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骨碌碌》教案(精選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會骨碌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側身滾動的方法模擬某一滾動的物體,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重點:
重點用側身滾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節奏鮮明、輕松的音樂。
2、粘有雙面膠的“果子”若干。
3、幼兒學習資源④22-23頁。
活動環節:
1、學做骨碌操。
(1)帶領幼兒將雙手手臂彎曲,按兒歌節奏前后環繞,做手部骨碌操: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來和你做游戲。
(2)請幼兒將雙手食指環繞,做一次手指骨碌操。
2、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你的身體還會有哪些部位會轉動?請你試一試。”
(2)教師與幼兒一起嘗試轉動頭、胳膊、腰、腳等部位,隨機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的各個部位。
3、滾動身體,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
(1)現在我們用身體來學一學滾動的東西。
引導幼兒在干凈的地面上,自由滾動,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這樣滾動像什么。
(2)想一想,怎樣讓自己滾動的時間更長一些。
(3)請個別幼兒做滾動動作,其余幼兒說一說他們像什么在骨碌碌(如球、坦克、小蝸牛等)。
4、游戲“小刺猬背果果”。
幼兒手膝著地向前爬,看見“果子”就側身翻滾或向前翻滾,使“果子”粘到背上。最后請幼兒相互拿下,看看誰的多。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④22-23頁。
教學反思: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是《綱要》對于健康活動的一個要球。而游戲的方法永遠是孩子們最喜歡和最愿意接受的。借助游戲《刺猬摘果子》來進一步讓孩子練習翻滾的動作是本次活動的高潮。如何讓孩子們更大程度地進入游戲活動更是關鍵。
因此,我首先創設情景:幫兔媽媽摘果子來吸引孩子們,讓孩子們從練習滾動的環節自然轉入到鞏固練習環節。而是否有效掌握、領會游戲的規則又是游戲成功的首要條件,因而我又通過兔媽媽講解規則——老師借用兔媽媽的話講解規則的兩次講解,有效地讓孩子關注到了規則,從而能正確地開展游戲。同時在這個環節中,兔媽媽自然地介入游戲活動,不但有助于游戲的真實性,而且大大解決游戲時老師關注孩子們程度,正是如此“雙管齊下”的方式,鞏固練習的環節順利、有效,孩子們成功地體驗到了游戲的樂趣!,
同時,在活動中我積極實施“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的原則,讓孩子們在數一數中轉動關節、讓孩子們找一找、動一動的探索發現、請孩子們按顏色種類放置果子、引導孩子和兔媽媽說謝謝等禮貌用語,注重孩子全方位發展。當然,在活動中還是有一些細節值得我們再去推敲和思考的,因為細節的處理的好,對活動的有效起著更大的作用。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能夠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2、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3、鍛煉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寬敞、安全的室內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骨碌碌
引導幼兒將手臂彎曲,按兒歌節奏前后環繞,做手部骨碌操: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和你來做游戲。
2、請幼兒將食指環繞做一次手指骨碌操。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談話:你的身體上還有哪些部位會轉動?請幼兒試試。
(2)教師與幼兒一起嘗試轉動頭、胳膊、腰、腳等部位,隨機教育幼兒要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2、放音樂,大家一起運動起來。
3、引導幼兒練習滾動身體,知道滾動時腰保護好自己。
(1)引導幼兒自由在地上滾動,對于不會的幼兒可給予幫助,請幼兒說說滾動時腰注意保護身體的哪些部位,提醒幼兒控制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2)幼兒分組比賽,注意保護自己的方法。
三、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
師:“小朋友,快到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來做豐盛的午餐吧。”帶領幼兒從揉面,搟面、拉面、下面到鍋等環節,做全身的放松活動。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滾動身體,初步掌握橫躺滾動作,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2.體驗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嘗試滾動身體,初步掌握橫躺滾動作,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身體各部位的名稱;知道小刺猬是滾著采果子的。
2.物質準備:音樂、草地、果園背景;后面粘好雙面膠的果子若干;
筐子一個;鈴鼓一個;墊子、數字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進行熱身,探索身體可以轉動的部位。
●1.手指骨碌操。
師:刺猬寶寶要和媽媽去果園背果子,先來練練本領,看看誰的身體最靈敏、滾動身體本領高。先做小手骨碌操吧:我會骨碌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我們一起玩游戲。
●2.組織幼兒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師:你們的小身體上除了小手還有哪些地方會轉動?快找一找、轉一轉吧。
師:我發現了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身體上會轉的地方,誰愿意到前面來表演給大家看?
幼:我的頭會轉動。
師:你的頭轉得真好!我們跟他學一學轉轉頭,(邊說兒歌邊做動作)我的頭轉一轉。
師:誰和他轉動的地方不一樣?
幼:我的胳膊會轉動。
●3、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將探索的玩法進行完整動作。
■二、嘗試練習滾動身體,初步掌握橫躺滾動作,知道滾動時自我保護的簡單方法。
●1、分成兩組探索身體橫躺滾的方法。
師:寶貝們身體可真靈活,現在咱們開始練骨碌碌滾一滾的本領啦。你是怎樣讓身體滾動起來的?
幼兒分成兩組進行練習,教師觀察幼兒橫躺滾的動作。
●2.請個別幼兒表演滾動身體,了解保護自己的方法。
師:小朋友用各種方法來滾動身體,都很棒!請他們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全體幼兒再練習身體滾動的本領。
●3、聽節奏練習雙手爬和身體滾動的本領,鍛煉身體靈敏性。
師:寶貝滾動本領頂呱呱,要看看大家的反應快不快,兩個寶寶來
比賽,當鼓聲慢的話要滾動身體,鼓聲快的話要變成雙手爬呀爬。
●4、游戲:背果子。
師:本領練好了,我們要去果園背果子了,有兩個果園,一個果園要爬著鉆過山洞,一個要走過獨木橋,看到果子之后打個滾,快速跑回媽媽身邊來,摘下果子數一數,把果子放到籃子里,找到合適的數字貼在身上,可以幫助后面的小伙伴摘下身上的果子來。請兩名幼兒先去背果子,然后再分組進行游戲。
■三、在洗澡游戲中放松身體。
寶貝們太能干了,背回來的果子可真不少,現在身上也臟了,也累了,讓我們一起洗個澡吧,跟隨音樂放松身體。
▲課后反思:
針對本次活動,有優勢也有不足。
●1、組織活動過程中牢記目標,并在各個環節中進行滲透。
活動的目標不僅有動作方面的要求,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
情況,又加入了自我保護方面的內容,這也是我對教育目標的稍作調整,在活動中也較好地實現了這一點。
●2、注重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去試一試,營造溫馨的活動氛圍,投入到活動中,鼓勵孩子們去試一試、玩一玩,探索身體關節的轉一轉,側身骨碌碌滾一滾,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人,老師更多的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3、以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保持良好的學習和探索興趣。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這是《指南》中明確指出的,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是他們的最愛,我將游戲貫穿始終,讓他們始終保持著高漲的興趣,和小伙伴一起鍛煉本領、去果園背果子。
●4、注重各個領域的自然滲透,孩子們全面發展。
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當中,我非常注重讓孩子們充分動手、動腦,聽節奏變換動作、背回果子點數取數、探索可轉動的身體部位等,很自然地將音樂、數學、科學、社會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整合,讓孩子們在一節活動當中獲得更多的發展。
不足:
1、在活動中教師的投入程度還要再好一些,比如有次會說“小朋友”,投入角色不夠。
2、語速有些過快了,尤其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放慢速度,把小結和各個環節的要求再說得更清楚就更好了。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側身滾動的方法模擬某一滾動物體,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2.體驗身體滾動帶來的快樂。
3.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4.培養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1.節奏鮮明、輕快的音樂。
2.粘有雙面膠的“果子”若干。
3.清理干凈的地板。
4.幼兒學習資源④第22~23頁。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學做骨碌操》
(1)帶領幼兒雙手手臂彎曲,按兒歌節奏前后環繞,做手部骨碌操: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骨碌骨碌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和你來做游戲。
(2)請幼兒將雙手食指環繞,做一次手指骨碌操。
2.自由探索身體上會轉動的部位。
(1)小朋友你的身體還有哪些部位會轉動?請你試一試。
(2)教師與幼兒一起嘗試轉動頭、胳膊、腰、腳等部位,隨機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3.滾動身體,體驗身體滾動的快樂。
(1)現在我們要用身體來學一學滾動的東西。
引導幼兒在干凈的地板上自由地滾動,對于不會滾的幼兒可給與幫助。請幼兒說說這樣滾動像什么。
(2)想一想,怎樣讓自己滾動的時間更長一點。
(3)請個別幼兒做滾動動作,其與幼兒說一說他們像什么在骨碌碌。
4.游戲:小刺猬背果子。
向幼兒介紹游戲玩法:幼兒手膝著地向前爬,看見“果子”就側身翻滾,使“果子”粘在背上。最后請幼兒相互把“果子”拿下來,看看誰的多。
5.放松活動。
讓我們一起聽音樂來放松一下,先來轉轉頭,我的頭兒轉一轉,再來放松放松肩膀,我的肩膀轉一轉,小胳膊學小鳥飛一飛,捶捶腿,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忙捶捶背。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④第22~23頁。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滾球的方法,練習將皮球從起點滾到終點,初步學習直線滾球和繞障礙物滾球。
2.在教師的語言提示和自己的嘗試練習過程中,逐漸探索又快又穩的滾球方法,產生玩球的愿望和興趣。
3.在活動中努力聽清教師的要求,堅持將自己的球滾到終點,體驗游戲的快樂。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1.玩皮球,引導幼兒自由探索玩皮球的方法,看誰的花樣多,和別人玩的不一樣。
2.教師和幼兒邊唱歌曲《大皮球》邊玩大皮球的游戲。
教師邊拍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兒低,一會兒高。"念到"跳跳跳"時,幼兒就變成"皮球"隨意蹦跳。
3.引導幼兒學習球貼在地面用力向前滾、兩手分開接的方法。提醒幼兒注意兩人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4.學習直線滾球和饒障礙滾球。嘗試把球從起點直線滾到終點直線。
師:今天,大皮球又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做游戲了,皮球想從你們的面前一直滾到紅線那里,小朋友你能幫助它們嗎?
5.幼兒人手一只皮球,練習將球從起點滾到終點后,再將球取回站在老師周圍。
6.師:你們覺得皮球怎樣才能滾得又快又穩?
教師總結:小朋友要跟著皮球往前跑,而且滾球時不能用勁太大。
7.幼兒再次嘗試把皮球從起點滾到終點。
8.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皮球扔進筐子里,然后帶領所有幼兒坐在場地旁跟隨老師的口令做放松腿部的動作。(幼兒教育)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各類能滾動的物體,體驗玩滾動游戲的樂趣,引發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
2.愿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現。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1-2種自己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活動重點:
探索怎樣把物體滾動起來。
活動難點:
了解物體滾動的原因。
審美元素:
探索活動的成功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喜悅,能夠激發人向更高更難的方向發出挑戰和進取,本次活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師:你帶來的是什么?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4.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并交流各自經驗,了解什么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后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并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么能滾起來呢?
教師小結: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會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我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動起來。
活動反思:
活動中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活動學習的環境,讓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從而感知滾動的科學現象,形成圓圓的東西能滾動的關鍵經驗。整個活動孩子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觀察力、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達成度極高。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圓的東西能滾動。
2.用語言表達滾動現象。
3.對滾動現象有好奇心。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難點:
發現物體表面的不同,并用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
1.能滾動的物體、不能滾動的物體。
2.百寶箱、小卡片若干(與實物相符)、畫有笑臉和哭臉的塑料筐、集體記錄單。
3.活動前玩過汽車,感受過輪子滾動的特征。
活動流程:
一、談話
出示百寶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
桌上的東西,你們知道哪個能滾著玩?
出示集體記錄單,幼兒交流,教師出示小卡片記錄。
二、自由探索
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選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試玩,看看你選的玩具能不能滾動。
三、分類游戲
1.出示笑臉和哭臉的塑料筐,將能滾動的東西放在笑臉筐里,不能滾動的東西放在哭臉筐里。教師記錄。
2.用語言和動作解釋“滾動”現象。
玩具是怎樣滾動的?用動作表示。
四、尋找游戲
1.尋找其他可滾動的物體。
2.用語言表述發現。
五、交流
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知道圓圓的東西能滾動。
我們找到的東西都有一個什么本領?都像什么形狀?
教師小結:圓圓的東西都可以滾動。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滾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的特點,以幼兒興趣為切入點,不斷豐富活動內容和材料,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活動學習的環境,讓幼兒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從而感知滾動的科學現象,形成圓圓的東西能滾動的關鍵經驗。整個活動孩子們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觀察力、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目標達成度極高。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叫出球體、圓柱體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特征。
2、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發展其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能滾動及不能滾動的物品。
2、表面平滑度不同的木版若干。
活動過程
一、找出能滾動的東西。
1、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品,要求在玩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樣玩的?還發現了什么?
2、幼兒選擇空地玩玩具,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各種玩法。
3、提問:你玩了什么東西,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新的發現?
(幼兒根據自己的玩法回答,如:“我玩的是可樂桶,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滾。”“我玩的是方積木,我一推它,它就向前滑。”等)
4、分類:請幼兒分別將能滾的和不能滾的玩具放在兩個筐中,并請能力強的幼兒檢查是否放對了。
二、區分能滾的東西有什么不一樣
1、讓幼兒再玩一玩能滾的物品,玩的時候向不同的方向滾一滾、擋一擋,將各種能滾的物品比一比,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幼兒帶著問題自由操作,教師從旁觀察,并適時給予指導)
2、提問:在玩會滾動的東西時,你發現了什么?(如:“我玩的是小球,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向別的方向滾,我把小球放在地上,它站不住總向周圍滾。”又如:“我玩的是可樂桶,一推,它就向前滾,一擋,它就停下來。我把小可樂桶放在桌上,它能立住。”等)
3、分類:請幼兒分別把能向不同方向滾的玩具和只能向前后或左右滾的
4、豐富幼兒有關知識:能向不同方向滾的叫做球體,兩端是圓形且一樣大,中間一樣粗,只能向兩個方向滾動的叫圓柱體。
5、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一講:還有什么東西是球體?圓柱體?
三、實驗活動
1、幼兒用球體和圓柱體分別放在不同的木板上滾一滾,看有什么不一樣?
2、老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木板表面平與不平,東西在上面滾的速度不一樣;木板放置的`斜度不一樣,東西在上面滾的速度也不一樣。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9
一、走
1. 按節奏上下肢協調走
指導要點:側重左右腳落地時機(老師必須有口令提示),在強調擺臂動作為對側臂前后擺動。
2. 變化走:
中班:聽信號變速走。
指導要點:發展幼兒靈敏素質,設定的信號必須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夠了解,并且能夠比繞容易的區分兩個信號的不同,以便在活動中做出相應的速度變化。加速走時,要求步子比慢走時要小,但頻率要快,手臂的擺臂速度也隨之加快。
二、跑:
1. 自然跑:
中班:按節奏,上下肢協調的跑
指導要點:強調腳的蹬伸和擺動的協調,以及兩臂的擺動,配合軀干協調的轉動,步子大些,落地輕些、擺臂用力些。
2. 變化跑:
中班:聽信號變速跑。
指導要點:方法同:聽信號變速走。強調跑的動作要領。
3. 走跑交替
中班:走跑交替跑200米。
指導要點:A. 走到跑聽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擺做出跑的動作,同時兩臂迅速由直臂變成曲臂前后擺動,身體稍微向前傾斜。 B. 跑到走: 聽到走的指令,迅速轉變為走的動作,并且能夠調整自己呼吸。
4. 追逐跑:
-----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
指導要點:強調條件限制----在指定的范圍內; A. 追趕者要講究方法,比如緊急起動的能力或者個人追;
B. 躲閃的小朋友要有靈活躲避的能力。
5. 快速跑:200米。
指導要點:強調下肢蹬擺充分,步幅要大,頻率要快,擺臂要用力,上體稍微向前傾斜,目視前方。
三、 跳
1. 跳高---自然擺臂連續跳起觸摸物體---物體離幼兒舉手指尖上方20厘米。
指導要點: 落地時候屈膝緩沖,突出連續跳的特點。要求垂直向上跳,不要向前跳。掌握指尖觸摸物體的時機。
2. 跳遠
-----在直線兩側向前跳。
指導要點:注意髖部的預擺。
3. 高出往下跳:
------雙腳站立,從30公分高出往下跳,落地輕巧。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稍微向前傾斜,落地緩沖,落地緩沖,注意身體平衡。
4. 立定跳遠
-----跳距離不少于30公分。
指導要點:預備:腿部稍微彎曲,兩臂向后擺動,身體稍微向前傾斜。
起跳:腿蹬直,雙臂向前擺動,展體,使身體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5. 助跑跳:
----助跑起跳,距離不少于40公分.
指導要點:向前運動中, 單腳起跳,蹬地用力,方向要正,落地后不要驟停,應該繼續向前跑幾步.
四, ’投擲---投遠
-----能在肩上揮臂投擲.
指導要點:預備時候能夠轉體引臂, 投擲時候能夠轉體,揮動大臂帶動小臂將投擲物向前上方扔出.
五、 平衡訓練
1. 走平衡木----在平衡木上走,平衡木須寬20cm, 高30cm.
雙手側平舉以此調節身體平衡,走步時候步副小,擺腿低,單腿支撐的時間短,上體直,眼看正前方。
2. 身體自轉-----原地自轉3圈不跌倒。
指導要點:以前腳掌為旋轉軸,腳跟提起,腳腕用力挺直,上體正直,頭部端正,以髖部腰部轉動帶動上體,雙臂自然擺動幫助身體轉動。
3. 閉目向前走:----閉目向前走10步。
指導要點:閉目之前先對準目標正面站立,記住目標的方位,走時身體要正,頸部挺直,出腳之后方向要正,向前移動步幅要小。
六、 爬-----手腳著地屈膝向前爬。
指導要點:蹬伸腿時,膝部蹬伸力量和兩臂的推撐力量結合,爬動時候,仰頭向前看。
七、 鉆
-----能夠在60cm的障礙物下面鉆來鉆去。
指導要點:低頭、彎腰、屈膝。
八、 滾----團身滾(后滾翻)
按照臀部、腰部、背部、肩部、頭部的順序依次接觸軟墊向后滾動,當頭后部接觸軟墊時,兩手壓小腿往回向前滾至蹲撐。
九、 列隊
----聽信號切斷分隊走。
口令:切斷分隊----走!
指導要點:先將幼兒分成前后人數相等的若干組,聽到口令后,每組第一名幼兒按教師指定的方向走,后面的幼兒跟隨行進。
中大班:一路縱隊跑
口令:跑步=----走。立------定!
指導要點:大班幼兒可以用前腳掌著地跑,同時身體稍微向前傾,兩臂前后自然擺動; 中班幼兒要求上下肢協調,輕松跑步前進。 小班幼兒僅僅要求自然跑即可,。
十、 球類游戲
1. 互拋互接求
A. 拋傳動作:兩手握住球的兩側,放于腹前,兩腿稍微彎曲,上體稍微向前傾斜,拋球時,蹬腿展體揮臂曲腕,將球拋出。
B. 雙手接球動作:正確判斷球的方位、速度、距離,及時向來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好接球手型,各種接球動作都應該手心對準來球,球觸手后,雙手及時向后緩沖來球。
2. 自拋自接球
指導要點:拋球方向正直,高度要符合自己的接球能力,接球時手張開,掌心向上,接球高時,球觸手后,要有緩沖動作。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應該生活化,也就是說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幼兒的身邊取材,小班幼兒對自己周圍的環境及事物一直都有很大的好奇心,他們總喜歡摸摸這,看看那,我們應該在平時多給他們一些自由探索的機會,引發幼兒對生活中熟悉的東西進行再觀察,再探究。于是我就選擇了這節科學活動《滾一滾》。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2、在探索、觀察各種物體滾動的過程中,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征。
3、能體驗探索滾動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初步感知發現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征。
活動難點:
在探索、觀察的過程中對不同物體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會滾動的東西,如皮球,薯片筒,圓柱、圓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狀的積木,瓶子,圓柱形干電池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1、師:前幾天,魏老師請小朋友收集了很多材料寶寶,現在請小朋友把材料寶寶拿出來,玩一玩,然后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么?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各自經驗,引導幼兒說出剛才是怎么玩的。
(二)幼兒再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滾動的物體。
師:你的材料寶寶能滾動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嘗試用語言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知道圓形的東西都能滾動起來。
師小結:圓形的東西都能滾動起來,方形、三角形的東西不能滾動。(評析: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幼兒自己的嘗試、比較發現不同形狀的物體是否能滾動)
(三)出示圖表記錄,引導幼兒發現滾動的物體,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滾動現象的理解。
師:今天小朋友學會了新的本領,現在請小朋友幫魏老師找一找,哪些物品會滾動?
(四)拓展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能夠滾動的物體。
師:今天我們玩了滾一滾的游戲,知道了圓形的東西能夠滾動,在生活中你發現有什么東西也是滾動的呢?
(五)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來源于孩子的生活,是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的操作探索為主,且緊密圍繞著“滾動”這個有趣的現象而展開,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為幼兒提供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機會和條件,淡化了“教和學”的界限,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體驗玩滾動游戲的樂趣,滿足了幼兒的探索欲望,使幼兒在玩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2、活動內容有趣,操作性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在探索活動中,層層遞進加深了探究難度,但是在教師的適時指點和引導下使得難點迎刃而解,整個活動在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氣氛中進行,讓幼兒始終保持濃烈的興趣,使教育極富感染力,效果甚為理想,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3、活動環節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活動中以球為切入點,在二次操作的過程當中,逐層遞進、層層加深,教師有層次、有步驟的拋出探索要求,幼兒帶著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每個環節間有著內在的聯系,有助于推進幼兒較深入探究滾動物體的外形特征和它們的不同現象,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體驗發現的樂趣。
4、實效性強,面向全體幼兒,共同參與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探究氛圍、使每位幼兒都有參與探索和發現的機會,所有的科學現象都是讓幼兒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獲得的。真正讓每個幼兒做到在“玩中學”“做中學”促使幼兒自主地與材料的互動中建構經驗,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中不足的是:本次活動有些單一,活動過程中只探索了哪些物體能夠滾動,哪些物體不能夠滾動,其實不同的滾動物體他們的滾動面也的不一樣的,這點應該在活動中也有所體現,讓幼兒有所了解,這樣有助于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本活動選自建構式小班教材。玩,是幼兒的天性,在本美術活動中,重在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知色彩,體驗珠子滾畫的快樂,培養幼兒對色彩產生興趣的同時認識三原色。
活動目標:
1、認識三原色,嘗試用珠子進行滾畫并觀察珠子滾畫的軌跡
2、能愉快地參與玩色活動。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顏色每組各一盤,珠子。
2、鞋盒蓋子人手一個,濕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
1、教師出示珠子。
今天我請珠子來畫畫,猜猜珠子可以怎么畫畫呢?可以在哪里畫畫?
2、幼兒討論,激發幼兒作畫的愿望。
二、認識材料,并演示講解操作方法
1、教師介紹材料
認識三種顏色的顏料(紅、黃、藍)、鞋盒蓋子、彈珠
2、示范珠子蘸色作畫的方法。
(1)將珠子放到顏料盤里滾動,它就會傳說彩色衣服
(2)把珠子放到盒子里,兩手拿著盒子輕輕晃動,珠子就開始畫畫啦。
(3)沒有顏色了,還可以到其他顏料盤里滾一下,繼續畫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各種嘗試,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
2、可以引導幼兒觀察色彩重疊發生的變化。
四、集體欣賞作品
1、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說說珠珠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2、教師帶領幼兒整理材料。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的發展水平來講,本次教學中運用勺子將彈珠舀起來,這種需要小肌肉群活動的動手能力不太理想,需要老師的幫助,然而將雙手托起,紙盒子東搖搖西晃晃,訓練大肌肉及胳膊活動能力,得到較為適宜的訓練。
本次活動主要得到愉悅情感的體驗,玩的開心是有的,但是要得到美麗的涂畫作品還需改進。
改進:
1、彈珠大小
2、顏料的濃厚深淺
3、彈珠作畫的線圖,扭一扭、跳一跳、沖一沖。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初步學會彈珠滾畫的各種方法。
2、在掌握滾畫技巧的基礎上大膽想象,自由創作。
3、體驗彈珠滾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玻璃彈珠若干,鞋盒蓋子每人一個,畫有花瓶的白紙白紙。
2、四種顏料(紅、黃、藍、綠)放在小盤里,每桌兩種顏色,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欣賞滾畫作品
師: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引導有二說一說
師:猜一猜畫師怎么畫出來的?
幼兒猜測
幼:顏料,彈珠。
師:對了,這些畫叫彈珠滾畫,今天我們也來用顏料和彈珠畫畫。
2.幼兒自由探索。
師:彈珠放在紙上會怎么動?我們該怎么做?
請幼兒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3.教師示范
師:現在老師就用這些方法和顏料寶寶做游戲。
注意事項:用勺子勺彈珠,邊上刮一刮;放在籃子里讓彈珠動起來。
4.幼兒嘗試操作。
師:請小朋友用一種顏料試一試。
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像什么。
5.第二次操作,換一種顏色。
師:彈珠上的顏色沒有了怎么辦?
再一次強調操作常規。
6.教師講評
將孩子的作品拍下來,放在電視里欣賞。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像什么?
師:小朋友們都畫得很棒,表揚一下自己。老師啊在你們的作品里藏了一小秘密,大家一起來看看。(在紙的反面印了花瓶的圖案,用剪刀把花瓶給剪下來,就變成了一只彩色花瓶了)好看嗎?
活動延伸:
下課后小朋友們把花瓶剪下來,我們一起用彩色花瓶裝飾我們的教室,好嗎?
教學反思:
為了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本學期,我鼓起勇氣承擔了美術組的優質課展示,通過這次活動,向大家學習了更多關于美術領域方面的知識了。我把這次活動和自己教研組的行為跟進課結合在一起,在第一次上課后,集組內老師的智慧,大家從活動目標的指定、活動環節、過程、結尾處提出合理、科學的建議,供我作參考,于是修改后我進行了第二次的跟進,由于覺得自己對幼兒作品評價這一塊的經驗不足,因此在這一次,我請我們美術組的大組長金娟老師提供支持與幫助。金老師不愧為是美術組的高手,她真摯的給我提了幾點建議,對我的幫助又更進了一步,她針對我的課堂表現,指點我課堂上對幼兒的指導語應突出趣味性和有效性;讓我明確了幼兒作品的評價應圍繞本次活動中的目標展開及范例出現的適宜時機等。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水果的名稱,學習分類。
2、學習側身滾→朝指定方向側身滾,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3、體驗參與的快樂。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參與的樂趣,體驗活動的快樂。
(難點)朝指定方向側身滾。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若干(多于幼兒人數),大筐2只,情緒圖標2個(開心和不開心),攝像機、電視機、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導入活動,激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有很多的水果娃娃到我們
(2)班來做客,你們看看都有些誰呀?”(教師一一出示各種水果)
二、自由探索,引發幼兒的好奇。
1、幼兒自由探索。
①“水果娃娃要和我們來做游戲啦!請每位小朋友拿幾個水果來滾一滾,看看哪些水果娃娃會咕嚕咕嚕滾?”
②幼兒自由探索。(教師觀察提問:你拿的是什么水果?它會咕嚕咕嚕滾嗎?)
2、學習分類。
“來來來,讓水果娃娃們休息一下吧!老師這兒有兩個筐,筐上有兩個圖標,請你將會滾的水果娃娃放到開心的筐里,不會滾的水果娃娃放到不開心的筐里。”(幼兒學習分類)
三、親身參與,體驗活動的樂趣。
1、幼兒自由探索……側身滾
“讓我們也來學學水果娃娃咕嚕咕嚕滾吧!”(幼兒在場地上自由滾,教師提問個別幼兒:你剛才學哪個水果娃娃了?)(活動實錄)
2、幼兒觀看錄像
“你們剛才都學許多水果娃娃滾了,你是怎么滾的呢?老師這兒有一件寶貝(攝像機),它把你們剛才滾的樣子都拍下來了,你們想看嗎?”(幼兒看錄像)
3、再次探索——朝指定方向滾
“剛才ⅹⅹ、ⅹⅹ、ⅹⅹ小朋友滾得可真棒,我們也來學一學,請這幾個小朋友先滾到那邊去。”“你們來做小老師,看看誰滾得最棒!”(幼兒再次探索,練習朝指定方向側身滾)
4、游戲——進一步鞏固朝指定方向側身滾
①到小貓家作客:“滾累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呦,這兒是小雞的家,找找還有哪些小動物的家(小鴨、小貓和小鳥)你們想先到誰家去玩?”“我們就滾到小貓家去吧,學學小貓走路。”
②按幼兒意愿滾到小鴨、小雞和小鳥家,學小鴨、小雞走和小鳥飛。
四、玩玩吃吃,愉快地結束活動。
“今天,我們和水果娃娃交了朋友,學會了新的本領,你們高興嗎?水果娃娃們都滾臟了,請你們每人去拿一個水果娃娃,我們去洗一洗吃水果嘍!”
開門見山導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
讓幼兒自由探索,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發揮每位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用圖標來表示,讓幼兒能夠直接感知到分類的層次,給幼兒以直觀的印象。這里的分類沒有劃一的標準,只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來學習分類,“開心和不開心”擬人化的語言適合小班幼兒的特點。
形象的話語引導,讓幼兒有參與活動的欲望,幼兒在自由地學習各種滾的方法。
使用現代化媒體,將幼兒自己的形象直接展示,能夠牢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再次探索,有一定的目的,練習朝指定方向側身滾。
通過游戲,進一步鞏固練習朝指定方向側身滾。利用游戲情境,讓幼兒不覺得有多次練習的疲勞。按幼兒意愿選擇小動物的家,充分體現了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
在洗水果,吃水果中讓幼兒愉快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向幼兒提供了觀察、比較的材料,幼兒通過親手實驗,自己觀察、分析、比較,然后教師再幫助他們得出結論。這個過程猶如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為幼兒提供了積極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機會,并使他們體會到"有所發現"的喜悅。
《我會骨碌碌》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對圓的物體感興趣。
2、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圓的物體是會滾動的。
活動準備:
1、電動泡泡槍
2、課件:《裝輪胎》
3、幼兒操作材料:球類、輪胎、車里外胎、游泳圈、奶粉罐、三角形(方形)大積木、木質大線軸、廢舊光盤、大飲料瓶等(每人至少一件)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
1、教師出示泡泡槍,:“看,老師給大家帶什么好玩的啦?”
“快來和泡泡做游戲吧。”師幼共同玩泡泡。
2、仔細看一看泡泡是什么樣的?
你還發現泡泡什么秘密?
泡泡圓圓的,有大有小真好玩。
輕輕一吹泡泡就會飛起來,落下的泡泡不見了。
二、滾一滾
除了泡泡是圓圓的,老師還帶來許多圓圓的好玩的玩具呢?
1、出示各種球類,讓孩子認識。
2、它們會滾嗎?幼兒玩一玩,試一試。
這么多圓圓的球。它們會滾嗎?為什么會滾?
它是圓圓的,摸上去圓溜溜,圓圓的球兒滾呀滾,圓圓的球兒都會滾。
三、試一試
除了圓圓的球兒會滾,老師這兒還有許多好玩的玩具呢?想不想玩一玩?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玩具會滾,哪些不會滾?請大家都選一件自己喜歡的試一試。
1、幼兒操作體驗(其中包含三角形和方形物體)。
可以和小伙伴之間交換著玩一玩,每樣都可以去試一試。
2、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滾嗎?怎么滾的?為什么?
有的身體是圓圓的,只要將它躺下來,它就會滾。
有的周圍是圓圓的,把它豎起來,它也會滾起來。
會滾的玩具真好玩。
3、展示三角形、方形積木(如果沒人玩:“為什么沒人跟它們玩?它會滾嗎?為什么?
原來,三角形、方形的東西都有角有棱,所以它不會滾,
4、Flash動畫《裝輪胎》
嘀嘀——一輛小汽車
引導幼兒發現:汽車少了什么?
這里有三種輪子,看看都有什么形狀的?
你想給小汽車裝上什么形狀的輪子呢?
原來,汽車裝上圓形的輪子跑起來這么快,又快又穩。
四、活動延伸
孩子們,會滾的玩具好玩嗎?除了今天我們玩過的這些,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今天我們回去就找一找,找到了告訴你的小伙伴,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處,就是關于“滾動”這一個詞,應該給予簡單的解釋:圓形的東西能滾動。
【《我會骨碌碌》教案】相關文章:
《我會骨碌碌》教案09-28
小班教案《我會骨碌碌》09-12
小班健康我會骨碌碌教案07-16
小班健康教案:我會骨碌碌09-26
小班體育我會骨碌碌教案09-26
《我會骨碌碌》教案9篇09-28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我會骨碌碌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骨碌碌08-23
幼兒園健康我會骨碌碌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