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時間:2022-06-09 15:19:36 教案 我要投稿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范文(精選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范文(精選10篇)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與實踐,使學生加深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促進相關技能的形成,發展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激發進一步學習分數,應用分數的興趣。

  2、通過評價與反思,使學生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運用知識理解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分數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對所學知識進行實事求是的自我評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探索與實踐

  1、引入談話。

  師:今天我們繼續應用分數的混合運算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板書課題:整理與練習(2)。

  2、 完成“探索與實踐”第5題。

  (1)理解第(1)小題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先畫線段圖)

  (2)學生演示畫法。

  指名在實物投影上畫出線段圖。

  (3)集體評價,列式計算。

  (4)學生根據計算結果,畫出長方形。

  師追問:你準備怎樣畫?

  (5)理解第(2)小題題意。

  (6)怎樣求現在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并求出現在長方形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3、完成“探索與實踐”第6題。

  (1)理解題意。

  師追問:你準備畫長寬是多少的長方形,小組討論確定長方形。

  (2)嘗試練習畫出現在長方形的長和寬及面積。

  (3)算出現在長方形的面積是原來的幾分之幾?

  (4)小組匯報交流。

  比較上面兩題的計算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學生互相說,集體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探索與實踐中加深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解。]

  二、評價與反思

  1、理解每一條評價指標的意思。

  2、學生逐條自我評價。

  3、交流匯報。

  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怎么樣?有哪些成功的經驗,還有哪些不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評價與反思中能自我檢討,逐步提高能力。]

  三、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有什么感想?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總結中收獲知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量角器的形成過程,認識量角器。

  2.會使用量角器正確測量角的度數。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夠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

  1.靈活使用量角器。

  2.能根據測量的情況,區分內、外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張練習紙,兩種量角工具(單個小角和半圓量角工具),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兩個角,角一和角二)課前紀翔和李毅畫了兩個角,讓我幫忙比較大小,現在老師想請大家來幫他倆比較一下,哪一個角大?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此處更改為直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目的是更貼近生活,引出矛盾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1.測量工具的選擇

  看到這四個字,你有什么問題?(用什么量?怎么量?……)咱們一個個的來解決,先看第一個問題“用什么量?”誰來猜猜看?(尺子……)這都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誰說的對呢?咱們一起想一下以前學過的有關測量的知識,能不能有所啟發。(課件)線段的測量和面積的測量。大家想想看,用什么來測量角的大小呢?(用小線段的長度測量大線段的長度,用小正方形的面積來測量大圖形的面積,應該用小角來測量大角。)

  2.兩種量角工具的選擇

  (1)用單個小角量角

  用單個小角量一量練習紙一上的角一是幾個小角?(先自己量,然后生演示操作,是兩個小角。)那么角二是幾個小角呢?試著量一量。(學生演示)這次需要四個小角,有沒有比較簡便快捷的方法,一下就能量出來呢?

  (此處,更改為量取四個小角的角,比較麻煩,從而引出半圓量角工具。四個小角的目的讓學生知道每個小角的頂點都聚在一個點上,就是半圓量角工具的中心,為后續角的度量打下基礎。)

  (2)連在一起的角

  我們可以將這些小角連在一起,組成這樣一個量角工具(出示半圓)。我們再用這第二種工具來量一量角2是多少個角?(4個小角)用第二種工具來量角3是多少個角?(3個半小角)

  【設計意圖:4個小角制造麻煩,促使改進量角工具為半圓量角工具,更為簡單快捷。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每個小角的頂點都在半圓量角工具的中心;由3個半小角制造認識的沖突,促使學生思考改進量角工具的方法。】

  3.改進量角工具

  (1)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改動一下手中的量角工具,是我們的測量結果精確的用一個整數來表示呢?(課件)將每一小角再分成兩個小角,數出一共有七個小角。

  (2)給量角工具標上數字

  如果每次都是一個一個的數,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一個一個的數,一眼就能看出這是12呢?

  開始的這條邊上應該表上數字幾?想想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都是從刻度幾開始的?

  (3)再測量一個角,但是還是不能用一個整數表示,怎么辦呢?(課件)把每個小角平均分成十分,可以得到多少個更小的角?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數出7個、12個角,體會到一個個數比較麻煩,引發出進一步改進量角器的必要。】

  4.簡化量角工具

  看看現在的量角工具有什么感受?簡化量角工具,得到的工具和量角器幾乎是一樣的。

  5.量角器上讀角

  (1)認識一度角

  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叫做一度角。記作“1°”。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那兩個一度角是幾度角?三個一度角是幾度角?

  (2)認識幾度角

  ①認識5度,145度角。②反方向讀角,怎么能看出是50度的角?

  (3)能不能想辦法不用計算不用數,一眼就能看出是50度的角?

  【設計意圖:認識角的計量單位,感知1度角的大小,初步理解量角的方法。50度角同時引發讀角過程中的矛盾沖突,引出外刻度。】

  6.認識量角器各部分名稱

  量角器外圈數字叫外刻度,量角器內圈數字叫內刻度。量角器有兩個0刻度線,分別對應著內外刻度。所有小角頂點聚集在一起的這個點就是量角器的中心。

  同學們看我手中的大量器,和老師一起說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

  7.(1)讀出下列各角的度數

  開口向右70度角和開口向左60度角,開口向右用到量角器的內刻度,開口向左用到量角器的外刻度。

  (2)在2號練習紙上畫出下列各角(注意強調中心點、0刻度線、內外刻度線)90°,180°,120°,60°(強調內外刻度兩種表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區分和使用內刻度和外刻度,在會讀的基礎上正確的畫出各個角。】

  (此處增加開口向右70度角和開口向左60度角,以及在紙上畫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內外角,也為量角做好了準備。)

  (3)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試著量一量3號練習紙上角一的大小。(學生操作演示)強調注意中心點對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對齊,看是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并讀出度數。

  (4)量一量3號練習紙上其余各角的度數。

  三、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筆算方法。

  1、出示例1: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獨立列式:145×12=

  3、請學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圍。

  4、嘗試算出145×12的結果,并對照估算的情況,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合乎實際。

  5、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應說以下幾點: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積的書寫位置怎樣;

  (3)最后算什么。

  6、師生共同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一般方法的過程。

  7、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檢驗自己運算的結果。

  二、鞏固練習

  1、課本4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后,可能計算器自行檢驗。

  2、練習七第3題。

  164×32= 54×145= 254×36=

  217×83= 43×139= 328×25=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3、練習七第2、4題。

  這兩題的知識背景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學生練習后,讓學生根據每題的知識背景簡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三、課堂小結。(略)

  四、教學反思: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復習兩位數乘除法。

  2.在具體的情景中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兩位數乘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兩步(或三步)的應用題。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水對我們人類來說非常重要,世界的個別地區已經開始缺水,我們為了節約水源,大家應該從小行動起來,養成人人節約用水的習慣,你看小胖家行動的如何?

  二、新課探究

  (一)探究一

  小胖的想法和我們是一樣的,他決定從身邊的小事的做起,節約用水。

  出示:小胖家如果每天節約水30千克。

  你能根據這個條件提出一些什么數學問題呢?

  學生反饋:一周可以節約多少千克水呢?

  一個月可以節約多少千克水呢?(按30天計算)

  一年可以節約多少千克水呢?(按365天計算)

  你們能幫他算一算嗎?學生練習、匯報

  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數量關系是什么?怎樣列算式?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出示:當因數末尾有零的時候,可以先把零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零,就在得到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零。

  (二)探究二

  實際上節約水資源也可以節約水費的開支,關于水費的問題小兔幫小胖算了這樣一筆帳

  出示:小胖家去年共繳了1224元的水費,它想請大家幫它算算小胖家平均每個月繳多少元的水費?

  學生練習、匯報,由學生自己講解

  (問:這道題你是怎么想的,數量關系是什么?怎樣列算式?)

  一年的水費÷12個月=平均每月要繳的元數

  1224÷12=102(元)

  問:在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時候,你又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呢?

  出示:從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不夠除就用“0”來占位。

  (三)探究三

  出示:小胖家今年準備平均每個月比去年節省4元水費,照這樣計算,今年預計一共要繳多少元水費?

  問:這里哪些詞的意思不理解,你可以提出來?“照這樣計算”是什么意思呢?是照“怎樣”的計算呢?

  請大家自己試著做一做,有困難可以先和小朋友商量一下。

  學生嘗試、匯報交流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102-4)×121224-4×12102×12-4×12

  =98×12=1224-48=1224-48

  =1176(元)=1176(元)=1176(元)

  師:

  ①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

  ②這三種解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

  ③這樣的兩、三步計算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三、課內練習

  1. 練習一:計算下列各題

  45×12= 45×102= 450×1200= 504÷14= 4284÷14= 32640÷32=

  師:在計算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2. 練習二:括號中應填幾?

  ()×32=256 1430÷()=13 ()÷109=109 128+()=2987

  括號里的數該如何求?

  3. 練習三:實際運用

  小胖和小巧在游泳館練習游泳。(從泳道的一端游到另一端算一次)

  ①小巧在泳道中泳一次要37秒。她用同樣的速度游了13次,需要多少秒?

  ②小胖在泳道中用了7分12秒游了12次,每次需要多少秒?

  ③他們倆誰游得快呢?如果他們同時出發,都游了14次。相差多少秒呢?

  四、課堂小結

  1.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

  2.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圓括號的要先算圓括號里的。

  板書

  復習兩位數乘、除

  1224÷12=102(千克)答:略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102-4)×121224-4×12102×12-4×12

  =98×12=1224-48=1224-48

  =1176(元)=1176(元)=1176(元) 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圓括號的要先算圓括號里的。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5

  一、復習

  1、口算:

  54+26= 88-12= 75+15= 100-68= 38+12= 12+45= 33+57=

  18+35= 66+41= 98-64= 35+25= 69-45= 100-25= 36+54=

  2、計算

  235+516= 8695-4687= 561+687= 1357-898

  3、小結筆算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二、目標實施

  1、教師引出課題:三年級時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對小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循序漸進,探究新知: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A、學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經常與小數打交道。(抽幾名學生回答)

  B、師出示超市價目表,請一名學生來做“服務員”為大家介紹一下商品價格。

  2)、請同學們選擇兩種自己喜歡的商品寫在購物單上,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并寫出計算方法,寫完以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3)、抽兩名學生到講臺上板書他們的購物單,并說一說他們的計算方法。

  4)、學生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

  5)、老師總結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加。

  6)比一比:同桌之間互相比較,看看誰用的錢多?多多少?

  7)、抽兩名學生上臺板書自己的計算方法,并講一講。

  8)、學生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9)、老師總結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板書:小數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再相減。

  10)、學生總結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都是先要小數點對齊)

  8.課堂練習

  深化練習,鞏固新知:

  “小小采購員”:老師準備用50元班費來布置教室,你們能幫助我想一想該買些什么?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

  9,布置作業:完成課后聯系1、2題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口算卡片

  (2)、超市購物小票。

  (3)、一些物品如文具類(作為商品)

  11、自我問答

  小數加減法的教學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三點:

  第一,緊密聯系生活,創設問題情境。

  借助學生熟悉的超市購物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與興趣。讓學生從超市購物入手,自由選取物品以激發學生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興趣。順理成章地引入小數加減法,使學生以狀態進入解決問題的活動,主動探索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在鞏固提高環節設置買教室裝飾物的問題情境。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學生更能體會出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意義,感受數學的價值。

  第二,教師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索

  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由學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第三,重視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逐漸形成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習慣。教學時充分利用超市購物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各種素材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首先根據購物單尋找信息,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學生提出的,所以學生想方設法解決問題的動力也就更大。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p120——121例3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植樹問題的另一種情況-關于一個封閉圖形的植樹問題。

  教學過程:

  一、擺一擺

  1、用棋子做學具擺一擺:

  1)每邊放3個,四個角都放,圍成一個正方形,一共要放幾個棋子

  2)每邊放4個,5個、6個各要多少枚棋子?

  2、將擺放每邊的棋子數與總數記錄下來,看看有什么規律?

  二、新授:

  1、出示例題及圍棋教具,

  圍棋的最外層每邊能放19個棋子,想一想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2、交流方法

  3、小結,你還能發現什么規律,他與植樹問題又有什么聯系?圍棋子與間隔數相等,是在封閉線上的植樹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1)48名學生在操場上做游戲。大家圍成一個大正方形,每邊人數相等。四個定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幾名學生?

  2)要在五邊形的水池邊上擺上花盆,使每一邊都有4盆花,可以怎樣擺?最少需要擺多少盆?

  3)為迎接六一兒童節,學校舉行團體操表演。四年級學生排成下面的方陣,最外層每邊站了15個人,最外層一共有多少名學生?整個方陣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2、變式練習:練習二十6、7兩題。

  四、課堂總結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

  認識折線統計圖。

  二、編排特點

  第一學段:第二學段:

  經歷統計的過程。

  單式、復式統計表

  條形統計圖(以1代2、5)平均數

  1.由條形統計圖引出折線統計圖,突出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由于學生對條形統計圖比較熟悉,教材由條形統計圖引出折線統計圖,通過對比使學生看到它們的異同點:都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但折線統計圖還能看出數量增減的變化。

  2.提供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

  這一點是編排內容編排的共同特點,因為統計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教材在編排時都注意提供學生熟悉了解的現實情境作為統計的素材。

  學生參觀科技展的人數、身高的變化、月平均氣溫、病人的體溫記錄、旅游消費情況等。

  “生活中的數學”欄目中,引入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數據,使學生在了解生活常識的同時,充分認識統計的現實意義。

  這一單元,我上學期就已經教了,

  三、總體感覺:

  1、知識條理清晰,學習難度不大,學生掌握較好.

  2、與生活聯系緊密,信息量大,學生樂學。

  四、溫馨提示:

  正確把握教學目標——教參:與前面的教學要求一樣,我們不要求學生會制作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只要能根據數據把統計圖補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數據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嘗試制作,但并不對此作統一要求。

  五、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第三課時

  第四課時

  例1及做一做

  例2及練習十九的2、3兩題

  練習十九

  練習十九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單式折線統計圖

  教學重點:知道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學會用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并學會分析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能學會用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并學會分析折線統計圖。

  教學準備:

  1、學生調查生活中那里用到折線統計圖。

  2、教師準備一周天氣預報的資料。

  3、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們去過科技活動中心嗎?喜歡去嗎?

  到科技活動中心不僅增長了不少科學知識,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看,這些同學也喜歡參加科技活動,他們正在參觀科技展!(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

  二、教學折線統計圖。

  1、師: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員把1998~2003年某市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制成條形統計圖。(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圖中橫軸、縱軸各表示什么?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同桌一起說一說)

  師:條形統計圖通過直條的長短,很形象、直觀地顯示出各年參觀的人數,及哪年人數最多?哪年人數最少?

  2、師:某市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人數的統計圖,還可以這樣畫。(課件演示從

  條形統計圖變為折線統計圖)圖中橫軸、縱軸同樣各表示什么?(課件橫軸、縱軸閃爍)

  這圖怎樣表示各年的人數的?(用點表示數量的多少)

  從圖中還能發現1998~1999年參觀人數有什么變化?

  以后各年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圖中怎樣表示參觀人數變化情況的?(線的方向)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現象。能直觀地分辨常見的平移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經歷觀察、操作等過程,感受圖形的美,發展空間想象能力,會判斷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教學重點:

  1、體會平移的本質特征。

  2、物體沿著直線運動,把這樣的直線運動叫做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環節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應用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學生觀察教師示范:

  1、這個物體在做什么運動?

  2、物體從一個位置沿著 直線運動 到另一個位置,這種現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

  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談話,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復習了平移的知識。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3

  (1)怎樣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

  小結:平移的關鍵:根據箭頭觀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對應點的方法確定平移的格數。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2、在方格紙上平移圖形的方法步驟

  (1)找出原圖形的關鍵點(如頂點或端點)

  (2)按要求分別描出各關鍵點平移后的對應點

  (3)按原圖將各對應點順次鏈接。

  3、平移的特點: 形狀,大小不變,位置變。

  三、鞏固應用P87做一做

  四、總結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加深對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整理知識,靈活運用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來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回顧、整理知識的能力,以及探索與實踐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整理

  提問:這個單元,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回顧與整理

  1、梳理知識。

  小組討論:

  (1)三角形的邊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單元學習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上面的三個問題,將本單元學習的這些圖形知識進行系統整理。

  2、交流匯報。

  (1)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完成下面的板書:

  特征

  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

  內角和等于180。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平行;

  兩組對邊相等。

  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長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軸對稱圖形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補缺訓練

  1、完成教材第93頁“練習與應用”第1題。

  出示題目后,先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圖形的名稱,再獨立畫高。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畫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條。

  2、完成教材第93頁“練習與應用”第2題。

  這道題是根據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分類。

  先讓學生獨立進行分類,再讓學生說一說分類的方法。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三角形按角的特點進行分類時,只要判斷三個內角中最大的內角是什么角,這個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頁“練習與應用”第3題。

  這道題是綜合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知識來解決問題。第(2)小題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個內角,只要用90減去另一個內角就可以了;第(3)小題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用(180-頂角)÷2來計算。

  4、完成教材第94頁“練習與應用”第4、5題。

  這兩道題都要運用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的知識來解決。

  5、完成教材第94頁“練習與應用”第6題。

  這道題是運用軸對稱的知識進行畫圖。

  三、綜合運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頁“探索與實踐”第7題。

  (1)讓學生思考怎樣將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圖形后平移成一個長方形。

  (2)動手在平行四邊形紙片上畫一畫,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討論。

  2、完成教材第95頁“探索與實踐”第8題。

  (1)拼一拼。

  讓學生用課前準備的兩個梯形紙片拼一個平行四邊形。

  (2)想一想。

  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想一想: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總結

  1、課件出示教材“評價與反思”部分的評價量表。

  組織學生結合各自的情況進行填寫。

  全班交流。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教材要求學生從生活中的例子來探索加法運算特點,通過觀察和思考分析找出它的規律,要示學生初步了解這些規律,用字母表示這些規律,并能夠理解及運用。教材在教學安排上由淺入深,加法運算律的學習是探討乘法運算律的基礎,因此這部分知識占據著重要的篇幅。在此基礎上,教材引出了乘法運算律的知識,這兩部分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在培養分析歸納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和獨立自主、主動探索的學習意識。

  學情分析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并歸納出運算律。

  2、重視運算律的發現過程。引入實際事例,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規律、發現規律。在練習過程中提高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的能力。

  3、在具體的情況下逐步學會合理靈活地應用運算律,增強應用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初步感知

  1、課前談話。

  2、情景引入。(出示課件)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師:要求“跳繩的有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呢?

  生口答列式

  師:你發現了什么?那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

  (板書:28+17=17+28)

  2、師:求“女生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

  (生答,師板書:17+23=23+17)

  3、師:你能照樣子說出幾個這們的等式嗎?

  4、師:(1)請你仔細觀察上面的等式,你發現等號兩邊的算式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像這樣的等式寫得完嗎?那你能不能想辦法用一個等式來表示所有的等式呢?

  5、交流:我們以前用過這樣的規律嗎?想想在哪兒用過?(加法驗算)

  三、教學加法結合律

  1、師:剛才同學們不僅解決了2個問題,而且還學會了加法交換律。那你會解決第三個問題嗎?請你用一個綜合算式來表示。

  (1)學生嘗試練習

  (2)交流。師:你是怎樣列式的?(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跳繩的人)

  追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28+(17+23)

  你先算的是什么?(女生人數)

  師:(28+17)+23算出來的是什么?28+(17+23)呢?你發現了什么?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板書:28+(17+23)=(28+17)+23

  2、師:如果讓你來算,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3、師:請你算一算,下面的O里能填上等號嗎?

  4、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個等式,等號的左右兩邊有何共同點和不同點?

  5、師:(1)三個數相加,是不是都存在這樣的規律呢?

  (2)你能照樣子寫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嗎?

  (3)寫得完嗎?你會像加法交換律一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嗎?

  板書:(a+b)+c=a+(b+c)

  6小結。(板書:加法結合律)

  四、鞏固練習

【最新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整理復習試題最新09-26

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統計》教案08-26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導學案第七單元11-04

小學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04-09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教案09-30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教案03-08

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教案09-30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最新模板02-23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的測試題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