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馬說》教案(兩課時)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廣為流傳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文言文《馬說》教案(兩課時),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認識伯樂與人才的關系,理解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情。
2、了解托物寓意的寫法。
3、翻譯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伯樂與人才的關系。
2、翻譯并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試著分析文章的結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積累字詞翻譯課文朗讀背誦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戰國時,楚國有一個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薦。他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嗎?有一匹千里馬,已過拉車年齡。有一天,它拉著鹽車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蓋彎屈,尾巴下垂,皮膚潰爛,汗水四濺,它實在拉不動了。這時伯樂遇上了它,愛憐地撫摸它,為它哭泣,脫下衣服蓋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馬俯身噴氣,仰頭嘶鳴,聲音直沖云霄。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它看到伯樂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經很久了,難道您就不想舉薦我,讓我像千里馬一樣,為您仰天嘶鳴嗎?”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馬因遇到伯樂而煥發了青春,F在,我們一塊兒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是多么的重要!(教師板書課題)
二、正音正字
祇(zhǐ)駢(pián)盡粟一石(dàn)食(sì)馬者其真無馬邪(yé)
(教師可帶領同學多讀幾遍,結合課文內容講清意思,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
三、朗讀課文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最好能集體朗讀,讓更多的同學得到訓練。要指導學生注意節奏和重音,讀得要響亮、流暢、沉穩。
朗讀提示: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四、翻譯課文
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經過質疑解難疏通文義,最后進行課堂交流。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理解文中難懂的實詞和虛詞的意思。
教師提示:
然后(在這以后)有千里馬故(所以,因此)雖(即使)有名馬,祇(只)辱(辱沒)于(在)奴隸人之手,駢(一并)死于槽櫪之間一食或(有時)盡粟一石食(飼,喂)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這)馬也才美不外見(表現,表露)且欲與常馬等(等同)不可得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策(鞭打)之(指代千里馬)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才,才能)鳴之(無實在意義)而不能通其意執策(馬鞭)而臨之其(難道)真無馬邪其(大概,或許)真不知馬也
五、背誦課文
要求在熟讀課文并且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或速記、或互相檢查,要求能當堂背誦。教師做適當地檢查。
六、作業
1、將全文譯成現代漢語,完成練習二。
2、繼續背誦課文。
3、完成思考題:
根據標題所示,試談談本文的體裁特點。
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試簡述本文在寫法上的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表現手法。
〖教學設計〗
一、檢查作業
包括字詞積累、課文翻譯和朗讀背誦。
二、整體感知
1、教師導學: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悶不平。
思考題:
、沤Y合標題,談談本文的體裁特點。
、平Y合創作背景,談談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潜疚脑诒憩F手法上有什么顯著特點?說說我們還學過哪些類似的文章?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在預習的基礎上,采用小組交流和課堂討論的方式做出解答,教師應切實地做好點撥)
2、教師提示:
、疟疚氖且黄h論文。標題是《馬說》!罢f”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如《愛蓮說》。
⑵本文主要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同時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潜疚牟捎昧送形镌⒁獾膶懛,這種寫法賦所托之物以某種象征意義,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馬喻賢才,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類似這種寫法我們還在《在山的那邊》《行道樹》等課文中學過。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體的形象之中,曲折、含蓄地表達中心,能激發讀者的想像。
三、重點研讀
1、探究文章的思想內容,教師導學:
本文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實寫照。請同學們閱讀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徘Ю锺R的處境是怎樣的?
、魄Ю锺R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鞘绸R者的愚蠢無知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⑷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引導學生首先獨立閱讀,自主探究;其次合作交流,共同研討)
2、教師提示:
、诺o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⑵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遣咧灰云涞,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⑷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⑸其真不知馬也。
將上述句子讀一讀,讀出相應的語氣來,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探究文章的寫作方法
教師導學: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當然要有觀點,請大家從文章中找一找中心句。另外本文在結構上很有特點,也請大家說一說。
(小組討論)
學生可能圍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其真不知馬也”哪個是中心句的問題展開討論甚至爭論。不妨讓大家爭論一下,進行思維和口語訓練。
教師提示:
作者的基本觀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钡疚牡闹埸c卻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經過層層論述,最后得出“其真不知馬也”的結論,中心句當是“其真不知馬也”。
在結構方面,本文脈絡清晰,絲絲入扣,全文圍繞“其真不知馬也”這一中心層層推論。
第一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可以視為總綱,旨在強調伯樂對于千里馬的決定性作用,懇切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開一筆,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既從反面說明了基本觀點,又深刻地揭露了現實問題,這是本文的中心議題。繼而水到渠成地敘寫千里馬被屈辱、埋沒的不幸遭遇,作者懷才不遇的苦衷隱含其中。
第二段寫千里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華,揭露問題的實質──“伯樂不常有”!鞍睬笃淠芮Ю镆?”之反詰,吐盡心中的憤懣與不平。
第三段盡數統治者的種種愚妄淺薄,令人切齒;進而引發感慨,揭示中心!捌湔鏌o馬邪”一問,如箭在弦上,蓄勢待發;“其真不知馬也”一答,如泰山壓頂,直搗黃龍。全文一氣呵成,酣暢淋漓。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導學:
韓愈雖因懷才不遇而憤懣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雖然對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行徑進行了揭露和控訴,但仍對他們寄以希望。請同學思考一下,在封建社會里,韓愈的愿望是否能實現?再聯系當今社會,談一談我們應樹立怎樣的人才觀?怎樣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盡其才?
(小組討論,找出中心發言人課堂交流,不必統一結論,只要能談出想法,提高認識能力就可以了)
2、教師提示:
在封建社會里,人才被埋沒的現象如同痼疾,是很難避免的,因而韓愈的希望更是難以實現。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封建社會的局限性。當今社會是人才輩出的時代,主要是有了寬松的育人環境,英雄因有用武之地而能大展宏圖。
3、教師小結:
韓愈的《馬說》因其筆勢犀利,表意懇切,文辭練達而傳誦于世。其思想內容對封建統治者敲響了警鐘,即使是在當今社會,也有其意義。更可贊嘆的是作者本人,他不因自己的不公遭遇而妄自菲薄,而是直言力諫,自強不息。我們不僅要從他的文章學到知識,更應從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五、作業
1、默寫課文。
2、完成練習一、三。
3、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寫一篇短文,表達對某一問題的認識。
【初中文言文《馬說》教案(兩課時)】相關文章:
《馬說》文言文原文翻譯03-20
馬說文言文的翻譯01-21
韓愈馬說文言文翻譯12-08
馬說文言文翻譯(14篇)08-26
馬說文言文翻譯14篇08-26
文言文《馬說》原文及翻譯12-02
《馬說》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4-11
馬說文言文復習資料08-20
文言文閱讀:韓愈《馬說》節選06-07
韓愈《馬說》文言文閱讀答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