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通用11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1
活動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水是比較普遍也是不可缺少的,在這個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水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快樂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水可以做什么。
2、了解水的重要性。
3、水的變化。
4、水給人類做好事的同時也帶來了壞處。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明白水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科學現象,遇冷變成冰,遇熱變成水蒸氣等的道理
活動準備:
一小桶水,一個透明杯子,一杯牛奶,一瓶黑墨水在加上一塊毛巾
活動過程:
過程一先把水倒入透明的`玻璃杯中讓小朋友看清楚水是沒有顏色的
實驗觀察
一、叫幾個小朋友來聞聞水有沒有味道【沒有】
二、接著打開一瓶牛奶和水作比較,問:小朋友牛奶牛奶有沒有味道【有】
老師:牛奶是什么味道好吃嗎?
幼兒:是甜的好吃。
老師問:然后將牛奶倒入水中這時候水變成什么顏色了
幼兒:【白色】。
三、老師在將黑墨水倒入水中,此時和牛奶相比黑墨水更為突出,老師問:這時候水變成了什么顏色了?
幼兒:【黑色】
講述水的重要性
比如照明:沒有電燈我們可以點蠟燭,沒有蠟燭我們可以點油燈,沒有油燈我們還可以點火把,要是連火把也沒有那我們可以靜靜地等待黑夜過去白天的到來。可是對于水就不同了,就好像今年的旱情一樣,沒有水我們無法洗臉,刷牙,無法解渴,餐桌上沒有魚蝦,看不到花草樹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業無法行駛,連娃娃哭也沒有了眼淚
老師問:水還可以變成什么?
幼兒:【不知道】
老師講解:水遇冷就會變成冰,遇熱變成水蒸氣,還可以變成:雨,霧,雪。
老師問:長時間下雨好不好?
幼兒:會漲洪水沖垮我們的房子和樹木,塌方,甚至還會失去生命。
最后教育幼兒要懂得【節約用水】
總結得出:水是無色無味變化無窮的,水帶給人類快樂也帶來了危害。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讓幼兒感受了水變化的過程,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幼兒明白了水的重要性以及危害。如果在讓我上這節課我應該要再拓展思維,然后在找一些圖片給小朋友看加深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逐漸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愿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圖片若干
2.錄像帶(錄有美麗大自然的`風景)
3.錄音帶(地球的自述)
4.被污染和美麗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觀賞美麗的家園
1.師:前些天,我們小朋友已經一起討論過關于地球和人的關系,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關于地球上美麗風景的電視片。
2.你們剛才看了電視: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你們去過那些地方,也感受到地球的是很美的?
師: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大家的家,可是在這么美的地球的有些地方,卻被我們有些人不適當做法而遭到了破壞,所以,地球和人一樣,也會生病,前幾天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過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介紹給大家聽聽?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個別幼兒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2.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并分散貼圖片,自由交流。
過渡:原來汽車排放廢氣、破壞綠化等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聽地球是怎樣說的?
3.聽錄音: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細菌,使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難過呀!
(三)接龍游戲:尋找為地球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
師:我們有什么辦法讓地球的病好起來呢?
幼兒分兩組競賽,說出一個方法,教師拿掉一塊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麗的地球。
(四)小結:
小朋友已經想出了許多治病的辦法,但是地球還有許多病,還有很多治病的辦法大家不知道,請你們回去再看看新聞、報紙或問問爸爸媽媽,讓大家把地球的病一治好,好嗎?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的利用圖片,讓幼兒去看、去想、去說,他們說到環境污染對我們人類的危害講了很多我出乎意料的事,比如有一個小朋友說:“我們都住在地球上,不保護好它,我們都會沒命的。”……
在如何保護環境的問題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出很多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越現實說要發明一些東西來保護地球。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3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地球的故事
活動目的: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開學的第一節科學活動是認識中國國旗,由于假期里,孩子們在家觀看了雅典奧運會,看到了許多升中國國旗和外國國旗的場面,很顯然僅僅了解中國的國旗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的,在老師的鼓勵下和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開始收集各國國旗的圖案,有的小朋友家里買了世界地圖,有的買了插國旗的玩具,有的在書店找到了《世界國旗地圖冊》,還有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下載了許多彩色的國旗,通過收集國旗,孩子漸漸對國家、對七大洲、對地球的概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這樣一節關于地球的活動產生了,通過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國旗→國家→七大洲→陸地(海洋)→地球這樣一種從屬關系。
教學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材料準備:
1、環境準備:主題墻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涂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里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準備:立體世界地圖; 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教學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么?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里見到的?
2、為什么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么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并說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說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系(從屬關系)。
1、演示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系。(七大洲從屬于陸地,陸地從屬于地球)。
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后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后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為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后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么?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說說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啟發幼兒運用自制橡皮泥和水制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并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了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課后反思:
此次活動教師敢于嘗試和創新,活動設計層次強、內容新。但由于時間倉促、幼兒年齡特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如下缺陷:
1、關于國家和七大洲的關系太難,幼兒無法理解和掌握,以至于將這兩個概念混淆。
2、用水、油、鹽和面粉制作的橡皮泥太濕、粘手不易操作。
3、T制作的太死板,不夠生動,應進行修改,加上聲音效果。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教學準備:
操作材料: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紙杯
輔助材料: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彩帶。
教學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么。”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你剛才扔的是什么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2、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為什么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么會落下來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5、小結: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活動總結
活動反思:
吸引力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通過游戲的層層引導,首先感知物體的下落現象,其次比較兩種物體的下落速度,再次討論怎樣改變同一物體的下落速度,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游戲,并嘗試通過感受、探索、發現、引導幼兒完成學習任務。這樣使幼兒由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使科學活動順利地延伸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不為“教”而教,只是幼兒的“學”而教,突出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5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及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在實踐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會學勝過學會,學會學習已成為幼兒園語言教育培養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和其他領域相結合,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為此,我特別設計了這個浪漫且充滿溫暖的語言綜合活動“溫暖”,通過為幼兒創造一個看、聽、說的環境,調動幼兒愛說、愿說、愛做的欲望,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言及運用語言。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語言藝術美,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理解散文內容,產生聯想,感受被愛的幸福,以及奉獻愛的快樂。
3.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楓葉卡片若張,郵票一張,小紙條六張,郵筒一個,房子、火爐、棉衣、被子圖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看、聽、說等多種活動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初步學會有表情地朗誦散文,感受散文的語言藝術美。
難點: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近一步拓寬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收禮物
“咚咚咚…….咚咚咚……”一陣敲門聲,一位郵遞員叔叔送來一個大包裹請老師簽收。原來是大風車欄目組為小朋友寄來的圣誕賀卡。
(以此形式引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二、設疑:挑戰
欄目組的叔叔阿姨說,我們需要通過六關才能得到這份禮物,這些考驗題目就藏在這些小紙條里面,請依順序打開。
三、基本部分:感受溫暖
1.打開第一張紙條:請看看卡片上有些什么?并自己試著念念散文詩。
圣誕老人、花紋、楓葉和散文詩……
2.打開第二張紙條:老師朗讀卡片上的散文詩,小朋友認真聆聽,也可以跟著小聲地念。
老師根據要求有感情的朗讀散文詩“溫暖”,小朋友認真聆聽也可以跟著一起小聲地念。
3.打開第三張紙條:
冬天來了,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
誰看見了楓葉?把它當做什么?
最后怎么樣了?
教師根據情境發展出示相應的教具,讓幼兒充分感受小動物們的溫暖,并創設情境表演小動物們到楓葉里面的動作。
4.打開第四張紙條:冬天來了,小動物們把楓葉當房子、棉衣、傘,來給自己溫暖,你們是用什么使自己溫暖的?
教師啟發幼兒回答。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對應的一些圖片。
5.打開第五張紙條:我們也有很多物品或方法使自己在冬天感到溫暖,那我們可不可以把小動物換成自己,念一句話或散文詩,如“冬天來了,天冷了,我鉆到房子里面擋霜凍”教師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學用散文詩的語言。
根據幼兒的回答,一起做相應的表演。
6.打開第六張紙條:一起朗讀散文詩,感受溫暖。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那絲絲的溫暖。
在溫暖中,幼兒得到了卡片。
四、結束部分:傳遞愛
我們溫暖了,可是還有一些人卻住在透風的房子里,他們沒有足夠的棉衣,棉被過冬,沒有火爐烤……你們愿意和他們一起分享你們的溫暖嗎?老師也愿意,我想把我這份禮物,這份充滿愛和溫暖的.卡片寄給災區的小朋友,希望他們過一個溫暖的冬天。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通過畫畫畫出來,把我們的愛傳遞出去。
教師指導,幼兒操作。送上自己的祝福,郵寄出去……
活動反思:
活動以大風車欄目組為小朋友寄來圣誕賀卡為主線,通過欣賞感受散文的語言藝術美,感受被愛的幸福,以及奉獻愛的快樂,這也正是本活動的目標。
“溫暖"不容易表達,所以活動設計中我注重幼兒的生活經驗,多次運用情景表演讓幼兒充分感受溫暖,體現整合理念,努力為孩子們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讓孩子們懂得愛,懂得給與和幫助,善待每一個人是當今幼兒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不失時機地有目的有意識地渲染和提升幼兒關愛情感的培養,才能使幼兒形成比較穩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質。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的現象,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龍平面圖、拷貝紙、鉛畫紙、復寫紙、印章、白紙。
3、彩紙、剪刀、小筐。
4、復印機、電腦、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復制的現象。
1、出示小魚圖。
提問:“這是什么?老師還需要一張一樣的小魚圖,有什么辦法?”
2、示范使用復印機操作過程。
師:我就請復印機來幫忙。看,一張一樣的小魚圖出來了。
3、小結:剛才老師操作的過程就叫復制。復制就是做一模一樣的東西。”復制的方法有很多種,剛才老師用的是復印機來復制。
二、嘗試簡單的復制。
1、我還帶來了一些東西:恐龍圖、拷貝紙、復印紙用這些材料能不能來復制小恐龍呢?還有印章、模具,它們能用來復制嗎?請你們動手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鼓勵先完成幼兒嘗試多種方法復制。
3、介紹復制情況。
(1)請個別幼兒來介紹是用什么材料,怎樣進行復制的?
師:請你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樣復制出這兩個東西的?
(2)請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兒來介紹。
師:有誰也用了這些材料,但不是用這種方法來復制的?
(3)請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兒來介紹復制方法。
師:你是用什么材料來復制的?請你也來介紹一下。
(4)小結: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來復制的。
(請你們把東西都放回筐里。)
(當幼兒講到用復印紙等要講解一下操作的過程和要點。)
三、感知、探索快速復制的方法。
1、師:“5月12日,四川發生了大地震,現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許多純凈的水,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好嗎?”
“你們每一個的筐里有一瓶水,我們要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復制出更多的水。還有5分鐘,運送水的車子就要開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快速復制。
提醒:廢紙放桶里。
3、介紹復制方法。
(1)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數復制了多少瓶水。”
(2)請復制的最多幼兒來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復制的。
(3)請用不同方法進行復制的幼兒來介紹,比比哪一種方法好。如果同一種方法,想想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小結: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復制出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們。
四、了解復制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提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復制的辦法?”
2、“復制的方法對人們有什么好處?”(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電腦復制,結束活動
1、出示小兔圖。“這是誰,小兔一個人覺得怎么樣?”“怎樣幫助她?”(復制的方法)“老師也來幫助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師電腦復制小兔。
“原來電腦也是可以用來復制東西的.,家里有電腦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們平時發現了不同的復制方法,再來告訴小朋友和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促進其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導入新課時,將畫好的蝴蝶進行復制粘貼操作,學生非常感興趣,甚至有些激動,覺得自己學到了一個很了不起的本領,都想躍躍欲試,然而真的放手讓他們動手的時候,很容易忽視選定目標這一步,只顧著要進行復制粘貼,時不時會舉手問我:老師,為什么我的復制菜單是灰色的?告訴他們之后,才恍然大悟。另外在課上要求他們復制三到四只蝴蝶,他們會每次都重復復制這一步驟,其實只需要操作復制一次粘貼多次就可以了,因為蝴蝶這個圖片一直保存在粘貼板中!課上學了復制粘貼這個本領后,學生很容易驕傲,老師是及時壓一下,提出更難的問題:能不能讓蝴蝶翻個跟斗呢?這樣留個疑問之后,很容易為下一課留下伏筆。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7
活動目標:
在互相比較的過程中,關注自己與他人身體的異同。
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數字大小與高矮輕重的關系。
快速積極思考,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獲勝。
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木制長桌子2張、PPT、稱、尺子
活動過程:
(一)比較的游戲
師: 我們今天來比賽,比比你們的身體,身體可以比什么?高和……?
還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說是重和……?
你們已經把今天比賽的項目都猜出來了我們今天一共有四項比賽,分別是高矮重輕。
(二)比賽規則:
規則一,每一項比賽每一組只能派一名選手來參賽。
規則二,比賽的選手必須是你們組里的人自己商量選舉出來的,不是我選的,也不是他自己說的算的,是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嗎?就這兩個比賽規則,我們現在可以開始了嗎?
(三)身體的比較
1.出示ppt(高)比誰高師: 商量一下,看誰上來比高?你們商量一下!為什么派他?告訴我該怎么比高?
(幼兒背靠背比高,選出最高者)
2.誰能更高師:這樣比沒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賴皮。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測量高度師: 請一個工具來幫助我們判斷誰獲勝了。(出示卷尺)
4.小結:關于長短,尺子能告訴我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誰更矮師: 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們選誰,怎么樣能變得比別更矮。給你們兩分鐘時間。
(幼兒嘗試并進行比賽)
6.出示ppt(重)誰更重師: 該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嘗試,幼兒站上去比賽)師: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帶上物品去稱重)
7.小結: 秤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具體有多重。
8.誰更輕師: 有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在秤上"變輕"呢?
9.小結: 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來讓秤上的數字變小。
(四)還能怎么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大小與高矮輕重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8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現代化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環境與材料
1、各種電話、對講機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對電話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學》下P.16~17。
一次備課
一、創設情景,幼兒討論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聯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過什么電話?各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根據原有經驗討論并回答。
二、結合實物,認識移動通訊工具1、教師小結幼兒的發言,進一步講述電話的用處和功能。
2、介紹近距離童話時使用的另一種通訊工具:對講機。
3、說一說: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相比,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探究與發現1、請幼兒認識一下手機上的按鍵,了解特殊按鍵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試一試,手機怎樣通話,它都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3、我們什么時候要使用電話?
四、觀看畫冊《電話的.發展》
1、幼兒在觀察中了解電話的發展是怎樣的。
2、知道幾種應急電話號碼。
五、打電話玩游戲"打電話"
活動反思:
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采用游戲法、實物演示法、引導發現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枯燥的科學知識為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寓教于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原則,便于幼兒接受掌握。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9
教學意圖:
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把吃剩的蟹殼帶來,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為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螃蟹》。為幼兒提供進距離接觸螃蟹的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1、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
3、勇敢探索,積累生活經驗。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使幼兒掌握一些螃蟹生活基本常識。
教學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每人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教學過程:
1、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1: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今天我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師:玩得快樂嗎?(快樂)
師: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師: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7、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以蟹螯為切入點,以蟹螯的功能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讓幼兒與同伴盡情的觀察與交流,讓他們與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適時的點撥引導,這樣才能激起孩子持續的探究欲望,發現有價值的探究點。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10
活動名稱:
1、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腐爛和分解的。
2、讓幼兒知道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不亂扔塑料袋。
3、教育幼兒用紙袋或布袋裝東西。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塑料袋人手一個。兩盆花:在其中一盆花的泥底下有塑料袋,讓幼兒觀察。洗衣機一臺。錄象片:有關塑料袋造成的污染情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兩盆花比較,讓幼兒知道塑料袋會污染土壤。
這兩盆花我們一樣照料,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教師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讓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澆的水被塑料袋攔住了,滲不到盆外去,泥土經常濕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爛掉了。而且,塑料袋對泥土還造成了污染,破壞了泥土的營養,花兒吸收不到好的營養,就死了。
二、幼兒觀看錄像,引導幼兒發現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引導幼兒討論:塑料袋會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污染?
小結:亂丟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溝,河流,形成了水災;動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兒參與小實驗,進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會自行分解的。
1、教師提出實驗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們把塑料袋和紙一起放進洗衣機的水里轉,會怎樣呢?
2、幼兒討論,根據幼兒自身的經驗猜測結果。
3、幼兒觀察實驗,發現紙很快變成碎削,塑料袋還是沒有變化。
四、師生共同總結,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防止塑料袋污染環境?在生活中,我們要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或紙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亂丟,樣放到垃圾箱中。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怎樣防止塑料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五、幼兒自己操作。
讓幼兒把防止塑料袋污染,保護環境的圖片找出來,并放到認知區域中。
活動反思:
本節課課堂效果較好,預設目標基本達成。幼兒興趣濃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兒對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認識,并樹立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 1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愿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系。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簽、螺絲釘、扣子、別針、發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料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游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里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伙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經驗,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反思】
在開始上課時,我首先拿出塊磁鐵問:這是什么?現在想來這樣導入新課的方式很少不好。沒有激發學生的探究和思考的興趣。我應該這樣設計一個問題:電冰箱的為什么能夠沒有鎖照樣關上呢?這樣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就會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而且問題來自學生的中間,而且學生在生活中有經驗,不是十分的困難。
在下面的環節就是學生玩自己的磁鐵的時間。我是這樣的安排的,首先讓學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鐵,然后分享給大家。也就是說學生在玩之前先動腦思考,怎樣去玩,然后再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后大家再一起在玩的過程中發現磁鐵的性質。現在想來,是否能夠讓學生直接去玩,不先想。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玩的過程中,沒有剛才一些其他學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會有更好的玩法,這樣可能有更好的發現。在學生在體驗發現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還有就是小組進行合作玩。我現在思考這個活動不適合人數過多的小組玩。可以兩個人小組玩,這樣合作,他們都能夠參與進去,而且手中都物品。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半學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況。
我先現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學生在小組內,但是操作時候可以更為小的分組。這樣效果會更好的。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29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2-07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冬天》09-3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紙杯電話》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鏡子》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影子的秘密》12-20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精選19篇)06-05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奇妙的種子》12-21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蔬果沉浮》12-21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太陽》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