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地理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優秀教案1
〈教學重點〉
等高線概念,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
〈教學手段〉
計算機課件(關于"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等高線繪法示意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形圖、示意圖。
〈教學過程〉
(引課)導入:世界峰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測得珠穆朗瑪峰高度為4000多米?同一個珠穆朗瑪峰為什么會出現兩個高度值?而這兩個高度值又是怎么測出來的呢?
(計算機演示)動畫: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提問:圖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學生看圖回答:
(1)以海平面為標準,高度為1500米,這是海拔高度
(2)以乙點為標準,高度為1000米,這是相對高度
圖上乙處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結:地面高度有兩種計算方法: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它們都是指垂直距離,但起點不同。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板書)一、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1、海拔
2、相對高度
(承轉)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則指的是珠穆朗瑪峰與青藏高原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稱,地球表面還有高低起伏的各種地形,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它們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等高線地形圖。
講授新課
(板書)二、等高線地形圖
(計算機演示)動畫: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
1、這是什么?(一個山體)
2、圍繞山體的線是等高線,在山體上同在一條等高線的點有什么特點?(海拔相同)。
3、山體各層等高線被壓入同一平面,等高線的排列有什么特點?和原來的立體圖有什么對應關系?(山頂比四周高,所對應的等高線數值,中心高,周圍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學生活動)完成"想一想"
(計算機演示)動畫:分層設色地形圖
(板書)分層設色地形圖
(學生活動)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業。
〈板書設計〉
高三地理優秀教案2
一、指導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的
(一)、知識要求
1、理解地球、地圖的相關知識。
2、掌握地球的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陸地環境的有關知識。
3、掌握世界地理及相關分區地理的內容。
(二)智能訓練要求
1、培養學生運用圖像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動手實踐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思想教育要求
1、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2、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__。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主要工作
1、拜師學藝,取長補短按照學校要求,新教師與老教師結對子,堅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聽完課后,及時評課,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集體備課,持之以恒堅持每周一第八節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本周備課內容、重點、難點、教學目的、教法以及學法指導,對于備課中發現的問題集體討論,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3、參加教研,積極踴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聽取每一位同組教師的匯報課,示范課,努力探索地理教學的新路子,新方法。
4、研究教法,及時總結在教學工作中,及時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利于今后教學。
5、教給學法,培養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滲透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能力。
四、重點難點
1、本學期教學的重點為自然地理相關內容。
2、地球運動、時區計算、等值線計算、大氣運動是本學期難點。
五、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多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適當補充課外地理內容。
3、加強雙向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4、加強輔導,保證差生跟得上,尖子生吃得飽。
5、精講多練,向45分鐘要質量。
6、虛心學習,多聽課,向老教師拜師學藝。
7、集體備課,互相探討。
高三地理優秀教案3
一、教材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通過重點介紹工業的區位因素和工業地域的形成,旨在闡述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一目“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教材在介紹工業區位因素的基礎上,側重從實際出發,分析各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第二目“工業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業聯系、工業集聚和分散及工業地域三個部分。
第三目“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概要的闡述了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負面影響。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及工業部門的分類。
2、理解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及社會、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3、初步學會分析某一工業地域的主要區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導性區位因素。
4、理解工業聯系的具體形式及工業地域的形成和影響
5、掌握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三、教學重難點
1、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
2、工業區位因素的發展變化。
3、分析工業地域形成的區位因素
四、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屬于平行分班,沒有實驗班,農村學生對工業生產活動不熟悉,以講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五、教學方法
實例分析法、歸納法、圖示法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課本知識,完成學案。
2、教師的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后延伸拓展學案,城市圖片。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布置:四人一組,準備探究學習。
七、課時安排:
1——2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落實學生的預習學案的完成情況并了解學生的疑惑,使教學具有針對性。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前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板書]:工業生產與地理環境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學生: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和主要工業類型及其特點。
高三地理優秀教案4
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是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影響的一個案例,是前面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態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同時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在研讀課標的基礎上,比較四個版本的相關內容,可以結合課本案例和鄉土案例,以達到學生學習到身邊的地理,化抽象為具體,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等。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通過教學過程中各種河流地貌景觀圖片的多媒體演示,加強直觀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總之,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結合中,既實現本節的三維目標,又獲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流水侵蝕地貌類型,讀圖分析流水侵蝕地貌的形成,說出河谷的演變過程示意圖,能夠分析不同階段河流侵蝕作用的差異。
(2)掌握流水堆積地貌類型,讀圖分析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讀各類河流堆積地貌示意圖,說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點。
過程與方法
(3)讓學生學會搜集、整理與課堂有關的地理資料的能力,同時運用資料說明地理事物的特點或原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歸納能力。
(4)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探究討論和實驗研究,讓學生開心地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豐富學生學習地理的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進一步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加強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
教法與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動畫演示法、問題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等。
重、難點
重點
1、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流水侵蝕地貌類型及河谷的演變過程。
2、流水堆積地貌類型及形成原因。
難點
1、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河谷的演變過程。
2、河流演變過程中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分析以及碼頭的選擇。分析河流堆積地貌形成過程。
【高三地理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優秀高中地理教案08-30
初中地理《印度》優秀教案11-26
高一優秀地理教案12-26
高三的優秀的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08-30
高三的優秀的地理教學的工作總結11-10
初中地理教案優秀2篇04-15
高三地理教學總結的優秀范文01-20
高三地理公開課教案08-26
高二地理優秀教案08-01
高三地理教師優秀工作總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