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2-04-04 08:05:26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匯編15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恒。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只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里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為什么?

  c你們可以怎么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反思:

  開展此次長度守恒活動前,幼兒已經具有測量的相關經驗,對于測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結合前幾次的測量活動,依據幼兒活動的熱情,請幼兒繼續尋找生活材料,探討長度守恒的原理。

  活動的環節很簡單:提出問題——介紹游戲規則——請幼兒自由探索——總結操作的經驗。

  為什么要創設簡單的環節進行操作呢?我有幾點想法。

  第一,幼兒已經具備測量方法的經驗,因此簡單的回憶和提出問題就能夠喚起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

  第二,大班幼兒已經具備獨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設情景或者游戲式的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自主自愿性,體現活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第三,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操作氛圍,給幼兒的思考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幼兒從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充足的操作時間發現幼兒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小百科:長度是一維空間的度量,為點到點的距離。通常在量度二維空間中量度線段邊長時,稱呼長度數值較大的為長,不比其值大或者在“側邊”的為寬。所以寬度其實也是長度量度的一種,故此在三維空間中量度“垂直長度”的高都是。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通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蝴蝶24,剪刀。

  2。長方形,正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圖片:蝴蝶,感知理解對稱。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

  你覺得這些圖片好看嗎?你發現這些圖片奇妙的地方了嗎?

  (幼兒互相議論。)

  2。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

  3。教師出示一張圖片,演示圖形對折。

  (1)教師:那么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折,會怎么樣呢?對折后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

  4。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面具(臉譜)、飛機等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

  提問:它們對稱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里?)

  (2)為什么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么樣?

  (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

  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為什么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

  對稱軸在哪里?

  (引導幼兒發現對折后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作品(眼鏡)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它對稱嗎?

  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是對稱的嗎?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片折疊對稱圖形。

  四、結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認識了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折疊對稱的圖形,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數學符號)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征,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特征的剪紙燈籠(大小、顏色、握柄、流蘇、花紋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價值取向:引發興趣,導入掛燈籠的話題1、導入:國慶節馬上就要來了,大家在國慶節的時候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喜慶)熱鬧。今天,我們將與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價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題中的組成部分

  1、認讀加法題:1+2=3 2+1=3關鍵提問: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幾個數字?幾個符號?)小結:有數字、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叫加號,"="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于。

  三、說一說價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1、出示一串三個燈籠的圖片及算式題:1+2=3 2+1=3(兩個算式題分別出現的)

  導入:根據這張圖片,老師列了一個加法算式題,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這些燈籠。

  2、關鍵提問:這些符號和數字都表示什么呢?

  小結:這二數學題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叫等號,"="后面的數表示總共有多少,也叫總數;前面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2個大燈籠和1個小燈籠,后面的數字表示燈籠的總數。

  (如:一盞打燈籠加上兩盞小燈籠,總共有3盞燈籠——·)四、看燈籠找算式題價值取向:理解并運用加法算式題的實際意義。

  1、導入:老師準備了許多的燈籠,每一串燈籠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們可以做不一樣算式題?

  2、幼兒操作:

  操作要求:觀察各串燈籠,分辨他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1)說一說燈籠下面的算式題的意思。

  2)尋找不同燈籠下掛著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1+2=3既可以表示1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以表示1盞紅燈籠加上2盞綠燈籠)五:延伸價值取向:激發幼兒感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思考:1+2=3哈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小結: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反思:

  游戲是孩子們都喜歡的,我設計了與本課相關的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感受到學習知識是很快樂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個體差異,沒做到去觀察每個孩子的聽課狀況。好的孩子把知識都學會了,但個別孩子聽課狀態不是很好,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氣氛當中去,我也沒能做到及時的去提醒、去點撥。今后的課堂中我一定要更細心的去觀察我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能更好的去聽課,去學習。還有游戲的時候,不可能做到每個孩子都到前面來進行游戲,但我明顯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沒能到前面來游戲那種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課堂上一定要多設計一些游戲,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和游戲,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2、指導生活中的疊放物品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3、愿意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合作時尊重他人的意見。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五種顏色的積木、餐具若干,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積木,引發孩子的興趣。

  教師:老師帶來了很多積木,我們今天來玩堆積木游戲,你們想玩嗎?

  2、通過游戲,初步感知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

  ——這是老師堆的積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過關大考驗才能玩游戲哦!教師出示不同顏色或形狀搭成的4層積木塔。

  第一關:引導幼兒分別從上至下,從下至上數分別是什么顏色什么形體?如第一層是紅色立方體形狀的。

  第二關:這一層積木的上面一塊和下面一塊積木分別是什么顏色和形狀的?(指著中間的一塊問)

  第三關:請仔細觀察這個積木高塔,記住每一塊積木的疊放順序。然后教師用布把積木塔蓋住,讓幼兒四人一組回憶積木塔疊放順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樣的積木塔。

  3、幼兒展示操作的結果,看一看與老師有什么不同?并請幼兒描述某一塊積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別是什么顏色和什么形狀的積木。

  4、通過實際操作引發幼兒發現疊放物品的好處。

  ——四組變兩組,兩組的積木合在一起,想辦法把這些積木搭起來,思考怎樣搭最高。

  ——活動快結束了,咱們把積木都放回籃子里吧,(教師隨意放,結果積木放不下)積木放不下,有什么辦法讓積木放得下呢?啟發孩子疊放整齊。

  5、發散孩子思維,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疊放的。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發現把物品一個一個地疊放在一起就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但疊放時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疊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會把碗打破。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闖關游戲的形式進行,孩子都很感興趣。從活動中孩子的表現看,孩子對上下疊置的空間位置關系都很明確,能清楚地分辨從上往下數與從下往上數的位置關系。在這個活動中我還注重一點就是根據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較差這一點,所以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大多數都是以合作的形式進行,如在第二個環節的闖關游戲,從4人到8人一組,在第一次游戲時有個別喜歡表現的孩子(鐘鎮陽、陳朗)不理同組的同伴,自己拿了積木就搭,結果他們組是最后一個完成的,于是我與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為什么?引導孩子商量著怎樣合作完成任務。在后面的兩個闖關游戲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務,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務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個環節與孩子一起發現生活中疊放的物品時,孩子們的發言也非常積極,也發現了疊放的好處,如占用的空間少,又美觀等。

  從這個活動的效果看,孩子對空間位置都比較熟悉,疊放的物品會比較節省空間,同時也很整齊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點放在實踐學習如何利用空間位置上,如讓孩子擺放積木,讓孩子思考怎樣擺放可以裝得最多,把各種不同大小的玩具放進柜子的那一層最合適等,對我班的孩子挑戰性會更大一些。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的傾聽力。

  2、學習動物的叫聲。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五種動物的圖片、掛件。

  2、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

  3、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放動物錄音,激發幼兒的興趣。“你們想去森林里玩嗎?”那我們就坐著火車一起去吧。幼兒坐到位置。“森林晨的小動物聽到小朋友來玩,非常高興,聽,它們來歡迎我們了。”放錄音一遍。“你聽見有哪些小動物來歡迎我嗎?”幼兒自由說。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聽出來了,它們是小貓,小狗,小鴨,公雞,青蛙。

  二、學小動物的叫聲。小動物的叫聲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放錄音“你聽到是誰的聲音呢?”“那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出示圖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吧。”“誰愿意把你學的叫聲,來叫給大家聽一聽呢?”每次叫四五個幼兒。

  2)依次學習以下幾種動物的叫聲。

  三、游戲

  1)、幼兒自由選掛件。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了,那你們喜歡誰呢?你可以自己去選小動物,但是小動物要我告訴大家,你們去選它們時,要一邊學著佗們的動作,一邊學著它們的叫聲,如果小動物沒有聽到你學它們的動作,你學它們的叫聲,那小動物就不請你了,知道了嗎?

  2)、開始游戲現在你們都到了小動物家里了,都成了動物寶寶了,老師就請動物寶寶們來做游戲,當你聽到錄音機里是誰的叫聲,就請這個小動物站起來把你好聽的叫聲叫給大家聽好嗎?一種聲音一次。放錄音,游戲一遍。現在,小動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站起來,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回錄音機里放的是誰的聲音,聽到是誰的聲音,就請這個小動物一邊發出聲音一邊做動作,坐回自己的家。放錄音游戲一遍。

  四、看圖譜,學兒歌森林里的其它動物看到你們今天這么能干,它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老師念兒歌一遍。

  ②引發興趣,這首兒歌里有五種小動物的叫聲,是不是有和你一樣的動物呢?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幼兒跟念兒歌一遍。

  小結:今天,動物寶寶學會了自己的叫聲,又學會了好聽的兒歌,現在,請被請到的動物寶寶跟我們到外面去做游戲。但是請到的小動物要一邊學叫聲一做動作到我們這邊來,聽到了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很感興趣,通過節奏圖譜的出示和指揮,幼兒大多一開始就能夠基本會唱小動物的叫聲。在掌握了叫聲的節奏后自然地引入之后的小動物,學習唱出小動物的叫聲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但由于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還不成熟,他們的對某一事物也許明白,卻無法從具體轉化為自己內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過活動我希望他們能把自己對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認識轉為內在的、有規律的思考。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能從生活、游戲中感受事物的關系,學會如何分類。

  2、通過幼兒的操作、探索,培養幼兒發現、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特征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不同顏色的傘圖片各2張,小動物圖片各一張,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大小不同的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說呀!在美麗的大森林里,森林動物超市開業了,營業員小熊把一堆亂亂的傘放好,可突然聽見這些傘說話了,“喂喂喂,你可別把我們這么放,我們不這樣住,我們要一樣得住一家”。聽傘們這么吵,小熊可急壞了,“呀!這,這可怎么辦呀?”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熊,好嗎?

  1、出示圖片——紅、黃、藍不同樣色的傘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擦亮你們的小眼睛,仔細觀察下我們該把傘怎么放更合適呢?(要求幼兒分成三份,到黑板上粘貼)

  3、讓幼兒說出自己分類的理由。

  二、森林超市開業,許多動物都來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動物們就找了三間小洋房休息,小動物們都想去休息。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動物?

  1、出示圖片——小白兔、小花貓、啄木鳥、小喜鵲、小山羊、大老虎、大獅子、小麻雀、小蜻蜓、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

  2、師:只有三間房,這么多動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動物們滿意呢?小動物們都為難了,請小朋友幫忙分一下。請你講一下這樣分的理由。

  3、幼兒小組討論分法。

  4、找幼兒試著分類并說出分類的理由。

  師總結:我們可以按照小動物的顏色、活動的范圍:水中的、陸地的、空中的,按身體的大小,按兇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來分。

  有的小朋友說“老虎和獅子最厲害,他們分一間屋”

  “小喜鵲、小麻雀、百靈鳥、啄木鳥、貓頭鷹、小蜻蜓一間屋,他們都會飛”

  “小青蛙、小海豚、小烏龜一間屋,他們都會游泳”……

  小朋友們替小動物分好房子,小動物們都休息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輕松下吧!

  三、游戲——分球

  游戲要求:找三組幼兒進行比賽,把放在一起的球按大、中、小不同分類,那組分的又快又對獲勝,可以獲得小紅花。

  四、幼兒動手操作自主分類:

  1、師:小朋友們分的本領著么大,來幫老師一個忙好嗎?

  讓幼兒拿出課前老師發的各種水果、文具、球類圖片讓幼兒按自己所想動手分類。

  2、讓幼兒說出分類理由。

  3、師總結:我們應該按照水果類、文具類和球類,也可以說是吃的、玩的、用的分類。

  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這節課的表現可真好啊!老師決定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操場做游戲,小朋友們聽老師的口令,男孩站一隊、女孩站一隊,我們一起排著隊去做游戲。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里講了什么。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后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老師隨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后讀一讀)

  2:轉盤游戲“找鄰居”。

  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則:轉動轉盤后,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游戲反復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發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繼續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和客體為中心,能區分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2、嘗試用語言來表達左右及相對關系。

  二、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數學》

  三、活動流程

  (一)以自己為中心區分左右

  1、找自己的好朋友

  請幼兒圍成半圓而坐。伸出自己的右手。

  T:右手能做哪些事呢?左手又能做什么?兩只手一起就可以搬東西、吃飯、穿衣等等,所以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請幼兒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握手、拍手。

  T:右手、左手,握握手;左手、右手,拍拍手。

  T:再在你們的身上找找,還有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左腳、右腳,左腿、右腿,左眼、右眼,左耳、右耳等)

  2、聽口令做動作

  T:現在我們找到自己身上許多的好朋友,那么老師來說口令,你們來做動作。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快地找到。

  口令: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

  跺跺你的右腳,跺跺你的左腳;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

  用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手……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1、好朋友面對面

  教師請摸到頭的小朋友搬起小椅子坐到右邊這位小朋友的對面,成為一對好朋友。(各一個摸)

  2、區別客體的左右

  (1)請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

  T:看看你的右手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邊嗎?為什么?(不是,相對坐的)

  T: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右手在同一邊呢?(站在同一個方向看)

  (2)觀察自己和好朋友的右腳、右眼、右肩等。

  3、做游戲“用你的X手摸摸好朋友的XXX”

  兩兩相對坐,根據教師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T: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能不能區分好左右。聽老師的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好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做對動作。

  口令:用你的右手摸摸好朋友的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拍好朋友的右腿。

  (三)看圖練習

  坐回半圓,每人分發《小朋友的書數學》,翻到第6頁“區分左右”,進行左右練習,進一步鞏固關于左右的方位。

  T:小雞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豬的叫聲。

  小雞的右邊又是誰?請你學學小鴨的叫聲。

  小貓的左邊是誰?請你學學小兔是怎么跳的。

  小鴨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牛的叫聲。

  T:考考你的好朋友,你還有什么樣的問題呢?

  幼兒相互提問:

  小貓的右邊是誰?請你學學小狗的叫聲。

  小兔的右邊是誰?請你做一個小貓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幼兒用書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常或區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發現并準確說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譜聽指令準確找到位置。

  3.促進數學空間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發展,樂意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12格格子的大圖譜。

  3.布置“尋找周圍象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1.情境導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1)看課件,猜一猜禮物(格子)。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禮物,看看是什么?(放課件,至出現格子)

  (2)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

  (3)續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

  2.游戲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課件格子

  師: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呢,豎線有幾條呢?(總結:有八個相同的小格,3條橫線,5條豎線)

  (2)自由擺放棋子,感知點、線、間。

  (3)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師:看,有個棋子要跳出來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說出來嗎?

  師:這顆棋子又動了,現在說說它在哪里?(四個位置)

  3.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

  (1)8格格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師: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戲,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對了我們就逮到它們了。(播放課件)

  (2)9格格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課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戲——找一個的棋子位置

  教師說出棋子的位置,讓幼兒用魔棒輕擊,課件回應,對的會出現棋子,錯的會“哭”。

  同法,讓幼兒說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兒用魔棒輕擊找出。

  4.競賽合作游戲——12格格子游戲

  幼兒分三組,每組6人,幼兒作為棋子,看課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應的.位置。

  師:我們小朋友分成兩隊紅隊,白隊,棋子們出絕招了,它們在哪我們就追到那。(播放課件,6次)

  活動延伸:

  生活中的格子游戲。(在區域活動中進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

  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3.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月歷。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并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么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了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了解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月歷的區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月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編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房子里,為了使房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房子里住31個孩子,小房子里住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個孩子。

  自編謎語:一個小本子,天天掛墻上。一天撕一張,過年就撕完。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月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月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對月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 。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月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月歷最上面有數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月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月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現了月歷上的數字顏色。”“為什么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日,你看!”還用自己發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說出節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現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月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2

  設計意圖:

  超市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場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數學比比皆是,如物品分類、物品統計、物品買賣等。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幼兒往往因為家長的陪同而忽略了這些,本次活動設置了一個寬松的生活情境,幼兒帶著“開超市”為目的的學習任務,嘗試分類整理物品,并使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這對于大班孩子來說是一種經驗的提升,孩子在實際的動手操作過程中,一步步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進行分類、統計,鼓勵幼兒大膽運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中領略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品的共同用途進行分類整理,進一步鞏固用條形統計圖統計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引導孩子在超市中選購物品,并作相應的記錄。

  3、愿意和同伴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貨架4個,籮筐4個,玩具類、生活用品類、文具類、食品類若干。

  2、條形統計圖若干張,油畫棒4盒。

  3、幼兒每人一張購物記錄單,鉛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師:今天老師要在我們大三班開個超市,你們愿不愿意啊?

  師:我買了好多物品可還來不及整理,你們愿意幫我一起把它們分分類,整理好嗎?

  二、分類整理超市物品,并用條形統計圖進行統計。

  (一)分類整理。

  1、討論如何將物品進行分類擺放。

  師:想想這么多的物品我們應該怎樣擺放更合理,讓顧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2、認識文具、玩具、食品、日常用品標志。

  3、提出分類要求:

  (1)物品的擺放要整齊合理。

  (2)要輕拿輕放,互相合作。

  4、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進行分類擺放。

  5、組織幼兒觀察超市,說說物品的擺放是否正確,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統計

  1、討論統計方法。

  師:物品我們都分類整理好了,可是我不知道這些物品究竟有多少?怎么辦呢?

  2、分組統計

  要求每一組統計一個貨架,分工合作。

  3、集體檢查統計結果。

  三、超市購物。

  1、第一次購物。

  (1)師:我們的超市已經分類整理好,你們想不想來逛逛呀?

  提出要求:a)只能買兩樣東西,價格不能超過10元。

  b)你買的兩樣東西分別是幾元的,在相應的數字下面打上勾,一共花了幾元錢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

  (3)、集體檢查記錄結果。

  2、第二次購物

  (1)師:今天我假如給你10元錢,你買了兩樣東西后還有剩余的錢嗎?如果有的小朋友可以再去購買,你算算看還剩下幾元錢,還可以買些什么東西?也請你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

  (3)、檢查操作結果。

  四、結束活動:

  師:剛才老師讓小朋友去逛了逛超市,還買了東西,結果發現你們都會玩了,所以我宣布我們大三班超市正式營業了,等會兒區域游戲時你們就可以先到銀行取錢,然后就可以來超市買你需要的東西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的空間存在形式,正確點數立方體磚塊的數量。

  2、體驗數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磚塊若干。

  2、遮擋關系復雜的圖片四張(見活動材料)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復習學習過的立體圖形。

  教師出示大小和顏色各不相同的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和圓錐體,讓幼兒從中找出所有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并能說出它們共同的特征(六個面、六條邊、六個頂點、立體圖形)。告訴幼兒這些圖形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立方體”。

  2、動手操作:搭積木。

  教師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等16頁,觀察頁面上的四個造型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搭建頁面上的一個造型。

  第一組:搭建頁面左上角的造型。

  第二組:搭建頁面右上角的造型。

  第三組:搭建頁面左下角的造型。

  第四組:搭建頁面右下角的造型。

  請幼兒在桌面上搭建,四組的桌子依次并排,以便后面的觀察和計數。)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教師要實施指導。教師重點觀察第三組和第四組幼兒是怎么搭建的,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搭建方式)。

  3、請幼兒依次從各個角度觀察,并計數每個造型分別用了幾個立方體。

  幼兒集團回答每個造型用的磚塊數量。待幼兒回答完第三組和第四組造型使用磚塊的數量后,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呢?(啟發幼兒從各個角度觀察找出造型看中被遮擋的部分。)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答案呢?(啟發幼兒思考驗證答案的方法:把造型拆散,數一數它用了幾個磚塊。)

  請第一組幼兒分工合作拆除第三組搭建的造型,并恢復原型。

  第一組幼兒商量誰負責拆除并計數磚塊數量,誰負責恢復原型并計數磚塊數量。

  請第二組幼兒分工合作拆除第四組搭建的造型,并恢復原型。

  第二組幼兒商量誰負責拆除并計數磚塊數量,誰負責恢復原型并計數磚塊數量。

  教師小結并表揚表現好的幼兒和其他方面取得進步的幼兒。

  4、出示遮擋關系較復雜的造型,請幼兒看圖數立方體并說出其中被遮擋的部分。完成幼兒書上的練習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對數學推理活動感興趣

  2、學習根據圖形的空間位置、物體的數量變化規律進行推測

  3、運用分析、判斷、推理等方法,對已知條件進行二維推理,發展思維的邏輯性。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自制圖片兩張活動名稱:魔術機器,各種顏色的小樹卡片、小正方形卡片

  3、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請來了一位特別神奇的客人,你們一定非常喜歡。我么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二、播放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神奇的客人是誰呀?

  2、你們喜歡孫悟空嗎?

  3、孫悟空的本領可大了,看它的金箍棒有魔法,想要變啥就能變啥,不信,你們瞧。

  三、初步感知邏輯推理

  播放課件

  1、今天是小樹們的生日,他們請孫悟空和圖形寶寶來慶祝,孫悟空說:“我要幫你們變一座新房子送給你們

  2、我們來看看新房子和原來的房子比較,什么一樣?什么不一樣?

  3、小樹們看著新家說:“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愿意嗎?(出示圖片,幼兒操作)

  播放課件

  圖形寶寶看見小樹的新家很漂亮,也請孫悟空幫它們也變了一座。

  誰能把圖形寶寶也送回家呢(出示圖片,幼兒操作)

  四、神秘的魔術機器,進一步感知邏輯推理

  播放課件

  1、孫悟空說咱們小朋友表現這么好,送給咱們一件神秘的禮物“魔術機器”,它呀特別神奇,總是能讓物體發生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機器會把下面的物品怎么變。

  2、小朋友們看我們把兩塊橡皮送進魔術機器后變成了三塊橡皮,三根鉛筆送進魔術機器后變成了四根鉛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五本語文本送進魔術機器后會發生什么變化?

  3、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猜對了嗎?

  4、我們再來看看這次是怎么變的,一塊餅干送進魔術機器后變成了四塊餅干,兩顆糖送進魔術機器后變成了五顆糖,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三袋牛奶送進魔術機器后會發生什么變化?

  5、我們一起來看猜對了嗎?

  五、運用邏輯推理進行練習

  1、孫悟空說小朋友們真聰明,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有沒有信心完成?

  播放課件

  2、猜猜孫悟空會把這些物品怎么變?

  3、我們一起來看孫悟空吧客車和輪船變成了什么樣子?那它會把飛機變成什么樣?

  4、我們再來看包子和西瓜發生了什么變化?那蘋果和土豆應該怎么變化?(幼兒動手完成操作材料)

  5、小朋友們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孫悟空很高興,現在孫悟空要回花果山了,我們一起和孫悟空說“再見”吧!

  六、結束語

  你們說孫悟空的本領大不大?我們下次再請孫悟空來做游戲好不好?現在讓我們聽著歌曲到戶外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活動中,通過幼兒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數學推理帶來的快樂,幼兒能在我的引導下自主完成練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么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并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匯編15篇】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快樂數學教案03-28

大班數學教案15篇03-14

有關大班優秀數學教案7篇03-16

幼兒大班趣味數學教案五篇03-15

科學運沙幼兒大班數學教案03-25

幼兒園大班畢業評語(匯編15篇)02-28

幼兒園數學教案分類03-28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1-03

幼兒園大班計劃01-20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寄語-幼兒園大班評語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