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角》教案(通用1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角》教案(通用1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3、學會用尺子畫角、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難點:引導學生從實物角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教學準備:
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師問:平常大家喜不喜歡看熊出沒?今天上課光頭強帶了借個東西過來()課件展示圖形)
2、師:這些圖形分別叫什么?這幾個圖形中有一個新朋友“角”,它也是幾何圖形的一種、那到底什么是角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3、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們先來明確本節課的目標,請大家一起來讀學法指導。
二、小組探究合作
請大家以學法指導為方向,以你們的提前預習為基礎。三人為一組,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合作完成你們手中的小組探究合作卡。
三、小組交流展示
展1:探究一:認一認角各部分的名稱。
展2:探究二:畫一畫角。
展3: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種角。
展4: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探究五:數一數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展6: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探究七:想一想紅角的藍角相等嗎?
四、總結
1、每一組的展示都很精彩,相信大家的收獲也不少,接下來誰來談一談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根據大家的收獲,在幾何王國中還有這樣一首兒歌,請你們看一看、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知識,體驗知識是本節課的最大特點。在教學設計上,我做到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力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1、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做到了內容多但有結構、有層次。
本節課的教學容量相對來說較大。要教會學生指角、認角、找角、比較角、分辯角等許多知識。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亂,并盡量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活動余地,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于是,我在課堂中始終貫穿認一認,找一找,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探索,成為學習的主人,加強學生動手操作以及培養初步實踐能力的培養。把能力培養納入課堂中。
3、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首先,練習的設計能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增強形象感,直觀感。這些都是為了進一步解決本課的重、難點。當然,任何課堂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對學生整體照顧的不夠,尤其是在學生展示環節。當學生在個別問題的回答上語言表述還不完整不精確時,老師沒有及時指出和糾正。在練習的反饋上也不是很透徹和全面。另外教師的語言也有不恰當之處。教師在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還有所欠缺,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不斷積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會有所提高。
《認識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體會數學于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經歷做角,比較角的大小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體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河學會做角。
教學難點:
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幾何角,三角板,小棒,硬紙條,圖釘,毛線,扇子,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猜圖引入。
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了很多圖形,老師今天把它們藏在一個本書里,只露出其中的一部分,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最后出示圓形,并和其它圖形進行比較有什么不一樣的,從而引出“角”。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角是一樣有趣的圖形,它的身上有很多秘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板書課題:認識角。
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一)直觀感知角
1、出示紅領巾,它上面有角嗎?有幾個角?你能指出來嗎?
2、感知三個板上的角,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發現?
3、認識角的組成。
頂點、(直直的)邊、(直直的)邊。
4、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圖形,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說明理由。
5、找身邊的角。
師:其實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小朋友們轉動自己的身體,找一找在我們這個大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嗎?
6、動手做角。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既然角在生活中到處可見,那你想不想當一個魔術師,用老師給你準備的材料變出一些角來。
師: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信封,里面有小棒,硬紙條,圖釘,毛線,下面請大家分工合作,盡量把這些材料都用上,做一做,拉一拉,折一折,擺一擺,變出各種不同的角來,注意,做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放音樂)
師:現在誰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說給大家聽聽。
師: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的雙手做出這么多的角,真是非常了不起,其實,做角的方法師非常多的,課后,請小朋友找一些材料,用其他的方法再去做一做角,好嗎?
7、比較角的大小。
師:這位同學做的角真有趣,(師張開合攏角的兩邊)這位同學,請你到前面來,你能把你做的角變大嗎?變小呢?
師:平時,你們再哪里看到過這樣大小可以變化的角嗎?
師:對!請看,老師這有一把扇子,在使用扇子的過程中,扇面上的角在變化,瞧,扇子的兩邊叉開的大了,扇面上的角就…
扇面的兩條邊叉開的小了,扇面上的角就…
師:說明角是有大小的,(板書:角師有大有小的)你能猜一猜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嗎?(板書:角的大小與開口的大小有關)
(1)用眼睛來看比較角的大小。
師:既然角有大小,看這里有兩個角,誰大誰小,(出示)
師:對,大小明顯的角,我們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出。
(2)用重疊法比較角的大小。
師:同學們請看這兩個角,它們誰大誰小,我們用眼睛不容易看出,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移到一起用重疊法來比較,把兩個角的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也重合,看,另一條邊,在外面的就大,在里面的就小。(演示)
四、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個新朋友?現在假設你是角,你想怎么樣向大家介紹自己呢?
《認識角》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 的聯系和區 別。
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確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較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 初步能力。
3、培養學生關于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投影儀,紅色、白色細木條做的角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
1、認識線段的特征。(下面的板書填在一個表里)
出示線段。(長4分米)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么?(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要怎樣畫?(按學生的回答畫線段)
畫線段時,開始和結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直的有兩個端點) 是有限長的,(板書:有限長)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
現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邊說明邊畫出線 段)
2、認識射線。
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老師延長第二條線段)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
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點?
指出:射線也是直的,(板書: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板書:一個端點)另一方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板書:無限長)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著尺的一邊畫射線。(邊說明邊示范)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
誰再來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
射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
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長 度。手電筒、太陽射出的光線,都可以看做是射線。
3、認識直線。
現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邊說邊把第三條線段延長 就得到一條直線。(板書:直線)
大家把直線和線段、射線的特點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線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誰來說一說,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樣畫直線?要不要點上點?為什么?直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為什么?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直線。
4、提問:誰來看著黑板上的圖說一說,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 的?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么相同的特點?(板書:相同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書:不同點)
你能從延長線段得出直線這樣的過程說一說,線段和直線 什么關系嗎?(板書: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直線和線段又有什么共 同特點?
5、做“練—練”第1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判斷,要求說明理由。
二、認識角
1、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角?
今天這一節課,我們要一起來進一步學習角。(板書課題:角)
2、認識角和各部分名稱。
角是怎樣的圖形呢?現在仔細看老師畫三個角,聯系剛才學的知識,想想角是怎樣組成的。(用從一點引兩條射線的畫法,畫出教 材第110頁上面的
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問題,看第110頁上面的三節。出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
(1)角是怎樣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請你分別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3)角用什么符號表示?
提問:角是怎樣組成的?
誰能上來,從這點(在黑板上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畫一個角? 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板書:頂點)這兩條射線呢?(板書:邊 邊)
誰能來寫一個表示角的符號?教師說明角的符號“/”的寫法, 并舉例寫成/1,領學生讀“角一”、·
‘提問:如果寫數字2,應該怎樣讀?
3、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課桌上,一邊指頂點和邊,一邊自己說出名稱。
老師出示三角尺,并且手指每個角的三個部分,學生齊說各部分名稱。
4、角的大小比較。
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按剛才的方法,畫一個角。(教 師巡視)
剛才同學們畫的角與黑板上的差不多樣子。你們還能再畫一 個角,使一條射線的方向跟剛才不同嗎?請大家畫一畫。(指名學生畫角,老師巡視)
5、教學角的大小比較。
提問:你覺得剛才畫的兩個角大小一樣嗎?
指出:也就是說,角是有大有小的。(板書:角有大有小)
演示兩根紅色細木條做成的角。說明:旋轉這兩根中的一根木 條,形成的是什么圖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提問:這兩根細木條是這個角的什么?
現在我把這根細木條繼續旋轉,使兩條邊比剛才叉開一些,你 覺得現在這個角比剛才怎樣? 如果兩邊再叉開一些呢?(繼續旋轉)
指出:旋轉其中一根木條,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問: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角比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么?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 大。(板書:邊叉開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樣比較呢?現在看老師比一比,請你說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再取出一個白色木條的角,把角重疊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哪個角比較大,為什么?
誰來說一說,可以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回答后,老師歸納方法: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的位置。
再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角的大小怎樣?(紅色木條的角和同樣大的白色木條的角重合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兩個角大小怎樣,為什么?
說明看出兩個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紅色木條的角與黑板上畫的角比較,(使木條擺的角和畫 出的角相等)要求學生說明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出來的。
說明: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一條邊也重合,如果另一條邊重合,則這兩個角就相等。
6、做“練—練”第3
讓學生把三角尺按在課桌上,先用銳角分別比一比,(在下面 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說說哪個角大一些;再用兩個直角比,說說大 小怎樣。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什么?誰來說一說,段、射線和直線各有哪些特點?什么圖形是角?怎樣比較角的大小?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二第1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老師巡視。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讓學生在書上畫直線。
提問:第(1)題過一點還能再畫另一條直線嗎?試試看。你還 能再畫嗎?經過這一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
第(2)題還能再畫一條直線嗎?經過這兩點只能畫幾條直線?
3、練習二十二第3題。
‘學生先做在課本上,再口答,并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一個角。
追問:這個角你是怎樣畫出來的?
請你再告訴大家,角是什么樣的圖形?
《認識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實際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等特征。
2、利用角的特征來發現角、畫角、創造角。
3、在小組合作中養成傾聽的習慣,培養口頭發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角。
2、從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和正確的畫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在黑板上寫上星級小組,同學們看這是什么?(拿出一個五角星),喜歡這個嗎?那怎樣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今天我們要開展星級小組的評比,看看哪個小組能獲得今天的星級小組,有信心嗎?(生:有)同學們都有信心,每個組加上一個五角星,現在是幾星級了?下面張老師先請同學們看一段動畫片,可要看仔細了。
課件播放引入。
師:屏幕上哪些圖形我們已經學過了,它們分別叫什么?
生1:這些圖形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師:這是什么圖形呢?(課件出示角)
生回答:這個圖形是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知道它叫角,我們今天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師:看,我們的校園多么整潔、優美。新的一天開始,校園里早早就熱鬧起來了。認真觀察,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同桌活動,邊聽邊說)誰來把你們的發現說給大家聽一聽?
生1:操場上有老師、老爺爺、小朋友。
師:你發現了角嗎?哪些地方有角,誰來指一指?(課件演示)
生1:老師手中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2:老爺爺手中的剪刀上有角。
生3:鐘面上有角、小朋友們做操時兩手之間形成了角、球場上有角……
師:剛才第三組的同學發言特別積極,第一組和第四組的同學聽得特別認識,給他們分別獎勵一個一角星,現在是幾星級了?還是一星級的不要灰心,因為還有機會。
師:在我們的校園里有角,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周圍,在許多物體上面都有角。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感知角。
師: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看誰指得好。
請一個學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給同學們看。師:大家看好了,看他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樣?(生指)
師:同意的給他鼓鼓掌。請同學們照樣指一指角。
師:老師想再請一名同學,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地壓壓它的頭,有什么感覺?再壓壓邊,有什么感覺?
生:尖尖的、直直的。(師板書)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黑板的周圍有角。
生2:數學書的封面上有角。
生3:教室的墻角邊上有角。
師:大家找得很好,老師這兒有幾幅圖,看誰能找出角,把它指出來?(課件出示剪刀圖)
生1:指剪刀頭。(同意嗎?)生:不同意。誰來說說不同意的理由。
生2:有一條邊是彎彎的,不能算。
師:回答得很好,給第二個小組加上一個五角星。
生3:指剪刀把上突出的部分。(這個是角嗎?不是)
師:到底這個角藏在哪里呢?
生4:指剪刀張開的部分。(課件顯示找正確了)
師: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描一描角。
師:這個角找得好辛苦呀!下面來看看這個。(課件顯示插一根吸管的可樂罐)生指吸管上的角。
師:你也找對了,對的給自己鼓勵一下。看看鐘面上,出示第三幅圖:一個鐘面。生指分針和時針的夾角。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很好,我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三個角。現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來仔細看看。(課件顯示三個角,逐漸隱去外形)
師:指第一個角,這個點叫什么?(生:起點。頂點、點)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生:邊)師板書(邊)
師:請同學們指出第二個角和第三個角的頂點和2條邊,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樣。
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一個頂點、2條邊)
師:角爺爺過生日,設宴請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員,瞧(課件出示)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趕來參加宴會,請你用孫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請露出你的笑臉,不是的用哭臉表示。逐個判斷:1、兩條邊沒有連上離得較遠;2、正確的;3、一邊是曲線的;4、兩條邊沒連上;5、正確的。(學生逐個說明理由)
師:剛才大家表現得很出色,每個小組再加一個五角星。
3、折角、做角。
師:小朋友們找到了那么角,還幫助角爺爺判別了真正的客人,真厲害。這次老師要考考大家,看這是什么?(出示一張圓形紙)你能想辦法折出一個角嗎?
生活動:自己用圓片折角、摸角,說說它的頂點和邊,選擇個別學生折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學得他們折的角怎么樣?(同學們互相評價)
師:同學們心靈手巧折出了那么多角,那你能用這樣的兩根小紙片做個角嗎?試試看,你好了再請你玩一玩。小組討論:怎樣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樣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動:用小紙條做角、玩角,然后小組討論、匯報。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看一段動畫片吧。角的王國有一個紅角和藍角,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們吵起來了,為什么呢?請看(課件出示紅角和藍角)從動畫片中你知道了它們為什么吵起來了?最后又怎樣了?
生:它們是為了誰大誰小而吵的,后來通過比較,它們都是一樣大的,它們又成了好朋友。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角的大小與它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而是跟角的兩邊分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兩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師:這個同學回答得非常好,給他們小組加一個五角星。誰能像他這樣說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在本環節中,學生通過折角、做角、玩角以及小組討論,鞏固了角的特征,體驗了成功。學生自信心增強了,注意力集中了,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提問,學生回答,提高學生糾錯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4、畫角。
師:你們真厲害,解決了那么多問題,那你能不能把角畫出來呢?
學生活動:畫角,師巡視,指導。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是怎樣畫角的?
生:先畫……再畫……
師小結:先畫一個頂點,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三、歸納提高: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生自由說說,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圖形——角。
生:我知道一個角有個尖尖的頂點還有兩條直直的邊。
生:我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我們還學會了畫角的方法。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下面我們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幾個問題: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請你把它找出來,說給同桌聽聽。(練習八第2題。)
四、質疑交流:
師:除去老師剛才向大家介紹的這些內容,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或者還想知道些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質疑、交流。
五、布置課外作業,下課。
《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為學生提供了觀察、操作等主動參與的機會。使每位同學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小組中討論,自由發言,認真地傾聽,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給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學生注意力持久,培養了學生的傾聽習慣,使傾聽變成了一種積極主動的行為。
《認識角》教案 篇5
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84—85頁的例題,“試一試”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是教學的重點,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紙片、實物鐘。
學具準備:硬紙條、圖釘、小棒、蠟光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個周末,小明和小紅可忙了,他們在忙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里?(課件出示三角尺、課本、小鬧鐘)
師(拿出一張三角尺,指著其中的角):三角尺的這里也是一個角。(課件閃爍) 師(拿出課本):書本的這里也是一個角,指著其中的直角
師:三角尺,書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課件閃角)。
(二)適時抽象、建立表象。
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么數學上的角是什么樣的呢?
師(用課件隱去物體,剩下三個角):如果我們給這些角脫去外衣,再標上角的標記,就變成了數學上的角,這三個圖形都是角。
1、活動:摸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三角板,跟著老師一起來摸摸看。
像老師這樣摸一摸,師指導摸:如果用手掌摸角這里(頂點)會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師指兩條邊,這樣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另一邊呢?直直的
師:數學家們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聽的名字,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師板書:
通常我們還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記。(板畫)
師:你能說出上面每個角各部分的名稱嗎?(師指出,生說)
師生共同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師!板書:角)
(三)多層練評、內化新知。
1、找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認識角了,那么該怎樣找角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
師:通常我們在找角時,都要先找到角的頂點,再沿著角的的兩邊分別指一指,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找出身邊物體上的角嗎?找出來指給同桌看。
(生找,指名說,學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講臺桌面上的角,還有很多學生舉手)
師:憑著我們班同學的聰明、如果你們能繼續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來,由于時間關系,你們課后可以繼續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題)。
出示題目,學生明確題意,用手勢作出判斷,是角的,指出頂點和邊,不是的,說說為什么不是,教師課件展示。
3、數角(“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題目。
(2)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85頁先找出圖形中的角。做上標記,然后數一數,填在括號里。
(四)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們已經認識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角有什么特點呢?
1、動手操作。
師:如果給你兩根硬紙條和一枚圖釘,你能做出一個角嗎?(生做角,師巡視)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大嗎?怎么變?(指名一邊演示一邊說)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小嗎?怎么變?
師小結:我們通過張開兩條硬紙條,可以使角變合攏硬紙條可以使角變。
師:通過做這個活動角我們知道角有什么特點呢?
生:角有大小。(師板書:角有大小)
2、比較(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們的這個發現非常重要!老師這里有三個鐘面圖,每個鐘面上都有一個角,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生判斷)
師: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說,夏天常用的紙扇,(出示紙扇圖)打開時,紙扇上的角在哪里?頂點呢?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慢慢打開,扇面上的角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出示剪刀圖):合攏剪刀時,剪刀上的角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小結: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大,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小?
3、觀察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好老師手上的活動角,(把活動角的兩條邊折短)你們發現這個角有什么變化呢?
生答:角的兩條邊變短,角的大小沒有變化。
師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角的大小與它的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4、(想想做做第4題)
師:現在來看第4題,用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呢? 生答: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們對應的角一樣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動手折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么做?
(3)學生思考——動手折——展示。
三、總結延伸
1、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學會這些知識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并指給他們看,好嗎?
《認識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直觀認識角。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直觀認識角。
教具與學具:
1、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軟體、一個大三角板、一個活動角等。
2、學具:白紙2張、剪刀、尺子、小圓片、小紙條、三角板、一個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T:小朋友,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角,探索角的秘密。
現在我們先一起來觀看一段錄象。
(師生一起觀看錄象)
小朋友,剛才的錄象你們發現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綜合圖]
T:小朋友,剛才你們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從這幅圖中,你能找到角嗎?
A:找角,與同桌說說。
B:匯報。
T:小朋友,你們太厲害了,找到了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們周圍是否有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嗎?
A:在小組內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組代表匯報,均可補充。
二、導入探究,學習新知。
(一) 認識角
T:小朋友,你們剛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師都還沒發現到,你們平
時的觀察很仔細,很細心,給每一個小組往上爬一格。
現在請每個小朋友從桌面上找出一個角來。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匯報。
T:小朋友,老師終于知道角是怎樣的,(教師畫一點)原來是這樣的。
A:學生判斷
B:匯報
(學生判斷錯了,應該還要兩條線)
哦,原來還要兩條線。
(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些負面的解題,讓學生再次進行判斷,逐步形成角的意識。)
A:再次判斷。
B:匯報:兩條線要和那個點相連在一起。
[出示課件]
邊
頂點
邊
T:小朋友,我們把這兩條線取個名字,叫——邊,這個點叫——頂點。通常為了方便說出這個角,我們就記作: 1。讀作:角1。
(教師演示如何畫小弧號:從上一條邊往小一條邊畫一個小弧號,然后在旁邊標上1。)
(二) 第一次嘗試練習。
A:獨立思考,與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匯報。
(三) 角大小的認識
T:小朋友,現在拿出你們桌上的圓片,有的同學是大圓片,有的同學是小圓片,然后想辦法折出一個角。
A:動手折。
B:同桌(大、小)兩人相互比一比,誰折的角大?誰小?
T:小朋友,通過剛才折角比角,我們發現了角有大小,對吧,那么,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們把圓片對折,然后再對折,最后對折。
A:思考:同樣折三次,同桌兩人折的角,誰大誰小?
B:再次比一比。
C:匯報。
T:一樣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個大圓片折出來的角大呀,你們能告訴陳老師角的大小與邊有沒有關系呢?
(生匯報)
哦,與邊沒關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關系?拿出桌上的兩根小棒。
A:利用這兩根小棒,制做一個角,再小組內討論,動手實踐,角大小跟什么有關系?
B:匯報,小結。
角的大小與邊沒關系,而是與角的兩邊的張口有關系。
C:教師利用活動角及課件加以演示。
三、實踐活動。
T:小朋友,我們發現了角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們現在能作出一個角來嗎?
A:小組為單位,交流:有幾種方法?
B:小組匯報。
C:全班參與評價。
四、第二次嘗試練習。
T:小朋友,這堂課我們發現了角什么秘密呢?
A:匯報
哇,挖掘了這么多的秘密,智慧爺爺說想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Q1:數角。
Q2:思考。
對這個圖形剪一刀,那么還剩幾個角?
A:猜
B:動手剪——證實。
《認識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學關鍵: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圖形,從而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觀察發現。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幅圖,有沒有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或你發現了什么?)
2、說一說生活中你還見到了那些物體中有三角形?
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角形,來研究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驗。
1、你能用彩筆在A4紙上畫一個三角形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1個三角形)
2、小組內的同學觀察你們畫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點?
3、全班交流:(老師板書:三條線段、三個角、三個頂點。)
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三角形嗎?(當學生說由3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時,課件:圖1是三角形嗎?圖4是三角形嗎?理解圍成)
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師介紹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在黑板上標出(邊、頂點、角)。
7、介紹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為三角形ABC。
三、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師: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線段、有三個頂點、有三個角;還知道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延伸閱讀
認識三角形
教學內容:
p、22、23、24(想想做做)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主要讓學生認識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第22頁的例題主要幫助學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23頁的例題著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驗和了解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教學難點:認識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使學生體會單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圖形,并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產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準備:學具盒、尺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例題圖,問:在圖上我們可以找到一種很常見的圖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活中的三角形隨處可見,說說哪些地方也能看到?
揭示課題:認識三角形
二、做三角形
1、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得到一個三角形,利用手邊的材料,比比誰的方法多?
交流
(1)用小棒擺。講評時注意:小棒擺的時候一定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來的部分。
(2)在釘子板上圍。講評時注意:只要有三個頂點,如果發現邊不夠直的話,需要把三角形調整得大一些。
(3)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畫。
(4)在紙上分別畫圍起來的三條線段,也能得到一個三角形。
2、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一起動手畫一個三角形,說說各部分的名稱: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三、三邊關系
1、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
用學具盒里的小棒分別擺一擺,是不是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學生擺完后交流:(1)同一種顏色(一樣長)的小棒肯定是能擺成一個三角形的。
(2)一紅兩綠這三根小棒是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的
小結:看來并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圍成三角形。那為什么會圍不成了呢?
2、探究不能圍成三角形的原因
(1)說說你用一紅兩綠三根小棒怎么就圍不成三角形了呢?
(兩根綠的太短了,碰不到。)畫一畫(圖略)
在圖上分別標出三邊為a、b、c,a+b<c 不能圍成三角形
(2)想象:如果把一根綠的換成長一點的,和原來那根綠的合起來正好和紅的一樣長,行不行?畫一畫(圖略)
在圖上分別標出三邊為a、b、c,a+b=c 不能圍成三角形>
(3)那究竟什么時候能圍成三角形呢?
可能會有學生會猜想,a+b>c
再用小棒擺一擺,擺完后再比一比,是不是符合a+b>c?
結合畫圖,指出:當兩條邊的長度和小于第三邊的時候,這兩條邊根本就不能碰到,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當兩條邊的長度和等于第三邊的時候,就變成了3條線段重合在一起的一條線段,不是三角形;只有當兩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邊的時候,那它們就會在第三邊上面的某一處碰到,就圍成了一個三角形。
3、練習鞏固
(1)有這樣兩根小棒,分別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根小棒多長那么它們就能圍成一個三角形?說說理由。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先可考慮最短的,如果是2厘米,那么和6厘米的合起來正好是8厘米,只能重合在一起,變成線段,所以至少要比2厘米長一點,在整數范圍里,那至少就得3厘米。再從最長的角度考慮,6厘米和8厘米的合起來要14厘米,不能有14厘米長,那樣也是重合后變成了線段,應該要比14厘米稍微短一點,即13厘米。)
(發現:比兩邊之差多1,比兩邊之和少1)
(2)繼續練習,如:6厘米和6厘米,3厘米和4厘米
四、完成書上的想想做做
1、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三角形
指出:畫的時候,要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和點子重合。
2、下面哪幾組中的三條線段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為什么?
在學生交流完后追問第一種情況:那如果老師把2厘米的加上6厘米的,不就變成大于4厘米,那就可以圍成三角形了。這樣的判斷對不對?為什么?
(6厘米是其中最長的一條邊,它單獨一條就比別的兩條都長,所以,要用比較短的邊合起來,然后和最長的比。)
3、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
請你用今天學得的知識來解釋這一現象。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學關鍵:
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圖形,從而認識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觀察發現。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幅圖,有沒有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或你發現了什么?)
2、說一說生活中你還見到了那些物體中有三角形?
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角形,來研究有關三角形的知識。(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驗。
1、你能用彩筆在A4紙上畫一個三角形嗎?(老師在黑板上畫出1個三角形)
2、小組內的同學觀察你們畫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點?
3、全班交流:(老師板書:三條線段、三個角、三個頂點。)
4、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三角形嗎?(當學生說由3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時,課件:圖1是三角形嗎?圖4是三角形嗎?理解圍成)
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板書: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師介紹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在黑板上標出(邊、頂點、角)。
7、介紹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為三角形ABC。
三、反思總結,自我建構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師: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線段、有三個頂點、有三個角;還知道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這節課我們就研究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三角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折疊探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2、能力目標:進行操作、觀察、分析、比較、交流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類似的創造活動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用事實驗證事物的能力,而不是用主觀臆斷事物的屬性。
教學過程:
一、反饋作業
1、師:昨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對于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大家回家也做了探究型作業,對他們有了更深的了解。誰來說說你還知道些什么?
2、師:剛才也有同學談到其實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是對稱圖形。老師說它們可以稱為軸對稱圖形。
二、新課探究
1、師:你能不能把一個等腰
三角形折一折分成2個部分,使這2部分完全重合?
2、師:大家都可以這樣做到,那么誰能指一指我們是沿著哪一條線對折才能使圖形對折后完全重合的嗎?(學生指)
師:我們把這條能使圖形對折
后重合的直線稱為對稱軸。(板書)我們通常用虛線來表示對稱軸。(學生用虛線表示)
3、學生探究
師:你能不能用找到等腰三角形對稱軸的方法來找一找等邊三角形的對稱軸?
(學生嘗試)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找的?你找到幾條?
(圖形對折,是否完全重合)
3、小結:等腰三角形有一條對稱軸,等邊三角形有三條對稱軸。而三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卻一條對稱軸也沒有。
三、探究作業
1、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也有對稱軸,我請同學們回家去找一下,用剪刀和紙把它剪出來,看誰剪得最多。
2、想不出的同學可以問問現在5年級的同學,他們會給你們幫助的。
《認識角》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
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小棒、兩根硬紙條。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這個新朋友呀,很害羞,總是喜歡躲起來。讓我們先來認識“角”和它做朋友好嗎?
二、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請的小客人哪里去了呢?原來,調皮的角就藏在這里(教師出示課件),小朋友,你能把它從這幅圖里找出來嗎?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
學生描述圖片上的場景:正在踢足球的學生,拿著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還有教學樓和鐘樓等等,指出相應的角的位置。教師操作媒體,把相關角標志出來。并對學生的發言予以鼓勵。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把角都找到了,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角”,老師這里也有幾個物品,他們也有角,你能幫老師說一說嗎?(出示課件)
師:老師把這些角,畫了下來,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教師演示角的畫法)
1、小朋友,老師剛才是怎么畫的呢?誰來說一說(先畫一個點,再畫兩條直直的線)
2、我們把這個點叫做“頂點”,把從頂點發出的線叫做“邊”? (教師板書:頂點和邊)小朋友,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個邊呢?(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3、你能像老師一樣自己畫一個角,并標出它的頂點和邊嗎?(學生動手操作)
4、展示畫的角,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畫的?
5、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學生發言后,教師將角的特點再總結一次。)
三、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實踐操作
師:認識了角,我們下面來自己制作“角”,這里有一個正方形的紙,還有一些別的工具,開動你的腦筋親手做個角吧?趕快動手試試!
2、成果展示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并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哪里是頂點?哪里是邊?
3、角有大小
師:(出示幾個不同樣式的角)這幾個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樣。你們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個最大,哪個最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總結:角的大小與角兩邊*開的大小有關。(出示課件)
四、比較角的大小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做的角大?你是怎么比的?(出示課件:重疊法)
如果兩個角既不好移動,又沒有格式我們應該怎么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小朋友互相討論。(學生會提出復寫、折紙、器具去量等方法)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五、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在教科院張老師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執教了《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自我感覺較以前的數學課堂提高了一大截。現自評一下。
縱觀整節課,感覺優點有三:
一、 能夠做到環節緊湊,思路清晰,從而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學生,探究新知;最后是歸納總結,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環節又包括5個小環節,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畫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二、 能夠在導入新課中把問題的切入點拋給學生,如:你們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識?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主動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讓老師牽著鼻子被動前行。
三、 在突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知識難點時,能夠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優勢,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化難為簡。
但不足之處也有幾點:
一、 只備教材,而對學生卻備得不夠。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時,老師意在引著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尖、線等,從而再轉到數學中的語言:角、邊等。但孩子的認知前提卻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說不到點上,只說成折、橫,他們的回答讓老師也無所適從。而有的學生則無所不知,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讓老師又覺得心中不甘,意猶未盡。
二、 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簡煉。尤其是對一些數學術語把握得不夠。導致學生對角的認識不是很清晰,從而在數角時走了許多彎路。
通過這次研討課,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并由衷地慶幸自己能獲得這次難得的機會,并時時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進取,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認識角》教案 篇9
一、 理念設計
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圖形,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 教材、教學分析
本課是在以前學過的基礎上進行新授的,并且本單元要學的圖形都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這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在教學時,應注重把握好舊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學生能自然而然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射線,知道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認識角。
四、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出示動物百米賽跑圖)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生:線段。
師:你會畫線段嗎?(指名板演)用什么畫的?為什么要用直尺畫呀?
(此過程自然而然導入線段的特征,從而為后面要學的射線、直線作好準備)
師:線段是直的,這是線段的什么呀?你還知道線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兩個端點,無限長(可以量出長度)
師:如果將線段的一端延長(或兩端都延長)那會變成什么圖形呢?
㈡ 、認識射線、直線。
1、 自學課本第109頁
2、 比較線段、射線和直線,并從現實生活中舉事例。
師:它們各叫什么名字呀?它們又與線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學生回答。
師:你能應用這個知識解釋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線嗎?看誰說的多。
生:手電筒的光線。
生:探照燈射出的線。
(這一環節讓學生能把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和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能應用數學知識了解社會,并使學生知道數學來自社會,也能用于社會。)
3、 做練一練第1題。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點,引出兩條射線,認識這個圖形
5、 學生動手畫角,說出畫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稱。
師: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這兩條射線呢?
生: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7、 角的符號與比較。
師:認識角的符號,它和我們學過的什么符號很相似呢?
生:。
師:一樣嗎?
生:不一樣。
說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區別。
8、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找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用準備的兩個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按住一個紙條不動,轉動另一個紙條,可以出現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角。
師: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學生得出:先使兩個角的一邊重合,再看另一邊,哪個角的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這兩個角相等。
㈣ 、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㈤、綜合素質練習。
9、 按要求畫一條射線。
10、 過兩點畫一條直線。
11、 過一點畫一角。
12、 動手做一做,長方形剪一角,剩下幾個角?
13、 數一數右圖中有幾條線段;幾條射線;幾條直線?
14、 用三根小棒擺三個角。
(以上綜合練習是通過學生的畫、做、數、擺等各個方面進行的,讓學生能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認識角》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五冊第56—57頁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角和掌握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準備:
三角板、鐘面、活動角、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教師拿出三角板、鐘面等向學生指出哪里是它的角。
2、 請學生指出身邊的有哪些事物表面有角。
3、 根據學生說出的錯誤的例子或教師自己提出問題導入本課課題(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 講授新課
(1) 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1、 讓學生拿出一張紙,讓學生跟著教師拿紙對折再對折后提問:“出現了一個什么啊?” 讓學生用手觸摸一下角。
2、提問學生如果再把紙對折一下會有怎么樣的變化呢?再讓學生想辦法把角再變小一點。
3、讓學生拿出活動角。
①讓學生操作看能不能把這個角變大變小。
②讓學生角手觸摸角的各部分,并說一說你摸到了什么。
③問學生角的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什么?而這尖尖的,有點刺手的地方又叫做角的什么呢?讓學生在書本56頁找答案。
4、提問學生說出角各部分名稱后讓學生拿著活動角小組說一說角
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板書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5、讓學生觀察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6、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板書:角有一個頂點,二條邊。
7、做一做:
①判斷下面各圖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讓學生說明原因。
②說說下面的圖形有幾個角?
(二)掌握畫角的方法
1、 讓學生觀察教師所畫的角,后提問學生你會角什么方法進行畫角。
2、 讓學生自學書本57頁的內容后讓學生說出畫角方法。
3、 學生自己根據方法畫。
(三)小結,質疑
1、 提問學生學會了什么?
2、 給時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 解決學生在課前所出現的問題。
2、 給學生來一個“看誰是最勇敢、最聰明小孩”的比賽。規則:當音樂響起來的時候學生就到課室的周圍找角,然后角練習本把你所找到的角記下來,當音樂停的時候就馬上回到座位,看誰找到的角最多就叫出來指給其它的同學看。
3、 比較一下下面兩個角哪一個角大,哪個角小?角三角板比比看。
4、操作題:先讓學生觀察老師發給同學們的那張長方形紙有幾個角?然后隨意在上面剪下一刀,看還剩下幾個角?
5、發展題
數數下面的圖形有幾個角?
(四)小結
盡量多的提問學生本堂課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出本堂課有什么樣的感想。
《認識角》教案 篇11
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也是第二學段進一步學習角和其他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的基礎。這是學生第一次認識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板認識直角,會用直角符號把直角表示出來;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培養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會用直角符號把直角表示出來;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教法:
情景導入、談話。學法:討論合作、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三角板、直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一)教師活動:
談話:
(1)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許多物體,他們的面的形狀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2)游戲中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狀的?
(3)紅領巾的面呢?
(4)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平面圖形--角
(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學生活動:
生:長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情景圖:同學們,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2)現在請你拿出三角板、鐘面等物體,在小組中互相指一指、說一說他們的角在哪里。
(3)教師正確指導指角的方法。
(4)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并板書。
(5)學生觀察情景圖。
說情景,并在圖中找角
(6)學生小組中合作學習。
(7)學生指角,感受角。(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角的特點和形狀)
(8)學生利用三角板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三、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想辦法做一個角好嗎?
教師巡視指導。
(1)學生小組內動手做角。(放輕音樂)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所做的角展示看。
∠∧∨>∟⊥
四、組織練習,拓展延伸
1、請你找出我們周圍物體面上的一個角。(讓學生走出座位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角,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2、請你說出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明確角的特性)
3、請你用學過的知識來做一個角。(動手做角,讓學生更加懂得角的特性)
4、自主練習2。
5、請你數出下面圖形共有幾個角。
學生邊指邊說
生:頂點、邊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五、全課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1、學生談收獲。
2、你們的收獲真不少,其實我們的身邊到處有數學知識,希望你們課下多觀察,將得到的收獲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好嗎?
六、課后反思:
本節課結合學生熟悉的物體,通過復習學過的平面圖形導入新課,將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之上,學生感到熟悉、親切,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認識角后,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組織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積累活動經驗。學生談自己的收獲,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身邊時時處處都有數學。
《認識角》教案 篇12
教材編寫的特點:
1、較好的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材中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教室內的活動作為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同時教材又適時地將其中的數學信息抽取起來,讓學生觀察、分析,理解知識,努力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強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教材從學生對角的已有認知入手,讓學生在量一量、畫一畫、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實踐活動中認知角,借助學生所喜歡的小制作活動引起對角的大小的探究,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容易理解。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銳角、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輸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角的認識。
教學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學與教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展開學習。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雖然學生沒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夠初步辨認出現實生活中很多的角,對角有一些朦朧的認識。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切實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2、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觀察、比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學習。教學中,可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剪一剪、擺一擺、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動,充分感知角的形狀、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在比較角的大小及認識銳角和鈍角時,還可以組織學生把實踐操作與有效的觀察比較結合起來,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認識角》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 67—6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并能比較角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有關角的一系列學習活動,在動手操作中探索角的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學習習慣,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激發他們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角的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并能畫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指導學生掌握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兩根硬紙條,一枚圖釘、圓形紙、多媒體課件; 學具:兩根硬紙條,一枚圖釘、圓形紙;三根火柴。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記得你們已經認識過許多的平面圖形,今天老師希望和你們一起去圖形王國看望一下這些老朋友,你們想去嗎?
生:想!(播放課件)。
師:大家會用火柴擺三角形嗎?(在桌面上擺出來后隨意拿走一根火柴) 師:咦,現在你桌面上的這個圖形,我們以前見過嗎?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的圖 形朋友——角。(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1、找角
(1)師:生活中許多的物體上都有角,但是角非常調皮,只有眼力好、
愛觀察的孩子才能發現它。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邊哪些地方有角?說給同桌聽聽。
(2)師:大家可真厲害!找到這么多的角,現在,請同學們看看老師在哪兒找到了角?(出示三角板引導指角:頂點和邊)
(3)師:請大家像老師這樣把剛才自己找到的角指給小組的同學看看!(指名上臺展示)
2、認角
(1)師: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們數學中的角長什么樣子啊?生:想!引導學生在情境圖中找出隱藏的角。
(2)認真觀察三個角,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生說出一個點和兩條線。
(3
3、折角
要求:用一張圓形紙折角,感受一下它的頂點和邊各有什么特點?(小組交流后匯報結果:頂點尖尖的,邊是直直的。)
4、畫角
師:那同學們想不想給角畫張像呢?
(1)課件演示畫角方法。
(2)師生合作一起畫角。
5、玩角
師:介紹活動角后讓同學們做一做并把它擺在桌子上。
(1) 擺一個比老師這個角更大的角;擺一個比同桌更小的角。
(2) 聽口令玩變角游戲,邊玩邊思考: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口令:“1、2、3——變大/變小!”
6、比角
(1)出示一組大小差距較大的角進行比較。(觀察法)
(2)出示一組大小差距比較接近的角進行比較。(重疊法)
(3)出示一組大小相同但邊的長短不同的角進行比較,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三、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判斷角
師:可愛的角娃娃找來了跟它長得像的一些朋友來考考大家的眼力,
看大家能不能很快、很準確地將角找出來。(課件出示)
集體判斷(聽口令“準備---一二三---判斷”用手勢表示對錯并說明原因)
2、數角
師:調皮的角娃娃還喜歡跟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戲,你想和它玩嗎? 小組合作在圖形中找出隱藏的角。(課本67頁“指一指”)
四、全課小結。
1、談話:這節課我們在圖形王國里又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知道了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2、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樣介紹自己?
3,這節課大家表現很不錯,老師想用這樣一幅圖來獎勵你們,想看嗎?(出示笑臉圖)
說說角娃娃又藏在哪兒了?
五、布置作業
看到同學們表現這么棒,,角娃娃非常高興,想要送給大家一份珍貴的禮物,想看看嗎?(課件展示畫面,進行思想教育)希望同學們記住角的話,課后繼續找找它,向它學習更多的知識與道理,好嗎?
《認識角》教案 篇14
復習內容:書本第101——102頁期末復習第9——12題。
復習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對分米、毫米等長度單位的感性體驗。會確定位置,從而鞏固學生已有的對平面圖形的直觀體驗。
2、通過觀察、測量、語言描述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并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考習慣。
復習重點:長度單位的適當選擇和方位的確定。
復習難點:能流暢地用語言描述路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是和數學有關的。比如辨別東、南、西、北這些地理位置,比如上學的路線,比如物體的測量等。今天的復習就和這些內容有關。
二、方位復習
互動1:書本第101頁第8題
1、講述:小華、小軍、冬冬、小芳住在同一個城市。他們的家如圖所示。
出示“期末復習”第8題的情境放大圖。
2、指一指圖中的八個方位。
認清了八個方位,認一認圖上有哪些地方?
3、能說說小朋友家與學校的關系嗎?
談話:看來小朋友對方位掌握的不錯。你們能說說其他地方相互間的關系嗎?誰來說,說對了,全班小朋友送給他掌聲。
4、方位都搞清楚了,四個小朋友上學的路線比會說嗎?小組里可以先說一說,過會我們全班交流。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路線,全班交流。
:說得真不錯。
三、長度單位復習
互動2:書本第101頁第9題
1、提問: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學了些什么長度單位嗎?
(1)根據學生說板書(米分米厘米毫米)
(2)我說一個長度單位,你們能很快用手勢表示它的長度嗎?
(3)你們知道這些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說各個單位之間的進率。
談話:明確了這些長度單位的長度,我們要選用這些長度單位來填空了。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的嗎?
2、出示書本第101頁第9題:
一塊橡皮厚12(),一張方桌高8(),旗桿高9(),一枝鋼筆長16()。
學生獨立填寫,全班核對。并說明理由。
3、在填寫長度單位的時候,一定要在腦海中回憶這件物品的實際模樣,再從米、分米、厘米、毫米中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測量復習
互動3:書本第102頁第10題
1、談話:看來小朋友們對長度單位已有所掌握,那么請你們觀察這兩幅圖。
出示第10題,瓷磚和課桌圖。
2、提問:你在圖中觀察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把你觀察到的數據填入括號?
3、自己先獨立完成,并想想為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4、匯報。
:小朋友們不僅自己會填,還能用理由來說服人,真不錯。
五、畫線段練習
互動4:書本第102頁第11題
1、談話:小朋友們會填了,會說了,你們會畫嗎?請你們先畫一條4厘米的線段,再畫一條35毫米的線段,畫完后同桌相互檢查。
2、學生操作,同桌檢查。
提問:畫線段時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3、觀察:哪一條線段比較長?
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為什么4厘米的線段要比35毫米的線段長些嗎?
六、數角、找角練習
互動5:書本第102頁第12題
1、出示第12題第一小題。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共有幾個角?
2、你能為圖中的直角畫上標記嗎?
學生操作,全班交流。
3、提問:有幾個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余兩個角是什么角?
4、教師出示第二小題。
現在你能用三角尺找出圖中的三個直角嗎?
5、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6、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給予。
七、學習歸納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認識角》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直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角的符號,比較角的大小。
3、在學習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揭示課題:認識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燈)
二、感知角
1、看一看 (出示白板課件)找出剪刀、
三角板、鬧鐘上的角。
2、找一找 身邊哪些物體上還藏有角?
3、指一指 (白板上的資源庫學校大樓圖)學校大樓上的角在哪里?
三、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了解角的特征 (出示白板課件)
數學家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這個尖尖的點就叫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四、畫角,標記角
1、學生試畫角
2、(白板課件)演示角的畫法
3、教師示范角的畫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筆盒)
4、標記角(白板筆)
五、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白板課件)比一比三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師演示(白板上的學科工具平面圖形),得出結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課件演示)藍角和紅角比大小,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六、鞏固練習:(出示白板課件)
1、判斷(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么?)
2、找一找(數一數平面圖形內各有幾個角?)
3、說一說:(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嗎?)
4、小小歌謠:《小小角》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七、布置課后作業,結束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同學們這節課學習的特別認真,老師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 請大家課后討論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幾個角。
《認識角》教案 篇1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7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2、在觀察、操作、比較和交流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激趣
師:在數學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圖形娃娃,他們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開心啦!(課件播放許多圖形在一起跳舞的場景)在這些圖形中,數“角”最可愛了,小朋友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去認識圖形王國里的新朋友——角,好嗎?
揭示課題:認識角。
[評析:新課伊始,通過學生喜愛的童話情境,開門見山地引入新課,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二、 自主建構
1、聯系生活實例感知角。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8頁的情境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幅圖,圖中哪些地方有角?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師: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嗎?
學生指角時,教給學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兩邊,再在角的兩邊之間畫弧線)。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來指一指嗎?
生2:正方形上有角。(邊說邊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張開的地方有角。(邊說邊指)
生4:鐘面上有角。(邊說邊指)
2、抽象出角的圖形。
師:如果把這些角畫出來,是什么樣的圖形呢?請小朋友看屏幕。
動畫演示,分別畫出剪刀、長方形紙片、鐘面上的角。
師:(指畫出的角)像這樣的圖形都是角。角就藏在我們的身邊,請小朋友試著找一找在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
組織交流,并讓學生指出課桌、數學書等物體面的角。
[評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動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圖形,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的表象。]
3、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小朋友看老師畫一個角。(畫角,指角的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一條邊,(指角的另一條邊)這條直直的線,是角的另一條邊,(指角的頂點)這里的一個點是角的頂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師:(拿出三角尺,指其中一個角)這是三角尺上的一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同桌兩個人合作,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頂點,摸一摸角的兩條邊。
學生操作。
師:(指投影上的三個角)你能分別指出這里三個角的頂點和邊嗎?
指名到投影前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評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結論,教師沒有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而是以講解的方式告訴學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表象。隨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動,既鞏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又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加深了對角的認識。]
4、練一練。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生:第一個圖形是角。
師: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
學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繼續完成后面三個圖形的判斷,并說明理由。
5、感知角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想不想自己“做”一個角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大家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合適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角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角的方法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師:請把你們“做”好的角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有用小棒擺的,有用直尺畫的,有用紙折的,有用硬紙條釘的……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材料“做”出了這么多的角。我們來看這位小朋友“做”出的角(拿出用兩根硬紙條“做”成的角,使角的兩條邊重合),請大家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大)
生1:角的一條邊在動。
生2:角在變大。
師:再仔細觀察,說一說這個角在怎樣變化?(邊說邊旋轉角的一條邊,使角慢慢變小)
生:角在變小。
師:你能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角,并像老師那樣,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嗎?自己在下面試一試。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作適當指導。
師:(出示一個角)老師這里有一個角,你能用手中的角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學生操作,教師注意指導)
師:能轉出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嗎?(學生操作)
[評析:學生用兩根紙條“做”出了一個角,是教學過程中自動生成的教學資源。教師敏銳地捕捉了這一資源,通過轉動角的一條邊使角變大或變小,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比較角的大小。
課件出示教科書第69頁第二個例題。
師:這里的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
生1:第一個鐘面上的角最大。
生2:第三個鐘面上的角最小。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看出來了,剩下的兩個鐘面上的角哪一個角大呢?
生1:第二個鐘面上的角大。
生2:第四個鐘面上的角大。
師:到底哪個角大呢?請小組內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想一想怎樣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并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你有辦法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嗎?
生1:可以用三角尺上的角去量。
生2:可以數鐘面上的格子。
生3:可以把兩個角重疊起來,看哪個角大。
師: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疊起來,另一條邊分別在重疊的這條邊的同一方向。
師:現在你知道哪個角大了嗎?
生:第四個角比第二個角大。
[評析:從通過觀察可以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到通過觀察不能確定兩個角的大小,引起了學生認知結構的不平衡,促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反復實踐,找到比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發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了數學思考能力。]
《認識角》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84—85頁的例題以及“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要求】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來做角。
(2)能力目標: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標: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制作一個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體驗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一些實物或圖形。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回憶上學期我們認識的圖形有哪些?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歡和我們玩捉迷藏,這節課我們就把他找出來。(板書課題:認識角)
二、聯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師:出示例題圖,小明和小紅他們在忙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里?(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紙片、鬧鐘)
師:這些物體中都有角,我們把角請下來,好嗎?
師:(電腦說)這些圖形都是角,他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師:現在我們伸出手指畫一畫角,好嗎?
師: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鐘面上的角讓學生上臺來指一指。
這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這直直的兩條線叫做角的邊。我們通常會在角上做一個記號,從角的一條邊畫一條弧線畫到角的另一條邊,這就是角的標記。
(二)畫角
現在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畫一個角呢?老師也想畫一個角,誰來給老師指揮一下。
邊
頂點
邊
師:咱們看看黑板也來說說,這尖尖的點是角的?
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角就在這兒)教師比畫。
師:角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誰來說說,全班一起說說好嗎?(教師板書)
(三)搭角
師:同學們想不想搭一個角呢?(四人小組搭角并說說各部分名稱)
師:匯報,搭角時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師:我們現在都認識了角,那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這些圖形到底是不是呢?請小朋友們來當裁判(用手勢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數角
師:翻開書85頁,請同學們做一下第二題。
角其實是平面圖形中的一員,現在請大家數數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請大家先做上角的記號,再填空。
(五)角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請大家仔細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說給同桌聽。
師:你找到角了嗎?
師:看來角真是無處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雙數學的眼睛,還會發現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師:經過努力,我們知道了角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但是我們不僅認識了角還找到了角。下面我們就來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個鐘面圖,讓學生觀察比較大小。
生齊聲說:第一個角最大,第三個角最小。
三、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動角,感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你們能像老師這樣,用硬紙條和圖釘做一個角嗎?注意安全。
(生獨立做角,有困難的,師引導同桌之間互相幫忙) 師: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來的角的頂點和邊嗎?(生指)
師:現在看看你們的本領大不大?聽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較一下誰的大誰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請學生上臺來演示一下。
生:頂點對齊,一條邊也要對齊在比較大小。
師:廚師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變化情況,角是怎樣變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變大慢慢變小。角的大小跟兩條邊的張口大小有關。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動手折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么做?
(3)學生思考——動手折——展示。
四、課堂總結
我們現在已經認識了角,你知道角長什么樣嗎?如果你是角,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自己?
五、布置作業
1、剪角,拿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比比誰的角剪法多?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并指給他們看,好嗎?
六、板書設計
認識角 邊
頂點 邊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認識角》教案 篇18
一、課前調節
今天巢老師來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數學課,你們開心嗎?在這節課上,巢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到:眼睛仔細看,耳朵仔細聽,開動小腦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嗎?
二、講授新課
1、圓片出角
師:我們先來活動活動手指,做個小手工吧!(出示圓片)老師這兒有個大圓片,看,老師將要干什么呢?
師:(圓片對折兩次)你能像老師這樣折一折嗎?試試看。
師:請你像巢老師這樣拿著,找到這兒(頂點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你說。為什么會有痛的感覺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師:接下來,從這個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再從這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說說這又是什么感覺呢?請你說。
師:對的,這是直直的,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紙片輕輕夾到書中。
師:現在,老師要把剛才我們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們,請看。想想,當老師把紙片移開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圖形呢?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伙伴角。(板書課題:角)
2、圖形出角
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鬧鐘
師:像角這種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鬧鐘都跑出來了,它們都說自己身上藏著角,巢老師就是找不出來,你能幫巢老師找到它們身上的角嗎?學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課件逐一顯示物體面上的角(剪刀開口處有角、三角形有三個角、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
師:老師把它們身上的角畫下來了,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
3、各部分名稱
師:繼續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留有時間,學生仔細觀察)那么多想說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誰有發現的?請你說,還有什么?
師:是的,每個角都有一個點,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頂點。(齊讀:頂點、角的頂點)角還有兩條直直的線,這直直的線我們把它叫做邊,(齊讀:邊)這一條直直的線我們也把它叫做邊。(同時在相應的位置板書頂點、邊、邊)我們通常用小圓弧作為角的標記。看一看,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呢?請你說,這是(頂點)?這是?(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這個角,誰來說?很好,誰來指一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你來。說的真好。
《認識角》教案 篇19
教學要求:
1、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初步學會做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4、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5、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三角尺、小棒、紙、釘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吸管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新知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看:
藍貓: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多媒體演示:帶著紅領巾的藍貓,一只手拿數學課
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著吸管的杯子)
師:藍貓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學習新本領:認識角。(出示課題)
(評析: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物藍貓引入課題,激發了學生學習情緒,使學生對所要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和期盼。)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找一找
讓學生邊觀察自己的數學課本邊找出藍貓手中數學課本封面上的角。
指導學生用手勢正確地比劃出角。(首先由教師用手勢演示第一個角,接著讓舉出數學課本,與教師一起用手勢表示出第二個角,然后讓一名學生演示第三個角,最后讓全體學生一起書空比劃出多媒體上的第四個角。)
師:你們看,藍貓也是一位光榮的少先隊員呢。我們再來找一找紅領巾的面上有沒有角,好嗎?
生:有三個角。
讓學生用手勢表示紅領巾上的角。(多媒體邊演示)
師:我們剛才在數學課本的封面上、紅領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們看看還有角嗎?(多媒體演示吸管。請學生上臺用手勢表示出吸管上的角。)
藍貓:小朋友你們可真聰明,對,這些都是角。(多媒體演示:隱去三件物品顯出三個角。)
請學生拿出三角板。
師:那么你們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嗎?找出角,并用手勢表示給你的同桌看,好嗎?
(評析: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因勢利導,精心安排了學生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對實物的觀察以及手勢演示初步體會角的含義,加強感性認識。同時,在抽象角的圖形時,應用媒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由實物的角變化為圖形的角的過程,促使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
2、摸一摸
師:(讓學生摸一摸角的頂點處)有什么感覺?
生:尖尖的。
師:(在多媒體里出示第一個角的頂點)對,尖尖的地方我們叫它頂點。
師:(再讓學生摸一摸角的兩條邊)有什么感覺?
生:直直的。
師:(在多媒體里出示第一個角的邊)直直的,我們叫它邊。
那么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呢?
(板書: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讓學生分別指出第二、第三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3、辨一辨
師:藍貓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都畫了一個角,你們看看它們畫的對嗎?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桌聽,如果是角,要說出理由,如果不是,也要說出理由,
(評析:讓學生通過觸摸感受角的頂點和邊,突出了角的本質特征,再通過判斷所畫角的正誤,自然地引入畫角的教學)
4、畫一畫
首先請學生自己動手畫角,同時讓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讓多媒體演示藍貓畫角過程,接著讓學生按藍貓畫角的方法再畫一個角,并將自己所畫角的頂點和兩條邊指給同桌看一看。
(評析:創設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先鼓勵學生嘗試畫角,其間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可以自己畫,也可以討論,還可以看書,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針對畫角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評價,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尋找畫角的正確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媒體動態演示,使學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畫法,從運動的觀點來加強對角的認識。)
5、數一數
藍貓:你們真棒!我想邀請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嗎?(多媒體演示出藍貓家的外景)
師:藍貓又遇到難題了,開門的密碼忘了,門打不開,怎么辦?你們愿意幫它找密碼嗎?(多媒體出示藍貓家窗戶、屋頂和門的邊框圖形)
師:只要你們能正確找出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就能知道密碼了。
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出每個圖形中角的個數。
(評析:溝通了角與多邊形之間的聯系,滲透聯系的觀點,加深對角的認識。)
6、做一做
師:哈哈,門打開了,咦,桌子上放了一個信封,里面寫的是什么內容呢?
(展示信紙內容:小朋友,你們好!剛才你們認識了角,現在我為大家準備了吸管、小棒、彩色紙等材料,請你任選一個你喜歡的材料做一個角。加油吧!)
讓學生各自選用吸管、小棒、活動角、彩色紙等物品做一個角。
學生上臺演示自己的作品。
(評析: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法做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給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7、玩一玩
師:(介紹活動角)這個角能變大變小,我們把這個角可以叫做活動角。你們想不想也來玩玩這個活動角呢?
布置游戲要求:拿出活動角,邊玩邊思考:角的大小與角的什么有關?角變大了,看看角的兩邊叉開得怎樣了?角變小了,角的兩邊叉開得怎樣了?
學生活動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的概念。
8、比一比
師:你們做一個比周老師的角大的角嗎?再做一個比它小的角,可以嗎?
師:你們能做出一個和它一樣大的角嗎?
教師取一名學生做的角來比較大小。(介紹重疊法)再請一名學生自己上臺比較大小。
(評析:由學生自己操作活動角的模型,既訓練了學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們對角的認識,蘊含了邊的叉開程度決定角的大小的道理,還為將來從運動(旋轉)的觀點理解掌握角的定義埋下伏筆,完全是一舉多得!)
師:剛才我們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們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但是有的時候不能一眼看出,我們就要用重疊法來比較了。
師:(多媒體演示藍貓的墻上掛著四個鐘面)時針和分針轉動就形成了角,這四個鐘面上的角,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其余兩個呢?怎么判別這兩個角的大小呢?看看哪個小組想出來的辦法多。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多媒體演示兩種比較方法。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藍貓: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可真開心啊,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謝謝大家。
師:藍貓很開心,你們開心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在小組和班內談收獲)
師:對,我們今天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辨一辨、畫一畫、數一數、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來認識了角。在我們周圍其實也藏著很多角,你們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用手勢比劃出來,并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小組集體找角。
師:小朋友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在我們周圍找到了很多角,,課后我們還可以利用書本、網絡繼續探索角的奧秘。
(評析:通過從生活引入學習,在學習后回到生活,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師:今天小朋友學得太棒了,我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五角星。你們知道它的面上也藏著角,有幾個角呢?請大家課后可以一起討論研究。
總評:
這節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卡通情境,讓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這是國標本實驗教科書的一個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周老師以學生喜愛的卡通動物藍貓為主線設計教學活動。在新課的導入時,讓學生在活潑可愛的藍貓身上找角并揭示課題;然后通過判斷藍貓的好朋友畫的角的正誤,讓學生學會畫角的正確方法;接著在到藍貓家做客的過程中一步步展開教學:在幫藍貓找密碼的過程中,溝通角與多邊形之間的聯系,滲透聯系的觀點,加深對角的認識;從藍貓的信引出做角,并明確要求;通過觀察藍貓家墻上的四個鐘面,讓學生初步學會比較角的大小。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學活動充滿童趣,學生在趣中悟、在樂中學。
2、安排自主活動,讓學生在動中悟、做中學。
這節課自始至終貫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實踐,這不僅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和幾何初步知識直觀性、操作性強的知識特點,更重要的是充分體現了以活動促發展的活動教學思想。周老師把原有的知識傳授設計成了一連串的活動:找一找、摸一摸、畫一畫、做一做、比一比,在多種感官協調參與下讓學生初步認識角,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同時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發展了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基礎,學生真正動了起來,課堂真正活了起來。
3、妙運用媒體,變抽象為直觀,發展空間觀念。
在初步認識角時,周老師巧妙地運用媒體,先在實物上閃動角,再除去實物中非本質的屬性,抽取出角的本質屬性,變抽象的知識為直觀的畫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實物中的角與幾何圖形中的角聯系起來,既幫助學生清晰地建立角的表象,又增強了角是源于生活的知識。在學習畫角時,周老師又運用媒體的動態演示,使學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畫法,從運動的觀點來加強對角的認識。在比較角的大小時,運用媒體演示比較過程,直觀形象地介紹了重疊法和數格子法。
【《認識角》教案(通用19篇)】相關文章:
認識角說課稿11-08
角的認識教學課件11-16
《角初步認識》優秀教學反思(通用6篇)05-13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3-31
《角的認識》的聽課記錄01-24
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精選】03-24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5篇02-22
角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3篇11-11
《認識梯形》教案04-07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