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
1、探究烏卵的結構,說出烏卵適合于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2、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3、通過參觀或參與家禽養殖活動,關注鳥類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觀察鳥的繁殖行為,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三、教學難點
設計探究活動,說出鳥卵適合于陸地上發育的結構特點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春末夏初,在池塘邊我們會聽到青蛙的叫聲,它的叫聲表示什么?
生:求偶
師:在這個季節,特別是早上,你走在路上的時候發現什么了?聽到什么聲音了?
生:看見小鳥了,聽到鳥叫的聲音了.
師:你聽到鳥叫的聲音大不大?鳥的叫聲說明了什么?
生:鳥叫的聲音大,說明是求偶吧?.
師:現在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有的鳥就從南方飛回來進行繁殖,剛孵出的小雞毛茸茸的,十分可愛,可是剛孵出的麻雀,粉紅色的皮膚上一根羽毛都沒有,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讓我們走近——鳥的生殖和發育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出發,從鳥說起,一連串的問題提出,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導入新課。
(二)探究學習新課
師:每只小鳥都是由鳥卵孵化出來的,為什么一個鳥卵就能孵化成一只小鳥呢?這說明與鳥卵的結構有關,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觀察雞卵的結構。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與思考。
師:請同學們根據教材提供的方法和步驟,利用實驗臺上提供的材料,解剖雞卵,并分析、推測每一個結構的功能,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同時還要注意不要破壞雞卵內部的結構。
學生活動:小組分工合作,動手解剖雞卵,邊解剖邊觀察。
師:巡視指導,參與到個別小組的活動中。
師:現在我來檢查一下實驗的結果怎么樣。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先說說它的各部分的結構名稱
生:最外層是卵殼、緊貼著卵殼里面比較薄的膜是卵殼膜,小空腔是氣室,白色的部分是卵白。
生:中間黃的部分是卵黃,卵黃外面的膜是卵黃膜,卵黃上的小白點為胚盤,卵黃兩端的`帶狀結構是系帶。
師:胚盤是胚胎發育的地方。卵黃、卵黃膜和胚盤合起來稱為卵細胞,它是一個細胞,那么它的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在這里分別指的是……
生:細胞膜——卵黃膜,細胞質——卵黃,細胞核——胚盤。
師:雞卵的結構名稱我們已經知道了,那么它們又有什么功能呢?我們來猜想一下。
生:卵殼、卵殼膜有保護作用,卵白給胚胎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卵黃膜起保護的作用,卵黃為胚胎提供主要的營養物質,胚盤相當于細胞核
師:這說明胚盤與遺傳有關,胚胎的發育就從這里開始,將來能發育成雛雞。
師:系帶有什么作用呢?
生:能固定卵黃,減小震動,有利于孵化
師:那么氣室呢?
生:氣室中貯存著空氣,為胚胎發育提供氧氣
師:是不是所有的雞蛋將來都能發育成雛雞呢?
生:不是,應該是受精的卵才能發育成雛雞。
師:對,那么你們知道什么樣的卵才是受精卵呢?同學們可以在書上找一下答案。
生:已受精的卵,胚盤色濃而略大,未受精的卵,胚盤色淺而小。
師:對,大家說的很好。這是我們打開雞蛋以后才能看到,養雞場想看看雞蛋是不是受精,怎么辦呢?一般通過照蛋燈來識別,如果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點,則是受精的卵,不透光的斑點就是胚胎發育的部位。這就說明了鳥卵在雌鳥體內已經開始發育,當卵產出以后,由于外界的溫度低于體溫,所以暫時停止了發育.現在假如說,胚胎發育時,溫度適宜,卵白和卵黃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氣室能提供部分氧氣,其它的氧氣從哪里來呢?
生:氧氣可能是通過卵殼進去的。
師:是不是這樣呢?你有什么辦法證明呢?
生: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蛋殼上有小孔
師:很好。還有沒有其它辦法呢?如果給你一個新鮮雞蛋、一支空的注射器和針頭,你能證明蛋殼上有許多氣孔嗎?
生:先用針在蛋殼上扎一個小眼,再用帶針管的針頭插入小眼,然后緩緩地向蛋殼內打氣,過一會,我們發現蛋殼表面有小水珠出現,這表明蛋殼上有小孔,空氣可以進出。
師:如果不用這個方法,你還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嗎?
生:在家里煮雞蛋時,當水溫升高時,就會發現有小氣泡冒出,這也能說明蛋殼上有小孔。
師:蛋殼很硬,能保護內部的結構,還透氣,可以進行氣體交換,為胚胎發育提供足夠的的氧氣,卵白和卵黃還能提供營養物質和水分等等,這些條件都滿足了,雞卵就一定能發育成雛雞。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鳥卵的結構
從上面可以看出:卵白和卵黃是鳥卵的主要結構,“卵”中左右的兩點代表的意義一個是卵白,另一個就是卵黃。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的第一個探究的問題——鳥卵的結構,在這個環節中,由鳥與鳥卵的關系,自然過渡到探究鳥卵的結構。教學中主要通過學生自己看書,自主實驗,教師引導,師生互相交流,最后得到結論。
鳥的生殖與發育
師:青蛙是卵生,必須在水中發育;而鳥也是卵生,但適合的陸地上發育。那么鳥類是怎么進行生殖和發育的呢?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資料。
師:從剛才的視頻資料中,你們知道了鳥類的生殖和發育一般包括哪些過程嗎?
生:一般包括:求偶、筑巢、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過程。
師: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是這樣的呢?所有的階段都有例外嗎?
生:有的鳥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雛,如杜鵑。杜鵑將卵產在其他鳥類(如畫眉、鴉雀、壽帶鳥和柳鶯)的巢內,讓這些鳥類為其孵卵、育雛。
師:無論各種鳥的生殖和發育有何特點,在生殖和發育的過程中,鳥必須有求偶、產卵等行為。
師:(出示圖片:早成鳥雛鳥、晚成鳥雛鳥)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種雛鳥有什么不同?
生:左邊的是剛孵出的小雞,身體已經充分發育,身體被有密絨羽,眼睛也已睜開,腿腳有力,在絨羽干后就能行走,可隨親鳥覓食,是早成鳥雛鳥;而剛孵出的這只小鳥尚未發育充分,體表沒有羽毛,眼睛還沒有睜開,不能獨立生活,必須依靠親鳥喂食,是晚成鳥雛鳥。
師:哪種鳥更進化呢?
生:晚成鳥雛鳥
師:為什么?
生:因為親鳥能育雛,能保護小鳥,小鳥的成活率更高。
師:一般雞類、雁類和鶴類是早成鳥雛鳥,而鴿類、鷹類和雀類是晚成鳥雛鳥。在育雛期間,親鳥的捕食量大大增加,捕食的對象大多是農林害蟲。因此,鳥被人們譽為“農林衛士”。但有人見到小鳥有時吃農作物,認為鳥是人類的敵人,就打鳥。這樣做對不對呢?
生:雖然鳥有時危害農作物,但大多數的鳥吃害蟲,保護我們的莊稼,鳥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當愛鳥、護鳥。
師:是的。我們應當學會辨證地看問題。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做到愛鳥、護鳥。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探究的第二個問題,通過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從而能說出鳥類的生殖和發育的過程中一般包括哪些過程。再出示早成鳥雛鳥與晚成鳥雛鳥的圖片,晚成鳥雛鳥更需要親鳥的保護和喂養,在喂養時期,能捕食大量的農林害蟲,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鳥類,關注鳥類。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
(三)總結提高
師:現在我們來做兩個比較。先比較鳥卵的結構。鳥卵的結構很復雜,鳥類的繁殖伴隨著復雜的行為,與青蛙的卵比較,鳥卵有什么特點適合在陸地上發育呢?
生:鳥卵個體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外面有堅硬的卵殼保護,所以適合在陸地上發育。
師:鳥類的生殖和發育都脫離了水環境的限制,所以鳥類的生殖和發育方式都比兩棲動物高等復雜,更適合在陸地上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兩個比較——與兩棲動物的卵比較,與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方式比較。從而更讓學生了解到鳥類是更高一級的動物,更適合在陸地上生活。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相關文章: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07-02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03-11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備課教案11-26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反思01-22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說課稿范文10-03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反思12-05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案設計模板09-13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反思范文06-29
關于《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教學反思范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