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認識正方體
教材分析
(重點與難點)
本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是:形與體的不同概念。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骰子、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形與體的不同,認識正方體。難點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幼兒的有: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
幼兒的無:形與體的概念還不了解。
提升點:從認識正方體開始逐步建構有關立體圖形的經驗體系,這符合他們的認知發展規律。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形與體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對立體圖形感興趣,在探索中發展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
2、物質準備:磁力片人手7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體嗎?
我們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張正方形的紙。一張紙不能做骰子。
設計意圖:利用磁力片導入,喚醒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已有經驗。
二、自主組合正方體,觀察、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的特征。
1、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相同與不同。
材料:人手7塊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與正方體一樣大嗎?
數一數幾個磁力片組成一個正方體,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幼兒會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紙片重疊在磁力片每個面上比比是否一樣大。
共同去數一數磁力片有幾個正方形的面。
設計意圖:將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發到小組內,便于幼兒自主探索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同伴互學的一種經驗來了解形與體的不同特征。
2、師幼共同驗證。
小結:像這樣用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我們叫正方體。
觀察教師手中每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利用平面圖形的組合和拆開,讓幼兒形象地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體。
1、交流: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2、圖片分享:找找正方體。
我家里的積木,玩過的魔方……
設計意圖:觀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體,獲取更多立體圖形的經驗。
【大班數學:認識正方體】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說課稿 認識正方體11-03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時鐘》12-16
《認識時鐘》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單雙數》09-23
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時鐘》09-22
《認識時鐘》數學教案12-12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時鐘》12-11
《10的認識》數學教學反思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