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漁者》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上漁者》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江上漁者》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
《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么意思? 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為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為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愿意再來讀這首古詩,并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注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后可以和
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注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了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
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于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魚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里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 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 如果你是酒樓里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么說?學生交流: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后,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只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 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 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涌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么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么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么的—— 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為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
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B、看著這畫面,看著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回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 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嘗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涌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升華情感。 教師:面對著這洶涌的波濤,面對著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 《江上漁者》說課 《江上漁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話(20個字),卻描寫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江上往來的客人歡快地品嘗鱸魚的畫面和江里漁者冒著風浪捕魚的場景),反映了勞動者的艱辛,體現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在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古詩中所蘊涵的美,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以誦讀古詩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欣賞古詩的美。具體來說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朗讀中理解詩意 在出示古詩以后,我通過三步的朗讀,第一步,將古詩讀正確,在此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第二步,試著讀出古詩的味道;第三步,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古詩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古詩的內容,感知古詩的意思。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忽略了古詩教學中的解釋,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領會的教學方法,只要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通過說畫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因為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于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
正如楊振寧博士談到的:在他上一年級時,父親教他背誦了幾十首唐詩宋詞,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
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后,才逐漸領悟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猶恐相逢是夢中”等只有過來人才可能真懂的詩句。
二、啟發想象悟詩情 “就詩的表現方式來說。詩顯示出整體藝術,所以在詩的領域里,其他各門藝術的表現方式也用得上。”(黑格爾)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想象再現情境。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在學生理解往來的客人愛吃鱸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說說客人們會怎么說,讓學生感受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為體會捕魚的艱辛奠定基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詩的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然后讓學生通過給畫面上添畫小舟,讓學生直面詩句,與詩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第二步,讓學生想象江上漁者在風浪中捕魚可能遇到哪些情況?引導學生感受漁者捕魚的艱辛。
三、組合、寫話,提升 在學生感受漁者捕魚艱辛的基礎上,通過與《憫農》的組合閱讀,引導學生感受任何勞動成果都來之不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話,寫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想法的展現。
《江上漁者》教案2
古詩二首
教學目的:
1. 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 培養學生讀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并會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
1. 根據詩句想象《舟夜書所見》中描繪的美麗景色。
2. 從詩句的聯系中,體會《江上漁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2課時
一. 教學目的
1. 深入理解《江上漁者》詩意,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 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會背誦。
3. 學會根據詩句意思,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
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簡介作者
(二)理解全詩
1. 揭示詩題初識詩意
2. 細讀詩句,理解詩意
(1)憶上首古詩學習方法
(2)用上面學法導學前兩句,想想“往來人”多指什么人?
(3)自學后兩句,想想“舟”上“出沒風波里”的人,多指什么人
3. 熟讀全詩,體會感情
(1)讀全詩想象,兩種不同的人都在做什么?都是什么景象?
(2)感情朗讀這首詩,認真思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練習背誦
(三)鞏固練習
1. 聽寫本課生字詞
2. 補充下面詩句,并寫出所填字的意思
江上( )_________________
( )鱸魚美_______________
( )風波里_______________
《江上漁者》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寫8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認識多音字“沒”。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理解課文內容。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詩的經歷。發現詩是由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
教學重點:
利用課文幫助理解詩意。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板書“魚”,誰來讀讀這個字,(指名讀),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魚。(加上三點水旁)這個字誰認識?(指名讀)這兩個字意思一樣嗎?師解釋“漁”。(捕魚,也就是打魚)那漁者就是——指名生答(打漁的人),那江上漁者就是——生答(江上打漁的人)。
今天我們就跟隨宋朝的大詩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打漁的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范仲淹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生自由讀課文。
師:生字大家都預習了,再讀讀,讀完后,同桌互查生字讀音。
師開火車檢查生字讀音,字讀得好,詞會讀嗎?指名讀重點詞語。
2、師:請生默讀課文,想想從中知道了什么。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那對于文中提到的大詩人——范仲淹你們
了解多少呢?師隨機介紹范仲淹。
三、再讀課文,談談感受
1、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吧!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述:范仲淹喜歡到各地去游覽,一天,他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飲酒一邊欣賞風景。此時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范仲淹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將有關句子勾畫下來。
2、指名反饋,師隨機出示相應的句子。誰再來讀讀這句話?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生(1):我覺得酒樓里的人很多。我是從南來北往這個詞體會到的。師隨機理解“南來北往”。我們都是酒樓里的客人,客人們,你們都來自哪里呀?又要到哪去呀?像這樣來自不同的`地方,又又要去到不同的地方,我們便稱之為“南來北往”,指導讀詞。再指名讀此句。
生(2):我覺得鱸魚很好吃。我是從不住的稱贊體會到的。師隨機指導:客人們都會怎樣稱贊呢?指名生反饋。再指名讀此句。
3、就在客人們在不住的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味美。(板書:客人)這時范仲淹又看到了誰呢?指名生答(板書:漁者),他看見漁者在江面上怎樣打漁呢?誰來把找到的句子讀一讀。指名生反饋,師隨機出示這兩句話。
4、師:怎樣的波濤被稱作洶涌呀?生述,師畫簡筆畫,指導讀詞“波濤洶涌”。
5、師:在這洶涌的波濤中有一片樹葉隨風起伏,(出示“一葉小舟”圖片)這是一片樹葉嗎?那作者為什么稱他為一片樹葉呢?(生體會:洶涌的波濤力大無窮,小舟輕飄飄,又渺小)指導讀好詞句。
6、師:小舟是怎樣隨風起伏的呢?指名生上臺邊聽師述邊在簡筆畫上演示“一會兒一會兒”師隨機問:這是(浪尖),在浪尖上的小船是怎樣的?生演示師述:船頭朝上,船尾朝下,很危險,有翻船的可能。這是(浪谷)怎么到浪谷的?生演示(打入)。在浪谷的小船又是怎樣的?生演示師述:船頭朝下,船尾朝上,更危險,更有翻船的可能。誰來讀讀這句話?請你一定要把漁民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洶涌的波濤中作斗爭的情景展現在大家面前,指導讀好這句。
7、既然打鱸魚這么危險,漁民們為什么還要還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打漁呢?體會生活艱辛。
8、江邊是不住的稱贊鱸魚肉嫩味鮮的客人們,江面上是正在冒著生命危險打漁的漁者,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指名答。大詩人范仲淹和你們想的一樣,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吧!
9、詩人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寫的,于是范仲淹情不自禁的拿起筆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師出示古詩,配樂朗讀全詩。短短幾句詩就將范仲淹所看到的情景展現在大家面前,大家也想讀讀嗎?學生自由試讀,指名讀,生結合上文談談聽后的感受,再談感受的過程中,師引導學生重點體會“但愛”,“出沒”的意思,并知道“君”指誰。指導讀詩。
10、讓我們像他們這樣一起來讀讀這首詩吧!生配樂齊讀古詩。能背的同學可以試著背一背。
四、學習生字
你認為生字中哪個字最難寫,指名生答。觀察這個字怎么記?怎么寫才好看?關鍵筆畫的位置。師范寫,生仿寫。
板書設計:
客人文中相應的句子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漁者文中相應的句子
君看一葉舟簡筆畫出沒風波里
《江上漁者》教案4
教學要求
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培養通過詩句展開想象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背誦課文。默寫《舟夜書所見》。
教學重點
1.根據詩句想象《舟夜書所見》描繪的美麗景色。
2.從詩句的聯系中體會《江上漁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詞句的理解浮現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導言:我國古代詩人留給我們無數光輝的詩篇。許多詩在短短的幾行中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使人越讀越有味道。這里的兩首古詩就是這樣,每首詩雖然只有四行,卻寫出了很美的景,很深的情。下面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古詩《舟夜書所見》。
1.介紹詩的作用,《舟夜書所見》的作者是清代詩人查慎行。他是浙江海寧人,早年從軍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許多詩是通過行旅見聞來描寫山川風物的。
2.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加以理解。(理解“孤”、“簇”。)
3.檢查朗讀,同學們認真聽,指出不足,給予糾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題目的意思。“舟”是什么意思?(船)“書”又是什么意思?(寫,記)“所見”呢?(見到的東西)誰所見到的東西?(作者)所以這首詩題目的意思是“記作者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色。
(二)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舟夜書所見》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古詩。
(三)學生自學,然后匯報自己學懂的和不懂的詞句。
(四)理解字詞,體會句意。著重講解學生不懂的詞句。
1.作者在夜間看見了什么?(看圖)
“月黑見漁燈”。
月黑:就是沒有月亮,一片漆黑。
見:同“現”。漁燈:漁船上的燈火。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
“孤光一點螢。”
孤光:孤零零的燈光。螢:螢火蟲。
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
這是為什么?
這是因為天地一片漆黑,漁燈的光亮雖然微弱,卻使人看了覺得是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2.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微微風簇浪”。
簇:讀cù,聚集、簇擁,這里是吹起的意思。
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了層層細浪。
“散作滿河星”。
散:散開。作:變作,變成。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討論這是為什么?
漁燈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河面在微風中起了細浪,燈光的倒影也隨著微波蕩漾。
3.這些景物之間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由“孤光一點螢”到“散作滿河星”的景色變化。由“靜”到“動”的神奇畫面。
4.詩人所見到的景象給你什么感覺?(美)
5.怎么美?體會漁燈的變化。
詩人觀察仔細,善于捕捉剎那間的景色變化,而且運用了“一點螢”、“滿河星”這兩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把他所見到的逼真地反映出來,我們讀了也仿佛身臨其境。
(五)小結,這首詩,前兩行寫了漆黑的夜晚,沒有風的時候,河面上一盞漁燈那靜態的美妙景象。后兩行寫了微風吹來時河面上由靜變動,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畫面。
三、指導朗讀
這首詩是五言詩。它的讀法是“二、三停頓法”即前面兩個字和后面三個字中間要有停頓,第三個字要讀重些,聲音拉長些、逗號、句號要有區別。
(一)指導朗讀,讀出意境,讀出情感,使學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話說說加黑詞語的意思,加深對詩文的理解。
舟夜書所見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三)背誦課文。(要求會默寫。)
四、處理生字
(一)區分“魚”、“漁”
(二)“孤”字左邊是孑旁,三筆寫成,第三筆是提。右邊是“瓜”不是“爪”。
(三)“螢”下面是蟲,要與“瑩”、“熒”區別用法。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一)介紹詩的作者,《江上漁者》的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他是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詩詞散文都寫得很好,許多著作為古今傳誦。
(二)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加以理解。(理解“但”、“出沒”。)
(三)檢查朗讀,同學們認真聽,指出不足,給予糾正。
二、加深理解
(一)理解題目的意思。“漁者”是什么意思?(打魚的人。)這首詩題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魚的人。
(二)教師范讀。學生思考:《江上漁者》前兩句是什么意思?后兩句講的是什么景象?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古詩。
(三)學生自學,然后匯報自己學懂的和不懂的詞句。
(四)理解字詞,體會句意。著重講解學生不懂的詞句。
1.理解詩中前兩句是什么意思?(看圖)
“江上往來人”。
往來:來來往往。
這句話是說江上來來往往的人,意思是在這一帶走過的人。
“但愛鱸魚美”。
但:只。鱸魚;銀灰色,是食用魚類之一。
美:鮮美。
這句話是說,只喜歡鱸魚的味道鮮美。
2.后兩句講的是什么景象?
“君看一葉舟”。
君:你。一葉舟:一只小船。
小船,遠遠看去像樹葉一樣,所以叫一葉舟。
這句話是說,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
“出沒風波里”。
出沒: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就是風浪。
這句話是說,在風浪中飄蕩,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啊!
3.重點理解詩人在這首詩中講了幾種人?
(吃魚的人。)(捕魚的人。)
4.這兩種人有什么不同?
(行人喜愛鱸魚的鮮美。)
(捕魚人的艱辛。)
5.從哪兒看出捕魚人的艱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捕魚人那只像片樹葉的小船“出沒風波里”的驚險場面,在頭腦里展開想象,浮現出畫面,我們就仿佛身臨其境,親身感受。(這樣想才能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捕魚人隨時都會有生命的危險。(作者同情勞動人民。)
(五)小結,這首詩,前兩行講江上行人喜愛鱸魚的鮮美,后兩行講捕魚的艱險。聯系起來,是講吃魚的人要想想捕魚人的艱苦。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三、指導朗讀
這首詩仍然是五言詩,同第一首讀法相同。
(一)指導朗讀,讀出意境,讀出情感,使學生受到感染。
(二)出示投影片,用自己的話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加深對詩文的理解。
江上漁者
但愛鱸魚美
出沒風波里
(三)背誦課文。
四、處理生字
本詩只有一個生字。
“君”字第二筆要出頭。
板書設計
《江上漁者》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知道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知道文學創作的實質是要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驗詩人創作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計劃: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者、宋”等8個字,會認“范、仲”等8個字,學習多音字“沒”。
2、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圖畫導入,激起共鳴。
1、多媒體出示圖畫(波濤洶涌的江面上一葉扁舟起伏)。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看到了什么?
2、這是一只在風浪中捕魚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議)
3、宋朝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種情景也有許多感觸。他把自己的感受通過一首詩表達了出來,這就是——《江上漁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詩人寫的這首詩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己讀課文,勾畫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3、四人小組合作識字,互相檢查讀生字的情況。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5、學生練習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6、學生自己再讀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地方不太明白?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者、宋、酒、南”,學生觀察。
重點指導
“酒”注意第九筆是什么?。
2、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味、鮮、危、險、舟“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
3、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質疑。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3、質疑: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的?
4、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再讀讀課文吧!
二、讀懂文章內容,朗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思考:文章的哪些內容可以解釋詩句的.意思
2、學生邊讀邊勾畫有關句子。
3、四人小組交流、討論。
江山往來者,但愛艫魚美。“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風浪起伏。一會兒被打入浪尖,一會兒被卷入浪谷。人們都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啊!”
4、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
5、帶著自己的體會練習吟誦古詩《江上漁者》。
6、練習背誦古詩。
三、從課文中,你還讀懂了什么?
1、漁民捕魚的艱辛和危險。
2、詩人對捕魚的人的同情。
四、練習書寫。
1、出示生字“客、濤、洶、君”,學生觀察字形,想一想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重點指導:“濤”的筆順
3、學生練習描紅,寫字,教師個別輔導。
4、作業練習。
(一)抄寫背誦古詩,用書中的語言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說說本體和喻體各是什么?在仿寫一個比喻句。
(三)用下面的詞語寫句子。
一會兒……一會兒……
一邊……一邊……
《江上漁者》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CAI課件,舒緩音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帶讀詞語。
2、上節課通過讀課文,我們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 大詩人范仲淹為此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詩,今天我們繼續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作的過程。
3、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二、自主體驗,合作探究感悟詩文
1、簡介范仲淹,師讀第1自然段。
師: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勾畫有關句子。)
2、請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同桌之間讀一讀。
3、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覽”。教師接著讀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著讀”
一邊飲酒——邊觀賞風景”。請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 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4、指導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一句。想象酒樓里品嘗鱸魚的客人在稱贊鱸魚時會說些什么?(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或表演,體會“坐滿”“不住地稱贊”等詞語。)
5、剛才大家讀的這句話,老師數了數,有27個字,但你們瞧,作者范仲淹卻只用了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就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誰想讀?(引導學生讀這句詩)
6、你們覺得這句寫得怎么樣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2)你從詩中讀懂什么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指導學生說說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體會“南來北往”這個詞,從而理解“往來人”的意思。)
(3)讓回答、體會得好的學生讀詩句,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7、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還“不住地”稱贊鱸魚的味道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望去。他看見了什么?(指名學生讀課文這一句.相機運用評價和合作指導讀出捕魚危險的情景。)
8、江面上風浪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險。引導學生說出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后果,引導他們體會漁民的艱辛和危險。
9、可是這些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卻不知道捕魚的辛苦和危險。
10、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你從哪兒知道捕魚的艱辛和危險,把描寫的句子好好讀讀。
11、指名學生反饋。想想看,一片樹葉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哪里還看得見,誰知道會被江水沖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請學生讀這一句: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評價學生:在江上捕魚真危險啊,老師聽出你很同情那些漁民。還可以由同學來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給小伙伴提意見。
13、出示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4、教學至此,高潮出現。
這時,教師在哀婉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這不由地又讓老師想到一首我們學過的寫農民種地艱辛的詩——《鋤禾》,老師誦讀《鋤禾》,學生受到感染也會跟讀。
15、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16、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歸納小結:范仲淹寫的這首詩和我們學的其他許多文章一樣,不僅文字優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們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像范仲淹那樣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你也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生字濤、洶、君,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教師范寫要注意的關鍵字。
4、生練寫。
板書設計
江上:往來人 但愛 鱸魚美
(吃魚者)(鮮美)
漁民生活
艱辛危險
江中:一葉舟 出沒 風波里
(打魚人)
《江上漁者》教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并默寫詩歌。
2.培養學生讀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并默寫詩歌。
2.培養學生讀詩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難點:
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容,從中體會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復習背誦唐朝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2.師出示“魚”)誰來讀讀這個字(指名讀),大家都知道這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魚。(加上“氵”)這個字誰認識?(指名讀)這兩個字意思一樣嗎?師解釋“漁”。(捕魚)那漁者就是--指名答(捕魚的人),那江上漁者就是--生答(江上捕魚的人)。今天我們就跟隨宋朝的大詩人范仲淹一起去看看江上捕魚的人。(板書課題)
3.作者簡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工于詩、詞、散文。代表作有《岳陽樓記》。
二、初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讀詩。
教師指導學習:重點講解“鱸(lú)”字的讀音。
2.教師范讀。
3.讓學生結成小組,利用三到五分鐘理解詩句意思。
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重點字詞。
漁者:捕魚的人。
但:只是。
愛:喜歡。
鱸魚:魚的一種。體側扁,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背部和背鰭有黑斑,口大,下頜突出。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忽隱忽現。
風波:波浪。
三、再讀詩歌,整體感知。
1.出示古詩,師范讀,看圖讀詩,想想:古詩中寫了哪些人?
2.交流反饋。(捕魚的人--“漁者”;吃魚的人--“江上往來人”)
3.引導學生了解這首詩的主要內容。(這首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關注與同情。)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學習前兩句。
出示圖片:畫面上描繪了在江邊的酒樓里,人們舉著筷子,品嘗著鮮美的鱸魚,歡快地談笑著。
師:同學們,你們看,每天在江邊來來往往的人們,他們都非常愛吃魚,特別是味道鮮美的鱸魚。看著圖,想一想,這些人們在吃魚的時候,會怎么說?(鱸魚的`味道太鮮美了,太好吃了……)
這些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啊,只知道贊美鱸魚味道的鮮美。那他們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2.學習后兩句。
出示圖片:畫面為漁人駕駛著一葉小舟,在風急浪高的江面上穿行。
師讀詩句,引導:吃魚的人們不知道這些魚是從哪里來的?是怎么來的?你們看看圖,聽老師讀讀詩,你們知道嗎?
引導學生看圖,了解:捕魚人的船是一條小舟。這條小舟在波濤翻滾的江面上,就像什么?
(一片飄蕩在江面上的小樹葉;一片隨時都會被風浪卷走的小木片……)
出示句子:你們看啊,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一只小漁船像一片小樹葉,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底。
引導學生讀一讀句子,發表感嘆:漁人們的生活真________!
(可以填上:真危險啊;真辛苦啊;真不容易啊;真艱難啊)
教師小結:這就是那些吃魚的人所不知道,所沒有看見漁人們的生活。漁人們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換來生活的美味,我們應該體會到他們的艱辛并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五、誦讀和背誦詩歌。
六、拓展延伸。
師:面對艱辛的漁民,這不由讓老師想到了艱辛的農民(出示《憫農》,隨之吟誦),還想起了艱辛的養蠶人(出示《蠶婦》,隨之吟誦)。我們可以學著發揮想象,根據這首詩編寫小故事,還原詩人創作這首詩時的情境,更好地理解本詩。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南來北往
但愛鱸魚美。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波濤洶涌
出沒風波里。謀生艱辛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理解古詩含義,了解寫作背景,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體會勞動人民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并積淀一定的語文素養。
《江上漁者》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會認8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3、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和反復誦讀文中古詩,讓學生在感受古代詩詞的意境美、韻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時,也能了解詩人范仲淹創作古詩《江上漁者》的經歷,體會詩人同情勞動人民的情感,受到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舒緩音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游戲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全班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詞和會認字詞。
2、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寶寶,認讀生字。
2、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江上漁者》這首詩。
2、通過學習課文和誦讀古詩,了解漁民勞動的艱辛,從而懂得珍惜勞動果實。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詩人創作古詩的經歷。發現詩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創作的,也能通過故事更好地理解詩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生字,還知道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都愛吃,但是古時候的漁民只能在江河里才能捕撈到。
2、今天我們將跟隨著大詩人——范仲淹,繼續了解“江上漁者”的勞動艱辛,一起感受這首詩創作的過程。
3、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二、自主體驗,感悟詩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師: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風景。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
(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勾畫有關句子。)
2、請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讀一讀。(指名學生讀出自己勾畫的句子: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
3、(出示課文中圖片)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覽”。教師接著讀第2自然段第1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著讀”一邊飲酒——邊觀賞風景”。請大家想象一下,作者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
他聽到了什么?(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4、指導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這一句。想象酒樓里品嘗鱸魚的客人在稱贊鱸魚時會說些什么?(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或表演,體會“坐滿”“不住地稱贊”等詞語。)
5、剛才大家讀的這句話,老師數了數,有26個字,但你們瞧,作者范仲淹卻只用了一句很簡單的句子就描繪出當時的情景。(出示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誰想讀?(引導學生讀這句詩)
6、你們覺得這句寫得怎么樣呢?到底好在哪里?
(1)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2)你從詩中讀懂什么了?(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指導學生說說客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體會“南來北往”這個詞,從而理解“往來人”的意思。)
(3)讓回答、體會得好的學生讀詩句,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問: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7、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還“不住地”稱贊鱸魚的味道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望去。他看見了什么?(指名學生讀課文這一句.相機運用評價和合作指導讀出捕魚危險的情景。)
8、江面上風浪這么大,如果不小心就有可能出危險。引導學生說出可能造成船毀人亡的后果,引導他們體會漁民的艱辛和危險。
9、可是這些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卻不知道捕魚的辛苦和危險。
10、請大家再讀讀課文,你從哪兒知道捕魚的艱辛和危險,把描寫的句子好好讀讀。
11、指名學生反饋。“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讀得好,(出示課件:波濤洶涌的江面上,像樹葉一樣柔弱的小船被浪推著搖晃的情景)想想看,一片樹葉在波濤洶涌的江水中哪里還看得見,誰知道會被江水沖到什么地方去。
12、再請學生讀這一句:
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評價學生:在江上捕魚真危險啊,老師聽出你很同情那些漁民。還可以由同學來評價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可以給小伙伴提意見。
13、出示詩句: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1)點擊“君”,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用君而不用“你”?然后再現畫面,學生邊看課件邊思考:想想你們看到的情景.和前面聽到客人的稱贊比較一下,你會有什么想法?
(鼓勵學生自讀自悟)
(2)分四人小組充分地談自己的.觀感,然后全班反饋。
14、教學至此,高潮出現。
這時,教師在哀婉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這不由地又讓老師想到一首我們學過的寫農民種地艱辛的詩——《鋤禾》,老師誦讀《鋤禾》,學生受到感染也會跟讀。
15、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大詩人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于是他就寫下了這首《江上漁者》。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16、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情感,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田字格中的8個字: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把自己不會寫的字在小組提出來.如果都會記就交流一下記字方法,用自己的好方法幫助不會的同學。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評價好的識字方法,如:比較識字(酒一漁、宋一客);自編兒歌;字形想象等。
4、教師挑選幾個重點字在全班交流。
5、教師范寫要注意的關鍵字。
6、播放舒緩的音樂:學生練習寫字。并提醒學生注意關鍵筆畫的寫法。如:“酒”:左窄右寬,右邊的“酉”壓著豎中線寫。“站”:左邊的“立”橫變提。“君”:中間一橫要出頭等。
四、拓展學習,開拓眼界
1、這一課的字,大家寫得很好,讓我們再一次回顧詩人寫作這首詩時的經歷吧,再讀課文。
2、范仲淹寫的這首詩和我們學的其他許多文章一樣,不僅文字優美,而且很有思想。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小作家,只要你們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學會像范仲淹那樣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加入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你也能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3、出示課件: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教師簡要介紹:他的散文《岳陽樓記》也是一篇描寫優美的美文,令人百讀不厭,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讀讀。
板書設計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吃魚者) (鮮美)
漁民生活
苦難艱辛
江中: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打魚人)
《江上漁者》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小魚都游到江里來了,它們身上還背著詞語朋友呢!誰來讀!(指名讀,后齊讀).
稱贊 范仲淹 南來北往 艱辛 危險 波濤洶涌 酒樓
2.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大詩人范仲淹曾寫下《江上漁者》這首詩,誰還記得,試著背誦。(課件:《江上漁者》)我們一起來讀讀。
3.那么,他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打開書52頁,我們來繼續學習《10.江上漁者》。
4.看老師寫課題,同學們拿出小手來書空。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先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愿意再來讀這首古詩,并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注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后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注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了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自主體驗,感悟詩文:
1. 他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呢?老師想請幾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其它的同學仔細聽,看他們是不是字音讀的正確,句子讀的流利了。
2.教師引讀第一自然段宋朝大詩人范仲淹常常到各地游覽。教師接著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有一天,范仲淹來到江邊的一個酒樓,一邊引學生接著讀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風景。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把范仲淹聽到的和看到的情景畫下來。聽到的用橫線、看到的用波浪線畫下來。(指名學生根據課文描寫回答)
3.指導著讀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的肉嫩味鮮。這一句。
讀了這個句子你知道了些什么?(從肉嫩味鮮這個詞知道了鱸魚的味道太美了。從南來北往知道了客人很多。)
那么,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番怎樣的景象?(酒樓里坐滿了客人,他們都不停地稱贊鮮美的鱸魚。)指名讀句子,讀出人們對鱸魚的喜愛。
4、鱸魚是非常好吃的,這些客人大老遠地來吃鱸魚,不住地稱贊鱸魚的鮮美。這時,范仲淹站起身來,向江面上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課文里的句子: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
師范讀,你仿佛看到了江面上出現了怎樣的情景?(江面上風浪很大,一只漁船在風浪里起伏。)從哪里知道風浪很大?(從波濤洶涌這個詞知道的`。)師畫簡筆畫大波浪。
師:江面上風急浪高,一個浪頭接著一個浪頭,一浪追著一浪,一浪趕著一浪,一浪比一浪高。相機認讀體會詞卡:波濤洶涌。
師出示一只漁船做動作。師范讀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師邊做動作邊引讀一會兒學生接著讀被卷上浪尖,師邊做動作邊引讀一會兒學生接著讀又被打入浪谷。此時,當你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何感受?(危險、害怕、緊張)帶著你的感受來讀一讀。
指名兩名學生反饋,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漁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讀得好,(出示課件:波濤洶涌的江面上,一只像樹葉一樣柔弱的小船被浪推著搖晃的情景)這時,師在哀怨的民樂聲中用深沉而緩慢的語調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引到更深更遠:在茫茫的江面上,漁民隨時會遭強風暴雨的襲擊;江面上波浪起伏,波濤洶涌,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都會有翻沉的危險,可這些漁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在風浪中捕魚
全班合著音樂齊讀這兩句話。
5、那么,看到眼前的情景他也懷著一顆悲憫之心,范仲淹又是怎么想得呢?
指名學生回答。(范仲淹想,人們只知道鱸魚好吃,不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啊!)從這句話里你又知道了什么?(漁民捕魚是多么辛苦和危險啊!)師:艱辛就是指的辛苦、艱苦。想象漁民如何艱辛,如何危險。指名說。
范仲淹和大家一樣非常同情漁民,所以他想到引讀人們只知道鱸魚好吃,不知道這些漁民是多么艱辛,捕魚是多么危險啊!指導讀好這一句。
6、你們都是很有同情心的孩子。范仲淹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和你們一樣,對漁民產生了同情,于是他寫下了這首詩《江上漁者》。
7、那么,同樣到酒樓里吃魚的客人,為什么只有范仲淹有這種感受呢?(因為范仲淹是個憂國憂民的詩人,他心懷天下,同情勞動人民,同情人民的疾苦,所以他因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來,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吧。
師生一起滿懷情感誦讀全詩。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大家的課文讀得這么有感情,字也一定寫得很美,讓我們一起來寫字吧。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田字格中的四個字:用學過的記字方法,自己試著記一記。
3、老師范寫這四個字。
4、生練字。并提醒注意關鍵筆畫的寫法。如:酒:左窄右寬,右邊的一筆壓著豎中線寫。
板書設計:
10、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南來北往
但愛鱸魚美。肉嫩味鮮
君看一葉舟,波濤洶
《江上漁者》教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么意思?
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為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為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愿意再來讀這首古詩,并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注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后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注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了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于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魚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里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
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
如果你是酒樓里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么說?學生交流: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后,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只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
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
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涌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么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么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么的——
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為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B、看著這畫面,看著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回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
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嘗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涌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升華情感。
教師:面對著這洶涌的波濤,面對著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
《江上漁者》說課
《江上漁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話(20個字),卻描寫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江上往來的客人歡快地品嘗鱸魚的畫面和江里漁者冒著風浪捕魚的場景),反映了勞動者的艱辛,體現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在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古詩中所蘊涵的美,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以誦讀古詩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欣賞古詩的美。具體來說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朗讀中理解詩意
在出示古詩以后,我通過三步的朗讀,第一步,將古詩讀正確,在此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第二步,試著讀出古詩的味道;第三步,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古詩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古詩的內容,感知古詩的意思。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忽略了古詩教學中的解釋,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領會的教學方法,只要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通過說畫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因為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于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正如楊振寧博士談到的:在他上一年級時,父親教他背誦了幾十首唐詩宋詞,有的易懂,的不全懂。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后,才逐漸領悟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猶恐相逢是夢中”等只有過來人才可能真懂的詩句。
二、啟發想象悟詩情
“就詩的表現方式來說。詩顯示出整體藝術,所以在詩的領域里,其他各門藝術的表現方式也用得上。”(黑格爾)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想象再現情境。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在學生理解往來的客人愛吃鱸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說說客人們會怎么說,讓學生感受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為體會捕魚的艱辛奠定基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詩的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然后讓學生通過給畫面上添畫小舟,讓學生直面詩句,與詩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第二步,讓學生想象江上漁者在風浪中捕魚可能遇到哪些情況?引導學生感受漁者捕魚的艱辛。
三、組合、寫話,提升
在學生感受漁者捕魚艱辛的基礎上,通過與《憫農》的組合閱讀,引導學生感受任何勞動成果都來之不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話,寫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想法的展現。
【《江上漁者》教案】相關文章:
江上漁者教案12-02
熱《江上漁者》教案11-28
薦《江上漁者》教案12-16
《江上漁者》教案10篇09-02
《江上漁者》教案(10篇)11-18
《江上漁者》教案9篇11-18
《江上漁者》教案集錦03-14
江上漁者教案集合03-14
范仲淹《江上漁者》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