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1
教學設計示例
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學目的:
(1)分析本文從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濫用于當今的世界;從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的寫作方法。
(2)聯系自己學習生活折實際,體會文章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探求事物,科學的認識世界,獲得新知,追求新生活。無論是大大小小的事例,還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體現著“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體現的典范。今天,我們學習的新課文,就是他對“格物致知精神”的闡述。
(2)閱讀課文,掌握基礎知識
先讓學生各自在課上誦讀全文,標記出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詞義,書上注釋中沒有的,從工具書上查找,然后老師檢查。
(3)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歸納段落層次。
先讓學生齊讀全文,對生疏的字音、詞義進行復習;然后分組討論回答問題;最后老師引導修正,投影顯示。
明確:論點: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課文題目)
第一部分:話題:怎樣了解自然科學(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反面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第2—5自然段)
第三部分:正面論證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第6—12自然段)
(4)歸納小結,明確要點。
①簡答“格物致知”。
明確:從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識。
②學生討論為什么要提倡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略)
(5)課后作業(略)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2
教學目標
(1)學習正面論證與反面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本文從反而論證儒家格物的觀點不能濫用于當今世界;從正面論證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的寫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論題“怎樣了解自然科學”來展開論述并歸結出論點:在研究學術中、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應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學建議
“格物致知”注釋補充
格:推究。致:獲得。《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謂推究事物,方能獲得事物的知識。宋·洪邁《容齋隨筆舊序》:“因命紋梓,播之方輿,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資之亦可以窮天下之理云。”嚴復《原強》:“顧彼西洋以格物致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云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國成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寫作特點
本文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在各方面都體現了這類議論文的特色。這篇文章一開始并沒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論點,而是緊扣文題,先引用《大學》中的句子,扼要說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強調探察物體即實驗在現代化學術中的重要性。然后從大處落筆向中心靠攏,先說明“中國傳統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沒了其真正意義”。接著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說理方法
這篇文章簡短精要,寫得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這種風格也是漫談式論說文的一個特點。這種風格的形成除了語言的明白通俗外,與行文的靈活和說理方法的多種多樣也是分不開的。具體說來,本文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引用古語: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2)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采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舉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事例,闡述了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過作者在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發現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闡述了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的道理。事例論證的好處:用典型事例作為論據進行論證,它的好處是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3)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相關文章: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03-04
九年級上冊四單元作文:駁《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后感05-08
青春應有自信作文03-04
關于鑄劍為犁應有日作文09-24
人人應有公德心作文06-03
格物致知,道法自然演講稿03-17
應有盡有的近義詞是什么11-18
青春應有的姿態作文900字01-14
關于應有盡有反義詞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