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
隨著網絡社交的悄悄演進,大家都看到過文案吧,文案用以記錄和分享生活日常。想發文案卻總是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1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基礎教育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8-29頁。
二、教材內容分析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以及對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本節課主要通過“電-”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讓學生在經歷具體的活動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體驗算法策略的多樣化,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算法。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已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處理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的經驗,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更進一步的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算法。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電-”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
(3)能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豎式計算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最喜歡看的電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師揭題:今天我們就去電-發現新的知識。
板書:電-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觀察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
1)課件播放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估計學生會提出:
A、電-的座位夠嗎?
B、這個電-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估算“電-的座位夠嗎?”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反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只要學生講的合理就給以肯定。
2)計算
引導學生進行就算求解“這個電-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列式:21×26=
A、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在練習本上。
師進行巡視指導,特別針對一些用豎式計算的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讓他們注意乘法時的進位。
B、小組內交流、討論算法。
C、班內反饋
估計學生出現的答案有: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重點對豎式計算進行匯報。讓學生進行質疑,并在質疑和釋疑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有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和算理。
引導學生完整答題
21×26=546(個)
答:這個電-一共有546個座位。
3)揭題
讓學生仔細觀察今天的乘法豎式,思考今天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總結出今天學習的是用豎式計算有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師進行板書:電--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讓學生計算24×28
1)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在班內反饋,重點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班內其他學生進行判斷。
2)學生匯報后,讓班內所有學生同位間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計算15×3635×43
1)讓學生同位間進行比賽做題,同位的兩位學生每人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計算。
2)學生同位交換,相互檢查,并讓對方講出計算過程,自己進行判斷。
3)班內反饋
對做正確的學生給以鼓勵和表揚。
3、解決課本29頁第3題
1)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出題目的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班內反饋
32×23=736(名)
答:共有736名運動員參加。
重點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過程。
對做對的學生給以鼓勵。
四、班內匯報總結
1、談談自己今天的收獲,可以是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學習方法。
2、評價自己所在小組和自己今天的表現如何?
五、作業布置:
做課本29頁第2、4、題
六、板書設計:
電-
--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
21×26=546(個)
1、26×20=52026×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學生在活動中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的。
3、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流程:
一、 周長和面積對比中感受面積的含義。
1、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元和一角硬幣,請同學們沿著硬幣的輪廓畫一圈,想想畫出的是什么圖形呢?(圓形)請同學們來畫畫吧!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著硬幣的輪廓的邊緣來畫)比一比,看誰畫得好!
在這里感覺我設計的這個環節,學生缺少參與其中的熱情,我這個設計還要思考,要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去畫,在教師的引領下,產生積極的數學思考。
2、 學生動手畫
3、 如果我們畫的兩個圓是兩只小螞蟻的運動場,你能說說你的發現嗎?(這個情境我沒有在課的一開始設置。)
A:大圓的周長長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多;小圓的周長短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少些。
B:一個圓(面積)大些,一個圓(面積)小些
…………
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為學生上學期學習周長的時候,描過樹葉的周長,所以學生說周長的可能性多一些,關于面積能提到我就順勢讓學生涂面積,不提到,我就讓學生幫助小螞蟻鋪草坪涂顏色。
4、 下面我們用彩筆涂上綠色,幫助小螞蟻把運動場鋪上草坪。
A:涂完后,能從數學的角度去說說涂的感受嗎?
B:哪個涂得快些,哪個涂得慢些?為什么?
A、B兩個問題我到底怎么提好呢,還要結合課堂的生成,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問題A給學生的思考空間更廣泛一些。問題 B過于直白。
(大圓面大涂得慢,小圓面小涂得快些。這里學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說出面積這個詞語。)
5、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就象剛才的兩個圓形這樣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6、我們來摸摸課桌的表面,說說你的感覺,這個桌面的大小叫做課桌的面積。
看看,說說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總結:桌面、課本封面及其它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7、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積(板課題:面積)。能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嗎?
問題:這里我的初備是和一笑老師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這里我沒想好怎么揭示這個概念,呈現這樣兩種形式,還想聽聽網友的意見。
8、揭示概念:
教師板書:物體表面的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導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較簡單的形式,這個設計的靈感來源于自己的曾經的教學和前幾天房間里的一個老師的困惑-----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區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對概念的引入從周長入手。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周長是是表示長度的。而在涂面的時候,感受面積的概念是和長度的含義是不同的。學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這畫和涂的過程中,學生的內心已經能充分感受他們的區別。學生在涂平面圖形和摸實物的過程中自主建構了面積的概念。
這里面對于周長和面積的區別我在教學中并沒有強調的很多。主要是讓學生經歷畫和涂的對比中去感受周長和面積的概念。
一笑的教學設計我看了。她是從生活中物體的面積導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賞一笑老師的二次設計中,給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這個部分,充分體現讓學生感受物體表面積的大小。我的設計雖然是從平面圖形引入,但是這個平面圖形也是從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圖形,我想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較面積大小,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1、說說教室里一組物體的面,并比較一下他們面積的大小。
2、有些圖形我們一目了然就能比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圖形我們就不能。出示書上39頁比一比
(1)提問:猜一猜,哪個圖形面積大些?
讓學生先進行直觀估測,和后面的驗證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數感。
(2)找驗證策略:
A、到底哪個結論是正確的?能不能結合學具袋里的學具想出辦法來驗證?
B、個人嘗試(讓學生把學具袋里的學具都可以嘗試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驗證)
C、小組同學交流,相互說一說。歸納小組的辦法。(這里面的交流重在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D、小組展示驗證,全班匯報,并說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現這樣四種方法:折疊、用圓形圖片擺、用小方塊擺、用透明膠片的格子比較
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反思和評價
(3)小結: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驗證過程必須科學、準確。
三、鞏固練習
(1)第一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1頁的1、2題。讓學生及時鞏固新知并滲透數格子比大小是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直觀估測能力,發展空間知覺。
(2)第二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0頁的畫一畫。這里我改了一下呈現順序。感覺這個題目更有難度一些,接著做41頁的3題。3題中的第二個圖形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想辦法,把兩個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個小正方形。如果這個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題就不成問題了。
(3)第三層次的練習41頁的4題。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面積的含義,同時拓寬學生的思維。
四、全課總結: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知識?
全課的結束,我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問題。(我就在想,學生會不會提出,我們學校操場的面積那么大,我們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課桌的面積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平面圖形,了解平面圖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一是結合四個具體實例,通過“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二是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三是在方格紙上畫圖,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并體驗到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教學活動過程
一、活動一:比一比,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比較數學書和練習本
質疑:數學書和練習本比,哪個大?你是怎樣比較的?比較它們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較教師的手和學生的手
教師與學生對掌相擊。
質疑:你發現了什么?
3.比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誰大誰小?
小結:大家剛才比較的這些面的大小在數學上有一個名字叫作面積。根據我們剛才比較的過程,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么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面積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書后請學生說說自己怎么理解并記住這句話: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活動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拿出附頁2中已剪好的圖5,觀察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猜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提示:這還只是你們的猜測,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動手試試吧!可以借助你帶來的工具哦!
(學生自己探索比較的方法,然后在小組和班級內交流自己比較的策略,如用硬幣擺、畫格子、剪拼等,并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從中學到比較的方法,得到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養成辦事要想策略的好習慣。)
三、活動三:創意大比拼,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創作要求:在方格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活動思考:通過這次活動,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形狀各異。)
四、小結
1、安排圖形面積與周長的區別的問題討論,加強學生于對圖形面積的理解。
2、通過學習,你對面積有了哪些認識?你還想知道哪些有關面積的知識?
五、作業:教材第44頁第1,2,3,4題。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4
教學內容:
P28頁例題和“試一試”及“練一練”
教學目標:
1、結合“電-”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理念:在自我探索和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體會合作交流的意識。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 電腦課件。
學生準備: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并預習課前知識。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計算
16×11 12×14 32×21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自己去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出示主題圖:觀察圖,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是最后一個座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他告訴我們什么?
列出算式:
板書:21×26 或 26×21
A、先估算結果
解決:這個電-大概能坐多少人?夠500人坐嗎?
同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B、探索筆算: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在上節課內
容基礎上,只是多加了進位,在全班匯報,教師把計算過
程展示于黑板。
引導學生將所有的計算過程進行比較,特別是書上
出現的三種,比較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書寫豎式:
強調:A、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比較書上3種算法哪一種簡單、方便。
三、習題鞏固
1、課本28頁“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算法多樣,但至少有一題要用豎式。
2、課本29頁練一練1 獨立計算,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學生做練一練第4題,后提問,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啊?
生:用完水龍頭,馬上關好水龍頭。
4、組織學生做“練一練”第6題,小組討論,看能不能發現什么規律?
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并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12×14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說說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說一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來電-;
-電-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什么?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決較復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于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么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小黑板。
2、“五”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電-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最新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備課教案文案】相關文章: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14
三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爬天都峰》備課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數學上冊教案12-25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最新模板12-14
最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及方思范文12-14
語文備課教案12-13
最新小學科學集體備課總結范文12-23
四年級數學第五單元教案最新文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