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時間:2022-10-25 10:06:1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通用10篇)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茶的分類及用途,學習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2、欣賞茶藝表演,品嘗功夫茶,初步了解品茶禮儀。

  3、初步感受、體驗中國的茶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工夫茶茶具、茶葉;泡在透明杯中的紅茶、綠茶、烏龍茶各一杯;品茗杯人手一只;古箏音樂;教師會表演工夫茶茶藝或邀請茶藝師表演。

  2、幼兒喝過紅茶和綠茶;欣賞過常見茶具。

  活動過程:

  一、學習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了解茶的分類及用途。

  1、觀察茶葉,從顏色、外形、香味上區分茶葉,師介紹烏龍茶茶名的由來。

  ①師幼圍站桌邊,師:看看盆子里是什么?(教師啟發幼兒比一比三種茶葉的不同。幼兒已有粗淺的辯茶經驗,自然地用看顏色、聞味道、比外形的方法來區分盆中的茶葉。)

  ②師幼坐下,師提問:一共有幾種茶?你認識哪一種茶?(幼兒輕松地分出其中的紅茶和綠茶,師鼓勵幼兒說說如何區分)

  ③師出示烏龍茶:這是什么茶?它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師告訴幼兒這種搓成小圓球狀的茶葉叫烏龍茶,師講解烏龍茶的傳說。(烏龍茶幼兒沒有接觸過,教師介紹烏龍茶的傳說時他們聽得很專注,傳說深深吸引了幼兒注意)

  ④師小結:三種茶葉分別是紅茶、綠茶和烏龍茶,可以看茶葉的外形、聞茶葉的香味來區分。

  2、觀察泡好的三杯茶,從茶湯的湯色、茶味上區分三種茶。

  ①師出示三杯茶:我用三種茶葉分別泡了三杯茶,怎么來區分它們呢?(幼兒爭著說出紅茶、綠茶的茶湯分別是紅色和綠色,師肯定幼兒回答并啟發說出烏龍茶的茶湯是琥珀色的)

  ②師:可以看泡好后茶湯的顏色來區分不同種類的茶,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好幾個孩子講出了可以喝一喝,從茶的味道來區分不同的茶,我及時表揚,肯定可以看茶湯顏色、嘗茶湯味道來區分三種茶)

  3、師小結:我們可以用看外形、聞香味、看湯色、品茶味來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4、講講說說:喝茶的好處及茶葉的其他用途,師簡單介紹中國茶的茶史,讓幼兒知道中國是茶的發源地,是茶的祖國,激發幼兒民族自豪感。(喝茶的好處孩子講了很多:止渴生津、提神益思、強身防病、減肥消脂等,這些知識都是在收集資料時積累的,當老師介紹中國的茶史,孩子臉上顯露欽佩、自豪的神情,由衷感慨中國人真了不起)

  二、欣賞茶藝表演,幼兒品茶,感受茶文化。

  1、幼兒欣賞功夫茶茶藝表演。

  ①師:今天請大家喝功夫茶,什么是功夫茶小朋友猜一猜。(有的孩子說喝了功夫茶就會武功了,逗得大家哈哈笑)教師介紹: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要有一定的功夫,泡茶、沏茶、品茶都有很多的學問。

  ②教師表演功夫茶茶藝。(我身披傳統披肩,操作精致的工夫茶茶具,用簡潔易懂的話語介紹茶道,孩子目不轉睛地欣賞,表演結束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2、教師示范聞香品茗:細聞幽香、品啜甘霖。

  教師:小杯的茶應該怎樣欣賞和品嘗呢?教師表演"聞香品茗"。(我輕輕地吸氣聞香、細品香茶。教室里茶香四溢,古箏悠悠,孩子們屏息凝神深深陶醉)

  3、幼兒品茶,學習"三龍護鼎"手法,說說茶香、茶味以及品茶的感受。

  ①教師介紹"三龍護鼎"的品茗手法: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

  ②幼兒人手一只品茗杯,師給幼兒斟茶,一起聞香品茗,互相說說烏龍茶的茶香、茶味以及品茗時心里的感覺。(孩子端起杯子翹著蘭花指,頗有架勢,臉上滿是興奮和驚奇)

  三、幼兒動手泡茶、品茶,交流感受,請聽課老師品茶。

  活動反思:

  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厚,看到過爸爸、媽媽喝茶,和今天的學習聯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對茶的認識。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紅薯和桔子的特點。

  2、嘗試自己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并嘗試用紅薯和桔子。

  3、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紅薯,桔子,大電飯鍋,白糖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從“走進田野”活動中幼兒親手挖的紅薯和摘的桔子,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仔細觀察紅薯和桔子的外形特點,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教師再給幼兒詳細講解紅薯和桔子的特點。

  3、“今天,老師想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并用這些勞動果實和老師一起來燒甜甜的點心吃。”教師示范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

  4、請幼兒分組自己洗紅薯,刨紅薯,剝桔子,教師在一邊巡回指導。

  5、教師和幼兒一起將洗凈刨好的紅薯和剝好的桔子放在大電飯鍋中燒煮,在燒煮的時候,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對剛才勞動的感受。

  6、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分享甜甜的點心。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對果實的分類及特點了解甚少,希望通過學習讓其了解認知相關知識。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交流有關果實的經驗。

  2、觀察了解秋天的果實,能運用多種方法對果實進行分類。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清楚明白不同種類果實的特征及其分類

  活動準備

  1、各種果實實物或自制的果實圖片。

  2、自制果實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分發給幼兒各種果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分發了很多果實,那么大家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二)基本部分

  1、感知水果和堅果的不同

  請幼兒品嘗水果和堅果,引導幼兒通過看、摸、品嘗等感知它們在形狀、顏色、吃法和味道等方面的不同。

  ①師:首先請小朋友們先觀察一下水果和堅果,它們的形狀和顏色是什么?

  ②師:其次請小朋友們摸一摸水果和堅果,兩種果實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③師:最后請小朋友們品嘗一下水果和堅果,它們的味道怎么樣?有什么不同?

  2、講述故事《果果開會》了解水果和堅果的特征

  教師一邊講述,一邊出示核桃、栗子等堅果及蘋果、梨等水果的圖片,引導幼兒知道什么是堅果,什么是水果,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師:聽完了這個故事,請小朋友們相互討論一下你所知道的水果或堅果有哪些特點?你知道怎樣區分水果和堅果嗎?有幾種方法?

  小結:師:水果和堅果都是果實,但是水果皮薄,水分多,味道酸甜,容易食用。而堅果皮厚,基本沒有水分,而且食用起來比水果麻煩。其實要區分水果和堅果非常簡單,只要通過看、摸及品嘗就可以判斷出來了。

  3、玩游戲《尋找果實媽媽》,對果實進行分類

  教師在黑板上分別貼出寫有水果、堅果的大卡片,幼兒戴上各種水果和堅果的頭飾,尋找自己的果實媽媽。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如何區分水果和堅果,請小朋友們回去自己動手找一找其它的果實,運用今天學過的區別方法幫它們找找果實媽媽吧。

  教學反思

  1、幼兒的獨立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太少了,今后應給予幼兒適度的自由空間。

  2、上課活動太過于機械化,有些死板,缺少新意,沒有創新。

  3、進行的游戲太少了,“玩中學”的'教學思想貫徹的太少了。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4

  【難點】

  會屈膝、擺臂、雙腳向下蹬地觸物,掌握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

  【準備】

  1、各種水果掛件若干、繩子一根、小袋鼠貼紙人手一個、平衡木兩個(長的);

  2、音樂《郊游》《蘋果豐收》《秋日私語》MP3的伴奏、果樹兩顆、顏料4盒。

  【過程】

  一、暖身環節:

  袋鼠媽媽對寶寶們說:“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我們一起出去郊游吧!”

  在音樂《郊游》的伴奏下,袋鼠寶寶和媽媽一起做做運動,活動筋骨,主要是四肢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變速跳躍。

  師:秋天的果園特別美,我們也去欣賞欣賞,袋鼠寶寶,我們一起跳到果園去好嗎?如果我拍手快你們就要跳快,我拍手慢你們就要跳慢,如果拍手停下來,你們也要停下來,準備好了嗎?

  2、自由探索摘果子,感知縱跳觸物。

  師:“果園就在前面了,你看到什么果子了?現在請你們跳起來去碰碰樹上的果子,然后告訴我。你是怎樣碰到果子的?看看誰能把這個本領說得最清楚。”

  請幼兒自由揮臂觸物,教師巡回觀察。

  A:學習縱跳觸物的動作

  請幼兒集合,師提問:請你告訴我,你是怎樣碰到果子的?能示范給我們看看嗎?通過幼兒的介紹引出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首先要先屈膝,蹲下來,然后兩臂前后擺動2—3次,后擺、起跳,最后揮臂觸物。

  幼兒一起學習動作、練習

  B:突破難點—要屈膝、擺臂2-3次,雙腳要用力蹬地,這樣才能跳得高。

  師:可我發現有的小朋友跳得特別高,你能告訴我們你是怎么碰果子到的嗎?

  引出難點—屈膝、擺臂2-3次,雙腳要用力蹬地

  幼兒操練,邊跳可以邊教兒歌:

  小袋鼠,蹦蹦跳;先屈膝,下蹲好

  手臂擺擺一二三;用力蹬地碰果桃。

  C:請幼兒兩兩操練,逐步練習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

  三、游戲:小袋鼠畫果子(音樂:蘋果豐收)

  交代任務:剛才小袋鼠們跳起來碰到了很多的果子,現在我們要用手來畫畫果子了。河對岸有兩棵大樹,請小袋鼠們走過獨木橋,手指沾上一點顏料,來到大樹下,用力蹬地起跳,將你的果子點畫在大樹上,最后沿原路返回。我們試試吧!

  A:幼兒兩縱隊縱跳觸物競賽游戲,先返回者為勝利的一組。

  B:根據幼兒興趣可再將游戲進行一次。

  四、結束部分(音樂:秋日私語)

  師:今天的到果園來真好玩!大家都累了,腿也很酸吧,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捏捏腿……。好,你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捏捏、揉一揉,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幼幼互動)

  總結:

  《小松鼠跳著摘果實》活動,通過角色的扮演和游戲情境的創設,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的重點就是走小橋,練習走不同的平衡木,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教師在活動前要編排好做操的內容,盡可能的讓幼兒活動全身的各個部位,為接下來的活動做好準備。練習走小橋的時候,教師要做好示范和講解不同橋的走法,使幼兒明確動作要領,可以讓幼兒將兩臂伸平,以此來保證身體的平衡。幼兒在選擇不同的小橋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同時要保護膽小的幼兒,使其有安全感,幫助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建議沒有平衡木的幼兒園,可以用小木板、椅子等組成的"平衡木"來替代。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分析能力。

  2、 能夠區分水果、干果、蔬菜、糧食作物的異同點,并按一定的標準分類、統計。

  3、 培養幼兒互相協調、合作能力,體驗秋天大豐收的喜悅心情。

  4、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 理解相關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重點難點

  重點:用漢語各種水果、蔬菜、糧食的名稱。

  難點:用漢語正確說出字、詞、句的發音。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干果、蔬菜、糧食作物的實物。

  2、 操作小卡片(畫有各種農產品),分類統計表(六大張的分別貼在班級各處強上。)

  3、 籃子若干個。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或農作物的外形特點及作用。

  2、實物分類操作活動。

  幼兒分組討論,將桌上的實物進行分類操作,并且引導幼兒比較水果、干果、蔬菜、糧食作物的異同點。

  ⑴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收集了這么多的水果和農作物,它們堆在一起顯得太雜亂了,我們一起給它們分一分家,想一想可以怎么分?

  ⑵每組請小朋友說說為什么這樣分類?水果、干果、蔬菜、糧食作物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分類統計活動

  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大小、顏色、特性來進行分類統計。

  (1)向幼兒介紹分類統計表的記錄方法。

  (2)幼兒6人一組,每組一張分類統計表,小組成員協調合作共同統計,

  (3)展示幼兒小組統計結果,并請幼兒介紹小組統計內容。

  4、慶祝豐收活動。

  律動《摘果子》,讓幼兒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心情。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泥工活動中,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2、嘗試用團、搓、壓的方法制作各種果實。

  3、能夠借助各種輔助材料,初步表現點心的基本特征。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提供各種果實圖片。

  2、橡皮泥、小盤子人手一份,各種輔助材料如瓶蓋、牙簽、印章等。

  【活動過程】

  1. 帶領幼兒觀察、認識水果。

  教師端著一盤水果,說:"哇,這么多好吃的水果,我們一起來吃吧。"

  2.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水果嗎?(逐一認一認,請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師問:"他們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形狀的?大還是小?(分別請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這些水果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扁扁的,有的是長長的,顏色也都不一樣。

  3.帶領幼兒一起學做水果。師:這些水果怎么做呢?你會做哪一種?,請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團圓、搓長、壓扁的方法。

  5.教師重點示范、講解水果的制作方法 。

  6.請幼兒用橡皮泥做"水果" 。教師:今天就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做一盤水果送給其他小朋友們,你可以做老師準備的這些水果,也可以做自己喜歡吃的 ,看看誰做的水果又漂亮又好吃!

  7.鼓勵幼兒大膽制作,對于有困難的幼兒,教師給予及時的幫助。

  教學反思

  由于是完小里的學前班,年齡段又不同,有些幼兒普通話都還不太會聽,所以設計這節課我主要以常見的水果為題。如果本節課我在設計當教師畫完結滿誘人果子的大樹時,讓幼兒討論平時生活中除了吃到這些水果外,你還知道哪些水果,它們都是什么顏色?如果抓好這一環節,就不會讓幼兒在給葡萄涂顏色時,出現分歧。還有一點就是對能力較差的幼兒,如果我提示他們選擇與玩具水果相近或相似的顏色來畫,就不會讓他們無從下手。今后,我將會在這方面多學習,讓美術課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發展攀爬、跨跳等多種能力。

  2、體驗創造性玩竹梯及游戲的成功與滿足。

  【活動準備】

  1、小筐子4個。

  2、竹梯12個。

  3、在墻上貼上許多可摘卸的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師:今天,我們要到果園里去幫助農民伯伯干活,我們先來練練本領。

  跟著音樂做各種模仿動作:摘果子、收割稻子、摘棉花、抱西瓜、擦汗等各種動作。鍛煉頭部、頸部、手腕、腳踝等動作,做好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嘗試竹梯的多種玩法。

  (1)教師提供竹梯,請幼兒探索竹梯的多種玩法。

  指導語:竹梯除了平時勞動時用,可不可以做游戲呢?請大家試一試在竹梯上面可以做什么運動?

  (2)幼兒大膽嘗試,教師鼓勵幼兒跨跳平放竹梯、爬平放的竹梯、攀爬竹梯等。鼓勵幼兒探索新的玩法。

  2、重點難點練習,練習攀爬竹梯。

  指導語:"樹上"有很多果實,可是我們要怎么才能把果子摘下來呢?

  幼兒合作,攀爬竹梯。鼓勵膽小幼兒勇敢攀爬。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請能力強的幼兒示范。

  3、摘果子游戲

  師:剛才老師接到村長的一個電話,他說:有位外商寄來了訂貨單,需要好多水果,今天下午交貨,來不及摘怎么辦?(幫助摘果實)

  規則:小朋友要排成4列隊伍,幼兒依次出發,要跳過障礙物(跨跳平放竹梯),渡過小河(爬平放的竹梯),爬上梯子去摘果子,將摘下的果實放到邊上的竹筐里后,迅速跑回與下一個幼兒拍手,下一個幼兒再出發。比比看那組小朋友果子摘的最快。

  要求:一次只能摘一個果實,一個一個依次攀爬竹梯,教師在竹梯旁指導、保護。

  幼兒練習兩遍。教師點評。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放松身體練習

  指導語:今天我們出色地完成了村長交給的任務,幫了農民伯伯的大忙,村長說:謝謝小朋友。

  幼兒伴隨音樂將滿滿竹筐的果實搬回教室。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水果,了解水果的作用。

  2、 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3、 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描述探究的過程,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及其圖片,可操作的榨汁機、碗、盤、濕巾、塑料刀、勺子、紙杯、牙簽等,錄音機、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基本部分:

  1、 出示實物水果,說出水果的名稱。

  2、 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 利用提供的可操作性材料,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4、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操作,培養幼兒見合作意識和能力。

  5、 師生共享。

  結束部分:

  讓孩子擁有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感受成功的樂趣。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畫的方法將果實圖形變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畫有蘋果、香蕉、梨、花生等果實的方形紙若干。

  2.果實造型畫,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提問幼兒:現在是什么季節?會有哪些果實?

  2.觀察果實,啟發幼兒想象。

  請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果實,說說它們都像什么?,還能把他們變成什么呢?(如:香蕉變成小船,橘子變成太陽等。)

  (二)師幼作畫,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1.教師與幼兒一起作畫,有以果實為輔的變形畫,也有以果實為主的變形畫。

  2.啟發幼兒說出:果實都變成了什么?你還想把他們變成什么?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三)用添畫的方法進行果實造型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果實圖片,進行添畫造型。

  2.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根據果實的特點,大膽想象、添畫。

  (四)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同伴作品中的創意。

  (五)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創作的作品裝飾自己的活動室。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添畫的方法將水果圖形變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膽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水果輪廓圖2 張,水果彩圖1張(見幼兒活動資源包);白紙若千,水彩筆,油畫棒。

  2.魔盒1個,內放水果手工作品3—4個(如“香蕉小船”等),實物香蕉等水果3-4個。

  3.果實造型范畫。

  4.《秋天多么美》音樂CD(盒帶)。

  5.幼兒學習資源第20-21頁。

  活動過程

  1.演示“魔術”,啟發幼兒的想象。

  (1)教師出示魔盒和一個香蕉,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香蕉小船”,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香蕉變成了什么? 身上多了些什么?

  (2)教師出示其余水果,如蘋果,先引導幼兒猜想自己能把蘋果變成什么?能把橘子變成什么?..“然后用盒“變”出相應的果實造型,驗證或拓展幼兒的想象。

  (3)用“魔術”變出范畫,啟發幼兒說出果實變成了什么?自己還想把它們變成什么?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2.用添畫的方法進行果實造型。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果實圖片或者空白紙進行添畫造型

  (2)教師觀察幼兒的添畫,指導、幫助幼兒根據果實特點大膽想象、添畫。

  3.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向大家介紹配的作品,說說同伴作品中的創意。

  四、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果實造型”作品裝扮活動室。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大班主題果實滿園香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果實滿園香03-29

花開香滿園作文11-23

滿園茉香散文07-14

夢想花開香滿園作文09-02

“愛如茉莉香滿園”主題活動演講稿02-19

大班主題春來野菜香教案07-05

十香滿園溢芬芳的散文11-09

茉莉花開香滿園散文10-25

合作的果實香又甜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