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鏈》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項鏈》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項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作品語言分析瑪蒂爾德性格特點。
2、理解人物性格的復雜與統一。
3、人物命運包含著的哲理思考。
4、探討研究人物給人以多種解讀的可能。
教學重難點:
從人性的角度詮釋瑪蒂爾得這一人物,人物命運包含著的哲理思考。
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深情感慨地):她如曇花一現,她如流星一閃,她出盡一夜風頭,她受盡十年辛酸。今天,她離開法蘭西,來到我們中間,與我們一起追憶那段似水華年……讓我們一同走進承載著瑪蒂爾德命運的《項鏈》。--板書:項鏈
二、初讀課文,概括小說的情節
這掛熠熠生輝的鉆石相連,這個容貌嬌俏的美麗女子,我們已經在英語課文中與她相識。現在就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重讀小說,快速概括小說情節。思考一下:
a.這篇小說的線索是什么?
b.圍繞這個線索寫了幾件事?
(學生讀課文)
這是一段讓人唏噓感慨的故事,哪位同學與我們分享一下所概括的小說情節呢?
(學生回答問題)總結四字“借”“失”“賠”“識”。
板書:
失賠
項鏈
借識
三、通過作品語言,分析瑪蒂爾德的性格特征。
生活和瑪蒂爾德開了一個絕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達到頂點時,項鏈丟了;花了十年光陰還了項鏈,生活又和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項鏈是假的。是什么造成瑪蒂爾德這樣的命運呢?讓我們通過小說中的心理描寫來一探究竟。
(1)新婚后的瑪蒂爾德
A、首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來美讀小說的楔子部分。請大家在欣賞的同時,體會一下這部分中哪個詞語反復出現?
(播放《圣母頌》學生配樂朗讀)
B、(讀完后)剛才我們已經隨著瑪蒂爾德暢想神游了一番,那么,這兩段文字中哪一個詞語反復出現?
生:夢想。(板書:夢想)
C、夢想”可不可以換成“理想”?它表現了瑪蒂爾德什么思想性格?
生1:不能。因為理想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之上的。瑪蒂爾德整天做白日夢,想入非非,又不去勞動創造,她的夢想完全是空想。它表現了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受的思想性格。
師:非常正確。瑪蒂爾德的夢想工程實際上是空中樓閣,它只可以給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以片刻的滿足。(板書:虛榮)
(2)還債時的瑪蒂爾德
那么就讓我們隨著情節的發展,品讀小說的另一整塊心理描寫。課本P17,
也就是小說的第五部分:還債時的瑪蒂爾德,看看此時的她身上又閃耀著怎樣的性格特征。
請大家在默讀時找出相關的情節、語句,同桌討論并概括瑪蒂爾德的思想性格。
(生討論可能涉及的):勤勞堅強、吃苦耐勞……
師:除了勤勞堅強,你認為瑪蒂爾德還有哪些可愛之處?(板書:英雄堅強)
(生可能涉及)誠實守信,有借有還,熱愛生活,純潔高尚。
(3)以上就是我們從小說的心理描寫中萃取出的人物性格。這是西洋小說的常用技法。而我們中國古典小說呢,卻擅長用詩詞或對聯給人物畫像。現在,就請大家根據自己對瑪蒂爾德的理解寫一首詩詞,一幅對聯,來描繪、評析她的形象。
板書:一夜風光十年艱辛
師小結人物形象:優秀的文學形象都是豐滿的,復雜的。瑪蒂爾德有愛慕虛榮的一面,但也有堅強的一面。這就是性格的多面性。
四、人物命運包含著的哲理思考。
然而,面對這跌宕波折的命運曲線,面對這十年青春換來的鉆石項鏈,我們能否把瑪蒂爾德十年的遭遇簡單地歸結于她的虛榮心呢?到底是什么導致了瑪蒂爾德的悲劇呢?(停頓)課文中有沒有暗示瑪蒂爾德十年心酸際遇原因的情節呢?小說開頭有一個極重要的細節,大家找到沒有?--“也”,它意味著什么?
法國社會以競相追求感官享樂為目的:男性以獵取女性以躋身上流社會為目的,不如莫泊桑小說《俊友》中的主人公:杜洛阿(板書);女性則以美貌為資本,不惜出賣自己的青春來換取暫時的感官愉悅或慰藉。
其實,小說中也多次暗示了這一社會風氣。大家可以從小說第四部分--那場改變瑪蒂爾德命運的舞會--中的一些情節來體會。
“她丈夫從半夜起就跟三個男賓在一間冷落的小客室里睡著了。那時候,這三個男賓的妻子也正舞得快活。”
“這種車,巴黎只有夜間才看得見;白天,他們好像自慚形穢,不出來。”
教師: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當你的鄰居葛朗臺上星期五突然成了富翁的時候,幾乎是沒有人再能坐得住的,于連就是這樣。但是他失敗了,并走向毀滅。從本質上來說,于連的失敗跟瑪蒂爾德的失敗雖然表現形式和結果并不一樣,但是實質是一樣的。
好,現在咱們再來考慮:瑪蒂爾德的悲劇根源到底是什么?
學生:時代的悲劇。
五、多元解讀。
我們說:瑪蒂爾德的悲劇源自她愛慕虛榮的性格,源自那個追慕奢華的社會。這是我們今天對《項鏈》這個文本的解讀。但是作者莫泊桑先生認為瑪悲劇的原因是什么呢?小說中有沒有這樣的語句?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由此可見,只要言之成理,都是對文本的正確解讀,那么同學們現在看看你從這篇小說中能讀出些什么?受到哪些啟示?(可以小組討論)
學生可能涉及的幾種觀點:
“勤勞堅強”觀;“誠實守信”觀;“熱愛生活”觀;“純潔高尚”觀;“愛情贊歌”觀;“命運變奏曲”觀······(板書:勤勞堅強、誠實守信,熱愛生活、純潔高尚、愛情贊歌、命運變奏曲)
大家討論德十分精彩,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只能暫告于段落。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次周記課后詳細的論述。
六、結課。
她如曇花一現,她如流星一閃。花開剎那,潔白芬芳,轉瞬枯謝,零落成泥。十年韶華償還了一串假項鏈。人在年青時,總會做許多看似美妙的夢,多年后驀然回首,卻發現大多數夢是荒唐可笑的。因此,我們一定要珍視這東流水般的光陰,珍視這一去不復返的青春。
最后,讓我們請一位同學演唱《光陰的故事》來結束這堂課。
《項鏈》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掌握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方法;
2、認識資產階級虛榮心和追求享樂思想對人們的影響。
3、學習小說巧妙的構思。
教學重點:
1、分析小說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形象,領悟作品思想意義。
2、欣賞心理描寫藝術。
教學難點:
欣賞心理描寫藝術
教學方法:
導讀法、討論相結合法
教學用具:
錄音機、多媒體。
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檢查預習:
下面加點字中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謄寫(téng)租賃(lìn)契約(qìe)
B、債券(quàn)面面相覷(qù)寒磣(chen)
C、相稱(chèn)模樣(mó)黯然(àn)
D、贗品(yàn)惆悵(chu)賬簿(b)
2、導語
三、講授新課
1、作家作品
莫泊桑:法國19世紀后期批判詳實主義小說家,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長篇小說《一生》《漂亮朋友》
2、提示閱讀
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人物、環境
3、理清情節:
①請以“項鏈”為線索,理清文章層次,并概括各部分內容。
借項鏈——用項鏈——丟項鏈——賠項鏈——項鏈是假的
②小說的魅力在于巧設懸念,引人入勝,漸進高潮,你能談談對小說的懸念之處,高潮之處的認識嗎?
③提問:小說的結尾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有什么意義?
師生共同找出文中的鋪墊。
4、分析瑪蒂爾德人物形象:
方法:
①結合情節;
②結合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行為
(1)借項鏈:
①范讀第一部分1、2段,思考:文章開頭交待哪些情況?
明確:婚姻狀況不如意。
②快速閱讀3——5段,提問:面對現實,瑪蒂爾德產生哪些夢想?這體現她哪些性格特點?
明確:奢華生活愛慕虛榮追求享樂
③讀借項鏈余下部分:找出體現瑪蒂爾德情感變化關鍵詞語: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明確:怒——悲——靜——憂——喜
(2)用項鏈:
齊讀第二部分1——2段,總結人物的心態:陶醉(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
(3)失項鏈:
①找出該部分細節描寫,并談談其作用?
明確作用:
A、體現人物虛榮心
B、為失項鏈鋪墊
②請概括失項鏈后瑪蒂爾德情緒
明確:驚慌失措
(4)賠項鏈:
①提問:為什么說瑪蒂爾德是值得同情的?
明確:在賠項鏈過程中表現出剛強、真誠性格。
②文中作者詳寫瑪蒂爾德十年辛酸生活,聯系上文“一夜陶醉”追求享樂,
這里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對比,諷刺虛榮享樂思想
(5)提問:你能概括出瑪蒂爾德的形象嗎?
學生發言,總結,明確:愛慕虛榮、貪圖享樂,恪守信譽、自尊自強、吃苦耐勞。
(6)提問:我們應該對瑪蒂爾德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明確:既同情又批判。
(7)提問:從瑪蒂爾德的悲劇命運看她的形象有什么社會意義和時代意義?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討論:資本主義社會追求享樂、愛慕虛榮的思想在嚴重腐蝕人們的心靈。現實中我們要正確看待金錢,防止虛榮思想的危害。
四、課堂總結:
1、情節:跌宕起伏,一曲三折,以“項鏈”為線索
2、人物:形象復雜,多側面,在矛盾變化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3、心理描寫:細膩,
五、作業:
從下列兩題中任選一題,根據題意自擬題目,寫兩三百字。
1、得知項鏈是假的以后,瑪蒂爾德會有什么表現?注意心理描寫。
2、假如項鏈沒有丟,或者丟了以后立即得知項鏈是假的,瑪蒂爾德的結局會是怎樣的?
課堂板書:
項鏈莫泊桑
情節:借項鏈
丟項鏈
賠項鏈
項鏈是假的
人物: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貪圖享樂,
恪守信譽、自尊自強、吃苦耐勞
《項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的深刻內涵,探究悲劇發生的思想根源,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
2、領會小說精巧的構思,續寫課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探究悲劇發生的思想根源,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大家知道,項鏈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首飾。可是有時候,項鏈也會成為一條鎖鏈,緊緊地勒住命運的咽喉。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在小說《項鏈》中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二、自主、合作、探究
多媒體展示:“要是那時沒有丟失那掛項鏈,她現在是怎樣一個景況呢?誰知道呢?誰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化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項鏈》語段)
問題1:作者的這番“感慨”,針對的是課文中的什么人什么事?
明確:針對的是瑪蒂爾德丟失項鏈的人生悲劇。
問題2:為什么會丟失?
明確:因為她覺得“臨走時候加穿的衣服”“寒磣味兒跟舞會上的衣服的豪華氣派很不相稱”,“為了避免那些穿著珍貴皮衣的女人看見,想趕快逃走”。
問題3:這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項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瑪蒂爾德形象的理解,認識那個虛榮浮華的資本主義社會。
2、 通過賞析小說主題思想、結構藝術、人物形象描寫技巧,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
3、 通過賞讀,使自己進一步認知人生。
教學重難點:1、鑒賞人物形象,探究作品內涵。2、賞析結構藝術。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莫泊桑的《項鏈》,在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墻壁上,一只蟲子在艱難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來。這是它又一次失敗的記錄。但是,過了一會兒,它又沿著墻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個人注視著這只蟲子,感嘆地說:“一只小小的蟲子,這樣的執著、頑強;失敗了,不屈服;跌倒了,從頭干;真是百折不撓啊!我遭到了一點點挫折,我能氣餒、退縮、自暴自棄嗎?難道我還不如這只蟲子?!”第二個人注視著這只蟲子,禁不住嘆氣說:“可憐的蟲子!這樣盲目地爬行,什么時候才能爬到墻頭呢?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好好看一看。唉——可悲的蟲子!”然后這個人想:“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悶著頭蠻干一氣了——我是個有頭腦的人,可不是蟲子。”
大家想一想,這兩個人觀察同一只蟲子,但見解卻截然相反,為什么呢?
他們思考的角度不同。為什么思考的角度會不同呢?這其實與個人的經歷和性格特點有關。你看,第一個人,他的經歷特點是遭到了一點點挫折,就氣餒、退縮;第二個人并不是遭到一點挫折就退縮,而是做事一再失利,卻仍然悶著頭蠻干一氣。所以他們觀察同一只蟲子,獲得的啟示卻迥然不同。
鑒賞文學作品,道理其實也一樣。由于讀者的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知識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對作品的認識也是千差萬別的,當然其中也有共性的東西,但更多的是差異性。所以有人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項鏈》,其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形象,歷來爭議很大。大家在分析這一人物形象時,大可以放開膽子,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感受。今天我們這節課就是以交流看法為主的。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不管你怎么說,都要讓大家覺得言之有理。
二、簡介作者作品
1、 我們大家都知道,哪三個人號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王”呢?
明確:契訶夫(俄)、莫泊桑(法)、歐·亨利(美)
師說:他們雖然號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王”,但并不意味著他們只寫短篇小說。比如,契訶夫一生寫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以及十來個劇本。歐·亨利除了300多個短篇外,也還有唯一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
2、 那么莫泊桑創作情況如何呢?補充:6部長篇小說中,有名的有《一生》《漂亮朋友》等。還有要注意的是他的成名作為《羊脂球》,他與著名作家福樓拜是師生關系。
三、整體感知
問:標題“項鏈”與作品內容有何聯系?在“項鏈”的牽動下,都寫到了哪些情節?
明確:線索;板書:
序幕——瑪蒂爾德的“痛苦”與夢想
開端——借項鏈(參加舞會)
發展——丟項鏈(舞會結束) 賠項鏈 還債務(十年艱辛)
高潮、結局——識項鏈(發現項鏈是假的)
四、點評人物形象
(1) 1、淡化背景,進行純文本鑒賞。
(2) 現在請大家說一說你是如何評價瑪蒂爾德的?
(3) 可能有幾種看法:心高氣盛,愛慕虛榮;善良誠實質樸;堅韌忍耐吃苦。
(4) 注意:請就其中一點寫一段敘析評相結合的文字。
五、結合社會背景,全方位深層次地探究作品內涵。
(1)以預習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入。
有人質疑:這個社會的女人怎么啦,對上流社會的舞會竟然會迷戀到瘋狂的地步,相比之下,他們的丈夫好像挺可憐的。(是不是作者故意丑化女人形象?)
師評:記不得是哪一位外國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虛榮,你的名字叫女人。(這個人真可惡)這篇小說也體現了女人的虛榮特點,但是男人就不虛榮了嗎?你看:路瓦栽接到請柬回家的時候是“得意洋洋”的,因為這請柬“一向很少發給職員”,他覺得這是很大的榮耀,而且這請柬是他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弄到手的。還有,他們的妻子瘋狂地跳舞,竟然跳到凌晨時分,作為丈夫,卻是一副心甘情愿的樣子,我想,他們可能還為妻子能大出風頭而暗自得意呢。可見,女主人公的虛榮心態在當時社會挺有代表性的。下面我們就來結合社會背景來探究一下作品的內涵。
(2)簡介背景
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資本主義惡性發展,大資產階級當權,政府貪污風行,社會道德淪喪,資產階級的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追求享樂追求虛榮,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小資產階級羨慕上流社會,想極力躋身于資產階級的行列,他們為此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項鏈》就是這類作品的代表。
(3)討論問題:
a、 對瑪蒂爾德追求奢華生活,夢想擠入上流社會,到底該怎么看?是不是正當的?(正反方辯論)
b、這個上流社會究竟蘊藏著什么樣的本質?何以見得?
c、她與簡愛在性格內涵和對待命運的態度上有可比之處嗎?
d、重點討論:丟項鏈這件事對瑪蒂爾德是成全還是敗壞?你認為作者對瑪蒂爾德持什么態度?是批判,還是贊揚,還是二者兼有之或者二者都沒有?
提示:愛慕虛榮,不安于現狀,不過也可以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她渴望過好日子,有追求,這不是什么過錯,只是這追求不算高遠。(生若只說了前一種觀點,師也不必勉強,等下自己評論時說。)我們再來看看瑪蒂爾德所夢想的上流社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瑪蒂爾德的好友佛來思節夫人,她就生活在瑪蒂爾德夢想的上流社會中,那串項鏈是佛來思節夫人首飾匣子里最出色的寶貝,瑪蒂爾德戴上它在部長的舞會上出足了風頭,可它竟然是假的,這不得不讓我們懷疑佛來思節夫人首飾匣子里到底有幾件是真貨,原來,那個所謂的上流社會豪華的外表下藏著一個虛假的本質!
e、參考答案
成全:十年艱辛挖掘出了瑪蒂爾德性格的純真本色(內在精神美)
敗壞:這是一個命運的玩笑。這是一個小人物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悲劇。
(4)討論練習二并指出本文的主旨(作者寫這篇小說的意圖)。
小說的主旨在于通過瑪蒂爾德追求奢華而遭受的不幸來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小說的主旨在于通過瑪蒂爾德追求奢華而遭受的不幸來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同時譴責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的價值觀。作者對主人公雖持批判態度,其中也略帶同情。
反方主旨:人世間誰沒有一點虛榮心。況且瑪蒂爾德的虛榮心不是一種個別現象,而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我認為作者意在表達人自身對于生活中戲劇性變化的無能為力。(第56頁有一句話:“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化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小說的主旨: 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追求人格尊嚴是要付出代價的。(小人物面對金錢很無奈,而對人格卻有不懈的追求。)作品
(5)師發表傾向性看法(練習二),并作解釋:
瑪蒂爾德,起先確實很虛榮,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為小資產階級市民的女兒,她渴望過好日子,也不是什么過錯。該詛咒的是這個社會,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金錢至上,享樂主義風行。而且她的性格中也有比較質樸的一面。平日里她除了發發牢騷、有些怨氣,也并沒有什么非分的舉動,更沒有自甘墮落地利用姿色去做骯臟勾當的想法。項鏈丟失后,她從沒有過不良的念頭,如賴著不還,買個假的還上,逃之夭夭或靠墮落還債。她開始從云端走向地面,開始了她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生活。在漫長的10年還債歲月里,她學會了吃苦耐勞,勤勉節儉,同時她也獲得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安寧。所以我們看到,十年后,瑪蒂爾德再次見到女友時,完全沒有了當初的自悲自怨、自慚形穢和低聲下氣,有的是自在和從容。
所以我認為本文的主旨是諷刺小資產階級的虛榮心,同時譴責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的價值觀。肯定了瑪蒂爾德和她丈夫償還項鏈的誠實品格和奮斗精神。
六、試著寫一句話讀后感
1、師板書 “一個虛榮卻不乏純真的女人和一個虛榮虛假的社會”。
師說:現在,我希望你們也學一學語文老師,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讀后感,這一句話可以是你對這篇課文的獨特理解,可以是你對瑪蒂爾德的認識,也可以是對課文寫作風格的提煉,也可以是你由這篇課文所引發的人生感悟。總之,只要是你自己真實的想法,都可以。
2、交流作文
七、 今天我們來賞析小說的結構藝術和人物描寫手法。上節課我們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題時,大家是否注意了作者描寫人物時突出運用了哪種方法?
預設答案:心理描寫最為突出,主要以內心旁白的形式出現。如:文章開頭1000多字的大段心理描寫,對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起了關鍵性作用。
八、賞析結構藝術
1、 先讓學生回顧一下所見識過的幾種典型的結構調度法,然后老師歸納、總結板書:懸念、過渡(是情節之間互相銜接的藝術手段,過渡巧妙自然,會使結構天衣無縫)、線索(是把文章內部統攝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紐帶,一般體現作者的思路。線索可以是人、事、物,也可以是景)照應、鋪墊、波瀾(記敘性文章,最忌平鋪直敘,作者為吸引讀者常制造感情的高低起伏,使情節張弛有致,這就是波瀾)
2、 請學生辨析本文所采用的結構方法,并體會其妙處。
線索:項鏈,以借-失-賠為線索,構成了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也可以引發讀者思考悲劇產生的原因是否真正在“項鏈”身上。
波瀾:瑪蒂爾德經歷曲折。起先,瑪蒂爾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已經使她陷入了絕望的逆境。但是,教育部長舉辦舞會的請帖,使她似乎步入了順利的境遇,舞會上她大出風頭,眼看就要踏上成功的道路。不料樂極生悲,丟失了項鏈,瑪蒂爾德再次墜入了厄運,以致為項鏈斷送了自己的青春。板書:逆境——順境——逆境
局部)瑪蒂爾德參加舞會之前的準備也是一波三折:瑪蒂爾德本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但看到請柬卻流淚,此一波;后來有了體面的衣裳,反而更不安、憂愁,此又一波;借項鏈時,左右為難,此又一小波,最后心滿意足為一大波,情節也完整了。
鋪墊(伏筆):結尾集中表現了作者構思的精巧,因為這個結局令所有的讀者咋舌,但細細分析,又發現此結局在情理之中,十分可信,因為作者在行文中已作了三處必要的鋪墊和巧妙的暗示:一處是借項鏈,她的女友佛來思節夫人表現得相當大方,毫不遲疑地說:“當然可以”。二處是當她去還項鏈,女友竟未打開盒子查看,可見并非什么貴重首飾。三處是珠寶店老板說:“我們只賣出過一個盒子。”這也說明項鏈和盒子并非原配。
小結:這一切說明作者構思時是煞費苦心的,特別注意行文的照應。由此可以引發我們對敘事文體寫作的思考,平常的材料經過構思加工,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項鏈》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情節結構的巧妙及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2、認識虛榮心是導致其悲劇的原因,而社會制度才是根本原因。就項鏈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對美、享受的追求。
教學重點 難點:人物的理解和認識事物的本質。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構思和結構
過程:
一、自讀課文;
二、把握線索:
全文圍繞“項鏈”,依次展開“借”、“丟”、“賠”的環節;
三、結構:
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還債務--假項鏈
四、構思精巧(結合練習完成)
項鏈是贗品到文末才道破,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文中作了鋪墊和暗示,共三處:
(1)借時,女友很大方,毫不遲疑說“當然可以”;
(2)還時,女友竟未打開,說明并非貴重首飾;
(3)買時,老板說“只賣出這個盒子”,說明并非原配賣出,
這更增加了情節的波瀾,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作業:找出文中作者議論的話,看看其含義如何。
第二課時
要點:人物分析,寫法特點,主題討論
過程:
一、人物形象探討
1、關于本文,有人認為是悲劇,有人認為是喜劇,你認為呢?
2、關于瑪蒂爾德的夢想你如何看待?
3、 瑪蒂爾德是小職員之妻,小資產階級婦女形象,愛慕虛榮,向往榮華富貴,又因不能實現而倍感痛苦;但也有其誠實、善良的一面,堅強而有毅力,卻仍念念不忘一夜虛榮,(假項鏈的結局是對她的虛榮心的沉重打擊。)
4、寫法特點:心理描寫
細膩、深刻、生動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文章的開頭部分
二、主題:
關于這篇小說的主題,主要有以下三種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理由是什么?
①小說尖銳地諷刺了愛慕虛榮和追求享樂的思想。
②小說表現了人生的無常、命運的無常。
③小說對女主人公的追求奢華生活遭到失敗的不幸表示同情, 對其以誠實勞動償還債務的行為予以肯定,對主人公的虛榮心作了批評。
三、討論:導致其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丟項鏈?(文中關于“偶然”的議論是否得當?)其實,即使不是這次,下次還會受挫折,她想過上流社會的生活,必不為其所容,形成難以調和的矛盾,所以,社會存在,這矛盾就存在,其失敗、悲劇就必不可免,這才是根本原因。
由此,我們應注意什么或能有什么啟示呢?
(1) 超越自身經濟條件去追求美、享樂,往往會失敗;
(2) 片面追求外表美而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質,這樣的美不會長久,也不是真美;
(3) 只有合乎自己身份、地位的美,才是協調的美,不會有不倫不類不美之感。
四、續 寫
5、瑪蒂爾德聽到項鏈是假的后:
1、會是什么心情?
2、她以后的生活會怎樣?
要求:
1、充分展開想象。
2、想象應合乎人物的性格,要體現小說的主題思想。
六、課堂小節
五、課后作業
寫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對“虛榮”的看法,注意聯系生活實際。
《項鏈》教案 篇6
一、教學目的:
1. 以項鏈為線索,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2. 分析瑪蒂爾德的性格特征及作者對她的態度。
3. 分析瑪蒂爾德悲劇產生的原因(個人、社會)。
4. 接受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二、教學設想:
通過對小說情節結構及人物心理描寫的點撥研討,引導學生領略《項鏈》精巧的藝術構思,把握作品主題,提高學生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外國文學史上有三位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其中兩位作家的作品:俄國契訶夫的《變色龍》,法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還有一位是美國的歐。亨利,代表作《警察與贊美詩》。引出莫泊桑的《項鏈》。(或者:因學生在英語教材中學過莫泊桑的兩篇小說,包括《項鏈》,由此引出課文)
(二)分析課文
1、品析情節,體會情節的作用
1) 小說以“項鏈”為標題,與作品內容有何聯系?(小說原題是“首飾”。)
“項鏈”是小說情節結構的線索。
2) 小說在“項鏈”這條線索牽動下,都寫了哪些情節?(用三個字概括每一個情節)
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還債務――識項鏈
3) 品讀小說的重要情節?
《項鏈》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品味歐享利式的結尾;認識虛榮的危害;學習文章留空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注意辯析虛榮和過度的虛榮,探求隱藏于悲劇后面的根源;鑒賞文學作品中“空白”的藝術魅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閱讀課文,熟悉小說情節,項鏈教案。(課前完成)
二、完成對文章結構的梳理。
1、以詩導入新課。“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 (明·倫文敘題蘇東坡百鳥歸巢圖)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飛入蘆花總不見。”
(清·無名氏《冰雪詩》)
說明:這兩首詩前三句都平淡無奇,最后一句卻是奇峰突起,化平淡為神奇,詩意的大逆轉給人以特別深的印象。這種大逆轉類似于歐·享利式的結局,它們的共同點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項鏈》的結局也是如此。
2、(學生速讀三分鐘)運用演繹法,從文章的結局往前推,導出文章的結構。
提問:文章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從結局往前看,連續發生了哪些事情?
請柬 借項鏈 丟項鏈子 還項鏈 發現真相
【從結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較 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3、提問:從文章的內容看,大家不難理解出人意料,可說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據嗎?
有。三處:
a 佛來思節夫人答應得非常爽 ,甚至沒有一句叮囑的話。
b 送還時,佛來思節夫人沒有打開盒子。
c 珠寶店里只賣出盒子,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項鏈教案》。
【文章貴曲忌直,波瀾起伏的情節肯定比平鋪直敘更能吸引人,但情節的設置也應合乎事 理,不能脫離實際,這樣才是真正的好作品。不然,生編硬造,出人意料,卻不合乎情理,就成了荒唐,不會有什么審美價值,也必將遭到人們的唾棄。對于文學作品,無論是長是短,都須遵循四字真言:合情合理。】
三、分析情節發展的根本原因。
提問:
1、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它內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馬蒂爾德的悲?
虛榮。
2、在文中有哪些表現?
環境:寒傖、黯淡、破舊、粗陋
夢想:古式、精巧、珍奇、華美、奇異、名貴
心境:傷心、悔恨、失望、困苦
3、一個如果所處的環境不好,有自己的夢想,有不好的心情,這不允許嗎?這有錯嗎?
沒錯。
4、那是否認同馬蒂爾德的做法?為什么?
不認同。我們承認人都有虛榮心,有虛榮心不一定就是壞事。相反,有虛榮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有上進心的表現。面對惡境,無動于衷,并不令人稱道。但凡事皆有度,超過合理的度,事情就會向反向發展。馬蒂爾德正是因為虛榮心過于強烈,所以才會有不幸的結局。故事情節也正是在這種強烈的虛榮心的推動下,一步步趨向高潮。
5、文章以悲劇收尾,除了馬蒂爾德的個人因素之外,不會不會有其它原因呢?
還有社會因素。個體不能脫離群體而存在,個人也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特定的階級總會有特殊的反映,馬蒂爾德得到請柬之后的對話,多多少少透出一點當時上流社會的風氣。盡管這在文中表現得非常含蓄。
6、在深味虛榮的危害時,你同情馬蒂爾德的遭遇嗎?若有,想想是什么使你有如此感受。
《項鏈》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曲折的情節、巧妙的布局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2.理解生動、細膩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對表現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
4.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從瑪蒂爾德的悲劇中得到啟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理解曲折的情節、巧妙的布局對表現主題的作用。
2.理解生動、細膩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對表現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難點:
對主人公瑪蒂爾德作出自己客觀公正的評價,進而準確把握作品的深刻內涵。
教學方法:
指導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法國宮廷舞會的影片片段引入。
二、粗讀課文,整體領悟
1.復述故事情節。
2.理清故事結構,以“項鏈”為中心詞給小說各部分情節擬一個小標題。
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識項鏈
3.在這幾個情節中,哪些情節對人物命運影響最大?
丟項鏈--人物命運的轉折點。
識項鏈--人物再次受到命運的捉弄和打擊。
4.請你用幾個詞分別形容一下十年前后的瑪蒂爾德的.形象。相比之下你更喜歡哪一個?
年輕漂亮、高雅迷人、愛幻想
蒼老、粗壯耐勞、不愛梳妝打扮、高聲大氣說話
三、研讀課文,仔細品味
(一)品讀人物形象
作者說:“要是那時侯沒有丟掉那掛項鏈,她現在是怎樣一個境況呢?誰知道呢?誰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1.“極細小的一件事”指什么事?
明確:丟項鏈
2.丟項鏈前后,瑪蒂爾德的人生有什么不同?仔細閱讀小說,完成下表。
瑪蒂爾德的人生
丟項鏈前
丟項鏈后
外 貌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
美麗、豐韻、嬌媚
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
她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了。她胡亂地挽著頭發, 歪斜地系著裙子,露著一雙通紅的手,高聲大氣地說著話,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
生活狀況
住宅寒傖、墻壁黯淡、家具破舊、衣料粗陋。
沒有漂亮服裝,沒有珠寶
有個小女仆,有“好香的肉湯”
刷洗杯盤碗碟,用肥皂洗襯衣,洗抹布,把垃圾從樓上提到街上,再把水從樓下提到樓上,她穿得像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省她那艱難的錢。
心理狀況
狂亂的夢想:“幽靜的廳堂”、“寬敞的客廳”、“華美而香氣撲鼻的小客室”、“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銀器”、“盛在名貴盤碗里的佳肴”。
她不斷地感到痛苦,看望有錢的女朋友回來就會感到十分痛苦,由于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日地哭好幾天。
一下子顯出了英雄氣概,毅然決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
有時候,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啊!
原 因
(性格)
貪慕虛榮
誠實、堅強
3.作者說“要是那時侯沒有丟掉那掛項鏈,她現在是怎樣一個境況呢?誰知道呢?誰知道呢!”你知道嗎?發揮你的想象,說一說如果沒有丟掉項鏈,瑪蒂爾德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她的人生悲劇能夠避免嗎?她能因那場令她出盡風頭的夜會擠進上流社會嗎?
明確:只要還有貪圖享樂的思想和虛榮心,她的人生悲劇遲早都會發生。不發生在這件事情上,也一定會發生在別的什么事情上。
瑪蒂爾德不可能因一場夜會而擠進上流社會。她進入上流社會的最大攔路虎是她出身的階層和社會地位。在瑪蒂爾德生活的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中,一個出身卑微的小人物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的。
4.比較瑪蒂爾德丟項鏈前后的狀況,你認為丟項鏈這一事件,對瑪蒂爾德是“成全”還是“敗壞”?為什么?
明確: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5.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揭示瑪蒂爾德的內心世界的?
明確:豐富、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是刻畫瑪蒂爾德形象的主要方法:
①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直截了當地表現她的內心世界,如開篇時介紹她對現實的種種不滿,對豪華奢侈的貴婦人生活的狂熱夢想;
②通過瑪蒂爾德的語言和行動來展示其內心世界,如得到請柬后,情緒的變化:懊惱地丟--哭起來--遲疑地提出要求--郁悶不安、憂愁--遲疑而焦急地、借--跳、摟、親、跑。這些動作語言就把她那種既急切地盼望參加夜會,又為自己沒有合適的舞服而懊惱,為丈夫貧困而悔恨的復雜心理,也寫的細致入微,把瑪蒂爾德在虛榮心指使下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
6.歸納瑪蒂爾德的形象特點。
(二)品鑒情節結構
1.“借項鏈”是人物命運的轉折點,看似偶然,實則是作者層層鋪墊下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請你說一說作者是怎樣鋪墊的?
明確:序幕寫她狂熱的夢想,為下文她參加舞會趕制新衣及借項鏈做了充分的鋪墊。
瑪蒂爾德受虛榮心的驅使,為了不使自已在夜會顯得寒酸,借來項鏈精心包裝自己,埋下了悲劇的導火線;在夜會上她的虛榮心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沉迷在歡樂里,“什么都不想了”;夜會結束,怕丈夫披在她身上的家常外衣,被穿珍貴皮衣的女人看到暴露她的窮酸相,于是匆匆逃走,回家的途中依然陶醉于夜會的成功,得意忘形,這種陶醉、慌亂和得意中,為“丟項鏈”作了鋪墊。丟失項鏈的必然性,正是以瑪蒂爾德的性格為基礎的,是她那愛慕虛榮的性格造成的。
2.“識項鏈”中得知項鏈是假的,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早在前文有了多次暗示,請找出來。
明確:三次伏筆:借項鏈時女友的慷慨--賠項鏈時老板的回答--還項鏈時女友的隨意
3.構思的“巧妙”體現在哪里?“深刻”體現在哪里?
明確:鋪墊與伏筆,為展開情節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四個有關項鏈的情節,只有“賠項鏈”不具有偶然性,是瑪蒂爾德對生活的抉擇。
項鏈是假的襯托瑪蒂爾德的單純、誠實與守信,也暗示著上流社會的虛偽。
4.戛然而止的結尾有什么豐富的意味?
明確:①給瑪蒂爾德心靈上沉重的打擊,進一步批判其虛榮心。瑪蒂爾德以青春為代價,節衣縮食,傾其所有,用10年時間還清債務,一旦得知項鏈是假項鏈,她為了夜會“成功”所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是對她的虛榮心狠狠的一擊。
②深化主題。項鏈固然是假的,她所追求并陶醉于其中一夜狂歡也是假的,她夢寐以求的奢華享受同樣也是虛幻的,不值得用有意義的生命去追求。
③空白的藝術手法,借無形表現有形,賦予空白豐富多彩的形象性,依據欣賞主體的不同,表達更豐富的生活內容。
(三)品味小說主題
1.作者對瑪蒂爾德是什么態度?你怎么評價她?
2.瑪蒂爾德的悲劇源于她對現實的不滿,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的她產生這樣的夢想錯了嗎?該如何看待她的夢想?
3.作者借瑪蒂爾德的悲劇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明確:
①小說通過對一個愛慕虛榮,一心向上爬的小資產階級婦女的不幸遭遇的描寫,尖銳諷刺了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批判了資產階級上流社會奢侈的生活。
②人生變幻,命運無常,難以把握。社會殘酷,人生殘酷!
四、作業
《項鏈》構思巧妙,尤其是其戛然而止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請你選擇一題,展開想象,續寫(改寫)小說結局。
①改寫結局:“要是那時沒有丟失那掛項鏈,她現在是怎樣一個景況呢?……”
②續寫結局:“可是我那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項鏈》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括瑪蒂爾徳的人物形象,力爭對其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2.通過分析小說精巧的情節來透視人物的性格。
能力目標
1.訓練快速閱讀、梳理小說情節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習多角度審視、評價小說人物的能力。
情意目標
引導學生公正客觀評價瑪蒂爾徳的同時,發揚人性中的善和美,摒棄虛偽和丑陋。
課時: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梳理情節脈絡。
研讀人物描寫,概括瑪蒂爾徳的形象。
培養學生學習多角度審視、評價小說人物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先書寫作者“莫泊桑”,問:我們曾學過他的什么作品?或你曾讀過他的什么作品?寫得什么內容?
(《我的叔叔于勒》寫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過菲利普夫婦對至親兄弟于勒態度的前后變化,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本質。)
莫泊桑很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他的短篇小說側重莫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惟妙惟肖,人物語言精彩生動,故事結尾耐人尋味。
(投影魯迅之語)魯迅曾贊《項鏈》“無論從形式、結構,以及表現手法來看,都達到了短篇小說的要求具備的高度。”
關于莫泊桑更詳細的資料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后有關莫泊桑的“花絮”。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小說(教師板書課題)《項鏈》。
二、整體把握,理情節。
快速讀課文,梳理情節脈絡。
看作者以項鏈為線,寫了哪些情節?(借——丟——賠——識)
你最欣賞的情節是哪個?簡述理由。要求:一句話作答。
丟項鏈——瑪蒂爾徳命運的最高點和轉折點。
識項鏈——瑪蒂爾徳再次受到命運的捉弄。
三、重點
3.找出在不同情節中作者對瑪蒂爾徳的描寫,透視人物心理、性格發展的過程。
方式:自度和小組討論結合。小組派代表在班級發言。
要點:
借項鏈前——想得人歡欣、被人羨慕、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
得到請柬——懊惱、發愁
舞會上——陶醉
舞會后——趕快逃走
丟項鏈后——毅然決然打定主意,要償還這筆可怕的債務。
如何還債——辭退女仆,遷移住所。刷洗杯盤……一個銅子一個銅子的省。
十年后,還清債務,再遇女友——坦然相對
引導學生多角度審視、評價瑪蒂爾徳。
① 以課后練習二為依據,請同學展開討論,要求必須從課文中找到依據。
② 教師歸納
瑪蒂爾徳該不該有夢想?該如何看待她的夢想?該如何評價這個人物?
從人性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活追求,符合人性中愛美、想過的好一些的心理。她參加舞會只是展示美麗,想得到羨慕,并沒有損害他人,而且晚會后也并沒有依靠男賓,甚至部長去解決困難。至于她那狂亂的虛榮心,是她的缺點,也是人性的弱點。她毅然決然地選擇償還債務,表現了她在命運面前的堅強、勇敢、果斷。再次見到女友,坦然面對,說明他對命運無所抱怨與悲嘆,有敢作敢為的自豪。她的美麗可愛表現在她的誠實守信,勤勞堅忍。
瑪蒂爾徳是一個有著人性復雜性的人物形象。
四、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四,任選一題寫二三百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小說結構藝術,來進一步透視人物的性格。
2.引導學生領會情節發展偶然中的必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匯報上節課的作業,并請同學做點評,以提高聽得效率;教師強調想象的情節一定要忠實于人物性格,符合情節的真實。
二、欣賞小說結構藝術
教師學法指導
這篇小說的構思可謂精巧,在我們學習的重點之中。要欣賞小說的結構藝術,應該注意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看情節安排,看線索貫穿,看鋪墊伏筆,看其妙在何處。
學生自己速讀瀏覽,體會妙之何在?
小組討論,優勢互補,選派代表發言。
班級討論明確。
要點:
① 鋪墊與伏筆,為情節展開提供了依據。例如,序幕寫瑪蒂爾徳的夢想,變為下文她為參加舞會趕制新衣和借項鏈作了鋪墊。還有借項鏈時女友的慷慨,丟項鏈后珠寶店老板的回答,還項鏈時女友的隨意這一系列伏筆使得“識項鏈”中得知項鏈是假的合情合理。
② 以項鏈為線貫穿全文,環環相扣。四個有關項鏈的情節,只有“賠項鏈”不具偶然性,是瑪蒂爾徳對生活的選擇,更好的凸顯了瑪蒂爾徳人性中美的一面。
③ 戲劇性的結尾,項鏈是假的更耐人尋味。襯托了瑪蒂爾徳的單純善良、誠實守信,也暗示了法國上流社會的虛偽。
三、總結擴展
文學作品中有許多環環相扣的情節,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巧遇的必然性,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中的結尾,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布置作業
建議同學課下瀏覽《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進一步體會。
《項鏈》教案 篇10
一、導入課文
1、導語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一個快樂方程式:快樂=物質消費÷欲望。從經濟學觀點看,物質消費越大欲望越小,快樂就越多,所謂知足常樂。反之,一個物質消費有限,欲望無窮大,那將怎樣呢?我們來看小說《項鏈》,從中尋找答案。
2、作者介紹
莫泊桑是19世紀下半期法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寫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和3部游記。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方面的藝術成就尤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之稱。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項鏈》、《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說描繪了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刻畫了各個社會階層各種職業的人物形象,小說《項鏈》就是這樣一篇描寫小資產階級的故事。
3、檢查預習
(1)小說的線索是什么?
(2)圍繞項鏈主要寫了哪些幾件事?
二、分析悲劇成因
1、師:同學們在預習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劇”這個詞,那么,你們為什么認為這是個悲劇呢?
明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瑪蒂爾德其實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女子,卻因為丟了項鏈而付出了十年艱辛的代價,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這不能不說是個悲劇。
2、提問:那么,瑪蒂爾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處呢?
明確:她誠實守信、堅忍頑強、恪守尊嚴、勇于負責、真實不虛偽。
3、提問:這樣一個靈魂深處具備優秀品質的女子為什么以悲劇收場?
明確:因為虛榮心作祟。
4、思考討論:文章哪些地方體現了瑪蒂爾德的虛榮心?(按情節發展順序來)
(1)序幕部分
提問: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畫她的虛榮的?
明確:她夢想著追求豪華生活,渴望進入上流社會,而且她覺得憑自己的美貌理應過這種生活;然而現實卻是冰冷的、寒酸的,“沒有漂亮的服裝,沒有珠寶,什么也沒有”。她的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著尖銳矛盾,可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正如文中所說“這些東西,在別的跟她一樣地位的婦人,也許不會掛在心上,然而她卻因此痛苦,因此傷心。”這種對超越現實的物質與精神追求的執迷,正可看出她的虛榮。
師: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悲劇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卻必須是容易犯錯誤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錯誤,不是由于他(她)對自己身外的事物一無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項鏈”部分
提問:作者如何描寫瑪蒂爾德在借到鉆石項鏈前后的心理變化?
明確:“猶豫不決”、“不斷問”——沒有見到項鏈時的不安;
“心跳”、“發抖”、“出神”——發現鉆石項鏈時的激動、神往
“遲疑”、“焦慮”——擔心對方拒絕時的猶豫不安;
“跳”、“接”、“親”、“跑”——得到允許后的興奮。
師:作者通過一系列神態、動作描寫刻畫她在借項鏈時的幾個心理變化,淋漓盡致地揭示她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精神世界。
(3)“失項鏈”部分
A、提問:舞會上的四個“陶醉”說明了什么?
明確:長期以來的夢想得到實現,這種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正反映了她極度膨脹的虛榮心。
B、討論:生活和她開了一個絕大的玩笑,就在她的幸福達到頂點時,項鏈丟了。丟項鏈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明確:舞會后,因丈夫所帶來的樸素衣服的寒酸,說什么也不愿穿甚至逃走;到街上,遠遠見到車子就喊,說不定還會飛奔過去。最后找到一輛破馬車,為了不被發現,登車時必定張皇匆忙,連車號都沒注意。這些都暗示遺失的可能性。
師:正是愛虛榮,使她借項鏈;又是愛虛榮,使她丟項鏈,從幸福的云端跌入痛苦的深淵。
(4)“賠項鏈”部分
A、提問:十年的艱辛有沒有讓她徹底清醒過來?
明確:第104自然段的心理描寫說明她沒有改悔,可見其虛榮心是如何深入骨髓、根深蒂固。
B、思考:瑪蒂爾德這種根深蒂固的虛榮心是怎么來的?
明確:來源于社會,個人是不能脫離社會存在的,個人的性格源于社會的熏陶。當時,整個社會就是浮華、勢力又虛榮的。
C、討論: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這種虛榮浮華的社會風氣?
明確:
①“因為在婦女,美麗、豐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惟一的資格。”
②其他人物也愛慕虛榮
路瓦栽先生:她之所以花很大力氣弄到那張請柬并且為此“得意揚揚”,是因為晚會的請柬“大家都希望得到,可是很難得到;一向很少發給職員”,并且“這是一個好機會”,“在那兒可以看見所有官員”。他的醉心名利、愛慕虛榮是顯而易見的。
佛萊思節夫人:她之所以去珠寶店買漂亮的青緞盒子來裝假項鏈,又不告訴瑪蒂爾德項鏈是假的,是為了使這掛至多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項鏈看起來像鉆石項鏈,又用這掛假項鏈來顯示富有、抬高身價。她同樣愛慕虛榮。
師: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都是特定社會環境下的產物。當時的法國社會崇尚的就是這么一種虛榮浮華的風氣,生活于其中的瑪蒂爾德又怎能不受其影響呢?這也難怪經歷了十年的磨難,她虛榮依舊、癡心不改。
三、總結拓展
1、以一幅對聯結束課文
師:瑪蒂爾德的悲劇啟示我們,切勿貪慕虛榮,否則你就是瑪蒂爾德第二。
2、思考:像瑪蒂爾德這樣因為愛慕虛榮而導致悲劇的事例還有哪些?
師: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變成謬誤;美好的愿望一旦脫離現實,就可能發生信念偏執,釀成生活悲劇。
3、討論: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看待虛榮心?
明確:我們承認人都有虛榮心,有虛榮心不一定就是壞事。相反,有虛榮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有上進心的表現。面對惡劣環境無動于衷,并不令人稱道。但凡事皆有度,超過合理的度,事情就會向反方向發展。
【《項鏈》教案】相關文章:
項鏈的教案10-12
《項鏈》的教案03-16
《項鏈》教案11-20
教案:項鏈08-14
項鏈的教案10-22
《項鏈》教案10-07
項鏈-教案10-30
《項鏈》教案12-09
課文項鏈的教案05-19
莫泊桑項鏈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