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音樂教案1
課題:小草
年級:初三年級
教具準備:磁帶,電源板,電子琴,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內容:
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隊》、《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樂知識:歌劇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教唱,引導學生用綿延的氣息,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情感。
2、了解大型音樂作品:歌劇,并能夠理解歌劇,學習欣賞方法。
教材簡析:歌曲為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為G調。前一段較抒情,后一段是歌頌。
教學重點:
1、用優美、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2、體會歌劇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理解歌劇
課時:三課時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音樂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課題
1、師:課前我們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音樂,同時要同學們思考以下一個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樣的情緒?
2、(播放錄音)聽中學初中第五冊《小草》
3、學生談感受
生:略
4、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小草》,它表達了作者對劇中主人翁的歌頌之情,聽了這段音樂,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為社會默默貢獻。
。ㄒ唬、為教唱歌曲作準備
目的:為學生設計唱歌曲的感覺
1、師:在唱歌前我們先以二條發聲練習曲來開開嗓子。
出示課前準備的.小黑板:
發聲練習
(1)連音練習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連音練習
1353|1353|1-||
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在電子琴上選擇弦樂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導學生發聲。
3、師:請同學們用第二條發聲練習曲為老師的范唱領唱,給老師感情提示。
(二)、教師范唱《小草》
在同學們領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讓學生看黑板答題
在畫報上畫G調譜表
師:請說出它是什么調號的譜表,它的音階如何寫?
學生回答板書(略)
2、給學生二分鐘時間自習視譜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聲部旋律(伴奏要求同發聲)
師:請同學們找出貫穿始終的節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輕輕哼唱,再唱歌譜,最后唱歌詞。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驟同上。要求學生有感情演唱。
5、創編
請同學為本歌曲設計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領唱——合唱等
三、總結教學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許多同學都已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心系家鄉、心系祖國,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初中音樂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唱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情感,并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歌唱,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
【過程與方法】
在體驗、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民族音樂多元化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體會不同作品之間體現的不同音樂要素。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演唱歌曲,并表現出歌曲舒展優美的特點。
【難點】
用正確的發音技巧唱好變化音。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學生自由跟唱。提出問題:曲作者是誰?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青春舞曲》是王洛賓的作品,那么他還寫過那些作品?
學生再次發言,教師總結:王洛賓,中國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學家。王洛賓自1937年就開始搜集、整理、編寫、出版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動聽、流傳極廣的民歌。
引出這節課主題《在那遙遠的地方》。
(二)新課教學
1.欣賞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情緒,歌曲描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兩段用形象的比喻贊美姑娘的美貌,后兩段則表達出青年對姑娘真摯的愛情。
(2)再次欣賞
老師設置問題:邊聽邊思考歌曲的速度、節拍是如何表現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優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節奏、高亢自由的`音調、緩慢的速度。
2.朗讀歌詞,體會歌詞所抒發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進行發聲訓練,以氣帶聲,以聲傳情。
(2)老師跟著鋼琴范唱歌曲。
(3)學生學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準。
老師設置問題:請同學們看歌譜,曲調中出現了一個變音記號,大家知道這個變音記號的名稱和意義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個變音記號叫“升記號”,所標示的音符將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學唱旋律,識讀樂譜。用模仿的方法唱好變化音。
老師用兩種方式演唱,第一種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種是圓潤的嗓音。設置問題:哪一種唱法更好?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第二種我運用了正確的發音技巧與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對姑娘的愛慕,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歌唱時氣息的控制,口腔打開,微笑著歌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處于興奮的狀態。
(5)學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剛才提到了前兩段和后兩段在表達內容上的.區別,為了體現青年對姑娘的真摯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組練習并表演。
(三)鞏固提高
欣賞《康定情歌》,對比《在那遙遠的地方》與《康定情歌》之間的區別。
老師設置問題:《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樂熱情飽滿,旋律歡快跳躍,輕快的速度,形象的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直白和坦率!对谀沁b遠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緩,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動、真摯的語言委婉地表達了男青年對年輕貌美的草原姑娘的愛慕。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學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樂的溫柔含蓄的風格特點,希望同學們課下多了解關于新疆音樂文化,了解我們祖國各民族的音樂,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
初中音樂教案3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音樂綜合課《叫賣調》。本課選自義務教育北婦版藝術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各行各業》。本課安排了三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叫賣調是民間風俗歌的一種,也可以算作是民間實用藝術的一種類型,在全國各地都有。叫賣的聲調,與當地的語言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因此結合教材和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技能技巧的訓練、自主學習過程的斧正以及情感的培養。學生將欣賞、學唱、模仿幾種不同地方的叫賣調,感受其中的音樂元素,探究經過藝術加工、提煉后的叫賣調的藝術特色。再經過聯系生活,回憶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場景的創編、表演等,體驗市井生活情態,感受“藝術來源與生活,又高與生活”的真諦。具體目標如下:
2、教學目標
(1)欣賞幾種不同類型的叫賣調,感受其中的音樂元素和民俗風情。
(2)學唱叫賣調《磨剪子搶菜刀》、《賣茶葉雞蛋》,在游戲中嘗試進行叫賣調的創作。
3、重點與難點
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體會叫賣調。
二、教學方法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聽賞法和表演法進行教學。聽賞法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失為一種關注學生年齡特點和情感需求的教學方法。而表演法則聲像一體,形象性強,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實施寓教于樂的教學策略。
三、學法指導
新課程主張自主、創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欣賞、感受、思考、討論、創編和表演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叫賣調的特色。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叫賣行頭。
五、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版塊:情景導入課堂——模仿與分析叫賣聲——感受與學唱叫賣調——創編叫賣調——拓展和提升叫賣調)。
(第一版塊)情景導入課堂
我在課前把自己扮成賣餛燉的商販形象。課堂伊始即模仿商販的樣子高聲叫賣:“賣餛燉了,香噴噴、熱騰騰的餛燉,兩元一份,好吃不貴......”同時把學生當成南來北往的客人,招呼他們道:“先生,來一份餛燉吧,先嘗后買,不好吃不要錢......”
(設計意圖:這種情景的創設自然而然地引領學生進入買賣的角色。使課堂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睛和思維,從而為本節課開一個好頭。)
(第二版塊)模仿與分析叫賣聲
1、學生模仿商販叫賣
新課標明確指出:體驗教學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教師要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將讓學生親身體驗做商販的感覺。
“同學們:你們誰愿意來試著扮演一回小商販呢?”這時的同學們一定都躍躍欲試,再加上我及時的鼓勵,他們肯定按捺不住想來嘗試一下。于是我把隨身行頭交給學生,讓他們扮成小商販的樣子,親身體驗做商販的感覺。并會在他們叫賣的過程中適時提示他們:
、儆迷鯓拥穆曇艚匈u可以更好地推銷自己的商品?
②試著用家鄉方言叫賣以上或者其它商品,會有怎樣的體會和效果?
這里學生會隨著我的提示把叫賣的聲音變得高亢、上揚,也可能會有學生叫賣其它商品,恰好達到教學目的。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同學們試著叫賣過后,一定有一些切身體會需要表述。我及時給大家營造一個交流的機會:讓同學們討論并總結出叫賣聲的特點。由此也就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這一版塊的第二環節的教學:
2、分析叫賣聲的特點
通過親自體驗“叫賣”,師生共同討論并總結“叫賣聲”的特點(板書——叫賣調:聲音高亢、音調上揚、反復吆喝、方言特色)
(設計意圖:本環節旨在通過讓學生親自模仿商販叫賣,從中感受“叫賣聲”的特點并對其做出概念性總結。達到“玩中學”的教學目的。)
(第三版塊)感受與學唱叫賣調
在這個版塊里我首先表演叫賣調“磨剪子來,搶菜刀”,然后提出問題:“這個聲音跟剛才的吆喝聲有什么不同?”同學們會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這句‘吆喝聲’有‘節奏’,有‘音高’,具備了‘音樂’的特點!(我適時板書——節奏、音高,音樂特點)。接著出示課題《叫賣調》,并講述它是中國民間風俗歌的一種音樂體裁。然后讓同學們思考:叫賣調是否具備叫賣聲的特點?叫賣聲是否具備叫賣調的特點?然后,師生共同探究并作出總結:叫賣聲不具備叫賣調的特點,而叫賣調除了具備叫賣聲的特點以外,還有自身獨特的特征。接下來,我將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一些其他地區的叫賣調!巴瑢W們:我們一起欣賞一些其它地區的叫賣調,同時我們也驗證一下剛才我們對叫賣調作出的結論,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叫賣調曲譜——賣茶葉雞蛋;賣酒釀,我表演)。在經過這一系列的叫賣調的學習和聽賞之后,我引導同學們討論并分析叫賣調的作用——招攬顧客,推銷商品。
(設計意圖:這一版塊旨在通過各種途徑,運用“唱、聽、看”等有效方法,讓學生輕松學唱“叫賣調”。)
(第四版塊)拓展
1、創編、表演叫賣調
新課標指出:要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理念,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因此,在通過以上各個環節的學習和實踐后,我讓同學們分成小組,自己嘗試創編并表演叫賣調。并鼓勵同學們大膽想象、大膽創編,要敢于表現和表演。讓他們在群體的互動中將所學知識加以消化,得到運用和發揮。
2、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叫賣調已經作為一種音樂形式,通過媒體廣為傳播。在這一環節當中,我將運用多媒體播放寶寶金水、康師傅綠茶、王老吉等商品的廣告音樂,讓同學們通過這些耳熟能詳的視聽結合的片子感受現代化的“叫賣調”。
還有些叫賣調加入到流行音樂中,更增添了藝術的魅力,為人們所喜愛。我還要和同學們一起欣賞劉歡的《磨刀老頭》,讓同學們聽聽里面是否有自己熟悉的叫賣調(播放音樂),可以跟著音樂唱一唱。
3、欣賞歌曲《賣湯圓》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叫賣調在北宋時期就已經非常盛行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它還產生了另外一種形式——‘叫賣歌’。臺灣民歌《賣湯圓》就是一首叫賣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賣湯圓》(播放音樂)。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設計意圖:我設計本環節的目的主要在于讓學生感受“音樂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總結
最后,讓同學們談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為了提升課堂立意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我在課堂即將結束時做總結性發言:“同學們,現在推銷商品的手段越來越多,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叫賣調了,但是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種傳統文化的消失。我想,叫賣調作為一種民間實用藝術能夠繼續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需要我們共同關注與創新。希望大家能將我們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謝謝大家!下課!”
初中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1、對所學歌曲及相關電影《音樂之聲》產生興趣,擴大音樂視野。
2、通過吹奏歌曲《雪絨花》,區分什么是非連音吹奏和連音吹奏法。
教學重點:掌握吐音的技術和連音吹奏的方法。
教學難點:1、“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節奏的掌握。
2、連音奏法時舌頭和氣息的運用。
教材分析:好萊塢的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拍成電影后,其中的著名唱段傳遍了全球!堆┙q花》是一首抒情的男聲吉他彈唱。這首歌的藍本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歌,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象征著人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這首歌在片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達對女家庭教師的接納,第二次則是他們全家在家庭沙龍演唱會上,以此曲抒發對祖國的熱愛。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教學準備:VCD光盤、歌曲掛譜、豎笛、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唱《多來米》(從B段的第二段開始放VCD)進教室,師生問好。
二、導入:進教室時同學們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歡這首歌嗎?我們為后面的老師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嗎?全體起立邊唱邊做動作。你知道這首歌的來歷嗎?(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插曲)《音樂之聲》這部電影里還有一首比《多來米》更受歡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絨花》(出示歌單)。想聽《音樂之聲》和《雪絨花》的故事嗎?(講故事:《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幾個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抖鄟砻住繁闶瞧渲械囊皇。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校回家時,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贊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后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并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現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上表演的第一個節目便是《雪絨花》。當《雪絨花》這首象征著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歌曲回蕩在劇場時,觀看的聽眾非常激動,因為他們現在的祖國已經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寧的生活。聽眾們懷著對祖國必勝的信心,一齊高唱起來,歌聲使敵人膽戰心驚!堆┙q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現了兩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動人心。)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后學生談對歌曲的感受:聽了這個故事,想不想聽郭老師唱唱這首歌?(師邊彈邊唱)你知道“雪絨花”代表什么嗎?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什么?(表達了上?释腋、安寧的生活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2、聽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點和難點。(分析特點,練習難點,并正音。)
3、劃拍跟琴輕聲唱詞。唱不好的地方重點練練。
4、完整地將歌詞唱一遍,師邊彈邊唱。
5、歌曲分析,藝術處理。慢速三拍子節奏的運用對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學生自己說,然后教師小結:讓我們好像看到了晶瑩的雪花在天空中飛舞。歌曲通過對“雪花”的贊美,表達了人們渴望幸福、安寧的生活。抒發了演唱者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前兩句用輕聲唱,從第三句開始力度應加強一些。)
6、把自己當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師豎笛伴奏。
四、豎笛吹奏
1、劃拍唱譜。(師豎笛伴奏)同時找找這首歌里哪個音的指法沒學過?開動腦筋,自己找這個音的'指法。
&n
bsp; 2、音階練習(從re到高八度re )。①師唱唱名(上行音階),生無聲按指。②師范奏后生吹。③用同樣的方法練下行音階。(一口氣,連音奏法。)
3、講解吐音技術和連音、斷音奏法。
、 學習吐音技術。吹奏豎笛時有兩種常用的方法:(板書)連音奏法和斷音(又叫非連音)奏法。它們都與“吐奏”有關。那么,什么是“吐奏”?就是舌尖輕輕地碰一下牙齒,堵住吹口的氣流后馬上向里縮回,離開吹口,發出輕輕的“吐”的聲音。
、 連音奏法是:在連線“⌒”內,除第一個音用吐奏外,后面的音都不吐奏,只是按孔的手指按各音的指法運動,氣息保持而舌頭不動,吹得連貫圓潤。
、 斷音奏法則是每個音都發出輕輕的“吐”的聲音。
④以吹奏音階為例:教師用兩種方法吹奏音階:上行用連音奏法,下行用斷音奏法。師范奏后生練習(上、下行各練兩次)。
、菰儆脙煞N方法練習同一條練習曲。
4、探究、選擇吹奏方法:《雪絨花》這首歌哪些地方用“連音吹奏法”比較好?并在歌譜上加上連音線。(學生各自試吹,兩分鐘后回答,并說明為什么?再在歌譜上畫上連音線)。然后互幫互助,自由練習。(重點練第三樂句,教師到學生中進行個別輔導。五分鐘后問有沒有需要老師幫助的地方?)
5、師帶領重點練習第一、三樂句。
、 師唱唱名,生無聲按指。②師慢速范奏生模仿。③師按原速吹奏生模仿。
6、生跟師一起吹奏全曲。
7、師用鋼琴伴奏,生吹奏。
8、請有把握的同學站起來吹奏。師用鋼琴伴奏。
9、唱吹結合:一組唱,一組吹,再由學生自己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配樂。(三角鐵、鈴鼓等)比一比,最終獲勝的是哪一組?(師鋼琴伴奏)
五、課堂小結:通過一堂課的學習,這首來自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雪絨花》已經成了我們314班每一個同學的好朋友,我們不但會唱,而且會用豎笛吹。郭老師有件很遺憾的事:我至今沒有看過《音樂之聲》這部電影,不知同學們是否愿意利用網上資源幫郭老師查找有關《音樂之聲》的更多資料,讓我對這部電影有更多的了解。給同學們提供一個網址:*** 打開以后再在對話攔打上:外國電影《音樂之聲》。我相信314班的同學一定不會讓郭老師失望,對不對?!
六、下課:在《雪絨花》歌聲中(師放VCD)離開教室。
初中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貝多芬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2、閱讀方法上,以深人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寫作學習上,以人物外貌描寫訓練為主。(或者1、體會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2、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學重點]:目標2
[課 時]:一課時
[課 型]:新授課
[電教設備]:多媒體
[教 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 程]:
一、 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當雄渾激昂的《命運交響曲》叩擊著你的心扉時,你也許想起了貝多芬——這位遭到命運沉重打擊的音樂巨人。但是,除了他的音樂,你還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嗎?耳聾后的貝多芬,在生活中是個怎樣的形象?讀讀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走進貝多芬的心靈。
三、檢查預習情況:
1、生字解詞的掌握情況
2、搜集有關貝多芬的資料
四、出示目標
五、達成目標
。ㄒ唬┱w感悟: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說說其間寫了哪幾件事。
2、貝多芬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相關的語句加以解釋說明)
3、文中貝多芬的那些話深深觸動了你?你對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
要求學生:速讀全文,小組合作交流
教師小結
。ǘ┲攸c研讀
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一: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來。
小組討論:
①互相幫助,理解句子含義。
(此時屏幕顯示相關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如:貝多芬名曲創作時間與雙耳失聰時間;其侄兒情況;其演奏會盛 )
、诟鹘M之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作答。
教師:適時點撥疑義,并加以提煉補充。
小結:研討學習的經驗:應聯系背景理解文句含義。
3.小結要點一。
要求學生:欣賞貝多芬名曲《命運交響曲》,談從音樂中聽出了什么。
教師小結: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滅,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滅。整個世界死滅了而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滅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二: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1、師導入:我們已深入了貝多芬的內心世界,卻仍與他“對面不相識”,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畫?(出示貝多芬畫像)
2、跳讀全文,勾畫關于貝多芬的外貌描寫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外表的描寫反映了貝多芬怎樣的內心世界。
教師:概括描寫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傳神,忌點點俱到,忌“臉譜化”。
3、寫作練習:
三分鐘人物速寫(選取同班同學,描寫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讀大家一起猜,同時教師點撥寫法得失。)
六、歸結全文
1.小組討論:站在“客人”的角度談談此次訪問的收獲。選派代表概括小組學習成果。
2.再次聆聽《命運交響曲》,深切感悟。
七、布置作業:
按照預習的要求,預習14課文
初中音樂教案6
教學內容: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聽唱法、啟發式等。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
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初聽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
2.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介紹作曲家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曾赴美國學習,先后在歐伯林大學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鋼琴。1929年歸國后,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任教并兼任音樂教務主任,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愛國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3.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4.聽師范唱。同位討論,這首歌曲節拍是多少拍?運用了什么節奏型?
5.教師簡單分析歌曲:這首歌為4/4拍,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這四個樂句都采用了相同的節奏:X X -- -- ︱ X - X - ︱ X X︱ X- - 0 ︱,但旋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對比。旋律流暢,在上下流動的級進中插
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 “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學唱歌曲:
1) 跟琴視唱歌譜。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 用“啊”隨琴唱旋律,并試著打節拍演唱。
3) 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 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 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說說本節課自己的收獲。
初中音樂教案7
教學內容
欣賞:《卡門序曲》《今夜無人入睡》。
教學準備
鋼琴(或其他鍵盤樂器)、音響及多媒體軟件等設備、有關歌劇音樂的文字、圖片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劇唱段《今夜無人入睡》和《卡門序曲》《威廉·退爾序曲》,使學生初步了解歐洲歌劇藝術的魅力及其起源與發展。
2.隨音樂劃拍或指揮,并背唱《卡門序曲》主題旋律和《今夜無人入睡》的曲調,體會歌劇音樂所具有的藝術魅力。
3.以歌劇《圖蘭朵》為例,了解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聯系。
教學過程
1.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歌劇《卡門》錄像片段并聆聽《卡門序曲》,師生共同探究歌劇《卡門》的劇情和序曲音樂特點。
2.繼續聆聽《卡門序曲》,使學生從音樂藝術形象的角度初步領略其藝術魅力,并知道《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始時的一首明朗而輝煌的管弦樂曲,它仿佛概括了歌劇的內容。結構基本屬于回旋曲式。樂曲主部是一首節日進行曲,它來自歌劇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氣氛熱烈歡快,由木管和小提琴主奏,音樂把人們帶到西班牙斗牛場的喧鬧狂熱的氣氛中。
3.引導學生隨音響邊劃拍邊哼唱“節日進行曲”和弦樂主奏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第二插部)曲調,使學生體會《斗牛士之歌》雄壯、威武的曲調,與主部音樂“節日進行曲”形成鮮明的對比。要求學生記住這兩首音樂的旋律。
4.教師簡介四幕歌劇《威廉·退爾》劇情,并引導學生聆聽《威廉·退爾序曲》,使學生初步了解該序曲的結構分為四個部分,教師可采用邊欣賞邊列表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每部分音樂使用的樂器、音樂主題、音樂表現要素表達的意境和音樂形象等,進行分析以加深對序曲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5.學生可隨《威廉·退爾序曲》主題音樂劃拍哼唱,記住主題。
6.欣賞《今夜無人入睡》,簡介歌劇《圖蘭朵》劇情,了解歐洲歌劇音樂融入中國民歌《茉莉花》,使學生了解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聯系。并記住《今夜無人入睡》的曲調。
初中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引導學生喜歡我國彝族音樂,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樂傳統,培養學生熱愛我國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
2、通過學習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情感。
3、在音樂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寬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使學生置身于彝族山寨,在歡快、熱情的彝族歌曲聲中,充分展開想象,了解彝族風俗人情,初探彝族民歌的音樂元素。
2、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三、知識與技能: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能用自然圓潤、略帶彈性的聲音和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阿西里西》,并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設計表現形式。
2、在歌唱中注意音樂基本表現要素的作用,如力度、速度、音色等對歌曲表現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通過各種手段的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把《阿西里西》的風格特點恰當自然的表現出來。
二、難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掀起各環節的小高潮,以獲取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具:
多媒體課件、鋼琴、紅綢、彝族民族服等
教學過程:
課 堂 設 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導入階段
課前播放《阿細跳月》的mtv,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走進音樂教室時就走進了彝族山寨。
1、組織學生進行肢體活動節奏型是即興的,動作采用彝族舞蹈的素材三步一跺、三步一跳、吸跳、擊掌等。
2、教師演唱一首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
問題:你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嗎?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聯想?是什么因素使你產生了這種聯想?
3、根據學生的回答作恰當的總結和評價。
4、對于“彝族”同學們了解多少?
5、教師利用課件梳理有關內容。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等省,有十幾個支系。
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火把節,火把節多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
彝族民居、服飾、歌舞、樂器等。
有秩序的進入教室并分組坐好準備上課。
1、學生隨教師打節奏作肢體活動。
2、學生欣賞教師的演唱然后各抒己見。
(彝族 啊哩哩 載歌載舞的節日歡慶的場面 節奏感強 歡快熱烈……)
3、學生互相點評。
4、學生交流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有關彝族風情的知識。
5、聆聽教師簡介,感受西南風情。
課前幾分鐘的肢體活動即可以放松師生情緒,拉近師生關系,又可以為下一步的彝族舞蹈創編提供了素材,作好了鋪墊。在這一環節中還注意滲透了同學間的合作關系。
教師的真情演唱引出彝族民歌的風格特點,使學生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感受,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
多媒體課件演示相關內容,為教學創設了意境,學生視聽結合走進彝族山寨了解民俗風情。課件的背景音樂是童聲合唱《阿西里西》,已經在不自覺中進入到新課教學中。
初中音樂教案9
一、 課程性質與價值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音樂課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美體驗價值 2.創造性發展價值 3.社會交往價值 4.文化傳承價值
二、 基本理念
1.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9.理解多元文化
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
10.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采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以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等諸多方面。
三、課程目標
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 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愿望
3. 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 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5. 尊重藝術,理解多元文化
2、 過程與方法
1. 體驗 2. 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綜合
3、 知識與技能
1. 音樂基礎知識
2、 樂基本技能
3、 音樂創作與歷史背景
4、 音樂與相關文化
四、實施建議
。ㄒ唬┙虒W建議
1、 教學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 注意音樂教學各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
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因地制宜實施《標準》
。ǘ 評價建議
1、音樂課程評價的原則
導向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
2、評價的方式與方法
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定性述評與定量測評相結合
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
初中音樂教案10
一、編寫意圖
這一單元是為深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音樂成就,培養其熱愛民族音樂而設立的。這一單元與八年級上冊的《八音之樂》是姐妹篇,都是中華母語音樂文化教育的具體材料。設置的欄目中,在介紹春秋時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時,欣賞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作為歌詞譜寫的歌曲《陽關三疊》旋律古樸蒼勁,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安排“音樂情景劇”欄目,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身體驗陽關送別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樂。這是在教學一線收集到的教學案例,可操作性較強,易于調節課堂氣氛。為了不給學生增加學習負擔,同時也為了以后的教材內容不過多地重復,我們沒有不現實地追求中國古代音樂史的'“完整性”,而是擷取了“幾朵小花”,由點及面地對中國古代音樂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二、教學安排
本單元可以安排為2課時。第一課時可安排“音樂故事”和“欣賞”兩項內容,第二課時為“唱歌”和“音樂情景劇”。
在這個單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為開端,拉開了中國古代“人與音樂”的神秘面紗。隨后出現的《陽關三疊》《楚商》《秦王破陣樂》等或揭示了華夏古韻中音樂與詩歌、舞蹈緊密結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渾古樸的樂風。在教學時,教師應對不同材料進行細致分析,合理編排課堂教學環節。
本單元可以按教學計劃建議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兩課時完成。
第三單元 第一課
教學內容:
1.講音樂故事,欣賞古琴曲《流水》。
2. 學習歌曲《陽關三疊》。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并能復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樂內涵,認識古琴的音色。
3.學會演唱歌曲《陽關三疊》,并能夠感受和表現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學過程:
(一)講音樂故事
1.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代有關知音的故事嗎?
2.請學生講故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一些關鍵詞。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師適當補充。(如果學生不了解,由教師講故事。)
3.問:同學們,知音的故事對你有什么觸動?
學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間的友情,這為下面學唱歌曲《陽關三疊》做了鋪墊。學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樂溝通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現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應予以鼓勵。
4.聽古琴曲《流水》
這項教學內容也可以先安排聽古琴曲《流水》,后講故事。也可以由教師在古琴曲《流水》的音樂聲中講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賞。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自主領會音樂的文化內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學生先欣賞歌曲《陽關三疊》;也可以先安排學生朗誦詩句,教師彈奏作為背景音樂。
2. 讓學生跟隨錄音學唱。
3.請學生分析歌曲在調式、節奏、音程等方面的特點。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較為平緩,音與音之間多為鄰音,節奏上先長后短等。應注意使學生總結出這些特點對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
4. 教師輔導學生學會這首歌。全班集體演唱。
5.可以讓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吹豎笛為其他同學的演唱伴奏,并為下節課的音樂情景劇做鋪墊。
6.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判在歌曲意境、詞曲準確性上的得與失。
總結并布置下節課的內容。
第三單元 第二課
教學內容:
1.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
2.欣賞《楚商》《秦王破陣樂》
教學目標:
1.組織和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陽關三疊》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2. 能夠在音樂情景劇中將舞蹈、器樂演奏(吹豎笛)、吟詩等相關藝術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以編鐘、樂舞等為代表的我國古代輝煌的音樂成就。引導學生將各門學科(如歷史、語文等)的相關知識綜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概念。
4.了解編鐘的音色特點及其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樂舞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采用齊唱、接唱、小組唱等方式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二)創編音樂情景劇
1.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創編音樂情景劇“送友人”。可以引導學生先討論角色、劇情,然后進行劇本和臺詞創編,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書中有角色和劇情的簡單提示,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參考提示時不必拘泥于課本,可以自主創新;應鼓勵別出心裁的設計方案和表演。
3. 對于人數較多的教學班,教師也可以從班級中選出幾位“演員”表演給大家看。對學生觀眾可以做簡單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學在周圍做楊柳搖擺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學吹豎笛或演演奏其他擅長的樂器作為聲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學哼鳴《陽關三疊》的旋律營造某種氛圍……
(三)欣賞
《楚商》《秦王破陣樂》
1.問:聽賞《楚商》和《秦王破陣樂》,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請用精練的詞語描述
你的感受。
2.播放錄音。
3. 教師將學生回答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并總結這兩首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古代音樂風格──凝重、莊嚴、神圣、清虛等。
4.討論:是什么原因使這兩首作品的音響不同于今天我們所聽的音樂?
答案可能會涉及樂器的音色、生活環境、音樂的作用等。
(四)總結
教師自己總結(或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
初中音樂教案11
教學內容
欣賞:《卡門序曲》《今夜無人入睡》。
教學準備
鋼琴(或其他鍵盤樂器)、音響及多媒體軟件等設備、有關歌劇音樂的文字、圖片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歌劇唱段《今夜無人入睡》和《卡門序曲》《威廉·退爾序曲》,使學生初步了解歐洲歌劇藝術的魅力及其起源與發展。
2.隨音樂劃拍或指揮,并背唱《卡門序曲》主題旋律和《今夜無人入睡》的曲調,體會歌劇音樂所具有的藝術魅力。
3.以歌劇《圖蘭朵》為例,了解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聯系。
教學過程
1.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歌劇《卡門》錄像片段并聆聽《卡門序曲》,師生共同探究歌劇《卡門》的劇情和序曲音樂特點。
2.繼續聆聽《卡門序曲》,使學生從音樂藝術形象的角度初步領略其藝術魅力,并知道《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始時的一首明朗而輝煌的管弦樂曲,它仿佛概括了歌劇的內容。結構基本屬于回旋曲式。樂曲主部是一首節日進行曲,它來自歌劇最后一幕的合唱旋律,氣氛熱烈歡快,由木管和小提琴主奏,音樂把人們帶到西班牙斗牛場的喧鬧狂熱的氣氛中。
3.引導學生隨音響邊劃拍邊哼唱“節日進行曲”和弦樂主奏著名的《斗牛士之歌》(第二插部)曲調,使學生體會《斗牛士之歌》雄壯、威武的曲調,與主部音樂“節日進行曲”形成鮮明的對比。要求學生記住這兩首音樂的旋律。
4.教師簡介四幕歌劇《威廉·退爾》劇情,并引導學生聆聽《威廉·退爾序曲》,使學生初步了解該序曲的結構分為四個部分,教師可采用邊欣賞邊列表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每部分音樂使用的樂器、音樂主題、音樂表現要素表達的意境和音樂形象等,進行分析以加深對序曲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5.學生可隨《威廉·退爾序曲》主題音樂劃拍哼唱,記住主題。
6.欣賞《今夜無人入睡》,簡介歌劇《圖蘭朵》劇情,了解歐洲歌劇音樂融入中國民歌《茉莉花》,使學生了解本土文化與多元文化的聯系。并記住《今夜無人入睡》的曲調。
教學內容:聽《乒乓變奏曲》唱:《五星紅旗》
教學目標:1、欣賞與運動有關的歌曲,感悟同類題材的音樂作品的`特點與異同。
2、在律動、隊列變換、音樂游戲等活動中能用適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音樂作品的情緒、力度與速度;在創造性音樂活動中,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教學重點:
學習新歌;感受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教學難點:
歌曲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聽《運動員進行曲》,變換隊形走進教室2’
二、師生問好
三、欣賞《乒乓變奏曲》
1、聽一段聲音,說說這是什么運動的聲音
2、聽2段音樂,選擇一段最適合表現乒乓的音樂
3、比賽開始了,聽一聽,這2段比賽是不是一樣激烈
4、請一組小朋友打拍子,另一組小朋友念節奏,看看是速度變快了,還是節奏變緊了?
5、象這樣用改變節奏等使樂曲有變化、更豐富叫“變奏”。所以這首曲子就叫做變奏曲,你能給這首曲子起一個合適的名字嗎?
6、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參加這場時而輕松時而緊張的比賽吧。ㄔ俅涡蕾p)
四、導入
1、剛才我們模擬了打乒乓時的情景,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段真正的乒乓比賽(奧運比賽片段)
看了這段錄像,你想到了什么2’
2、是啊,此時此刻,老師也非常激動,我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中國奪得了51枚金牌,鮮艷的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在鳥巢的上空,升起在我們心中。
五、學唱《五星紅旗》
1、聽老師范唱,回答:五星紅旗飄在了哪些地方
2、聽錄音,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跟錄音輕輕哼唱
5、齊唱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音樂奧運會10’
下面,讓我們也來進行一場音樂奧運會,好不好?看看我們要比些什么?(播放賽事安排)
1、比一比誰的歌聲最美。請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上來,演唱歌曲《五星紅旗》
2、節奏模仿的比賽,請各小組派另一名代表上來抽取節奏題,并進行模仿
3、認一認這是什么打擊樂器,這些打擊樂器適合為哪首歌曲伴奏,能不能伴奏一小段?(統計獲獎情況)
七、小結
雖然北京2008奧運會已經結束,我們的音樂奧運會也結束了,但是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我們心上。
初中音樂教案12
教學目標:
l、通過學唱歌曲《牧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蒙古族歌曲個性和感情色彩,培養學生熱愛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2、通過介紹蒙古人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了解律動與生活的聯系,從而懂得生活是舞蹈創作的重要源泉。
3、了解馬頭琴的音色。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蒙古族民歌的特點,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加深對音樂地域文化的印象。
教學方法:
采用直觀法和示范法引導學生體會歌曲的藝術風格,用啟發和創造式發揮想象力創編歌曲律動。
教學準備:
鋼琴、影碟。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欣賞
播放樂曲《萬馬奔騰》引導學生回答:
1、這首樂曲的情緒?感受到什么場面?(情緒熱烈,表現草原特有的壯觀場面)
2、你知道這首曲子中獨特的樂器音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嗎?(馬頭琴)
3、這是哪個民族獨特的樂器?(蒙古族)
4、你對這個民族有多少了解?
5、請學生介紹馬頭琴的傳說,教師補充。
二、導入新課
馬頭琴音色柔和渾厚,獨具特色。演奏技術豐富,既可以為民歌、說唱音樂伴奏,也可以獨奏,它已成為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樂器。蒙古族是一個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的游牧民族。肥沃的草原、興盛的牧畜業,豐富的礦藏養育了蒙古各族人民他們常常用自己的歌聲贊美祖國,同時也贊美了家鄉,今天我們將一起領略草原人民帶給我們的無限美好情懷。
三、學唱歌曲《牧歌》
1、聽錄音感受歌曲,提示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聽后討論這首歌曲的情緒、意境、在我們面前展現一幅什么圖畫?
2、教師小節:這首歌曲旋律起伏寬廣、曲調優美、節奏自由,這正是蒙古族歌曲的特色。
3、采用聽唱法和自學的方法學習曲譜。
4、教師引導學生劃節拍掌握兩拍半的節奏,糾正錯誤。
5、引導學生劃分樂句,總結蒙古族民歌的特點:通常短小精悍,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蒙古族民歌分為長調、短調。長調比較自由,舒緩;短調比較熱情、歡快,結構清晰。這首歌曲具有長調的特點。
6、有感情演唱。
四、《牧歌》已經被改編為各種舞臺表演形式,如:奏無伴奏合唱等
欣賞瞿希賢改編的.無伴奏合唱《牧歌》
播放錄音。提問:無伴奏合唱與原民歌在表演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談談欣賞這部作品的感受。
五、欣賞一段蒙古族舞蹈,引導學生總結蒙古舞的特點,教師小結:
l、蒙古族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動作粗獷強悍、女子端莊典雅十分優美。蒙古舞的動作主要來源于生活,比如各種馬步就來源于牧民騎在馬上的動作。舞蹈中的鷹式位加硬腕組合就是根據雄鷹展翅飛翔動作的升華,這些都成為蒙古舞特有的藝術表現。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動作。通過肩部及各種馬步動作使舞蹈風格濃郁,別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動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動作。
2、學幾個簡單的動作。
六、創編
跟隨《牧歌》音樂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挑選幾個同學展示。
七、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蒙古民歌,從寬廣優美的歌聲中,從優美舒展的舞蹈動作中我們感受到了蒙古歌舞的個性和感情色彩,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初中音樂教案13
一、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搜集了貝多芬的資料,請展示一下好嗎?
我給大家準備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設計8。
二、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仿佛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 。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巨作,貝多芬創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里孤獨地掙扎了二十余年。是什么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成為偉大的音樂巨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 布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ǹ腿藚⒂^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后一次指揮的情形)
四、解讀名人
1、 作家何為寫人物傳記非常善于塑造生動的人物,你覺得文章寫的最精彩地方在哪里?(肖像、語言)
我們先來剖析肖像描寫部分,誰來讀?
3、請你按照“從 中,我讀出了一個 的貝多芬,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音樂巨人貝多芬》教案設計8》。”這一句式,說說你的理解。師舉例。
學生讀外貌描寫部分,交流。
①外貌:(雙肩、眼睛、嘴)—堅忍無比
、诒容^閱讀 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片斷,比較寫法的異同。
。ㄏ嗤河^察角度相同,著眼點相同
不同:課文抓住典型特征,語言簡練,著力表現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選文描寫全面細致,突出了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丑陋,與下文寫貝多芬不朽的貢獻、偉大的人格相對比。)兩段描寫各有千秋,都服務于作者的寫作目的,都能以形傳神,課文尤其如此。
、蹖懛ǎ阂孕蝹魃
仿寫練習:抓住某位同學的一個面部特點寫一、二句話、交流。
4、內心(語言)
古語說:言為心聲,透過貝多芬的語言,我們走進他的心靈。揣摩貝多芬的語言,說說你的理解。
a 一株樹:苦悶、絕望 熱愛自然
b 火山: 堅強 與厄運抗爭、獻身音樂
c 心里的音樂: 用生命創作
d “永恒”:超越自我 音樂相伴 (用苦痛換來歡樂)
5、概括貝多芬給你的總體印象:獨立堅強,嚴肅善良、熱愛自然、酷愛音樂、不屈服于厄運。
1、作者為什么稱貝多芬為“音樂巨人”? 信念、巨人、貝多芬
初中音樂教案14
一、 教學內容:
1、由課本上的小插圖引到社會現實生活的大畫面,因地制宜地啟發學生在探索、發現身邊音樂的基礎上,能大膽自信地將自己的發展示出來讓大家分享。
2、聆聽幾段熟悉的音樂并選擇與之相對應的生活場景,揭示一個道理:生活中到處都充滿音樂,沒有音樂的生活是蒼白的、不可想像的。
教后記:學生參與的程度、交流的積極性、主動性等是評價這堂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教學目標:
1、對音樂與生活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2、對身邊的音樂產生興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3、掌握探索、發現音樂的基本途徑與技巧。
4、將自己對音樂的發現大膽、自信地展示出來。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在學生初步理解音樂與生活的密切關系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主動探索音樂的興趣;
2、精心設計活動方案,使學生充滿自信地、充分地將自己對音樂的.發現展示出來;
3、在教材呈現內容的基礎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四、教學方法:談話、交流、討論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型:綜合課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二)導入課題:我們知道,人類的祖先開始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的,在沒有任何通訊工具的情況下,他們會是怎樣溝通聯系呢?(學生討論、發表見解)是通過簡單的音節、手勢、表情等身體語言來溝通的。他們在共同完成同一個工作時,有什么辦法來協調動作的統一,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呢?比如,筏樹。(學生討論,發表意見)他們是通過一定的語言或一定的音節,由一個人做指揮(領唱),其他的人隨著他的領導統一了動作、統一了速度等來提高生產效率。這就是歌曲的雛形,也就是民歌的最早形式——勞動號子。在平原上的人們唱的號子種類很多,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勞動就有什么樣的勞動號子。在山區上作業的人們唱的是山歌。其實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都是直接來源于生活的。例如:我們在北京旅游去到王府井的小吃一條街,就會聽到買賣的吆喝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生活,發現生活中的音樂。
(三)新課:生活中的音樂。
1、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大膽自如地表演自己常聽的音樂片段。話題是:生活中的音樂,你會選擇不同的時間聽不同的音樂作品嗎?你會唱你喜歡的音樂作品嗎?
2、生活中離不開音樂,我們勞動時離不開音樂、在祭祀時需要音樂,高興時、悲傷時都需要音樂。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普通人還是偉人、藝術家還是科學家,都離不開音樂。從音樂的角度來看,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直接來源于生活。
3、各種生活場景都不能沒有音樂,無論是群眾集會還是個人休閑,無論是歡慶國慶還是歡送親朋,無論是商場購物還是車站候車等,都離不開音樂。
4、 欣賞音樂,為場景選配恰當的音樂。(聽后學生展開討論,對比答案)
5、得出結論:音樂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小結本課。
初中音樂教案15
第一單元花季如歌
第1課藍天白云
教學內容: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
2、欣賞歌曲《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我聽見時光的聲音》學習目標:1、學習歌曲《藍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樂觀向上的情感
2、欣賞《為我們的今天喝彩》,感受現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時代氣息
教學重點:感受表現花季少年生活的音樂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聲傳達出新時代少年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教學難點:對音樂作品的評析和表現
教學過程
。ㄒ唬⿲
1、課前音樂:播放展現美麗風景(風輕云淡)的輕音樂
2、語言設境:我們送走了滿載收獲的20xx年,迎來了嶄新的充滿希望的20xx年。對于親愛的同學們,也告別了天真浪漫的童年,
步入了風華正茂的花季歲月。處處都洋溢著詩意和歌聲,像藍天和白云,沐浴著一片愛的陽光!
。ǘ┙沂菊n題
——花季如歌(小黑板)
。ㄈ⿲W習歌曲《藍天白云》
1、聽賞《藍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緒
2、說一說歌曲的情緒、節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復和變化重復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結構→教師歸納總結
3、再次聽賞《藍天白云》,輕聲跟唱,熟悉旋律
4、節奏練習: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詞演唱→視譜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處
6、歌曲處理: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唱(齊唱、領唱齊唱等),用歡樂的歌聲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對今天世界的熱愛!
。ㄋ模┬蕾p《為我們的今天喝彩》
1、聽賞歌曲,思考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談一談感受
2、教師歸納,簡介歌曲
3、再次聽賞,并跟唱,體會歌曲浪漫熱烈的情緒和富有動感的旋律
。ㄎ澹┞犢p《我聽見時光的聲音》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2、說一說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談談感受
(六)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欣賞了三首表現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從同學們的歌聲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青春氣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學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獲美好的明天!
第2課那不勒斯舞曲一、組織教學:播放上節課所學歌曲《牧場上的家》,讓學生聽著音樂,愉快地走進教室。(目的是營造音樂課輕松、愉快的氛圍)二、新課導入:同學們,在上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請大家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教師在喊出"預備——開始"口令的同時,有意夸張地把手貼在臉頰上。此時出現微妙的情形:全體學生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會隨教師把手貼在臉頰上。教師讓同學們互相觀察手放的位置,提出問題:"剛才老師講的要求是什么
"?同學們會流暢的回答:"聽到老師預備——開始的口令后,把手貼到下巴上"。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聽到老師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錯放到臉頰上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同學們都看到老師是把手放到臉頰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臉頰上。這個現象說明一點,那就是同學們相信眼睛看到的勝于相信耳朵聽到的。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也說明這是人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組成的,我們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視覺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還可以用耳朵的聽覺去發現和感受這世界的另一面。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因此,學習音樂是培養和發展我們用聽覺去發現和感受周圍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幾種西洋銅管樂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賞一首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學們在用眼睛觀察西洋銅管樂器形狀及演奏姿勢的同時,注意用聽覺去感受西洋銅管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表現特點。
三、西洋銅管樂器介紹:
1、展示多媒體課件,呈現課題《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課的四個教學內容標題:(1)西洋銅管樂器介紹;(2)鞏固練習;(3)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4)欣賞:小號獨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把小號、長號、圓號和大號的樂器形狀(圖像)、音色特征及聲音特點介紹(文字和解說)、演奏姿勢(圖像)
和樂器演奏音樂實例(音樂)多方位整合的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觀察樂器的同時可以看到有關樂器的音色特征和聲音特點的解說文字,聽到解說聲音;在聆聽某種樂器演奏的音樂實例時可以看到使用本樂器的演奏姿勢和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向學生介紹過程中,注意重點簡要提示各樂器的聲音特點,小號:聲音高而明亮;長號:聲音有些撕裂的感覺;圓號:聲音帶有一種朦朧感;大號:聲音渾厚低沉。)
四、鞏固練習:
使用多媒體計算機在大屏幕上呈現出各種銅管樂器的圖像,學生每組選出兩名代表,聽播放的音樂片段,說出所聽音樂的主奏樂器名稱。判斷回答錯的可以由本組其他學生給予補充和糾正。
五、為欣賞做準備的練習:
1、在大屏幕上由簡到繁按順序呈現《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樂段的主題音樂節奏,引導學生按樂段音樂主題分別進行節奏視讀。
2、結合譜例,指導學生分析、歸納三個樂段的主題音樂在節奏上的不同之處。第一樂段:主題每一句的節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緊接十六分音符來開始;第二樂段:節奏型與第一樂段相近,但開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點音符;第三樂段:由八分音符開始,緊接著是頓音與連音相間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初中音樂教案16
教具錄音機、多媒體、鋼琴
教學目的1、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
2、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
3、欣賞過程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情感在音樂中獲得體驗,并能展開一定的聯想空間。
重點難點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
一、課前預習及導課。
1、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由何占豪、陳鋼作曲。1959年寫成并首演。當時作者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學生。他們為了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選擇了這一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為題材,吸取了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读荷讲c祝英臺》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了憤怒的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樂曲的結構為奏鳴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組成。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呈示部、展開部及再現部的內容。運用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并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使之既有交響性又有民族特色。
2、這一民間傳說與史實有很大的出入。二人可謂是千年等一回。據史冊記載,梁山伯是明朝的一個縣官,因秉公辦案,有“梁青天”的美稱。梁山伯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橋鎮。可是在挖掘墓地時,發現一墓穴,穴中有一塊刻著“祝英臺女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記載著祝英臺的身世:“祝英臺乃是南北朝時代的'陳國人,一生行俠仗義,后來遭貪1官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當地人們偷偷將其安葬于胡橋鎮。由于二人都是為百姓辦好事的人,人們便把他倆合葬在一起。從那以后,在民間就產生了各種各樣關于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課
引子:樂曲一開始由長笛奏出了華彩的旋律,呈現出一派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景象。
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音調,取自越劇的過門音樂。
呈示部:主部主題──在豎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譯出純樸而美麗的“愛情主題!
(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少人聽了段旋律都為之陶醉。作者在選取這段主題時可是費了一番苦心。當年他們還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學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劇團當演員,他對越劇音樂既熟悉又喜愛。在創作《》時,故事流傳在浙江一帶,越劇是浙江的代表劇種,他決心從越劇音樂中取材。據平時的觀察,許多越劇名演員,不論他們演出任何劇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時,臺下都會博得熱烈地掌聲為之呼應。作者抓住了這段唱腔作為《》中“愛情主題”的基本音調。這段主題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調。)
副部主題──與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題形成鮮明的對比。音樂轉入活潑、歡快的回旋曲。獨奏與樂隊交替出現,描寫同窗共讀時的生活情景。(傳說中祝英臺女扮男裝去讀書,在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后兩人情投意合,結拜為兄弟。這段音樂主題就是表現同窗三載共讀共玩時的情景。)在這段快板過后,音樂轉入慢板,副部主題中的結束部。在弦樂顫音的襯托下,二人同窗三載就要分別,音樂表現十八相送、長亭惜別的依戀之情。(傳說中二人在臨別時,祝英臺假意說家中有個妹妹愿嫁與梁山伯,約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這樣發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響預示出不詳的事情就要發生。
展開部:由三部分構成,抗婚、樓臺會、哭靈投墳。
。ㄗS⑴_的父親逼祝英臺嫁與官僚馬府少爺馬文才,祝英臺抗婚不嫁。)銅管樂奏出了表現殘暴的封建勢力的主題。緊接著小提琴采用戲曲的“散板”節奏,奏出英臺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樂隊以強烈的全奏,襯托著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題。逐漸形成了矛盾沖突的高潮,越來越激化,但音樂突然停頓下來,
又轉入慢板樂段──“樓臺會”(傳說中正在此時,梁山伯來祝家探望,得知祝英臺為女子也得知祝英臺的痛苦,二人樓臺相會互訴衷腸。)這時大提琴與小提琴對答式的手法“一問一答”,如訴如泣的曲調。
接下去音樂急轉而下──哭靈投墳,樂曲運用戲曲中的緊拉慢唱的手法,將祝英臺悲切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至。(傳說中在梁山伯歸家后不久病故,祝英臺得知后悲痛萬分,她已下定了決心選擇了一條道路,她與父親約定,穿素服上花轎,并繞道梁山伯的墳前祭奠,父親同意。那天祝英臺來到墳上向蒼天哭訴后碰碑自盡。)鑼、鼓、管、弦齊鳴表現祝英臺縱身投墳,全曲達到了最高潮,樂隊奏出贊頌的音調。
再現部:樂曲出現了引子的音樂素材,而這已不是人世間的美景,而把我們帶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當祝英臺撞向石碑,墓穴突開,祝英臺縱身身投入后,從墳墓中飛出一雙蝴蝶),我們又再次聽到了那段熟悉的“愛情主題”。許多藝術家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這一動人的情節。下面我給同學們朗讀一段“化蝶”的歌詞。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人徘徊,千古傳頌深深愛,山伯永戀祝英臺。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并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
樓臺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所有的人都被二人所感動,對他們的命運給予同情,人們不甘于悲劇的結局,因為我們都憧憬未來美好生活。一雙彩蝶翩翩起舞,飛向遠天,去尋找真正屬于他們幸福,而給人間留下了無限地遐想。
三、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全曲,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是那動人的音樂調動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經歷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樂之中,我們的人生就會豐富了許多許多,通過這首作品,也告訴我們人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初中音樂教案17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學生能夠產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唱、聆聽、感受等方法,學生能夠進行對歌曲創編活動。
【知識與技能】
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并學會哼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難點: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并學會哼唱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蘋果豐收》,并提出問題:歌曲是哪個民族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本首歌曲的是朝鮮族歌曲,我國地大物博,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順勢引出赫哲族民歌《烏蘇里船歌》。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寧靜的,仿佛把人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
2.復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整體的感覺是搖曳的,具有船歌的特點,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們捕魚的場景。
(三)分段欣賞
1.再次聆聽歌曲,嘗試將歌曲進行分段,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為三段。
2.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并提問第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力度記號、裝飾音和回聲等。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營造了歌曲的意境,回聲的出現仿佛把人們帶到意境中,感受烏蘇里江的美。
3.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裝飾音的出現。
4.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并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二段出現了歌詞,并且出現了少量的.襯詞,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歌詞的出現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5.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6.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并通過前兩段的欣賞方式總結第三段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三段重復第一段,出現了大量的襯詞,目的是將聽眾拉回現實,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
7.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
8.再次整體聆聽歌曲,并帶入剛才的體會。
9.整體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
(四)鞏固提高
教師請學生自由分小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提醒學生打擊樂器要根據歌曲的強弱進行選擇。
創編完成后請各組進行表演,而后進行生生評價、教師評價。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烏蘇里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濃濃的春意,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
回去繼續搜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節課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
初中音樂教案18
《音樂之聲》原文
巍峨崢嶸的阿爾卑斯山,挺拔的松樹漫山遍野,云雀聲聲啼唱。高高的山巔上尚未化盡的殘雪斑斑點點,山風陣陣呼嘯。
樂聲在曠野中蕩漾響。鐘聲嘹亮。
…………
山麓下。
峰環水抱的薩爾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鱗次櫛比,莊嚴肅穆的修道院座落在綠樹濃陰中。
…………
山上。
流連忘返的瑪麗亞在山坡草地上遠眺群山,她輕盈地跳躍、旋轉,一會兒穿過小樹林,一會兒又奔到小溪旁,俯身拾起一塊石子丟入溪水中,溪水激起了漣漪。她又向前走去,一面放聲歌唱《音樂之聲》:
群山洋溢著音樂之聲,
群山唱著古老的歌兒,
群山把音樂之聲充滿我心房。
我的心要把聽到的歌兒歡唱。
我的心想要像鳥兒從湖上飛回森林,
它的翅膀不停地撲騰;
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隨風飄出教堂,
深深地嘆息;
像在石頭上翻滾的溪水一樣歡笑;
像初試歌喉的云雀通宵達旦地啼唱。
每當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
我又會聽到過去聽到過的歌兒,
我的心又會充滿音樂之聲,
我又會放聲歌唱。
瑪麗亞佇立良久,隱隱聽到修道院傳來的鐘聲,她陷入遐思。忽然,她猛省過來,用手一拍自己的額頭,急忙拔腿就跑,沒跑上幾步,又轉身奔回撿起地上的外衣,發出一聲驚呼:“哦!”急速地跑下山來。
古老的修道院優雅、肅穆,從院里傳來陣陣唱圣詩的和諧女聲。
修道院內。
修女們從各處走來,端莊嚴肅的修道院院長、大嬤嬤貝爾塔和瑪格麗塔三人正容款步走入經堂,一起虔誠地做日常功課。
鐘聲響起,院長頂禮膜拜,眾修女齊聲唱起《哈利路亞》。
院場上。貝爾尼斯嬤嬤急匆匆走來,對院長說:“院長嬤嬤。”
院長:“貝爾尼斯嬤嬤!
貝爾尼斯不無抱怨地說:“哪兒都找不著她!
院長問:“瑪麗亞?”
貝爾尼斯:“她又跑到外頭去了!
大嬤嬤貝爾塔生氣地:“也許……應該在她脖子上拴個鈴鐺。”
瑪格麗塔大嬤嬤對貝爾尼斯說:“牲口棚去過嗎?你知道她最喜歡牲口了!
貝爾尼斯:“我到處找遍了,想得到的地方都去了!
院長:“貝爾尼斯嬤嬤,別忘了這是瑪麗亞,就應該到想不到的地方去找找!
院長和兩位大嬤嬤邊走邊接著談論這件事。
貝爾塔按捺不住了,她說:“哦,院長嬤嬤,這下你對瑪麗亞完全不適合當修女不會再有什么懷疑了吧!
老成持重的院長不動聲色地說:“我的困惑,主會指點我的,貝爾塔嬤嬤!
邊上的瑪格麗塔不以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樣暖和!
貝爾塔固執己見地說:“我們現在不是在談什么黑羊白羊的,瑪格麗塔嬤嬤。在所有見習修女當中,我看瑪麗亞是最沒希望的。”
她們三人來到一個小院子,院長一面說著:“孩子們!孩子們!”止住了兩位大嬤嬤的爭執;一面對迎上來的眾修女說:“我們正在議論某些人申請當修女的資格問題,負責管理見習修女的大嬤嬤們為了幫助我決定……發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院長問一位戴眼鏡的修女:“你說,卡塔林嬤嬤,你覺得瑪麗亞怎么樣?”
卡塔林:“這姑娘才好呢……可有時候……”
院長又問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嬤嬤?”
阿格塔:“瑪麗亞很招人喜歡,就是有時候……有點怪。”
院長轉而又問:“索菲亞嬤嬤,你說呢?”
索菲亞:“哦,我非常喜歡她,可她總是愛闖禍,你們說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問道。
貝爾塔:“她說的一點都不錯!
修女們唱《瑪麗亞》:
貝爾塔(唱):她爬樹,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婭(唱):做彌撒,蹦蹦跳跳,嘴里還吹著口哨。
貝爾塔(唱):頭罩底下留著一頭卷發。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還把歌兒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準時,
索菲婭(唱):可懺悔起來倒真心誠意。
貝爾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飯挺準時。
貝爾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實就是如此。
眾修女(合唱):瑪麗亞不適合做修女。
在邊上好久沒開口的瑪格麗塔忍不住了。
瑪格麗塔(唱):我倒想替她說幾句。
院長就說:“你說吧,瑪格麗塔嬤嬤。”
瑪格麗塔(唱):瑪麗亞總叫我笑哈哈。
瑪格麗塔唱到這里忍俊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其他修女也一齊放聲地笑了。
院長見狀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院長(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瑪格麗塔(唱):叫人怎么來形容瑪麗亞?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愛嘮叨。
索菲婭(唱):叫人難捉摸。
貝爾塔(唱):像個小丑。
院長(唱):有好多事你想開導她,
有好多事她應該懂了。
貝爾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聽不進你的話。
院長(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瑪格麗塔(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院長(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潔的月光?
索菲婭(唱):只要跟她在一塊,我就暈頭轉向,分不出東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變化莫測的天氣。
卡塔林(唱):飄啊飄的羽毛。
瑪格麗塔(唱):她真可愛。
貝爾塔(唱):她真可怕。
瑪格麗塔(唱):她像綿羊。
索菲婭(唱):她比禍害還禍害,
趕得黃蜂沒處藏。
阿格塔(唱):她比異教徒還異教徒。
瑪格麗塔(唱):時而溫柔,時而野。
卡塔林(唱):像個孩子,像個謎。
貝爾塔(唱):叫人頭痛。
瑪格麗塔(唱):叫人愛。
院長(唱):像個小姑娘。
眾說紛紜的修女們只好一齊雙手合十,仰臉向天齊唱:
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來形容瑪麗亞?
卡塔林
阿格塔(合唱):她愛嘮叨,叫人難捉摸。
貝爾塔(唱):像個小丑。
眾修女(唱):有好多事你想開導她。
有好多事她應該懂了。
院長(唱):可她就是坐不住,
貝爾塔(唱):聽不進你的話。
瑪格麗塔(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眾修女(唱):叫人拿瑪麗亞怎么辦?
突然“砰!”的一聲開門聲,接著一陣急促而響亮的腳步聲打斷了修女們的爭論。
瑪麗亞像陣風似的跑進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騰出兩只手來,飛快地按兩下抽水唧筒的手柄,又用雙手趕緊承接住水管里流出來的水胡亂地往臉上抹了一把,再撿起衣服三腳兩步地沖到院長的面前。
突然,她發覺眾修女嚴肅而毫無聲息地注視著她的舉止。她連忙放慢砰然作響的腳步。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向旁邊探視修女們,看到大家都以嚴厲的眼光看著她,便搖了搖頭無奈地走了。
表情各異的修女們合唱最后一句:
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潔的月光?
大家就這樣散了。
《音樂之聲》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3、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4、體會課文的畫面感。
教學重點: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課前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音樂之聲》視頻、音頻
2、(學生)自學課文字詞反復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鈴兒響叮當》。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主人瑪麗亞熱愛歌唱,并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她對祖國的熱愛,今天,我們共同走進瑪麗亞的音樂世界,體會她無拘無束的快樂天性及偉大的愛國情懷。
(二)簡介影片
根據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之聲》取材于1938年法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瑪麗亞,在德國并吞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影片以善良美麗的瑪麗婭,奧地利美麗迷人的秀麗風光,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本片獲得了1965年第38屆奧斯卡影片獎。
(三)、了解劇情
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場景?每個場景寫什么?
明確:全文共有兩個場景:
第一場景:(開頭至“急速地跑下山來”)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
第二場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結尾)在修道院內,寫眾嬤嬤對瑪麗亞的議論。
(四)、劇情表演
第一個場景表演:
由一個女學生表演主角“瑪麗亞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的情景。(歌詞可以讀)(播放背景音樂《音樂之聲》主題曲)
第二個場景表演:
由八名女同學分別表演瑪麗亞、修道院院長、貝爾塔、瑪格麗塔、貝爾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亞在修道院內的情形。(歌詞可以讀)(放背景音樂《鈴兒響叮當》《哆來咪》)
學生點評表演。
(五)人物形象分析
我們認識一個活潑自由、熱愛生活、音樂、心地善良美好、有豐富情感的少女,那么,院長及眾嬤嬤眼中的瑪麗亞是什么樣的姑娘呢?
(明確:在眾嬤嬤眼中瑪麗亞天性活潑,熱愛歌唱;不守常規,無拘無束;純真歡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樂,也總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她十分可愛又讓人頭痛。瑪麗亞自由活潑的性格,是與修道院的環境和要求極不協調的.,因此她們認為她不適合當修女。她們對瑪麗亞非常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六)問題探究,深入賞析:
1、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對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有什么藝術效果?
(第一個場景以及第二個場景結尾瑪麗亞回到修道院時的情形,是對瑪麗亞形象的正面描寫;第二個場景中院長與眾嬤嬤的對話和對唱,則是側面描寫。
課文對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輔相成,從不同角度塑造了瑪麗亞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側面描寫很見藝術功力:它豐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將正面描寫難以表現或無法表現的豐富內容,簡練而藝術地加以表現;活潑風趣的議論,增添了輕松歡快的喜劇氣氛。)
2.課文是怎樣體現音樂故事片的特色的?
(課文作為電影劇本的節選,其中瑪麗亞的內心獨白式的縱情歌唱,具有濃郁的抒情風格;眾嬤嬤對白式的、帶有夸張的歌唱,則富有喜劇風格。二者都體現了《音樂之聲》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而后者突出地體現了音樂故事片常有的喜劇色彩。)
3、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作“皎潔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認為這樣的比喻恰當嗎?為什么?
(恰當。院長唱詞的意思是說拿瑪利亞毫無辦法,這正如人們無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潔的月光”。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做這兩件事物,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瑪利亞自由活潑的性格和眾嬤嬤對瑪麗亞的由衷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4、《音樂之聲》的成功之處:畫面美------形象美-----音樂美——
畫面美-----景物秀麗明快
形象美——活潑快樂天使瑪麗亞
音樂美——音樂悠揚動聽
(七)音樂欣賞:《鈴兒響叮當》、《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
(八)小結:結束語:享有“音樂之鄉”之稱德薩爾茨堡是音樂大師其特的故鄉,濃郁的音樂氛圍使這一片優美的自然風景更具靈氣。影片體現出來的真善美是獻給人類靈魂的聲響禮物,這種美我們將繼續傳唱!
《音樂之聲》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精彩之處:
第一、這節課是《音樂之聲》的第二課時,任老師抓住瑪利亞形象的分析,教學目標明確。還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整合復習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她讓學生找出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人物描寫片斷,并進行了人物描寫的寫作訓練。課堂中由瑪利亞形象的分析,引出人物描寫的總復習,將零碎知識整理,使之系統化,并教給了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我想這一教學思路,既夯實了語文基礎知識,又培養語文分析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第二、課堂上小練筆,設計恰當。練筆內容是“你眼中的老師”肖像描寫。這一教學環節的設置,既訓練了人物描寫方法,又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系,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這節課值得討論的問題有:
第一、總結瑪利亞的形象前,能否將文中描寫瑪利亞的典型語句找出朗讀,并分析其性格,體會描寫的好處,為后邊復習描寫人物方法的特點和好處做好準備。
第二、學生的即興片段訓練。學生的片段訓練只有正面描寫,沒有側面描寫,老師能否為其續寫,加進側面描寫,并簡單提及白描手法,使學生對人物描寫的方法有較全面系統的認識。
第三、這一單元是戲劇單元。在分析瑪利亞形象時,能否加上戲劇沖突,也可引發學生討論你身邊有無瑪利亞這種性格的人,你是怎樣看待的。
這次活動我收獲頗多,各個學科的特點不同,老師的風格各異,他們的干練、典雅、活潑……讓我很受啟發,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應多鉆研,力爭提高教學水平。
初中音樂教案19
1:音(Tone)
是一種物理現象。物體振動時產生音波,通過空氣傳到耳膜,經過大腦的反射被感知為聲音。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每秒振動數為16-20xx次左右,而使用到音樂中的音(不含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動27-4100次的范圍內。音的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取決于物體的振動。
2:音色(Tone-color)
指音的感覺特性。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的,包括基音和泛音,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的。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樂的顏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人聲音色分高、中、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弦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是不同的。
3:共鳴(Resonance)
共鳴指的是一種振動。當一個發音體振動時,引起了其它物體的振動,并發出了聲音,產生了共鳴。
4:基音(Fundamental tone)
物體振動時所發出的頻率最低的音是基音,其余的為泛音。基音決定音高。
5:泛音(Harmonic overtone)
除了發音體整體振動產生的最低的音是基音,以基音為標準,其余1/2、1/3、1/4等各部分也是同時振動,是泛音。泛音的組合決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確地感到基音的響度。樂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6:音高(Pitch)
音高是用一秒鐘的`振動的次數來表示的。頻率多則音高,頻率少則音低。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音“a”,是每秒振動440次的聲音。
7:音名(Pitch name)
音名指西洋樂制中代表固定音高的名稱。這些名稱沒有統一,在各個國家是不同的。被廣泛采用的是:C D E F G A B。
8:唱名(Syllable names)
唱名是指音階上各音的名稱。通常使用1do、2re、3mi、4fa、5sol、6la、7si。大調的主音用1do,小調的主音用6la。
9:音域(Compass)
人聲或樂器所能達到的最低音和最高音之間的范圍就叫音域。音域可分為總的音域和個別音域、人聲和樂器音域。
10:調性(Tonality)
調性指調式類別與主音高度。在樂曲中,主音是旋律、和聲的核心,其它音與之發生從屬關系最后中止在主音上。這樣的樂曲就是有調性的樂曲。
11:音階(Scale)
指調式中的各音,從以某個音高為起點即從主音開始,按照音高次序將音符由低至高來排列,這樣的音列稱為音階。音階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我們今天所說的音階,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階(大調)與小音階(小調)為主。
12:五聲音階(Pentatonic scale)
由五個音構成的音階。多用于民族音樂的調式。如:do、re、mi、sol、la、(do)。
13:大調(Major mode)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其相鄰二音的間距分全音與半音兩種。其音階除第三、四兩音間與第七、八兩音間為半音外,其余均為全音。大調的色彩較為明朗。
14:小調(Minor mode)
調式的一種,七聲音階有“自然小調”、“和聲小調”、“旋律小調”、“現代小音階”四形式。小調的色彩一般較大調黯淡,常用來表達悲哀、憂郁的情緒。自然小調(小音階)的二三兩音間與五六兩音間為半音。
15:純律(Just intonation)
與十二平均律不同。音階中各音與主音的關系均為純音程。由于這樣形成的半音無法分平均,所以不能隨便轉調,現已被歷史所淘汰。
16:主音(Key-note)
調式音階里的第一音。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種。把一個八度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的。鋼琴、豎琴等樂器均按此律定弦。
17:半音、全音(Semi tone、Whole tone)
將一個八度音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為半音,兩個半音相當于全音。半音相當于小二度,全音相當于大二度。
18: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Consonant,Dissonance)
根據協和的程度可分為完全協和音程(純1、4、5、8度)和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3、6度)。除此之外都是不協和音程。
19:音程(Interval)
指兩音之間的距離。計算音程的單位稱"度",兩個音之間包括幾個音節就稱幾度。度數相同的音程又因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數目不同而有純、大、小、增、減等區別。
20:十二音體系(tweleve-tone system, tweleve-note system)
現代派作曲手法之一。由奧地利作曲家勛柏格于1921年創立。作曲家放棄傳統的調式、調性與和聲體制,將半音音階中的十二個音任意排成一年音列,然后以倒置、逆行等技法加以處理,除非所有的音都出現過,否則任何一個音不得重復。
21:五聲音階(prentatonic scale)
八度內有五音,謂之“五聲音階”。
22:七聲音階(diationic scale)
八度內有七音,就稱為"七音音階"。
23:力度(dynamics)
力度指演奏、演唱樂曲時音響的強度。以力度記號表示,如f(強)、p(弱)、<(漸強)、>(漸弱)等。
24:不定音高(inderterminate pitch)
樂曲中所采用的沒有明確音高的聲音叫不定音高。實為噪聲,原不屬于樂章范圍,F代派作曲家常用之,如鋸木聲、折紙張聲、打字聲、掃地聲、敲擊聲、噓聲、呼嘯聲等等。
25:不對稱節奏(asymmetric rhythm)
又稱“復節奏”(polyrhythm)。在同一樂句或小節中,各聲部的節奏不相一致;或在同一小節中,組成各節拍的時值不相一致。廣義言之,復調音樂都屬于奇異節奏,F代派作曲家所用的奇異節奏,是一種高度復雜化的節奏。
26:切分音(synopation)
變換小節中強弱拍位置的一種節奏。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1)弱拍音延續到強拍位置;
(2)休止強拍位置;
(3)弱拍音改為強拍。
27:無調性(atonality)
指樂曲的構成沒有一定的調性基礎。
28:平行五度(parallel fifths)
樂曲的兩個聲部隔開純五度作平行進行。十五世紀以來,在對位與和聲上都規定應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現。
29:平行減七弦(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
和弦進行的方式之一。減七和弦由四個音連續小三度疊置而成,其特點是無明確的傾向性。減七和弦連續出現而不加解決,就是“平行減七和弦”。
30:節奏(rhythm)
構成樂曲的基本因素有樂音的高度、樂章的時值(包括休止)、樂音的強弱三種。表現于時值與強弱方面的,即樂音的有規律的輕重緩急,稱為節奏。
初中音樂教案20
目標:
(1)讓學生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來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背唱其中一段歌詞,并能認識船歌這種體裁。
(3)能夠感受,體驗《桑塔.露琪亞》的音樂情緒和風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點。
(4)能夠參與演唱活動中的即興表演。
重點: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藝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
難點: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緒的把握。
教具:
鋼琴,音響,電視機。
教材分析:
1、《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根據威尼斯船歌的風格而改編的,《桑塔.露琪亞》兩段歌詞將美麗的夏夜展現在人們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懷。歌曲為c大調,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兩個樂段構成,歌曲旋律優美流暢,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
2、船歌:這種歌曲或樂曲的特點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給人以搖晃感覺,其情緒特點色彩是開朗奔放的,熱情洋溢的。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復習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導入新課
1、導語:每個國家都有著極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樂,今天我們走出國門,到歐洲去走走看看,領略那里的民歌,老師和大家走進意大利。
2、展示歐洲和意大利的版圖)
三、觀賞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羅論撒(通過影像資料)
1、了解意大利的風土人情
2、請學生討論(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貢多拉,佛羅論撒的歌劇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四、欣賞意大利的音樂藝術。
1、請學生觀看帕瓦羅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陽》——帕瓦羅第)
2、讓學生討論世界三大男高音的聲音特點:(帕瓦羅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暢抒情)。
五、學習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
1、聽范唱,(請學生講解歌曲結構,明確歌曲的調號和拍號)
2、學唱歌曲
A:請有鍵盤基礎的學生帶領大家學習歌曲的旋律
B:老師帶領學生來練習曲中的變化音。
c: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D:完整演唱第一段,體會歌曲的內容和風格。
3、請學生設計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緒等)
4、請兩位以上的學生演唱個別段落,來展示他們設計的演唱情緒。
六、學生對《桑塔.露琪亞》進行表演和在創造。
1、體會劃船動作,并分組練習。
2、結合演唱,邊劃邊唱,營造船歌氛圍。
七、小節和布置作業
1、下去練習歌曲第二段。
2、去網上搜索和歐洲相關的藝術文化和了解歐洲歷史。
【初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教案01-31
初中音樂教案04-02
音樂教案-行進中的歌_初中音樂教案08-17
蘇教版的初中音樂教案06-13
初中春天來了教案音樂06-10
初中音樂教案《小草》12-07
蘇教版的初中音樂教案08-30
初中音樂《小草》教案模板01-28
初中音樂《當兵的人》教案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