同小結第X段的學習方法。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新課標強調三個維度,更為注重“過程與方法”。因而,其他段落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出示“三把學習的金鑰匙”,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⑴ 我知道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⑵ 我抓住了這些關鍵詞句體會到了美;
⑶ 我有感情的讀,你聽我能表現美。
2、小組合作學習時,師巡視指導,讓自主學習落到實處。
3、匯報學習成果。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石本無火,相擊乃發靈光;水本無紋,相蕩則成漣漪。”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4、無論前面的學習學生是否談及第五段中的美,最后要點明第五段借石喻人,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頌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指導朗讀,讓生傾聽與評價,充分理解與感悟。
5、師小結:
希望大家也學做默默奉獻的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敬老”(總結學生發言時提煉板書的詞語,畫一顆大大的心將這些內容圈起來)。愿你我善良的人性美光輝構筑起和諧中國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四、課外拓展,即興練筆
我們帶著發現美的慧眼,感受美的心靈走入的課堂。(板書上的問號不擦。)我們仍要帶著捕捉美的慧眼,體驗美的心靈走進更廣闊的`天地。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本不算起眼的事物卻蘊涵著美,我們也來寫一寫平凡事物中的美。
《搭石》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7 個生字,會寫11 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拖鞋綰褲、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3 、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教具準備
錄音機、范讀帶、實物投影儀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優美的詩歌,同學們想聽么?師配樂朗誦。“綠也無愁,紅也無怨,無愁無怨的農家院,不是不知愁苦,是愁苦都能咽!甜的是一樹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萵苣,一架葡萄釀著酸……人生滋味萬千般,農家品嘗個最全!”這是劉章所寫的詩歌《綠也無愁》,作者通過他的詩歌為土地、為山民縱情歌唱。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書課題。
2、質疑,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生紛紛提問。
生:(1)什么是搭石?(搭石是什么樣的?)
(2)搭石是做什么用的?(搭石的用途)
(3)在什么地方搭石?
(4)誰搭石?怎樣搭石?
師:有這么多問題,我看出來了,咱們班的同學都是些愛提問題的小問號,很聰明,很了不起,不知道這種聰明勁在解決問題方面是不是也這么突出?那好,想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
生:讀書
師:這可是個好辦法。
(二)整體感知全文。
1.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打開書103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畫上☆,表揚表揚自己,讀不懂的地方做上?遇到難題,也可以跟老師交流。開始吧。生開始自由讀課文。
2、出示詞語:拖鞋綰褲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
學生自由讀、個別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3. 學生合作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作者的家鄉留給你怎樣的印象,用我們學過的四字詞語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個性朗讀。
1. 默讀課文,哪些句子是你最喜歡的?把它劃出來反復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2. 反饋交流
(1)每當上工、下工……畫一般的美感。
隨機理解:人影綽綽還能說說幾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A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語。
B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C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D師小結:這些由大多數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他們生活經驗和愿望的定型的語句,就叫俗語,也叫俗話。
(2)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隨機理解:譴責
(3)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4)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溪……這就是搭石。
隨機理解:汛期、拖鞋綰褲(誰可以上來表演一下呢?)當學生說什么是搭石時,老師相機鼓勵:你能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學習習慣真好,希望大家都向你學習。
師:簡單地說,搭石就是什么
生:用石頭塔成的橋。
師:那是不是隨便一塊石頭都行呢?
生:平整方正的石頭,二尺左右間隔,橫著擺放在小溪里,讓人們從上面踏過
師:這下明白了,誰能在這條小溪里擺一擺這些石頭?(實物投影)臺下的學生一起齊讀什么是搭石。學生上臺擺搭石。
師:說說你是怎樣選擇石頭的?
生:選擇平整方正的。
師:說說為什么。
生:不平整就走不穩當了。
師:“平整方正”是為了讓人們……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均勻擺放是為了……從中感受鄉親們的善良、質樸。要是真是哪塊搭石不穩當了,人們會怎樣做呢?
反復讀,從中感受鄉親們默默無悔、無私奉獻地精神。
隨機解決課始問題,剛才同學們都找出了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喜歡的原因,那么同學們剛剛提出的問題會了么,現在老師檢查一下。
(四)小結:同學們,在我們眼里這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靜靜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悔、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鄉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五)課內拓展。
同學們,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不起眼,但卻讓你感受到美的事呢?大家不但有發現美的慧眼,也有感受美的心靈,課后,就讓我們拿起筆來,把你的發現和感受寫下來吧。
同學們,在我們眼里這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劉章爺爺認為這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六)作業。
1、抄寫你認為難寫的生字。
2、留心觀察自己身邊事物,找一找有沒有讓你感受到美的事。
(七)板書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搭石是做什么用的?
在什么地方搭石?
誰搭石?怎樣搭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準備:
《搭石》課件、搭石道具
(一)復習導入,創設情景.
先回憶一下分段教師簡寫段意,然后老師播放配有音樂的美麗畫面,同時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讓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在頭腦中浮現課文講述的畫面,將學生快速帶入美境中。
接著就讓學生說一說,在剛才聽讀課文時,你的頭腦中浮現了哪些畫面?揭示景物——美(板書)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受.
課文中不但有優美的景物,還有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美,讓我們再默讀課文,去發現課文中的美。讓學生邊讀邊畫出認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為什么覺得這兒寫得美?并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結合一個你們認為寫得美的自然節談談文章哪些詞句寫得美?使學生運用讀、找、畫、議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小組討論,暢所欲言,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時,師巡視指導,讓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
小組匯報:依照學生的匯報次序,教師順次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重點引導學生品讀、評讀、研讀,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重點引導:
1、示范品讀第三段.這段話對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實實在在體現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作者寫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協調有序,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抓住關鍵的詞句,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充分說出眼前浮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美,感受美.然后指導讀句,讀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時,重點抓住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生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致的動作,理解老人一心想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體會老人的心靈美,讀出對老人的贊美.
3、這第四段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純樸的人們,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理解“理所當然的事”.
*聯系生活舉例說說你眼中的“理所當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 讓學生充分感受那種謙讓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讀。
4、第五段學習寫法:借石喻人,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頌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指導朗讀,讓生傾聽與評價,充分理解與感悟.此時,讓學生充分發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讓他們在交流中升華對文章的理解.最后師小結: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獻,互相禮讓,尊老愛老的孩子.
(三)感情朗讀,理解升華
本文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擺搭石,過搭石的事兒介紹得這么具體,這么美。誰愿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老師給配樂,聽的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畫下來。并讓學生把喜歡的部分抄下來。
最后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是否也曾留心觀察身邊的“美”呢談一談吧!
(四)感覺頓悟、全課總結: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平凡的生活中觀察“美”、發現“美”!指導學生課后進行練筆訓練,幫助提高習作能力.并將此布置為一次練筆作業回家完成.
《搭石》教案9
教材分析:
《搭石》一課是人教版語文教材第六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愛”為主題編排,通過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搭石》這篇散文,是作者劉章以家鄉小溪中普普通通的搭石為素材,運用質樸的語言為讀者展現出家鄉人擺搭石、走搭石的優美畫面,向人們傳遞著家鄉人淳樸的民風和為他人無私奉獻、敬重老人的美好情感。學習本課不但要使學生通過一幅幅美的畫面,體會其中蘊含的人性美,還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在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
學情分析:
本文描寫的畫面離學生生活較遠,他們對山區的小溪、洪水暴發、走搭石等情景不很熟悉,對作者通過普通的事物來發現美、表現美的寫作方法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通過本冊書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的閱讀方法,也具備了一定的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這都為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設計思路:
1.整體感知,走近搭石感受美
本課的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首先讓學生整體閱讀,初步感知搭石構成了家鄉一道獨特的風景。
2.自主學習,走上搭石尋找美
通過學生的自主批畫,引導學生找出表現搭石美的語句,體會搭石帶給人的美好畫面。
3.多種方法,親近搭石升華美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想象畫面、抓住重點詞句等多種方法,在聽說讀寫的有效訓練中,體會文章內涵,升華美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能結合具體內容,體會文中關聯詞語的作用。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2.運用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創設情境、聯系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展現的情景,體會搭石中蘊含的美好情感,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搭石的感受。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從家鄉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場景中,感受“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教學難點:
1.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時,動作的協調美、音韻美,畫面的動態美。
2.初步體會作者于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表現美的方法。
3.體會“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家鄉的小路,也聯結鄉親們美好的的情感”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1.師生查閱的本文的寫作背景資料及作者劉章的資料。
2.為本課制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習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知道什么是搭石,家鄉人擺放搭石的原因;初步感知搭石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知道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個中心句,作者從人們擺搭石、走搭石兩大方面來記敘家鄉獨特的風景的。
第二課時:理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的具體內容,體會透過搭石表現出來的美好情感,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初識搭石
結合預習和課文內容,說說什么是搭石。
出示句子,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
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
二、檢查預習,感知內容
1.讀準字音。
懶惰 俗語 平衡 聯結 譴責 山洪暴發清波漾漾理所當然協調有序 人影綽綽 伏下身子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俗語”,文中的俗語是什么?(緊走搭石慢過橋)說說文中這句俗語的意思,并結合具體內容理解為什么要緊走搭石。
2.讀準句子中加點字的讀音
① 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查字典理解“暴” ) .
②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
③ 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
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④ 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里的人懶惰。 ....
找出“譴責”的近義詞換一換,找出“懶惰”的反義詞。想象人們譴責時會說些什么。從這句話中你對作者家鄉的人有了怎樣的印象?
3.初讀課文,了解內容,理清脈絡
① 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思考圍繞搭石都記敘了哪些內容。
② 指名朗讀,適時反饋點撥,理清文章脈絡。重點理清描寫走搭石時是從一行人走搭石、兩人面對面同時走搭石、年輕人遇到老年人走搭石三個方面來寫的。
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板書:
什么是搭石
擺搭石
走搭石
作者感受
三、走進山村,了解擺放搭石的原因
讀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家鄉的人們擺放搭石的原因。想象人們上工、下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挽褲給人們生活、出行、工作帶來的不便,初步感受搭石和人們的密切關系。
出示作者回憶家鄉的一些文字資料,進一步感受搭石的作用。
我出生在河北省興隆縣上莊村。 那是一條十里狹長的山村,人們依水而居。一條無名溪水的兩岸,是大山、村莊、梯田和果園。上莊村有六個自然村,其中五個村的人家散落在小溪旁,我出生的那個小村是溪水的源頭之一,人家散落在兩條山谷里,泉水汩汩,下自成“溪”。從我的祖宗開墾小村,到我這兒才六代,算來也就是一百幾十年的光陰。一代又一代人,出山串親、趕集,唯有反復跨溪而行,除此,別無選擇。小溪最窄處僅五六米,最寬處也不過30米。平時水最深處也不過一米。年年雨季過后,秋風將至之時,人們為了不涉涼水,在每一個跨溪水里擺上一排方石,這就叫“搭石”。小溪冬天結冰,人們來回走冰,只有窄處才搭小橋。夏天山洪暴發,唯有來回趟水,或背水而嘆。一年365天,有近200多天走搭石。
閱讀文字資料后,再讀說明搭石的句子,進而體會搭石的作用。
四、自由讀文,感知搭石給作者的印象
在作者眼中搭石給他的印象是什么?(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你眼中的風景是什么?作者通過哪些內容來說明家鄉這道風景的?感知作者在表現結構上的特點。(總分結構)
五、質疑問難,了解學情。
六、識寫生字,相機指導。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整體感知搭石美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搭石給作者的總的印象是什么?圍繞“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個總述句,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具體說明的?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板書:
家鄉一道風景
擺搭石
走搭石
普普通通的搭石怎么構成了一道風景呢?這究竟是怎樣的風景呢?讓我們再次走進搭石,感受這其中的深意。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內容,進一步感知文章的重點內容以及結構特點,并以“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為思考核心,貫穿教學整個過程。】
二、細讀課文,走近搭石體會美
1.自學批畫尋找美
學生默讀2——4自然段,用“——”畫出能表現“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的句子。思考: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把自己的感受簡單地批注在旁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養成邊讀邊思考邊批畫的讀書習慣。】
2.組內交流豐富美
3.全班反饋感受美
預設一:擺搭石感受美的心靈
學生交流畫出的句子,教師隨機出示PPT:
1.學生初步交流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2.抓住重點詞句“無論”、“只要”、“一定會”、“踏上幾個來回”、“ 才”等詞語,深入理解家鄉人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心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意思。】
3.展開想象,升華理解。
《搭石》教案10
李亞周
學材解讀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設計意圖
以“美”為主線,朗讀感悟文本,以“尋找美”統領全文,以“發現美”、“感悟美”貫穿課堂,以“尋找美”延伸課文。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蘊涵的美,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課前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看大屏幕: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故鄉。那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時隔多年作者記憶最深的并不是這些,而是家鄉的搭石。這是為什么呢?就讓我們跟隨劉章爺爺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2、板書課題:21 搭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搭石。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出示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什么是搭石?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3)、師: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后,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大屏幕出示:“綰”。“綰wǎn”是個生字,什么意思呢?(生:卷起來的意思。)那脫鞋綰褲呢?(生:脫掉鞋子卷起褲子。)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里沒有搭石,
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綰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為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
……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可能還是一種享受,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么是搭石。
師: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二、風景切入,發現美、欣賞美
出示搭石的圖片,師:大家請看,這就是搭石。其實搭石就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作者卻給予搭石很高的評價,誰能從文中找出作者的這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一道風景。這么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默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感受走搭石的協調美。
1、大屏幕出示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走搭石要快)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話,文中有沒有介紹緊走搭石的道理呢?誰來讀一讀?體會走搭石的快。
2、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感受到了什么?(動作美、聲音、圖畫美)
動作:協調有序,什么叫協調有序?文中是怎樣寫協調有序的?怎樣走才叫協調有序?指導學生讀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
音樂:踏踏的歌聲,像輕快的音樂。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
這是一曲多么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圖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這給人以美感的畫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還有什么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帶著我們的想象,再來美美地來讀一讀。
過渡:是呀,聽著美妙的音樂,身處如此美麗的畫卷中,怪不得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可搭石構成的這道美景,我們卻只欣賞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美的需要我們細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
第二自然段,感受故鄉的人美。
大屏暮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讀,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老人的負責),作者怎樣寫出老人的負責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2、老人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是怎么想的?(應該做的)
3、如果給你一個采訪老人的機會,你會問?你會說?來,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老人的負責,讀!
讀到這里不由得讓我們覺得劉章爺爺的故鄉不僅景美,故鄉的人----更美!
過渡:家鄉的老人這樣讓人敬佩,家鄉的年輕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四自然段:感受鄉親們“謙讓”、“尊老”的美好情感。
1大屏幕出示: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A這樣的舉動讓你感受到了什么?(謙讓)
B這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就是這么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對我們來說做起來是多么得不容易呀!你們會怎么去讀呢?指名讀。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伏下”是什么意思?從這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尊老)
B“理所當然”是什么意思?換個詞語說就是“應該”。
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個細節,老人在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后卻沒有說上一句謝謝。這是為什么?讀最后一句,說說你的體會,分組討論。
生:老人鋪搭石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年輕人背老人也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C、假如遇上的是孩子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假如遇上的是盲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人們把這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叫什么?這叫民風,純樸的民風,這是代代相傳的民情呀!讀!板書:一處民風。
四、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作者的一份鄉情。
(1)、齊讀。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贊美故鄉的搭石嗎?(作者同時還贊揚了鄉親們的美好心靈,表達了作者的一份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小結:同學們,有誰走過搭石?(沒有或很少)可能一個人一生都不曾走過搭石,但是在我們的人生的道路上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搭石,他們是,他們為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我也很想成為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歡迎嗎?(歡迎)謝謝!好,下課。
板書設計:
21 搭 石
一道風景美麗
一處民風純樸
一份鄉情難忘
《搭石》教案11
教材解讀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著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為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貝示浣馕
(1)對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是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句子含義深刻。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依據這一理念,我們嘗試讓學生在讀中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畫面,試圖通過所想象的畫面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本課的教學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學習目標
1理解詞語意思,感悟文中語言的優美,
2 通過朗讀,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3了解作者從普通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做法,喚起學生發現、尋找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難點 “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感受”的感悟。
教具 課件音樂
第二課時(初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匯。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著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么么?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 學習2---5節
1、 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來讀一讀2---5小節,說一說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學生暢所欲言)
3、有句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點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板書:一道風景
4、何謂風景(由山、水花草樹木建筑物等某些自然現象,風景往往帶給人們美的感受, 有人說過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能讓人心曠神怡,一篇優美的文章往往能夠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把文字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今天我們也來試一試,把語言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請再品讀品讀2---4節,想想搭石上的風景有那幾幅畫面組成)
4、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眾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1、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2、 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著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3 這句話講了什么(老人在搭石)
4、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中的一句話,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5、 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透過“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
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
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致,描寫得又是那么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閑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搭一搭石頭(四人小組討論)
1、 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為什么要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為什么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2、 導讀:多么樸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1、 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么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 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
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3、 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還看到了什么?
4、 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系學生平時走過水洼地時的走法與姿態,
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走熟了就形成了文中的輕快、協調有序之美。讀出輕快之美。評價促讀)
b) 體會聲音韻律之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評價促讀)
c) 人景和諧之美(試著描述:清波漾漾——人踩在搭石上,搭石周圍清澈的溪水漾出
一波一波的細紋;人影綽綽——一行人緊走搭石,倒映在水中的人影一個接一個,在漾開的水紋中影影綽綽,既看得見,又不真切。)
隨機解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5、下工,一抹夕陽照在河邊的小溪,溪水在夕陽的映襯下,閃著一縷一縷的光彩。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附和著踏踏腳尖點搭石的聲音。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簡直就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啊!太美了!用我們美妙的聲音來表現——讀!
6、這么美的有聲有色的畫面,還想不想再讀?誰來讀,誰還想讀,想讀的站起來一起讀,老師和你們一起過搭石。走熟練了,不看書過搭石。
7、口頭填空,點擊: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 )!前面的( ),后面的( ),踏踏的聲音,像();清波(),人影( ),給人( )的美感。
導讀:人和景交融在一起,那么和諧,難怪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再次走進這畫一般的風景。)
第三幅畫面(第四段)
1、 指名度第四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鄉親們之間的謙讓精神以及尊老美德)
2、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
所當然的事。
“理所當然”什么意思?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是理所當然?文中說什么事是理所當然? 導讀:多么淳樸的鄉情們啊,你們看,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搭石讓老人想到別人、年輕人想到老人,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這怎么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呢?同學們,讓我們把這道風景讀美!
四、 拓展練筆
1、 剛才我們已經欣賞了一幅幅風景,現在我們試著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風景。
2、 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風景?
3、 寫話:試著用上動詞和書中的語言,加上自己的積累,把這幅美妙的搭石圖寫下來,注
意有順序,寫具體。(學生動筆)
4、 誰來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走搭石的畫面?交流。
五、升華讀文
1、同學們,此時你還覺得這是一塊塊冰冷無情的石頭嗎?那么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句子:搭石上有——有——有——
2、 這小小的山村,這一個個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體現出生活中這么多看的見、看不見的
美,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來贊美。齊讀最后一段。
3、 搭石上有情有愛,搭石上刻著鄉親們美好的心靈,這搭石又何嘗不讓我們心動呢?再讀
課文2---5小節(有時間讀,沒時間不讀)
4、這么普通的景觀卻蘊藏著這么多的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并用手中的筆將其記錄下來,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相信同學們一定深受啟發,讓我們睜大眼睛去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吧!
附板書:
搭 石
老人搭石圖 有愛
一道風景 眾人過石圖 有美
謙讓尊老圖 有情
第二課時(修改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搭在那里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匯。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著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么么?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 學習2---5節
1、 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 同學們請看,點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
3、 猜測 會提出問題:搭石,怎么就構成了家鄉的美景(對,搭石只不過是小溪中供人走路的小石頭而已,為什么??,想知道答案嗎?讀一讀課文中的2—4小節,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4、讀讀課文,待會兒向大家說說你仿佛看到了那些畫面,最好能給每個畫面娶一個名。
5、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眾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3、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4、 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6、 老師把它修改了一下,你說行嗎?點擊: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透過“無
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點擊: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著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么?指名講。(透過“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致,描寫得又是那么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閑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并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
3、 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為什么要這么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為什么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后,您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4、 導讀:多么樸素的情感啊,多么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5、 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么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6、 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
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7、 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往溪水里看一看還看到了什么?
8、 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系學生平時走過水洼地時的走法與姿態,
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
《搭石》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俗語、人影綽綽、理所當然、間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師配樂朗誦:
甜的是一樹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萵苣,一架葡萄釀著酸……人生滋味萬千般,農家品嘗個最全。
2、自讀小詩,猜一猜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介作者,揭示課題。
4、看課題質疑:
什么是搭石?為什么要搭石?怎樣搭?
二、整體感知全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或解決。
2、學生接讀課文。
3、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的家鄉留給你怎樣的印象,用一句話概括地形容一下。
三、個性朗讀
1、再讀課文,哪些句段帶給你這樣的印象?把它劃出來反復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
2、反饋交流:
⑴ 每當上工、下工……畫一般的美感:
隨機理解:人影綽綽。
照樣子說幾個描寫景色的詞語。
俗語:
① 找出文中的一句俗語。
② 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③ 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④ 師小結:
這些由大多數勞動人民創造反映他們生活經驗和愿望的定型的語句,就叫俗語,也叫俗話。
⑵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隨機理解:譴責。
⑶ 一排排搭石……美好的情感。
⑷ 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溪……這就是搭石:
隨機理解:汛期、綰褲。
① 出示句子: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② 反復讀,直到你的腦海出現搭石為止。
③ 指名讀,從朗讀中聽出搭石的特點了嗎?
④ 齊讀。
隨機解決課始問題。
四、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眼里這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劉章爺爺認為這一排排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下節課細細品味。
五、作業
抄寫你認為難寫的生字。
《搭石》教案13
一、設計理念
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提出的嶄新要求。它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語文教學的意義及任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從長遠來看,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顯得更為重要。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情感世界的豐富;觀察領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造、探索精神的培養等。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無聞中凸現。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們在設計上著重體現了以下指導思想。
(一)、緊緊把握語文課程改革的走向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閱讀教學必須擺脫以情節分析為主線,以提問應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搭石》一文極富感情,更不宜分段訓練,層層分析。那樣反而會搞得支離破碎,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學中,從整體著眼,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整體解讀課文,感悟課文,并從中獲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充分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
從本質上講,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搭石》一文截取了農村生活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著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并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二、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奠定情感基調。
首先我們以小詩導入,
教師配樂聲情并茂地朗讀小詩,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聽后猜猜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再整體感知,朗讀課文,說說家鄉給你留鄉下了怎樣的印象?朗讀學生自己喜歡的句段,在反復的朗讀中,使學生對文本有了初淺的解讀,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發生碰撞。為學生學習下文奠定了基調。
第二課時:抓住“美”的主線,朗讀感悟文本。
以“美”作為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以“尋找美”統領全文
這篇課文文字并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請細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著怎樣的美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透過文字直抵內心的引子。學生潛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個性的閱讀體驗。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為切入點,帶著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
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
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
……
以“欣賞美”感知全文
欣賞畫面:抓住這一主線,引導學生探究語言文字,欣賞“調整搭石”,“走搭石”,“相互禮讓”,“背老人走搭石”等畫面,使語言文字訓練、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養等目標有機地融為一體
深化文本:為了讓人物形象在腦際豐富起來,為了讓學生對“搭石”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教學中,我們運用多種手段。如在讓學生體驗訴說“
調整搭石”畫面時,創設情境,想象畫面,練習說話,旨在強化獲得感悟的實踐過程,是學生的領悟是由衷的自然的,這種超文本的學習,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文的內容,是學生能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讓學生從“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為樂美
從“急著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從“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從“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閑話家常;”——謙讓美
從“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強化朗讀: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目的。如中心句的理解,我們在設計教學時不停留在表面上,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進行多次出現,反復朗讀,層層感悟,這樣,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讓學生體會出其蘊涵的感情。
美是永恒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以“發現美”延伸課文:
教學的最后環節安排小練筆: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為什么是美?在我們身邊哪里也可以找到美?”美在平凡的小事中。以“發現美”延伸課文,使讀寫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旨在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指導思想。
《搭石》教案1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等詞語。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體會平凡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的美
教學難點:運用想象的方法,豐富文章的內容,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質疑定標。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見過哪些橋?你知道它們的作用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課文,不是雄偉壯麗的大橋,也不是古老神秘的橋梁,而是作者家鄉小河里的不起眼的石頭。這些石頭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呢?我們一起一下。
質疑定標:你看到這個課題,有沒有什么疑問?
(教師適時引導,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個性自讀,自主感知。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邊畫邊讀兩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詞,同桌互相檢查。
3、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其他同學幫助解疑。
4、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詞、句、段,并在旁邊寫出喜歡的理由。
5、進行匯報。
三、合作交流,釋疑解難。
1、四人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什么是搭石?
(2)、誰搭石?怎么搭?
(3)、如何走搭石?
2、開火車輪讀課文,一人一句。思考:
作者圍繞著搭石描寫了哪幾個生活場景?他為什么要寫家鄉的搭石?
2、匯報交流。
板書設計:
21、搭石
什么是搭石?
誰搭?如何搭?
人們怎樣過搭石?
第二課時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2、聽寫部分詞語
二、研讀品味,發現“美”,感受“美”。
教師:這文章寫得真好,許多地方都使我們感受到美,有看得見的具體的“美”,更有看不見的心靈的“美”,現在就讓
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隨著作者去發現“美”,感受“美”。
把課文中你認為美的句段找出來。
組織學生交流感受到的美,重點體會下面幾處:
第一自然段————鄉村秋景。
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看著插圖說一說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一幅鄉村秋景圖。
第二自然段————擺搭石的老人。
想象:老人踩著不穩的搭石,心里會怎么想?在挑選合適的石頭時,會怎么想?是怎樣做的?
請你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第三自然段————行人走搭石。
想象村里的行人走搭石的情景,除了可以看見的畫面的美,你還能感受到怎樣的美?
第四自然段————理所當然的事。(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村里人把什么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從中有什么感受?
三、揭示中心,提升情感。
1、回歸整體。
師:通過同學們的交流討論,我們不但看到了家鄉的搭石構成的一道道風景,也感受到了村里人善良、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些美麗的畫面:
家鄉有一條無名的小溪,每到秋天,天氣變涼,人們便,這就是搭石。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瞧,一位上了年紀的人,發現搭石不穩,。
一行人走在搭石上,動作是多么協調有序!。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
2、理解尾段。
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齊讀,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段話的意思的。
四、.
這文章的作者劉章是個有名的“草根詩人”,他的作品來自生活,處處洋溢著生活的氣息,他善于從平凡的、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感受美,這是我們要向他學習的。
五、小練筆
課后請同學們留心觀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圍的人、事、物,寫一段主題為“尋找生活中的美”的小練筆。
板書設計:
21、搭石
鄉村美景
擺搭石擺搭石的老人美的畫面
美的心靈
一道風景
一行人走搭石
走搭石溪邊讓路,背老人過溪
《搭石》教案15
【設計理念】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綜觀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實驗教材,新增了許多圖文并茂,極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編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讓教師作為孩子學習的引領者,引導孩子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寬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學習舞臺,讓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讓孩子按他的理解來感知課文,用他的方式來展示學習收獲,孩子必將還你一片湛藍的天空。本案例的設計,旨在以孩子最感興趣的學習視角──尋找美的風景為教學觸發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情景創設和教師的語言渲染,讓孩子在感受搭石這一生活中的尋常事物所蘊含的不尋常的美的同時,受到心靈的啟迪和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緊扣中心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筑的風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現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
1、課文的插圖,有關搭石的資料介紹。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格言導入,確立學習交流話題
1、教師談話,推薦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2、學生自由說說對格言的理解。
3、確立學習話題尋找一片美的風景,板書課題:
搭石
二、走進文本,初識搭石,激發尋美情感
1、打開書本,去仔細地尋找一下,作者所說的那道風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注意,讀課文時字字讀響亮,句句讀通順。
2、交流讀文感受什么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聚焦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⑴ 課件出示搭石圖,找出書中描寫搭石的句子讀一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⑵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根據學生的回答,板畫小溪、石頭。
⑶ 誦讀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緊扣風景,談話,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實就是為方便小溪兩岸人們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幾塊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頭。(板書小小搭石尋常景)只是,讀到這里,老師心中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生活中,能被稱之為風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黃山奇石。可這么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怎么能說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讓我們再度走進課文,去細細尋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讀文本,鑒賞搭石圖,感受風景這邊獨好
1、談話,傳遞讀文方法:
(邊讀邊想象畫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深入到他的文字中去,找找那片獨特的風景,老師相信,會讀書的同學,讀著讀著,眼前就會浮現一幅幅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有的畫面特別感人,有的畫面特別讓人激動,有的畫面特別的美。你可以在旁邊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
2、學生靜靜地默讀課文,想象畫面,并加以批注。
3、反饋:
通過讀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畫面?此時此刻,你覺得哪幅畫面就在眼前閃動?
隨機板書:
細細擺放為他人
⑴ 預設畫面:
上了年紀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滿意才離去。
走搭石的人們不搶路,動作協調有序。
兩人面對面走搭石過河時,會互相謙讓。
年輕人背年長的老人過搭石。
⑵ 點評:
同學們真會讀書。透過語言文字,能想象出這么多畫面。就讓我們來細細鑒賞這一塊塊搭石,感受這字里行間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讓我們感動的風景。
4、精讀課文,品詞品句:
鑒賞畫面一:眾人走搭石,協調有序聲影美。
請你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美在哪里,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
⑴ 從字里行間,感受人們的協調美:
師: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他們的動作非常協調有序?
(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和諧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嗎?先自己試試。
指名讀,隨機點評,板書:協調有序走搭石。
預設評語:你走得輕快而平穩,真棒。我能感受到你們小組走得真默契。
你讀得有聲有色,誰能說這不是一道迷人的風景呢?你的朗讀讓我想到了一句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真是畫一般的美。
⑵ 變序朗讀,感受語言的詩意美:
師:老師把它變成一首小詩,看多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每當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
前面的抬起腳來,
后面的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⑶ 配樂朗誦:
讓我們再一次隨著流淌的溪水,感受那一份和諧和詩意的美。
(課件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師(描述畫面,再度激蕩學生的情感):
啊!聽著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清早,晨霧還沒有散去,人們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這搭石上,沒有人說話,只有這清波漾漾,人影綽綽;也許這是一個黃昏,夕陽灑下了它最后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身體是疲憊的,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
⑷ 回歸主題,誦讀風景:
(導讀中心句。)
師:讀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學生齊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是啊,不禁讓我們贊嘆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鑒賞畫面二:兩人走搭石,謙讓敬老傳遞美。
⑴ 談話,導入:
當然,走搭石時,也有撞車的時候,請你讀讀下面這一段,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找出來,先有感情地讀好它,再體會體會對這個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⑵ 交流:
現在,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找出來,先說說自己的感動之處,再讀好它。
多媒體課件展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⑶ 品味:
什么叫理所當然?人們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⑷ 小結,指導朗讀: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著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著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師:引讀:經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
想象拓展,補充畫面,提煉情感:
⑴ 談話,指導想象:
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還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
(出示作業紙,輕聲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小小的搭石,演繹著人間的真情,我能試著寫一寫: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⑵ 小結,回扣中心句:
隨機板書:謙讓敬老見真情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
四、走出文本,透過搭石,感悟詩人情懷
1、談話:
課文學到現在,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那它是什么?
2、多媒體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征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反復的朗讀結尾段,提升情感。
5、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⑴ 設疑:
現在,你覺得作者對家鄉的日日思念、意熾情深,僅僅是因為家鄉的山美、水美嗎?
⑵ 拓展,介紹:
是呀,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后來在石家莊工作,當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覺地想到家鄉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們沒有秩序地擠搶公共汽車,便想到了鄉親們走搭石的協調有序和禮讓,看到馬路上的石頭、樹杈,人們繞著走也不肯彎腰拾起,便想到鄉親們在雨后,主動擺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為他由衷地感受到──
⑶ 再度回讀中心句: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五、延伸實踐,發現生活中的美
1、教師談話:
是的,真情是明媚的陽光,它給人以溫暖;真情是盛開的鮮花,它給人以芳香;真情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真情更是熊熊的火炬,它點燃生命的希望。同學們,美文《搭石》讓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在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本文的作者就是從搭石這么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現在,你認為什么是美的?在我們身邊也可以找到哪些美的事物?
2、學生暢談生活中的美:如小草、石橋、香樟樹、蜜蜂
3、小結:
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4、布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生活中一種熟悉的小事物,發現它的美,動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
21、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小小搭石尋常景,
細細擺放為他人。
協調有序走搭石,
謙讓敬老見真情!
【《搭石》教案】相關文章:
《搭石》教案07-28
課文搭石教案08-29
《搭石》優秀的教案06-29
關于《搭石》的教案06-28
搭石的優秀教案06-18
《搭石》教師教案08-06
搭石優秀教案07-13
講《搭石》教案06-13
《搭石》精品教案10-03
課文《搭石》的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