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小石潭記》備課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柳宗元《小石潭記》備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設計思想:
《小石潭記》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來抒發自己在貶居生活中悲涼凄苦的情感。我認為像這樣語言優美,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夠激起學生對古典文學的愛好,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于是我決定教學本文時通過四讀:一讀,讀準字音,疏通文意;二讀,讀出感情,談談感受;三讀,傳韻味,養語感;四讀,放膽評,出口誦。重點涵泳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寫景技巧方法。然后是創造性活動,“我是設計師”,設計一景點,并描繪景致。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得到審美的樂趣。最后是課文延伸。讓學生搜集古詩文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選一二則加以賞析。讓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對祖國優美山水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領略小石潭美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涵泳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寫景技巧方法,提高學生對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美山水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
涵泳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寫景技巧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想象和創新中得到審美的樂趣,提高學生對優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美山水的審美能力。
四、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的景情交融,領會作者的心境:前樂后憂,以樂襯憂。
五、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古詩文中的描寫山水名句,摘錄下來,選一二則加以賞析。
六、教學過程:
(一)、導語:柳宗元參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敗被貶官永州,這是他政治生涯的極大不幸。可永州有幸,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永州從此不再默默無聞,重現天日;山水游記有幸,它在柳宗元手里發展成為獨立的文學體裁,“永州八記”也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不朽的名篇。
板書課題:小石潭記柳宗元
(二)、學習古文要反復誦讀,熟讀成誦。
1、一讀,讀準字音,結合注釋,并大體弄懂文章的意思。
學生初讀老師范讀學生試讀學生齊讀相結合
①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注音。
篁竹清冽坻嵁佁然不動
參差披拂俶而遠逝翕忽悄愴幽邃
②區別下列句中詞的含義。
(1)之:心樂之乃記之而去
(2)而:潭西南而望乃記之而去
(3)以: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過清
(4)環:如鳴佩環四面竹樹環合
(5)清:水尤清冽以其境過清
⑶詞類活用
斗折蛇行
其岸勢犬牙差互
潭西南而望
學生看書下面的注釋,邊弄懂文意。不懂的詞句提出來師生共同解決。
2、二讀,這一遍讀讀出文章的感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1)探究一下文章的標題,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文題的“小”字“石”字
小在“全石以為底”;小在“潭中魚可百許頭”;小在魚“歷歷可數”;小在“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等等。
文中哪些景象與“石”有關:
“全石以為底……為巖”這一句與石有關;“如鳴佩環”“水尤清冽”“其岸勢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應。
(2)本文的游覽順序是: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3)本文的作者流露的情感:“心樂之”“似與游者逗樂”“凄神寒骨,悄愴憂邃”,一樂一憂。
3、三讀,涵泳語言,品味意蘊。比如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哪些字眼的表達突顯功力。
老師示例:如“水尤清冽”中的清冽,就突出了水的寒潔、清涼;“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這里有青青的樹和翠綠的藤蔓,它們纏繞在一起,織成一個綠色的網,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這潭上12個字,便將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的景致展現。
學生品味詞句
4、四讀,放膽評,出口誦。
老師示例:第二段寫了潭中的游魚。寫時一石雙鳥,既寫魚之態,又寫水之清。寫游魚,動靜結合,顯出魚的活潑和情趣。課文多角度描繪景物,精美異常,說說你的體會。
學生品評,賞析:
如(1)聲形結合。發現小潭,先聞其聲,后見其形。
(2)遠近交錯。“潭西南而望”這段是遠,下段“坐潭上”是近。遠遠近近,多層次地展示了小潭的景致。
(3)動靜互襯。寫游魚,靜中有動,更顯環境的雅靜。
(4)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于景,對景物的描繪,滲透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情懷等等。
師生共同探討,明確作者的情懷,前樂后凄,以樂襯凄。水之清,魚之樂,給作者帶來了片刻的歡樂,但面對過清的其境,作者有了凄愴之感。作者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改革受挫,被貶遠方的壓抑煩惱之情,但歡樂只是短暫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觸發了出來。
學生在班上背誦喜愛的段落句子。
(三)、“胸中有丘壑”,我是設計師。根據課文內容,為小石潭設計景點。并用優美的語言,展開想象,來描繪其景致。
老師示例:據文中“隔篁竹”“伐竹取道”,設“竹徑通幽”景點。依山勢地形,蜿蜒前行。路寬約1米,兩旁翠竹搖曳,沁人心脾的是翠竹清香,耳邊還不時傳來婉轉悠揚的鳥鳴聲。
學生設計:如據文中“潭西南而望”這段,設“望溪亭”。一座木制的四角涼亭,依山傍水而建。亭中設有幾張木椅竹凳,憑欄遠眺,一條小溪迤邐而下,清泉石上流,令人心醉。
據文中“潭中魚可百許頭”,設“觀魚臺”。小石潭四周,圍著一圈竹制欄桿。潭水清澈見底,潭中游魚似在空中游。樹蔓倒映潭底,和魚影交織在一起。
學生還設計了“聽水軒”;”、“玉佩泉”、“翠蔓廊”、““品茗閣”等等。
(四)、課文延伸。你已學了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交流描寫山水的名句,并說出自己的體會。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與朱元思書》吳均)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杜甫)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三峽》酈道元)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皆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渡荊門送別》李白)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觀滄海》)曹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次北固山下》王灣)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教學反思: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四讀,由淺及深地學習課文。在教學活動中我打破常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活動能抓住學生的心,拉近文言文和學生的距離。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特點,激活其認知潛能。語文素質教育的“主體性”特點,確定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能動性地位,而以往“一字一句”式枯燥講解,使學生喪失了能動性。在一個個課堂活動設置中,進行不斷的思維交鋒,激活學生潛在的認知能力,歸還其“主體”的地位。
【柳宗元《小石潭記》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柳宗元05-07
柳宗元《小石潭記》 教案教學設計04-26
柳宗元《小石潭記》課文評點06-30
關于柳宗元《小石潭記》賞析06-30
柳宗元小石潭記全文鑒賞04-27
柳宗元小石潭記全文賞析12-27
小石潭記教案12-17
柳宗元《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07-16
柳宗元《小石潭記》作品鑒賞07-27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