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了解我國優秀的民間剪紙藝術,體會剪紙的類型和特點以及表現的內容,掌握剪紙的剪刻方法,會靈活選擇方法創作剪紙作品。
二、重點難點:
了解我國優秀的民間剪紙藝術,體會剪紙的類型和特點以及表現的內容,掌握剪紙的剪刻方法,會靈活選擇方法創作剪紙作品。
三、課前準備:
課件、剪紙,剪刀,紙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師生互動過程:
一、聆聽美的枕聲
1、檢查學具,穩定學生情緒。
2、播放歌曲《新年好》。加強美術與音樂的聯系,創設一種過年的氣氛。
導入新課
二、回想美的畫面
1、牽引:優美的歌聲,強烈的節奏,我們眼前又浮現了過春節的情形。
2、顯示:課件顯示過春節的一組鏡頭。(鏡頭特寫:禮花、燈籠、剪紙、對聯、舞獅……)
3、設問:勞動人民在過春節的時候都有些什么習俗?
4、評論:過春節時為什么要貼剪紙?
5、:貼剪紙能把節日裝扮得更加喜慶,它是勞動人民對生活的謳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書課題:剪紙通過播放錄像,滲透民間美術的特點,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通過回想熟悉的畫面,強化學生藝術體驗,讓學生感悟到美術的語言魅力和特點。
教學新課
三、感受美的藝術
1、簡介剪紙。
課件邊顯示剪紙作品,邊解說,并配以古樂曲《流水》,使學生感受到古代藝術之美。
剪紙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西晉時就己形成。剪紙藝術是真正的勞動群眾的藝術,創作者大都是農民和農村婦女,題材與農村生活密切相關,如豐碩的果實、田園生活、花鳥蟲魚等。它是對自然的贊美、對生活的贊美、對人們的祝福、對未來的向往。勞動人民憑著簡單的一把剪刀或一把刻刀一張紙,就能創造出許許多多生動活潑極富有藝術情趣的藝術形象。正如郭沫若所說:"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這確是對民間剪紙藝術最恰當的。
2、體會剪紙類型和特點
1)定向:課件顯示導學題。(播放古樂《蔭中鳥、姑蘇行》。)
①剪紙藝術有幾種類型?
②剪紙藝術有什么特點?
③談談看完后你的感愛?
2)自學:學生帶著上述問題,在音樂背景下,自學課本。
3)交流:小組自由交換看法。
4):在教師參與下,共同得出結論。
①類型;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如第22頁的5幅作品,套色,如第23頁的左下角的作品。
板書:色彩一一單色、套色
從技法上分有陰刻,例如作品《虎》、有陽刻,例如作品《蝶戀花》《喜鵲登梅》等。
板書:技法一一陰刻、陽刻
②藝術特點:單純、質樸、簡練、裝飾性強。
板書:特點一一單純、質樸、簡練、裝飾性強
5)演講:指定幾名同學上臺暢談觀后感,教師適時點撥。
3、學習剪紙造型的方法。
1)創設學習情境。
①談話:欣賞完了剪紙作品,同學們感慨萬分,這些剪紙作品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請觀賞《金魚》的創作過程。
②演示:課件顯示金魚的照片,然后抽象,概括出金魚的大體外形,通過夸張,提煉的手法畫出金魚的主要構造,最后剪刻成剪紙作品《金魚》的藝術形式(見圖1-圖3).
2)誘導學習動機
①談話:大家了解了剪紙造型手法,怎么制作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今天剪一幅蜻蜓作品。
②激趣:教師用極快的速度剪出一幅蜻蜓圖。(見圖
③設問:老師剪得好不好?快不快?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好!老師和你們一起研究剪剪紙的方法。
4、研究剪紙的技法。
1)介紹用具:剪刀、刻刀、膠水、紅紙等。
2)教師示范(見圖4-圖7)
①思考要表現什么內容。
②把要剪刻的內容畫在白紙上,對稱圖形要將紙對
折,注意圖形之間的連結;非對稱圖形注意圖案間的連結。
③把畫稿放在大紅紙上,用大頭針固定,先用刻刀刻最細小的部分,然后從中間向四邊刻,最后用剪刀剪外邊。(說明:方法可創造)
④剪成后,在背面涂好膠水,輕輕將剪紙壓在白紙上,再用一張白紙蓋在上面,用手壓嚴即可。
3)步驟:
學生根據教師示范制作步驟,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步驟一一構思、起稿、剪刻、裝裱。通過品古樂,欣賞剪紙藝術,聽介紹,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感知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
能力,為學生終身學
習打基礎。
培養團結協作,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
概括時,答案力求個性化;演說時,鼓勵發表獨特見解,這有利于培養學生主見和個性化人格。
通過演示《金魚》的創作過程,使學生感受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演絕活引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強烈需求下,與他們探討剪刻方法,能使他們記憶深刻。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用其它工具,用其它方法制作剪紙,力求在繼承傳文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藝術創作
四、實現美的創造
1、作業要求:自主構思,題材不限,方法不限。
2、出示范畫:出示幾幅剪紙作品(圖略)供學生。
3、自由討論:打算剪什么,同桌相互討論。
4、學生實踐:學生作業,教師輔導使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藝術經驗相互聯系,嘗試用藝術的方式表現生活。
全課五、品評美的創想
1、優秀作品展評
挑選幾副好作品展覽,師生一起作品。
2、學習情況。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剪紙藝術的歷史,特點、掌握了剪紙的方法,希創造出更好的作品來弘揚民間藝術,裝扮我們的生活。注重個性化,提高審美情趣
社會實踐六、進行美的探索
教師就社會實踐活動提要求:
1、實踐內容:調查本村有多少人會剪剪紙,會剪什么樣的剪紙?查資料了解我國各地剪紙各有什么特點?收集一些好的剪紙作品。
2、擬訂:學生課余自由紐合成一些小組,確定采訪和查閱資料的時間、對象、方法、活動步驟等,填在《關于剪紙的社會實踐活動表》上(見附表)。
3、實施活動,在小組長帶領下,按實施,遇到難題要協商解決。
4、交流:一星期后,各小組完成調查,并寫好調查報告,在學習民間藝人剪紙作品的基礎上,創作幾幅作品與同學交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培養他們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相互分工,相互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展示有關傳統文化資料,旨在引起學習傳統文化的濃烈興趣,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從而激發對偉大祖國的摯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了解有關民族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中豐富的內容。
2、圖片,實物(中國結等),文字資料。
3、黑板中間寫“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標題。
三、活動人員:
XX班全體師生。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步驟:
1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內涵。
2展示中華傳統文化多彩的內容。
3培養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具體過程
1、宣布主題:
老師:“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活動開始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了一件禮物,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中國結)
全班答:中國結。
那你能說說你所了解的關于中國結的資料嗎?
學生A:……學生B……學生C……
主持人甲:謝謝大家。
主持人乙:看完老師的展示,我知道大家也準備了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請看李然等同學的展示。
李然:我們幾個給大家帶來的是幾首古代的詩詞。
(詩詞背誦)
是啊。同學們,看了這么多,你最喜歡誰的展示呢?
學生A:……學生B:……學生C:……
請大家談談自己的打算吧。(學生交流、匯報)
主持人甲:請班主任老師給大家做總結。
班主任總結:
今天的主題班會開得很成功,我在同學們的展示中呀,看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學們也通過自己搜集資料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老師為你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化傳統。
3、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了解作者李商隱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相見時難別亦難”中兩個“難”的含義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的本意和今天人們常用它來表達的感情。
2、過程和方法:
在朗讀、自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注釋看課文,初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及含義。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古代女子在悲傷與痛苦的愛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隱的詩歌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具有朦朧婉曲之美。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2、作家、作品簡介:
3、具體講解:
學生自由朗讀。讀完課文后,獨立思考理解。試用詩歌鑒賞方法。
4、檢查初步感知和獨立思考效果
準備課堂練習本,思考問題:
(1)“無題”有幾種情況,你以為何種在鑒賞中更重要?
(2)從“絲”的注釋看,該句用了什么修辭?
(3)三、四句一起表達了什么情感?
(4)解釋“曉”的意義,注意“鬢”的音、義。
(5)“蓬山”是目的地,還是出發點?(注意句式倒裝)
(6)“殷勤”意義(古今異義)
5、學生討論、核對,檢查自讀習慣,反思學習方法。
6、選生講,教師補充。
(雙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無題:《詩經》、樂府詩很多;說無題,真正的“題”是什么?文章寫的角度,前四句是……,5、6句是……,用了什么手法?與杜甫的什么句子最相似?)
7、請大家分組討論:
(1)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這句詩中的兩個“難”的含義。
(2)如何“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的本意?今天人們常用它來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3)學過這首詩后,你對詩中的愛情是怎樣看的?也可以談談你心目中的愛情是什么樣子的。請每組的學生代表到講臺前發言。
8、賞析參考資料:
9、欣賞歌曲《相見時難別亦難》,感受意境。背誦全詩并要求會默寫。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藍貞之的古詩《八水河玉龍瀑》
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了解龍潭瀑的景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教材學情分析:
該詩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該瀑布也很美誘引學生一睹為快,利于學生細細學習。
教學難點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學方法:
欣賞學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
光盤、資料卡、投影儀
教學過程:
1、教學“詩畫覽勝”部分,師生共同學習《八水河玉龍瀑》古詩的詩意,領略古詩語言的魅力。重點講解“已、練、違、通銀河”等詞語。
2、學生自學“溫馨點擊”部分,。
(1)學生自讀,借助工具書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對景色特點產生一些理性的認識。
3、學習“活動廣角”部分
(1)教流學生對景點的認識,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搜集有關龍潭瀑的資料,比一比,誰搜集的最多最豐富。
4、階段
(1)生自我,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師表揚積極發言的優秀學生。
板書設計:
八水河玉龍瀑
百尺峭崖高無已,左右青山近相比。
一練高掛懸崖巔,玉龍側噴西江水。
余波流沫隨風飄,如拋珍珠墜還起。
只應泉源直上通銀河,不然何以仰視去天不違咫。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5
一、活動設想:
學校周計劃中要求以詩歌朗誦為主題,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樣可自行組織。所以,此次活動加入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音樂欣賞、圖片欣賞、視頻等,資料較豐富,能夠拓展學生視野。
二、活動目標:
1、中秋即將來臨,讓學生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同時,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經過朗誦,是同學們能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朗誦本事。
3、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一些傳說、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本事,提高審美本事和創新本事,培養民族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精美課件
2.學生報名(朗誦的詩歌名、配樂等)
3.查資料明白有關中秋的風俗或故事
4.確定主持人(我)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配樂(琵琶語))
時光的車輪年過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獲;
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團聚。
今日,就讓我們帶著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賢的中秋情懷,體驗詩歌中月的美麗,情的芬芳。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大家明天會更好,真心祝福,預祝大家中秋歡樂。八一班“中秋詩歌朗誦會”正式開始。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已經成為表達美滿、和諧、團圓和安康的完美愿望,也成為團結、慶豐收的象征,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資料。此時此刻,就讓我們隨著美妙的旋律走進詩的海洋。
(二)、詩歌朗誦
《我的思念是圓的》艾青
《月亮》
詩歌總是那么優美,或憂傷,或活潑,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評價,并選出優勝者。
(三)、說一說(多媒體展示)
1.本地的中秋風俗有哪些(學生互相交流,自由發言)
2.你明白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或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流傳著各種傳說和神話故事,讓我們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
3.有關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餅到底出現于什么時侯
②有關月的成語和典故)(競賽,優勝者可獲中性筆)
4.欣賞視頻《中國民俗大觀——中秋節》
(四)朗誦
教師以飽含活力的語調朗誦: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教師小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禮貌的特點。經過今日的學習,現新同學們對此也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傳統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只要心里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里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我們有義務,有職責弘揚我們的傳統。
最終,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共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學業提高。
五、活動結束
在王菲主唱(水調歌頭)的歌聲中宣布活動結束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6
設計說明
《傳統節日》是一篇以我國傳統佳節為題材的韻文,生動地為我們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韻文既巧妙地寫出了節日的特點,又散發著濃厚的人文氣息,是學生識字的好載體。結合文本特點與學生特點,本節課的設計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旨在通過學生自學生字,隨文鞏固生字,使識字學文有機結合;在通過簡筆畫、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有效整合,促進學生高效識字的同時,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理解,突出學科人文性的特點;通過學生仿寫、講神話故事等形式,內化并升華文本內涵。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包含各個傳統節日場面及傳說的相關圖片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中國的傳統節日及習俗,制作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辨猜節日,激趣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節嗎?
2、游戲:下面我們就做個“聽詞猜節日”的游戲,比一比誰聽得認真,猜得準。
貼春聯放鞭炮(春節)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
吃月餅賞明月(中秋節)
3、揭題:從悠悠遠古到現代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特有的傳統節日、獨特的民風民俗。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板書課題:傳統節日)學生齊讀課題。
4、過渡: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過節這一天又有哪些習俗呢?讓我們一起走近中國的傳統節日。
設計意圖: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有很多節日學生并不陌生,設計“聽詞猜節日”的游戲環節,既拉近了學生與課堂所學知識的距離,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引導學生交流自主識字、讀文的方法。
2、根據學生交流,出示自學方法。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3、集體檢測。
(1)開火車朗讀詞語:
牛郎織女貼窗花賽龍舟艾香月餅賞菊
祭掃乞巧
①相機強調“傳、舟、賞”是翹舌音;“艾”是零聲母音節。
②依次單擊詞語對應的圖片,學生看圖片讀詞語。
(2)定位朗讀詞語中的會認字。
郎貼舟艾餅賞菊祭乞巧
(3)小組賽讀其余會認字。
巷宵堂傳統
4、學生分句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預習和自學情況,有梯度地由詞到字進行檢測和訂正字音,再將生字送回課文檢測,將識字學詞落到實處。而看圖片讀詞語使學生在初步理解詞語意思的同時加深了對詞語的認識。
三、細讀感悟,識字學文
教學中要注意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加深他們的理解。圖片
(一)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什么習俗?用“____”畫出傳統節日的名字,用“ ”畫出節日的習俗。畫好后和小組同學讀一讀,說一說。
(二)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文中提到的傳統節日,并說說節日在哪一天。
2、教師相機板書節日名稱。相機學習“宵”。
(1)學習“宵”字。
①學生朗讀詞語“元宵”后,交流識記方法。
②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宵”字的由來:金文圖片圖片圖片(宀,房屋,閣樓)圖片圖片(肖,小),造字本義:在小閣樓過夜。
③學生擴詞。
(2)引導學生知道七夕又稱“乞巧節”。相機學習“乞、巧”。
①學生交流識記方法。
②教師重點結合字理教學生區分“乞”與“氣”。“乞”與“氣”同源,后分化。乞,甲骨文寫作“圖片”,金文寫作“圖片”,篆文寫作“圖片”。隸書“圖片”將篆文字形中表示呼吸的“氣”減去一橫,表示呼吸局促,意即求人“氣短”。造字本義:低聲下氣,開口向人索要、求討。飄逸、擴散的氣流為“氣”;短氣為“乞”。
③學生擴詞。
④教師講解“乞巧節”:即七夕,源于中國,該節日來自牛郎與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所以,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3、教師小結:這些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相機學習“傳、統”。
4、這些節日里人們都有哪些習俗呢?我們按課文介紹的先后順序,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5、先讀讀描寫節日的句子,再說說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
6、學生學習匯報。
(1)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①學生朗讀句子后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出示和句子對應的多幅圖片。最后出示各種窗花的圖片,圖片定格為人們在貼窗花。相機學習“貼”字。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后教師講解:圖片圖片圖片(貝,錢財)圖片圖片(占,獲得),造字本義:典當財物,以獲得現金。后來演變到現在,表示把一種東西粘在另一種東西上。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④你是怎樣過春節的?把你過春節的習俗仿照課文的樣子說一說。
春節到,
人歡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學生朗讀作品。
(2)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①學生朗讀句子,說說元宵節的節日習俗。
②你參加過元宵節的活動嗎?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③你還在什么時候看到過“大街小巷人如潮”的場景?相機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
④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大街小巷”后,相機識記生字“巷”。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指名讀,分小組讀,齊讀。
(3)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①學生朗讀句子,說說自己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
②你知道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嗎?
③教師結合圖片講解: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清明節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節日并不都是歡快的,如讀和“清明節”有關的內容時,應該聲音低沉,讀出緬懷之情。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了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問題:“課文提到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什么習俗?”引領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在多元對話中進行自學。然后以“你最喜歡哪個節日就匯報哪個節日”展開學習活動,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生字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理解了字義,又在潛移默化中識記生字,將生字的學習情境化、趣味化,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四、觀察指導,練習寫字
1、課件出示“寫字小助手”,組織學生展開同桌互助學習活動。
寫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細觀察寫字表中的“貼、街、敬、轉”,將容易寫錯的筆畫圈出來,并給同桌講一講圈畫的理由。
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好圈畫的筆畫呢?和同桌討論一下。
練一練:針對自己圈畫的書寫難點做書空練習。
2、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交流成果,并相機指導下面幾個生字的書寫要點。
預設:
貼:貝字旁的撇是豎撇,最后一筆是點,要收在豎中線左側,避讓“占”。(學生書空“貼”字,重點強調右下“口”的寫法。)
街:左中右三部分要緊湊,注意穿插避讓,左、中高,右邊低。右部第一橫和中部第一橫起筆高度大致相同。第九筆是提。(學生書空)
敬:右邊首筆撇的收筆、末筆捺的起筆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筆捺寫得舒展。(學生書空)
轉:左部的筆順是橫、撇折、豎、提;右部的第二橫在橫中線上,注意第三筆的寫法。(學生書空)
3、利用生字書寫動漫演示4個會寫字的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后對照范字改一改。
4、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指導。
5、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
設計意圖:本課指導書寫的'字雖然各有特點,但是書寫難度不大。在強調注意點后重點指導“街、轉”的寫法,實現了“有側重、有提升”的教學目標。
五、布置作業
1、搜集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資料,并制作詞語卡。
2、把搜集到的資料介紹給周圍的人聽,并選擇制作成小報。
設計意圖:以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并在實踐中積累、應用詞語,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談話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并口頭組詞。
2、導入:上節課我們詳細了解了我國的三個傳統節日及其習俗,我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誰還記得課文中對這三個節日的描寫?背一背文中的句子。
3、過渡:這節課,我們來了解其他幾個傳統節日,看看誰讀懂了文中的介紹,誰還能對課文中的介紹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加強生字復習和課文朗讀檢測,夯實基礎知識,為新課做好鋪墊。同時給予學生言語上的激勵,喚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分句感悟,識字學文
(一)指導學生朗讀第4~8句。邊讀邊想:最喜歡哪個節日?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想好后先跟小組同學說一說。
(二)匯報交流。
1、賽讀喜歡的節日。
2、導學:你最喜歡哪個節日就匯報哪個節日,先讀讀描寫節日的句子,再說說這個節日有哪些習俗。
3、學生按喜歡的節日匯報。
(1)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①學生朗讀句子后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出示和句子對應的賽龍舟、在屋里包粽子和掛滿艾蒿的圖片。相機識記生字“舟、堂”。
舟:學生自由識記后,教師邊畫圖邊講解甲骨文的字形,像船形。兩邊像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后用“船”漸漸多起來。本義:船。(播放賽龍舟的視頻,深入理解。)
堂:學生自由識記后,引導學生將其和“棠”區分開。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①學生朗讀句子后說節日習俗。
②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牛郎織女”。
③學生自主講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教師相機補充。
圖片教師可出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圖片,使學生能夠加深記憶。
④相機識記生字“郎”。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如:朗——郎。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①學生朗讀句子后說節日習俗。
②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月餅”。說說你都吃過什么餡兒的月餅。
③學生交流識記生字“餅”的方法后,教師進行講解。餅,篆文圖片圖片圖片(食物)圖片圖片(并,連),造字本義:粘連成塊、便于抓食的干糧,可用面粉、米粉、薯粉等多種食物原料做成。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①學生朗讀句子后說節日習俗。
②教師簡介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③指導學生朗讀詞語“踏秋、賞菊、登高”。說說你在重陽節時做過其中的哪件事。
④重點朗讀詞語“賞菊”。相機識記生字“賞、菊”。
學生交流識記方法后,教師引導:“賞”和我們今天學的哪個字比較相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區分“賞”“堂”。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5)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①學生賽讀句子。
②男生讀一句,女生讀一句,邊讀邊想:你發現了什么?
③引導學生按順序排列這些節日。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設計意圖:本環節將識字與學文緊密結合,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地指導學生讀文、學詞、記字。在讀一讀、記一記、說一說中將字詞教學落到實處;在講神話故事、講漢字演變中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愿望和熱情。
三、鞏固生字,背誦積累
1、集中呈現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再齊讀。
2、做歸類游戲,根據結構歸類。
3、競賽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復習,夯實生字的識記。
四、指導書寫,拓展延伸
1、指導書寫。
(1)出示剩余的生字:舟艾熱團鬧
①指生朗讀并組詞。
②指導學生關注:
舟:筆順是撇、撇、橫折鉤、點、橫、點。首筆撇從豎中線起筆,第二筆撇和第三筆橫折鉤均寫長,橫壓橫中線,兩點上下對稱。(學生書空)
艾:草字頭橫平且長,撇、捺要寫得舒展。
熱:上下寬度一致。上部“丸”筆順為撇、橫折彎鉤、點。四點底寬而扁,第一點與另外三點的方向不同。四個點間距均勻,高度一致。
團:先外后內最后封口。“才”的豎鉤壓豎中線;最后一筆是橫。
鬧:先外后內。“門”的點在左上格,“市”的點、豎均在豎中線上。門字框第一筆是點,最后一筆是橫折鉤。
(2)課件出示書寫動漫,演示會寫字的筆順和書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后再對照范字改一改。
(3)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指導。
(4)投影儀展示學生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
2、布置作業:我國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找找資料,做成小報或按課文仿寫。
圖片可指導學生搜集傳統節日的圖片、文字。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是教學的重點,從引導分析到指導書寫細致到位;布置的作業將課內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既了解了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又進行了小練筆、小制作,提升了學生的能力。
教學反思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記憶,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精華,積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傳遞著我們中華民族感恩、愛國、愛老、敬老等優良傳統。過節,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本節課我感到較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讀一讀、說一說中感受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課文,在小組中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2、在教學中,我積極探究教法和學法,努力做到“四讓”:目標——讓學生明確;過程——讓學生參與;新知——讓學生發現;內容——讓學生自選。在學法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達到了質的飛躍。
3、在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大量的圖片,以及賽龍舟的視頻,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更加直觀、形象地表現節日的快樂氣氛,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民族節日。
2、知道我國少數民族也有許多傳統的民族節日。
3、知道三個主要傳統的民族節日的來歷,這些節日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
4、知道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的日期幾習俗。
情感:
1、感受過傳統民族節日的快樂和喜慶。
2、對我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感到自豪。
行為:
1、能說出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主要傳統節日的日期、習俗和來歷。
2、能分辨公歷和農歷。
3、尊重少數民族的節日。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民族節日,以及它們的日期、來歷和主要習俗。
難點:會看日歷,知道公歷和農歷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學看日歷,引進課題
1、出示十月份日歷
師:我們剛剛過了金秋十月,今年的十月份,你們過得開心嗎?
(APEC會議放假5天、國慶又放假7天、還有重陽節和中秋節)
看一下每個小組的年歷,你能說出十月份的節日嗎?
(師出示國慶節、中秋節、重陽節)
2、這一個月里有三個節日,那么一年12個月中還有哪些節日,你知道嗎?
(出示節日卡片)
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以下有關節日的話題好嗎?
(出示課題:……節日)
3、這個日歷,你會不會看?請小組討論一下日歷有幾種看法?
(日歷有兩種看法:一種是陽歷,也稱公歷,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種歷法;另一種是陰歷,也稱農歷,是我國古人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發明的一種歷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歷法。)
4、看你面前的日歷,再看看黑板上這么多的節日,你能區分公歷的節日和農歷的節日嗎?
5、在這么多公歷的節日中,老師還可以把他們分分類,你看得出嗎?
(引導觀察6月1日國際兒童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等)
6、(大黑板上的節日)這里的節日就是一些傳統的民族節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我國的傳統的民族節日。
(出示課題:9、傳統的民族節日)
這些傳統的民族節日是從我們的祖先世代相傳下來的,代表了我們祖先當時特有的民俗風情。
二、學習課文,了解知識
1、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春節是我國最熱鬧、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我們中國人民是以怎樣的方式來歡慶春節的呢?請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
2、老師剛才聽到同學們過春節的方式可真不少,有開PARTY的、有放爆竹的、還有做家庭游戲的,可真開心,其實我也很喜歡過年。那你們知道過年這個習俗是怎么來的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小品,在看過小品之后要請你講一講春節的日期、來歷以及有那些習俗?請看。
(“年”的小品)
3、誰能告訴我春節的日期?它的來歷?有哪些主要的習俗?
4、這里還有一些傳統節日,你是怎么過的?先請每個小組選一個節日進行交流學習,待會兒講給大家聽好嗎?
先請小組長講一下,你們小組選的是哪一個節日。
5、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過節要用的物品,如果哪個小組需要的話,可以派小組長上來拿。
(小組交流并填表)
6、哪個小組先來?
1)端午節(老師出示卡片)
老師在課前也找到了有關端午節的錄像資料,想不想看?
學生朗誦端午節詩歌《五月》
師:從詩歌中,可以感受到當地人民非常懷念這位愛國詩人,所以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2)中秋節
聽完詩歌,我們輕松一下,來欣賞一段音樂,仔細聽在這段音樂里也有一個節日。
(《十五的月亮》)
哪個小組討論的是中秋節?先請你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中秋節的月餅形狀和什么一樣?象征著什么?
你們知道中秋節為什么要賞月嗎?這當中有一個很美麗的傳說,我們一起來聽好嗎?
這個傳說美嗎?中秋節就是通過這個傳說而來的。(板書)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民族節日,請你在日歷上看一看,今年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在哪一天?
(中秋節正好與10月1日同一天,19才年一次)
3)元宵節
你們小組學的是元宵節吧?請你們小組長來介紹一下有關元宵節的知識。
4)重陽節
請你們小組選一名代表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重陽節。
5)其他同學有補充嗎?
7、少數民族的節日
師: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他們又有哪些傳統的民族節日?
請以小組為單位,學習一些少數民族的節日,并填好表格。
8、來向大家說說好嗎?
9、我們不但了解了這些少數民族的節日,更要懂得尊重這些少數民族的民俗習慣。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
三、總結
我們中華民族還有許許多多傳統的民族節日,這些節日不僅體現出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偉大民族,同時也體現出了中國大家庭 的凝聚力。我們要按照中華民族的風情過好自己的傳統節日,同時也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么多的傳統節日,我們就利用這個機會一起來祝愿中華大家庭更加美滿幸福、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音樂《好日子》
結束。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冬至教案12-16
傳統文化李清照教案09-21
傳統文化的作文教案12-13
《中國傳統文化》教案08-26
傳統文化的作文教案08-11
冬至傳統文化教案(精選5篇)12-13
傳統文化中秋節教案09-06
春節傳統文化教案(精選8篇)01-07
傳統文化作文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