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囚綠記》教案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囚綠記》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囚綠記》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讀一讀
2、畫一畫
3、說一說
4、賞一賞
重點和難點
1、掌握象征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行文中所表達的向往光明、頑強斗爭的精神。
學習過程:
一、 導入:
你喜歡綠色嗎? 我們應該怎么對待綠色?
二、朗讀課文,圈點批注
1、用“.”圈出文中生字、難字;
2、用“O”在段首圈寫出段落序號;
3、用“——”在文中畫出直接描寫常春藤的語句;
4、用“【】”批注表現常春藤特點的內容。
三、整體感知:
本文題目“囚綠記”作何解釋,“囚綠”是怎么回事?作者為什么“囚綠”?
四、理清層次
在文中題目為“囚綠記”,課文中哪幾段是寫“囚綠”?“囚綠”之前、之后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尋綠(1 - 4)
賞綠(5 - 7)
囚綠(8 -12)
放綠( 13)
懷綠( 14)
五、研讀課文:
1、請同學們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寫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長狀況的句子,并說說表現了它什么樣的特點
2、綠藤被囚后尖端總是朝著窗外的方向,這說明了什么?
六、探究寫法;
1、【知識鏈接】
① 陸蠡其人:(1908~1942),現代散文家,翻譯家。1942年,因出版抗日書籍,被捕,刑審數日,受盡酷刑,英勇不屈,年僅34歲。從一介書生到抗日英烈,34歲短暫的生命有如燃燒的流星,劃過漫漫夜空,爆出了美麗耀眼的火花。
②陸蠡其時其文:1937年7月,盧溝橋事件發生了,時值日寇入侵,“黑云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本文寫于1938年,當時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困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煩,不能不生發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
2、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綠”的象征意義
七、拓展延伸:
1、本文給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啟示?
2、觀賞名人事例及視頻,激發正能量。
《囚綠記》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3、了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借助于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2、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跡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常春藤盆栽。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說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蕓蕓眾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后面注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 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作者為什么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標注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后注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 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為什么要囚綠?(因為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他后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 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 學生速讀課文。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后,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為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 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 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課文那些語句寫出了他綠友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 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著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囚綠記》教案 篇3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脈絡,進而分析文章主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來把握作者情感脈絡。
通過點撥來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生開放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導學生分析它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誦讀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具、實驗情況 多媒體。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課前導入
1、引用顧城的《一代人》。
2、調動學生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一、課前準備
1、想象題目“囚綠”的含義,為課文學習做準備。 引用《一代人》創設美的情境,引起學生學習探究本文的興趣二﹑閱讀課文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并找出有關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二﹑閱讀課文
學生勾畫出有關表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課文大致意思。三﹑合作探究
1、學生探究作者喜歡綠色的原因,重點研習課文第五至七段,并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2、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綠”的情感變化,重點研習課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讀體會。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具體語句,并指導學生的朗讀。)
(展示課件。)三﹑合作探究
1、明確:作者喜歡綠是因為綠是生命、希望、慰安、快樂,綠色寶貴啊!
示例:“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著綠的心情,而綠對作者來說猶如涸轍里的魚期盼雨水一樣,是一種生命、希望。
(學生朗讀,體會那樣一種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讀進而全班齊讀。)
2、明確:因為喜愛綠所以想要“囚綠”,但“囚綠”帶來的并不是歡喜,而是惱怒。
示例:“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 這些語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矛盾痛苦,“損害了我的自尊心”說明這綠的執著深深刺傷了作者,他的滿腔熱情化為泡影,所以喜歡變成了惱怒。
(學生朗讀,學生互評。) 培養學生欣賞能力,尊重個性閱讀。
重視指導學生朗讀,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通過朗讀品味散文藝術之美,全體師生共同分享其中韻味。四、擴展延伸
通過分析囚綠的過程,進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現實意義。四、擴展延伸
學生談啟發。
示例:常春藤的執著告訴我們任何時候不要放棄。
作者“囚綠”并沒有帶來快樂,一時的自私并不能帶來長久的愉悅。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開放性的思維能力。五、主旨探究
聯系背景,作者想要通過“囚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重點研習文章最后兩段。
(教師點撥學生分析重點語句,并指導學生的朗讀。)
(課件展示。)五、主旨探究
明確:文中提示性語句是“盧溝橋事件發生了”,因此本文寫作的大背景是在中華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囚綠”之“綠”其實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陽光的中國人。
(學生朗讀最后兩段。) 在擴展延伸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六、總結全文
通過這樣的思路告訴同學們,同一個人面對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啟示。背景知識對于我們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紀的我們從《囚綠記》中又收獲了新的啟示,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處在國家危亡的關鍵時刻,《囚綠記》既是血淚之作,又是前行的動力所在,這是陸蠡留給后人的財富。【
【《囚綠記》教案】相關文章:
《囚綠記》的教案07-12
囚綠記的教案03-19
囚綠記教案11-27
《囚綠記》教案12-04
《囚綠記》經典教案07-26
《囚綠記》教案05-31
囚綠記的教案11-17
《囚綠記》經典教案07-26
《囚綠記》的教案07-29
《囚綠記》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