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任安書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報任安書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報任安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一、知識點
1了解司馬遷與《史記》的有關背景資料,特別是對他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的事件,以便比較準確地理解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曲折豐富的思想情感和他忍辱負重、發憤著書的巨大動力。
2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和通假字。
二、能力點
1培養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中注釋讀懂文言文的能力。
2評價作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賞析文章的寫作特點。
三、德育滲透
1認識不幸對人生的意義。
2認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人一生的重要影響。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1借助工具書和課本中的注釋讀懂文章的內容,結合上下文準確把握文言詞語的意義。
2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曲折豐富的情感,理解作者的生死觀、價值觀。
二、難點
課文篇幅較長,文章內容涉及的作者家世、古代刑罰、古代王侯將相受辱事件,以及至賢們在逆境中發憤著書、名傳千古的事例等,學生不太熟悉;且司馬遷生活的時代與學生距離太遠,學生人生閱歷尚淺,對司馬遷在文中表達的豐富情感、深刻的感受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
三、解決辦法
1印發司馬遷的有關資料及歷代學者對司馬遷和《史記》的評價,使學生對司馬遷有感性的認識和較為完整的了解,為閱讀作些鋪墊。
2閱讀課本中的“相關鏈接”,讓學生對司馬遷創作《史記》的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從而理解他受宮刑后為何依然發憤著書。
3課前布置預習作業,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本中的注釋自讀課文,發現問題,為課堂討論作準備。
[課時安排]:兩課時。
[師生互動設計]
一、第一課時,師生、學生之間互動答疑,解決疏通大意、讀懂基本內容的問題。
二、利用網絡或圖書館搜集有關資料或課下閱讀《太史公自序》等篇章,進一步理解課文,第二節課評價司馬遷的生死觀、價值觀,賞析文章的藝術特色。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了解影響司馬遷生死觀、價值觀及《史記》創作的主要資料。
2疏通文意,理解每段內容,整體把握課文。
二、導入
投影兩幅關于司馬遷的對聯:
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
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
思考:從這兩幅對聯中,我們讀出了有關司馬遷的哪些信息?
三、新課
介紹司馬遷的有關資料
讀《史記》就要了解司馬遷。從印發的有關材料看,對司馬遷一生產生深刻影響,并成為他創作《史記》重大動力的事件是什么?
報任安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與司馬遷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3、學習本文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4、掌握更多的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的思路,認識司馬遷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意義。
2、掌握更多實詞、虛詞與句式,增強語感,提高對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詞句難度較大,學生很難弄清句意,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作指導。
三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背景介紹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前學習提示1、2節,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題和寫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經節選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說明未能及時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說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賢進士”的原因。
第三段:敘述因為李陵事件下獄的經過。
第四段:寫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寫自己完成《史記》的心情。
第六段:表達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課文節選了后三段。
三、課文分析
學習第一段
1、教師范讀第一段
2、字音
頭搶地(qiāng)伏法受誅(zhū)暴肌膚(pù)
鞭棰(chuí)圜墻(yuán)檻(jiàn)縲紲(léi)
3、主要詞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與死節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檻阱之中
⑤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結
⑦恨私心有所不盡
⑧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這一段,司馬遷重點寫了自己受刑后對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敘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歷的記載的小官,“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本來就被人看不起。現在子承父業,更是微不足道。
(2)接著寫卑微的地位帶來的結果:假如我伏法被誅的話,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螻蟻一樣渺小,我的死是無足重輕的。命如螻蟻草芥,生命有什么價值可言?
(3)引出第二個問題,人的生命價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注意,這是作者議論的核心。生命的價值是輕是重,要靠自己來選擇!
然后,擺出士人對待羞辱與生死的態度:士人,一方面潔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當羞辱加于已身的時候,決計自殺,以死保持自己純潔的名聲。但是作者筆鋒一轉,卻列舉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韓信、彭越、張敖、周勃、竇嬰、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將相受辱的事例,說明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為奇。那么,對待羞辱就一定要死節,才算保持了高尚純潔的名聲嗎?否!作者從這個角度繼續深入地論述下去。
(4)作者提出這樣的認識:人在受辱時,不一定非要為高尚純潔名聲的這種所謂“節義”而死;為了崇高的事業,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負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深知節義的含義,也敢于為節義去死,但是我現在所以忍辱偷生,是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業,實現我最大的理想。這才是生命的真正價值。
第二課時
學習第二段
1、教師范讀第二段
2、學生齊讀第二段
3、字音
慍色(yùn)倜儻(tìtǎng)
4、詞句
①稽其成敗興壞之紀(稽:考證:紀:法紀)
②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③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④惟倜儻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記》,實現了我人生的最大價值。
(1)作者進一步列舉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夠忍辱負重,完成流傳后世的不朽之作的業績,說明他們體現了最大的人生價值。
(2)作者說他是學習先賢,當時《史記》草創未成,就遭此災,他痛惜全書沒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無慍色,遭戮笑卻能忍耐,最后終于完成了《史記》,償還了前面受辱的債。
5、熟讀并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學生齊讀本段
2、主要詞句
①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②雖累百世,垢彌甚耳!
③重為鄉黨所戮笑
④身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巖穴耶?
⑤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
2、再讀本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發了更加難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可見,忍辱負重,茍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馬遷敢于選擇這條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
文章的最后,作者陳述了自己不能為皇帝“推賢進士”的想法。
二、總結全文
總結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與眾多高尚士人一樣,能正確對待受辱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價值的高度,敢于正視現實,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記》,給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作者字字血聲聲淚,也控訴了那個社會的不公和皇權的黑暗。
三、寫作技巧分析
提問:怎樣理解敘事、說理、抒情相結合,“理至情切”的表現方法?
[解析]1、“理至”:敘事議論條理清楚,環環緊扣,層層深入。
作者議論的基本路徑是:
①受辱——引決(士人應持的態度);
②受辱——隱忍——完成偉大的事業(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馬遷)受辱——學習前賢,選擇隱忍——為了完成巨著《史記》。
這說明,對待受辱,引決不是唯一的處理方法,那要從生命的價值來認識,從“義”的深層意義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說要學習前賢,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一方面說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話,則不能完成著述《史記》的任務,一個人死的窩窩囊囊,無所作為,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也就“輕于鴻毛”了。這個道理講得清楚明白,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當然,這并不是說,人不應該為“義”去死,而是從長遠的意義上理解這個“義”的含義。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時奔放激蕩,豪情滿懷;有時又回腸蕩氣,如泣如訴。第一段寫受辱的痛苦時,說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這抒發了他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之情;寫自己選擇忍受侮辱時說:“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這里表現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悶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寫出他為了完成偉大的巨著《史記》,“就極刑而無慍色”,“雖萬被戮,豈有悔哉!”則又表現他豪邁激蕩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絕,如泣如訴的表情。
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達十分流暢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壯,忽而又痛不欲生。這正如后人評價這篇散文時說,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態萬狀,變化于自然,由其氣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業
1、背誦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譯
報任安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史記》成書的整體框架。
2、對司馬遷創立的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等五種記史的形式要明確。
3、積累學習文言的相關知識,熟悉并掌握詞類活用的方法。
4、分析《夏本紀》中的禹的人物形象,學習他公而忘私、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了解本紀的形式。
2、了解夏禹的事跡及品質。
3、積累學習文言的相關知識,熟悉并掌握詞類活用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一、解題:
《史記》中的“本紀”實際上就是帝王的傳記,因為帝王是統理國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腦,為他們作紀傳而名之曰“本紀“,正所以顯示天下本統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綱紀的緣故。同時,也是全書的總綱,是用編年體的方法記事的。在“本紀”的寫作中,司馬遷采取了詳今略遠的辦法,時代愈遠愈略,愈近愈詳。《史記》中共有本紀12篇。
二、了解課文有關知識
夏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相傳是由包括夏在內的十多個部落聯合發展而來的,與古代其他部落交錯分布于中國境內。到唐堯、虞舜時期,夏族的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傳給其子啟,從而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王朝約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十六世紀。
《夏本紀》根據《尚書》及有關歷史傳說,系統地敘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約四百年間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聯盟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寫了夏禹這樣一個功績卓著的遠古部落首領和帝王的形象。
相傳堯、舜時洪水泛濫,民不聊生,雖經大力整治,但由于時代和條件的限制,也由于當政者用人不當,長期未能把民眾從災難中解救出來。這成了當時因擾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夏禹,一個有抱負而且聰敏勤懇的青年出現了。他繼承父業并吸取父親鯀(ɡǔn)治水不成的教訓,以他的健壯、精干和毅力,獲得成功,在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現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偉景象。
司馬遷以極其虔敬的心情,向人們敘說了夏禹的業績:他懷著勵精圖治的決心,新婚四天就離家赴任,行山表木,導九川,陂九澤,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產,規定了各地的貢品賦稅,指給了各地朝貢的方便途徑,并在此基礎上,劃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國范圍內形成了眾河朝宗于大海,萬方朝宗于天子的統一、安定和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在敘說夏禹的業績的過程中,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諸侯大臣的行為和道德規范。
《夏本紀》是一部夏王朝的興衰史。夏禹的興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災難,勤勤懇懇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擁護他。夏朝的衰亡,則是由于孔甲、夏桀這樣的統治者敗德,傷民,人民怨恨他們。當然,夏禹還只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這篇本紀的記載也未必完全真實,歷史事實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業績卻早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他十三年于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偉大奉獻精神,也早已千古傳頌,作為我們祖先一種美德的代表,將永遠值得學習和效法。
三、學生自讀課文,疏通詞句。質疑。補充注釋:
學習1-4節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①。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鯀皆不得在帝位②,為人臣。
①玄孫:孫之孫為玄孫。同姓宗族中,以自己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子、孫、曾孫、玄孫。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①,浩浩懷山襄陵②,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鯀可。堯曰:“鯀為人負命毀族③,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賢于鯀者④,愿帝試之。”于是堯聽四岳,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⑤,攝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行視鯀之
治水無狀⑧,乃殛鯀于羽山以死⑨。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⑩。于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
①鴻水:即洪水,大水。②懷:懷抱,這里是包圍的意思。襄:上漫,淹沒。陵:大土山。③負命:違背天命。毀族:毀敗同族的人。④等:相同,一樣。這里是比較的意思。賢:好,強。⑤登:升,提升。⑥攝行:代理執行。⑦巡狩:古代帝王巡察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以考察功績,叫巡狩。⑧無狀:沒有樣子,不象樣子,即沒有取得成績的意思。⑨殛:通“極”,流放遠方。以:而。⑩誅:懲罰。是:對,正確。
堯崩①,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②?”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③,然!”命禹:“女平水土④,維是勉之⑤。”禹拜稽首⑥,讓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⑦。”
①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叫“崩”。②美:使美,即發揚光大的意思。居官:居于官職,即做官。③嗟:嘆詞。④女(rǔ,汝):你。⑤維:句首語氣詞。是:此,這,指平水土這件事。勉:勉力,努力。⑥拜:行敬禮。下跪叩及打恭作揖通稱為拜。稽首: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是拜禮中最恭敬的。⑦視爾事:辦理你的公事。視,看,照看,這里有辦的意思。
禹為人敏給克勤①,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②,身為度③,稱以出④;亶亶穆穆⑤,為綱為紀。
①敏給:敏捷。“給”與“敏”同義。克勤:能吃苦。克,能。勤,勤苦,勞苦。②律:音律。③度:尺度。④稱以出:《大戴禮記五帝德》作“稱以上土”,王聘珍《解詁》:“稱以上土者,稱其聲與身,而正音樂、尺度之事也。”(上,正。土,事。)譯文參照王說。⑤亹(wěi,偉)亹:勤勉不倦的樣子。穆穆:莊重嚴肅的樣子。
四、布置作業:
(一)自學5-8節內容,完成下列任務
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
2、劃出古今異義的有關雙音詞語。
3、找出幾例詞類活用的現象。
4、找出2-3句含倒裝文言現象的句式。
(二)試分析禹的形象。
第二教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找出所有的通假字。(見教材)
2、劃出古今異義的雙音詞語。
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
左準繩右規矩
中國賜土姓
3、找出幾例詞類活用的現象。
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
食少,調有余相給,以均諸侯
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九澤既陂,四海會同
南面朝天
4、找出2句含倒裝文言現象的句式。
等之未有賢于鯀者
以告成功于天下
帝舜薦禹于天下
二、學習4-8節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①,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④,乃勞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⑥,致孝于鬼神⑦。卑宮室⑧,致費于溝淢⑨。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左準繩(12),右規矩(13),載四時(14),以開九州(15),通九道(16),陂九澤(17),度九山(18)。令益予眾庶稻(19),可種卑濕(20)。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余相給,以均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22),及山川之便利(23)。
①百姓:即百官。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通稱,因為當時只有貴族才有姓,而平民沒有姓。興:發動。人徒:指被罰服勞役的人。傅:《尚書》作“敷”,是分的意思,指分治九州土地。一說:傅,即“付”,指付出功役。
②表木:立木作表記。表,表記。③定:指測定。④傷:悲傷。⑤勞身:勞累自己,即不怕勞累的意思。焦思:苦苦思索。焦,著急,焦躁。⑥薄:少,使少,即節儉的意思。⑦致:送達,表達。⑧卑:使低矮,這里有簡陋之意。⑨溝淢:田間溝渠。古代渠道深廣四尺叫溝,深廣八尺叫淢。這里泛指河道。⑩橇:古代在泥路上行走的一種交通工具。《集解》引孟康曰:“橇形如箕,擿(tì,剔)行泥上。”
(11)檋(jú,局):古代一種登山鞋,把長半寸的鐵釘安在鞋底上,以防止上山時滑倒。《正義》按:“上山,前齒短,后齒長;下山,前齒上,后齒短也。”
(12)準:取平的工具。繩:取直的工具。(13)規:劃圓的工具。矩:劃方的工具。這里“規矩”指測量高低遠近的`工具。(14)四時:可能是指測四時定方向的儀器。(參用《會注考證》引張文虎說)
(15)開九州:開發九州的土地。九州,即冀、兗、青、徐、豫、荊、揚、雍、梁。又《大戴禮記五帝德》此句作“巡九州”,王聘珍《解詁》以為“州”為“川”字之誤。
(16)通九道:疏通九條河道。九道,即指弱、黑、河、漾、江、沇(yǎn,眼)、淮、渭、洛九條河流的河道。又《正義》以為“九道”為九州的道路。
(17)陂(bēi,卑):水邊,水岸。這里是筑堤岸的意思。九澤:指雷夏、大野、彭蠡(lǐ,禮)、震澤、云夢、滎播、荷澤、孟豬、豬野九個湖泊。
(18)度:測量,勘測,即上文的“表木”。九山:指汧、壺口、砥柱、太行、西傾、熊耳、墦冢、內方、(mín,岷)九座大山。(19)眾庶:庶民,平民。
(20)卑濕:低濕之地。(21)均:使均衡。(22)相:察看,考察。宜所有以貢:意思是應根據各地所具有的物產來向天子進貢。
(23)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于是九州攸同①,四奧既居②,九山刊旅③,九川滌原④,九澤既陂,四海會同⑤。六府甚⑥,眾土交正⑦,致慎財賦⑧,咸則三壤成賦⑨。中國賜土姓⑩:“祗臺德先(11),不距朕行(12)。”
①九州攸同:意思是九州成為統一的了。攸,所。同,同一。按:這句是總說禹治水之功,以下五句是具體分說。
報任安書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將此文順暢地譯成現代漢語。
2. 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學習過程:
一. “是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重大的人生命題。如何解答好這個問題,真讓世人為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傳世之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孟子卻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其實,生與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與生的價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才是價值之根本。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漁父》一文,走進屈原的內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價值,去瞻仰一位偉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 關于本文及屈原
《漁父》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語),考之作品的實際,這一推斷比較可信。
屈原(約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偉大詩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沒落貴族家庭,“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深得懷王信任。對內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堅持聯齊抗秦,以楚為中心統一中國,受到腐朽貴族集團子蘭、靳尚等人的攻擊,遭讒而去職。約在楚懷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漢北。從此,楚國國勢日益衰微。懷王晚年,不聽屈原勸阻,在子蘭等人慫恿下,去秦講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頃襄王繼位后,繼續對秦執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評舊貴族集團誤國,繼續受到子蘭等人的迫害。約在頃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帶。他對國家前途憂心如焚,痛恨奸佞誤國,但又不肯同惡勢力同流合污,繼續堅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他覺得無力挽救楚國危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極端悲憤絕望,自沉于汨羅江。
三. 疏通字詞,翻譯課文。
1. 段:既:“已經”,或“以后”。行吟(于)澤畔。舉世:全世,整個人間。古今異義——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是以見放:被。
譯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間游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會落到這種地步?”屈原說:“世上全都骯臟只有我干凈,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圣人不凝滯于物:被。何故沉思高舉:行為高出于世俗。(古今異義) 自令放為?自令——令自,讓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為——句末疑問語助。
譯文:漁父說:“通達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臟齷齪,您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么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為什么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3段:吾聞之:音節助詞。新浴者、新沐者:剛。安能以身之察察,愛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讓。身之察察:定語后置,皎潔的身體。
譯文: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里,哪里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4段:漁父莞爾而笑:微笑的樣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槳。
譯文: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四. 問題探討:
1. 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樣的一個形象?顯示了屈原怎樣的人格?
他一個始終不渝地堅持理想、不惜舍生取義的生活中的強者,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茍合,不妥協,與眾不同,特立獨行的形象;顯示了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2.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誰?是怎樣的一位形象?為何要塑造這一形象?
文章還渲染了漁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隨遇而安、知天達命、與世推移的處世態度。作者還刻畫出他不慍不怒、不強人所難、心平氣和的超然姿態。作者塑造這一形象,對塑造屈原來講,具有對比、襯托的作用。
3. 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現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主要通過屈原和漁父的問與答,表現了兩種對立的人生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時,除了主要寫他的語言,還寫了他的行為、外貌,試從文中找出,并說明其作用。
見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畫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銷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寫出屈原所處的黑暗環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為下文寫屈原的守節不渝、清白終生張本、鋪墊。
5. 比較閱讀分析:
⑴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杰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選擇?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談談個人的認識。
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具有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隨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后,有他的祖國淪喪后,他“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塵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動迎接死亡,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司馬遷出于公正,為李陵辯護,得罪皇上,當死降臨到司馬遷的頭上時,他選擇一種令肉體與精神,令自己與親友都極度痛苦的生——接受宮刑。司馬遷隱忍茍活,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為自己規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記,成就人生的大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史記》“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后世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⑵《報任安書》(節選)和《漁父》真實地展示了司馬遷和屈原內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請思考兩篇作品分別是怎樣表現人物復雜心情的。
《報任安書》采用書信的形式,面對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擇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貪生惡死之輩,只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隱忍茍活,發憤著書,但生活中“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內心充滿了矛盾。
《漁父》采用寓言對話體的形式,假托漁父與屈原一次相遇。通過兩人的對話,展開思想交鋒,把屈原內心的矛盾斗爭外化出來,真實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現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報任安書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報任安書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4-13
報任安書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譯05-19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8-04
《報檢實務》課程教案01-1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案11-0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9-0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案08-2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08-27
《報司馬子長書》原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