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

時間:2022-05-13 11:03:49 教案 我要投稿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教學教案(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精選6篇)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3、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屋檐、佩帶、措施、誣陷、傳頌"等詞語。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2、教學難點: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復述課文。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手段、

  方法:朗讀、討論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導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節到底是怎么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合句子說說屈原為什么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么?

  3、默讀課文,說說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么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么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注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么強調"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贊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1)出示課件:

  屈原萬分悲憤,就在……

  (悲痛悲傷)

  (2)想想為什么填寫悲憤?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么?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么?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由來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五、作業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練習復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合作填寫題詞。

  (1)題詞:

  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端午節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們( )、( )、( )現在的端午節( )。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著復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四、布置作業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小報。

  30 端午節的由來

  傳統節日--屈原

  憂國憂民--投江自盡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2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各年齡段主題活動目標年齡段 小班主要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四、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 "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資源利用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3)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一)小班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主要涉及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指導語: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指導語:粽子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有什么味道?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指導語: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指導語: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指導語:怎么做綠豆糕?(根據討論情況,請個別幼兒示范綠豆糕的制作方法。)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指導語:做綠豆糕時要注意什么?

  教學反思:

  課上,我把重點放在了端午節的習俗上,如: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做香包、掛艾草等,以及人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在這些習俗中,孩子們對包粽子比較熟悉,其次,對賽龍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其他的習俗在我們這里并不多見,所以就沒有作為重點去講。而且端午習俗較多,也都離孩子生活經驗較遠,只需孩子了解,所以沒有講得太細,以免內容深奧不便于孩子的理解。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語言組織以及提問上,應該再貼近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才會有更好的課堂氣氛。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過的傳統節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的經驗,體驗端午節的民俗氛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節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活動反思

  重新站上講臺,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學校里上公開課,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開始緊鑼密鼓地做準備。在一番對課文和相關資料的細致研讀后,大致的教學思路逐漸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講的東西很多,但要上好課顯然不宜面面俱到。本著“一課一得”的有效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學習精彩的場景描寫”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案并付諸實施。

  臨到上課時,教室后面坐著的一排老師讓我的學生們多少有些緊張,我自覺準備還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勵他們。整節課基本上順利地按計劃進行,也基本達到我所預期的教學目標。但課還沒上完,我已經有了遺憾之感。因為臨場發揮的能力和經驗的欠缺,交流討論場景鑒賞和實踐場景描寫兩個板塊完成得比較倉促,未能達到應有的程度和水平。

  現在想來,這些應該算是我對自己的教學所做的最原生態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聽了各位前輩和同仁的評價之后開始的。他們在給予肯定的同時,給了我很多切實有力、極富啟發性的指點。我歸納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語文課應該實現內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勝質則野,質勝文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我想,為人、為文固然要追求文質兼美,上課也應該以此為旨歸。而我這節課在處理內容和形式時有些偏頗,執著于窮盡對描寫手法的鑒賞,而對課文本身的核心內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動的是濃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也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體現,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而我卻未能加以強化,這是一處不容忽視的敗筆。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內容的傾向,多配的動畫圖片有點喧賓奪主。

  第二,語文課應該實現方法的落實掌握。本課中,我著重以《端午日》的場景描寫為例子,系統地總結了文中所體現的各種描寫方法。遺憾的是,我在講授這個環節時沒有進行強化總結,這使得學生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流于倉促和浮泛,對這幾種描寫方法的認知不夠扎實。在隨后的對“追鴨競賽”的場景描寫中,有的學生就沒有能夠有意識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練習。

  第三,語文課必須重視語文特有的感悟體驗。在本課中,我在強化方法的指導的同時,弱化了對朗讀的要求。我想,語文課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導,更要有朗讀感悟,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的。上課時當把二者有機結合,以理解促進朗讀,用朗讀體現理解。

  再次回望開公開課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無形的.壓力,然而也深知這些壓力正是成長的契機。我想,也只有在不斷的歷練與反思中才能不斷地成長吧。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介紹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

  課文首先介紹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插艾葉等,然后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的詩人屈原的,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課文的第3、4自然段講屈原遭陷害被流放到南方。秦國攻打楚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屈原萬分悲憤,就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了。這部分內容集中表現了屈原的愛國精神。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輔佐楚王實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深受百姓愛戴。但他卻遭到權貴的誣陷,被楚王流放到南方。但他仍然熱愛祖國,關注人民的疾苦,寫了很多愛國詩歌。楚國被秦國侵占后,屈原萬分悲憤,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

  課文第5、6自然段講屈原投江后,楚國百姓十分悲痛,想出各種辦法祭奠他。得知屈原投江后,老百姓先是“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說明百姓十分愛戴屈原,來救他的人很多。接著講人們沒有撈到他的尸體時,又把“大米、雞蛋”等食物投到江里祭奠他,祈禱江里的水族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有人還把雄黃酒倒進水里想藥昏蛟龍,使它無法張口。這些都體現了人們對屈原的愛戴之情。然后講有人夢見“屈原的容顏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辦法,讓屈原能夠吃到。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祭奠屈原都往水中投粽子,這一天也逐漸成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課文最后一自然段講人們祭奠屈原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今天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等習俗。

  課文有些內容為學生所熟悉,如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有的內容學生不太清楚,如端午節的由來及其意義。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他們的探究心理。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學習復述課文。

  3.認識“粽、檐、輔、措、誣、頌”6個生字,會寫“佩、戴、措、施、疏、頌、駕、尸、俗”9個字,掌握“佩帶、愛戴、措施、誣陷、傳頌、尸體、習俗”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建議

  1.課前布置學生閱讀有關書籍或訪問家長,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及屈原這個歷史人物。

  2.要求認識的6個生字,可以讓學生在自讀課文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然后同桌或小組同學間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并互相檢查是否會認這些字。最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糾正讀音、識記字形。

  要求會寫的9個字中,“戴”“駕”2個字字形較復雜,要重點進行指導。

  3.學生初讀課文后,讓他們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使學生對端午節的由來和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4.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到屈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干”“在他的輔佐下,楚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漸漸強盛起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所以百姓對他十分愛戴。即使他被流放,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關注人民的疾苦”,還寫了很多愛國詩歌。當秦國占領了楚國的首都時,他十分悲憤,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正因為屈原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所以在他投江自盡后,人們十分悲痛,想方設法祭奠他、懷念他。

  5.屈原投江后,百姓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在學生交流討論時,要抓住課文第5、6自然段的關鍵語句來理解,并適時指導學生朗讀,體會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和懷念。如“楚國的百姓知道后,放聲大哭,他們像潮水一樣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這一句,“像潮水一樣”說明百姓都十分愛戴屈原,來救他的人很多。又如有人夢見屈原很消瘦,以為是水中的蛟龍魚蝦吃了人們投下的食物,“那怎么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這一句,是說人們懷著美好的愿望想找出一個辦法讓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終于”說明大家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才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6.學生熟讀課文、理解內容之后,再讓他們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先可以在小組里說一說、評一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還可以布置學生回家后把端午節的由來說給家長、好伙伴聽。

  7.建議本課教學3課時。

  教學資料

  1.詞語解釋

  輔佐:協助。

  愛戴:衷心敬愛與擁護,多用于對長輩。

  誣陷:誣告陷害。

  無中生有:指沒有事實依據而憑空捏造。

  讒言:陷害人的壞話。

  流放:將罪犯驅逐到邊遠的地方去生活或勞動的刑罰。

  汨羅江:發源于江西,流入洞庭湖。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祈禱:宗教儀式之一。以贊美、稟告、感謝、懇求等方式,向天、地、神等禱告,求福消災。課文中的“祈禱”包含有“懇求”的意思。

  2.介紹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3.課外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四年級下冊)中的《文成公主進藏》和《獵人海力布》。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5

  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如:賽龍舟、掛五端、吃五黃、佩香包等。

  (2)積極參與調查、交流、制作、討論等活動,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節日的經驗與感受,不斷豐富主題教育環境。

  (3)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體驗與同伴及弟弟、妹妹們齊心協力迎接挑戰的快樂。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1、我知道的端午節

  語言、社會

  集體

  2、包粽子

  藝術

  集體

  3、自制香包

  藝術

  分組

  4、折紙粽

  藝術

  分組區域

  5、熱鬧的賽龍舟

  語言、社會

  集體

  6、龍舟競賽

  健康、社會

  集體

  7、一起過端午

  綜合

  大帶小活動

  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體驗吃粽子的快樂。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

  活動準備:

  每組桌子放上大小形狀味道各不一樣的粽子一盤,濕巾紙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師在桌子上的盤子里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的,猜猜會是什么?

  ——幼兒摸一摸,是什么感覺?是什么形狀的,再猜猜會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這一會兒像……有一會兒像……會是什么呢?

  ——哇,原來是是香香的粽子

  2、嘗嘗說說——好香的粽子,你吃過嗎?什么味的?你們還想不想吃?

  ——幼兒吃粽子

  A、每位幼兒拿一個小粽子,自己來剝,剝下的粽葉放在盤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嗎?

  B、幼兒邊吃粽子邊隨機問: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狀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問與小結:

  ——吃粽子的時候先把什么解開。(繩子)然后剝開什么?(粽葉)

  ——你剛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們吃到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鮮鮮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紹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我們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會吃粽子呢?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呢?

  ——原來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有什么活動呢?(遷移活動:了解端午節的傳統風俗)寫王字掛香袋

  4、拓展游戲

  ——QQ粽子店環境創設: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種可以做餡的圖片;玩法:幼兒剪下做餡的圖片,貼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講講它的味道。

【端午節的教學教案(精選6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教案(精選7篇)05-12

有關端午節的教案(精選6篇)05-12

精選背影教學教案11-06

關于端午節的詳細教案(精選10篇)05-12

端午節包粽子的教案(精選5篇)05-12

難忘的端午節中班教案(精選12篇)05-12

端午節美術教案(精選6篇)05-12

幼兒端午節教案(精選18篇)05-12

端午節到了教案(精選10篇)05-12

中班端午節教案(精選6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