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編4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橋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橋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親自實驗過程中,認識紙橋的形狀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積極地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3、開展學生獨立的探究活動,并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4、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重難點:
在自主探究中發現橋的承受力大小與橋的剖面形狀有關系。
活動準備:
1、 A4紙(每組5張)
2、 直尺、剪刀或小刀、膠水或雙面膠或、字典、砝碼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導入,創設情境
1、欣賞橋的圖片
2、認識橋的組成(板書:橋)
師:看了剛才的圖片,再聯系我們生活中的橋,想想橋有哪幾部分組成?
生:由橋面和橋墩組成。
3、想辦法自己搭橋
(1)師:生活中的橋都是用哪些材料造的?可是現在我們沒有水泥、石頭等材料,你能利用我們現有的東西也來搭一座橋嗎?
為什么看似柔弱的紙張能承受這么重的重量?
這節課,我們就來搭一座紙橋(板書課題:紙橋)
(2) 師:現在老師先來搭一座紙橋。我拿兩個字典做橋墩,這里老師強調一點,兩個橋墩之間的距離大于15cm。(師量距離)接著我用一張A4紙來做橋面。
4、認識平面橋的力量很小。
師:看,橋搭好了,那這橋怎么樣呢?我們來試一試。老師手上有一個砝碼,現在我把它放在橋面上,看看會發生什么現象?(橋面塌了)
師:橋面為什么會塌?
5、提出問題
師:平面橋真是太不結實了,連一個砝碼都承受不了,能承受的重量太小了。但是一座橋最重要的是什么啊?要能夠承受足夠的重量。(板書:承重)
那你們能不能想辦法,不改變橋墩的距離,還是用這些紙,重新設計橋面,讓它能承受住更多的重量呢?
那今天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舉行一場紙橋承重比賽,請同學們來做設計師,看哪組同學設計的橋面承受能力強。
二、設計、制作橋面
1、出示比賽規則
既然是比賽,那就要有比賽規則,請同學們注意比賽規則。(課件)誰愿意來給同學們讀一讀?
(1)用5張a4開紙制作橋面(折、裁、剪、粘、貼)
(2)紙橋跨度不少于15厘米,橋面距離桌面高度不少于4厘米
(3)在橋面上放砝碼,承受重物最多者為優勝
(4)各小組給本組的橋面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5)使用小刀、剪刀時注意安全
2、猜想那種形狀的橋面承受力最大
明確了而制作要求和比賽規則后,你想要做一個什么樣的紙橋來參加比賽呢?開動你的腦筋想一想,看看誰的想法最奇特,與眾不同。
三、紙橋承重比賽
1、各組上臺比賽,記錄結果
現在我宣布科技興趣小組紙橋承重比賽正式開始!
請各組代表帶上你們的作品到前面來,先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介紹完后聽我口令開始擺砝碼,其他同學一起來為他們加油鼓勁好不好。
2、揭曉比賽結果
經過緊張的測試,我們的比賽結果終于出來了:XX組同學設計的XXXX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奪得了本次比賽的勝利,讓我們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3、啟發學生思考,得出結論: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剛才的實驗結果,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師:你認為橋的承受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系?
生:與橋面形狀有關系。
小結:橋的承受力大小與它的形狀有關.
四、聯系生活
1、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發現什么?
2、師總結
生活中改變物體形狀的做法不光運用在造橋中,還有好多的地方應用了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有很多物體,為了增加承受力,往往要改變它的形狀。讓我們看幾個優秀的作品,(課件)注意看,哪些物體它的哪個部分應用了我們今天學的道理。
只要你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你就會發現大自然中的許多奧秘。最后,有一句話,老師要和同學們共勉:不斷嘗試,不斷探索,這就是科學發現的魅力。
橋教案 篇2
在本次活動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反思如下:
首先,在準備上,由于材料的選擇有問題,導致孩子們在開頭的導入中出現了答非所問的情況。我是用了彩色積木拼搭出了細細長長的小橋,提問“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木橋?”孩子們回答是一條彩色的橋。
解決方法: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準備上可以用我們班地上的拼版木塊,反正已經松動了,正好可以利用。
其次,在提問上還是局限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開頭告訴大家小熊要去奶奶家,并直接講述了要經過一條獨木橋,封鎖了孩子們的想象。“小熊很害怕,他走不過這條獨木橋,誰會幫助他?”“小熊讓媽媽把他抱過去,可是熊媽媽沒有抱小熊,她對小熊說……”一個提問一個陳述都是比較生硬的,如果能結合實際生活可能效果會更好。
解決方法:開頭可以讓孩子們自行想象:小熊去奶奶家,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這樣將孩子們的思維發散出去。后面的“小熊很害怕,他走不過這條獨木橋,誰會幫助他?”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可以提問“小熊第一個會想到誰?誰會在生活中會多多照顧他?”,孩子們會很容易地就想到了自己的媽媽,這個環節就很自然地過渡了。后面的“小熊讓媽媽把他抱過去,可是熊媽媽沒有抱小熊,她對小熊說……”可以換成“媽媽想小熊長大了,她會怎么對小熊說?”那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想象講述,教師在這部分可以歸納,整理成歌詞里的話。
再次,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在歌表演上,而我在引導孩子們歌表演的時候,又要讓孩子們唱歌又要讓孩子們做動作,而孩子們唱了歌就忘了表演,表演了就忘了唱歌。
解決方法:可以事先準備好歌曲的錄音,讓孩子們不用唱歌,就可以專心地表演了。
最后,由于本次活動是作為教研課展示的,理應更有深度地圍繞禮儀內容。在提問“在我們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小熊一樣遇到自己感到很害怕的事情,如果遇到了我們該怎么辦?”時,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情境,經歷地比較少,講述地更少,局限太大。
橋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此單元是學生在初中階段,首次接觸的'一個說明文單元,學生對說明文的認知結構才剛剛建構。因此根據本文的特點(本文是一篇美學小品文,詩意化的描寫文字和說明性的文字相互間出),教學中一方面旨在加強學生對說明文知識的掌握和鞏固,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并獲得一些簡單的審美常識。
課文簡析:
這篇美學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文中具有詩意的描寫性文字與帶有說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讓我們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美學常識。文章的語言也極具個性色彩。此處,作者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從獨特的角度發掘了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同時,也讓我們讀者能夠從美術工作者的獨到的視角,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到美好,而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這些景物并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煥發著美的靈性與頑強的生命力。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能根據說明文的常識和小品文的特點去學會自我分析文章。
二.過程與方法
1. 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段落中心句的方法來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2. 通過與《中國石拱本橋》的對比閱讀,來進一步掌握本文在內容與寫法上的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橋之美的領悟和熏陶,進而使學生能夠獲得一些簡單的審美方法,并培養自己健康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由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
2. 找出文中說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 引導學生能對本文的重點語句,學生入情入理的分析。
教學手段:
本文借助兩個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媒體之一:有關盧溝橋、寶帶橋、趙州橋、風雨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英國的康橋、《清明上河圖》里的虹橋、鄉間的小橋流水人家中的小橋等圖片。
媒體之二: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及一些問題的提示答案等。
教和學的過程
一.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文中所提及的橋。
二.提問:為什么看了這些圖片之后,能給人產生一種審美的愉悅之感?
引入:今天我們就來聽聽畫家吳冠中先生,是怎樣告訴大家這個答案的?
1.欣賞橋之美
2.思考并回答問題
整體感知(約6分鐘)提出默讀要求:
1. 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盡量做到不指讀,不回讀,不發出聲音來讀。
2. 對默讀的內容要進行最大限度的有效記憶。
1. 默讀課文
2. 根據記憶,簡單復述課文的內容
細研課文(約10分鐘)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以下所提出的問題及問題的答案提示)
一.說明文的角度來提出問題:
1. 從作者的角度看,橋之美主要體現在何處?
(讓學生把握被說明事物的特點)
2.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在文畫出能表示這些說明順序的句子或詞語。
3.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例說明。
4. 從說明的角度看,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如何?
5. 本文有哪些語句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周密性?試舉例說明。
二.從小品文的角度來提出問題:
1. 什么是小品文?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種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潑,內容多樣化。)
2.找出文中詩意化的描寫性語句,并簡述這些句子中所蘊含的情味。
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
2、理解作者的相關文學常識
3、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學謂語與教師的精講點撥結合起來
2、通過互動探究和交流展示翻譯課文
3、反復誦讀,體會文章的結構特色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西湖春月之美,品味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以及高雅的志趣
教學重點:雪后奇景的賞析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投影西湖圖片
俗語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是我國優美的名勝之一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筆墨來贊美它宋朝蘇東坡《飲湖上初晴雨后》中曾以古代美人西施比擬西湖:“水光瀲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今天,我們學習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寫的《西湖游記二則》中的《晚游六橋待月記》,看看作者是怎樣獨具慧眼,描繪西湖勝景的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學家,字中郎,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人他的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作品有《錦帆集》《解脫集》《瓶花齋集》等
(2)寫作背景:袁宏道于萬歷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師至江蘇吳縣任縣令,雖頗有政績,但卻感到“性與俗違,官非其器”,羨慕陶潛“歸去來兮”,萬歷二十五年春被準解官,此時恰如游鱗縱壑,大有“無官一身輕”的解脫之感,是年辭官后自春至夏,乃暢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東南山水名勝,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寄托 其追求自由的心靈,欣賞造化之奇妙將其所見所感形諸筆墨其中描敘杭州西湖山水風光的散文即十六篇之多
三、自學質疑:
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掌握下列詞語
夕嵐:傍晚的山光勒:抑制相次:一個接一個戀:迷住去:離開歌吹:唱歌奏樂粉汗:年輕婦女的汗艷冶:美麗,妖艷設色:用顏色描畫夕春:夕陽花態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態,柳的情調,山的容顏,水的意境受用:享用
四、互動探究和交流展示翻譯課文
1、學生翻譯,師生共同糾正
五、互動探究、精講點撥:分析欣賞本文,品味重點詞語、句子
(l)思考并討論問題
①作者認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節與時辰?
答:西湖是人間仙境,春夏秋冬、陰晴朝夕皆各有其美,但作者卻別具慧眼,情有獨鐘所以開篇便說:“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②為何西湖之春月為最盛,朝煙、夕嵐為一日之盛呢?
③西湖之月為最盛表現在哪里?
④按邏輯,本文應該在描寫“西湖最盛”“為春”之后,應接著描寫“西湖最盛”“為月”,但作者卻先寫了什么?
⑤本文有什么寫作特色?
六、課堂總結: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知本文所描繪的由白堤斷橋至蘇堤六橋一帶著日盛景,并顯示出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文章以審美感受為線索,按照游西湖的先后順序,用平實的文筆記敘了自己游西湖的感想和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而描繪春季杭州西湖美景時不尚夸飾,只就眼前之景點染幾筆,卻活畫出西湖的“靈性”,表達了與常人不同的獨到審美情趣,從而表現出作者的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以自然山水為樂的情感
七、課外作業:課后認真觀察校園的秋景,依照本文的方式,寫一篇《校園秋景圖》。
【【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編4篇】相關文章:
【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5-25
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編5篇04-16
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6-04
【實用】橋教案模板匯編6篇05-25
【精品】橋教案模板匯編5篇05-23
【熱門】橋教案模板匯編6篇06-03
關于橋教案模板匯編4篇05-12
【熱門】橋教案模板匯編5篇05-09
【精選】橋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5-23
精選橋教案模板匯總7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