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篇1
一、導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導學重點
學生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力量──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搜集體現父愛、母愛的詩歌、散文、故事、名言,準備打擂。
二、導學內容
1、整理課前搜集的材料。
2、借助生字讀音讀通課文,做好批注。(要先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邊讀邊用筆標畫出還不熟悉、讀不正確、不理解的字詞。然后我再自學課后出現的生字詞語,正確認讀識記生字,生字詞抄寫2遍。)
(1)生字記牢 、注音、會寫、會組詞
記生字的好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辨字組詞
爆( ) 礫( ) 墟( )磯( )曼( )
暴( ) 爍( ) 虛( ) 肌( )漫( )
(3)詞語、句子會理解會運用(能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
重點理解以下詞語:昔日、廢墟、疾步、絕望、開辟、破爛不堪
(選擇其中一個造句)
造句:
3、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通過讀文來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的變化:( )——( )——( )。是通過以下詞句體會到的:
5、反復地讀了這篇課文,相信大家一定被文中的父子所感動,你能把感動你的語句或段落摘抄下來并說說讓你感動的原因嗎?此時,你最想對文中的父子說點什么?
6、本文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特點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
外貌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動作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神態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心理描寫及從中體會到的:
7、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8、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請教。
三、課堂檢測
1、聽寫詞語
2、填空
A、不斷有孩子的父母( )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 )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 )離開了。其中( )說明了父母的難過,( )說明了他們離開的原因。
B、他滿臉( ),雙眼( ),衣服( ),到處是血跡。這句話說明( )。
3、聯系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A、“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與子。共同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父親的“了不起”體現在
,兒子的“了不起”體現在。
B、“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類似的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它們各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出現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讀中感悟,聯系實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父親為救兒子不顧生死的父愛親情以及孩子在危險情況下先人后己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做個有責任感的人。
二、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感悟,讓學生感受到父子情深,學會愛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悟,升華情感。學會愛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四、教具準備。
課件、信封。
五、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進入情境。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父子之愛。
(四)走出教材,品味人間真情。
這是發生在20xx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地震給我們留下了深痛的記憶。今天我要與同學們走近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大地震,去看看那次地震中那對不平凡的父與子。(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1、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2、這次地震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
3、主要人物是誰?你更喜歡誰?
4、再讀課文,畫出你感動的句子,說說你感動的原因。
5、有感情的朗讀句子,在讀中感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品讀時間一點一點流逝,父親的仍不放棄。師:“沒人再來阻擋他。”說明有人阻擋過他。都誰阻擋他了?
生:好心人“太晚了,他們已經死了。”
師:聽到這話父親的反應是什么?
生: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來幫助我?”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還有誰阻擋這位父親?
生:救火隊長。“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生起火爆炸,請你離開。”
師:父親的反應?
生:“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從父親的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還有誰?
生: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難以控制自己,可這樣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對他人也有危險,馬上回家去吧。”
師:父親此時的反應是?
生齊讀:“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師:讓我們帶著深情再讀11自然段。
生齊讀。
師:此時的父親是什么樣的?
生:“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師:你讀到這里有什么感悟?
6、是什么信念讓兒子如此堅強的在廢墟中活下來?“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7、“不!爸爸。先讓別的同學出去吧!”兒子在危險的時刻還想到是別人,感受阿曼達對別人的責任感。5你覺得這對父子怎么樣?你更喜歡誰?
8、帶著對這對父子的敬佩之情,拿起書讓我們齊讀課外。
9、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兩次比較大的地震。在20xx年5月12日發生了7.8級的汶川地震,20xx年的4.14日青海玉樹又發生了7.1級大地震。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讓人不堪回首,但在地震發生之時也涌現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隨著這段視頻去感受地震之中在每個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不同之愛。
(1)短信媽媽。父愛如山,母愛似海。這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柔弱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片生的希望。讓我們共同記住這位偉大的母親。
(2)教師舍身救生。老師每天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像媽媽,教給我們知識,跟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在這危難時刻他們舍生忘死保護著我們。
(3)國務院總理講話。在災難面前我們無所畏懼,黨和國家沒有放棄我們。這是一個多么有凝聚力的祖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面前,眾志成城。”
(4)地震詩歌賞讀。
(5)給地震災區孩子的信。
10、防震知識。你知道哪些防震知識,說一說。
11、觀看課件。
觀看視頻讓學生從身邊感受地震的無情,為文中的有情埋下伏筆。放手學生去讀,抓住關鍵字句。在讀中感悟,感受父子情深。可以以此句為突破口來展開學習。走出課本,從生活中去感受人與人之間超越親情、血緣的愛。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和愛。愛的升華。由母愛到師愛再到國家對人民群眾的永不放棄。層層深入的遞進。感受社會主義的和諧。板書設計地震中的父與子挖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所小學不幸倒塌了,匆匆趕來的家長悲痛欲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垂淚,而其中一位父親卻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堅信兒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為他對兒子曾經承諾:無論發生什么,我永遠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顧眾人的勸說與阻攔,日以繼夜挖了38小時,直至救出他的兒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本單元訓練主題──父母之愛。這篇課文是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來表現父母之愛的,從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在讀中感悟父愛的偉大和父子間的默契,受到愛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學生準備:認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父愛的偉大,受到愛的教育。
2、初步領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等描寫來表現父愛的表達方式。
一、情境導入,檢查預習
1、播放視頻,感受地震。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3、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二、順學而導,感受父愛
(一)請潛心讀書,勾畫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做批注。
(二)學生匯報學習收獲,教師相機點撥并指導朗讀。
句段一: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1、學生談讀書體會。
2、引導學生抓住“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在讀中體會父親感情的變化。
句段二: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1、學生談閱讀體會。
2、師根據學生的理解,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了不起。
(1)抓住寫時間的詞,體會時間的漫長,感悟句子的表達效果,并指導朗讀。
(2)透過父親的外貌描寫,聯系上下文,想象在漫長的挖掘過程中,父親所經歷的艱辛,體會父愛的偉大,并指導朗讀。
(3)聯系上下文,在讀中體會“無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親帶來的精神力量。
(三)小結課文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父愛的寫作方法。
三、讀寫遷移,感悟信賴
(一)學生繼續匯報讀書收獲,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兒子的了不起。
1、學生讀寫阿曼達的句段,并談體會。
2、引導學生想象廢墟下的阿曼達和他的`同學是怎樣度過這漫長的38小時,嘗試著學習課文的表達方式寫一寫。
3、反饋交流。
四、緊扣中心,品味幸福
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聯系上下文體會“幸福”的含義。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父子
總會在一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句子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并聯系實際,深入感悟父愛的偉大和父子之間的默契,受到愛的教育。
2、在讀中進一步領悟和學習文章的多種表達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聽寫導入,再現畫面
二、深入情景,品讀感悟
(一)勾畫出寫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變化的句子,談體會并指導朗讀。
(二)“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在文章中反復出現有什么好處?
(三)課文除了運用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文章的中心,還用了哪些寫法?
三、角色寫話,升華情感
父親經歷了38小時艱辛的挖掘,兒子和伙伴們經歷了38小時的漫長等待,父與子終于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面對此情此景,假如你是13個得救孩子中的父親或母親,或是曾經勸說過這位父親的好心人、消防隊長、警察,你想對這對父子說些什么呢?請選擇一種角色寫一寫。
四、拓展延伸,以文激情
(一)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父母之愛的文章。
(二)談一談你所感受到的父母之愛。
(三)總結抒情,引發深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
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2、談話導入:
對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體會。出示一段贊頌親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別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師自己撰寫的:(親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燭光,撕開夜幕,指引前進的航向;親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陽,驅走嚴寒,給人們帶來溫暖……)讓學生齊讀。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板書),讀了以后,相信大家對這段文字,對親情的可貴一定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學生通過查字、詞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邊讀邊動筆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認讀生字新詞。
3、指名分部分輪流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4、檢查自讀情況,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⑴ 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⑵ 讀后你有些什么想法?
三、再讀課文,直指重點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所寫的是怎樣的一對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種各樣的。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強化對詞語的積累。同時,又尋找到閱讀本文的突破口。
3、質疑:
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4、小組內探討,交流各自的初步認識。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相關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9-03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1-05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08-15
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10-2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模板04-13
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案設計09-06
關于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案05-07
《地震中的父與子》讀寫結合教案04-17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設計02-27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