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06 09:40:39 教案 我要投稿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通用12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通用12篇)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對四則運算知識進行較系統的概括和總結。

  2.認識中括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能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

  3.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四則混合運算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過數學學習,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四則運算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含有關0的運算)

  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解決問題

  三、編排特點

  1.增加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2.突出對知識的梳理和總結。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三步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會解答用兩、三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理解“0”不能做除數的道理。

  2.解決實際問題。

  五、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5課時(僅供參考,老師們可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

  六、教學建議

  1.要注意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數量關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學。由于本單元是將解決問題和四則混合運算有機結合起來編排的,因此,在教學中每節課都要注意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數量關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學,這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1)要注意加強審題和對數量關系的分析。

  ●有哪些數量?這些數量分別表示什么?

  ●哪兩個數量之間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2)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根據問題選擇分析方法:

  ●從條件入手

  ●從問題入手

  ●從關鍵句入手

  (3)幫助學生掌握思維的外化形式。

  ●示意圖

  ●線段圖

  ●枝形圖

  (4)在訓練課中要注意補充相應的習題進行訓練。因為關于整數的三步的實際問題在本冊中已達到最難的程度,進入了收尾。

  2.將探求解題思路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體會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學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決問題時可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然后在綜合算式中明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與運算順序結合起來。但老師要明確,在解決問題中并不要求學生一定列綜合算式解答。

  3.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間。針對每個例題的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現實生活創設現實情境,(知識點要保留)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討。在每層的教學中要注意遵循研值牧方凇

  4.關于計算方面的訓練。

  (1)加強口算的訓練。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一審運算符號。

  二審數據特點。

  三定計算方法。

  (3)要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教給學生抄題、抄數的方法。

  (5)做題時速度適中,一步一回頭。

  (6)關于作業的批改問題。

  (7)練習要經常化。

  (8)堅持棄九驗算法。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估計、實驗、推算、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培養學生數感,并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學生準備:計算器、作業紙、數學書;

  教師準備: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張表格圖及下面的算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經歷估計——驗證的過程,借助時間體驗一億有多大。

  師:這是作業本,老師數一數1、2、3、4、5、6、7、8……照這樣的速度數一億本作業本,你估計要多長時間?(學生估計3小時、5小時、24小時……,師板書)

  師:同學們估計得怎么樣呢?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議一議:怎樣能夠得到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呢?

  小組討論。(數100本、50本、20本……作業本的時間,再推算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

  實驗: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數本子,數50本,老師記時。

  數50本作業本大概是40~50秒,學生得出數100本作業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時間,從中取一個中間值大概90秒。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推算一下數一億本作業本所需要的時間。

  (課件出示下表)本數時間(秒)90師生共同討論,完成上表。

  師:通過推算我們知道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是90000000秒,這段時間長不長?這么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為應該采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把9千萬秒換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換算成分,再換算成時,最后換算成年)出示書上的算式: ( )÷60=( )分 ( )÷60=( )時 ( )÷24≈( )天 ( )÷365≈( )年(學計算,并保留整數。)

  師: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想法?(學生交流)

  小結:

  數一億本作業本,有的同學估計要……,而實際結果卻將近要3年的時間。在這三年里,我們有沒有去掉吃飯時間,有沒有去掉睡覺時間,也就是說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數下去要3年哪,同學們,看了這個漫長的時間,你有什么感受?(一億實在是太大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太長了……)

  三、再次經歷估計

  驗證的過程,借助長度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課間老師經常發現同學們喜歡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會有多長呢?(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必回答)

  師:憑空想象有一定的難度,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頭道羊岔吧,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不長,老師告訴你,這條公路全長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有沒有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長呢?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這樣的長度?(學生估計2個、4個、3000個……師板書)

  小組討論:怎樣能得到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呢?(測量5個、10個、10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推算出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測量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各組組長上來,每三個人一組負責測量,注意方法正確。

  其他同學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靜。

  (實驗收集數據。實驗時注意,從第一個同學的手指尖量到第10個同學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12米。)

  師:剛才我們測量出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們就可以進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師生一起推算)

  人數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長度(米)12120再算一算,這個長度有幾個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

  出示算式,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120000000÷1000=120000 (個)回過頭來比較學生估計的數據與實際數據,再次感受一億的大小。

  四、總結方法,指導學法。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什么方法知道了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計再推算,最后比較,了解了一億有多大。)

  師:你們會用這樣的方法再次體驗一億的大小嗎?五、拓展研究大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借助重量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觀察一下你們的桌面,看一看我們還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來了解、感受一億的大小?(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學生說說怎樣用上面學到的方法進行實驗。

  分組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組合作推算出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單位,與剛才的估計進行比較,進一。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中括號產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2、能準確規范計算有關算式題,感受數學符號的奇妙。

  教學重點:

  1、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2、正確解答帶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語:圓周分兩半,左右各一邊,計算常使用,見它要先算。

  2、說運算順序

  60÷15×2 60÷(15×2) 30×8+12÷4 30×(8+12)÷4 30×(8+12÷4) 360÷(12+6)×5

  3、在這些算式中,小括號起什么作用?

  4、如果算完360÷(12+6)×5小括號內的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辦?

  5、板書課題:中括號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你知道嗎?自讀,談收獲。

  2、說一說360÷【(12+6)×5】運算順序。

  3、獨立計算,一生板演。

  4、集體交流。(重在運算順序)

  5、對比、發現、深化認識。(課件出示)

  比較360÷(12+6)×5和360÷【(12+6)×5】的計算過程和結果有什么不同?

  6、總結運算順序(學生總結,老師整理)

  三、拓展應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 (2)400÷(51-46)×8 120÷[(8+4)×2] 400÷[(51-46)×8]

  先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2、練一練(獨立計算,交流運算順序)

  182÷【(36-23)】×7 288÷【(26-14)×8】 720÷【(12+24)×20】 200÷【(172-72)÷25】

  四、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

  2、中括號有什么作用?

  3、說一說在含有括號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4、作業:課本79頁5、6題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了解中括號產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能準確規范計算有關算式題,感受數學符號的奇妙。

  教學重點:

  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是一段艱難的過程,同時更是一段充滿創造與激情的過程,我們針對本節課,設計了四個教學流程.

  一、討論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過學生的計算,發現了相同的數字,相同的符號,因為有了小括號,所以運算順序不一樣了,計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這一情節巧妙地.不流痕跡的引入新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熱情,激發了學習興趣,為順利傳授新課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在學生動手動腦親自體驗的過程中,理解了中括號的在運算過程中的作用.

  二、嘗試中規范

  根據運算順序添上小括號或中括號

  (1)先減再乘最后除

  32 × 800 – 400 ÷ 25

  (2)先除再減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3)先減再除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規范小括號和中括號在混合運算時的解答過程.

  三、質疑中發展

  航模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合唱組有84人;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

  先讓學生觀察這道題,再思考從題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航模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合唱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組的人數和美術組的人數)

  美術組的人數題中直接告訴了嗎?美術組的人數應該怎么做?

  (沒告訴,美術組的人數是航模組的兩倍,列示8+6=14 14×2=28)

  合唱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幾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綜合算式84÷(8+6)×2對嗎?(小組交流)

  反饋:不對,因為(8+6)×2是美術組的人數,所以這里要用中括號。

  學生獨立完成算式,后討論在一個算式中,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四、鞏固練習

  下面的運算對的打“√”,錯的打“×”并加以訂正。

  36+65÷5-20

  =100÷5-20

  =0 ( )

  320÷[(24-16)×4]

  =320÷8×4

  =40×4

  =160 ( )

  48-(36+350÷50)

  =48-(36+7)

  =48-43

  =5 ( )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會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3、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4、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2、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混合加減運算。

  3、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課時:

  11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書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小數的意義

  1、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運用拓展

  1、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是1,請你表示0.01可以嗎?小組討在此處鍵入公式。論一下,你打算怎么樣表示?為什么?

  1、閱讀書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數。

  2、學生試著解釋這些小數的意義。

  3、一同探究小數意義。從長度單位“米”來研究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有諸多不便。有時不足1米,因此我們可以把1米怎么樣?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探究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的過程,并能運用這個規律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探究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

  PPT。

  課時安排: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單位轉換:填一填

  0.5米=( )分米 3平方分米=( )平方米

  0.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設計意圖]在接下來的新知探究環節,我要讓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計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過單位轉化將小數轉化為整數來計算;小數乘整數是學生第一課時學的內容,復習這一知識,為研究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奠定了基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廣場圖)同學們看,這是一張會寧縣城的街心廣場圖,從圖中你得到哪些數學信息了?

  (板書) 廣場 花壇 瓷磚

  長: 30米 3米 0.3米

  寬: 20米 2米 0.2米

  2.他們的面積你會算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3.交流:誰來說說你算到的結果是多少?(完成板書)

  要算廣場和花壇的面積,很簡單,算得都不錯。瓷磚的面積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樣算的?

  4.這樣,同學們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聽聽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計算0.3×0.2的方法?你聽明白了嗎?

  6.學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是啊,根據這樣的方法,我們發現0.2×0.3=0.06,真了不起!

  7.從老師摘錄的數據中,你有沒有發現這組數據比較特殊,他們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呢?

  8.引導學生觀察廣場和花壇的數據:30變成3,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20變成2,也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結果600變成6,就縮小到原來的一百分之一。聯系這個規律,你能說說還可以怎樣得出瓷磚的.面積嗎?

  9.施工人員覺得用長0.3米寬0.2米的瓷磚太小了,想改成長0.5米寬0.3米的瓷磚,這樣每塊瓷磚的面積又是多少呢?(學生獨立計算)

  10.交流:你是怎樣計算的?(板書算式、結果)

  11.回過頭再來看看我們課開始時口算的幾道小數乘法題,

  觀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師發現一個問題,都是小數乘法,為什么有的結果是一位小數,有的結果卻是兩位小數呢?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來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中小數位數有關,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深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

  2、經歷操作、觀察、想象、交流等活動,增強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感受現實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對稱現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建立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準確地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對稱現象并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掌握畫圖的方法和步驟,能在放個紙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欣賞圖片,建立表象?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觀察這幾個圖片,你們發現了什么?這些圖片有什么共同點?展示幻燈片中飛機、蜻蜓,蝴蝶的圖片生:它們兩側的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師:是的,還有嗎?

  生:從中間對折后兩側能夠完全重合。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說得真棒!像這樣對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動畫展示飛機、蜻蜓、蝴蝶從中間對著重合過程)那么生活中還有像這樣的的對稱現象嗎?師生總結出:美麗的樹葉、剪紙藝術、車標中的軸對稱設計、北京奧運會的圖標五環、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建筑等等都是軸對稱圖形。我們的大自然因這些軸對稱圖形變得更加美麗絢爛。

  師展示一片軸對稱葉子的對折后兩側完全重合的動畫,并引出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

  師:這些是軸對稱圖形嗎?若是,請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生判斷出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并在每個軸對稱圖形上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同學們掌握得可真好!

  二、探索新知師:看一看,數一數,你發現了什么?

  生1:這個是軸對稱圖形

  生2:點A與點A'到對稱軸的距離都是3小格。

  生3:A與A'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

  總結:對稱軸圖形中,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兩個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是相互垂直的。

  三、知識運用師:

  1.動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頁上的圖形,先折一折,再畫出下面圖形的對稱軸,看看能畫幾條。

  師生共同畫出這些里面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進一步學會分辨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等腰三角形有1條對稱軸,圓形有好多條永遠折不完?,我們就說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師:2.下面的圖形各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連一連。

  進一步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

  3.試一試,畫出下面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師:想要順利畫出圖形的另一半,你有什么辦法呢?根據是什么呢?學生討論并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第一步:標出點A和點B;

  第二步:通過數格找到對稱點A'和B';

  第三步:順次連線。

  四、鞏固提升根據上面的方法,你能畫出下面圖形的另一半嗎?試一試。

  生根據掌握的畫圖方法和步驟成功畫出了這個圖形的完整樣子(確定對稱軸后,先找到對稱軸左邊圖形的幾個關鍵點的對稱點,再連線。)

  五、課堂小結?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從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可以看見軸對稱圖形,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圖形,我們的生活才會裝扮得這么美麗。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借助面積模型,經歷探索簡單小數乘整數算法的過程。

  2.能正確進行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口算,并能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學思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夠計算出簡單的小數乘整數的得數。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引入:PPT展示幾張照片,幸福的一家四口,韓老師想送給他們每人一個紅手鏈。如果我要編這樣的手鏈,需要什么材料?

  預設:紅繩和珠子

  2、提問題:1條手鏈需要紅繩0.2米,我家里有半米的紅繩,你們覺得夠嗎?

  預設:

  ①0.2×3=0.6米,大于0.5米,所以不夠

  追問:為什么你想到乘法了呢?

  預設:1個0.2米,3個就是0.2+0.2+0.2=0.6米,表示3個0.2相加

  ②將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米,1個手鏈需要2份,3個手鏈需要6份,半米也就是0.5米,就是5份,所以不夠

  ③半米是5分米,0.2米是2分米,2×3=6分米,6分米>5分米,所以不夠

  師:通過大家的思考我們得出了紅繩是不夠的,韓老師還需要再買一些

  【設計意圖:】借助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回憶整數乘法的意義和小數的意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小數乘整數的意義。

  二、模型支撐,突破算理

  尋求模型表達,剖析小數乘法算理

  1、出示淘寶頁面,讓學生提取信息:1個珠子0.4元

  2、問題:要買3個珠子,要付多少錢?

  列式:0.4×3=1.2

  3、獨立嘗試:你們從算式到結果一定有不一樣的想法,那現在把你獨特的思考過程在課堂練習本上寫一寫,畫一畫,展示給大家

  學生預設(選樣,上臺版書):

  ① 通過元角分單位換算,化成整數乘法

  0.4元=4角,4×3=12角

  12角=1.2元

  ②化為小數加法 ③計數器

  ④面積模型 ⑤豎式0.4×3=1.2

  4、交流算理:

  交流的幾個層次及核心追問:

  從小數乘法的意義上加深理解

  (小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都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簡便運算)

  通過元角分單位換算化成整數乘法(小數的意義)

  直觀圖形:“1”怎么來的?(滿十進一),從其他作品中能不能也找到1?

  (從圖形中直觀的體會小數的.計數單位也滿足“滿十進一”的規則)

  小數乘法豎式中跟小數加減豎式一樣需要數位對齊嗎?

  (學生的解釋有道理即可,讓學生了解3表示3個0.4,也就是12個0.1,計數單位的個數可對齊可不對齊,通過后續的學習,會對它有新的理解)

  聯系的看每個作品,或者全班40中作品,你都能找到什么?(3×4=12),它又表示什么意思?1條、1角、1顆……這種不同形式的1表示什么意思?

  (本質歸到都有12個0.1,只是每個作品中的0.1長的不一樣)

  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買了什么文具?我們還可以買什么文具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幾道題。

  1. 課本“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2.課本“練一練”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3.課本“練一練”第3題。(學生思考、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和算理,能熟練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數學的魅力大不大?希望同學們能用你們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

  【設計意圖】通過課后的交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材,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9

  內容:

  小數加減法

  課時

  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1、能結合具體情景,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見方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CCTV業余歌手大獎賽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比賽分唱歌(滿分9分)、綜合素質(滿分1分)兩項,5號選手的專業得分是:8.50分、綜合素質得分是0.88分;9號選手專業得分8.85分,綜合素質得分0.45分。我們來看一看誰的表現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2、怎么樣才能看出誰的表現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兩名選手,誰的總分高。列算式。怎樣計算?

  3、討論: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

  4、10號選手的專業得分是8.75分,他的綜合素質得多少分就能趕上或超過5好選手?

  5、第12頁第3題。怎么樣才能寫得準確呢?看一看,和什么有關系?

  6、第12頁第4題。覺得要比較他們的身高最大的麻煩是什么?單位問題,不同的單位很難比較。自己想辦法比較,把他們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

  三、游戲

  1、第13頁第6題。

  2、第13頁數學游戲。

  四、總結。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沏茶”“烙餅”等簡單的事例,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體會到優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形成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

  2、初步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科學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增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最應該要珍惜的是時間,要珍惜時間,就要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運用優化的思想去學習怎樣合理的安排時間。(板書課題:優化)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情境一:沏茶問題

  1、問題導入: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你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一估,做這些事情你需要多長時間?

  2、課件出示情境圖,從畫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怎樣安排可以節省時間?

  3、先讓學生同桌交流,再引導,合理安排時間,要考慮好各項事情的'先后順序。想一想什么事情可以同時做?

  4、同桌合作,設計方案。

  5、互相交流,展示方案。

  課件出示流程圖:

  方案A:一件一件的做:

  方案B:幾件事同時做:

  6、對這些方案,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合理,又省時間?

  小結:看來,合理安排時間,不僅要考慮先后順序,而且還要考慮能同時做的事情要安排同時進行,這樣就能節省時間。像這種使用最短時間沏好茶的方案,我們把它稱為“最優方案”,這種思想就是“優化”思想。

  情境二:烙餅問題

  1、出示情境圖片: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關鍵的數學信息: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鐘。

  2、組織活動:接下來進行一次烙餅比賽,看看誰是最聰明的烙餅師?

  引導學生用硬幣或紙片擺一擺,再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出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上臺展示烙餅的過程,說一說用了多少時間。

  課件出示烙餅示意圖:

  3、小結:這樣的安排,用時最少,也就是最優化的方法。

  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探索烙4張餅,5張餅……所用時間的規律。

  知道了烙3張餅最優化的方法,那么烙4張餅、5張餅的最優化方案又是怎樣的呢?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主,討論操作尋找最優化方法,并記錄過程。

  全班匯報交流,得出結論:

  四、聯系生活,當堂訓練

  這樣安排時間合理嗎?為什么?

  A、小東邊吃飯邊看電視。

  B、邊打電話邊騎車。

  C、一邊走路一邊看書。

  D、在馬路上踢球。

  五、暢談收獲,全課總結

  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總結全課: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并識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了解各種類型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觀察、比較、歸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充分地、主動地進行思考、歸納和相互討論,激發其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關鍵:

  學會根據事物的某一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帶領學生對屋子里的人進行分類,學生們想到按性別分、按發型分、按年齡分、按視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既活躍了現場氣氛,也為教學三角形的.分類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題圖

  1.導入

  2.研究分類標準

  (二)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的分類

  2.學生匯報

  ①將研究的分類結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學生匯報如何根據角的特征將三角形分類。

  3.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①學習定義

  什么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呢?請你練習說一說。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請學生判斷是什么三角形。

  ③認識三種三角形的特點

  a. 三種三角形角的特點

  ④做一做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完成第一題(根據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

  ⑤小結,板書韋恩圖。

  4.學生匯報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①認識等腰三角形

  ②學習各部分名稱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紅領巾、底角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逐一判斷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認識等邊三角形,了解它的特點

  誰能完整地說說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⑤做一做

  三、看書質疑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斷下面說法正確嗎

  1.一個三角形里有一個銳角,必定是銳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3.一個三角形里至少有兩個銳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戲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紙游戲

  你能用長方形紙折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嗎?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間的聯系與區別。

  2、通過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關系列方程,經歷方程模型的建構的過程。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學習重點】

  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

  【學習難點】

  能根據圖義,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對嗎?比如說,誰愿意告訴我你今年多大了?(學生說)只知道自己的年齡還不行,誰知道媽媽今年多大了?(學生說)自己的年齡,媽媽的年齡對你來說是已知數,那老師的年齡對你來說是……..(未知數)以此來引出未知數。

  二、利用等量關系,正確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圖1:天平左邊10克,天平右邊:2克和一個櫻桃

  師:看天平的顯示,誰能列出一個等式?(櫻桃的質量+ 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櫻桃的質量,那么,可以列出一個什么樣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圖2:四盒種子的質量一共是xx克。

  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4盒種子的質量=x克)

  師:能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寫出一個等式嗎?

  師: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等式,先說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師:如果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怎樣用數學式子表示這個等式呢?(板書:4y=xx)

  師:下面老師加大難度,敢接受挑戰嗎?(同學們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倒過開水嗎?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倒開水的過程,找一找這里有相等關系嗎?)

  3、課件出示圖3:一壺水剛好倒滿兩個開水瓶和一個杯子。

  師:你們找到其中的相等關系了嗎?(兩個熱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xx毫升)

  師:如果用z表示每個熱水瓶的盛水量,那么這個關系式可以怎樣表示?(板書:2z+200=xx)

  4.理解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通過稱櫻桃,稱種子和水壺倒水的三次實踐活動,得出了下面這三個等式:(x+5=10 4y=380 2z+200=xx)

  (1)同桌交流。說一說: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板書課題:方程)

  師:自己讀一讀,你認為關鍵詞是什么?

  (3)鞏固知識。

  師:說一說方程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含有未知數)

  5、會寫方程師: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寫下來同桌交換檢查。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65=100 x -14>72 y +24

  5x+32=47 28t;16+14 6(y+2)=42

  2、練一練課本67頁第一題說一說各圖中的等量關系,再列出方程。

  四、總結評價

  師:關于方程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相信同學們還會以飽滿的精神、積極地態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奧妙。

【最新蘇教版的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數學蘇教版下冊教案最新范文02-23

最新蘇教版數學教案01-27

四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07-20

最新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3-16

最新二年級蘇教版數學下冊教案范文02-23

最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8-27

最新蘇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06-13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11

最新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