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洞洞是幼兒日常生活常見可尋的事物,教師通過環境布置和實物擺放讓幼兒尋找身體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學習生活環境中的洞洞延伸至更開闊的世界,使幼兒從感官到發現不斷獲得最為直接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知識,從愉悅的探尋和大膽講述中了解洞洞對于我們生活的用處。
教學目標:
1.激發幼兒運用感官尋找身邊的洞洞,體驗和老師同伴共同找洞的樂趣。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大膽表述感知內容。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1.活動室放置幼兒易于識別的洞洞實物若干(籃球架,口杯,書袋,垃圾桶)
2.不同類型的洞洞(如封閉的洞洞,盛放東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圖片若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尋找洞洞的游戲環節中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出幼兒主動的尋找身體,衣物和活動區中的洞洞,從而獲得最直接最豐富的有關洞洞的樂趣和作用。
教學難點:幼兒通過感官主動探尋和獲得基礎經驗后,教師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大膽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熟悉環境和幼兒,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好,黃老師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特意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玩找洞洞的游戲,孩子們你們找找看,你的身體上有洞洞嗎?它有什么用處?
2.游戲:“我的洞洞在哪里”---教師說孩子們(吃飯、看東西、聞氣味、聽聲音、)的洞洞在哪里?孩子們能迅速作出反應,激發出快樂情緒。
分析:因為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不足,難以直接感受和講述某一物品的形狀和特征,教師在活動導入時以簡單的提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而且是每個幼兒都樂意并能夠參與的找出自己身體上的洞洞,初步運用感官體驗了找洞的樂趣,并為下一環節尋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鋪墊。
二、相互尋找衣服上的洞洞,再次感知
1.幼兒相互尋找自己衣服上的.口袋,帽子,鞋子等物品的洞洞,進一步感知洞洞的用處和有趣。
(孩子們,我們的身體上的洞洞多有趣啊,現在請你們相互找找自己的衣服,鞋子,襪子上有洞洞嗎?它們有什么用?好玩嗎?)
2.請個別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在衣物上發現的洞洞,了解這些洞洞的基本用處。
分析:幼兒通過第一環節中游戲“我的洞洞在哪里”獲得的愉悅體驗和找洞樂趣后,幼兒的學習興趣已被激發出來,當教師請幼兒再次尋找衣物上的洞時,幼兒能積極主動好奇的去找尋和發現自己和同伴身上的各類洞洞,獲得更為豐富的感官體驗,(比如紐扣的洞,鞋子的洞,口袋的洞,)此時,教師應把握良好的提問契機,請個別觀察力較強愿意表達的幼兒及時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和相互分享經驗的喜悅。這也是本教學活動環節中的教學重點之一。
三、探尋發現大膽講述,體驗找洞樂趣
1.激發幼兒自主找尋和發現,體驗師生找洞的樂趣
(孩子們,我們的身體,衣服上有這么多有趣的洞洞,現在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還有哪些有趣的洞洞呢?)
將孩子四散開來,教師與孩子共同去尋找活動室區域中有洞的實物,尋找過程中,教師適當給予提示和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探尋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感知的內容,分享交流
找尋結束后,請幼兒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自己在找尋中發現的內容,回顧和體驗找洞的樂趣
3.感受與總結“有趣的洞洞
(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逐一出示2-3種洞洞圖片(封閉的洞洞,盛放東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小結洞洞的有趣和在生活中的用處,加深幼兒對洞洞的理解。
分析:本環節是活動中的一個重難點,重點在于提高了幼兒找尋洞洞的要求,雖然同樣的運用感官尋找洞洞,從自己的五官到身體衣物再拓寬到生活學習的環境,感官的視野不斷在擴大,于是幼兒找尋的范圍和難度也相應提升,所以在本環節的找尋中教師應起到良好的支持,引導與合作,給予幼兒提示和指導與幼兒一起探尋和發現。本活動的難點:當幼兒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洞洞的感官體驗后,教師應借助幼兒對洞洞的感官體驗積極引導和鼓勵幼兒將這種感受和發現及時大膽的表述出來,幫助幼兒對認識的洞洞用簡單的話歸納和總結,結合不同種類的洞洞圖片加深幼兒對洞洞的認識,了解洞洞在我們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用處,獲得簡單的生活經驗和知識。
四、延伸:“外面的洞洞更有趣”
(孩子們,我們在教室里身體上發現這么多好玩的洞洞。在我們的操場上還有更多有趣好玩的洞洞,現在,我們趕緊出發吧!)
隨著音樂,在老師搭建的門洞中孩子們排隊鉆洞離開活動室
活動結束
分析:打破界限,開闊視野,外面的世界總是很精彩,在幼兒的眼里也是,從自我到同伴到生活環境一層層推開我們視野能及的地方,大自然的萬事萬物總會教給我們太多的東西,螞蟻的洞,滑滑梯上的洞,水龍頭上的洞都藏著很多的樂趣和奧妙,讓孩子們更近距離的去感受生活中可看到可觸摸的洞,自我發現和感受,遠遠勝過教師站在那里告訴過他們的一切。
教學反思:
生活中小小的一事一物都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從選取題材設計到組織實施并非那么順利。比如在初次組織活動中第一環節是以出示實物讓幼兒感知再推進其他教學環節,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生活經驗的缺乏幼兒的感官尋找也比較有限,感受和講述都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師在教學實踐和修改反思如下幾點:
1、小班幼兒的生活認知才剛剛啟蒙,在設計綜合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發展特點,不以概念程式灌輸,而是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其參與的興趣,以他們自身所熟悉的身體,環境等方面入手,逐步的推進和加深對生活事物的認識。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打破常規的先認知再感受后總結的教學形式,小班幼兒具象思維發展良好,教師在游戲環節設置可以讓幼兒先感受先參與,在獲得體驗后師生共同學習歸納和小結。
3、游戲是幼兒的學習,讓幼兒在豐富的游戲中去感受,發現和學習,潛移默化中身心去感受,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運用游戲環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成功。
4、教師始終是幼兒活動中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應以這樣積極熱情的態度投身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支持幼兒參與,鼓勵與引導幼兒發現,與幼兒一起去發現生活中的秘密與快樂。
5、教育不是灌輸和局限,而是讓幼兒自主自由的去發現和感受。在本教學活動中,教師不約束和限制幼兒發現的每一處洞洞,只要是孩子自己發現的,都應給與肯定和鼓勵。而我們鼓勵幼兒所發現的視野也不僅僅是自己或者身邊,還有更廣闊的萬物之間,所以在延伸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推開了更大的一扇窗,鼓勵孩子們走出去大膽的找尋,只要是孩子自己找尋到的,就一定是他心里最美好和最快樂的。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講講自己發現的各種洞洞,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找洞洞的樂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發散能力。
3、幼兒初步嘗試能夠于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剪刀,小球,羊角球活動過程:
一、找洞洞
1、老師拿出一張紙問:這是什么?紙上有東西嘛?如果我拿一把剪刀在紙上剪一下,會有什么出來?師:什么出來了?(原來是一個洞洞)2師:你在生活中見到過洞洞嘛?你在哪里見到過洞洞的?
師引導幼兒從上到下在身上有順序的找一找教師小結:剛才說到了馬路上有洞洞,山上有洞洞,家里有洞洞,我們身上從頭到腳也找了這么多的洞洞,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他們都是有用處的
二、用手指變洞洞
1師:小朋友我們伸出兩只手,手指并手指變成一個洞手指張開來,洞洞能變大能不能再大一點,(師:手指碰手指,變成一個大大洞)
2、伸出兩個手指變成小洞洞,再小一點,再小一點(師:手指彎彎緊洞洞會變小)
三、身體變洞洞玩球
1、出示球:這是什么,玩過嗎?平時你們是怎樣玩球的?
師:原來球有這么多玩法,今天老師要清這個球來鉆洞洞,這個洞洞在哪里呢,就在我們小朋友的'身上,請小朋友在身上變一個洞洞,讓老師的球在洞洞里滾來滾去
(1)老師啟發:小手圍一圍,圍成一個洞,教師將球從小朋友的洞洞里穿過
(2)除了用手圍起來,還有什么地方也可以圍成一個洞?
啟發:小腳分分開,站成一個洞,(小朋友練習,老師邊說邊滾球)還有誰有什么辦法嗎?
(3)小手在其他地方能變成洞嗎?如果小手碰碰腰呢?如果小手碰碰頭呢?如果小手碰碰腳呢?
數一數洞:看看某某小朋友變成了幾個洞,數一數?老師滾球雙手著地撐一撐,變成幾個洞(數一數,滾一滾)
四、變大洞滾大球師:
剛才我們玩的是小球現在換一個大球,有沒有辦法讓這么大的球鉆進洞洞幼兒用身體動作變洞洞,老師用大球去鉆洞,讓小朋友發現鉆不進。啟發:跟朋友手拉手,圍成大洞洞
1、師:你們是幾個人手拉手的?(3,4,5等)看看洞洞在哪里?大球能鉆進去嗎?快速拍照
2、看展示臺:照片中哪幾個人拉手的?(3個)大家一起來找一找他們圍成的洞洞在哪里?(老師便滾邊說:大圓中間有個洞)哪里還有可以讓大球滾進去的洞洞?
數一數有幾個洞?
師:三個朋友圍一圍,圍成四個洞。
3、這張照片中有幾個朋友圍成的?(4個)上來圍一圍4個朋友可以圍成幾個洞?找一找?(5個)
師:3個朋友可以有4個洞,4個朋友有5個洞。朋友越多洞洞越多。
4、出示5個人圍成的洞洞照片:
問:猜猜5個人圍成的洞洞比剛才3個人,4個人的多還是少?下次我們來數。
五、延伸活動:
現在我們來請所有的朋友到外面手拉手變成一個更大的洞洞去玩滾球的游戲好嗎?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閱讀兒歌中洞洞的特征。
2、體驗兒歌所帶來的幽默感。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
出示圖片《下巴上的洞洞》引導幼兒觀察。
重點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個孩子在做什么?
(二)欣賞畫面,感知兒歌內容
(1)出示課件,請幼兒觀察,并適當地進行提問。
(2)重點提問:兒歌中下巴上的洞洞說的是什么意思?
(3)將幼兒說到畫面中的小朋友的行為,出示圖片貼在黑板上。
(4)重點提問:小朋友在生活中會不會出現兒歌中小朋友的那種行為呢?你喜歡那樣的'小朋友嗎?引導幼兒發現小朋友的不良習慣,并幫助幼兒養成好習慣。
(三)念一念兒歌
第一遍,教師念兒歌,幼兒學做小朋友的動作。
第二遍,放慢速度,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邊念邊一旁貼圖片。
第三遍,玩兒歌接龍游戲。
(四)有些活動,大家快來學本領
游戲規則:老師帶著小朋友學怎樣吃飯的本領,看看誰做得好,為做的好給予獎勵。
(五)活動延伸:
請父母鼓勵孩子尋找正確的吃飯方法,讓孩子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愛模仿,對于鉆的動作尤其喜愛,有時趁老師一不注意就像小蟲子一樣在桌子底下鉆來鉆去。針對幼兒這一特點,設計這次活動,引導幼兒探索用身體各部位
做各種各樣的洞洞,幼兒之間、師幼之間你搭我鉆,相互合作,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及靈活性,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動作,搭成洞洞,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
2、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做運動游戲。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球、毛毛蟲布偶若干
兒歌《動一動》、《許多小魚游來了》光盤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播放《動一動》音樂,師幼一起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二、游戲——鉆洞洞
1、做個小洞洞
(1)教師示范
老師先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搭成一個小洞洞做示范。
(2)幼兒搭洞洞
A鼓勵孩子用手臂做洞洞,做各種各樣的洞洞,并能讓老師手中的球穿過。
B用腳和身體做洞洞,做與別人不同的洞洞。
2、做個大洞洞
嘗試兩個小朋友做大洞洞,能夠讓同伴從這個洞洞中穿過。鼓勵孩子做與別人不同的洞洞,充分活動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3、師幼共同游戲
幼兒邊聽音樂邊做游戲
(1)毛毛蟲鉆洞洞
(2)網小魚的'游戲
4、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父母及其他小朋友繼續玩鉆洞洞的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反思
孩子們非常的喜歡這個活動,因為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非常的樂的積極游戲。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身體操”一上來就吸引了孩子們的興趣,老師讓他們把自己的身體作為朋友請出和自己一起游戲,擬人化的方法讓小班孩子在游戲前活動自己的身體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因為他們帶著一種快樂的情感來活動,就非常的投入和積極。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紙箱的多種玩法,初步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
2、發展鉆爬和聽信號躲藏的基本技能,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而平整的場地
2、人手一只小紙箱,大紙箱若干布置成“地洞”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鼠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開車去森林里玩游戲吧。(紙箱套在身上)笛笛!我們的汽車出發嘍。”
2、熱身運動。教師:“你們看前面有隧道了,我們怎么過去呢?對,要蹲下身子才能過去,現在要上上坡了,怎么過去呢?對,踮起腳尖走上去。后面車子按喇叭催我們快開了,前面堵車開慢點吧!——森林停車場到了,請寶寶們找個位置,停好車吧。”(繞布置好的場地練習快、慢跑和踮腳、蹲下跑)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剛才紙箱告訴媽媽,它變成小汽車和我們寶寶在一起很開心,他還想跟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想一想這個紙箱可以怎么玩呢?幼兒講述并個別示范或教師示范。
2.“請大家去試一試,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幼兒自由玩紙箱,教師觀察幼兒的活動,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玩法。師幼一起玩一玩。帶領幼兒練習鉆小洞洞,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動作:“小老鼠,鉆洞洞,扭呀扭呀鉆出來。”將紙箱從下往上套出。
3、鉆洞洞:帶領幼兒觀察“地洞”,鉆洞洞
師:小紙箱和寶寶們玩的很高興,大紙箱們也想跟大家一起做游戲呢。我們去瞧瞧,它們變成了什么呀?喲,原來是個大“地洞”,里面有點黑,如果讓你鉆進去,你們害怕嗎?(鼓勵幼兒按順序鉆過地洞)
4、游戲:大貓來了我不怕
(1)教師:“剛才鉆地洞玩的開心嗎?不過媽媽有件事情要告訴你們,我們玩游戲的時候要注意附近的`那只大花貓,它總是會在我們玩的最高興的時候出來抓我們,看到它來我們就要趕緊躲起來。我們要躲到哪里才安全呢?”
(2)引導幼兒觀察“小地洞”,我們要躲到洞里才安全。
(3)幼兒進行游戲。(配班老師扮演大貓出現,幼兒躲藏,等大貓離開后才能出來,注意不能被大貓抓到。)
三、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開汽車回教室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身邊和身體上的洞洞,獲得相關經驗,激發幼兒對洞的興趣。
2、嘗試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增強肢體動作的創造力。
3、愿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邊物品上的洞和身體上的洞已經有一些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為幼兒人數的一半;有洞洞的物品。
活動重點:
讓幼兒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并嘗試解決如何讓報紙鉆過洞洞。
活動難點:
讓幼兒和同伴合作搭建出能讓幼兒鉆過的洞。
活動過程:
一、到洞洞王國看各種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兒對洞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到洞洞王國去玩一玩,聽說洞洞王國里有個展覽會,我們一起去看一下都有些什么東西。(帶領幼兒進入教室)
2、帶幼兒來到布置好的洞洞展覽會,請幼兒觀察展覽會上的洞洞物品。(教師交代要求:仔細觀察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嗎?洞在哪里?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么用?)
3、教師帶領幼兒坐下后提問:你剛才看到了什么?他們上面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請幼兒拿著東西講給小朋友聽,教師對幼兒的講述進行評價。)
教師小結:原來洞洞展覽會上展出的東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圓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們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處。
二、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各種洞洞,用報紙玩鉆洞游戲。
1、說說身體上的洞洞師:原來在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洞洞,你們知道我們身體上也有洞洞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讓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
師:原來在我們身體上也藏著這么多洞洞,我們要保護好身上的洞洞。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除了我們身體上的這些洞洞,你能用我們的身體、小手和小腳也能變出洞洞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請幾名幼兒上來變洞洞)
3、用報紙玩鉆洞游戲。
(1)師:小朋友真棒,能用身體變出這么多洞來,現在報紙想和我們玩鉆洞洞的游戲。
(介紹玩法)教師說:變變變,變出一個大洞洞,幼兒馬上想辦法用身體變出一個大洞,且做木頭人狀。教師從中選出變大洞的小朋友,請另一名幼兒用報紙嘗試鉆洞洞。接著用同樣的游戲方式再請幼兒變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請幼兒用報紙穿過。(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操作,及時肯定幼兒的行為,鼓勵幼兒嘗試改變報紙的形狀以鉆過不同的洞。)
(2)分組游戲。把幼兒分成兩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報紙鉆洞,然后交換。
教師小結:報紙在鉆大洞時大搖大擺,鉆小洞時是怎樣的?(變小、卷成一個細筒擰起來等)
三、幼兒合作變洞洞,幼兒玩鉆洞洞游戲。
1、教師:剛才我們都是一個人變洞洞的,現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變洞洞呢?(幼兒合作變洞洞,教師觀察,及時表揚合作的好的小朋友。)
2、師:現在我要來試驗一下你們變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讓小朋友鉆過,我說變變變,你們就相互合作變出洞洞,且做木頭人狀不能動。(幼兒變出洞洞后請其他幼兒嘗試鉆進去)游戲可以進行幾次。
四、嘗試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讓老師鉆過,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變出更大的洞讓老師鉆進去呢?幼兒合作嘗試變出更大的洞。教師選出最大的洞,老師當火車頭,帶領其他幼兒鉆過。
師:小朋友,我們教室外面也有很多我們小朋友一起拼搭的洞洞,我們一起再去鉆一鉆吧幼兒跟在老師身后變成小火車,開出教室。
活動延伸:
利用各種積木、輪胎和廢舊的紙箱等,讓幼兒搭建成各種大大小小的洞洞。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通過觀看幻燈片激發幼兒對各種洞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思維能力,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探究、變出各種不同的洞。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環保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各種洞的幻燈片、電腦。
2、舊報紙、飛盤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
2、觀看幻燈片,引起幼兒對洞的興趣。邊看邊提問幼兒:“你知道這是什么洞嗎?”“這些洞是一樣的嗎?”
3、啟發幼兒用手做洞。“小朋友們對洞這么感興趣啊,但現在我們的身邊什么洞也沒有,怎么辦呢?我們可不可以自己做出洞來啊,拿出我們的小手試試好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使大張的報紙穿過小手做的洞。
4、嘗試發現新的洞。
請幼兒自由探索,發現并演示出自己的發現。如:雙手叉腰、雙腿叉開、雙手前交叉------
5、分組體驗: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報紙投,然后交換。體驗游戲的樂趣。
6、提高難度,讓幼兒搭建能讓小朋友通過的洞,鼓勵幼兒可以相互合作。鼓勵幼兒創編出不一樣的搭法和鉆法。
7、師生共同坐下來休息,回憶并評價活動情況。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在變洞洞游戲中的樂趣,愿意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了解"圍集"的概念,運用身體的不同部位連接洞洞。
3、能主動參與游戲。與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戲。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已經有一定了解。
2、材料準備:報紙球15個左右、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1)教師用身體各部位變大象,變茶壺……
(2)教師用手掌變出一個洞洞,引導幼兒思考:這像什么?(水杯、望遠鏡)引導幼兒說這是一個小洞洞。
(3)請幼兒尋找身體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臍、耳孔)
(4)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變洞洞。
(5)教師與幼兒交換角色,幼兒發令。教師變出沒有封閉的洞洞。引導幼兒理解"圍集"的概念,教師提問:為什么老師變出來的不是洞洞?
2、變洞洞游戲
(1)男女幼兒分組變洞洞。教師:看誰的洞洞最結實,可以讓好朋友的`報紙球鉆過去。
(2)請小朋友想辦法,變出大一些的洞洞,讓你的好朋友鉆過去。
(3)請大家動腦筋和好朋友合作,變出能讓老師鉆過去的大洞。
(4)教師鉆過的"洞洞"就跟在老師身后變成小火車,直到大家圍成一個圓圈。
3、延伸活動
大家試一試,除了用我們自己的身體變洞洞,還有什么能幫助我們一起變洞洞?(墻壁、桌子、板凳)
教學反思:
探索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是這個活動的重點之一,我設計了能讓每個孩子很快進入角色的導入游戲"變魔術",將每一次探索和難度的提升滲透到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中;而掌握洞的正確概念,并能夠用各種肢體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是這個活動的另一個重點.我借助的則是讓小小報紙球穿過的游戲。
環節變洞洞。當我發現一個孩子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和別人變得不一樣時,馬上招呼其他幼兒來看看他是怎么變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將手臂放在耳邊變出了洞。我在旁邊不斷地提醒:動動你的小腦筋.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嗎?有一個孩子用雙手交叉變成了洞,我馬上朝他點了點頭,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說:"你能再試試嗎?"孩子馬上心領神會,用腳變出了洞洞。在西寧,在我們討論到變出不一樣的方法時.我注意讓孩子示范的機會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動作,每當看到一名孩子用身體的各部位變化有所不同時,馬上表揚,這下子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設計不同的動作讓小紙球穿過了。
環節玩洞洞。孩子們變出了洞洞,都等著我用紙球來"檢驗"洞洞是否結實.我趕緊請孩子們分成兩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對面,當一組變洞洞的時候另一組就把手中的報紙球從洞洞里扔過去,我做過示范后孩子們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來。
在兩次活動后我進行了分析,總的來說,這個活動來源于幼兒生活,設計層層遞進,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與老師配合默契。隨著教師預設情景的不斷深入,孩子們由游離于目標之外到對活動本身產生較高的興趣,從不熟悉老師到愿意和老師一同想各種辦法,貫徹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一再強調的讓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報紙上撕出洞洞,并添加想象變動物。
2.積極參與撕紙活動,大膽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3.樂于幫助別人,體驗洞洞變動物的樂趣。
【活動重點】
沿洞洞的邊緣勾邊,并借形想象變成動物。
【活動難點】
能夠想辦法將洞洞變大,如兩個洞洞找朋友。
【活動準備】
1.大張報紙長卷;黑、白水粉顏料、水粉筆、垃圾筐、刮畫。
2.PPT、繪本故事《報紙上的洞》。
3.輕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有洞的報紙,談話導入。
提問:老師帶來了一張報紙,和你們平時見過的報紙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這個有洞洞的報紙有什么用處呢?
2.依次播放故事圖片,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丑小兔在哪里?它用有洞洞的報紙來做什么?
我們也來做一張有洞洞的報紙送給丑小兔吧?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撕紙設計不一樣的洞洞。
(1)出示小工具,討論怎樣能撕出洞洞。
提問:你可以怎樣變出洞洞?除了小工具,還可以用我們身邊的`什么東西來使洞洞變得更大?
(2)教師示范兩個或幾個洞洞手拉手,可以變得更大。
4. 幼兒嘗試撕紙變洞洞。
5.播放PPT,感知不同動物的特征。
6.洞洞變動物。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撕出的洞洞,找出各種動物。
(2)教師示范勾邊,添畫變動物。
(3)幼兒嘗試變動物 。
7.欣賞評價幼兒作品。
你找到洞洞里藏著哪個動物?從哪里看出是這個動物?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生活中,洞洞隨處可見,家里、學校、馬路上,自己的身上都會有,對孩子來說一點不陌生,孩子對他們其實是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用眼睛多觀察自己周圍的一些事物和現象,了解其用途,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引起幼兒對周圍現象的興趣,提升幼兒對洞洞的認識。同時,激發幼兒的創造愿望,嘗試用身體變出洞洞,并體驗玩洞洞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能用適當的語言表達;
2、能夠借助身體,探究出各種不同的洞洞;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找洞洞、變洞洞的樂趣。
活動重點:
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
活動難點:
借助身體探究各種不同的洞洞。
活動準備:
毛毛蟲、白紙、皮球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毛蟲,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這是一只喜歡鉆洞洞的毛毛蟲,請小朋友用這張白紙為他鉆出一個洞洞來(請幼兒討論應該怎么做)
二、尋找自身及生活中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1、尋找自己身上的洞洞
教師:我們也來玩個找洞洞的游戲,請大家先找找我們臉上有那些洞洞?他們有什么作用?
(1)尋找臉上的洞洞
(2)尋找身上的.洞洞。
小結:其實,我們身上從頭到腳可以找到很多洞洞,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都有用處。
2、尋找生活中的洞洞
教師:除了我們身上有洞洞,你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過洞洞?他有什么作用?
三、借助身體,探究變出洞洞的方法
1、用小手變洞洞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毛毛蟲,毛毛蟲,鉆鉆鉆”
2、用肢體變洞洞
“小手小腿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皮球,皮球,鉆鉆鉆”
3、與他人合作變洞洞
四、延伸活動
發現生活中更多的洞洞及它們的作用
【小班社會有趣的洞洞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綜合教案《有趣的洞洞》09-29
《好玩的洞洞》小班教案03-17
小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洞洞(通用11篇)11-15
小班體育優質教案《老鼠鉆洞洞》11-24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09-29
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通用14篇)11-10
大班主題有趣的洞洞教案(通用15篇)04-20
小班主題活動好玩的洞洞教案(精選10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