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音頻《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2、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
幼兒分組交流,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包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制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一、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鐘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二、做做玩玩:
要求:幼兒分組進行活動,在動手制作中體驗端午節的樂趣。
指導語:
1.剛才我們了解許多關于端午節有趣的事,你們想不想也來過一過端午節呢?今天我們這里有很多好玩的活動:有包粽子、做香包、編五彩繩、嘗粽子,你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參加,我們就來過個小小端午節吧!
2.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提醒幼兒需要洗手的可先去洗手。
。1)包粽子:粽葉、糯米、棗子、赤豆、花生、綠豆、豆板、血糯米、線
(2)做香包:緞帶、各種形狀的布、訂書器、棉花、縐紙、花露水、干花
(3)做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夾子
。4)品嘗粽子:各種味道的粽子、白糖、刀叉、濕巾紙、毛巾
。5)畫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泡沫塑料
三、活動分享:
1、教師:“剛才你在哪里過端午節了?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2、幼兒介紹或展示,教師做適當小結。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經驗準備:
幼兒有過端午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幼兒:端午節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ㄈ┮龑в變鹤约簞邮肿鲷兆。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活動反思:
在近期的業務學習中,園長曾指出我們老師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缺乏時代性和時尚性,活動設計不能很好地貼近生活,自己好好想想,的確平時可能過分地依賴“學習”一書,把以往比較重視的節日教育等方面都拋之腦后了,有的時候也只是在晨談活動中偶爾提起一下,以為孩子記住節日的名稱和日期就行了,卻不曾想到,就在這一次次不重視中,孩子喪失了無數獲取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機會。因此,趁端午節來臨之際,趕快糾正自己之前的錯誤做法,設計并實施了這樣一次端午節活動。
其實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孩子的發展,同時也是對老師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只有當老師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有可能不誤人子弟,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自己首先收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資料,尋找到一些課件,希望通過這些資料,讓孩子更好地獲取到有關端午節的知識。整個活動,因為自己事先做的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對孩子的回應比較游刃有余,同時對孩子的一些疑惑也能解答地比較到位。
縱觀整個活動,我覺得涵蓋的知識量是比較大的,所以每一個點并沒有挖得很深很透,對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包粽子的環節最后我沒有實施,把它當做之后的一個延伸活動來進行。
從孩子的表現來看,他們的興趣很高,能夠投入到活動中,通過這個活動,他們知道了屈原,了解了粽子的制作過程,這兩個點是他們比較關注的,我想如果把這些環節設計成幾個小活動,可能會更好,畢竟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在一個活動中解決太多的問題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是我考慮不周的地方。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二、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品嘗粽子,并講述。
3、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4、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5、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
四、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5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偃藗優槭裁匆^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谌藗兪怯媚男┓椒▉砑o念屈原的?
、奂偃缒闶乔瑖唤邮軇窀,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比較陌生。本活動開始時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話題。接著通過觀看卡通視頻,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最后通過觀看賽龍舟視頻,感受賽龍舟時的緊張的氣氛。屈原這個人物對于幼兒來說不熟悉,更不了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課堂效果來看,幼兒對于古代的國與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聽的有點含糊。但是對故事的大致思想還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兒都知道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中幼兒還是比較投入的。在屈原這個人物介紹這一方面還是需要再加強改進。讓幼兒更容易接受并學習。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認知方面)
3、讓幼兒學會完整講述生活經驗,發展語言講述連續性(技能方面)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播放視頻(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二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吃過粽子嗎?粽子長什么樣呀?
幼兒答····圓圓的有角的長長的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們摸摸看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狀呢(教師以小組形式分發粽子,請小朋友觀察)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時引導
2師:好了,現在老師再請小朋友們告訴你身邊的.小朋友,你吃過的粽子都是什么餡兒的,是甜的?咸的?還是辣的?(幼兒與鄰座伙伴結成對子,輪流講述)三引進新的講述經驗運用句型"不僅···還···"
1、教師通過提示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師:小朋友們,端午節,我們不僅包各種形狀的粽子,還品嘗了各種口味的粽子,對嗎?
2、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句型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想想,端午節你還做了什么,然后請小朋友用"不僅···還···"編成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教師引導幼兒,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做香包幼:端午節,我不僅在家幫媽媽包粽子,還和爸爸一起看賽龍舟。
幼:·······(幼兒運用句型,自由回答)四鞏固和遷移講述經驗教師可通過生活中其他的經驗講述鞏固句型運用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動腦筋想象,平時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不僅···還···"說哪些句子呢?
教師示范:
比如說,今天我在家不僅疊了自己的被子,還打掃了地板,媽媽夸我是個好孩子。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發言,運用句型講述平時生活。
經驗重點指導:
幼兒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活動評析此次活動通過濃厚的端午節節日氣氛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感受到濃重的節日氣氛和民族情感,從而引出句型讓幼兒在不斷理解認知的過程中運用此句型進行語言講述,幫助幼兒學會完整的講述。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7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精神。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4、參與節日游戲。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小結:
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1、大家見過龍舟嗎?它有什么特點?龍舟的中間是什么樣子的?兩頭呢?龍頭在哪里,像什么?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小結:
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1、龍舟需要幾個人呢?為什么一個人不行呢?龍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龍舟劃得又快,相互之間又不會碰撞呢?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師小結:
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劃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劃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奏地前后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游戲感受劃龍舟時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劃龍舟吧!現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游戲,我做鼓手為大家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后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劃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奏嘗試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劃龍舟的游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小結:
在玩這個游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劃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劃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么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劃龍舟游戲。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端午節傳說和習俗;
2、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粽子有不同風味;
3、愿意動手嘗試,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粽子
難道:讓幼兒嘗試自己包粽子
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繩、配料、豆沙、大棗、咸肉、果脯、五彩線等
活動過程
1、老師講端午節的傳說,然后給小朋友帶上五彩線;
2、老師帶著小朋友進入廚房,認識包粽子的各種材料;
3、請炊事員為幼兒做示范怎樣包粽子,用粽繩扎好,重點示范卷粽葉和取、包、捆、扎的方法;
4、幼兒親自動手嘗試著包粽子,教師及廚房工作人員協助幼兒卷葉、捆扎,也可以讓幼兒兩人一組共同包成,在幼兒需要時,教師或炊事員可手把手的教幼兒包粽子;
結束:
粽子煮好后讓幼兒把自己包的'粽子,解開系粽子的繩子,打開粽葉,觀察粽子里面有什么顏色的。
延伸:
老師讓幼兒吃粽子,說一說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的節日氣息。
活動準備:
1、端午節一些習俗的圖片或實物。
2、屈原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沒有來上幼兒園呢?你們家昨天是怎么過端午節的?
2、老師帶來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東西,慶小朋友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這是什么?誰知道它們的名字?你在哪里看過它們?(向幼兒介紹端午習俗:農歷五月初一講菖蒲和艾草掛在門口,端午節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這是什么?你們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嗎?(介紹粽子的'做法和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5、出示賽龍舟的圖片:除了在門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節人們還會干什么?(結合圖片簡單介紹賽龍舟的場景。)
6、人們為什么要在端午節插艾草、吃粽子和賽龍舟呢?
二、端午節的由來
1、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和賽龍舟,都是為了一個人,下面老師給你們講講關于這個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圖片,引導幼兒從外形、衣著等方面了解這個人是古代的人。
3、介紹關于屈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叫屈原的人,他很愛自己的祖國,為了把自己的祖國建設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議,但是沒有人聽他的,他還被趕出了自己的國家,出去流浪。后來他的國家被別的國家欺負了,他很傷心,就跳江自殺了,他跳江的那天剛好是農歷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愛他,怕江里魚會咬他的身體,所以漁夫敲著鑼鼓去打撈他的身體,還一邊把準備好的粽子和雄黃酒倒進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4、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那在端午節,人們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學習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有人把端午節人們要做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兒歌。
3、幼兒完整朗誦兒歌。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0
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印_@些活動都適合大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農歷五月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3、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文化(重點),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難點);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
活動準備
1、實物:扎好的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香袋,咸蛋,粽子
2、圖片:賽龍舟,粽子,懸掛艾葉與菖蒲,彩色絲線,掛香囊,咸蛋,涂雄黃,字卡
活動過程:
導入:播放背景音樂,師生律動出場——乘火車(進站)
一、開始部分
1、打招呼
2、手指游戲——《手指歌》
二、基礎部分
1、談話導入,展示粽子,引出故事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呢?(粽子),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鮮肉粽子、咸肉粽子、紅豆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歡吃哪一種粽子?
。2)你們知不知道人們在什么節日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嗎?(幼兒討論后,教師揭示答案:五月五,端午節)
2、欣賞故事(要求幼兒安靜傾聽,理解故事內容)
3、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1)農歷五月五是什么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3)為什么這個節日要吃粽子?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葉等。
4、拓展延伸
(1)了解屈原的故事;(通過故事激發幼兒愛國情感)
(2)出示插艾草、香袋、咸蛋、涂雄黃、系彩色絲線的圖片,了解其用途。(幼兒討論)師:除了這兩個習俗,你們還知道別的端午節習俗嗎?還有許多習俗就躲在旁邊的小籃子里,你們去找一找,看一看,說一說,你們認識這些習俗嗎?(幼兒自由分組進行討論)師:哪一組來說說,你們看到的是端午節中的哪個習俗?幼兒邊說邊觀看圖片,說出來給幼兒展示相應的實物。(虛實結合,加深印象)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菖蒲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五索象征五條龍,民間傳說能降服鬼怪。
向幼兒介紹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的含義:在屈原投江的日子里,人們把米裝在竹筒里投入江中給他吃,后來人們怕蛟龍吃米,就用粽葉把米包起來,纏上蛟龍最怕的五彩線。還有一種傳說:古代有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叫屈原,他不幸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設立了"端午節"。"吃粽子"本義是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而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賽龍舟"相傳是為了撈救屈原;香包用紅、黃、藍、白、黑五彩絲線制作,里面裝有芳香的藥物,寓意是祛毒長命。
三、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跟讀兒歌
3、朗讀兒歌(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4、認讀字寶寶"龍舟、艾葉、粽子"
四、游戲部分——蘿卜蹲
教師出示圖片,幼兒根據自己手上的字寶寶做出蹲下的動作
五、活動結束(播放背景音樂,游戲退場)
師:端午節的習俗還有許許多多,你們喜歡過端午節嗎?假設今天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也來慶祝一下吧。你們想按哪種習俗過端午節?
師:那就讓我們用最熱鬧的方式來慶祝吧!
帶領幼兒玩賽龍舟游戲走出活動室(通過游戲增進對端午節習俗的認識)
六、活動效果與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欣賞故事、玩游戲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1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體驗集體吃粽子的快樂。
2.指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理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習慣。
3.能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端午節。
2.賽龍舟的錄像;幾個不同大小的香包;一個大粽子,幼兒每人一個小粽子。
3.教學掛圖《屈原的故事》;教學音帶《屈原的故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大粽子,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是什么味道?過什么節日要吃粽子?
——介紹節日名稱的"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中國人就要過端午節。
——提示語: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這個節日表示什么意思?讓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
2.講述故事,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出示掛圖,播放錄音《屈原的故事》。
——提問并小結:現在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劃船是為了尋找投江的屈原爺爺,粽子是扔進江里喂魚的,是為了魚兒不傷害屈原爺爺)
3.觀看錄像,感受賽龍舟是緊張、歡快的氣氛。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看賽龍舟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了解相關風俗活動
5.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請幼兒自己動手剝粽子,吃粽子。
——請幼兒交流粽子的味道。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此活動安排在端午節的前一周在開展。
2.組織幼兒自由閱讀相關才來哦,了解粽子的來歷、端午節里的民間風俗。請幼兒用橡皮泥報紙、繩子等材料做粽子,布置一個粽子展示會。
3.如果條件許可,活動前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的端午節的活動錄像,如賽龍舟、包粽子、做香包等,使用前后可讓幼兒觀看一系列端午節里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家長與孩子進行娛樂游戲"劃龍船",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教學反思:
通過“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蘊。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一些習俗。
2、會唱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
3、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獲得更多的端午節經驗。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
難點:學會并熟記端午節兒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驟。
三、活動準備:
1、粽子、賽龍舟的圖片,端午節介紹、屈原的故事,端午節兒歌一首。
2、制作粽子的材料:布、棉花、繩子
四、 活動過程:
1、展示圖片,老師提問,引出端午節
。1)展示粽子、賽龍舟的圖片
。2)老師提問“圖片里的是什么?什么節日會吃它?”(粽子)
“圖片里他們在做什么?什么節日會做這樣的活動?”(賽龍舟)
2、講述端午節的來歷以及有關習俗。
。1)老師提問“有哪些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什么時候是端午節,它又是怎么來的?”
。2)老師請兩名小朋友講一講自己了解的關于端午節的傳說。
。3)老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屈原遭到壞人陷害被楚王流放到了汨羅江,后來楚國最終被滅亡,但忠于楚國的屈原沒有投降的意思,就抱著大石頭自沉汨羅江了。當地人民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于是用五色線綁著做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逐漸演變成了如今吃粽子,劃龍舟的端午節。
3、教兒歌
(1)老師提問:端午節這一天里,人們會做那些事呢?
。2)老師把人們會在這天做的事編了一首兒歌,讓我們來學唱一下。
端午節,艷陽照, 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 娃娃樂得蹦又跳。
吃粽子,劃龍船, 紀念屈原永記牢。
4、出示粽子,教孩子包粽子
。1)教師提問:“剛剛在我們學的那首兒歌,我們知道了端午節要吃粽子,那小朋友們你們吃過粽子嗎?”
。2)拿出粽子,提問:“那小朋友你們會包粽子嗎?”“那你們想包粽子嗎?”“那么你們用小耳朵聽老師講解,用眼睛看老師做!
5、幼兒操作
。1)幼兒分組操作學習包粽子,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展示自己包的粽子,相互交流。
五、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3
設計意圖: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即將開展“粽子飄香”的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引導幼兒學習簡單地包粽子(折紙),并進行線描裝飾。
3、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粽子飄香》、《屈原的故事》的欣賞課件,長條狀的紙條與幼兒人數相等,彩帶、油性筆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明天我們因為什么節日放假呢?(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長條形的等等,并且有多種口味的.,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紅棗粽等等。
二、故事欣賞。
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1、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2、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诙宋绻澾@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飲雄黃酒、賽龍舟、佩香囊、戴五彩線等等)
三、教師示范講解:
師:為了表示我們對屈原敬佩與緬懷之情,讓我們也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教師示范講解:
1、先將紙條一端折成一個三角形;
2、順著三角形的一邊正反來回折,將整張紙條折成連續的多個三角形;
3、打開三角形;
4、在紙條的起端,順著折縫攏成一個立體的形狀,似錐形;
5、順著紙條上的縫往上卷繞,將紙條末端插入縫中;
6、用油性筆進行線描裝飾;
7、用彩帶捆綁裝飾。
四、幼兒制作粽子,教師巡回指導。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劃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皮筋龍舟”若干。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劃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戲:《劃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劃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劃龍舟。
。3)劃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松動作。
教學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 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活動準備:
PPT、3只粽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劉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
2、出示PPT,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小結: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來看看。
二、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過粽子嗎?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黃)
小結:原來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種各樣的餡兒,那你們知道什么時候要吃粽子呢?
2、簡單講述粽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粽
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大家要記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會講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分段觀看PPT,欣賞故事,
。ㄔ诿苊艿臉淞掷铩簿筒荒馨颜襾淼墓适轮v給小朋友們聽了。)
——那怎么辦呢?(幼兒討論)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繼續欣賞故事(老奶奶采來一把箬葉——誰就能講出有趣的故事來。)
——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故事。
6、松鼠圖片
——誰來了?小松鼠來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
小結: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講不出來
7、狐貍圖片
——小狐貍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貍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8、繼續欣賞故事(接著——只好搖搖頭。)
小結: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呢?真著急。
9、繼續欣賞故事(小松鼠,小狐貍——她一定把這些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小結: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劉老師帶來的'粽子也很神奇,來吃吃劉老師帶來的粽子,講講劉老師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聽話(“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誰聽見了奶奶用了哪兩樣東西包粽子?(箬葉、米)
——誰能把故事里說的什么樣的米、什么樣的箬葉講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話(“我愛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悄悄話是什么意思?(輕輕講,用心聽)
。ā獮槭裁磿䝼麇e?悄悄話是很難的,要用心聽、仔細聽、游戲才能玩下去,我們等會兒到教室里繼續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我們馬上要離開幼兒園,離開我們的好伙伴,上小學去了,那你有什么祝福的話要跟好朋友說嗎?
——你收到了什么祝福?你祝福了誰?
四、延伸
——孩子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聽奶奶講講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奶奶聽。
【有意義的端午節大班學科教案】相關文章:
有意義的大班端午節活動方案(精選11篇)06-16
有意義的端午節教案(通用26篇)06-01
大班端午節的教案12-02
大班端午節教案:《認識端午節》08-23
大班快樂端午節教案04-08
大班藝術端午節教案09-26
大班社會端午節教案09-30
大班藝術教案端午節08-25
大班端午節活動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