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優質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優質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優質教案1
設計思路:
學習序數要求能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第一節課老師降低了要求,即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來排列物體的次序,這符合幼兒的認知經驗。單純從一個方向認識序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很容易掌握,因此,教師對幼兒其它方向進行練習,將學習內容難度加大,使學習更具有挑戰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序數詞正確地表示10以內物體的排列次序。
2、引導幼兒從不同方向出發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和所在的序數位置。
活動準備:
顏色卡、十張動物大卡片、小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猴子要回動物園家里,但是一路上可不是一帆風順的,它路上要遇到怪獸,當遇到怪獸時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兒歌,請小朋友一起看看它都遇到哪些怪獸。
兒歌:×怪獸,你別猖狂,回家路上把路擋,翻個跟頭甩掉你,繼續趕路回家鄉。(一次出示各種顏色卡,幼兒觀察)
2、小猴子回家了,從前往后看依次遇到哪些怪獸,從后往前看依次遇到哪些怪獸。
二、認識序數
小猴子和它的好朋友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出發,要去旅行了。小猴子當隊長,排在第一位。大象最勇猛排在最后一位。
1、那我們來看看,從小猴子這邊數,小動物們的位置是怎么排列的,請小朋友用“第幾”來敘述。從大象這邊數,小動物們的位置是怎么排列的,請小朋友用“第幾”來敘述。
2、現在從小猴子這邊數,排在第四位的誰?(長頸鹿)從大象這邊數排在第七位的是誰?(長頸鹿)
3、咦?我們發現長頸鹿怎么這么奇怪的呢?;。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既排第四位,又排在第七位,怎么回事呢?
總結:原來小動物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從左往右數,從右往左數都會有新的變化。
三、更換動物位置,讓幼兒用序數正確說出小動物排列的位置。
四、游戲:按指令排序
1、請小朋友按老師的指令正確排序。提問個別幼兒用序數詞說出動物的正確位置。
2、互換動物的位置,請幼兒講給旁邊的小朋友動物位置排列。
五、結束部分
老師在區域里也投放了許多小動物,請小朋友們也去給它們排排隊。
活動反思:
活動導入部分,我采用了兒歌的形式,引起了幼兒的極大興趣。同時也有一些難度,不僅要記住從前往后的順序,還要清楚從后往前的位置排列,這對幼兒來說是一大挑戰,對幼兒也進行了記憶力的培養。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幼兒探索,來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讓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給幼兒一個自由空間,讓幼兒自主操作,體驗成果,讓他們在操作中獲得知識經驗,發展各種能力,培養興趣,達到目標,并且能進一步鞏固它。在教育過程中,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能按要求正確說出序數排列的順序。不足之處,孩子們互相講的過程中,不夠大膽,今后在這方面還需多加引導。
數學優質教案2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養數感。
2、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3、積累活動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動畫,創設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帶到數的王國。
講述:數的王國里住著我們已學過的100以內的數,這些都是我們認識的數。
(板書:我們認識的數)它們經常跑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二、活動探究,解決問題
1、“說一說”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圖,并播放學生說的話,出示相應的場景圖。
講述:這些同學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這些數嗎?跟你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說完后組織學生交流,盡可能地讓學生充分反言。
講述:同學們說得真好,只要細心觀察,你還會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
2、“說一說”的第二部分。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今年幾歲了?自己的年齡都記得很清楚,我看誰能說出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先告訴我家中有幾口人,再分別說出他們的年齡)先指定兩名學生說,當每個人都很想說的時候,再讓他們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后再請兩名學生說。
講述: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見你們平時對自己的家人都很關心。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智力小測試,比比誰最聰明。(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你們看,這是小明一家。他們家有一個人,今年4歲。你們猜這個人可能是誰?還可能是誰?
講述:你們都猜對了!在你們的家庭里,爺爺奶奶的歲數比較大,一般宰0歲左右;爸爸媽媽的年齡中等,大約三十幾歲;而你們的年齡是最小的,今年還沒有超過10歲。
3、“猜一猜”。
講述: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猜一猜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小組長和組員合作完成。組員的任務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小組長則要把組員猜數、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1)請每個同學抓一把糖,數數有幾粒?
組員數,組長記錄。完成后評出優勝小組,獎勵合作星,再指名說,老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
講述:同學們抓一把糖大約都在10粒左右。
(2)在請同學們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數,先猜猜大約有多少粒?
把你估計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數一數,數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
小組活動結束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3)講述: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著三位同學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數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數多,其余同學是不是也這樣,這是為什么呢?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組同學討論,教師指導,教師指導。討論結束后,指定代表發言,其余學生補充。
小結:因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數多一些。
(4)講述:請同學們抓一把黃豆,不要數,你覺得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疬數多還是少?(指名說)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粒?
(組長記錄)估計好了以后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數結果也請組長記錄下來。
小組活動結果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數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5)看表比較:一把黃豆的粒數確實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可見你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是為什么呢
講述:因為一粒黃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計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多得多,這樣估計出的結果就會和實際的記過比較接近。
4、“數一數”
出示第四幅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中的小朋友數了哪些數?如果我們也到校園里去,除了圖畫中的小朋友數的數以外,你還想數什么?
請你們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組到校園里去數一數好嗎?10分鐘后我們回教室匯報。
學生分組到室外活動。
數完后組織學生交流。
講述:剛才小朋友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數得也非常好。
[評:在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后,再按批排數一數,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使他們真正學到生活中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另外,這項活動還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再掀起一個小高潮。]
三、全課總結
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最后讓我們看看皮卡丘還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放配音: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你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你們愿意嗎?
教學后記:接近生活,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以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數學優質教案3
活動目標:
1、復習8的組成,理解8的第一、二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游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上打印7的組成;背景小雞的家、8的一二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游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8
經驗準備:學過8的組成,對7以內加減有一定理解。
活動過程:
(一)復習8的組成(情境——慶祝小雞搬家)
游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8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8……)
(二)集體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雞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1只紅小雞和7只黃小雞合起來是8只,引導列式計算1+7=8
2、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引導列式7+1=8
3、分別以1只小雞去玩和7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減法含義。
4、共同整理朗誦。
(三)探索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情境:看花,為小雞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為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扎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里。(如2+6=送到8號花園)
3、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你為花娃娃扎了幾個辮子?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結:8的第二組加減。
(四)總結活動
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延伸活動:區域活動中進行練習加減,學做小博士。
活動反思:
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數學優質教案4
活動目標:復習10以內的數,能排除大小、排列的方式影響準確地判斷10以內的物品的數量。
活動準備
1、ppt課件:10以內數的守恒
2、教具: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一幅春天的景色圖:春天里有的東西。
引導幼兒觀察圖中有什么?
2.教師:春天小花兒開了,大樹綠了,有很多朋友喜歡出來玩,
數字也要來和它們交朋友了呢,請小朋友來幫幫他們吧。
二、觀察感知物體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課件演示
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1.把大小不同的球分別排成兩排,請幼兒觀察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2.把大小不同的汽車分別排成兩排,請幼兒觀察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三、觀察感知物體的數量與排列無關
1.將10只小熊進行無序排列,讓幼兒觀小熊的數量是否改變。
2.將10只小兔子進行無序排列,讓幼兒觀察兔子的數量是否改變。
四、幼兒感知操作
請幼兒把小花,進行拼擺,并觀察自己的和小伙伴的小花是不是一樣多,擺的造型一樣嗎?
數學優質教案5
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個個地數,10個一是十,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百,一百一百地數,十個 百是千。
2. 知道并能說出數位順序表的排列及每位的實際意義。
3. 會用正方體積木塊、千數簡圖、人民幣等不同方式表達數。 教具: 方塊學具、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一、情境引入
1. 出示多媒體花圖
師:這些花多美,想知道究竟有多少,可以怎么辦?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 一朵一朵地數用.表示 十朵十朵地數用-表示 一百朵一百朵地數用□表示 這是上節課學習千數簡圖的知識。
出示:□□□ 師:看簡圖你就知道花的朵數了,先寫數再讀數。 (師出示答案校對)
2. 揭示課題:數可以用千數簡圖表示,還可以怎樣表示?今天我們繼續探究千以內的數。(板書:小探究)
二、探究過程
1. 認識十進制數位表,會用正方體積木塊表示數。
引:我們先看看小丁丁在做什么? 演示媒體,提示學生輕輕地跟著數。
問:看了電腦演示,你知道了些什么知識? 根據回答,小結并輸入結果。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
小結:用正方體積木塊也可以表示數。
嘗試表示數。
A 板書:312,要求:從學具中挑出合適的表示。 (校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B 問:4種學具中還有一種未使用過的,讓312變大,并寫出這個數。
小結:(出示表格)通過動手擺學具我們已經知道4種學具各代表什么,請試著再說說。(輸入結果) 針對練習:比比誰擺得又快又對? 205 出示答案(說說哪種學具未用到,為什么?哪一位上沒有單位?
板書:(個位、十位) 根據你所掌握的本領與剛才學到的結論,你能說說還有哪些數位嗎?按一定的順序說出。 出示數位順序表,請學生提問。
小結:從左到右變大,滿十個千還有更大的,所以用省略號。
2. 練習運用 要求將引入題改為用正方體表示,并說組成,檢驗自己對否。 出示結果校對。
A 完成書3(1),先說組成再寫數。
出示:243
要求:用手中的學具或桌上的筆紙等材料,自己試著表示這個數。 出示媒體,看看你與誰的想法一致。 介紹人民幣的表示法,想想怎樣準備。
小結:同一個數可以用多種方法表示。
B 針對練習:書3(2)(3) 口頭說說302改用正方體表示如何改?230改用人民幣表示如何改?501改用千數簡圖表示如何改?
小結:大家學得真不錯。
三、綜合運用
按1到4號編一題,考考其他3人,可以是讀數、寫數、分拆或說組成,也 可以是今天所學的內容。
四、課堂小結 說說今天學到的本領。
數學優質教案6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單一標準講課教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單一標準》講課教案: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發散創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動(4分鐘)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數學優質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三、活動準備: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初次嘗試游戲“圖形寶寶分家”
1、 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里有些什么?(有許多圖形寶寶)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游戲。
2、 交代游戲名稱與規則:師:圖形的家在哪里?(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里,待會兒告訴老師。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么分的?(請幾位幼兒走上來,師幫其操作結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二)、再次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一樣。
2、 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 討論: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請1-2名幼兒)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三)、提高嘗試:游戲“大轉盤”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形狀、顏色、大小)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游戲,我們要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么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 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 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舉在手里
4、 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復嘗試4-5遍。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游戲和大轉盤的游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后再玩)。
評析:活動過程中,教師思路清晰,很有條理,這對于一位新教師是難能可貴的。第一個游戲建議教師在材料的提供上應給幼兒再多幾份,讓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跡,同時便于幼兒比較后找出新的分類方法,也便于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歸納幾種不同的方法。第二個游戲“快樂大轉盤”,在幼兒對圖形一個特征有明顯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及時取出另一圖形來比較,并提問“取這個行不行”?幫助幼兒發現圖形的二維特征,這個手段用得好,通過自己思維獲得發現比直接引導孩子觀察第二種特征更易于被幼兒接受。不過,建議第二個轉盤設計中作改進,因為出現了“大小”這一第三維特征,所以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將有大小區別的同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便于幼兒觀察、比較、獲得發現。此外,活動中,可在材料及提問方面多注重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數學優質教案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數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引導幼兒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鞏固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教具:
投影儀一臺,"動物園"幻燈片若干張,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一盒,數字卡片若干張。
學具:第一組,印有數字的作業紙人手一份(見圖一),油畫棒若干盒;第二組,數字紙卡(見圖二)人手一份,實物印章每人一個;第三組,實物圖片(見圖三)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盒,數字卡片若干張。有點卡標記的信箱三個,貼有不同數字的信封人手一個,1~6小數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環境布置
幼兒坐在地毯上成半圓形,每人面前放一個小盤子(盤內1~6個小數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兒后面搭建"數的王國",用大型積木搭三個門洞,分別標有數字"l、2、3"。
【活動過程】
一、集體嘗試活動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一封信):
師:今天啊,老師收到了一封數字王國的國王寫給我們中班小朋友的信。(教師讀信)
師:我們一起開汽車去動物園,好不好?(音樂聲,幼兒做開汽車的動作)出示幻燈片(一),到達"動物園"。
嘗試一分別出示幻燈片(二)、(三),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鞏固對數字"4"、"5"的認識。
師:我們到了×&tim.es;館,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取出相應的數字。
嘗試二出示幻燈片(四),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認識數字"6"。
師: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6")"6像什么呢?"請小朋友從盤中找出數字"6",集體認讀數字"6"。
請幼兒討論講述"6"還可以表示什么?
嘗試三游戲"看數取物"。
師:這是數字幾?(出示數卡)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拿出相同數量的玩具,邊拿邊說:l、2、3……,×個玩具和數字×做朋友。教師引導幼兒反復練習。
師:現在我們到數字王國去玩好不好?
二、小組活動介紹每組的游戲內容及規則:
師:小朋友看,數字王國有三個進口,分別為1號門、2號門、3號門。每個門內都有一組游戲。
第一組 看數字做點卡
師:請小朋友先看清數字是幾,再畫圓點,邊畫邊說:1、2、3……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
第二組 看數字印圖形
師:請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數字是幾,就在旁邊的格子里印幾個實物圖形,邊印邊說:1、2、3……×個圖形和數字×做朋友。
第三組 看實物貼數字
師:先看卡片有幾個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數字貼在上面的格子里,邊貼邊說×個什么數字和數字×做朋友。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組游戲,隨歡快的音樂聲進入作業區。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檢查操作過程及結果。
三、活動評價(師生互評)
1.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卡片,集體進行評價,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2. 教師小結活動情況。
3.以"寄信"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數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信封,請你們把自己做的寄給它們好不好?
幼兒粘貼,教師講解寄法:請小朋友先試著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數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對應的信箱里,邊放邊說:數字×和×個圓點做朋友,這樣信就能寄出去。
幼兒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活動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錯。有薛力偉、頂頂、馬子悅、德德、這幾個小朋友認識了數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時出了錯誤。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對他們幾個再次引導最后也完成的不錯。只有給孩子們時間,一定會越來越棒的。加油寶貝們!
數學優質教案9
教學目標:
1、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驗,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情境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展估測意識。
3、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練習。
教學重點:
通過測量活動,體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
教學難點: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體的長度,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復習舊知。
1、猜測老師的身高。
師:經過一個學期的共同學習,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現在,誰知道老師的身高是多少?大膽地猜一猜吧!
學生猜測。
師:我來告訴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測教師的身高是我精心設計的與學生的課前交流,不僅能創設輕松融洽的課堂氛圍,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學生在表述時會自然而然的用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的知識,為下面的學習與探究進行鋪墊。)
2、回憶米和厘米
師:老師的身高,用到了兩個長度單位,是哪兩個?(米和厘米)誰還記得米用哪個字母來表示?厘米呢?你們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長嗎?那一厘米有多長呢?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說說,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課必須在具有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紹過自己的身高后,及時復習兩個長度單位,開展“說”字母的表現形式,比長度大約有多長,想兩者之間的關系,三個連貫的小活動,既避免學生在下一環節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測量吸管的長度。
師:(出示吸管)小朋友們都有一根吸管,拿起來看一看,想一想,估計一下。吸管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說說,并說明理由。
師:我們估計的準確嗎?用尺子認真的量一量。
學生量一量,說說結果。
(吸管是教師自制的學具,它們是統一長度單位10厘米。這是因為在備課時。我認為教材設計的第一次“讓學生估測10厘米長的鉛筆”不夠現實,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這樣便于課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有效的節約了課堂學習時間。課程改革實驗提倡的一個觀點就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師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創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工具,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完全可以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2、認識“分米”
師:老師告訴你們:吸管的長度是10厘米,也可以說是1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寫成1dm。在你們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長的一段,用手比一比。學生用手比一比。
師:請你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你比得準確嗎?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細看看并記住1分米有多長。閉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約有多長嗎?想出來了再睜開眼睛用手勢比給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誰比得更準確。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請小朋友用眼睛仔細地找一找吧!看看自己的身體上、學習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由于長度單位的認識、長度空間觀念的建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所以在認識“1分米大約有多長”的活動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長度的空間觀念。第一步,我先讓學生估測吸管大約有多長,再用工具準確測量,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初步感知1分米。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勢反復比出1分米的長短,建立1分米長度的觀念。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對1分米長度的認識。)
3、探究米、分米、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大家找到了那么多生活中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那你能在米尺上找到1分米嗎?找一找,米尺上從哪兒到哪兒是1分米?2分米從哪兒到哪兒?5分米呢?
指名指一指。
師: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呢?請你們四人小組在一起討論討論。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通過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從哪兒到哪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長度單位分米。
在找的活動中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從0—10是1分米,從30—40厘米是1分米,從15到25厘米也是1分米,不僅是數感的培養,更為學生創造了開放式探究學習的方式)
4、認識毫米
師:剛才,大家吸管測量得非常認真,現在請你們拿出一根較短的鉛筆,用尺子量量鉛筆有多長?
學生量一量,匯報。
師:剛才大家量的鉛筆的長度有的是整厘米數,有的是幾厘米多幾小格,有的是幾厘米少幾小格,請你們看一看尺子,仔細數一數1厘米中間有幾個小格?
學生數數,說說。
師:大家的意見不一樣!老師把一厘米放大了,我們一塊兒數一數,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多媒體課件展示動畫,共同數出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
師:1厘米中有10小格,誰知道每小格的長是多少?對每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可以寫成1mm,誰能說說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現在,誰能再準確的說出你剛才測量的鉛筆有多長?
學生說說。
師:1毫米大約有多長呢?拿出1分硬幣,先看一看硬幣的哪一部分長度大約是1毫米?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對嗎?對,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你能用手勢比一比1毫米大約有多長嗎?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一分硬幣,(平放)把硬幣小心地取出來,看一看,1毫米大約有多長!
(學生鉛筆的長度是不同的,在學生動手測量發現不一定是整一數時,在內心能產生一種思索,需要用一個比厘米更小的單位來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另外,學生有了“1分米”的知識作為基礎,在認識毫米時,可以適當的縮短時間,使課堂節奏有松有馳。課改后,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的設計要有彈性,根據課堂進程,及時變化。由于可能有部分學生課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識,在介紹毫米時,要根據當時孩子們的狀況及時調整,學生可以自己認識的事物教師不要越俎代雹。)
5、小游戲:“神奇的手指”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下面,我們做個小游戲,好嗎?(好)請把學具輕輕向前推!游戲的名字是:神奇的手指。注意聽清要求:仔細看老師的手指,先閉合,然后慢慢張開。如果你認為手指之間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時喊停,看誰觀察得最仔細,估計得最準確。
教師手指閉合,學生估測,教師注意用工具檢測學生估計得是否準確。
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玩游戲,注意用工具及時檢驗你估計的長度是否準確。
(當學生情緒漸落到低潮時,教師要注意設置一個或多個情景活動,進一步調動學生,來形成一個新的學X。在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后,由于學具較多,學生又有愛動愛摸的天性,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一些浮躁的情緒。讓學生收拾好學具,用動感的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能巧妙地調控課堂,更是對所學的長度單位的系統整理。)
三、回顧整理,交流收獲。
師:大家游戲玩得真開心,下課以后,大家還可以繼續玩!現在,注意看黑板,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匯報
四、實踐應用,鞏固反饋
1、判斷。
師: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下面,讓我們判斷,這些話說得對嗎?
數學書厚約5毫米。一拃長約10分米。小紅身高138厘米。課桌高約7厘米。1棵大樹高5分米。跳繩長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斷別人的話是否正確,我們還可以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
多媒體課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學生動手量,全班交流。
(數學來自生活,自然最終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們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之后,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進行估計和測量,將數學知識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樣有利于孩子們進一步培養長度觀念,而且也讓孩子們對數學更加有興趣。)
數學優質教案10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更多的是通過對物體外部特征的直接感知,逐步獲得認知經驗的。深秋的到來,形狀各異、顏色不同的水果,刺激著孩子們的視覺。《指南》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利用當季且幼兒常見的水果作為教育資源,為幼兒認知、學習提供最直接的活動教材,不失為一個巧妙的想法,因此我設計了《水果分類》這節課,讓幼兒根據水果的名稱、顏色等特征,初步學習分類,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及動手、動腦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水果的名稱進行分類。
2。學習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膽表述分類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各種常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并正確說出名稱。
2。蘋果、香蕉、梨、火龍果、葡萄水果卡片,分類籃若干
3。環境創設:創設水果店情景。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師:今天呀,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嗎,你們認識她嗎?(兔小姐),對了,就是兔小姐,她新開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二、幼兒觀察水果的擺放規律師:你們仔細看看,兔小姐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擺放的?(按照水果的種類,把一樣的水果擺在一起),你們聽:誰來了?豬爸爸來買水果了,哎呦,豬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們愿意幫助他們把水果放好嗎?但是去之前我們要先學會一種本領,把一樣的水果放在一起,你們能行嗎?我先請兩個小朋友上來用水果卡片試試看。
三、個別幼兒嘗試按水果進行分類師:這兩個小朋友先用我們的水果卡片試一試,看看他們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層水果架上。
小結:你們看,他們分的對嗎?請某某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引導他們用“把××和××放在一起”),對了,只有學會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才會請我們去幫忙,現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先來看看我們的材料。(介紹操作材料)
四、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師:在試之前,老師有幾個要求:
1、等會你們自己選擇一張桌子操作,如果發現籃子不夠了,你就選擇其他的桌子操作。
2、每個小朋友一籃水果卡片,你們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籃里面。
3、聽到老師拍手的聲音后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師講解:我們來看看這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對了嗎?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五、游戲結束—水果寶寶分類排隊師:小朋友都已經學會分水果的本領了,那現在我們準備出發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幫忙啦!請身上貼著蘋果圖案的小朋友站在這里,貼著香蕉圖案的小朋友站在這里,我們出發吧!
活動反思:
這節小班《水果分類》,我的目的是孩子們在已經熟悉掌握各種水果名稱的基礎上對他們進行分類。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設了一個他們熟悉的動物情境:兔小姐開了一家水果店,她的水果擺放的特別整齊,但卻被后面來的豬爸爸給碰倒了,由此引出讓幼兒幫兔小姐的水果分類,孩子們也很樂意幫忙。在過程中,我先請了幾位幼兒上來個別操作,本來我以為把三種水果進行分類,而且還是孩子們熟悉的蘋果、香蕉和梨,對他們肯定沒難度。結果他們上來操作時孩子們還是弄錯了,由此我想到,孩子們雖然熟悉水果,但對于分類這個概念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操作起來會有難度。接下去的集體操作過程中,我投放了五種水果,由于小班孩子剛進園不久,對于上課的常規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現了不是人手一份材料的情況,我在過程中馬上引導他們要自己獨立拿一籃水果進行操作。在最后的檢驗環節,我發現有一組小朋友好幾種水果放錯了,他們雖然認識水果,但在分類過程中會出錯,因此我在接下去的時間里,重點會進一步加強孩子們對于分類概念的掌握,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符合。
數學優質教案11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網絡學習活動,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并能正確區分這些圖形。
2、通過學生自主拼、擺、畫、折、找等活動,能直觀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體會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在經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與聯系,豐富直觀體驗,發展空間觀念。
二、學習重難點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2、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三、學習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回憶立體圖形的特征
2、播放微視頻,學生觀看
(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從立體圖形中“拓”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3、組織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學具的不同形狀在練習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平面圖形。畫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分享他的作品。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5、認識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紙折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愿意介紹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來的是什么圖形?請大家動手做一做,準備好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哦
6、歸類整理
(1)課件呈現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跟家長說說每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四、教師直播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鞏固應用
1、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1題。
跟爸媽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同學們,請爸爸媽媽把你們畫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級群里吧
數學優質教案12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為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3模塊第一章算法初步第1.1.2節第一課時,
主要包括程序框圖的圖形符號、算法的程序框圖表示、算法的的邏輯結構等三部分內容。
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步驟,算法也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需要算法,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也都有算法,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計算機的算法,計算機可以解決多類信息處理問題,直接寫出解決該問題的程序是困難的,因此,我們要首先研究解決問題的算法,再把算法轉化為程序,所以算法設計是使用計算機解決具體問題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與步驟的分析,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循環結構。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本章節的重點是體會算法的思想,通過模仿、操作、探索,通過設計程序框圖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過程。通過解決具體問題,理解三種基本邏輯結構中順序和條件結構,經歷將具體問題用程序框圖來表示,在實際問題中能設計相關程序框圖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情分析
關于本節內容,相對學生來說,全是新知識,因它涉及到計算機科學相關內容,也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學生并沒有學習過程序框圖的設計,在編寫程序方面基本上都是“零起點”,而且認為程序框圖設計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本課的舉例和任務都適當降低難度,讓學生能在實踐中體會成功的喜悅,領略程序設計之算法程序框圖表示的樂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課外資料和實例,設置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建構模型,化抽象為具體,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進行指導、啟發、補充與完善。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程序框圖的圖形符號,區分不同符號所表示的不同含義,能模仿正確書寫簡單程序框圖;
2、理解并掌握算法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在實際現實生活中,能正確運用相關邏輯結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例分析,學生經歷、模仿、探索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算法的過程,學習程序框圖的畫法;
2、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程序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規律與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算法語言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明確算法的要求,認識計算機是人類征服自然的一種有力工具,進一步提高探索、認識世界的能力。
2:培養學生迎難而上,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克服畏難情緒,培養嚴謹的思維習慣、塑造認真、細致的做事態度。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程序框圖的圖形符號、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及應用
教學難點:算法的條件結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五、教學策略
1、任務驅動策略: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等級的任務,引導啟發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新知,從而建立新的知識結構;如程序框圖圖形符號如何繪制、各表示什么意思,對一些簡單問題,程序框圖的畫法,學生模仿、探索、學習
2、創設問題情景策略: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與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有哪些,有什么區別,具體問題時如何正確選取相應算法的邏輯結構
3、競爭機制策略:據本章節中部分內容,合理設置分組競爭,小組賽形式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不僅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且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探究精神。
六、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啟發引導式、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模仿建構學習法
七、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活中具體實例、同步學案
八、教學過程 課時1
教學程序 教師組織與引導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發放“任務”紙質
1、把任務學案發給學生
2、查閱、收集有關實際生活中實例,用于本節教學
1、預習
2、查閱相關資料 學生是學習主體,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回顧舊知,引入新課
改進:生活中的問題,描述解決步驟(1)算法的描述:要交換兩杯不同液體的方法、步驟;(自然語言描述法,復習)
穿插經典算法在教學中,激趣導學
1:雞兔同籠、2:誰在說謊
(2)你還知道有什么渠道能使算法描述得更直觀、高效、準確嗎?引導學生看書自學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看書自學本節程序框圖相關知識:程序框圖圖形符號
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關注
探究不同程序框圖符號表示的不同含義,初步探討程序框圖的畫法
重點部分強記 據教材設疑,并逐一提出下列問題:
(1)程序框圖共有哪些圖形符號?
改進:同學們,你們所常見的圖形有哪些??學生回答
現在,從這些常用圖形中,我們選出幾中種來用于表示“算法”中的含義
(2)不同符號所表示的什么含義?
(3)具體應用,實例列舉,老師在黑板上“補”畫“長方形面積”流程圖
(4)要求學生結合上述老師所講實例,模仿“補充”畫出,改進:
A: 圓的面積、周長的流程圖(老師完成)
B: 正方形面積、周長的流程圖(師生共同完成)
C: 三角形面積、周長的流程圖(學生自己完成)
D:求學生語、數、英三科成績平均分的程序框圖(學生自己完成)
(5)例3.已知三角形三邊長,求三角形面積的程序框圖(老師提示公式,學生自己理解)
(6)判別整數n是否為質數后面學
老師引導學生說出程序框圖特征并作簡要歸納 學生看書掌握
學生聯系實際,回答
看書自學,回答
看書自學,回答
聽講,學習
學生根據圖形特點,找記憶方法
討論、交流、模仿、經歷
學生思考、討論并畫圖
反復練習,鞏固、加強記憶
學生自己設計
對照課本,檢查正誤
學生總結歸納程序框圖特點
學生仿做
學生仿做
學生理解
或
S=P*R^2 培養自學能力
明確每種圖形符號的不同含義及不同應用
培養學生模仿學習與制作流程圖的能力
培養學生善于總結歸納的習慣
重點突破
框圖符號
重、難點攻克條件結構
總結過渡并提出問題:
改進:聯系實際生活,結合課本,自主探究:算法的邏輯結構應有幾種
(1)如何用框圖符號來表示算法?
(2)算法有幾種基本邏輯結構?
(3)你會用框圖符號表示算法的順序結構了嗎?(前面剛講,總結歸納)
(4)你會用框圖符號表示條件結構嗎?
老師列舉并畫實例流程圖: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邊看書邊在練習本將幾種結構畫出來,加強看書效果
例4:老師啟發學生,師生共同完成三數為邊是否組成三角形程序框圖
補充:1:求絕對值的程序框圖:
2:Y=
引導學生思考設計分段函數的流程圖,運用條件結構
教師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實例
學生看書
同桌間自主探究、理解掌握
討論回答問題
學生思考、模仿、探究著畫流程圖,和課本對照判正誤
學生模仿、思考、討論與交流
設計相應流程圖
同學上臺展示自己的流程圖,其它學同指正其正誤
學生對比條件與順序結構的框圖,總結歸納條件結構的框圖的繪制 任務驅動,
創設學習情景
層層深入
引領學生縱向學習
模仿,思考,對照,學生有所思有所悟,
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講解進行補充和完善,小結本節內容。 學生交流生活中實例及框圖解決辦法。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并談談本節課的收獲與提高及改進 學生回顧總結本節所學 梳理本節課的知識主干
自我檢測 組織學生完成“學案”中的相關習題并做總結 討論、交流、做練習 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布置課后作業 作業:P20 習題1.1
A組 1, 3 課后完成 鞏固、反饋學習效果
課后活動 要求學生課下學習例5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及框圖 深化學習內容,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用以評估情感目標的達成情況
參閱經典算法:穿插在教學中,激趣導學
1:一群小兔,一群雞,兩群合到一群里,要數腿共48,要數腦袋整17,多少只兔多少只雞?試設計算法,畫出流程圖
2:誰在說謊
張三說李四在說謊,李四說王五在說謊,王五說張三和李四都在說謊。現在問:這三人中到底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
*運行結果
Zhangsan told a lie (張三說假話)
Lisi told a truch. (李四說真話)
Wangwu told a lie. (王五說假話)
九、板書設計
1.1.2 程序框圖及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一、程序框圖
1:程序框圖又名_______
2:程序框圖的圖形符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表示什么含:_______________
二: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
1:算法的基本邏輯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請你表示出條件結構和循環結構的框圖形式:
3:請仿照寫出求長方形的面積的框圖,類似正方形面積框圖、圓面積、三角形面積等程序框圖(順序結構)
4:設計給定三角形任意三邊長a,b,c,試表示出三角形面積相應程序框圖
(對照P9例3,檢查正誤)
三:算法的條件框圖
1:試畫條件結構框圖的2種形式
2:例4會了嗎?試試看
3:試設計求絕對值的程序框圖
小結 作業: P20,習題:1.1 A組 1, 3兩題
改進效果:經過斟酌改進實踐后的算法,方式更適宜中學生個性特點,更易被中學生接受,效果更好。
數學優質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么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
(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并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
第83頁第4題
教學后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數學優質教案14
活動目標:
1、細致的觀察和比較圖形的不同。
2、模仿畫圖形,耐心地完成操作。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2頁《好孩子練眼力》,鉛筆。
2、將活動中出現的圖形畫在白紙上,根據需要一一出示。
活動過程:
㈠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找不同的游戲嗎?那你知道怎樣玩這個游戲嗎?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有趣的圖形,要請你們和我一起來玩圖形找不同的游戲,比一比誰的眼睛亮,誰是認真、仔細又耐心的好孩子。小朋友,“眼力大挑戰”的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㈡引導幼兒觀察、對比圖形的不同。
A第一關
1、教師出示圖形
師:我們先來挑戰第一關,看看這個圖形是什么形狀的?
2、再次出示
師:第一個圖形和第二個圖形有什么不一樣?你能在第一個圖形上添畫一條線,讓它和第二個圖形一模一樣嗎?
3、請個別幼兒說說添畫的方式,或用食指當筆在圖形上模畫。教師按照幼兒的示范用筆添畫,使兩個圖形一樣。
B第二關
1、師:第一關我們順利通過了,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第二關的圖形吧!
2、出示和,幼兒說說把兩個圖形變成一樣的方法。
3、請一名幼兒在菱形上正確添畫。
師:仔細看一看,中間的線條連接了哪兩個角?對嗎?
C第三關
1、師:看來第一關和第二關都難不倒你們,現在圖形要變得更復雜了,“眼力大挑戰”第三關馬上就要開始了。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耐心堅持才能完成任務,你們有信心通過第三關嗎?
2、教師出示和,能在第二張圖上畫一筆使兩個圖形變成一樣嗎?
3、引導幼兒辨別正誤。這樣畫對嗎?如果呢?為什么不對?
D第四關
1、出示和,怎樣添畫可以使兩個圖形變成一樣?
2、個別幼兒上來示范添畫,比較“小粗心”畫成的和的區別。
3、師:看來第三關和第四關需要我們更加細心的觀察,下筆的時候也要更加仔細了。好孩子一定要看仔細再下筆,馬虎、急躁,容易出錯。
㈢幼兒操作,模仿畫圖形。
1、師:在我們的操作材料上還有更多有趣的圖形呢,你們愿意繼續來接受挑戰嗎?
2、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22頁,交代操作要求。
⑴師:剛才我們添畫的都是直直的線,讓兩個圖形變得一模一樣,接下來的挑戰會喲不同哦,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⑵師:這些圖形你們都看明白了嗎?有沒有看不明白的地方?
⑶交代操作要求:請你添畫合適的線條,使兩邊的圖形變成一樣。
3、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教師引導孩子完成練習后,自己仔細地檢查一次,看看左右兩邊的圖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了。
4、利用視頻儀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大家一起用亮眼睛檢查同伴的操作材料完成的是否正確。
5、自查與互查。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對單個的圖形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圖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還不夠。然而,幫助幼兒理清這些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要對事物有一個完整、全面的認識,就必須把它與相關事物進行比較,這也是我設計此活動的初衷。
數學優質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誰?后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后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后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么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現了這么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么?輪船上面有什么?大貨車前面是什么?小汽車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訂正。
三、活動
1、拍手游戲。
(1)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發口令,其余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游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后衣角,開始游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并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布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