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河流和湖泊教案

時間:2022-07-21 14:24:46 教案 我要投稿

河流和湖泊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河流和湖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流和湖泊教案

河流和湖泊教案1

  教學要求

  1.學會搜集并運用地圖與統計資料說明中國河湖的基本概況。

  2.通過地圖、圖片及統計資料的分析,能夠解釋黃河各河段產生災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能夠初步提出長江各河段開發利用的方向與措施。

  3.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結構分析

  選編本節內容基于以下幾點考慮:(1)以黃河的治理和長江的開發為例,運用相關資料探究河流治理與開發的方向和方案,以培養綜合應用能力與創新意識,樹立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念。(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河湖知識推理判斷、分析綜合、概括歸納黃河與長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維能力。(3)以圖像系統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關河湖的基礎知識,為遷移應用這些知識,形成能力和價值觀念打下扎實的基礎。(4)從知識方面分析,既照顧了中國河湖概況的面,又突出了黃河治理和長江開發的點,做到了點面結合。(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間、自然地理要素與人文地理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

  基于上述的設計思路,本節呈現了下面的結構特點。第一,外部結構特點為縱向遞進關系──源流概況、影響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第二,內部結構特點為橫向平行關系。

  內容點析

  1.眾多的河湖

  本部分教材是圍繞著河湖的基礎知識、我國不同類型河湖的特點,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對河流水文特征的影響而展開的。

  第一,關于河湖的基礎知識,教材采取了以地圖疊加文字說明和主圖疊加附圖的形式,淡化了內外流域的界線,突出了內流河和外流河這一基本概念、內外流域面積的差異及我國的河流主要分布在東南部的外流區等內容。第二,教材提供了我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年變化統計曲線圖,可分析得出結論:(1)東部地區河流的汛期多出現在夏季;(2)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的河流冬季出現結冰現象(松花江冬季的流量為零),枯水期時甚至出現斷流。并結合初二學生的能力水平,教材配以胡楊林和羅布泊的景觀圖片,來說明西北內陸河流的基本特點──因降水稀少,河流水量不豐,蒸發與滲漏嚴重,出現了許多季節性河道。第三,本節活動式課文的設計力圖達到以下目的。(1)鞏固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圖像知識,通過中國政區圖的閱讀,為學習黃河的治理和長江的開發奠定了基礎。(2)通過統計圖表的分析及學過的地形知識,了解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決定了大江東去的趨勢。(3)通過統計圖表的分析及學過的氣候知識,了解我國從北到南雨季的長短決定了河流汛期長短的規律。(4)通過對圖2.29中黃河花園口站與西江梧州站的流量年內變化的比較,了解不同河流的汛期長短對灌溉、航運、發電量及洪澇災害的影響。第四,教材還穿插了京杭運河的閱讀材料,目的是介紹它溝通五大水系、航運價值以及服務于南水北調工程的巨大功能。

  本部分教材的地理思維能力培養,著重體現在對地圖及圖表信息的認定、提取、加工及分析的過程之中。

  2.黃河的治理

  本部分教材主要圍繞著對黃河的整體評價、黃河各河段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方案的研討而展開的。

  第一,雖然本部分教材的重點是在黃河的環境問題與治理上,但從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育功能考慮,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介紹了黃河為中華民族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及其帶來的災難,極具震撼力,這在教材的分析中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1)上游豐富的水能資源及其開發──龍羊峽圖;(2)黃河水資源的灌溉作用──寧夏平原圖;(3)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黃河起源地──黃河源頭圖;(4)流域內所蘊藏的旅游資源──壺口瀑布圖。上述內容的呈現又是建立在知識(上、中、下游的劃分和水資源利用類型)、能力(獲取圖例信息)和價值觀念有機融合的基礎之上的。

  教材的另一個亮點是對黃河上、中、下游劃分的呈現方式。教材沒有直接在正文里描述,而是在地圖上以設問的形式提出,為下面的教材展開留下了一個伏筆。其目的是暗示教材不過分強化地理界線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這一基礎知識將在后面黃河中下游的環境問題及治理部分得到鞏固練習,這樣就使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由死記硬背的機械識記層面,上升到在應用過程中鞏固提高的應用能力層面。

  第二,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問題及其產生的環境問題(包括對下游的影響),是本部分教材的重點內容。關于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問題,教材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1)讀圖2.23“黃河干流泥沙沿途變化”圖可知,由河口至孟津的中游河段,年平均含沙量與年平均輸沙量都比上下游河段大,并由此引出成因的思考。(2)關于成因,教材簡明地介紹了中游干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流域面積較大;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本區植被破壞嚴重;夏季多暴雨等因素。(3)為了給師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教材沒有就地形、氣候及植被等影響因素進行詳盡地分析,目的是讓學生遷移已有知識與能力,自主展開學習過程。

  有關下游產生的環境問題,教材通過敘述性課文與活動性課文結合,以及因果推理遞進的方式加以體現,并強調以下幾個方面。(1)平原區的地形對河道寬度、河道坡度、河流流速的影響。(2)受地形影響,泥沙在下游沉積并逐步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3)河床不斷升高,人們被迫筑堤束水。(4)暴雨來臨,隨時隨地都有決口的危險。(5)歷史上的黃河水患災害。(6)由圖2.34中黃河下游狹窄的匯水面積、沒有支流匯入等信息,也可推斷“地上河”的形態與隱患。此外,基于復習鞏固和內容拓展的考慮,教材還提供了圖2.35,全面地展示了黃河整個流域的環境問題──上游的荒漠化與凌汛問題;中游的水土流失問題;下游的“地上河”隱患與凌汛問題。

  第三,關于黃河各河段環境問題的治理,教材首先提出了形成原因的劃分──自然原因與人為原因;其次以黃河斷流為例,提出了治理方案。并以此誘發學生探討治理黃河流域其他環境問題的動機,并嘗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本部分教材的能力培養重在獲取圖文信息的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維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和創新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可持續發展觀念。

  3.長江的開發

  本部分教材主要是圍繞長江的源流概況、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洪澇災害的治理等問題來展開的。第一,教材結合圖2.36介紹了長江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流域面積、長度、水量等情況;點明了“水能寶庫”“黃金水道”的作用;結合圖2.37 “長江干流地形剖面”,讓學生理解性地記憶長江上、中、下游的劃分。

  第二,關于長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教材詳盡地提供了長江流域水系圖、干流地形剖面圖、長江航運圖及圖2.39等項信息,為學生推理分析長江的水能資源優勢、現實和潛在的航運價值及當前航運中存在的問題創設了情景,以展示開發長江水能潛力、克服航運阻力的信心和思維過程。其中,教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開放性地介紹了荊江裁彎取直的工程原理及意義,通過閱讀圖中廢棄河道信息,加強學生理解該工程對改善長江中游航運效益的意義,以及提高地理推理分析能力的水準;通過分析影響長江通航的障礙因素、設計解決方案,樹立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第三,在介紹長江開發的同時,教材在活動式教材中利用較多的篇幅,提出了長江洪澇災害的問題。其目的是使學生逐步樹立興利除弊的環境意識──防治洪澇災害就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長江的水資源,挖掘其航運價值與水能潛力。從以上分析可知,本段內容的選取對學生擴展有關長江洪澇災害的知識、提高成因分析能力,以及樹立防災減災、變害為利、人地協調等價值觀念意義重大。

  教材呈現長江洪澇災害內容的方式包括兩個方面。(1)在閱讀材料中,介紹了因為人與水爭地的矛盾,筑堤圈地,使湖泊失去了調蓄江湖水資源的能力,導致歷史上長江洪澇災害頻繁發生。(2)以思考練習的方式介紹了近年來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發生的頻度不斷加大,讓學生從降雨、植被、湖泊及人為等因素入手分析,歸納洪澇災害的成因。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3課時。

  【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可運用下列方式:教師出示掛圖“中國水系”或自行繪制的投影片“青藏地區河流和湖泊分布圖”“長江中下游地區河流和湖泊分布圖”,提出問題:看到地圖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這樣導入新課,直接進入主題,增強學生對我國河流、湖泊分布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對我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一特點一目了然。

  【眾多的河湖】

  學習內、外流河的概念時,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圖2.28“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圖”,找出長江、黃河、塔里木河,提出一系列問題:這幾條河流最終流向何處?有哪些河流與長江、黃河一樣最終流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地區?有哪些河流與塔里木河相類似,不能注入海洋?它們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哪些地區?運用地圖觀察實例,概括總結內、外流河及內、外流區的概念,這樣比較適合初中學生掌握地理概念。在此基礎上,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結合書中圖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學習內、外流湖的概念,了解內、外流區的分布及面積的差異等知識并完成活動題1。

  對于河流水文特征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我國東部主要河流流量年變化曲線圖,提出以下思考問題:四條河流分別分布在我國的什么地區?四條河流什么季節流量最大,什么季節流量最小,為什么?黃河、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學生通過讀圖、思考及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了解我國外流區河流水文特征的共性,通過完成活動題3使學生了解不同地區水文特征的差異性,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

  為什么不同地區河流水文特征有明顯差異?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完成活動題2加以了解。解答此題時,教師應提醒學生閱讀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和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在圖中找出這些河流,說明流經的省區、地形區及氣候區。在此基礎上,了解地形、氣候對河流的影響,找出其內在的聯系。當學生明確了地形、氣候與河流之間的關系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塔里木河和羅布泊的圖,討論我國西北內陸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與東部外流區河流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差異性。

  【黃河的治理】

  本部分教材的教學,建議教師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使學生對黃河的認識能夠較為客觀。這部分教材是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念的最好實例。首先從正面入手,引導學生閱讀黃河流域水系圖及景觀圖片,明確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對應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觀圖片,了解黃河流域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第二步,結合活動題1,使學生了解黃河的憂患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不同河段產生的環境問題各是什么?在學生對黃河不同河段的問題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分不同河段引導學生通過讀圖,分析產生環境問題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分別是什么?

  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含量大的特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黃河干流泥沙沿途變化圖,通過閱讀圖中的數據,可以使學生對黃河中游地區泥沙含量非常多有一個感性認識。分析成因時,教師應提醒學生閱讀中國地形圖、相關的氣候類型圖、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及教材中提供的黃土高原地區地表景觀圖,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些反映黃土高原地區的降水、地表植被等狀況的錄像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分析,明確造成黃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由中游地區的泥沙含量大,聯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變化,結合教材提供的地上河示意圖、歷史上黃河下游泛濫范圍圖,說明中游地區的環境問題對下游地區產生什么影響?造成的隱患是什么?

  對于上游地區的荒漠化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這個地區的氣候類型分布圖及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可以收集一些上游地區植被破壞的錄像帶或景觀圖片、幻燈片等,依次說明這里荒漠化嚴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解釋凌汛的成因,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與不產生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說明引起凌汛發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過分析應使學生明確產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第三步,在學生了解黃河不同河段的憂患后,指導學生閱讀關于“根治黃河”的閱讀材料,完成活動題2,通過閱讀和解題,使學生明確針對不同問題應該采取不同措施,鼓勵學生充分開展發散思維,為解決黃河的問題獻計獻策。

  【長江的開發】

  了解長江資源的開發利用,首先應該了解長江的源流概況。因此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長江流域水系圖及景觀圖片,以及中國政區圖、地形圖、氣候圖,明確長江的發源地,上、中、下游的劃分,以及流經的省區、地形區及主要氣候區,在此基礎上,分析長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資源比較豐富,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在分析水能資源豐富的河段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長江干流剖面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可以指導學生觀察長江流域水系圖,分析水電站的分布與地形地勢之間的關系。

  了解長江水運狀況,可以引導學生閱讀長江航運圖,說明哪些河段航運能力比較強,結合地形地勢、氣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運能力強的原因。結合荊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圖,說明哪些河段航運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指導學生完成活動題2,討論解答此題時,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給與學生討論的時間,特別應該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設想。

  分析長江洪澇災害頻發的原因,可以從閱讀材料、洞庭湖面積和容積變化示意圖入手,通過學生閱讀“平垸行洪導長江”的資料和示意圖,使學生了解導致洪澇災害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圍湖造田,減弱了湖泊對河流水量的調蓄能力。對于發生洪澇災害的其他原因,可以通過討論、解答活動題2加以了解。在解答此題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氣候特征對洪澇的影響,上、中游地區植被的破壞為什么容易形成洪澇災害,長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點對洪澇災害出現的影響等,通過分析,應使學生對于河流發生洪澇災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夠初步明確其中的因果關系。“長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較”的資料,應該指導學生認真閱讀,使學生對于洪澇災害造成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人地協調發展觀念和意識。

河流和湖泊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我國河湖眾多的特點及其河湖在人類活動中的作用。

  2、知道外流區(河、湖)、內流區(河、湖)的概念及分布特點。

  3、理解內、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異。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能力。

  2、能夠運用地圖和統計資料說明中國河、湖的基本概況,培養學生歸納地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逐步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1、中國河流的基本概況

  2、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學難點

  1、中國河流的空間分布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2、運用資料分析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學方法

  讀圖、探討、講練結合為主的教學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中國水系圖》或者《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圖》,引導學生看圖并說出自己看到地圖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

  學生:中國河湖眾多(有眾多的河湖)

  教師:是的,同學們說的很對,我國是世界上河湖眾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疆域遼闊,有許多大江巨川源遠流長,大小不一的天然湖泊星羅棋布。(閱讀圖2.28小資料,并將重要內容勾畫出來)

  (板書) 第三節 河流與湖泊

  一、眾多的河湖

  [教學新課]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被人們譽為大地動脈的河流、大地明珠的湖泊,給我們人類帶來了什么好處?

  (學生回答)有豐富的水資源,便于人們灌溉、航運、游泳、養殖水生動植物等。

  (教師小結)教師補充:河湖的好處在于除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灌溉水源、水能資源、航運的便利外,還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旅游資源、漁鹽便利等。

  (提問)河湖給人類帶來好處,有沒有壞處呢?

  (學生回答)河湖可帶來“洪水災害” “水污染”等。不僅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還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教師小結)河湖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們既可興利,又可作害,而且許多災害還是人為造成的。人類要想世世代代持續地發展下去,必須自覺遵循自然規律,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保護好地球上的河湖。

  (板書)1、我國主要河流

  (讀圖觀察) 1、引導學生閱讀《中國水系圖》找出我國主要河流。讓學生上講臺在掛圖上指出我國的主要河流。

  (教師點撥)糾正學生指圖缺點。著重指出:在圖上指河流或觀察河流,要順著源頭→下游方向指或觀察。

  2、引導學生讀《我國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圖》,觀察并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我國絕大多數河流注入什么大洋?(學生:太平洋)

  (2)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和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各自最終注入什么海洋?(學生:北冰洋、印度洋)

  (3)塔里木河和弱水(黑河)與其他河流有何不同?(學生:塔里木河和弱水最終沒注入海洋)

  (歸納小結)引導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后歸納外流河、內流河、外流湖、內流湖的概念。

  (讀圖思考)引導學生閱讀外(內)流湖圖后思考:為什么外流湖是淡水湖,內流湖是咸水湖?

  (學生回答)外流湖湖水靠外流注入其他河流輸出,水中鹽度大大降低,因而成為淡水湖;內流湖湖水靠蒸發輸出,水中鹽分較高,因而成為咸水湖。

  (提問)什么是外流區、內流區?它們是如何劃分和分布的呢?

  (板書)2、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劃分與分布

  (課堂活動)1.引導學生閱讀“中國外流區和內流區圖”(圖2.31)

  (1)給圖中的空白圖例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2)判斷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布范圍,并根據所選顏色進行填涂。

  (3) 在完成以上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圖2.28資料,進一步明確外流區與內流區的面積之比、水量之比,并用彩筆勾畫。

  (讀圖思考)引導學生對照《中國陸上主要山脈》(圖2.6)和《我國的內流區和外流區》(圖2.31),仔細觀察我國內、外流河各分布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哪一側地區?(學生:內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區,外流河分布在它的東南地區)

  (提問)西北地區有沒有外流區,東部地區有沒有內流區呢?(學生:西北地區有外流區,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最終注入北冰洋;東部地區有內流區,如大興安嶺以東地區就有一小塊地區為內流區。)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內、外流河(湖)的大致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我國西北多內流河,東南多外流河,這和地形(地勢)、氣候有沒有關?

  (學生回答)有。

  (過渡)我國河流的空間分布與地形(地勢)、氣候有什么關系呢?

  (課堂活動)2.認識中國河流的空間分布及其地形、氣候的關系。

  (1)閱讀《我國主要河流和湖泊圖》(圖2.28),并對照《我國地形分布大勢圖》(圖2.4)、《中國陸上主要山脈圖》(圖2.6)和《中國行政區劃圖》(圖1.7)完成表內內容。

  (教師點撥)學生答后,教師補充: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流經我國11個省級行政區:青、藏、川、云、渝、鄂、湘、贛、皖、蘇、滬,注入太平洋邊緣東海;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自西向東流經我國9個省級行政區:青、川、甘、寧、內蒙古、陜、晉、豫、魯,注入我國最大的內海渤海;松花江發源于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和長白山區,流經3個省區: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向東向北注入太平洋。

  (2)結合你了解的我國地形與氣候的基本情況,分析它們對河流分布有什么影響。

  (讀圖)引導學生對照閱讀《我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圖》《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我國地形分布大勢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提問)①聯系我國的地形地勢特點,想一想我國絕大多數河流為何滾滾東流,注入太平洋?(學生:我國地勢西高東低)

  ②外流河與內流河的分界線與我們曾學過的什么區域的分界線相一致?(學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③我國東部外流區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氣候的影響很大?為什么?它的主要補給水源是什么?(學生:季風氣候;夏季風盛行時,降水多,河流水量就大,反之,河流水量就小;東部外流河主要補給水源是天然降水)

  ④我國西北內陸河水的主要補給水源是什么?(學生:高山冰雪融水)

  ⑤我國西北內陸季節和氣溫的變化對河流水量有何影響?(學生:夏季,氣溫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河流水量就大;冬季,氣溫下降,高山冰雪融水消失,河水大大減少,河流結冰,甚至斷流)

  (教師小結)

  (課堂活動)3.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上述四條河流分布在我國什么地區?(學生:松花江在東北,湘江、西江分布在南方)

  (2)從北到南,河流汛期開始時期和結束時間有何不同?汛期長短有何變化?(學生:①北方河流汛期開始時間晚,結束時間早;南方河流情況正相反。②松花江汛期3個月;湘江汛期長達6個月;西江汛期長達7個月。我國東部河流的汛期由北向南越來越長)

  (3)四條河流什么季節流量最大?(學生:夏季)什么季節流量最小?(學生:冬季)為什么?(學生: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4)東北松花江為什么在冬季出現枯水期,甚至斷流?(學生:松花江位于北方地區,冬季平均氣溫很低,降水很少,結冰期長,人們生產生活用水量大,上游地區蓄水多)

  (5)以黃河花園口站和西江梧州站為例,說一說這兩條河流流量年內變化有何不同?這些變化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

  (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代表發言后,教師及時肯定并鼓勵學生。補充:①黃河(花園口站)流量年內變化不大,汛期短(僅將近3個月),不利于長期航運、捕魚、灌溉、淡水供應,容易造成冬季水源供應緊張,冬季氣溫很低,容易結冰,產生凌汛,影響航運。②西江(梧州站)流量年內變化很大,汛期長達7個月,有利于長期航運、捕魚、灌溉、淡水供應,夏季水位很高,水量很大,有可能發生洪水災害,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閱讀地圖)引導學生閱讀《塔里木河和羅布泊》(圖2.3),觀察思考我國西北內陸河流有何特點?為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略

  (讀圖)引導學生結合《京杭運河示意圖》,重點閱讀資料《京杭運河》,了解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長度最長、開鑿時間最早的人工河流,全長1800千米,自北向南溝通了我國二市四省五大水系,在歷史上和南水北調工程的作用。

  (過渡)我國的外流河有些什么共同的水文特征?為何會形成這些共同的水文特征?

  (板書)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從河流的水量大小、水位高低、有無結冰期或結冰期長短等方面,分析討論河流的水文特征。討論后小組派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

  (過渡)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雖有共性,但各地也有很大差異。

  (板書)2.我國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異

  (讀圖)引導學生閱讀《我國東部主要河流年徑流量變化曲線圖》,比較各河流量的大小和汛期的長短。

  (提問)①圖中四條河流,哪條河流流量最大?哪兩條河流流量較小?②珠江、長江、黃河的汛期分別從何月開始至何月結束?③我國東部河流(除東北河流外)的汛期變化自南向北有何規律?

  (學生討論并回答)(教師小結歸納“四最”)

  黑龍江。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外流河(湖)、外流區、內流河(湖)、內流區的概念,認識了我國主要的內(外)流河,了解了我國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風氣候對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響。同時也懂得了由于我國季風氣候面積廣大,各地區氣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條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性。

  ● 板書設計

  第三節 河流與湖泊

  一、 眾多的河湖

  1、我國主要河流

  2、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劃分與分布

  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第二課時 黃河的治理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黃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黃河的三個奉獻;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黃河。

  (2)技能目標

  力求通過讀圖、填圖,使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黃河治理的今昔對比,培養愛國情感;通過黃河多沙的人為原因分析,加深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念;通過黃河利與弊共存的事實,增強辯證觀,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黃河下游“地上河”成因;

  (2)根治黃河的措施。

  教學難點:分析下游“地上河”成因。

  三、教學方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活動探究法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齊唱“黃河大合唱”歌曲。創設情景,營造氣氛。

  (導入新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簡要介紹水循環,為高中地理學習打下伏筆)。要想知道黃河之水哪里來,又流到哪里去?就讓我們來學習《黃河的治理》這部分內容。

  (板 書)二 黃河的治理

  1.源流概況

  (過 渡)要了解黃河,必須先了解黃河概況,首先我們來看看黃河的形狀。

  (學生活動)照課本畫出黃河干流圖。并歸納黃河形狀為“幾”字型。

  (提 問)黃河水真的是從天上來的嗎?這里的“天上”指的是哪里?“海”又指的是哪個海呢?

  (學生閱讀《黃河流域圖》并回答,教師糾正)

  (提 問)1、黃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是怎樣劃分的?誰能在圖上找出黃河流經的省區,并按源頭→下游方向說出來?

  2、說出黃河流經的地形區。

  (學生找出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河口,舊孟津,并標注在黃河干流圖上,強調其位置特征;主要支流汾河、渭河;強調其流經省區,地形區。教師糾正。)

  (承 轉)黃河像一條巨龍,蜿蜒在華夏大地上。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具體講都有哪些貢獻呢?

  (學生在閱讀書本之后,結合其他學科知識回答)

  (板 書)2、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教師小結)

  (1)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2)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黃河上中游于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建國前,黃河上沒有一座大壩。新中國成立后,已陸續建成了龍羊峽、劉家峽、三門峽等八座大型水利樞紐和水電站,(說明位置特點),并對黃河水能實行梯級開發。(板畫示意梯級開發,并指出龍羊峽到青銅峽之間是梯級開發集中地段,建有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大峽、黑山峽、青銅峽等水電站,讓學生知道梯級開發成串分市的特點。)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華北平原。黃河流經地區,一般降水量都不足,黃河水使一塊塊的干涸土地展現了生機。早在二千多年前,寧夏人民就揭開了引黃灌溉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又修建了許多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黃河流域的灌溉面積大大增加。也正是黃河水塑造了“塞上江南”。說明華北平原主要是由黃河、淮河和海河沖積而成。)

  (承 轉)千百年來,黃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黃河的哺育下,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但是,歷史上黃河也曾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直至今天,它仍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憂患。

  (板 書)3、黃河水患

  (讀 圖)黃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圖,黃河下游河床一般都比兩岸地面高出3—4米,有些地方甚至高出近 10米。因此,黃河成了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歷史上黃河幾次大決口都發生在下游地區,都與河床遠遠高出地面有直接的關系。

  (展示資料)歷史上黃河決口泛濫時房倒屋塌,人們流離失所的凄慘景象。

  (提 問)高懸于空中的地上河是怎樣形成的呢?

  (提示學生結合圖2.33,圖2.34從黃河含沙量大,聯想到泥沙來源,進而分析黃土高原的地形特征來考慮。)

  (教師小結)黃河下游地上河-------泥沙含量大(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

  展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圖”,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①黃土土質疏松,容易被沖刷;

  ②黃土高原地區的植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覆蓋很差,加大了沖刷之便;

  ③黃土高原地區降水往往集中于7—8月份的幾場暴雨,沖刷力強,加劇了沖刷程度;

  ④本區支流眾多,沖刷量大。因此,一遇暴雨,黃土高原上泥沙俱下,一起匯人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啟發提問]攜帶了這么多泥沙的黃河,出黃土高原,浩浩蕩蕩地進入下游的華北平原。水流速度怎樣變化?攜帶泥沙的能力又會怎樣變化?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分析歸納)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地上河”

  (提 問)我們分析了黃河帶來的憂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你認為治理黃河該采取哪些措施呢?(組織學生討論完成活動1)。

  (板 書) 癥狀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問題、凌汛 建設大型水庫

  中游: 水土流失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黃河大堤

  (歸納小結)黃河上、中、下游的三個治理措施: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庫。加固堤防是權宜之計,根本問題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庫,使治沙與防洪并舉也是治黃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在防洪和減淤方面就發揮了顯著作用,現在另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正在建設之中。請看來自小浪底工地的報道。

  (錄 像)小浪底截流實況錄像,小浪底工程模型及其防洪、減淤、防凌、供水、發電、灌溉功效介紹。

  (課堂小結)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但由于它飽含泥沙,下游成為“地上河”,始終有決口的危險,因此它也是中國的一大憂患。治理黃河,每一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各段治理措施不盡相同,其中中游保持水土是治黃的根本。黃河的問題,歷來是指它的水患問題,然而歷史發展到今天,它面臨的問題已不僅僅是水患問題了,近年來下游地區頻繁發生的斷流現象,局部地區的生態問題,以及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等,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保護母親河呢,刻不容緩!

  六、板書設計

  二 黃河的治理

  1.源流概況

  2.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1)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2)提供豐富的水能資源

  (3)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

  3、黃河水患

  癥狀 治理方案

  上游: 荒漠化問題、凌汛 建設大型水庫

  中游: 水土流失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根本)

  下游: 地上河 加固黃河大堤

  第三課時《長江的開發》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讀中國地形圖、長江水系圖,說出長江的發源地、流經省區、注入的海洋、長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對長江中上游地區豐富的水能資源有初步的感官認識;通過長江航運圖認識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通過有關圖文資料的分析,了解長江的開發利用狀況。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學會用地圖等資料,說明長江的基本概況;能初步提出長江開發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長江開發的案例,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興利除弊的觀念、人地協調觀念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樹立保護環境、保護“母親河”的思想,增強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理解長江“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稱號的意義,

  教學難點:

  運用資料分析探究長江作為“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的含義,今后開發利用方向及措施。

  教學方法:

  1、“問題解決式”教學。

  2、小組合作學習。

  3、角色扮演。

  4、計算機輔助教學。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播放長江全貌的視頻或圖片(播放背景音樂《長江之歌》),激發學生興趣。

  [師語言過渡]吻別圣潔的唐古拉山,走過歲月的悠久綿長,牽手平原和高山,挽起東海的臂膀。它一路奔騰著,從我們門前經過,今天,讓我們以一顆感恩的心,走近我們的母親河——長江!

  [新課展示]

  一、 初識長江

  [讀圖思考]讀《中國地形圖》,學生在《中國地形圖》上找出“母親河”——長江,思考:根據中國的地形地勢,長江的流向是什么呢?(西高東低,東流入海)

  [讀圖思考]展示《長江流域圖》,指導學生讀圖、思考,填注以下問題:

  長江源頭: 注入海洋:

  流經省(區、市):

  長江上、中、下游分界處:

  主要支流: 沿途湖泊:

  [討論歸納]學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回答。教師糾正、歸納,強調四大支流及湘江、贛江通過湖泊注入長江,指出沿途重要的四大城市(重慶、武漢、南京、上海)。

  [過 渡]長江是我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河,是不是僅僅因為它的長度呢?它的“大”體現在哪些方面?

  [思考回答]不是,“大”體現在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過 渡]同學們,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世界最長的嗎?

  [學生回答]:不是。尼羅河世界最長,其次有亞馬孫河、……,

  [過 渡]同學們,長江是我國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最大的嗎?

  [學生回答]:不是。有亞馬孫河、剛果河……,

  二、 水能寶庫

  [過 渡]長江從唐古拉山出發,流經我國一級階梯的(青藏高原),穿過二級階梯中的(四川盆地),通過巫山,來到三級階梯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水能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我國的“水能寶庫”。

  [讀圖思考]展示“長江干流剖面圖”,分析其豐富的水能資源。指導學生讀圖:

  1、 找出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處。觀察哪一段起伏最大?(上游)

  2、 計算唐古拉山、宜昌兩地的高差(6000多米),看看宜昌、湖口、上海的高差(小)。上、中、下游,哪段高差最大?(上游)說明什么資源豐富?(水能資源)

  [歸納總結]教師歸納:長江落差最大的是上游河段,水能資源十分豐富,蘊藏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一半。特別是源頭至宜賓一段水能資源更是占到整個資源的百分之九十。這么豐富的水能資源,如何開發利用?(修水電站)最著名的有哪些?

  [學生活動]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水電站(二灘、葛洲壩、三峽),教師指導學生在圖2.36找出來。

  [講 解]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大壩橫跨長江天塹,電能照亮半個中國,萬噸巨輪直達重慶,下游六省再無水禍”形象的說明了三峽工程的功效,而為了實現這一夢想,三峽百萬移民背井離鄉。

  [播放移民視頻]

  三、黃金水道

  [過 渡]長江不僅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航運價值。

  [讀圖思考]閱讀“長江航運圖”,思考:

  1、 長江的支流有多少?哪個城市以下可終年通航?(3600多條,宜賓)

  2、 它的通航里程、貨運量情況如何?(近8萬千米,占全國三分之二,貨運量占百分之六十,黃金水道)

  [過 渡]長江是不是一開始就具有如此巨大的航運能力?(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長江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整治,如灘多流急的川江(炸礁),九曲回腸的荊江河段。

  [講 解]荊江河段的治理

  [過 渡]即使這樣,長江的航運依然還存在一些障礙,如何更好的發揮“黃金水道”的作用?

  [學生活動]同桌討論:(活動1),教師巡視,學生只要回答2-3點即可。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港口建設

  2、疏通航道,消除淺灘

  3、更新船舶設備,確保航行安全

  4、干流修建水利設施,調節航道水位(三峽工程)

  四、長江洪災

  [過 渡]就是這條亙古流淌的河流,就是這條賦予我們生命的河流。它養育著我們,可它在歷史上也多次發生大洪水,吞滅我們的家園,吞噬我們的同胞。

  [學生活動]閱讀活動2,尋找長江洪水頻發的原因。

  思考:

  1、長江洪水的主要來源?(宜昌以上干支流,鄱陽湖、洞庭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2、長江洪災頻發的自然原因?(流經地區降水豐富,遇暴雨同時漲水)

  3、長江洪災頻發的社會原因?(中上游濫砍濫伐,植被破壞,湖泊面積縮小,生態環境惡化、圍湖造田等)

  4、如何解決?(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湖還田、平垸行洪、興修水利等)

  [教師小結]長江洪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長江生態已不堪重負!我們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人和自然必須和諧相處。面對長江頻發的洪災,人類也明白:防止洪澇災害就是為了更好的利用長江資源,開發其潛能。就在10月27日,三峽工程成功實現156米蓄水目標,滾滾長江從此澤被天下,平靜安瀾。長江必將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為子孫后代造福。

  五、課堂小結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收獲。

  板書設計

  三、長江的開發

  初識長江

  中國第一大河

  源頭 注入海洋 流經省(區、市) 上、中、下游分界處 主要支流 沿途湖泊

  水能寶庫

  上游河段水能資源十分豐富,蘊藏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可利用水能資源占全國一半 三峽工程

  黃金水道

  通航里程 貨運量

  長江洪災

  長江洪災的原因 可持續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河流和湖泊教案3

  教學重點: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教學手段: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

  1.什么叫外流區、內流區?它們的分布有何特點?

  2.什么叫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哪些相同之處?這些水文特征主要受什么影響?

  (導入)上節學習了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那么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又是怎樣的呢?

  (學習內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展示)中國內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圖

  (提問)我國內流河主要流經哪個氣候區?那里的氣候有何特點?

  (展示)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學生對照圖討論。

  (展示并總結)在中國內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圖上畫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并出示烏魯木齊的氣溫降水圖,得出結論:我國內流河主要流經非季風氣候區,氣候干燥少雨。

  (提問)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內流河的河水主要來源于哪里?(高山上冰雪融水。教師可補充:部分來自山地降水。)

  (提問)根據內流河河水的來源,分析內流河的水量在一年中有什么變化?(春季隨氣溫逐漸增高,冰雪融化,河水增多;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多,河水最豐富;秋季冰雪融水減少,水量逐漸減少;冬季最少,甚至斷流。

  (講述)正是由于內流河流經非季風區,這里干旱少雨,蒸發量大,所以內流河的流量小,水位變化大。而且河水被大量蒸發.流量迅速減少。因此內流河的流程短,很多河流中途消失。

  (展示)中國內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圖。指導學生在地圖上識認季節河的`符號,并且在內流區中找出弱水和塔里木河兩條季節河。

  (學習我國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中國內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圖,在內流區中找出我國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展示并講述)展示塔里木河景觀圖片兩幅。塔里木河位于我國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阿克蘇河、和田河、葉爾羌河匯集而成,全長2179千米,僅次于原蘇聯的伏爾加河(3530千米)、錫爾——納倫河(2991千米)、阿姆——噴赤——瓦赫什河(2991千米)和烏拉爾河(2428千米),為世界第5大內陸河。塔里木河河水主要來自天山、昆侖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它的汛期短,在7~9月水量;10月以后水量大減;由于上游源于高大山地,干流沿山麓地帶分布,下游多季節河。

  (展示并講述)展示塔里木河的灌溉圖片兩幅。塔里木河是塔里木盆地工農業生產的重要水源。

  (展示并講述)展示塔里木河各水文站不同年代徑流量表格。從表格上我們看出了什么呢?(徑流量逐年減少)近年來,由于上中游沿岸農業生產的發展,用水量大增,再加上近年來塔里木河中游沿岸大量盲目引水開荒,又大量的浪費了水資源。

  (展示并講述)展示胡楊樹的兩幅圖片。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楊樹被世居于此的維吾爾族人稱為“英雄樹”,有“長著不死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爛一千年”的說法。而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幾十萬畝胡楊林枯萎死亡。除此之外,還有大面積的沼澤、蘆葦和紅柳等消失。沙漠蔓延趨勢逐年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危及下游5萬多人的生存,那里的耕地面積由60年代的5萬公頃,減縮到現在的1。4萬公頃。由此可見,對河流的開發利用,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學習南方大河——珠江)

  (過渡)我們已經從整體上了解了我國大江大河的分布、分類及特征。在眾多的大河中,長江、黃河跨地區范圍廣。我們將在以后兩節中詳細了解。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南方的大河珠江。

  (展示并講解)展示珠江景觀圖。珠江長2214千米,流域面積45。3萬平方千米。

  (展示并講解)展示珠江水系示意圖。珠江水系由西江、東江、北江匯合而成。

  (提問)珠江的位置有何特點?結合地形、氣候,想一想,珠江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珠江位于我國南方,因而雨季長,所以珠江的風期最長,水量豐沛,僅次于長江,是黃河的七倍。珠江流經地勢二、三級階梯,加之水量豐沛,因此水能豐富。)

  (提問)目前建立了哪些水電站?(答案略)

  (提問)珠江不僅水能豐富,而且航運價值也很高,為什么?(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學生回答很可能會多種多樣,但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如南方水量豐沛,利于航運;經濟發達,需求航運溝通海洋,海河聯運,終年不凍,四季通航;地處對外的前沿等等都應該鼓勵贊揚。)

  (學習京杭運河)

  (過渡)前面介紹的都是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國除了眾多的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的人工河流。其中有一條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人工河就是中國的京杭大運河。

  (展示)京杭運河景觀圖片。從圖中使學生了解運河河道的寬闊、航運的繁忙、沿岸經濟的發達。

  (展示)京杭運河圖。邊演示邊講解京杭運河的起始點、長度、流經的省市、溝通的水系等內容。

  (講解)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北伐齊國,稱霸中原,就在公元前485年起開鑿邗溝,從邗城(今江蘇揚州)東南到末口(今江蘇淮安),溝通了長江和淮河兩大水系,奠定了大運河的初基。這段運河的開鑿至今已經有2400多年歷史了。到了隋朝,隋文帝建都長安(今西安),由于供給京師的糧食主要靠黃河運輸,而黃河上又有三門峽阻隔,運糧十分不便,京師的糧食供應有很大的困難。一遇荒年,京師軍民就沒有飯吃。公元594年,由于連續幾年的荒年,隋文帝不得不帶領京師軍民到洛陽就食。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當時已遷都洛陽,為了從外地調運糧食到京師,并到揚州看“瓊花”,就征集幾百萬民工,開挖通濟渠,使之南接邗溝。從長安到揚州沿渠修筑御道、離宮。同時還從洛陽附近開鑿永濟渠,連接衛河,通達天津,然后沿永定河通達北京。隋朝大業六年(610年)又拓寬浚深江南河,從京口(今江蘇鎮江)直達余杭(今杭州),兩岸寬達十余丈,能通“龍舟”。至此,南北大運河全部開鑿完成,成為我國歷可與萬里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

  (展示并講解)展示京杭運河地圖(多彩地圖)。京杭運河歷曾經是中國漕運和商旅往來的重要通道,對溝通南北交通起過重要作用。但因流經地區地勢高低懸殊,黃河泛濫等原因,河道易被淤塞。1991年津浦鐵路通車后,運河的運輸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廢棄。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運河南端還延長了7千米,使運河船只可以進入錢塘江。目前,運河季節性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它的年運輸量,在內河航運中僅次于長江,居第二位。

  (學習內流湖和外流湖)

  (過渡)以上我們主要學習了我國各類河流的特點,最后學習我國的湖泊。

  (展示)中國內流流域和外流流域圖,指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內流湖,什么是外流湖。

  (講述)天然湖泊遍及中國各地,其名稱因語言的不同,而有“湖”、“池”、“漾”、“海”、“錯”等之稱。湖泊也有內流湖區與外流湖區之分,其分界線與內外流河的分界線大致相同。外流湖區以含鹽量較小的淡水湖為主;內流湖區以含鹽量較大的咸水湖為主,但青藏高原上有一些淡水湖。

河流和湖泊教案4

  教材分析:

  黃河流域知識信息多、容量大、空間概念強、重點集中,尤其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的素材極其豐富。黃河的問題較多,如果處理不當,易引起學生怒黃河、恨黃河,所以應該盡量用錄像和教師的情感流露來感染學生,使其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為黃河的偉大和開發成就而驚喜,為黃河的災難而憂思,為黃河的治理而出謀劃策,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和實事求是等方面的教育。

  學情分析:

  通通過自主收集有關黃河的地理信息,開展小組合作的角色扮演;引導學生發揮自己想象力;何有效利用并且治理黃河提出設想,對黃河存在的其他問題進行探討;養學生分析、歸納、創新等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黃河的源流概況;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黃河水能資源和著名的水利樞紐的分布;

  4、理解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指導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中盡可能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角色扮演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對黃河的“利”與“害”有一個辨證的認識

  2、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治理黃河所取得的成就,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3、3、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辨證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對黃河的治理和開發所取得的成就。

  難點:

  1、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黃河水害的由來。

  2、黃河的治理措施。

河流和湖泊教案5

  教學目標

  通過讀圖,使學生知道我國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國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區和特點。

  通過讀圖,使學生能在圖上確認內外流區域的界限;并結合地形圖指出它與地形區的關系,結合季風區非季風區圖指出它與氣候區的關系。

  通過閱讀珠江流域圖和廣州降水量柱狀圖及中國地形圖,幫助學生理解珠江水量大、汛期長、水運發達的特點;理解紅水河段水能豐富的知識內容。

  通過引導閱讀京杭運河示意圖,使學生能夠讀出運河的起止點、經過的省區、勾通的水系。

  通過學習我國河湖眾多、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等知識點,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

  通過珠江的水文特征是結合流域內降水、地形特點分析得出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響,即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意識。

  教材分析

  引言這部分簡要概括地說明河流湖泊的意義,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并通過“想一想”提出河湖對人類提供了“利”,同時也造成“害”。

  正文中四個標題,實際上可歸納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是“內流區和外流區”:介紹了外流河、內流河;外流湖、內流湖。通過這部分內容,可看出我國河湖眾多,且多大江大河的特點。教材在后兩節對長江和黃河做專題介紹,但珠江水量在我國居第二位,也是學生應該有所了解的一條河流。因此,第二部分內容是“南方大河——珠江”:介紹了珠江的源流概況、水量、水能、航運等知識。第三部分是“京杭運河”:介紹了運河在世界上的地位、長度、在歷史上的作用、現狀,并通過讀圖練習的形式,使學生讀出運河的起止點、經過的省區及溝通的水系。

  教法建議

  建議以學習指導法為主結合講授法進行本節的教學。教學中要注意讀圖環節。由于河湖的分布、河流的走向、水文特征等是在地形和氣候要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除要充分利用本章節的各種地圖外,還要引導學生查閱中國地形圖、三級階梯示意圖、我國降水量分布圖 、某地的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等。即通過閱讀本章的地圖,歸納得出現象和特征;通過閱讀前兩章的相關地圖,分析得出這些現象和特征的成因,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和因果關系,逐漸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

  關于內流區和外流區的教學,可從讀圖練習入手。通過查找主要河流及各自注入的海洋,總結出外流河、內流河的概念,進一步得出外流區、內流區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讀圖,觀察內、外流區的界線,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進行比較,并給出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外流河的特點。(生源較差的學校可不講水文特征。)

  關于我國的湖泊的教學,可把此標題提前至第二個標題。在講完內流河、外流河后,自然過渡到湖泊,湖泊也分為內流湖、外流湖,內流湖多為咸水湖,外流湖為淡水湖,兩大湖區也分別為咸水湖、淡水湖的集中分布區。這樣安排,教學過程會比較順暢。

  關于南方大河--珠江的教學,要講清這里所說的南方與以秦嶺-淮河為界線劃分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中的南方是不同的概念,其含義應該是南疆的大河。其水資源豐富、水量居全國第二的特點,要結合廣州的降水量柱狀圖分析;其水能蘊藏豐富的特點,要結合地形圖分析;其他特點讀圖即可。

  關于京杭運河的教學,結合課本中的讀圖練習,指導學生通過讀圖完成練習題即可,因為這里沒有難點。但要順便補充一點關于南水北調工程中,古運河的現實作用,為后面講南水北調時埋下優筆。

  教學設計方案1

  〈教學重點〉

  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內流區和外流區,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學難點〉

  我國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內流湖,外流湖的含鹽度的差異。

  〈教學手段〉

  地圖:我國季風區、非季風區圖;降水量分布圖;降水量柱狀圖;我國地形圖;我國的外流區和內流區圖;我國主要水系圖。

  景觀圖:鄱陽湖、青海湖

  〈教學過程〉

  (引課)

  有一首歌有這樣幾句歌詞:“你從雪山走來,……你向東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些歌是贊美長江的。

  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分布著許許多多“從雪山走來,奔向大海”的大江大河。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本章我們來學習河流湖泊的知識。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河流和湖泊能給我們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給我們造成了哪些災害?

  (教師總結)今后的生產活動中,我們將更多地開發、利用其“利”,防治其“害”。

  (板書)第1節 河流和湖泊概況

  (學生活動)完成練習:查閱地圖冊,找出黑龍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怒江、雅魯藏布江、額爾齊斯河各注入哪個大洋。

  (展示)我國的外流區和內流區圖

  (講述)我們把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的區域叫做外流區。

  (學生活動)找出塔里木河河水的去向,與長江、黃河、珠江等的區別?

  (講述)我們把流入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稱為內流河,內流河的流域叫做內河區。

  (板書)一、內流區和外流區

  1、 外流區、內流區的界線

  (學生活動)讀圖找到內流區、外流區的分界線,觀察其位置,思考:1、與氣候一章中的哪條氣侯區的分界線位置接近?(可查閱地圖)2、外流區的氣候特征和外流河的水文。(給出廣州的降水量柱狀圖)3、內流區的氣候特征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征。(給出烏魯木齊的降水量柱狀圖)

  (板書)2、外流河和內流河的水文特征

  (講述)除河流外,我國還擁有眾多的湖泊。分布在內流區的叫內流湖,多為咸水湖,分布在外流區的叫外流湖,是淡水湖。

  (學生活動)觀察“咸水湖和淡水湖”示意圖,分析說明內流湖多為咸水湖,外流湖則為淡水湖的原因。

  (板書)3、外流湖和內流湖

  (講述)這些湖泊的分布相對集中在兩大湖區,即青藏高原湖區和東部平原湖區。

  (學生活動)讀圖,找出兩大湖區的主要湖泊。

  (展示):青海湖和鄱陽湖的風光圖片

  鄱陽湖

  青海湖

  (1)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

  (2)東部平愿湖區:鄱陽湖

  〈板書設計〉

  第五章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第一節 河流和湖泊的概況

  一、外流區和內流區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

  2、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水文特征

  3、外流湖和內流湖

  (1)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

  (2)東部平原湖區:鄱陽湖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重點〉

  珠江水資源豐富的特點;京杭運河的起止點及途徑地區。

  〈教學手段〉

  地圖:我國季風區、非季風區圖;降水量分布圖;我國地形圖;珠江流域示意圖;京杭運河示意圖。

  景觀圖:西江、京杭運河

  〈教學過程〉

  (講述)在我國眾多的河流中,長江、黃河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文明的兩條大河,在后面會做專題介紹。在祖國的南疆還有一條大河,在我國也占有重要地位,這就是珠江。

  (展示)珠江流域示意圖

  (板書)二、江南大河—珠江

  (講述 )珠江長2214千米,流域面積45.3萬平方千米,水系由西江、東江、北江匯合而成。

  (學生活動)珠江的位置有何特點?結合地形、氣候,想一想,珠江的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

  珠江位于我國南方,因而雨季長,所以珠江的風期最長,水量豐沛,僅次于長江,是黃河的7倍。珠江流經地勢二、三級階梯,加之水量豐沛,因此水能豐富。

  (展示)西江的風光

  (講述)除天然河流外,我國還有很多人工河,如剛提到的靈渠等,其中京杭運河為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運河。

  (板書)三、京杭運河

  (展示)京杭運河示意圖

  (學生活動)讀“京杭運河示意圖”,完成教材中的讀圖練習:

  從京杭運河示意圖上看:

  1、京杭運河北起___________市,南至___________市;

  2、京杭運河自北向南經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省、市;

  3、京杭運河自北向南溝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展示)有關京杭運河的圖片

  京杭運河揚州段景觀

【河流和湖泊教案】相關文章:

河流和湖泊教案09-07

河流和湖泊相關教案09-07

河流和湖泊的說課稿07-09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說課11-12

地理《河流和湖泊》教學反思01-26

地理河流和湖泊教學設計12-18

地理《河流和湖泊》教學反思11-25

初二地理教案:河流和湖泊04-08

地理《河流和湖泊》教學反思范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