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精選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1
活動目標:
1、觀察食物加工的過程,知道雞蛋是有營養的,吃雞蛋對身體有幫助。
2、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生雞蛋,電暖鍋、棉花糖、巧克力、雞蛋餅干等食品。
活動過程:
1、出示雞蛋
讓幼兒預測雞蛋剝去殼以后是什么樣子的?
打開雞蛋,看看雞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2、共同討論
什么時候雞蛋才會變成我們平時吃的樣子?
3、師生一起煮雞蛋,分享煮熟的雞蛋,自己動手剝雞蛋,選擇自己愛吃的調料。
4、出示幾種食品,請幼兒幫助辨別哪種食品中有雞蛋的成分。
5、表現表達,生活中的各種蛋制品。
6、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2
活動目標:
1、知道雞蛋是母雞下的,了解生雞蛋與熟雞蛋的構造及不同。
2、了解雞蛋的吃法,知道雞蛋有營養,培養幼兒不挑食得好習慣。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鍛煉小肌肉。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熟雞蛋20個幼兒自備
2、生雞蛋1個,沙拉醬1瓶
3、雞蛋吃法圖,字卡,乳膠,餐盤、餐碗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雞媽媽找蛋》。“雞媽媽的蛋在哪里呢?”
2、請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覺雞蛋。
摸一摸蛋殼有什么感覺?
看一看蛋殼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聞一聞雞蛋有什么味道?
互相比一比誰的雞蛋大些,誰的小些?
請幼兒數一數全班有多少個蛋?
3、請幼兒剝開雞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4、老師出示雞蛋請幼兒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
提問:為什么不一樣?
哪里不一樣?
雞媽媽生出來的生雞蛋還是熟雞蛋?
生雞蛋怎樣才能變成熟雞蛋?
你們吃過那些有雞蛋做成的東西?(出示吃法圖)
5、幼兒品嘗雞蛋制品及動手制作雞蛋沙拉
討論:你吃到了什么,什么樣子的,什么味道的,怎么做成的等等
6、總結:讓幼兒了解雞蛋是有營養的,教育幼兒不挑食。
“雞媽媽感謝小朋友們幫助他找到了蛋,送給你們一些禮物,請你們到活動區去發現吧”
區域準備
美工區:裝飾蛋寶寶
表演區:雞媽媽找蛋
數學區:蛋寶寶益智
操作區:制作蛋花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從中發現知識、學習知識、學會技能,以達到獲取經驗、建構概念,培養能力的.目的。 目標貼近孩子的生活。活動中讓幼兒通過說蛋、剝蛋、吃蛋、找蛋、多媒體課件等、引發幼兒的積極性。準備充分、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本次教學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導入過程中并沒有吸引孩子,特別是老師總是在幫孩子們回答問題。
通過交流讓我對原有的經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我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完善自己。我會在以后不斷的努力,取長補短,也謝謝大家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3
活動目標
1、觀察煎雞蛋的過程,了解雞蛋從液態到固態的變化。
2、嘗試在黑色底板紙上用棉簽、水粉等材料表現煎雞蛋的形態。
3、在看、聞、嘗、做的過程中享受煎雞蛋帶來的愉悅,體驗成就感。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雞蛋在鍋里變化的過程,并能用水粉棉簽畫表現煎雞蛋的形態。
難點:在繪畫過程中能夠較好控制棉簽,表現煎雞蛋的形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生雞蛋是液態的;有過棉簽水粉畫的.經驗。
2、物質準備: 食品材料:生雞蛋3-4只,電磁爐一只,不粘鍋勺一套,牙簽若干。 操作材料:黑色底板紙,黃白水粉顏料,棉簽。 攝像機,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回憶吃雞蛋的經驗,引起幼兒興趣。
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吃過雞蛋嗎?你吃的雞蛋是怎么做的?(各種做法)
你們知道煎雞蛋是怎么做的嗎?我們來請陳老師做給我們看看吧!
二、觀察教師煎雞蛋的過程,發現雞蛋在鍋中的變化。
幼兒通過視頻觀察煎雞蛋的過程,通過看、聽、聞、說的方式了解雞蛋受熱過程中的變化,感受煎雞蛋的顏色及外形特點。
三、棉簽水粉畫“煎雞蛋”(背景音樂)
1、出示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并嘗試畫荷包蛋的方法。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用棉簽繞圈涂畫的方法。
2、請幼兒做小廚師用棉簽水粉畫的方法來“做”煎雞蛋。
3、展示,小結。
4、請幼兒品嘗煎好的雞蛋。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開展的很溫馨,富有生活氣息,和幼兒平時的生活結合的很緊密。幼兒在活動中自然被調動了情緒,懷著很高的興致進行繪畫,畫的快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向老師申請再做一個“煎雞蛋”。藝術活動的開展就是這樣,要讓每一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從而豐富美的情趣。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4
一、活動意圖:
為了讓幼兒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學習剝蛋殼的方法,我利用雞蛋實物讓幼兒區分生熟雞蛋并親身體驗剝蛋殼的樂趣,使幼兒對熟雞蛋有初步的認識。《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在幼兒嘗試剝蛋殼之中,培養幼兒大膽嘗試,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剝蛋殼的方法,并能大膽嘗試;
2、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并能用語言表達;
3、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剝蛋殼的方法,并能大膽嘗試。
難點: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并能用語言表達。
四、活動準備:
PPT課件、熟雞蛋若干、生雞蛋一個、塑料小刀,容器,環保一次性桌布、蛋糕盤、紙巾。
五、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
2、實物展示,激發興趣。
3、動手操作,體驗快樂。
六、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PPT導入,引出雞蛋。
2、認知部分:結合實物,進行玩蛋、剝蛋、切蛋、嘗蛋。
3、結束部分: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并學會分享。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熟悉、有趣、充滿奧秘,而這一切都吸引著好奇的`幼兒,為學習情境的創設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礎。在品嘗各種各樣的雞蛋制品時,讓幼兒感受、體驗、理解、反思、領悟,自然而然地獲得了與具體情境緊密關聯的知識,并啟迪了自身的智慧。而且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始終有濃厚的興趣。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5
活動目的:
1、觀察食物加工的過程,知道ji蛋是有營養的,吃ji蛋對身體。
2、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準備:
生ji蛋,電暖鍋、棉花糖、巧克力、ji蛋餅干等食品。
活動過程:
1、 出示ji蛋
讓幼兒預測ji蛋剝去殼以后是什么樣子的?
打開ji蛋,看看ji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2、 共同討論
什么時候ji蛋才會變成我們平時吃的樣子?
3、 師生一起煮ji蛋,分享煮熟的ji蛋,自己動手剝ji蛋,選擇自己愛吃的調料。
4、 出示幾種食品,請幼兒幫助辨別哪種食品中有ji蛋的成分。
5、 表現表達,生活中的各種蛋制品。
6、延伸活動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6
教材分析:
雞蛋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它營養豐富,變化多樣,是一種非常適合孩子吃的食物。通常孩子們對熟悉雞蛋比較熟悉,但很少接觸并仔細觀察過雞蛋。本活動從孩子觀察、觸摸生雞蛋入手,嘗試用工具打雞蛋,對孩子來說既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接著再結合兒歌,觀察與發現雞蛋烹飪前后的有趣變化,在品嘗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滿足感,引導幼兒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培養愛吃雞蛋的良好飲食習慣。
活動目標:
1.感受雞蛋打散后經過煎、煮或蒸等烹飪方法后的奇妙變化
2.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培養愛吃雞蛋的良好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個孩子帶生雞蛋、煮雞蛋各一只;
2.小碗,小勺子人手一份,電磁爐,鍋、鏟,調味品
活動過程:
一、區分熟與生的雞蛋,嘗試打散雞蛋。
1.出示熟蛋與生蛋,請幼兒觀察并區分,并說明方法與理由。
2.猜猜雞蛋里有什么?(蛋清、蛋白)它們分別是怎樣的?
3.磕開生雞蛋,觀察蛋清與蛋白,同時用手觸摸,說說有什么感覺?(滑滑的,粘粘的)分別像什么?
4.引導幼兒嘗試用工具打散雞蛋,結合兒歌,邊念兒歌邊打雞蛋。
“小勺手中拿,來跟蛋兒玩一玩,勺兒沿著碗沿走,走得慢來走得快,蛋清蛋黃抱一起,樂得顏色全變黃。”
5.說一說雞蛋打散前后的變化。
二、觀察雞蛋的不同做法,感受雞蛋的不同變化
1.根據經驗,想想、說說將雞蛋煮熟以后的變化。
2.老師分別展示炒雞蛋、煎雞蛋、煮雞蛋湯,請幼兒觀察雞蛋生與熟時的'區別,蛋清與蛋白的不同變化。
三、品嘗雞蛋
請嘗一嘗用不同方法制作的雞蛋,提醒幼兒不要燙傷嘴巴。
四、討論雞蛋的其他做法,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
1.結合生活經驗說說雞蛋還有哪些吃法?你最愛吃怎樣烹飪的雞蛋?
2.說說為什么每天要吃一個雞蛋,知道雞蛋對大腦發育和身體健康的作用。
五、課后延伸:生活區“小吃店”
提供白色、黃色的泡沫紙,皺紋紙,讓幼兒嘗試制作煎雞蛋,炒雞蛋。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7
一、活動設計思路
我班的孩子這一階段一直在玩“沉與浮”的游戲。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找來了各種物品放入水中進行實驗,如:橡皮泥、小木塊、泡末、回形針、乒乓球、紙張、塑料積木等等。觀察其在水中沉浮的情況并做好記錄。孩子們不僅越玩興趣越高,而且在個別孩子的帶動下,大家還玩出了新花樣:想辦法將沉入水中的物品讓它浮起來;浮在水面上的物品讓它沉下去。而在“乒乓球沉下去”的實驗中,孩子通過自己反復的操作,發現了:原來,在乒乓球的一面沾上厚厚的橡皮泥,乒乓球就能沉下去了。活動結束后,有孩子提出:老師那硬幣能浮起來嗎?為了支持和延續孩子探究的興趣,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硬幣浮起來》。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激發幼兒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探索哪些物體更容易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體驗交流、分享經驗與合作的樂趣。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三、活動準備
一元硬幣、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樹葉、記號筆(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裝有清水的大盆4個,干抹布8塊;記錄表(與幼兒人數相同)。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操作興趣
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么?
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盆里,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幼兒討論。)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沉下去。到底會怎樣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2、討論
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硬幣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樣了?(沉下去了。)那么現在請你們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呢?
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3、動手操作,大膽嘗試
(1)剛才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幾種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讓幼兒了解其名稱。)
(2)猜一猜,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在你覺得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3)動手操作。下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來試試吧,看誰能使硬幣浮起來。
提醒幼兒注意幾點要求:a.每組一個大臉盆,玩的時候,不能擠,更不能搶,要互相謙讓,遵守紀律,因為我們馬上要成為小學生了。b.注意別把水灑到桌上或地上。c.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將用過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開擺放,同時看看成功了沒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試過后,在記錄表“結果”一欄后面記錄,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兒進行嘗試,動手操作。
4、交流,分享
請1—2名猜想與實際操作結果都一致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同時展示記錄表),讓他們說說,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辦法讓硬幣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種材料(泡沫盤子)。把你們這一組的硬幣一個一個依次疊起來放在盤子中間,看這次硬幣會怎樣?學習記錄:幾枚硬幣放上去會使盤子跟硬幣都沉下去,就在記錄表上泡沫盤子下面的空格里寫上數字幾。大家商量好,誰來操作,誰來記錄。
(2)幼兒探索。
(3)交流、分享各組的新發現。
6、教學延伸
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就讓它又浮起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如鐵塊放入水中會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會浮在水面上……)(用繪畫形式表現。)
五、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六、活動反思
《讓硬幣浮起來》這一課題選材貼近幼兒生活。日常生活中,幼兒對沉浮現象很感興趣,基于此,我選擇將小小的硬幣作為操作的材料和工具,通過讓幼兒動手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既貼近幼兒生活,又簡單、方便,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激發了幼兒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探究是滿足幼兒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幼兒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滿足感、興奮感和自信心,同時探究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自身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幼兒自己建構起來的,是幼兒真正理解和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屬于孩子的。活動中,我提供了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樹葉等材質、形狀、大小不同的多種輔助材料,讓幼兒在多次操作比較中體驗到各種材質不同的材料在硬幣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獲得了“積木、泡沫盤子、塑料瓶蓋等材料能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而薄紙板、大樹葉等材料不能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感性經驗,增進了幼兒對硬幣及其他物體屬性的了解。孩子們與操作材料積極互動,在玩中做,玩中說,玩中學,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真正發揮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另外孩子們通過動手實驗,動腦思考,動手記錄,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和記錄與同伴交流,體現了分享經驗的快樂,并產生了“我想做,我能行”的積極的學習態度。
本次活動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幼兒操作的水盆不夠大,導致操作時擁擠。
2、我班幼兒填寫記錄卡,平時練習較少,因此有部分幼兒作記錄時在“猜一猜”欄是空的。
3、在合作探索疊硬幣這一環節,所發的時間太多,不是活動的主目標,評課教師建議將這一環節放到下一個活動課探索。這一環節可讓在第一次操作沒有成功的幼兒繼續操作直到成功。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 8
目的要求
1、初步了解雞蛋的特征,想象并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雞出殼的情景。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知道雞蛋是從哪里來的。
(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準備
1、雞蛋若干,每組以盤打開的雞蛋。
2、材料包:大、小規格的貓、狗、雞的形象圖各一個。
內容與指導
一、產生興趣
1、邊出示動物形象邊聽教師講述故事《雞媽媽和她的寶寶》。
2、雞媽媽為什么傷心?(她生下的寶寶沒有小手小腳,不會叫媽媽)
3、后來雞媽媽還傷心嗎?為什么?
二、探索雞蛋里的秘密
1、雞蛋真神奇,它的`里面會鉆出小雞,我們來看看它的秘密吧。
2、幼兒人手一只蛋,摸摸看看,感覺蛋的外形。
3、幼兒分小組觀察打開的蛋。
4、黃黃的、白白的各是什么?
5、引導幼兒用光溜溜、圓圓的、白的、黃的等詞語描述雞蛋的特征。
三、小雞出殼
1、請幼兒扮演蹲在蛋殼(呼啦圈)里尚未孵出來的小雞。
2、教師邊描述情景,邊帶領幼兒表演小雞出殼時的情形。
3、根據幼兒興趣,可重復模仿小雞出殼的過程。
四、活動結束。
五、延伸:有這么多小雞寶寶出生了,媽媽真高興,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吧!
活動反思:
《雞蛋里的秘密》是一次科學活動,活動以故事“雞媽媽和她的寶寶”作為引子,讓幼兒產生探索的興趣。了解雞蛋的外形特征和內部構造,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本來是想把故事完整的說一遍,結果孩子們在講述中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沒有嘴巴,沒有手,是一個怪物!我決定把故事一分為二,讓孩子們先討論,也是對已有經驗的一種表達。我問,這個寶寶是雞媽媽的孩子嗎?孩子回答后,我馬上接著說;雞蛋真神奇,它的里面會鉆出小雞,我們來看看它的秘密吧!互動較為自然。
在讓幼兒摸摸感受蛋的外形時,滑滑的,涼涼的,后面的孩子都是照搬前面的幾個孩子,我沒有及時的引導幼兒用光溜溜,圓圓的,白的,黃的等詞語描述雞蛋的特征。有幾個孩子觀察的很仔細:上面有一個個小的洞洞。通過雞蛋的圖片孩子們認識了蛋白,蛋黃和蛋清,我又給每一組都準備了一個打開的雞蛋,讓他們去觀察這三部分都在哪里,蛋白在哪里呀?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就上來了,我也給了孩子們自己去發現的機會,最后我總結了生雞蛋和熟雞蛋的不一樣的地方,雖然并沒有講的很深入但是也讓孩子們有了兩者不同區分的初步印象。
我想,在活動中為幼兒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注意隨機教育,適當保留一些有難度的內容讓幼兒自己去嘗試、探索,這點很重要。
【中班教案我愛吃雞蛋】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雞蛋我愛吃教案06-16
中班健康教案雞蛋教案03-10
日記我愛吃雞蛋600字以上5篇12-20
我愛吃的水果教案09-17
中班美術教案雞蛋哥哥03-17
我愛吃的水果中班語言教案(通用17篇)10-27
幼兒園中班教案《我愛吃蔬菜》含反思09-29
我愛吃的水果教案三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