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時間:2024-12-17 11:55:04 海潔 教案 我要投稿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通用20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

  教材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傳統的文言文,出自《戰國策·齊策》!稇饑摺分饕怯涊d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本篇節選部分主要記載了齊國謀士鄒忌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齊威王聽民意從而達到強國家的良好效果。高中文言文的教學,注重學生對 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注重學生對文言句式的掌握,這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學情分析:

  在初中學習文言文的基礎上,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文實詞虛詞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但是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學生普遍對文言文不太感興趣,所以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該在明確了教學目標的'前提下, 在保證落實課堂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 考慮怎么把文言文的課教得更加 生動活潑,考慮怎么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課型:

  自讀課

  教學目標:

  1、掌握相關的文言文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2、學習本文對比 、排比 的寫作方法。

  3、品味鄒忌含蓄的論辯藝術。

  4、領略齊威王從善如流的魅力。

  教學重點:

  1、掌握相關的文言文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

  2、學習本文對比 、排比 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品味鄒忌含蓄的論辯藝術。

  教學 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通讀全文,弄準字音。

  2、布置學生上網查關于《戰國策》的相關資料。

  3、布置學生書面翻譯文章。

  4、教師做PPT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問題 導入 ,激發 激趣:

  眾所周知, 評價 美麗女子 的詞語有很多,經典的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大家知道這兩個詞語是在形容哪些美女么? 對,是在說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 ——西施、貂蟬、昭君、楊貴妃。 英俊男子比如有宋玉、潘安, 那大家知道有評價 英俊男子的詞語么?比如說身高:增之一分則太高,減之一分則太矮。這就是美到極致!今天這節課 我們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我們來認識這樣一位英俊的男子——鄒忌, 內外兼修, 不僅長的美,而且他的口舌功夫也是相當的一流啊 。ò鍟亨u忌諷齊王納諫)

  二、音讀: 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1、教師示范朗讀,讀準字音。

  2、教師強調積累正音:

  昳 麗 yì 朝 服衣冠 zhāo 朝 廷 cháo 謗 譏 b à ng

  時時而 間 進 jiàn 朝 于齊 cháo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意讀: 再讀課文,翻譯文章

  1、學生分組討論,翻譯文章。

  2、各組學生代表發言,交流成果。

  3、教師評價訂正,歸納文言文實詞虛詞以及特殊句式。

 、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與,誰與誰相比,哪一個更怎么樣呢?

 、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判斷句。

 、 忌不自信: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 孰視之:孰,通假字,通“熟”。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斷句。

 、 臣之妻私臣:私,偏愛。

 、 皆以美于徐公:以,動詞,以為,認為。 再如“以師赴秦軍”,“以”是動詞率領的意思。

 、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面,名詞作狀語,當面。

 、 能謗譏于市朝:于市朝,介詞結構后置。

 、 期年:滿一年。

  4、學生再讀課文,注意斷句,讀出節拍。

  四、情讀 :品讀句子,讀出情感

  1、品讀妻、妾、客的回答: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學生示范,要求注意朗讀的語氣,讀出情感。

 、 學生分析三個人的內心世界。

 、 教師明確:

  妻:私——偏愛。丈夫是妻子的天,妻子對丈夫情感深厚而強烈, 不排除有美化自己丈夫的成分,有點夸大其詞,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 毫不猶豫,脫口而出,由衷地稱贊 ,用感嘆句 。

  妾:畏—— 畏懼。妾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對丈夫小心翼翼,不敢說錯話,順著妻子的話說說而已。

  客:求——有求于人,說點應景的客氣話、奉承話,句末用句號,陳述句,情感一般。

  板書: 妻——私(偏愛)

  妾——畏(畏懼)

  客——求(請求)

  2、品味鄒忌的勸諫藝術:

  提問:

  ① 鄒忌是怎樣勸諫齊王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鄒忌的勸諫思路是從家務事談起,由家而國,道理相同。

 。ò鍟

  家 → 國

  妻——私(偏愛)——宮婦

  妾——畏(畏懼)——朝臣

  客——求(請求)——子民

  面臨 現狀 :奉承話 王之蔽甚矣

  解決方案:廣開言路,善于納諫

  實施 過程 :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

  最終結果:齊國稱霸

  ②你認為鄒忌的勸諫為什么會成功?

  教師明確:

  鄒忌含蓄勸諫,齊王從諫如流,齊國稱霸。

  3 、師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出情感。

  五、美讀:調動情感,美讀文章

  1、誦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拍,讀出語氣,讀出情感。

  2、課堂小結:

  翻譯文本,誦讀對話,揣摩人物內心世界

  理清思路,明了邏輯,欣賞鄒忌勸諫藝術

  六、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創設情境:

  1、假如你的表妹要上高一了,學校安排軍訓,但是表妹怕曬黑,不想去參加,如果姨媽希望你去勸說表妹,你會怎么勸諫她呢?

  2、假如你和同學上街,同學不走人行橫道而橫穿馬路,你會怎么勸說他呢?

  3、家人閑聊時,媽媽告誡你說遇到路上有老人摔倒可千萬不要去扶起,否則容易找上麻煩,你會怎么回答媽媽的話呢?

  學生任選一個問題,或者自己創設情境,然后加以回答。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家 → 國

  妻——私(偏愛)——宮婦

  妾——畏(畏懼)——朝臣

  王之蔽甚矣 →稱霸

  客——求(請求)——子民

  課后反思:

  高中文言文教學應對文言文基礎知識常抓不懈,落實 對文本的 誦讀, 注重創設情境以 培養學生思辨能力。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2

  教學目的

  1.認識齊威王納諫除蔽的積極意義;

  2.了解諷諫(諷喻)的方法;

  3.學習對話技巧和詳略安排;

  4.掌握文學常識和文言知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設計

  自學輔導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定向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給領導提意見,古往今來,都要冒很大的風險。歷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屢次給領導提了意見,而且屢次被領導賞識,建議得以實施,又產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歷史上傳為美談。鄒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戰國時齊國的謀臣,曾萬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謀善諫。一次,威王彈琴,鄒忌進門就說琴彈得好。威王認為他未仔細聽,是在說謊。鄒忌說,琴聲寬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輔,舒緩像政令,諧調暢適像四時。威王聽了,知道他在說治理國家的道理,極為贊賞,就拜他為相。課文所講的是在這之后的另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讀查疑

  1.運用工具書,默讀課文,疏通文意;

  2.齊讀課文,然后復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三、討論釋疑:

  1.齊讀段一:"比美"離題否?有何作用?

  《古文觀止》有評語:"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勘察,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謅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評得好。

  2.段一中的"三問三答"寫法上有何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了人物間的什么關系)?

  提示:內容都是說鄒忌的美,語言只有一兩個字變化,卻反映了對話人物間的關系親疏遠近的不同。

 。ò鍟浩蕖剑浩珢圪潛P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齊讀段二)私事、國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諷諫?

  4.(齊讀段三、四)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確實受了蒙蔽?(諷諫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為之的嗎?何以見得?)

  延伸遷移

 。R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王之蔽甚矣"一句,為何點到了卻不深說?提示:善揣摩國君的'心理。對于聰明有為的國君,不要說多余的話。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內容?提示:哪些意見,如何來朝。

  3.這個故事于今有何積極意義?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勸諫、發揚民主、傾聽民聲等等。

  4.如何看待《戰國策》?

  提示:由于《占國策》主要是記載戰國時代策士們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夸大了策士的作用。

  教案點評:

  本文是一篇課內自讀課文,語言較淺顯,可使學生讀讀、議議、通過自學達到教學目的。課前教師曾讓幾個學生粗讀課文,通過了解,學生對本文意思能夠基本了解,只有個別字詞難以確定其意義和用法,而對文章的思想意義和說理方法均未及考慮。據此,自學指導的重點可定為對文章的思想意義和說理方法的引導上,兼及重點字句的疏通。

  同時,本文篇幅不長而語美理嚴,可通過多次朗讀,體會本文設喻的說理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3

  教學目的:

  1、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反復朗讀文章,運用以讀帶譯的方式,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學習巧于設喻、推理類比的委婉說理的技法。

  3、通過古文的學習,看到古人的智慧,激發學習古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庇纱丝梢姡粋君主賢明與否,身邊的大臣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戰國時齊威王的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大臣,正是有了他不時地對齊威王提出建議,才使齊威王得以明昭天下。請看《戰國策·齊策》中記述的“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初讀感知:

  集體誦讀課文,培養語感。

 。ㄒ唬┳x法指導:眼到、口到、心到——字字響亮、暢達無阻、口誦心惟。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準字音。

  2、復述課文大意。

 。ㄈ┰僮x課文,品味韻味。

  讀法指導:用不同的語調和感情,讀出故事敘述人和故事人物的對話。

  (四)分析對話,體會感情。三問三答問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親昵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贊美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嚴肅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拘謹問客,“我與徐公孰美?”——平淡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阿諛奉承

  (五)角色朗讀,翻譯表演

  三、研讀課文,品味精妙

 。ㄒ唬┭凶x課文、理清思路。

  1、提問:面對妻、妾與客的贊美,鄒忌的態度如何明確:

  三思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2、提問: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與徐公比美的問題,應該說是一件小小的家庭瑣事,在對這件家庭瑣事反復思考、分析后,鄒忌“入朝見威王”,在朝廷上,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明確:委婉設喻

  三比

  (妻)私

  ————

  私(宮婦)(妾)畏

  ————

  畏(臣)

 。ǹ停┣

  ————

  求(四境之內)

  3、提問: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怎么進諫的?

  明確:齊王納諫——三賞

  臣民進諫——三變

  上賞:面刺

  令初下:門庭若市中賞:上書

  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下賞:謗譏

  期年之后:無可進者

  4、提問:諷諫的結果如何?明確:戰勝于朝廷

  5、點題

  課文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了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進諫和齊王納諫,所以,我們既要看到鄒忌進諫的智慧,也要看到齊王納諫的明智。

 。ǘ┥钊胗懻、品讀智慧。

  1、討論:從“三問”到“三思”再到“三比”,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鄒忌,請同學們討論,你從哪些方面看出了鄒忌的智慧?

  明確:“三問”——發現問題,細節意識

  “三思”——思考問題,自我反省

  “三比”——解決問題,委婉設喻

  2、學習進諫的藝術

  3、拓展知識

  鄒忌鼓琴取相的`故事。

  4、學習古文的意義

  正如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說的:“現代人的指示肯定遠遠超過古人,但智慧卻未必!”正也正是我們提倡學顧問的目的,我們要從這些古老的文字中,領略古人的智慧,學習古人的智慧。

  四、強化延伸、拓展視野

  1、閱讀“一鳴驚人”的故事,說說淳于髡是如何提醒齊威王的?

  2、職場調查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課外讀一讀東方朔諫漢武帝的故事,比較一下,同樣是進諫,進諫的語言藝術有何不同?

  漢武帝是一個迷信神怪的人。一次,有人向漢武帝獻上一壇酒,說是喝了能長生不老。東方朔覺得那是騙人的假話,便偷偷地把這壇酒喝光了。武帝得知后大怒,下令要殺掉東方朔?墒,東方朔毫不慌張地說:"假如微臣所喝的,真的是能長生不死的酒,那么陛下是殺不死我的。但是如果臣不幸真的死了,那么說明酒不能保證飲者長生不死。那么那位進酒的先生就是欺騙您,該當死罪了。"漢武帝也覺得他言之有理,也就免于一死。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4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古人說話的藝術

  [教學重點]

  1、熟悉和掌握詞類活用的特點

  2、了解和掌握賓語前置的特點

  [教學時數]

  一節

  我國有句名言叫做:“苦口良藥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边@句話確實有道理,逆耳的忠言往往利于行,然而,我們知道現在有一種藥,并不苦,叫“糖衣片”,那么,有沒有不逆耳卻又利于行的忠言呢?難道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嗎?今天,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做的。

 。〞鴮憳祟}《鄒忌諷齊王納諫》)

  授課過程

  一、請同學們翻開課本,先預習課文。

  提示:請注意先看“預習提示”,然后再看課文。

  二、請同學們思考:的標題應該如何理解?

  這是個兼語結構

  三、請同學們思考:鄒忌為什么會成功?他的勸說有什么特點?

  鄒忌用設喻的方法來進諫的自己切身的感受設喻,巧妙地諷喻齊王。

  四、請問,比喻說理有什么好處?

  能用具體的事物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顯,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請注意一下,在說理以及記敘上有什么特點。

  采用了“三疊法”:

  三問: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

  中賞

  下賞

  三時:令初下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章結構。

  六、分析三文的設喻

  聯想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七、請找出詞類活用的例子

  吾妻之美我者

  吾妾之美我者

  吾友之美我者

  美,這里是形容詞活用做動詞,意動用法:“以……為美”

  八、請分析這一句話“忌不自信”

  這是一句賓語前置,即:“忌不信自”

  九、熟悉課文,處理課后作業。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想

  妻私我→ 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 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5

  【設計簡說】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生動地記敘了鄒忌婉辭勸說齊王廣開言路,博采眾議,修明政治的故事。文章敘事完整,曲折動人,說理充分而富有鼓動性。這是九年級學生繼上學期學了《唐雎不辱使命》這篇課文后,再次接觸出自《戰國策》的故事。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引導學生借助語境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字詞、語句的意義(重點)。

  2、體會文章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借鑒文章語言樸實而生動的特點(難點)。

  3、認識納諫除弊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4、熟讀、背誦課文。課前布置學生借助注釋讀課文,了解《戰國策》。

  考慮到本文語言淺顯,內容并無特別費解之處。因此,教學的基本方式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在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同伴對話中互補、互構、互融。教學時間為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講:“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實,忠言有時未必逆耳,那是要看人們如何看待別人的勸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將會領略到以雄辯著稱的鄒忌的諷諫之法,相信一定會給同學們帶來啟示。

  二、解題并簡介鄒忌和齊王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勸說齊王,齊王采納意見。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饼R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贝撕螅R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書上作記號,包括生字的讀音、某些句子的節奏。

  2、朗讀指導:

 、耪垖W生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鄒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妾弗謗譏期年時時而間進

  ⑵注意節奏如“今齊地/方五千里”

 、抢首x語氣:

  朗讀時,要把握好語氣,如第一段鄒忌問自己與徐公誰美時,他的妻、妾、客因為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妻由衷的偏愛之情,妾是卑怯順從的口氣,客人則是阿諛奉承之情。

  3、學生朗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講述故事內容

  五、細讀課文,探究問題

  1、課文結尾寫到“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的“此”指代什么?

  2、為什么燕、趙、韓、魏皆朝于齊?

  3、待學生找到依據后,教師予以充分肯定,并歸納:從“令初下”到“期年之后”,出現了由“門庭若市”直至“無可進者”的可喜形勢,可見進諫情況出現了“三變”。這是什么原因呢?

  4、學生找到原因后,請學生翻譯該句子,并明確這是齊威王“三賞”的結果,然后齊讀最后一段。提醒學生其中有成語“門庭若市”,并注意排比句的效果。

  5、齊威王能作出如上決定,是受鄒忌的諷諫,那鄒忌是如何勸說的?

  6、學生合作探究,明確鄒忌的“三比”后,應該體會到鄒忌設喻說理的方法,他由己及君,由家事說到國事,這是類比說理。提醒學生回憶上一單元的'《公輸》和《魚我所欲也》同樣出現過類似方法。

  7、學生齊讀第2段,解決詞句理解上的疑難

  如私臣:偏愛齊之地方:土地方圓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而不明

  8、那鄒忌因什么而有上述思考呢?

  學生會說到鄒忌的“三問”,其妻、妾、客的不同語氣的回答以及鄒忌的“三思”,要求學生認真讀好三句答句以及鄒忌的“三思”,并翻譯,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明日徐公來”:第二天“吾妻之美我者”:認為……美。“忌不自信”: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這是一個提賓句)

  然后學生齊讀第1段,并提醒體會作者以樸實的語言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語言魔力。

  9、由此可見,鄒忌和齊王是怎樣的人?

  10、歸結課文:

  本文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入手寫起,依次敘述了進諫的緣起,進諫的內容,進諫的結果。鄒忌因小見大,由己及君,形成了三問──三思──三比──三賞──三變──戰勝于朝廷的行文思路。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采用了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

  六、朗讀課文

  七、明確納諫除弊在當時的作用和借鑒意義(小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八、總結并延伸

  《鄒忌諷齊王納諫》讓我們看到了鄒忌這一賢臣和齊威王這一明君,相信鄒忌這一善于諷諫的謀臣形象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上學期我們學過《唐雎不辱使命》,唐雎那善于辭令,不畏強暴,積極維護國家尊嚴的品質,我們應該記憶猶新!稇饑摺分邢襁@樣的故事還有不少,請大家課后去閱讀。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出自《國語》的《召公諫厲王弭謗》,請比較厲王和齊威王對待臣子的諷諫的不同態度和結果。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闭俟唬骸笆钦现病7烂裰,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谥砸玻茢∮谑呛跖d。

  王不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亡于彘。

  九、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課文。

  2、寫一段文字,要求用類比說理的方法闡明一個道理。

  3、課外閱讀《戰國策》中的短小故事。

  【附板書】

  三問“吾與城北徐公孰美”(起因)

  妻──私臣

  三思妾──畏臣──明己之弊

  客──求臣

  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朝廷之臣──畏王──推王之弊

  四境之內──求王

  鄒忌諷諫

  齊王納諫

  面刺──受上賞

  三賞上書──受中賞──措施得力

  謗譏──受下賞

  令初下──門庭若市

  三變數月后──時時而間進──效果彰顯

  期年后──無可進者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結果)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詞語;歸納多義詞義項;理清課文的思路和結構。

  2、能力目標:背誦全文;學會諷喻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領悟課文的現實意義。

  【教學要點】

  重點: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難點: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設想】

  1、導讀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在充分利用注釋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詞句,掌握課文內容)

  2、討論法。(在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充分地展開討論,集思廣益,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

  3、練習法。(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檢測題和作業題,讓學生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掌握并積累有關詞句知識)。

  【教學步驟】

  五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新課探究】

  一、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大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有辯才,善鼓琴。齊威王二十一年(前358年),鄒忌以鼓琴游說齊威王,借彈琴之道言治國之道,威王大為贊賞,任為相國。任職其間,勸說威王進賢納諫,修訂法律,監督官吏,整治軍容,選拔得力大臣堅守四境,使齊國的國力漸強。后受封于下邳縣西南,號成侯。齊威王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3、《戰國策》

  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劉向(約前77—前6年),西漢人,是經學家、目錄學家和文學家。漢成帝時,任光祿大夫,受命收閱整理經傳、諸子詩賦為書籍,寫成《別錄》一書,是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另著有《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和《楚辭》等。

  4、史書的分類

  編年體(年代)如:《左傳》

  紀傳體(人物)如:《史記》

  國別體(國家)如:《戰國策》

  記事本末體(事件)

  通史(多于一個朝代的歷史)如:《史記》、《資治通鑒》

  斷代史(一個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朝(cháo)于齊間(jiàn)進

  原文: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2、讀課文,讀清句讀。

  讀清句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讀,完全可以借助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把握句意。這樣在重新朗讀時,就能體味出語句的停頓,讀得韻味十足。

  如: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ā蹋┩踔/蔽甚矣。ā粒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3、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可逐段講解)。

  4、熟讀課文,依據注釋試譯全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重點字詞。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艷美麗。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哪一個更美?"他的妻子說:"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說:"我跟徐公誰更美?"妾說:"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從外邊來,鄒忌跟他坐著聊天,問他道:"我和徐公誰美?"客人說:"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他漂亮;再照著鏡子看自己,更覺得相差太遠。晚上躺在床上反復考慮這件事,終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贊美我,是因為偏愛我;妾贊美我,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贊美我,是想要對我有所要求。"

  于是,鄒忌上朝廷去見威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墒,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認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非常厲害。"

  威王說:"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級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得頭等獎賞;書面規勸我的,得二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得三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里像熱鬧的集市;幾個月后,偶爾才有人進言規勸;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規勸,也沒有什么說的了。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向齊國朝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內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勝敵國。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7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

  2、引導學生辨析文中出現的常用詞語。

  3、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及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出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臣的是否賢明,二看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ò鍟簶祟};附帶簡單介紹劉向及《戰國策》的文字常識)

  二、檢查預習

  1、為正音。

  2、為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正音:(幻燈片)

  昳(yì)朝服(zhāo)衣冠(guān)孰(shú) 弗如(fú)間進(jiàn)期年(jī)

  三、學生朗讀全文,糾正斷句錯誤的地方,如“今齊地方千里”

  四、重點詞語釋義(幻燈片)

  修八尺有余

  熟視之

  旦日

  明日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入朝見威王

  臣誠知不如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聞

  寡人之耳者

  五、完成課后練習二,完成常用文言詞語

  “質”“及”“甚”“少”“異”“為”的辨析。

  六、再讀全文

  七、品味賞析

  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于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2、妻、妾、客是如何回答鄒忌的,有何不同?為什么?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5、諷諫的結果如何?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稍加點拔即可。

  附板書:

  鄒忌 齊王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內

  家事──類比──國事

  八、再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1、發放臧克家的《納諫與止謗》這篇讀后感,學生快速閱讀之后,引發學生討論:鄒忌與齊威王的故事千載而下令人景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請同學們想想,我們今天的干部對上級領導如果都像鄒忌那樣,委婉諷諫,我們的群眾都像鄒忌那樣對自己的'上司,對自己尊敬的長者,對自己的同事、親朋好友提出批評意見,你是贊成還是反對?你認為這是社會進步還是倒退?

  接下來的時間留給學生討論,教師加以引導啟發。

  2、請同學們思考,古人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文章的從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得到不同的觀點。

  如:“良藥爽口更利于行”“貴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接受批評”“不能由已之好惡左右作出正確的判斷”“要講真話”“講真話難。

  九、奇異的“三”構

  本文的結構層次從頭到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妻、妾、客是三層;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層;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百姓是三層;上、中、下賞賜是三層;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是三層;鄒忌早上、旦日、明日是三層;鄒忌的思想轉變也是三層:自以為不如、有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全部事態的發展也是三層:鄒忌諷諫、齊王納諫、諸侯入朝。

  十、發放課后練習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了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掌握文中的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學習重點:

  1、文言常識。

  2、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

  學習難點:

  對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方法的領會和運用。

  教學方法:

  合作中探究,探究中競賽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語文學習跨越千古,縱橫千里,這不,我們剛剛離開春秋的戰場,很快就進入戰國的風云。今天,我們不聽曹劌論戰爭;我們要陪同鄒忌一起去勸諫威王,學學他的勸人方法。

  二、我問你答——讀通文字(多媒體展示)

  闖關一:必答-檢查預習。

  1、賽讀。(能反串得1分,每出現一處讀錯的地方扣1分)

  2、釋詞。(給對方組出5個你認為能難住對方的詞語,1個1分)

  3、譯句。(老師抽查)

  4、《戰國策》常識知多少?(老師抽查)

  又稱《國策》,原為戰國未期和秦漢間人編纂,后經西漢未年 編訂成書,全書共33篇,其體例為 ,全書共 策,著重記錄了 。

  明確:劉向 國別體 12 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

  三、我們探究——讀懂文意:(多媒體展示題目)

  闖關二: (搶答:言之有理就得分,有理有據 得2分)20

  1、解釋文題:

  明確: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諷:諷諫,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

  2、課文在寫法上是由多個“三”組合而成的,你能用“三”來概括本文的內容嗎?(討論板書)

  3、分析人物形象:

 。1)、說說“鄒忌”:(多媒體出示:人物參考: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kūn)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ǘ嗝襟w出示)思考:鄒忌為什么勸諫?怎樣勸諫?

  請用這樣的句式說出你的思考結果:

  鄒忌是個 人 ,我從 看出來。

  明確:供你參考:

  鄒忌是個頭腦冷靜,善于思考的人,我從他“三問”后的“三思”看出來;

  鄒忌是個 實事求是,緣事及理的人,我從他“三思”后的“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 忠于職守,足智多謀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并用“三比”看出來;

  鄒忌是個 善于辭令,勇于進諫的人,我從他的由家事想到國事并用“三比”看出來……

  重點分析“三比”(并板書):

  問題①:文中的“三比”可以理解成哪幾種“比”呢?

  討論明確:可組成“對比”:家庭小事和國家大事形成對比,以小見大,小事中寓大道理。

  還可組成“類比”:鄒忌、齊王都是人,兩人身份地位都很高,兩人都有受蒙蔽的事,形成同類比較,鄒忌的切身體驗更容易讓齊王接受。

  還可組成“暗比”:妻、妾、客喻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小家喻國家。形象具體,真切自然。

  還可組成“排比”:鄒忌的話構成排比,使說理很有氣勢,增強了說服力。

  問題②:“三比”中,鄒忌認為齊王受蒙蔽的'責任在誰?

  討論明確:鄒忌認為齊王受蒙蔽的責任在于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受蒙蔽的根本原因在于齊王的權威。這樣,就使齊王在得意于自己位高權重的同時,高高興興地接受了他的勸誡,勸得很委婉。

  (2)、談談“齊王”(多媒體出示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kūn)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睆拇撕,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思考:齊王如何納諫?納諫結果如何?

  請用這樣的句式說出你的思考結果:

  我從 看出,齊王是個 人。

  討論明確:(多媒體出示)齊王是個聞過則改,明智果斷的人,我從他的“善”和“三策”(三賞)看出來;

  齊王是個 從諫如流,興利除弊的人,我從他的“三賞”和“三變”看出來……

  四、我要練練——中考題型:

 。J關三:風險題,答對加分,答錯減1分)

 。ㄒ唬⒅锌碱}型語言方面需注意:

  1、請用/標出停頓:4分

  ①.今 齊 地 方 千 里

 、.我 孰 與 城 北 徐 公 美

  2、解釋加點的詞:4分

  ①暮寢而思之( )

 、诮颀R地方千里( )

  ③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芪崞拗牢艺,私我也( )

  提示學生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現象

  3、翻譯句子:4分

 。1)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2)王之蔽甚矣

  提示學生:倒裝句和被動句的翻譯方法

 。ǘ、中考題型內容方面舉例:

  4、你認為鄒 忌諷齊王納諫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2分)

  5、你能從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擷取一兩件由于不善勸諫而不得善終的事例來佐證鄒忌成功的秘訣? (2分)

  明確:善用類比、以小見大,設喻論證;把握對方心理,委婉含蓄,點到為止。

  子胥賜劍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馬遷蒙宮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6、附加題:

  聯系現實生活,你從本文中獲得了什么啟示呢?(可以從領導者、被領導者、普通人角度考慮)6分

  僅供參考:

  作為領導,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偏聽偏信;

  作為群眾,提建議要講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對方,又要保護自己的尊嚴不受侵犯;

  作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別人的建議。

  總結齊讀古人諫言。(多媒體展示)

  五、布置作業:(見學案)

  板書: 鄒 忌 諷 齊 王 納 諫

  (1節):三問、三思↓ (2節) 三比 ↑(3節):三賞、三變→(4節)

  對比 ↓

  類比 皆朝于齊

  暗比

  排比

  (委婉)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9

  教學目標:

  1、 結合工具,讀準字音。

  2、 結合注釋、積累,明確文言重點字詞含義,疏通文意。

  3、 質疑討論,明確人物形象,體會鄒忌諷諫的藝術。

  4、 背誦全文,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重點:

  1、結合注釋,掌握部分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內容。

  2、背誦全文,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難點:

  質疑討論,熟悉人物形象,欣賞鄒忌諷諫的藝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離罷春秋激烈的戰場,我們走入了戰國的`風云。今天,我們將跟隨鄒忌,一同在《戰國策》中去感受君臣間的一段軼事。

  二、結合工具,明確字音

  1、生結合注釋、字典,掃清生字障礙。

  2、師生交流疑難字詞。

  3、師出示投影,明確重點字詞

  (投影)

  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 入朝見威王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 皆朝于秦

  4、齊讀課文,讀準字音。

  5、師糾正誤音。

  三、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節

 、偕Y合注釋,梳理第一小節、

  ②生質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蹘熋鞔_第一節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鄒忌修八尺有余 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 徐公來,孰視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2、梳理二小節

  由自己個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這與諷齊王納諫有什么關系呢?

  ①生結合注釋,梳理第二小節、

 、谏|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蹘熋鞔_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節

  ① 生結合注釋,梳理第三小節、

 、 生質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蹘熋鞔_第一節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0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清文意,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并作歸納。

  2、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并能運用(突出重點,不貪多求全)

  【教學理念】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文本,主動選擇、主動建構,并將知識納入自己的經驗世界。通過學生豐富多樣的“讀”與“寫”,訓練學生多角度深入解讀文本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根據課標要求,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本課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解題導入。

  《戰國策》——戰國時代國別史匯編,也是一部歷史散文總集。又稱《國策》、《國事》,由漢代劉向編訂的,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宋、衛、中山十二策。它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記錄了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它語言流暢,寫人記事真切、生動,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風格,鋪陳偉麗,叱咤雄豪,藝術上有很高成就,對后代文人的影響很大。

  諷——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然后請同學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特別是對題目這個“兼語式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二、朗讀課文并競賽。重點是讀好人物語言。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戀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通過讀,讓學生整體感之課文)

  三、分小組歸納整理文言基礎知識(1、2小組第一節,3小組第二節,4小組3、4節)

  1、分組歸納

  2、上黑板寫出疑問,分別由學生解答。

  3、考一考大家

  (循序漸進,讓學生掌握文言基礎知識)

  四、合作交流:

  指導學生品味鄒忌的語言藝術

  (可組織學生四人為一組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加以指導,最后師生達成共識。)

  五、寫作遷移。

  【教學體會】

  簡潔明了目標明確

  一、學生主動學習,引進競爭機制。

  我們習慣了把備課中的所有知識點傾倒給學生,尤其是古文,認為學生水平不夠,只要能聽、記下來就可以了。本身學習內容深奧艱澀,加上被動學習,剝奪主動權這是許多學生厭惡古文學習的重要原因。所以筆者堅持把課堂還給學生,特別是古文學習。

  如《鄒忌》一文中的字詞翻譯等基礎知識,全部讓學生自己解決,老師只在知識點歸納和文章思想內容上給予引導。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要求必須完成轉注任務。這一條我班學生已經養成習慣,我只要適當監督檢查就是。為了提高預習效率增強預習效果,在學生自主學習前,我會告訴學生預習完要求若干位同學上黑板完成重點字詞的注音注釋,要求脫離書本,挑戰自己的記憶力。這常常成為課堂的第一個興奮點,好多學生自告奮勇的上臺,然后還是由學生評改。或者用更明顯的競爭機制,讓各小組互相挑戰,那就更熱鬧了,為了難倒對方,學生會把書本和教參吃透,充分討論充分自主學習。老師只要注意提醒學生提問時不可進行無意義的挑釁和刁難,專挑怪、難、偏的提問,那將會影響該組的最終成績。在《鄒忌》一文的教學中,這種方法效果甚好。

  二、創設真實情境,積極參與課堂。

  在本冊古文教學中,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這一條我始終貫徹。如在教學屈原《國殤》時為讓學生充分想象戰場的宏大場面和悲壯場景,以及作者場面描寫中點面、遠近、動靜的巧妙安排,我讓同學們都來當張議謀拍一部電影——新版《英雄》。應該說學生在積極設計電影的過程中,已經深刻理解了文章內容以及屈原的構思技巧。隨后由他們的電影《英雄》引申出文章主旨,并進行遷移思考:何謂英雄?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展開了一次思想爭鋒。始終緊扣文章精神內涵,深入其中又拓展開去,糾正學生的`個人主義英雄思想,明確真正的英雄是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在國家危難之際,甘愿為國捐軀的人。

  同樣,在《鄒忌》一文的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堂,自導自演。在如此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既理解了文章內容,又準確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感到無聊,無事可做,而且競爭杠桿依舊刺激著學生們的神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完了課文。如果在下課鈴響時,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三、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潛能。

  古文學習,我們可能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每堂課按著字音——詞義——句意——段落分層——文章思想內容——寫作方法的套路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下課時間到了,好,任務完成。至于學生在被老師固定的思路牽了45分鐘后,所得幾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固然要形成我們的教學特色,卻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變。不妨多做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學習古文,是一種風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地朗讀課文,力求讀出人物語氣和故事特定情境。

  2、利用課文注釋,疏通文意,了解“私、修、間”等14個常用詞語的用法,歸納義項,掌握幾個特殊句式。

  3、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體會古代志士為了國家利益勇于諷諫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納諫的大度胸懷。

  課前準備:

  1、自瀆課文,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2、搜集資料,了解鄒忌及齊王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方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講諫的大臣是不成的。

  但中國有句古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封建社會,皇權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謀臣良相出于對國家盡責,對國君盡忠的赤誠之心,勸國君改正過失,冒死進諫,但大多因批龍鱗、逆圣聽而慘遭殺身之禍。這類的例子同學們都知道哪些呢?(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舉例)

  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動,他們的命運令人惋惜,同時也引起我們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個進忠言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的,結果又是怎樣?(板書:課題)

  二、解題

  1、思考:文題有幾層意思?講解“諷諫”。

  明確: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諷:諷諫,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規勸。封建社會,皇權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謀臣良相因批龍鱗、逆圣聽而慘遭殺身之禍。伍子胥賜劍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馬遷蒙宮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鄒忌卻敢于勸說齊威王要從諫如流,他憑借的正是一個“諷”字,一種聰明巧妙的勸諫方法。

  2、本文涉及的兩個人物你了解多少?

  明確: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后,大為贊賞,封他為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于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后,淳于髡對他的仆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為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后,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朗讀

  1、初讀:讀準字音與節奏,整體感知文意

  (1)一生朗讀,教師正音,學生齊讀。易讀錯的字:

 。2)學生自由讀,講述文章故事。自由讀時教師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指導,講述時注意妻、妾、客的不同態度及語氣。

  2、再讀:詞句質疑,積累詞匯

 。1)學生小聲自由閱讀,結合注釋理解文意,將疑難之處提出來,先請小組里的同學幫助解答,仍不能解決的再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

  (2)你覺得哪些詞語需要特別注意掌握?請找出來連同例句寫到文言詞語積累本上。

  3、三讀:理清結構層次

  明確:第一段,進諫的依據。鄒忌與徐公比美,發覺受蒙蔽,從中體葉出國君不易聽到直言的道理,并決定“入朝見威王”。第二段:進諫的內容。鄒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諷諭齊王,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以事設喻,啟發誘導齊威王省悟到納諫的必要性。第三段:納諫的舉措及結果。齊威王接受鄒忌的勸告,立即頒布政令,懸賞求諫。齊威王納諫除蔽,政治清明,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

  4、追讀:完成背誦

  感悟課文排比和反復的語言修辭特點,提高記憶的效率,以先進示范或教師表率,使多數學生在課堂中完成背誦課文的任務。

  四、研讀:把握形象,品味精妙。

  1、鄒忌為什么要向齊王進諫?

  明確: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寢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已及人,立刻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進諫。

  2、突出了鄒忌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明確:實事求是、善于思考、有小中見大、見微知著之能和安邦治國的深謀遠慮。

  3、鄒忌進諫的結果怎樣?

  明確:齊王采納了建議。下令面刺、上書、謗譏于市朝分別受上、中、下賞。進諫的人數由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最后其他幾個國家皆朝于齊,乃至于戰勝于朝廷。

  4、鄒忌進諫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確:鄒忌進諫成功有兩個關鍵:一在于他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上,他巧妙的將自己的妻,妾,客人與威王的宮婦,群臣,鄰國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確實受了蒙蔽,二是納諫者齊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5、這突出了鄒忌的什么特點?突出了齊王什么性格?

  明確:鄒忌——善于言辭。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以類比推理,得出結論。語言委婉,易于讓人接受。齊威王——重賢明理。

  歸納小結:鄒忌是怎樣的人?

  齊王是怎樣的人?

  明確:鄒忌:善于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齊威王:勇于面對自己的過失,鼓勵天下評說自己的是非。這種開闊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獨尊的朝代實屬難能可貴

  6、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的精妙。

  明確:本文采用了“三疊法”

  三問:妻、妾、友三答

  三比: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于我→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三賞:上賞,中賞,下賞

  三時:令初下 數月之后 期年之后

  前后呼應,上下關照,形成一種奇特的篇章結構。

  五、分角色朗讀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來分角色朗讀,更有利于學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人分別朗讀:鄒忌、妻、妾、客、齊王以及旁白。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語句值相應的語調。六人可以輪換角色多讀幾遍,以至成誦。

  六、延展讀;感悟人生,拓展視野

  1、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么啟迪?你從這個故事生發出哪些聯想?

  2、課外讀一讀《國語》中的《召公諫厲王弭謗》,比較一下,同樣是進諫,結果有何不同,什么原因造成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欣賞鄒忌的說話藝術,體會諷喻說理的妙處。

  3.領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勸說方式在今天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1. 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領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勸說方式在今天的現實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難道一定是這樣嗎?戰國時期的一位謀臣告訴我們“忠言”不一定“逆耳”,一“逆耳”的忠言更樂于讓人接受,取到更好的效果。請看《鄒忌諷齊王納諫》。

  作者作品:關于《戰國策》!稇饑摺冯s記東西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諸國之事。其時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國,約 240年(460~220)!稇饑摺肥菄鴦e體。作者不可考,西漢劉向重加整理,定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的基本內容著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保存了不少縱橫家的著作和言論!稇饑摺返奈恼绿攸c是 長于說事,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夸張渲染。就歷史散 文的`明白流暢來說,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于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驚弓之鳥”“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 威”等。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解題諷,婉言規勸。諫,直言規勸。“諷”與“諫”是相對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這題目不能解 釋成“鄒忌勸告齊王聽取意見”,而應該 把題目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鄒忌諷齊王”,一部分是“齊王納諫” 。

 。ㄈ┱w感知

  1.檢查預習

  讀準字音。

  佚麗 朝服 衣冠 窺鏡 期年 朝于齊 間進

  明 確:(1)yigrave; zhāo guān kuī j chaacute;o jiagrave;n

  2.分角色朗讀

  3.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俪鹿 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以……為美,形容詞用作動詞。

 、勰苊娲坦讶酥^者 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苈劰讶酥 聞:使……聞。

 、萁颀R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圓。

  ⑥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國君旁邊的近臣。

 、哙u忌諷齊王納諫 諷:委婉勸說

 、嗄苤r譏于市朝 謗譏:公開指責。

 、嵬踔紊跻 蔽: 受蒙蔽

  4.翻 譯下列句子。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比,哪個更美?(把握“……孰與……”的句式) ②忌不自信。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賓語前置)

 、鄞怂^戰勝于朝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芡踔紊跻。大王您受 蒙蔽很深啦!

 。ㄋ模﹨⒄照n下注釋,通譯課文。

  學生合作討論后再對照注釋翻譯。

  小組內再翻譯全文。

 。ㄎ澹┱n堂練習

  1.辨析下列每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的差異。

 、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b.孰視之

 、赼.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踑.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b.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躠.朝服衣冠,窺鏡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2. 翻譯下列句子

 、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王之蔽甚矣。 ④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六)課堂總結

  在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有知慧、善勸諫的鄒忌和胸懷廣、能納諫的齊王。他們君臣一心,使齊國革除積弊,政治清明,最終“戰勝于朝廷”。使周邊的國家臣服于自己。希望大家能以史為鑒,取其精華,成就自 己精彩的人生。

 。ㄆ撸┎贾米鳂I

  1.背誦課文二、三段

  2.掌握重點的注釋和翻譯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戰國策》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4、理解文中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用自學、質疑、答疑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文章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要有勤于思考和自知之明的精神.

  2、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攸c:掌握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ǘ╇y點:體會鄒忌勸諫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諫的故事,但他們的命運都各不相同:比干勸商紂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勸諫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鄭而被嘲諷羞辱,屈原勸諫楚懷王連齊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勸諫吳王夫差除掉勾踐而身為戮沒,但鄒忌勸諫齊威王卻收到成效。這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從今天要學習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簡介《戰國策》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33篇。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主要記述戰國時代策士們的言行和主張。其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簡介鄒忌

  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3、簡介齊威王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后來聽從謀臣的勸諫,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掌握字音及節奏。

  [疑難字音]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間(jiàn)進朝(cháo)于齊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翻譯中的疑難問題,教師巡視,答疑解惑。收集共性問題以供全班討論交流。

  (3)檢測學習效果,開展文言知識競賽。

  將全班同學分為A、B兩組,每組底分為100分,錯1題扣10分,每組單數題由A組代表完成,雙數題由B組代表完成,教師及時公布正確答案。

  (課件顯示以下各題,顯示一題完成一題)(附參考答案)

  ▲說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詞義。

  ①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處所

  ②宮婦左右古義:國君旁邊的近臣

  今義:表方位

 、勖魅,徐公來古義:第二天

  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④修八尺有余古義:長,高

  今義:修理

  ⑤私我也古義:偏愛

  今義:自私

  ⑥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委婉規勸

  今義:諷刺

  ▲解釋加點詞的意義,注意詞類活用現象。

  ①朝服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用作狀語,當面。

  ③吾妻之美我者:意動用法,“認為……美”。

 、艹贾匏匠迹好~用作動詞,偏愛。

  ⑤聞寡人之耳者:使動用法,“使……聽到”。

  ▲判斷一詞多義。

 、俪谑侨氤娡酰撼

  朝服衣冠:早晨

 、谑胛遗c城北徐公孰美:代詞,誰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同“熟”,仔細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谑胍曋,自以為不如:“孰”通“熟”,仔細

 。4)根據兩組答題情況,師生共同評議,評出優勝組,予以表揚。

 。5)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句讀,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研讀第一段

 。1)[學生活動]課本劇表演:學生分別扮演鄒忌、妻、妾、客、徐公,請一位學生做旁白。

 。2)思考:

  ①他們表演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谄、妾、客在表述及語氣上有何細微不同,可否找出?

  ③為何妻、妾、客都夸鄒忌好看?

  ④鄒忌從這些回答中受到什么啟發?

  ⑤這一段與諷齊王有什么關系?

  (3)[學生活動]四人學習小組討論,選派代表全班交流討論結果。

 。4)教師點撥。

 。5)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朗讀指導: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后的自得又不自信之心理。

  妻之答,要讀出濃濃的愛戀之情;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情;客之答,要讀出其阿諛奉承之情。

  (6)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全班齊讀。

  (7)小結本段。

  2、研讀第二段

  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事情為諷齊王納諫埋下了伏筆,鄒忌比美的事與我們所要講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究竟有何關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段。

  (1)思考:鄒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齊王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呢?

  (2)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探究結果。

 。3)教師點撥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妾畏我→鄒忌受蒙蔽→朝廷之臣畏王→齊王也受蒙蔽

  客求我四境之內求王

  這種推理方法叫類比推理,這種設置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抽象道理的方法叫做“設喻說理”。

 。4)有感情地朗讀,在誦讀中體會類比推理、設喻說理的妙處。

  [提示]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

  四、課堂討論,拓寬延伸

  1、前面我們說過,鄒忌勸諫齊威王收到成效。讀完全文,請你談談,鄒忌勸諫成功有哪些原因。

  2、進諫難,納諫也難。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

  五、板書提示,指導背誦

  妻→私

  三問三答妾→畏→鄒忌受蒙蔽

  客→求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類比推理齊王也受蒙蔽

  客求我→四境之內求王

  家事設喻說理國事

  六、布置練習,課堂檢測

  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見課本P176第二題)

  2、比較鄒忌三問和妻、妾、客三答句式及語氣的不同之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認識除蔽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掌握課文中的多義詞,并能正確翻譯課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語句,解釋其中某些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領會課文設喻說理的寫法。

  4.了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1.分析本文所表現的思想內容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分析本文是如何運用諷喻手法達到諷諫的目的的。

  3.課文的題目是“鄒忌諷齊王納諫”,為什么詳寫鄒忌與城北徐公比美的事情?

  教學難點: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逼、妾、客三個人的答話能否互換位置?為什么?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這句話語法結構的特點?

  3.疑難詞句辨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廉頗藺相如列傳》和《赤壁之戰》,都是敘史作品,這一篇說的也是史實,但跟前兩篇在體裁上顯然是有區別的。區別在哪里呢?這個問題先不忙作答。到學完本文后再請大家回答。

  二、齊讀課文,正音,指出特殊句式。

  1.學生齊讀全文(學生齊讀時,教師將以下各組語句依次寫在黑板上。)

  2.讀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讀錯了的同學在書上標出它們的拼音。

  朝服衣冠謗譏于市朝皆朝于齊

  3.下面各組中的兩句話內容是否相同?為什么句式不相同?

  吾孰與(城北)徐公美

  吾與徐公孰美

 。▋热菹嗤。說明句子構造的靈活性。)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妻私我,故美我

  (內容相同。前者強調原因,后者強調結果。)

  三、自讀課文:

  學生逐段自讀課文,每讀完一段,自行概括大意,用鉛筆寫在書上。速度不要求一致。最先讀完的學生可將自己概括出來的段意寫在黑板上,供同學們參考。

  下述段意也僅供參考:

  第1段:鄒忌與徐公比美,發覺受蒙蔽。

  第2段:鄒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諷喻齊王。

  第3段:齊王納諫除蔽,內政修明。

  第4段:燕、趙、韓、魏都來朝見齊王。

  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巡視全班,給學生解答問題,主要是解釋詞句,內容和寫法上的問題可以只給提示,促其再思。

  說明:這一步是學生自讀的主要環節,可用12至15分鐘。學生讀課文不是一次完結的,至少應當看一遍朗讀一遍,務求能大體上疏通文義。

  四、討論文章內容:

  1.教師問:鄒忌是從什么地方看出齊威王受蒙蔽的?(“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這是答案要點,下同。)

  可據此繼續追問:“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說明什么?(國君權勢大。)

  2.權勢大易受蒙蔽,但并非人人如此,歷史上有不少賢明的國君就不受蒙蔽,可見鄒忌以“私”“畏”“有求”來證明“王之蔽甚”,理由顯得不夠充足——你對此有什么看法?(鄒忌已知威王受蒙蔽,卻不直接說出受蒙蔽的真相,這正是他的高明處。)

  3.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齊威王確實受了蒙蔽?

 。◤募{諫令下之后“群臣進諫,門庭若市”可以看出。)

  繼續追問:“數月之后……無可進者”

  這幾句說明了什么?(因為納諫除蔽,國內政治修明。)

  4.教師補充史實:齊威王在齊國歷史上算得一位有作為的國君,但在他即位之初好為長夜之飲,以致諸侯并伐,國事不治。第九年,他從受蒙蔽中醒悟過來,指出即墨大夫“不事吾左右以求譽”,卻把地方上的事情治理得很好,因而賞了他,“封之萬家”;阿大夫“以厚幣吾左右以求譽”,而把政事弄得很糟,于是烹了他及左右曾稱贊過他的人。接著奮兵而出,諸侯震驚,皆還齊侵地(詳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這是前370年的事。由此可見,威王有振興齊國的決心。鄒忌見齊威王,三月后即拜相,是前358年的.事。他諷齊威王納諫,不會早于這一年,比賞即墨大夫、誅阿大夫一事至少晚12年?梢娺@是他又一次受蒙蔽了。

  5.練習背誦第2~3段。

  用分段練習背誦方式。估計第2段讀兩遍即可背誦下來。第3段難一點,可以用提問方式進行啟發,幫助記憶。

  ①威王說的上、中、下三等獎賞的區別在哪里?(批評者勇氣的大小。)威王為此頒賞意味著什么?(有改正的勇氣,有振興齊國的決心。)

 、谖闹幸来螖ⅰ傲畛跸隆薄皵翟轮蟆薄捌谀曛蟆边M諫者的人數,說明了什么?(政治日益修明。)

  6.小結:鄒忌諫王,切中時弊。齊王納諫,國家振興。

  五、討論鄒忌的諷諫方法:

  1.教師指出:歷史臣子向君主進諫有兩種基本方式:直諫和諷諫(兵諫和尸諫屬于特殊方式,不要提及)。請同學們說說這兩種進諫方式有什么不同。(目的是提醒學生注意“自讀提示”中最后一段話。)

  然后指出:諷諫的要害是用設喻的方法啟發君主,讓他自己決定該怎么辦。直諫,就是把自己主張直接陳述出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讓同學聯系初中學過的《出師表》,指出“臣宜開張圣聽……以塞忠諫之路也”這段話就是直諫,其內容與鄒忌諷齊王納諫大體相同。)

  2.鄒忌的設喻,跟簡單的比喻辭格相比較有怎樣的特點?(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指出這個故事就是它的“喻體”。)還有哪些特點?(包含的道理比較復雜:“私”“畏”“有求”可以導致聽話人受蒙蔽——指這就是它的“喻點”。)它可以給人怎樣啟發?(要想不受蒙蔽,須“不自信”,須“窺鏡”即反躬自省,而后“思之”即想想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形。)

  3.提示學生將“自讀提示”的最后一句話劃出來。

  4.大家再想想:鄒忌的進諫說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處?(威王是個聰明有為的國君,只要認識到自己受了蒙蔽,下一步該怎么辦,他很清楚;對聰明有為的國君,不要說多余的話。)這說明對國君進諫應當注意什么?(要善揣摩國君的心理。)

  六、總結全課:

  現在請大家回答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本文跟《廉藺列傳》和《赤壁之戰》在體裁上的區別。

  學生討論。

  提醒學生注意“自讀提示”第1段,劃出:“著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這句話——此即區別之所在。指出《戰國策》這本書的命名也與此有關。

  最后歸納策士言論的特點:①有明確的針對性;②善于揣摩對方心理;③善于運用設喻的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了解賓語前置的句式特點。

  2、了解《戰國策》。

  能力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德育目標

  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

  理讀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直言的大臣是不成的。可人們常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痹跉v史上有些敢于進諫的大臣卻沒有什么好的下場。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

  比干菹醢:比干因勸諫暴君商紂王而被剁成肉醬;

  屈原投江:屈原因勸諫昏君楚懷王而遭流放,最終投江自盡;

  魏征死諫:魏征曾被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稱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但有時也是冒著殺頭危險直言進諫的。

  由此可見,進諫成功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是既要敢于進諫,

  更要善于進諫,要講究進諫的策略和技巧。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1、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

  諷齊王,齊王納諫。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 齊威王

  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于王庭,

  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后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

  已,一鳴驚人!睆拇撕,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提供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

  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

  影響極為深遠。

  四、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麗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 )年 朝(cháo)于齊 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

  五、學生根據文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可逐段講解)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6

  學習目標:

  1.知識和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戰國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分析人物形象。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培養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2)合作探究,體味本文寫作技巧之妙,分析鄒忌勸諫成功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2)領會文中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學習“三疊式結構”的寫法;

  (3)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4)初步培養學生快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引發興趣

  敢于直言進諫的忠臣比干,被商紂王剁成肉醬;“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屈原,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被唐太宗李世民當做自己一面鏡子的.魏征,因直言進諫而險被殺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的韓愈,因進諫反對供奉佛骨,觸怒唐憲宗而被貶。歷史上此類事件屢見不鮮。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一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有的進諫成功,有的失敗,而進諫能否奏效,不僅要看君王是否賢明,還要看諫者是否注意進諫的策略,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的齊威王就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領略它的語言藝術。

  第二環節把握字詞,整體感知

  1、《戰國策》是戰國時代的一部國別史,雜記東西周及齊、楚、燕、韓、趙、魏、秦、衛、中山諸國之事。由漢代劉向整理加工而成,以國別體例記錄各國謀臣的策略和言論的韜略之書,共33篇。《戰國策》長于敘事,描寫人物形象,極為生動,善于運用巧妙生動的比喻,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掌握字音詞義:

  形貌麗(yì)時時而間進(jiàn)

  朝服衣冠(zhāo)期年之后(jī)

  群臣進諫(jiàn)皆朝于齊(cháo)

  諷:是動詞,諷喻的意思。諫:是名詞,指批評意見。

  朝服衣冠(穿戴)旦日客從外來(明天)

  吾妻之美我者(認為……美)私我者(偏愛)

  今齊地方千里(土地方圓)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指齊王身邊的近臣)

  王之蔽甚矣(受蒙蔽)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指責)

  能謗譏于市朝(議論)時時而間進(不時;間或、偶然)

  (字詞:學生自讀后,老師進行點撥,將本文應重點掌握的字音、詞語一一點明)

  3、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全文共四段。

  第1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2段: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第3、4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教師總結:本文先由用作設喻的事實寫起,寫了鄒忌與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贊美之辭。接著寫鄒忌諷諫齊王,正面設喻來說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寫出了鄒忌諷齊王納諫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4、翻譯

 、傥沂肱c城北徐公美?

 、诩刹蛔孕

  翻譯:我和城北徐公比,誰更美?翻譯: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更美)

 、鄢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

  翻譯: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第三環節探究拓展,激思啟智

  問題一:討論課文的結構層次采用什么手法?

 。ㄇ捎谩叭B式”結構手法,體現了課文結構的對稱美,排比、遞進的層次美)

  教師說:學生可以從文章中找到,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納諫的三賞;納賞后齊國的三變這些內容。但是文章中還有一些與三有關的內容,那就是:時間上的“三”:“朝”、“旦日”、“明日”;鄒忌思想轉變的“三”:“熟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全部事態發展的“三”:鄒忌現身說法諷諫、齊威王廣泛征求意見、鄰近的諸侯國都來入朝。

  問題二:課文除了在“三”字上很有意味,在“比”字上也下足了工夫。請同學們說說文章中的“比”。

  答:①類比、喻比 (如:以“家事”比“國事”:私、畏、求)

 、谠敱取⒙员 (如:“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側比、正比 (如:“三問三答”側面比;“三思”正面比)

  ④明比、暗比 (如:“鄒忌比美”是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康模翰捎谩耙蛔纸浘暿健钡慕虒W方法,串起對課文內容的整體理解。這里,抓住了“三”、“比”兩個字,從寫法入手,促內容理解:通過“三”字的切入,必能拎起全文的內容理解;通過“比”字的深化,從而引出課文的寫法探究。課中“關鍵字”的使用,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問題三: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ㄠu忌:頭腦冷靜,善于思考;實事求是,緣事及理;忠于職守,足智多謀,善于辭令,勇于進諫)

  問題四:說出鄒忌的諷諫藝術是什么?

 。ㄉ朴妙惐、對比、以小見大,設喻論證;把握對方心理,委婉含蓄,點到為止)

  第四環節布置作業,學以致用

  1、聯系自身和社會現實,說說本故事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學生可從普通人對待他人意見的態度方面談;從說話、交際的藝術方面談,言之成理即可)

  2、發揮想象力,以鄒忌或齊王為第一人稱改寫這個故事。

  這樣設計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在有限的范圍內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完成教學任務。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齊威王群臣他國

  諷諫→納諫→進諫→朝見戰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7

  [設計意圖]

  中學古文教學,以往的程式為介紹作者、背景、解題、翻譯、串講、歸納段意、總結中心等。本設計試圖從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結構文章的妙處入手,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深入探究,舉一反三,學會汲取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

  [設計提要]

  這篇教學設計為提要式,由三方面組成:1.《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的整齊美;2.《鄒》文的參差美;3.《鄒》文的哲理美。

  [說明] [所據版本:人教社高中語文第一冊]

  《鄒》文字淺顯,高中學生自己能夠讀懂,所以在指導學生自讀了前面的“提示”及注釋之后,即可進入下面的導讀。

  [設計實施]

  一、《鄒》文的整齊美

  [引導]鄒忌是齊國的美男子,文章寫他以比美設喻,巧妙諷諫,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本身也寫的很美。首先,是它的整齊美,即一種奇特的三疊排比的結構樣式。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注意從頭到尾,先后出現了幾個“三”?

  [討論明確]

  1、鄒忌有三問:問其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問其妾:“吾孰與徐公美?” 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

  2. 其妻、妾、客先后有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及君之美也。”

  3. 鄒忌解蔽,當晚有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 鄒忌入朝見威王,有三比:以“臣之妻私臣”,比“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以“臣之妾畏臣”,比“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比“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然后得出推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5、齊王納諫,下令有三賞:“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6、納諫之后,齊國有三變:“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三變”之后,達到了內政修明、國家強盛的目的,從而出現了“四國朝齊”的“國際”局面。

  [點撥]也許是無意為之的巧合,作者把整個故事組成了“三疊排比”的奇特結構,敘事如江水東下,十分暢達,并且前后呼應,上下關照,使文章具有一線貫穿、曉暢淋漓的特點。這樣的結構,不僅使文章從全文看來有一種整齊的美,而且使其內在韻律有一種進行曲般的節奏美。這樣寫,看來有些過于理想化,但仔細斟酌,卻又完全合乎事理,合乎歷史發展規律。

  二、《鄒》文的參差美

  [引導]《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僅是整齊美。請再讀一遍課文,比較一下“三問”、“三答”、“三比”,在表述上有無區別;若有,說出原因。

  [明確]1、“三問”:鄒忌問其妻,自稱“我”,用較隨便的口語化的自稱;問其妾,自稱“吾”,用較莊重的書面語化的自稱,端著架子;問其客“吾與徐公孰美?”還是端著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2、“三答”:其妻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你漂亮得很(先是正面肯定鄒忌之美),徐公哪比得上你呀(再與徐公比較)?”從文章開頭描寫看,鄒忌稱得上是美男子——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再穿上華貴的官服,更顯得風度瀟灑、氣度非凡。他的妻子也肯定為這樣一位外表英俊而且才能卓越的丈夫而驕傲,再加上是結發夫妻,恩愛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而妾在家中的地位較低(從“妾”字構成上可看出,妾,立女也),只是附和著學說了半句:“徐公何能及君也?”雖只比其妻少了三個字(君美甚),但足可看出,妾對鄒忌不如妻那樣發自內心的贊美。接下來,面對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其客說:“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就更是一句奉承討好主人的話,語氣也比其妻妾的回答平淡多了。這三問三答,雖然未寫一個字的個人心理、神態,但每一處問答,每一個人的表情乃至內心世界,都能使讀者描摹出來,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我們再來看“三比”。從第二節開始,鄒忌以他策士善辯的風格,首先向齊王說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然后一連串地說出他的妻、妾、客分別“私”、“畏”、“欲有求于”他而都說他“美于徐公”的事。這里的'每一句話都各自概括了上一段一個層次的意思,這一組排比句即涵括了上面一整段文字的內容。這樣寫,既避免了重復,又使行文顯得參差變化而且簡潔明快。正當齊王充滿興趣地聽他講“比美”故事的時候,鄒忌適時切入主題,以家事比國事,一一比照對應,用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欲有求于臣”,比喻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莫不“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指出齊王身邊種種易受弊的情況,并得出推論:“大王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嚴重啦!”鄒忌雄辯的口才和巧妙委婉的諷喻,使齊王如夢初醒,立時了解到了政治積弊之所在,從而痛下決心,懸賞納諫,廣開言路,進行改革,這才出現了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使齊國逐漸跨入了戰國七雄的行列。

  [點撥]《鄒》文既有相對整齊的結構美,又有錯綜變化的參差美;在這變化錯綜之中,又從人物語言的角度,十分恰當地折射出了人物的身份、心理和情態,確實起到了言簡意賅、出神入化的效果。我國古代文學簡練典雅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三、《鄒》文的哲理美

  [引導]通過鄒忌比美、設喻諷諫,使齊國走向強盛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請大家再讀一遍課文,進行思考,試從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普通人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也來個“三”)。

  [討論明確]1、作為下級,既要勇于進諫,又要善于進諫。忠言不一定都要逆耳,像鄒忌這樣,幽默風趣、娓娓到來、順理成章地使國君納諫除蔽,從而達到使國家政治清明、繁榮昌盛的目的,豈不美哉!2、作為領導者,也應樂于納諫。聞過則喜、從善如流,是古往今來那些胸懷寬闊、雄才大略的領導者的優秀品質,齊威王也算其中的一位。相反,如果沒有虛懷若谷的氣度,沒有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為百姓的安危禍福著想的胸懷,不但逆耳的忠言聽不進,就連順耳的勸諫也難說聽得進的,那就只剩下一意孤行、孤家寡人了。3、作為普通人,也應有自知之明。鄒忌之所以“三問”,徐公來了之后又“窺鏡而自視”,終于發現自己“弗如遠甚”,可見鄒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比人家徐公美;大家不約而同地捧他,也沒把他捧暈乎。所以,才能“暮寢而思之”,悟出背后的根由:他們之所以“美我”,是由于 “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呀!這叫什么精神!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概括得很精當:“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千古名言,就是從本文中歸納出的)

  [點撥]《鄒忌諷齊王納諫》通篇都閃爍著哲理的光輝。如果,我們所有的被領導者都能勇于并且善于進言,各級領導都能樂于納諫,人人都有自知之明,則我們的國家幸甚,我們的民族幸甚!

  附:板書

  問、答、思 整齊 善于進諫

  三 參差 樂于納諫 “三”

  比、賞、變 哲理 自知之明

  四、訓練設計

 。ㄒ唬┻x擇題,指出下列各組中,與例句加點字意義相同的項:

  1、鄒忌修八尺有余

  A.外結好孫權,內修政 B.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C.臣修身潔行數十年 D.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主

  2、朝服衣冠,窺鏡

  A.一朝而滅,莫之哀也

  B.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D.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結友”

  B.于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C.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ǘ┡袛囝},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門庭若市”的“庭”與“拜送書于庭”中“庭”的本字不是同一個字。

  B.“納諫除蔽”的“蔽”不是“興利除弊”的“弊”。

  C. “暮寢而思之”的“寢”,在古文中同“睡”、“眠”的意思一樣,都表示躺在床上睡覺。

  D.“地方”在本文中是兩個詞,“地”指領域、領土;“方”是周圍或縱橫,修飾后面的“千里”。

  (三)背誦題(生源好的班級,當堂背誦)

  1、先用半分鐘時間,背誦第四節。

  2、用三分鐘時間,背第二、三節(男生背第三節,女生背第二節,競賽)[建議:參照并利用本文板書設計 ]

  3、用八分鐘左右時間,全體背誦第一節[先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讀,再交替一句一句背,造成對話式情境(老師可充當解說)最后全體背誦]。

  4、全體同學背誦全文,或抽查背誦全文。

  (四)閱讀題(課外閱讀,也可放在當堂,寫在小黑板上或打投影),閱讀下文,思考一下,這篇文章跟《鄒》文相比,主題有什么區別?

  昔有人將獵而不識鶻(打獵用的兇猛的鳥),買一鳧(野鴨子)而去。原上兔起,擲之使擊。鳧不能飛,投于地;又再擲,又投于地。至三四,鳧忽蹣跚而人語曰:“我鴨也,殺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抵擲之苦乎?”其人曰:“我謂爾鶻,可以獵兔耳,乃鴨也?”鳧舉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這腳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選自《艾子雜說》,運用擬人手法,說明要有知人之明,用其所長,才能人盡其才)

 。ㄎ澹┳魑念}。任選一,課下完成:

  1、善諫與納諫 2.自知之明與知人之明

  附:客觀題答案

 。ㄒ唬1、D 2、C 3、B (二) C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戰國策》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2)掌握翻譯的要領和方法,能準確翻譯全文。

  (3)學習課文的結構藝術,體會鄒忌的諷諫藝術。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安排學習課前預習,借助課文注釋的方式讓學生自行疏通文意,老師只講解較難的字詞和句式。

  (2)以改編、表演的創造性學習活動方式,拉動學生對原文的認識、理解、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包括課文本身體現的思想及現實意義。

  (2)培養學生正確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

  教材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選自《戰國策》。鄒忌通過一件日常小事(比美)聯想到國家大事,以講自己的切身體會,以事設喻,巧妙地勸諫齊威王,結果是齊威王納諫除弊,政治清明,使齊國國勢強盛,威震諸侯。本文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在重章疊唱似的簡短對話中,人物卻形神畢肖。故事蘊含著深刻的現實意義。至于文意,學生結合書下的注釋和工具書,就完全可以自己疏通。教師只要給予引導、檢查、督促。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來學習記錄古代帝王納諫的故事。在古代,雖然帝王也設諫官,但是敢于批評的大臣卻往往冒著很大的風險,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比如比干被挖心,司馬遷蒙受腐刑之辱。但是也有善諫的大臣和英明的君主,今天我們學習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就是這樣一對君臣。

  首先我們要理解文意。對預習的情況做一個知識競賽。

  二、檢測學生對基本文意的理解及重點詞語的把握

  教師把學生出的題目投影到屏幕之上,進行簡單測試。教師要補充強調以下內容:詞類活用的重點詞,通假字,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一詞多義。

  三、分角色表演比賽

  1、課前準備

  (1)由語文課代表擔任比賽主持人。

  (2)全班分四個小組準備課堂表演比賽。

  (3)各組推選一兩個人擔任編劇,對課文進行改編。

  (注:表演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編劇對課文的處理,而編劇對課文的處理也代表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4)劇本編寫完成,由全組選出演員參加表演。其他組員則負責準備道具,觀摩表演并提出改進意見。

  (注:如此則全組無閑人,全班皆參與;既分工,又合作,自主去探究。)

  2、課堂表演。

  (1)由主持人(語文課代表)協調各組表演及評比事宜。

  (2)各組輪流表演。

  (3)表演完畢,主持人組織全班同學分別給四個小組打分,并評出最佳演員。優者掌聲表揚,余者掌聲鼓勵。

  四、師生共同學習

  (說明:此部分學習由教師主持,師生共同完成。教師此時是一個主持者、引導者,一切均因學生之學情而導之。最后,教師要將課文學習引導到“文章的結構藝術”和“鄒忌的諷諫藝術”這個學習目標上來。)

  1、剛才四個小組都表演了自己改編的課本劇,表演得都很好,也得到了同學們的充分肯定。下面請各組編劇談談自己的改編理由。

  (說明:此環節意在弄清各個編劇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以及探尋其在改編過程的思維活動,對原故事的處理手法。由于認識理解不同,處理的手法也就不同,體現在各組的表演上也就有差別。)

  2、請主要演員談談自己表演的得失。

  (說明:此環節意在了解學生對人物的理解與把握,演員與編劇的觀點的異同,以及相互合作情況。此環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即演員可能與編劇有不同看法,在導和演的過程中逐漸磨合(協作)成最后的課堂表演形式。

  同時,要于此引導學生賞析鄒忌妻、妾、客三答的不同語氣、心理。)

  3、請全班其他同學談談,剛才為何選某組為優勝組,為何選某同學為最佳演員。

  (說明:此環節意在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既要讓學生談對各組、各位演員表演優點的理解,也要允許不同意見,即對表演中的不足談看法。只要合情合理都應當鼓勵。)

  有預計才能有準備,有準備才能巧引導。以上活動,學生會談到的內容預計有以下種、種:

  1、編劇在談改編時,也許會涉及———

  (1)兩個場景:鄒忌家中、朝堂上。也許還設有眾人進諫、各國朝見齊威王的場景,也是合理的。但場景設計應有所側重。

  (2)五個人物:鄒忌、妻、妾、客、威王。也許還有進諫者、來朝拜的使者。人物表演應注意處理臺詞、神態、動作、心理。

  2、演員在談自己的表演時,也許涉及———

  (1)如何處理照鏡子的動作、問話的語氣、進諫的語氣,如何處理回答的動作、語氣、神態,如何處理納諫的語氣、神態等。

  (2)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如鄒忌善于推己及人,善于進諫;齊威王勇于納諫等。

  3、其他同學在評價時,也許會對劇本改編或演員表演提出各種看法。或贊成,或反對,只要言之有理就應肯定。對言之無理者要妥加引導,最好是讓別的同學來反駁(也可由編劇、演員自己反駁)。這樣,方能在課堂上形成辯論的熱烈氣氛。教師千萬不要對此橫加干涉,妄加否定。

  4、除了注釋有的詞語句子之外,會涉及到的字詞句可能有———

  字詞:孰與自信誠地方左右莫

  句子:鄒忌三問的語氣不同,妻、妾、客三答的語氣不同,鄒忌進諫的語言技巧,威王簡短有力的回答。這些句子要作品味,教師可作引導、指導。

  (教師應在整個發言和討論過程中相機而動、巧加引導,使學生的活動朝著“學習課文的結構藝術”、“體會鄒忌的諷諫藝術”這個教學目標進行,最終完成課文的學習。教師也要及時板書,把課堂學習思路展示給同學們。)

  5、課后作業。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19

  教學目的

  1、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實詞、虛詞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了解課文運用諷喻,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等特點。

  3、認識鄒忌進諫和齊王納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本文語言不太艱深,可以根據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的要求,明確教學重點:

  (1)在理解內容、層次的基礎上熟讀全文;

  (2)結合寫作背景,領會本文在當時的進步意義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難點

  學生對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方法的領會和運用是教學的難點。教師不應該簡單地把概念告訴給學生,而應結合課文內容,啟發學生思考,用學生討論的方法來解決。

  教學設想

  1、按“在朗讀中感悟,在吟誦中品味”的思路設計教學過程。

  2、立足于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通過閱讀理解課文的深層內涵。

  3、采用以探討為主,以點撥為輔的教學方式,力求做到師生互動。

  預習要求

  1、借助課文注釋,掃除字詞障礙。

  2、結合習題一,熟讀課文,劃出妻、妾、客對鄒忌贊美的話語。

  課時、課型的安排

  1、課時:一節課。

  2、課型:說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2分鐘)

  (板書課題及作者)

  教師三言兩語析題(根據職業高中學生文言文誦讀水平而定):

  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標題是后人加的。

  鄒忌——齊國國相;

  諷——規勸別人,使別人接受;

  齊王——指齊威王;

  納諫——就是君王接受臣民的勸告。

  “鄒忌諷齊王納諫”可理解為“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二、整體把握(10分鐘)

  提出下面四個方面的問題,讓學生逐一回答:

  1、鄒忌向他的妻、妾和客提出了什么問題?得到了怎樣的回答?

  2、鄒忌從這些回答中受到什么啟發?

  3、鄒忌是怎樣分析“王之蔽”的?

  4、聽了鄒忌的分析,齊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怎樣的效果?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師生共同分析,理解課文內容和結構。

  板書以下內容:

  三問

  比美反思、三答、諷諫的依據

  三思

  巧諫齊王、三比(類比)、諷諫的內容

  下令——三種賞賜

  納諫強國、進諫——三種情況、諷諫的結果

  強國——“朝于齊”

  三、討論交流(26分鐘)

 。毟邔W生與普高學生相比在文言文誦讀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加上這是職高學生

  在高中階段接觸的第六篇文言文,鑒于這一點,可以適當降低教學難度。)

  采用誦讀、答疑、討論、交流、點撥、歸納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一>學生誦讀課文,疏通文意。

  正音:朝服、間進、期年、數目

  <二>引導學生提出自學中發現的問題,運用師生互動方式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1、落實本課的重點實詞、虛詞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1)實詞、虛詞:“閱讀提示”中已列出8個。

  (2)句式:文中涉及了4種句式,讓學生注意分辨掌握。

  判斷句,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倒裝句,如“皆朝于齊”。

  省略句,如“朝服衣冠”。

  被動句,如“王之蔽甚矣”。

  2、分析人物形象

  這篇課文有兩個主要人物,即鄒忌和齊王。根據這兩個人物的不同舉動,有針對性地設計具體有趣的問題。

 。1)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A、鄒忌的兩次“窺鏡”,反映了他當時什么樣的'心態?

  B、鄒忌為什么不厭其煩地詢問妻、妾、客?

  C、鄒忌的“三思”,反映了他有什么樣的品格?

  通過學生的回答及爭議,概括出鄒忌的人物形象。

  板書以下內容:

  鄒忌

  頭腦冷靜、善于思考

  實事求是、緣事及理

  忠于職守、足智多謀

  善于辭令、勇于進諫

 。2)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A、鄒忌進諫后,寫齊王的兩個舉動,反映了齊王的什么精神?

  B、從進諫的三種情況看,反映了齊王的什么精神?

  通過學生的回答及爭議,在教師的指導下概括齊王的人物形象。

  板書以下內容:

  齊王

  聞過則改、虛心納諫

  明智果斷興利除弊

  3、引導、學生提出“設喻”和“類比”,解決這一教學難點。

  教師點撥:“設喻”是指設置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抽象的道理!霸O”是設置,“喻”是比方。

  “設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設置一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如“愚公移山”);另一種是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來說明一個二者共同蘊含的道理。

 。1)提問:本文鄒忌是怎樣設喻說明的?

  教師點撥:鄒忌抓住私事與國事之間的相似點,拿私事去比國事,說明了“私”、“畏”、“求”可以導致聽話人受蒙蔽,所以不能輕信奉承話的道理。

 。2)提間:鄒忌用設喻說明的方法,拿私事比國事,推導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從邏輯角度講,他運用的是哪一種推理?

  教師點撥:鄒忌與徐公比美,省悟了妻認為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認為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因為有求于我。妻私、妾畏、客求的結果使鄒忌受了蒙蔽。與鄒忌相比,齊王如何呢?宮婦左右沒有不偏愛王的,朝庭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王的,全國范圍內的人沒有不有求于王的。齊王與鄒忌的相似處境,導致了他的結果也仍然是受蒙蔽。

  這種根據兩個同類事物某種屬性的相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叫做類比推理。

  板書以下內容:

  鄒忌、齊王(設喻說理)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求——四境之內

  受蔽受蔽(類比推理)

  四、感悟全文(5分鐘)

 。毟邔W生雖然基礎差,但口頭表達能力都比較好,感悟能力也比較強,因此適合于這種開放式的討論題。)

  提問:學了這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談談你有那些感悟?

  讓學生充分展示討論,集思廣益,暢談自己多方面的感悟。答案是開放的,即使有錯誤的感悟也不要緊。在討論的同時,要引導學生總結出以下幾點:

  1、一個人在受蒙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事物的。

  2、一個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應當積極向有關部門或上級領導提出意見及合理化建議。

  3、提出批評建議時,要考慮方式方法,選擇恰當的語言,抓住恰當時機,便于別人接受采納,以提高建議效果。

  4、作為領導者,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廣泛聽取批評意見,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在這種開放式的討論中,教師在備課時要為教學設計預留空間,要培養學生多向思維和求異思維,并且要善于處理課堂上可能出現的超出這個話題之外的其它爭議。

  五、布置作業(2分鐘)

  1、課后反復誦讀課文,分組歸納本文的文言知識。

  2、課后互相討論,在疏通文義的基礎上,試譯全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20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戰國策》的文學常識。

  2、積累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體會鄒忌的諷刺藝術。

  教學重點

  1、積累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通過體會文言語句的語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過仔細品味,體會鄒忌的諷刺藝術。

  教學難點

  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二、《戰國策》介紹

  《戰國策》是經漢代劉向整理的一部歷史散文著作。又名《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

  三、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四、小組合作,結合書下注釋、參考工具書疏通文意

  五、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1、這一段開頭寫鄒忌的外貌起何作用?

  其作用是引出后文關于“美”的討論。結合后文也可以表現鄒忌的謙虛之意。

  2、鄒忌的妻子、小妾、客人為什么都說鄒忌比城北徐公美麗呢?

  因為他們或偏愛鄒忌,或畏懼鄒忌,或有求于鄒忌,都懷有私心。

  3、鄒忌與徐公比美而自認不如,這使他產生了什么想法?

  他懂得了人們之所以夸耀他是因為他們各有私心。

  小結:本段寫鄒忌通過詢問別人,自己與徐公誰更美麗而反思,識破恭維之詞。為下文進諫作準備。

  五、聯系實際敘述一件生活小事,談談你的感想

  略,學生發揮,讓學生去感悟生活。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自譯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堂課內容(抽查翻譯情況)。

  二、閱讀分析第二段

  1、鄒忌是怎樣分析“王之敝”的?

  他采用類比推理,由平凡小事推到治國之道,由自己推及齊威王,由妻子推到宮婦,由小妾推到朝廷之臣,由來客推到四境之內的百姓。這種邏輯性強的.推理,說服力強,淺顯易懂,表明鄒忌不光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也是一個善于納諫的人。

  2、你能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闡明一個道理嗎?

  略,主要訓練學生的推理能力。

  小結:這一段寫鄒忌采用類比推理法進諫,表現了鄒忌對齊王的忠誠盡責。

  三、分析閱讀第三段

  1、本段中包含一個成語,請找出來,然后用它造一個句子。

  “門庭若市”,造句略。主要抓住形容進諫的人多這個意思。

  2、鄒忌勸諫齊王成功了嗎?

  成功了。

  3、齊王是否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他是怎樣做的?

  齊王發揚了鄒忌的“自省”精神,積極鼓勵大臣和百姓進諫,實行了開明政治。

  小結:本段寫齊王納諫,表現了齊王寬厚的胸懷。反過來,也說明了鄒忌的諷諫很有效。

  四、閱讀最后一段

  齊威王納諫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取得了“戰勝于朝廷”的效果。

  結:這一段寫齊國的興盛,顯示了鄒忌諷諫齊王的巨大作用。

  五、布置作業

  1、練習一、二、三。

  2、完成補充練習:同步訓練。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有求于王

  (聯想)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相關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7-19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教案03-20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案05-28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優質教案09-23

《鄒忌諷齊王納諫》精品教案08-17

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10-26

《鄒忌諷齊王納諫》說課稿06-15

鄒忌諷齊王納諫翻譯10-21

鄒忌諷齊王納諫的翻譯10-13

鄒忌諷齊王納諫習題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