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精選12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1
設計意圖:
數學教學原本比較抽象、枯燥,幼兒不易理解消化,不好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為把抽象的數字概念變得具體,使幼兒不僅能看得見、摸得著,而且能激發童趣,易于消化,我根據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把游戲做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設計了《分魚》這節課,我為幼兒提供了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組成經驗,使幼兒能夠在豐富有趣的操作游戲中,親自動手、動口、動腦,輕松愉快地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組成,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互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的互換規律。
2.能根據互換規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3.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學習分解、組成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5的分解、組成,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互相交換位置,總數不變的互換規律。
難點:能根據互換規律推理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活動準備:
教學PPT教具:魚缸兩個、大魚小魚若干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播放PPT,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你們看,她是誰?”
“她的心情怎么樣?”
“為什么貓媽媽看起來不開心呢?原來她遇到了什么困難,原因就在這里,我們來看一看。”
二、基本環節:
1、分小魚,學習五的分解和組成
(1)出示大魚缸
師:“原來貓媽媽是要把這些小魚分到兩個小魚缸里,我們數一數有幾條小魚呢?”
“5條小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那么想把5條小魚分到兩個小魚缸里,有幾種分法呢?你們能幫幫她嗎?”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分魚和擺放卡片的操作方法以及要求:每人用四種分法分小魚,比一比,看誰先分完。
2、幼兒用小魚卡片分小魚,每分一次,在記錄紙上擺放相應的卡片記錄一次。老師巡回指導和檢查幼兒操作情況,掌握記錄結果。
3、請個別幼兒讀出自己的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出幼兒說出的結果。
教師提問:5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5?引導幼兒說出5的全部分解、組成式。
(2)學習5的分解規律
1、出示ppt,發現分解的互換規律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貓媽媽非常感謝你們幫他分小魚。可是還想考考小朋友們,還有什么更簡便的5的分解方法嗎?老師有一種更好的方法來分小魚。(播放ppt)
師:老師是怎么分小魚的?你發現有什么規律了嗎?
引導幼兒說出“兩個部分數互換位置,便又得出另一個分解、組成式的方法”
小結:兩個部分數互換位置可以馬上得出兩個分解組成式。分法又快又簡單。
師:現在我們就來試試這個又快又簡單的方法吧!請你們按照互換的規律再重新擺放一下你的卡片吧!
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檢查和指導。
師:現在請大家喝我一起說出互換規律的分解組成式。如:教師說5可以分成1和4,幼兒要說5還可以分成4和1。
2、學習按順序分的規律
貓媽媽還給大家出了一道題要考考大家,出示不完整的按順序的分解式,請幼兒幫助補充完整。引導幼兒觀察左邊的數越來越多,右邊的數越來越少的規律。
師小結:這種規律是按順序分解。
引導幼兒大聲讀出分解式。
師: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將你的卡片按照這種規律擺放。老師指導和檢查。
小結:孩子們我們學習了互換規律和按順序分的規律,以后在學習分解的時候用這兩種規律就會又快又對的做出來了。
三、結束環節
游戲“找朋友”
請小朋友們選擇數字小卡片貼在胸前,隨著音樂“找朋友”,組成5的分解式,手拉手排成兩隊跟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四、延伸環節
1、小朋友今天學會了5的分解,請寶寶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分水果的游戲,看誰分得又快又好,并做好記錄哦!明天告訴老師好嗎?
2、完成幼兒書上的練習。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朋友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分魚》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5條小魚,然后將小魚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后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后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后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幼兒期正處于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于生活中常見的小魚模型,幼兒在分"小魚"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于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課堂上教師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2
教學意圖:
隨著電話號碼的普及,電話號碼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電話》。旨在滿足孩子對電話的興趣和用途。
中班科學《電話》教案與反思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電話的外形構造和功能以及電話與人們日常生活對的密切關系。
2、知道如何使用
110、120、119等急救電話,明白這些電話的重要性,平時不能隨便亂打。
活動準備:
1、電話2部,手機1部。
2、
110、120、119電話號碼卡片各1張;警車、救護車、火警車圖片各1張。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叮鈴鈴,叮鈴鈴,這兒說話哪兒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小朋友動腦筋猜一猜,這是什么?
2、出示電話、手機引導幼兒觀察電話的外形構造,學會正確使用電話。
師:電話是什么樣子的呢?手機沒有電線。
小結:電話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但都有數字、聽筒、話筒、電線等組成,這樣才能相互通話。
3、電話在生活中的用途。
師:你們家有電話嗎?你打過電話嗎?師:你給誰打電話?是為什么事打電話?
4、遇到危急時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
(1)當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壞人,你會打什么電話求救
(2)當你發現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電話?
(3)當家里有人病了,暈倒時,要打什么電話求救?
5、玩配對的游戲:應該打什么電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圖片里發生了什么事,然后應該打什么電話求救,幫他們正確連線。
6、模擬急救現場打電話求救,初步學會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首先會正確撥打求救電話
110、120、119會簡單明確地回答現場的問題,會完整的表達事情
7、知道不能隨便亂打急救電話。
8、小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話,今天我們學會了打求救電話
110、120、119,也知道這三種求救電話是在危急的時候才能打,沒有危急時是不能隨便亂
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記住。
延伸活動
1、觀看電話機演變發展的錄像片,讓幼兒了解電話機發展的歷史。
2、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離園回家后可以互相打電話,繼續激發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3、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教學反思:
《電話》這一活動,既有新意,又具有時代特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拘泥過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慮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普遍影響。本活動將“電話機”這一通訊工具作為幼兒的認識對象,以便幼兒在生活中,能適時準確地運用這一通訊工具。課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符合教學的原則。幼兒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自
己去觀察發現問題,討論問題,通
過比較分析,認識了解各種電話機的外形構造和功能,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讓幼兒自己玩電話,從中學習并掌握電話的正確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及社會性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環環緊扣,幼兒的興趣很濃、興致高漲,學習得很認真,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因此,這一課題的選用,對幼兒知識經驗的積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處的。
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中,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在規律,通過游戲、觀察、回憶已有經驗、比較等手段,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通過打電話讓幼兒在積極主動中,發現并認識各種電話機的外形特點構造與各種功用,學習電話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有關的社會知識,從而獲得了新的知識經驗。
不足之處:
在設計電話號碼時,我忘記了把固定電話和手機號碼分開來,給孩子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在今后的活動中不斷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與反思《送大烏龜回家》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3
一、擬定題目
題目要注明活動主題和班級類別(如:小班語言活動小貓的生日)。活動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在幼兒能接受的范圍內,并能激發幼兒參興趣。
二、設計意圖
這步寫你這樣設計活動的意圖,結合幼兒的什么特點,和能讓幼兒學習到什么等。字數在100到200字為宜。
三、活動準備
分為經驗準備、教學設備準備、材料準備。經驗準備指在上這堂課之前幼兒已經具備的經驗。教學設備指音像播放設備、投影儀等。材料準備指繪本、塑料瓶、卡片等上課需要的材料。
四、活動目標
幼兒園的活動目標分為三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目標的擬定要以幼兒為主體,符合幼兒發展水平,避免抽象和宏大。
五、活動過程
這步應該寫詳細的上課流程,在格式上可以用到1、(1)進行過程排序。中間可以插入課堂中教師會用到的激發性語言,以及設想幼兒會作為反應并想好應對措施。第一點先寫導入導入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戲導入,故事情節導入,音頻動畫導入等,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設想出自己的獨特創意。下面介紹一下幾種常見導入方式。游戲導入,先設計一個聯系活動主題的游戲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通過游戲引出活動主題。故事導入,幼兒總會對各種各樣的故事著迷,在活動之前為幼兒創編一段小小的故事情節會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充滿探索欲。如果語言活動的主題是講述我們如何過新年,那么在活動之前先播放一段過年時熱鬧喜慶的音樂一定會是一個不錯的導入方法。然后再分步寫具體上課過程,各環節之間要層層遞進,跨越不可太大,要考慮到幼兒的理解水品,突出主題,逐步達到活動目標。
六、活動延伸如手工折紙活動,則可以延伸到請小朋友在自己的折紙上劃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一般可以用幾句總結性的話代替。幼兒活動多涉及到分享,延伸活動可以請小朋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和小伙伴或者爸爸媽媽一起學習。以上就是一篇幼兒園活動教案的基本模板,希望你能為小朋友們創作出優秀的教案。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菠菜的外形特征。
2、知道多吃菠菜身體好,有愛吃蔬菜的習慣。
3、體驗與他人分享的情感。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讓幼兒了解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體建康成長。
活動準備:
1、老師和幼兒一起到自選市場挑選菠菜,在活動室布置自選市場的貨架,將洗盡的青菜、菠菜、蘿卜等分別裝入一次性餐盤,用保鮮膜封好,放在貨架上。
2、教師用:電炒鍋、鏟子、盤子、筷子、雞蛋、蔥、姜、油、鹽、糖、味精。
3、幼兒用:小切菜板、塑料小刀、小筐、小盤及牙簽。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口吻引發幼兒和老師一起做菠菜炒雞蛋的興趣。
2、觀察菠菜的外形特征
先請幼兒洗凈手,然后,撕開保鮮膜取出菠菜,家一起看看說說菠菜的樣子。(菠菜的葉子是綠色的,根是或粉白色的)
3、討論菠菜的吃法。(油炒、涼拌、做湯、包餃子)讓幼兒說說菠菜的營養。
4、揀菠菜。讓幼兒將葉子一片一片掰下來,數一數自己揀的這棵菠菜有幾片葉子。
5、切菠菜。老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6、雞蛋炒菠菜。
老師先介紹炒菜的用具和調味品,然后打雞蛋。幼兒數一數打了幾個雞蛋,觀察剛磕開倒進盤中的雞蛋是什么樣,用力攪拌后的雞蛋又是什么樣,聽一聽雞蛋入油鍋的聲音,看一看炒完的雞蛋變成什么樣,聞一聞蔥花入鍋的味道及炒熟的菠菜雞蛋的味道。
7、品嘗與分享。
教學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動物的關系與生存環境,感受近大遠小的關系,合理進行布局繪畫。
2.用流暢的線條繪畫出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如老虎吃小兔子等),并大膽向同伴介紹。
3.喜歡動物故事,能夠創編出不同的動物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信息報,動物的相關圖書、圖片、小樣等
活動建議:
一、談話交流,激發幼兒創編故事的興趣
1.提問:前兩天我們都調查了動物的本領,誰來說一說?
2.引導幼兒詳細地介紹自己調查到的動物的秘密,例如:大象的鼻子可以卷起許多東西,小長頸鹿寶寶一出生是趴著的等等,及其他典型特征,包括其生活環境,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3.引導幼兒創編動物故事。
提問:小動物有這么多的本領,而且他們都生活在一起,那他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二、教師圖片示范,引導幼兒感受近大遠小的關系
1.教師出示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
(1)教師出示動物本領的不同形態,例如:老虎捉兔子的圖片提問:老虎要捉小兔子,小兔子都躲到哪里去了?躲到后面的小兔子只能看到什么?為什么前面的小兔子大后面的小兔子小呢?
2.教師小結遠近關系
小兔子躲起來了,所以只能看到一半身體,離我們越近的物體越大,越遠的物體越小。
3.幼兒確定繪畫內容三、提出繪畫要求
1.自主表現自己創編的動物故事,比例及動態關系正確。
2.鼓勵幼兒大膽添畫,豐富畫面內容。
3.線條要流暢,均勻涂色,先涂淺顏色再涂深顏色。
4.正確握筆、安靜作畫。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借助圖片、信息報、模型等動物幫助幼兒構圖。
2.鼓勵幼兒能夠線條清晰、流暢的繪畫。
3.針對個體需要以及難點部分可進行簡單的示范繪畫。
五、評價分享
1.引導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師幼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1)引導幼兒從畫面布局的大膽、情境內容的豐富、畫面色彩鮮艷整潔等幾個方面來欣賞和評價作品。
(2)教師針對幼兒繪畫中的構圖、線條、色彩等進行小結。
活動延伸
幼兒可繼續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再現海底世界里熱鬧的場景與趣事。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6
生活練習: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我的小椅子。
2、明白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干凈與臟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么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臟椅子變成干凈的小椅子呢?教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師示范并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終抹椅腿”。抹好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后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教師的兩只手真能干,能叫臟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干凈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只手,也讓它們變能干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我的小椅子,那里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后將抹布丟進水盆里以后每一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教師巡回指導,對不一樣本事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后,請小朋友欣賞對自我抹過的椅子。
4、游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游戲。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7
設計思路:
新年快要到了,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中,我們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們放了焰火,認識品嘗了過年時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對過了年要長大一歲有了他們自我的疑問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長大”?人為什么要長大,為此十分有必要和孩子們來共同探討有關“人長大”的事情。幼兒在關注周圍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十分渴望探究自我的生長過程。。對幼兒來說,自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是怎樣慢慢長大的是他們心中最想了解的一個迷。教師經過“認照片”、“看錄象”、“試小時候的服裝”等感性操作活動,來幫忙幼兒從多方面的比較中了解和感受自我在身體、本事上的成長,體驗長大的歡樂。又期望經過新年的主題,讓幼兒體驗到“過年了,大家長大一歲了“,從情感上感到自豪與自信,進而喚起他們懂得既然長大一歲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資料:
語常活動:
我長大
要求:
1幼兒經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我的長大。
2愿意較大聲、大膽地在團體面前發表自我的想法。
3初步運用比較的方法,了解自我的長大,增強觀察本事。
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幼兒經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我的長大。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為自我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教師創設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請你找找哪張是你自我的?去認認還有照片上的朋友會是班中的誰呢?
2出示個別幼兒的照片讓大家認一認:這是誰呢?,怎樣和此刻長的不一樣呢?
3小結:我們長大了,所以和此刻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過渡: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此刻還穿得下嗎?(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自我的操作講述自我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提問:寶寶在干什么?為什么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么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我的事情自我做。
4引導討論:
(1)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么兩樣?你學會了什么新的本領。
(2)你們跟爸爸、媽媽、教師比呢?
5小結: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孩子長大會自我做各種事情,期望你們長大后學會更多的本領,比教師的本領更大。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8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歡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一樣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一樣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干。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回憶自我在家和誰一齊吃飯。
開飯啦,在家里我們和誰一齊吃飯呢(啟發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作準備。
(1)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墊,今日誰和我們一齊吃飯
(2)觀察碗。
●吃飯時我們用什么盛飯盛菜
●那里有這么多碗,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一樣顏色,并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幼兒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為他們每人準備一只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景,并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并作調整。
●你給爸爸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給媽媽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給寶寶選的碗在哪里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你一共選了幾只碗它們一樣大嗎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兒自選勺子,并對應地擺在碗里。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么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制作情景,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一樣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你吃……”
5.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9
【活動設計】
動物是自然界的精靈,他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同我們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孩子們對動物也很感興趣,所以我班開展了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主題進行活動中的一個早晨,小朋友們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鳥在旁邊的空地上跳來跳去,這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觀察它,有些孩子在高興地竊竊私語,也有的隨手撿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
在以后的幾天內小鳥經常飛來,孩子們也依舊如此,對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單純地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理解,即使理解這種行為不是來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動,而是外在的約束也很難持久。
由此我想到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充滿著童趣,也體現著小朋友與小鳥之間朋友似地親密地感情。
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愛鳥周的活動,這正是一個讓孩子了解鳥類,建立愛護、保護鳥類的好的教育機會。
所以我以這首兒歌為藍本自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小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系,明白要保護環境、愛護鳥類。
2、能在圖示的提醒下,學習朗誦兒歌。
3、能根據主角的變換,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小鳥紙偶、圖示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小鳥你好!歡迎你,你有什么事嗎”(傾聽的樣貌)“哦!小鳥說它今日早上在學我們做操,并且他把它畫了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他都學了些什么”(自評:小班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紙偶,一個虛構的主角都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所以在那里我將小鳥從兒歌中提出作為整個活動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圖示,學習兒歌
1、出示圖示,分句學習。
“哎呀!畫的真好,誰來說說小鳥學了那些動作,它是怎樣學的”分句說說。
(幼兒回答)
2、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我把你們的話和在一齊編了一首兒歌,就叫做小鳥學做操,念給你們聽一聽”。
(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鳥親了我一下,我真得意。
你想讓小鳥親親你嗎此刻請你在下頭看著圖示自我說說”
3、幼兒自我看圖示嘗試朗誦。
(自評: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圖示來幫忙幼兒記憶兒歌,因為在這之前我上過兩節兒歌學習的課,一節是《牽牛花爬高樓》一節是《春天》,同樣都是兒歌學習,且兒歌的難易程度差不多,為什么幼兒掌握情景卻相差很多,前者采用的是簡單的提示,而后者是一副完整且構圖優美的畫,可是幼兒掌握卻不好,我反思后想是不是因為前者提示有必須的順序性,而后者因為構圖的需要,出現的景物沒有順序,一會看左,一會看右,一會下,一會上,因為視線不停的轉移而分散了幼兒對兒歌資料的關注,為了證實我的想法,我在這節課中采用了圖示的提示,讓孩子經過有序的場景排列,重點部分紅顏色的強調來幫忙幼兒自我學習。)
三、圍繞課題,提升主題。
“小鳥為什么喜歡跟我們做朋友呢”(幼兒回答)
小結幼兒的話:因為我們愛護小鳥所以小鳥才愿意和我們一齊游戲。
(自評:這節課的主題內涵―就是讓幼兒體會兒歌中小朋友與小鳥之間親密的伙伴關系,經過問題的提出讓幼兒思考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方式同小鳥相處,經過自我講述和傾聽同伴講述讓幼兒相互了解保護鳥類的好辦法,進而了解要保護鳥類同鳥類成為好伙伴。)
四、游戲
游戲:“小鳥學作操,你們來做小鳥,我來當這個小朋友,一齊游戲。”師生分主角游戲。
結束:小鳥飛吧飛吧飛到外面去吧!
(自評:小班孩子喜歡給自我賦予必須的主角,并且主角意識很強,在游戲中賦予什么主角,他就會執著地認為自我就是這個主角,并且孩子對動作的表現力要大于語言和表情這兩種表現方式,所以最終設置這個游戲一個讓幼兒體驗兒歌中親近友好的情感,一個滿足幼兒動作表現地需要。)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愿意將自我喜歡的玩具和大家一齊玩、不獨占、爭奪玩具。
2、在玩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輪流、一齊玩、交流玩的方法。
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歡樂和情趣。
活動準備:好玩的新玩具、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使幼兒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兒興趣,并讓幼兒玩玩具,教師觀察。
(2)針對活動中幼兒出現的矛盾,引導幼兒討論、感受到獨占、爭奪玩具會帶來不愉快。
2、鼓勵幼兒與他人一齊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齊玩的方法。
(1)啟發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能夠怎樣玩?
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聽故事,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歡樂的情緒體驗。
教師提問:小龍開始怎樣做的?和;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小龍為什么玩的異常高興?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3、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說:換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樣玩玩具的?你喜歡誰?為什么?請你在圓圈里給會與大家一齊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兒玩玩具,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樣感受。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明白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經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明白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溫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圖片觀察指甲
引導幼兒觀看自我的指甲。
2.討論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明白指甲有什么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忙人們做事的作用,
經過指甲還能夠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二、如何愛護自我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明白指甲對我們有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們應當怎樣保護自我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并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
手臟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會怎樣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臟東西;
經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三、游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呀?這是用來做什么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指甲,邊剪邊說: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動
教師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穿脫套衫,鞏固認識衣領、袖口和前后。
2、在教師示范的引導下,經過自我的練習,掌握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方法。
3、不怕困難,努力動手練習,萌發自我的事情自我做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幼兒穿著套頭衫,教師身穿意見前后不一樣花紋的套頭衫。
活動過程:
一、認識衣服的衣領、袖口及衣服的里外。
教師指著自我衣服的不一樣部位提問:
1、教師:誰明白教師衣服的這個地方叫什么呢?
2、教師:哪里是衣服的里面,哪里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又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相互交流自我的經驗,并得出結論:衣服的外面顏色比較鮮艷比較漂亮,而衣服的里面顏色比較難看并有縫的線。
二、幼兒嘗試自我脫衣服和褲子。
教師請幼兒自我試著脫衣服和褲子。教師在幼兒嘗試的過程中注意幫忙一些有困難的幼兒,鼓勵大家盡量自我想辦法脫衣服和褲子。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表演脫套頭衫和褲子。讓幼兒觀察、了解正確地脫衣服忽然褲子的方法。
四、幼兒自由練習脫套頭衫和褲子,教師在過程中進行個別指導。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學習看圖念兒歌,進一步熟悉穿脫套頭衫的順序和折疊衣服的方法。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中小班教案《慶祝元宵節》02-22
幼兒園大班《大中國》的教案05-03
《大中國》教案03-08
大中國幼兒園主題綜合教案08-19
幼兒園大中小班《元旦迎新年活動》教案范文01-08
大中國教案07-28
大中國教案07-28
大中國教案07-28
大中國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