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時間:2022-12-06 12:16: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清明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精選10篇)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幼兒了解清明節及其由來,掌握一些清明節的習俗,欣賞古詩的語言意境之美,有語言,社會,藝術整合而成本節教學活動。

  背景故事:

  傳說春秋時期,晉文公受到迫害流亡在外,他在流亡過程中吃盡了苦頭,受盡了侮辱,一些大臣受不了這些苦,相繼離開了他,到后來身邊只剩下幾個人了。其中一個人叫介子推,他對晉文公非常忠心。有一天,晉文公快餓昏了,介子推拿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在火上烤熟了讓晉文公吃,就這樣晉文公沒有餓死。后來晉文公當上了皇帝,他要封賞當年跟隨他一起流亡的大臣,可是他把介子推忘了,有人提醒他,他心里感到非常慚愧,派手下人去請介子推進朝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官就沒去,晉文公親自去請介子推,當到介子推家時,發現他的門已經鎖上了,介子推背著他的母親逃進了綿山。手下人出了個主意: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子推。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介子推出來,晉文公派人搜山時,發現介子推和他母親已被燒死,他們緊緊抱著一棵燒焦的劉順。晉文公厚葬了介子推母子,并把綿山改為介山。

  第二年春暖花開之時,晉文公去介子推墓前看望,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又發出新的枝芽,晉文公看到柳樹枝就像看到介子推一樣悲喜交加,上前折下柳枝編成環形戴到頭上,以示對介子推的懷念,晉文公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以后每年的這一天他都來祭奠介子推。

  活動目標:

  1、欣賞杜牧的詩《清明》,學習七言詩的節奏。

  2、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讓幼兒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3、讓幼兒體驗詩的語言、意境之美。

  活動準備:

  1:反映古詩內容的課件,

  2:兒童歌曲《清明》

  3:沙錘每人兩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課件欣賞古詩《清明》

  二:基本活動

  1、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有與家人結伴踏青游春,祭祖掃墓的習俗。

  2、介紹清明節的由來

  講述背景故事

  3、朗誦古詩

  (1)按七言詩的節奏朗誦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2)教師朗誦,幼兒用沙沙的聲音給古詩伴奏

  清明/時節/雨紛紛

  沙沙/沙沙/沙沙沙

  路上/行人/欲斷魂

  沙沙/沙沙/沙沙沙

  借問/酒家/何處有

  沙沙/沙沙/沙沙沙

  牧童/遙指/杏花村

  沙沙/沙沙/沙沙沙

  (3)幼兒一邊朗誦一邊用沙錘給自己伴奏

  清明/時節/雨紛紛

  沙錘:噠噠/噠噠/噠噠噠

  路上/行人/欲斷魂

  噠噠/噠噠/噠噠噠

  借問/酒家/何處有

  噠噠/噠噠/噠噠噠

  牧童/遙指/杏花村

  噠噠/噠噠/噠噠噠

  4:理解詩的內容體驗詩的語言、意境美。

  放課件欣賞美麗畫面,提問:你看到圖上有什么?

  幼兒回答(小橋,柳樹,花,人,牛),教師講解:清明時節,陽春三月,柳綠花紅,更有霏霏細雨,綿綿不斷,美麗迷人,在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合家團聚,游春踏青,祭祖掃墓,這是一個最見親情的日子,但是總會有人在這樣的日子里,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外面匆匆行走,春雨打濕他的衣服,這樣的節日,這樣的美景,讓行人卻顯得非常憂愁。在這憂愁的時候,行人生出一個念頭:我要找一個酒館,喝上幾杯酒,避避雨,歇歇腳,暖暖被淋濕的衣服,排遣一下漸行漸濃的愁緒,就問路邊的牧童,牧童信手向遠處一指,在杏花深處,隱隱約約看到一個小村,挑出一幅酒簾。牧童,杏花,小村,酒館行人感覺像是回到自己的故鄉,心頭涌起一絲暖意。

  5:吟唱古詩

  師:詩很美,詩是一幅畫,更是一首歌,我們聽來聽歌曲

  《清明》,播放音樂,一起欣賞歌曲,吟唱古詩。

  三、結束活動

  春天是美好的,春光迷人的,讓我們一起去享受這美好的春光吧!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了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4、知道清明節是幾月幾號。

  5、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三、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才的故事里,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氣怎么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2、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3、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動準備:

  請幼兒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了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冷食,還要給家里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

  (1)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2)現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4、讓幼兒知道寒食節的第二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5、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吃雞蛋、掃墓、踏青等)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原因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原因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斗故事。

  6、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斗故事。

  7、聽軍人講完后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動延伸:

  (1)請幼兒觀看電影錄像《閃閃的紅星》,感受戰火硝煙的戰斗生活,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與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2)帶領幼兒到戶外去進行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活動,感受明媚的春光,體驗幸福的生活。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再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活動準備:

  1.古詩教學的自制PPT。

  2.幼兒前期經驗準備: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優美的古曲,慢慢的進場,然后輕輕地找個座位坐下來。

  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教師:之前清明節,我們放了一個小長假,那請你們回憶一下,清明節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 清明介紹PPT ,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教師: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么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 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教師:剛才我們了解了在清明節人們會做的事情,那古時候的詩人,在清明節這天會做些什么呢?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

  (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教師:如果要給這些句卡寶寶找圖片朋友,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找。誰能為 清明時節雨紛紛 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教師:誰能為 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句詩句,找圖片朋友? 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誰來說一說。

  教師:詩句 借問酒家何處有 對應哪一幅畫面?

  教師:那是誰回答老爺爺的?那個小孩。哦,最后一句 牧童遙指杏花村 對應的就是第四幅圖片了。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古詩和這些圖畫的關系了嗎?原來圖片上的內容說的就是古詩中的內容。

  朗誦古詩

  1.幼兒整體誦讀。

  教師:那這首古詩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寫這首詩的詩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詩人現在我們一起看著圖片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教師:你們讀得真好聽。那現在我們邊讀古詩邊做動作,我們來表演一下這首古詩吧!

  5.古詩接龍。

  認字活動:學習明字。

  教師講述 明 的字源故事。

  教師: 明 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教師:我們今天學的這個字寶寶讀什么呀?(明)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清明》,它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活動延伸:

  1.學習歌曲《清明》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4月5日是清明節,愿意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

  3、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彩蛋,并互相欣賞制作成果。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

  2、課件;每個幼兒以個熟雞蛋,各種圖案的彩蛋,秀才比、貼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朗誦古詩,導入活動。

  教師朗誦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幾月幾是清明節?(4月5日)教師邊放課件邊講述清明節的由來,幫助幼兒了解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過草地,爬雪山等)播放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教師講述:為了讓后人永遠記住,永遠還念這些革命英雄,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請幼兒詢問爸爸媽媽,家里清明節要紀念誰?

  教師小結:清明節里,我們都要紀念革命先烈,紀念家里的祖輩,是他們讓我們有了現在,美好的生活。

  2、引導幼兒討論:清明節,我們除了掃墓,還要做些什么?

  根據幼兒討論,歸納有人提到的風俗習慣;運動習俗,如踏青、蕩秋千、放風箏等;飲食習慣,如吃冷食,吃雞蛋等等。

  出示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機制做興趣,豐富幼兒感性經驗。

  3、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幼兒到臺前展示作品,并用完整地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請幼兒將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并與小朋友呢們一起玩。

  活動建議與提示:

  1、中國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活動對哦傳承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因事先查傳統節日的相關背景資料,并與家長做好溝通。

  2、在吃雞蛋之前,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熟雞蛋想出多種玩法(滾、轉、拋雞蛋等)比比誰的想法最多。

  3、作為活動的延伸,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熟悉,了解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了解驚蟄、春分等節氣的含義,讓幼兒從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建立傳承與發揚的精神紐帶。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8

  一、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動主題

  折柳共度清明

  三、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4月4日。

  2. 讓幼兒知道并了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3.樂意參加清明節的活動例如:蹴鞠、蕩秋千等。

  四、活動準備:

  泡沫紙、卡紙、雙面膠、圖釘,《清明》音頻及MV

  五、活動過程

  小班師幼集體活動:

  1、.給幼兒講解有關清明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螺螄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題墻上

  (1)展示成品激發幼兒興趣

  (2)講述制作步驟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共同將做好的柳枝裝飾主題墻

  3、欣賞有關“清明”的古詩《清明》

  4、蹴鞠(踢紙球)

  5、總結: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間,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清明節我們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雞、插柳、拔河、蕩秋千、放風箏等。還有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等等。清明節還是我們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們要為故人上墳掃墓哦。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節的來歷。

  2、通過教育,大家深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二、課前準備

  詩歌、先烈事跡、跟清明有關的圖片音樂、孟良崮及烈士陵園的介紹。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掃墓的來歷嗎?說到清明節掃墓,我們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們。

  (二)、了解清明節

  1、引入欣賞《清明上河圖》

  2、知識競賽:清明節簡介,清明節由來,清明節習俗,清明節食品,清明節紀念方式及國外清明節。

  讓學生知道清明節的日期;清明節的別名;隨著網絡發展,清明節有了不同的紀念方式;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食品和習俗。

  3、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么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三)祭掃烈士墓

  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一般活動程序是:全體肅立在紀念碑前演講;全體向烈士宣誓;向革命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奏樂默哀三鞠躬;瞻仰烈士墓;參觀事跡展,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

  注意的禮儀事項: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神圣,是革命英雄長眠的地方。革命烈士為了我們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到烈士陵園舉行祭掃活動,首先穿著整潔,要佩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活動中態度要莊嚴肅穆,不能在烈士陵園中嘻嘻哈哈,打打鬧鬧;要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認真觀看了解烈士事跡;注意衛生不能在陵園內亂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在陵園內亂跑,行走要按順序,不破壞青草綠地。

  (四)講一講你知道哪些先烈的事跡

  讓學生主動發言,講一講自己知道的先烈的事跡及自己的感想,收獲。

  四、教師總結:好好學習、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就是對逝去的先烈的最大的慰藉!最后隨著歌曲《清明的月》,結束這次主題教育活動。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清明》是四年級單元練習中的詩,詩的前兩句創造了一幅凄迷感傷的藝術畫面,后兩句則創造了一幅鮮明生動的畫面,前抑后揚,對比交錯,相映成趣。與詩人的感情脈搏一致。

  學情分析:

  現在學生學習古詩停留在簡單的背誦、知大意階段,對古詩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很難走進去,對古詩學習興趣不濃。

  設計理念:

  就是通過《清明》教學,使小學生具有不斷學習古詩的動力、毅力、能力、轉化力和創新力,使自身的語文能力不斷地提升,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教學方法:

  誦讀、想畫面 體悟詩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清明》。

  2、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通過對詩歌趣改的感知,使學生了解習作表達的不同的形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復雜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詩題。

  1、清明剛過,清明節假期里你做了些什么?

  2、學生談話。 了解清明的習俗:踏青、掃墓以及清明的氣候特點。《歷書》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3、清明也是一個節氣。

  二、初誦古詩,學方法。

  1、過渡:唐朝大詩人杜牧就有一首以《清明》為題的詩歌記下了他在清明時期的所見所聞所感,流傳千古。提生試誦。

  2、了解學習古詩的途徑方法。

  三、誦讀想象,品詩境。

  1、古代人讀詩都是要吟的,我們不會,不妨展開想象把自己當做詩人拉長語調來讀。

  2、朗讀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想象畫面。清明,這是一個怎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這是一場怎樣的雨啊?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雨紛紛”,在此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

  3、朗讀詩句“路上行人欲斷魂”,想象畫面。路上,是怎樣的光景了?行人,指的是誰呢?為什么在雨中趕路?欲斷魂,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哪?“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竭力形容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

  4、連起來將第一個詩句吟誦一遍。探究: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吧?理解: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游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復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又平添了一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

  5、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情景交融。“雨紛紛”“欲斷魂”中國人就是這樣的含蓄,如果以后某一刻,你的心緒也是如此的紛亂,你也可以寫下——細雨紛飛。

  6、提煉總結學法:剛才我們是如何學習古詩的?(板書:讀古詩、想畫面、悟詩情)

  7、自學最后兩句:朗讀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想象畫面。這時涌上心頭的一個想法:往哪里找個小酒店才好。

  8、匯報交流:學生朗讀。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兩人演出畫面)找出兩個動詞:“問、指。”揭示了“遙”的妙處:不遠不近的距離,包含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引起無窮想象。“杏花村”: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增加了詩歌美感,引起無限想象。小結:詩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過對這兩個詞語的品味,我們發現詩歌言已盡而意未完,它留給我們一個廣闊的想象余地。

  9、想象詩外之境。詩人看到杏花村會怎么做呢?

  四、資料補充,知作者。

  杜牧(803一約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詩人。人們把他和杜甫并提,稱他為“小杜”,稱杜甫為“老杜”。“小杜”有才華,有抱負,寫詩喜歡評今論古,抒發軍事、政治見解。他有不少描寫山水風光的小詩,名朗秀麗,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五、感知變體,生詩情。

  1.出示詩歌的變體。學生讀感受。三言詩:“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更精簡的是:“清明雨,斷魂人,尋酒家,杏花村。”四言詩:“清明時節,行人斷魂。酒家何處,指杏花村。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2、清代才子紀曉嵐改為五絕:“時節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有人把此詩改為六言:“清明時節雨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相傳,宋代大文豪蘇軾標點稍變,竟成一首絕妙小令“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讓學生試改編一個。

  3、小結:這種種形式都記錄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下一個端午節、兒童歡喜和悲傷的每一天,都可以用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形式記錄下來。

  六、總結全文,入詩境。

  年年清明,也許在下一個清明節里,在紛紛的細雨中,說不定你們會輕輕的吟誦起來。齊誦《清明》。

【大班語言清明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春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古詩_大班語言教案07-05

清明節大班語言教案(精選6篇)02-24

大班語言清明節教案(通用10篇)03-04

清明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精選15篇)03-18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認識方向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大班語言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