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時間:2023-12-15 11:30:34 曉鳳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通用2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通用21篇)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如”“官”等8個生字。注意“如”在虛宮格呈現的形狀為左梯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知道詩人的情感,知道“冬天來了,春天就不會遠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或古箏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你會背哪些古詩?(指名隨意背誦古詩20首)你們已經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誰認識。(板書:岑參(加拼音)。學生隨教師多讀幾遍。(簡介作者)邊塞詩人岑參善于描寫冬天的美景,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樂觀的生活態度,后人對他文章中的兩句詩偏愛不舍。想知道是哪兩句嗎?現在就讓我們與岑參一路同行,去體會他詩中的意境吧。(板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齊讀課題。[用“送”組詞:送別、送行]

  這首詩就是一首送別詩,現在就聽老師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請你把它圈起來。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不認識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讀音。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邊利用拼音自讀古詩,邊畫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

  2、檢查自讀情況,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指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你是怎樣記住“折、梨”的?(生匯報識字方法。)

  點撥

  (1)“梨”是形聲字;他它能組什么詞?

  (2)“折”是翹舌音,也是多音字,還念shé;與“拆”區別;生書空。[板書:折:zhé(打折)shé(折本)]

  3、說一說:詩中寫什么時間的景色?又寫了哪些景物?你是從哪句話讀懂的?

  點撥

  (1)冬天的風是什么樣的?(幻燈出示:北風聲)

  (2)播放風聲,想象說話:你眼前出現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3)白雪皚皚,北風呼嘯,看到這樣的一幅場景,你有什么感受?(出示雪景圖)

  (4)好朋友要遠行,但不久的將來你們還會重逢,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5)結合每一句進行朗讀指導、訓練。

  4、配樂誦讀全詩。(個人讀、評價讀、小組比賽讀)

  5、背誦詩句。(男女生比賽讀、背)

  五、再現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官、送、歸、折、胡、如、樹、梨

  2、認讀、組詞,用“送行”說話。

  3、觀察“送、官、折、樹”的結構,并說一說它們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4、重點指導“樹、如、歸”。

  “如”在虛宮格呈現的形狀為左梯形。“女”要寫得伸展,“口”要寫得小些。

  “樹”是左中右結構的字,要把中間的“又”寫得小一點,捺要變點。

  “歸”字結構左窄右寬。左邊是一筆豎一筆撇,右邊是倒山,最后一筆不出頭。

  5、學生描紅、臨摹。

  六、交流資料、擴展朗讀。

  自古以來,人們都有各自喜愛和贊美的季節。古代詩人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外,還寫了很多贊美冬天的詩句,下面我們一起去回顧一下。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七、課后作業、擴展活動。

  積累贊美冬天的詩句。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本首詩的意思。知道“覺”是多音字,在課文中讀jué。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3、能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培養觀察、想象的能力。在講解古詩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學習古詩、品味古詩,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體現創新和實踐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養,學會說和寫,課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寫下來。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一)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并會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難點:

  對詩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決方法: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古詩的韻味及語言美。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自學生字。

  2、動筆描繪春天的美景。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第一課時使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圖意,明確字詞的意思。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第二課時學會生字,讓學生練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

  這篇講讀課文是一首古詩。有一幅插圖,畫的是幾只鳥站在開滿桃花的枝頭上,春燕和鳥在空中飛翔,正是詩的意境。

  這首唐詩有四行兩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第一句講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地天已亮了,窗外傳來了一片婉轉悅耳的鳥叫聲,這是通過所聞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講朦朧中想起昨天夜里聽見刮風下雨的聲音,經過風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這是通過所想來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導入、揭題、解題:

  人們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而春天的早晨則是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麗景色,

  板書3。春曉(齊讀)。

  (四)看圖,了解圖意:

  1、啟發想象:從圖上看這是什么季節,什么時間的美景?圖畫中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春天,桃花開了,幾只鳥站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處是被風雨打落的花瓣。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有順序地敘述圖意。

  過渡語:作者是怎樣描繪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五)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介紹作者。

  1、借助拼音,讀熟古詩。

  “覺”是多音字

  2、教師范讀古詩。

  3、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年輕時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擅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六)學習古詩、理解內容。

  1、解題:從圖上看作者描繪的是什么時間的景色?

  春曉:曉,天剛亮的時候。本課指早晨。春曉,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樣的?(齊讀古詩)

  3、學習前兩小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1)仔細讀,小組討論你能讀懂哪些詞的意思?哪些沒讀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點體會:

  眠:睡眠,睡覺。

  不覺曉:曉,天亮。不覺曉,不知不覺地天亮了。

  (3)試著說第一句話的意思:春天的氣候暖和,覺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

  (4)早晨醒來,作者聽見了什么?看見了誰?結合掛圖齊讀“處處聞啼鳥”。

  體會:處處:到處。

  聞:聽到。

  啼鳥:鳥叫。

  想一想,鳥的叫聲是什么樣的?

  (5)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第二小句話的意思:“早晨醒來,聽到外面到處是悅耳動聽的鳥叫聲。”

  過渡語:春天的景色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齊讀后兩句)

  (七)學習后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出示掛圖,觀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試著說說“夜來風雨聲”這句話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雨。

  過渡語:經過了風吹雨打,花兒怎樣呢?結合圖說說第四句話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經過風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這兩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

  5、自由讀古詩,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練習背誦和默寫:

  注意節奏和重音: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八)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擴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們一定要珍惜春光,愛惜時間。

  六、教學結束:

  布置作業:抄寫字詞、背誦、默寫課文。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3

  一、知識與技能

  1.學寫讀后感,提高閱讀和作文的能力。

  2.通過交流搜集的資料,談感想,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演講能力,增進學生對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了解。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交流搜集的資料,談感想,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準備

  1.整理在本組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相關資料。

  2.一篇優秀范文《憤怒和惋惜--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習作(第一、二課時)

  一、閱讀提示,了解讀后感

  1.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勾畫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語句。

  2.交流:什么是讀后感?

  寫讀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結:讀后感的基礎是“讀”,只有仔細地閱讀,認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讀出了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才能有感而發寫好讀后感。

  3.點撥:平時閱讀文章或書籍時,在文旁圈點批注,隨時記下瞬間的思考與感受,遇到相關的資料隨時積累下來,有助于寫好讀后感。

  二、賞析范文,學習寫法

  1.自由閱讀范文《憤怒與妥協》,引導學生發現讀后感的寫法

  2.歸納小結讀后感的一般寫法:

  緊扣原文,抓住重點;聯系實際,情感真實;敘議結合,以“感”為主。

  三、明確要求,開啟思路

  1.獨立選材,盡量做到新穎。

  2.學生互相說。

  3.學生選好材料,獨立寫作。

  四、自改互評,定稿謄抄

  1.寫完后自己閱讀,修改。

  2.學生分作文小組互評互改,根據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修改。

  3.選擇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學生再次修改,定稿謄抄。

  板書考:

  讀熟原文是基礎,抓住感覺是關鍵;

  根據文意想開去,結合實際是重點;

  表達形式多樣化,勿忘真情與實感;

  若想寫得不一般,感受真實獨特點。

  口語交際(第三課時)

  (課前布置:學生結合自己的習作和搜集的`資料,擬定一個簡單的提綱。)

  一、揭示演講活動的主題

  1.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講活動的主題: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二、讀題,了解題意

  1.獨立審題,勾畫要求。

  2.交流:說什么?怎么說?

  三、指導演講

  1.交流課前擬定的提綱,互相啟發,開啟思路。

  2.完善提綱,分組試講。

  3.各組推薦一人在班內進行交流,學生評議。

  四、總結評議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4

  教學目標:

  1、復習8個復韻母和一個特殊韻母er,能區分ei、ie和ui、iu的發音和字形。

  2、能熟練地掌握聲母與復韻母相拼的音節。

  3、完成書上的練習。

  教學準備:

  投影儀、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我們的語文天地里去見識見識,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一棵樹,它叫智慧樹,看哪個小朋友能從上面摘到智慧果子。要找到智慧樹,先要闖過四關,孩子們有沒有信心?

  二、帶領學生闖關

  (一)比一比,記一記。

  1、出示復韻母卡,抽學生讀。學生讀一張,老師往黑板上貼一張卡片。

  2、請孩子們找一找,哪些復韻母長的像?哪些地方像,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齊讀復韻母ei、ie和ui、iu。

  4、師總結過渡: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一關,下面進入第二關。

  (二)畫一畫,連一連。

  1、為了能夠盡快找到智慧樹,我們的智慧娃娃也趕來給大家帶路了,由于走地匆忙,他連自己的身上的幾個器官都忘帶了,請孩子們先和你的同桌拼一拼智慧娃娃忘帶的器官是什么。師在黑板上貼出音節卡,同桌的孩子拼一拼。

  2、抽學生拼一拼音節。

  3、請學生在書上將智慧娃娃的眉毛、鼻子、嘴巴、耳朵和頭發畫上去,并將這些器官和對應的音節用直線連起來。師巡視指導。

  4、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5、與學生一起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幫智慧娃娃帶來了他的器官,他為了感謝我們,決定帶我們一起闖過第三關。

  (三)讀一讀。

  1、投影出示第二題的詞語。

  2、同桌的`孩子拼一拼,讀一讀。

  3、檢查認讀情況。個別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師總結過渡:恭喜孩子們,順利闖過第三關,下面進入最后一關。

  (四)把字的序號寫在括號里。

  1、投影出示第四題的生字,讓學生自由認讀。

  2、出示字娃娃卡片抽讀,并將卡片貼到黑板上。

  3、出示音節卡,抽學生拼讀,并將音節貼到黑板上對應的字娃娃后面。

  4、完成書上第四題的練習,老師先示范第一個字的做法。

  5、師巡視指導,在投影上訂正答案。

  6、師總結過渡:孩子們真棒!闖過了最后一關,智慧樹出來了,孩子們請摘果子吃吧!

  三、游戲:摘果子

  小黑板出示智慧樹,抽學生上臺摘果子:把會拼的音節摘下來,教全班孩子讀一讀。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課文的12個生字。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寫本課生字。

  2.讀懂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植物果實的生長特點。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帶殼花生)因為它特別香,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吃它。其實不僅我們喜歡,小松鼠也很喜歡吃它。有一次,小松鼠發現一塊地里種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過冬。可是它的愿望卻沒有實現,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找”和“生”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文字。

  2.自己練讀,并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3.學生置疑:哪些發音有困難?

  4.根據學生提出的難讀字,及本課的生字,出示帶音節詞卡。(指名三個各讀一遍,老師注意糾正,然后由一個人當小老師領讀)

  (三)檢查識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學生借助拼音領讀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4.說一說記字方法

  5.去拼音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文中的生詞再次認讀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字

  2.同學們按字的結構給字分類

  3.分類指導書寫

  4.同桌互查,交流寫字心得

  (五)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生詞,開火車讀

  二、理解學文:

  1.按自然段指名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課題拓展法)

  3.展示臺:知道了故事的內容,現在請同學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把這個幫事讀得生動,讓大家都喜歡聽吧!

  生先獨立練習再展示

  每名同學可以選三名同學給出指導建議

  4.分角色表演讀

  5.理解感悟

  (1)出示討論題: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

  (2)各小組展開討論

  (3)匯報:

  (鼓勵學生大膽的表明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可能有三種答案: 一種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種是花生開花后沒有結果;一種是花生結果了,沒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體會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會怎么辦呢?

  同學們先想象,再動筆寫一寫。

  三、拓展學習: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對于植物的果實,你還想說些什么?

  四、總結

  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這一道理。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讀書就能自己明白這一道理。越是這樣淺顯易懂的課文,學生越感覺沒有興趣,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實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低年段教學目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想,低年級的課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對于文中小松鼠與鼴鼠的對話我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同桌兩個一個扮演“小松鼠”、一個扮演“鼴鼠”,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興,這種心情的變化要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對于小松鼠沒找到花生時的失落心情,則通過課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花生生長的漫長過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怎樣才能將這種變化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邊讀書邊體會,邊體會邊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沒關系,回到課文中多讀幾遍就明白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比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問題都是自己通過讀書解決的,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原來我這么厲害!這種朗讀指導雖然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通過時間的積累學生慢慢會掌握這種方法,慢慢會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雖然要實現這一步會很艱難,但我會一直嘗試這樣引導學生的。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6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生字,掌握識寫方法。

  2.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4.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教學重點:

  1.識寫生字

  2.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味道,體會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讀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烏鴉頭飾,問:這是誰?有誰認識它,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新朋友吧!

  板題:烏鴉喝水

  問:看著課題,你知道課文會講一件什么事嗎?

  二、檢查預習:

  (一)檢查認字:

  1.出示帶拼音要認的字,指名讀

  2.同桌介紹自己的記字方法

  3.匯報記字方法,強調形近字的區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開火車讀

  5.齊讀

  6.認讀生詞

  (二)檢查讀文

  1.問: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同桌檢查自然段序號標記是否正確。

  2.指名段讀,其他同學糾正字音。

  三、指導寫字:

  1.課文中一共有幾個要寫的字?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2.分類指導

  3.書寫展示

  四、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二、提出問題,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文

  2.小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的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著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辦呢?現在你們就是這只烏鴉,你們來想想辦法。

  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么喝上水的?邊研究邊做實驗。

  4.交流合作結果。

  5.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6.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我評價。

  7.發散思維: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你們該怎么辦呢?同桌討論、匯報。

  五、拓展訓練:

  1.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寫一句話夸夸他。

  2.學習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出:“呦,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講解是多余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閱讀課外書感興趣。

  3.初步了解動物的生長規律,知道小魚是不可以種在地里的。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動物的生長規律,知道小魚不可以種在地里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

  1.談話揭題:(老師板書:種)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種)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種魚》

  2.讀題質疑:齊讀課題后問:圍繞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將圈好的生字再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指名讀字

  (3)同桌交流自己認識的字

  (4)說一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5)開火車認讀生字

  4.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錯或不準確字音。

  三、朗讀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2.圖文結合,小組討論:小貓會收獲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讀:

  農民把( )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這個句式練習說話)

  4.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誰能告訴小貓,他錯在哪里?

  5.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

  四、語言訓練:

  (出示掛圖)看圖講故事。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并主動增加識字。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獨立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倒影現象,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學會動腦,善于思考。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獨立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倒影現象,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學會動腦,善于思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到快樂讀書屋去做客嗎?那里的小主人給我們準備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家快來讀讀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小組合作,互當小教師,認識生字。

  3.集中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畫上問號,在有所會的地方畫上橫線。

  2.小組討論交流:

  ①匯報自己的體會

  ②請教讀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讀書,抓住關鍵詞語,如“走近一看”“立刻”“連忙”等體會母雞和小山羊沒有動腦,沒有思考,看見了就叫起來。

  4.實驗演示倒影現象:講桌上放一盆清水,請同學們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雞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嗎?

  5.在讀課文,說一說小鴨子為什么說一定是他們自己爬出來的。

  6.指導朗讀,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題: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對大家說一說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9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能力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憑借教材,自主構建,多元解讀

  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我們來給小猴想辦法。

  1.出示《小猴子撈球》的畫面,播放有趣的'童話故事。

  2.聽童話,看畫面,提出問題“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議一議“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書“小猴子撈球”

  5.小猴子把球撈上來了嗎?怎么撈的?我們來幫小猴子想想辦法。

  二、口語交際,互相評說:

  1.小組討論: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辦。

  2.全班交流,學生評價。(師隨機提示“如果用這種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學生們幫小猴想出了不少好辦法,那么他們會采用什么辦法呢?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現在請大家扮演小猴子,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好你們打算用什么辦法撈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請你完整地給大家講一講“小猴子撈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學會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義。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及探索知識的興趣,了解動物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學會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義。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教學難點:

  學會查字典

  教學流程 :

  一、笑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經常看《動物世界》這個欄目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動物的小笑話。

  1.講述《小白兔和螞蟻》這個小笑話,還可以結合自制動畫片讓學生欣賞這個小笑話。

  2.學生間交流小笑話的可笑之處。

  3.指名匯報你為什么笑?你覺得什么地方讓你笑?幫助學生運用對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兩種動物的特征。

  4.自讀笑話《小白兔和螞蟻》,體會小動物的語言,讀出感覺。 二、自讀感知學習知識窗:

  動物王國中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它們有著各自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學習知識窗《有趣的實驗》。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讀《有趣的實驗》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實驗指的是什么實驗?有趣在什么地方?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生匯報)

  3.小組間交流學習心得。

  三、師生交流學習查字典:

  在剛才的學習中,大家學得認真,說得準確,你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懂的詞或句子嗎?(全班交流。學生如果有,就請同學們談談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導入今天學習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沒有,可以直接導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師用一個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生舉例說一個字,教師借助字典就很快說出這個字的意思,多說幾個字,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方法好,把學生查字典的興趣激發起來。

  2.自主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老師是怎么查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教科書上查字典的方法,結合手中的字典明確查字的過程。

  3.交流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請小組推薦查得好的學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過程,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明確音序查字典的關鍵步驟。

  4.強化練習查字典的方法:進行小競賽,選拔班級查字典的高手,評出小狀元。鼓勵學生回家繼續練習。

  四、激勵鼓舞學習名言: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的表現令人非常滿意,老師送你們兩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弗郎士(法國)

  2.談學習感受和對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名言。

  4.學會收集和積累名言。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古詩,感知大意。

  2、認識13個二類生字,會寫7個一類生字。

  3、處理課后練習,積累詞語。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用自己的方法識記一類生字,正確書寫一類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感悟詩中大意,學習文中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宋代有一個人叫范成大,與尤、楊萬里、陸游合稱“四大家”。他很有才氣,多次做官,他常常寫一些描寫農村風俗的詩。一年夏天,恰好是江南一帶農忙的時候,他來到了江南,看到了金黃的梅子和肥肥的杏子都成熟了,小麥也到了揚花授粉的階段,油菜花多數都已經謝了,可是卻不見人影,原來人們在大忙的季節里,都下田地去了,只有蜻蜓蝴蝶飛過。看到了此情此景,詩人范成大寫下了《夏日》這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新授

  (一)讀詩、賞詩,感悟詩意

  1、老師配樂范讀,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2、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3、學生感悟古詩大意。

  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詩中的意思。匯報

  (二)處理文中的二類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類生字,請同學們在詩中找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進行出聲認讀。

  2、通過組詞的方式學會應用這些二類字,重點講肥、稀、惟、蛺、籬。

  3、鞏固復習二類字

  猜字游戲完成

  三、朗讀、背誦古詩。

  四、作業:熟背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一類生字的.認讀及其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

  2、復習二類生字(卡片)

  二、學習一類生字

  梅:形聲字,可用拆字法識記。木﹢每=梅。

  1、梅,落葉喬木,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味酸。

  2、梅花。

  3、梅的果實,本課取此意。

  杏:會意字,指一種果子,即杏子。杏子是一種果樹,所以用“木”表形,杏子可以吃,也可以入藥,所以木下加個“口”。

  肥:會意字。從肉,從巴。肉作偏旁變寫為月。本義指胖,左“月”是肉的變寫,右“巴”像一低頭坐睡的人形。可靈活識記為:懶人整天吃了就低頭坐著打瞌睡,所以肉很肥。引申為土地富饒、肥沃。

  字謎:月兒長尾巴,胖得像豬娃;莊稼一枝花,全靠他當家。

  麥:字謎“春夏交替”。“下面折文腳,上面王出頭;此物獲豐收,餐餐吃饅頭”

  采:爪字頭兒

  菜:字謎:采草而非草,每餐離不了。

  一種植物(草字頭)是每天都要去“采”摘的,這當然是“菜”了。比較踩、睬、菜、彩:

  采加三撇有色彩,有目可以不理睬;

  若是足來用腳踩,加上草頭就是菜。

  無:字謎“天腳下拐彎”

  三、練習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所學生字、古詩,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背誦古詩

  2、復習一、二類生字

  二、處理課后練習

  1、連一連

  2、讀一讀。先讀一讀,再寫一寫

  3、寫一寫。先讀后寫

  4、說一說,你還知道那些是意思相反的字針對學生反義詞的訓練。

  5、背一背作為知識的積累,初曉詩中大意,背誦全詩。

  三、作業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了解“初”字的演變過程。認識兩個偏旁。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7個一類生字,會認14個二類生字。

  2、學習兩個部首:牛字旁、衣字旁。

  教學準備:

  生字卡、多媒體課件、關于花的一些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讀一、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花是大自然的笑臉,一年四季啊,有各種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每一朵花都向我們訴說著不同的季節,那景象真是美麗極了,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啊?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泛讀課文,學生自由讀課文。

  2、學生指名朗讀課文。出示卡片,認識二類字。拍手讀課文。

  3、展示書中花的圖片,讓學生根據課文猜猜是哪一種花。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將各種花名的字卡貼在黑板上。

  隨機展示一類生字。認識一類生字。需注意的地方:

  1、“茉”讀mo,不能讀成me,“吐”讀三聲,“似”在本文中讀成平舌音,“初”是會意字,從刀從衣,合起來表示用刀裁減衣服,本意是起頭,開始。“初”的偏旁是衣補旁,“牛”的偏旁橫變提。

  2、“茉、莉、牡、菊、芙、滿、臘、吐、姿、態、似”都是形聲字,可按照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

  a)談話中引出詩歌

  在欣賞完課件后,師:同學們,這么多美麗的鮮花,放在一起,就組成了一首《花名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誰愿意先給大家讀讀?

  b)小組練讀,指名讀。

  c)初步感悟,發展語言。

  誰愿意說說,你讀懂什么了?

  4、教師指導朗讀

  如“六月荷花滿池塘”,這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那我們該怎樣讀呢?強調“滿”字。再如“十一月水仙潔如玉”一句,為什么說水仙像玉一樣呢?用什么語氣讀?

  5、質疑:學完詩歌,你有什么問題,大膽地提出來。

  6、全班拍手唱《花名歌》,借助音樂旋律背誦詩歌。

  二、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詩歌。

  2、課前練習歌曲《娃哈哈》,熟悉樂曲旋律。

  三、課堂調節

  1、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可能說得不完整,或者不會回答,教師可適時做引導示范:聽了你們的朗讀,我知道了迎春花在二月才剛剛開放。

  2、學生質疑一處,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教師可以提問題:“芙蓉正上妝”是什么意思?“臘梅吐芬芳”是指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和二個部首,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課文,畫出文中的一、類生字。

  二、讀一類生字。

  三、小組討論學習方法:數筆畫、猜字謎、部件組合法、組詞法,教師隨機采用開火車讀卡片或同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認讀等方式強化讀音,并及時糾正讀錯的字。

  四、匯報學習成果。

  初:左右結構,共7畫,(新部首)。擴詞:初冬、初中。

  百:獨體字,共6畫,擴詞:百萬、百姓、百貨、百倍百發百中、千方百計、百花齊放。

  牡:左右結構,共7畫,(新部首)擴詞:牡丹、牡蠣。牡牛、牡馬。

  吐:左右結構,共6畫。擴詞:吐氣、吞吞吐吐、吐字

  茉:上下結構,共8畫,茉莉常綠灌木,開小白花,很香,可用來熏制茶葉。

  莉:上下結構,共10畫,茉莉。

  七:獨體字,共2畫,擴詞:七上八下

  五、本課生字的筆順,結構都很容易寫錯,應領著學生書空。

  六、通過讀字卡來復習鞏固一、二類生字,新部首。

  指導書寫

  (1)觀察他們的結構和在虛宮格中的位置。

  (2)“百”字的上橫要寫的長些,“牡”字的左下橫要變成提,“茉”的捺要寫的伸展一些。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做書后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書后練習

  (1)“朗讀背誦課文”背誦的前提是充分的朗讀。

  (2)“游戲”結合掛圖,現在組內游戲,可選出讀的最準確的同學做出組內的監督指導。組內游戲后可讓同學在班內做。

  (3)說一說,先按照題中給出的例子組內配合著說,熟練依照例子編幾個,可以采用個人結對、男女生結對、小組結對、學號結隊等多種方法。也可以唱一唱。

  (4)“朗讀————詩歌朗誦會”,教師可以安排作業,布置學生以多種不同的方式準備。可以朗讀課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詩,也可以背誦課文以外積累的。召開詩歌朗讀的.展示交流會,也可以改寫古詩,如開古詩小品表演會,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并能充分的調動學生主動主探究的精神。

  表達

  教學目標:

  1、學會觀察。

  2、初步學習概括的技巧,學習使用恰當的詞語修飾某一事物。

  教學重點:學會傾聽

  教具準備:課件(照片的掃描圖)。學生最喜歡的照片。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善于發現照片中最能引起人興趣的部分。在充分的觀察后,教師帶領學生在小組說一說,同樣,學生充分討論后,在班級內說一說。下面歸納這樣幾個問題。

  2、照片上都有什么?照片上的顯示的什么時候?照片上的人或動物在干什么?

  3、用你喜歡的詞語修飾一下你看到的事物。

  4、給照片起個名字。

  5、 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照片。

  6、要對學生做語言文字規范的指導,比如用什么樣的詞修飾什么東西合適,怎么修飾比較恰當,學生要學會指導改正。

  以上提供的問題僅供參考,不是為了提問學生,而是為了讓教師做到心中在數。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盡量把景色說得更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3

  教材分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是“一起做游戲”。教材利用主題圖小朋友熟悉的貼鼻子游戲引發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參與游戲,讓他們觀察游戲的過程,感受到游戲多么有趣,激發他們把自己做過的游戲介紹給同學,同時向別人學習做游戲的興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觀察游戲的過程,在做游戲中產生口語交際的愿望。

  2.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能大方、簡單地說出游戲的過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點)

  3.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互相交流,學習詢問。(難點)

  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帶孩子們玩游戲:老鷹捉小雞。

  2.讓學生找幾個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歡的游戲。

  3.黑板上先畫一張小熊的笑臉,準備一個鼻子粘貼,一條蒙眼睛的布。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課間帶領孩子們玩一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上課鈴聲響后,孩子們仍意猶未盡。)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玩的是什么游戲?

  生:老鷹捉小雞。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極了!

  師:那這節課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情感、懷著濃厚的'興趣走進交際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引入課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參與游戲、樂于表達的愿望。

  二、引導交流,自由表達

  師:告訴老師,你覺得剛才“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哪兒最好玩?

  生1:老師當老鷹,跑得好快,我差點兒被捉住了。

  生2:我當雞媽媽,保護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緊緊抓住前面的“小雞”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師,下次再玩,我當老鷹,你當雞媽媽,好不好?因為你的胳膊比我們的長。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那你們還喜歡玩什么游戲呢?(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生:丟手絹、跳皮筋、貼鼻子……

  師:那我們再來玩個貼鼻子的游戲吧!我們一邊玩游戲,一邊觀察游戲的過程,看看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好嗎?

  生:太好啦!

  師:那我先請一位同學來給這只可愛的小熊貼鼻子吧!(把學生的眼睛用布條蒙住。)

  生:老師,我們可以給他提示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戲曲的有關基本知識。

  2、學習用語文知識賞析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精彩片段,理解其思想藝術特色,提高藝術修養。

  3、以了解欣賞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交流、合作、探究等綜合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4、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關注地方戲曲文化。培養熱愛祖國、家鄉民俗文化的情感和振興國粹的責任感。

  【活動重點】

  1、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并整理資料,以了解戲曲的基本知識為中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2、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熱愛和振興民族文化的責任感。

  3、考察地方戲特色及現狀,關注、熱愛家鄉民俗文化。

  【活動準備】

  1、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閱、搜集有關戲曲的資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時間約為一周。

  2、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推選一位組長,各組自行制定競賽口號和組名。

  3、考察地方戲及特色,模擬做一次小記者,對身邊不同年齡層的人進行采訪并記錄下來,準備與同學交流。以組為單位,將采訪結果及采訪心得進行匯總整理并記錄。

  采訪結果記錄表:

  采訪對象

  采訪內容

  喜歡潮劇()

  了解潮劇()

  潮劇走向衰落的原因

  采訪心得

  10——20歲

  20——30歲

  30——50歲

  50——70歲

  4、多媒體設備及相關內容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形式】

  1知識競賽:檢驗資料搜集、整理及知識掌握情況。

  2名段賞析:多角度運用語文知識充分感悟戲曲的魅力。

  3交流探討:討論地方戲的現狀引發對當前中國戲曲藝術逐步走向衰落現象的思考,給出振興方案。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活動創意】

  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次綜合性活動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學生搜集、采訪調查等方式獲取資料并整理記錄,學生分好小組后,每一組自行決定各成員的任務,進而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最后用兩節課時間以小組競賽等形式進行實踐活動,對前一階段準備活動的成果加以展示。希望以這一節課為起點,為契機,激發學生對祖國及地方文化的關注與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簡述戲曲發展的軌跡,導入活動。(3分鐘)

  祖國的文明,歷史悠久。祖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豐收、勝利和祭祀時,都喜歡跳跳舞,來表達他們的愿望和感情,這些可以說是戲曲的萌芽;經過漫長的發展,到了唐朝時,有了雙人演唱的參軍戲,這可以說是戲曲的雛形;到了宋代,特別是到了南宋,便有了比較成熟的戲曲了;到了元朝,產生了雜劇,又叫元曲,這時戲曲的創作和演出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到是明清,地方戲曲廣泛產生,以昆曲、京劇為代表,創造了豐富的戲曲文學和完事的舞臺藝術體系。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戲曲大舞臺,共同來領略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戲曲知識競賽(20分鐘)

  競賽規則:每組基礎分100分。必答題每題10分,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答題時間30秒。選答題(每小組派代表抽題作答),答對加10分,答錯扣10分,其它組可以補答,答對加分,答錯扣分。答題時間30秒。

  (一)小組必答——戲曲知識擂臺賽

  第一輪

  第一組:與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什么?(中國戲曲)

  第二組:素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什么?(京劇)

  第三組: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是什么?(昆劇)

  第四組:戲曲的角色分為哪些行當?(生、旦、凈、丑)

  第二輪

  第一組:中國戲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

  第二組:我國戲曲采用哪些藝術手法表現人物?(唱、念、做、打)

  第三組:京劇四大名旦分別是誰?(尚小云、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

  第四組:戲曲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沒有實物的表演——虛擬)

  (主持人簡評,公布該輪得分)

  潮俗祭祀之風盛行。舊時的演戲活動,多圍繞著祭祀活動舉行。祭祀對象大抵兩個方面:一是姓氏宗族祖先;一是村社的社神(俗稱“地頭神”)以及其它各類神明。潮地人文有其特點,歷來是“聚族而居”,因而宗祠和神廟(俗稱“老爺宮”)星羅棋布,極富地方特色。祭祀活動的進行很有組織。宋元以前每逢祭祀須“奏音聲、以謝神貺”,大概到了明代以后,這種“奏音聲”便多被戲曲所代替。從而發展為現在的潮劇。做為潮汕人,對于潮劇你了解多少呢?馬上來考考你。

  (二)小組選答——潮劇知識知多少

  (1):潮劇是我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請問它形成于什么時候?是由什么劇種發展而來的?(形成于明代中葉以前。是元、明朝南戲的遺音)

  (2):潮劇的演出形式是什么?(一唱眾合,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

  (3):根據樂器的不同組合,潮劇的傳統劇目可有分為幾類?(大鑼戲、小鑼戲、蘇鑼戲)

  (4):請列舉三個以上傳統的潮劇劇目。(《蘇六娘》、《告親夫》、《龍井渡頭》、《劉明珠》)

  (5):連線題:將下列臉譜顏色與它們所代表的性格特征連接起來

  紅色剛直

  黑色奸邪

  綠色強悍

  白色怪異

  金銀色忠誠

  注:為公平起見,供選答的題目數量應多于小組的組數

  (主持人簡評,公布該輪得分并總述三輪比賽成績,評出優勝組,授于小錦旗,其它組給于掌聲并向優勝組喊一聲:“好樣的,向你們學習!”)

  三名段賞析(20分鐘)

  1觀賞名劇選段《天仙配》、《玉堂春》、《花木蘭》,判斷它們分別屬于什么劇種。(黃梅戲、京劇、豫劇)

  2戲文欣賞-——看一段精彩片段后,從修辭、韻律、主旨等方面,用自己的語文知識,分析一個唱詞片段,教師給予適當指導。(如《玉春堂》選段中每句唱詞最后一個字分別為“縣、前、慘、言、轉、傳、斷、還”,韻腳相同,壓an韻,朗朗上口。)

  3口語訓練——看經典潮劇《柴房會》中李老三柴房遇鬼娘作上梯科的片斷,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四交流探討(15分鐘)

  1各組展示本組關于潮劇現狀采訪調查的結果(出示采訪結果記錄表)。各組進行交流,對比并綜合、整理四組的采訪結果,選代表進行匯報:

  A喜歡潮劇的人員除老年人外其它年齡層所占比數極少

  B大多數人對潮劇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

  C大多數人認為潮劇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2 個性表達,圍繞以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A戲曲文化包括潮劇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B該不該振興包括潮劇在內的中國戲曲文化?為什么?

  C對于潮汕大鑼鼓在中央電視臺元宵晚會上的精彩表演,你有什么看法?

  五寫作與表達(25分鐘)

  目前全國的劇團面臨著倒閉的危險,許多演員都已另謀生路,所以,拯救包括潮劇在內的傳統戲曲成為我們新一代青少年承擔的義不容辭的責任。請你以“中國戲曲的發展”為話題發表意見,用書面語言的形式為中國戲曲的明天,為潮汕戲曲文化的未來出謀劃策,獻上你的錦囊妙計。300-500字。

  六活動評價及總結(7分鐘)

  1、 評價及獎勵(從參與的積極性,活動過程表現的綜合語文能力及掌握戲曲知識的程度三方面進行評價,對表現好的小組及個人進行獎勵)

  2、活動總結:

  戲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祖輩傳下來的精粹,戲曲是一本書,戲曲又是一幅畫,它展示著多彩的社會生活,戲曲是一首詩,它蘊蓄著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一次的活動讓我們了解、熟悉了戲曲、感受到了戲曲的魅力,同時也讓我們重新感受值得我們所有潮汕人驕傲的潮劇藝術的獨特魅力!同學們,你們今天是祖國的花朵,相信明天你們將會為中國戲曲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結出碩果。讓我們為振興家鄉民俗文化、弘揚中華民族藝術文化傳統而努力學習,不懈奮斗吧!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5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所表現出來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領悟“兒童的游戲中蘊含藝術和美”的道理。

  3、由“意會”(理解文本)達到“會意”(心靈交匯),發掘生活游戲中所蘊含的藝術和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感受童心童趣,與自身經驗相契合,形成個性體驗、個性感悟。

  2、領悟、挖掘游戲中的藝術和美,在基礎理解層面上有發展理解。

  難點:體會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藝術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來猜個謎語: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強它顯形。(影子)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影子的文章——《竹影》。

  2、根據課題設問:影從何來(“光”)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寫光的呢以此引導學生閱讀課文1、2小節。

  重點領會:

  ①這兩段寫出了光的哪些方面(寫出了光的特點,變化過程)

  ②這兩段寫出了孩子對光有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挽留)

  3、除了1、2兩節,還有哪里同樣表明孩子們喜歡月光的呢引導學生讀第3節中描寫月光的語句,并讓學生把“贊美”一詞具體化。可問問學生他們是如何贊美的,試著贊美一番。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設計說明]

  光,對孩子們來說,是留戀的、喜愛的。晚霞下沉時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時的“贊美一番”,就表現了孩子們當時的心情。沒有“光”,就沒有“影”,沒了“影”就無以描,這不僅影響孩子們游戲,文章也就不真實。所以先引導學生閱讀“光”的描寫,不僅為下文教學作鋪墊,也有利于學生明白平時寫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三、配樂朗讀,體驗童趣和童真。

  清風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葉蕭蕭的聲音又是多么動聽,孩子們在這清風明月的夜晚,竹葉蕭蕭的聲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們玩的有趣嗎(幻燈顯示)后讓學生一一找出并體驗。

  重點體驗:

  1、猜煙氣。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盡情地猜,不求科學準確,只求從大膽的猜想中,體驗孩子們的那股猜勁,從體驗中培養學生聯想能力、創新意識。

  2、描竹影。通過比較閱讀,讀出語氣,讀出感情,體驗孩子們自我欣賞的情趣。

  [設計說明]

  趣事和趣味,學生們都有過。本環節的兩個體驗重點,前者讓學生自己猜,后者讓學生比較讀,其目的就是多給學生自己體驗。體驗時,指導學生回到童年,沉浸在童年的生活中。

  四、審美賞美,從影到畫。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問,是求知的前提。在清風明月的夜晚,竹葉蕭蕭的園子中,孩子們的玩是充滿童趣的,他們提出的問題也是非常天真的。請說說他們提了什么問題,爸爸又是怎樣深入淺出地說明的,從孩子們和爸爸的問答中,你們懂得了什么(幻燈顯示)

  重點明確:

  1、模仿和創新的意義。——描和畫,其實就是模仿和創新問題。模仿有模仿的意義,創新也有創新的作用。因事因時而異,有的需先模仿后創新,如練字、畫畫之類;有的更強調創新,如科技發明。可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發表見解,說說模仿和創新的不同意義。

  2、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在基本明確中西畫不同的風格之后,展示兩幅畫,讓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重點欣賞中國畫。欣賞的方法是讓學生給中國畫擬標題,在與原題比較中印證文本知識,加深對文本“活的神氣”的理解。

  [設計說明]

  孩子的問是天真的,爸爸的答是理性的.。要讓學生理解深奧的道理,必須與他們熟悉的生活聯系,才能體會“創新”和“活的神氣”的意義。聯系練字和畫畫,展示中西畫并擬題,正是讓可感的生活來解釋抽象的道理。

  五、跳出文本,體驗生活,欣賞藝術

  (一)引向生活

  孩子們的問天真有趣,爸爸的答深入淺出。從爸爸深入淺出的回答中,我們知道:就畫畫而言,有模仿有創新,我們要追求創新:有形似和神似,我們要講求神氣。但創新不能脫離生活,神氣也離不了形似。孩子們描繪的人影、竹影,就是他們的生活,就是藝術的起步。諸如此類與藝術有一定聯系的兒童游戲生活,你們也一定有過,也一定很好玩,我們不妨再回過頭去想想,小時候你做過的哪些游戲也蘊含著藝術和美呢比一比,誰的游戲更富有藝術和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大致明確:

  堆積木、玩泥巴、玩沙子、堆雪人——建筑雕塑藝術

  過家家、捉強盜、老鷹抓小雞——戲劇表演藝術

  涂鴉、在手上畫手表、踩腳印畫(用水或在沙灘上)——繪畫類

  敲擊杯碗、玩撥浪鼓等有聲玩具——音樂類

  女孩子跳橡皮筋、丟手絹——舞蹈類

  起外號、編故事、猜謎語——文學類

  [設計說明]

  學習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對生活的體驗,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得到藝術的熏陶。

  (二)再次欣賞

  現在請大家欣賞一組來自孩子游戲的藝術精晶,讓我們再次來體驗藝術中的童趣。(幻燈顯示)——豐子愷的漫畫。

  (教學設想:在前一環節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延伸,在回憶自己的童年后再來看這幾幅漫畫,是對童心童趣和藝術美的再度體驗,里面的認同感和強烈共鳴都化作一個會心的微笑。利用“瞻瞻的腳踏車”點撥:“每個會游戲的人都有藝術天份,關鍵在于有沒有努力把它發揮出來。”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欲)

  [設計說明]

  走進文本又跳出文本,從文本拓展到生活,又從生活進一步體驗文本,這就是拓展延伸的要義所在。為延伸而延伸,往往是盲目的隨意的。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延伸本環節試著先從文本延伸到童年游戲,意在讓學生領會游戲中蘊含著藝術;再從文本延伸到藝術作品,進一步證明藝術離不開生活。通過延伸,進一步激發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六、課堂小結。

  童稚的游戲里竟然蘊含著這么多的藝術和美!難怪有的西方學說甚至認為:“藝術就是起源于游戲。”不管藝術起源于什么,我們至少明白了:

  “藝術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幻燈顯示)

  讓我們大聲把我們的感悟讀出來。

  七、課后練習。

  喜歡畫畫的,給童年生活畫一幅畫。

  擅長寫作的,給童年生活寫一篇文。

  愛好唱歌的,給童年生活寫一首詞。

  懂得寫詩的,給童年生活寫一首詩。

  【板書設計】

  竹影

  豐子愷

  游戲————藝術

  趣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個生字,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3、借助閱讀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時的奇特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之美。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古詩多媒體課件、荷花圖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揭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板書并齊讀課題)。

  2、介紹背景。欣賞范讀。

  二、初讀指導。

  1、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

  2、標出停頓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問語。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古詩,相機正音。

  (2)指名畫出停頓。

  (3)自讀古詩,讀正確。

  三、復習學古詩的方法。

  第一步:釋詩題;第二步:知詩人;

  第三步:明詩意;第四步:悟詩情。

  四、用四步法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課堂交流。

  1、釋詩題:(寫作詩的時間、地點和心情,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樓被美景深深陶醉了寫的詩。)

  2、知詩人: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

  3、明詩意:

  (1)哪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2)還有哪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云怎樣?雨怎樣?風怎樣?水怎樣?

  (3)理解全詩。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

  4、悟詩情:

  (1)創設情境:假如你來到西湖邊的望湖樓上,看見了這疾雨急來急去的`變幻景色。你會怎么誦讀?

  (2)指名朗誦,體會情感。

  5、有感情地背誦詩句。

  6、小結。蘇軾在寫景時,是抓住什么特點來的?

  景物多:云、雨、風、水、山、船、地、樓。

  變化快:未遮山、亂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動態多:翻、遮、跳、入、吹

  五、拓展閱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二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徘徊。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課件、欣賞荷花。

  2、揭題。古詩播放,欣賞范讀。

  二、自主學習古詩。

  1、自讀古詩,讀正確。指名讀古詩。哪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還有哪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2、補充:

  (1)前兩句意思是:畢竟是六月中的西湖了,風光和平時大不相同。

  (2)后兩句詩寫了西湖的荷葉、花,色彩鮮亮,而且對仗工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3、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

  三、再次學習交流。

  1、你還想了解什么?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同學之間討論。反饋交流。(詩人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

  3、看著滿湖的荷花,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么?

  4、有感情地讀一讀。配樂讀。指導背誦。

  四、深入研究學習。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兩首詩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作者怎樣抓住特點寫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風雨天--景物多、變化快、動態多。《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晴天--只寫蓮葉和荷花,突出靜態美,色彩美,無邊無際的壯闊美。--兩句議論,兩句寫景。)

  2、這兩首詩在寫景方面有何相似之處?(都是寫西湖六月美景,景中有情,情在景中,皆具詩情畫意。)

  【作業設計】

  1、把詩變成一幅畫,把六月西湖的美景畫下來。

  2、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

  3、朗誦并背誦古詩。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7

  【教學目標】

  (一)知識儲備目標:

  1.會讀會寫“憚、攛掇、鳧、潺、躥”等詞語

  2.了解魯迅及其代表作品

  (二)能力培養目標:

  1.品味富于表現的語言,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快速閱讀課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節,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材、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景物

  描寫的作用。

  3.學習通過語言行動等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三)情感體驗目標

  1.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2.會農家少年淳樸善良、好客能干的優秀品質和“我”與農家少年的誠摯

  情誼,培養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品德。

  【教學設想】

  (一)重點、難點、疑點

  重點:理清故事情節,學習敘事詳略得當的寫法。

  難點: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疑點:社戲并不好看,但為什么“我”不能忘懷。

  (二)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1.課型:講讀型

  2.基本教學思路:在反復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分段概括出文中的主要事件,勾畫出景物描寫的語句,揣摩作者精心選材,結構文章的方法。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中所表現出的對勞動人民純樸真摯的思想感情。本課的設計,注重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有所感悟。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讀書的方法。因此本課設計“粗讀—細讀—精讀”的閱讀活動。另外,語文學習要以學生為主,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互相討論、交流,使學生在交流思考中理解內涵,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快樂的童年常常是我們記憶中的珍寶,童年有祖母講不完神話故事,童年有長大以后再也吃不到的美味佳肴,童年有情同手足,情深似海的小伙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本品不夠的書,今天,讓我們一起尋覓迅哥兒童年的足跡,分享他在農家獲得的無限快樂。

  二、課前熱身,初讀課文

  (1)了解魯迅及代表作品。

  (2)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有關“社戲”的知識。

  (3)齊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并掃除字詞障礙。

  三、研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1)學生速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以“社戲”為線索,按“盼看社戲——去看社戲——懷念社戲”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

  (2)學生細讀課文,學習圈點一些重要的詞語句子和段落,來幫助理清課文情節脈絡,把握敘事的詳略。

  (學生小組閱讀,討論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師生共同努力,得出結論。)

  ①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②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③看社戲前的波折。④夜航看社戲途中。⑤趙莊看社戲。⑥看社戲后歸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詳寫3、4、5節略寫1、2、6、7節。

  2、討論探究,感知課文思想內涵

  (1)小組討論:

  ①平橋村在“我”的心中的位置?為什么?(樂土:得到優待、免念古書、釣蝦放牛)

  ②且不管戲是否好看,中心事件是看戲,為何要寫六一公公送豆的情節?

  (從中看出老人寬厚慈愛、熱情好客,進一步說平橋村是“樂土”,因為那里老人孩子純樸善良可愛。這樣寫能起深化主題的`作用。)

  (2)學生反饋,教師點撥。

  (3)歸納思想內涵。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

  1.鞏固生字詞

  2.反復誦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3.閱讀課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思考它在課文中所起的作用

  【板書設計】

  得到優待老純

  平樂免念古書人樸

  橋土釣蝦放牛孩善

  村好豆好戲子良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全文大概內容,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一節課我們一起了解課文以“社戲”為線索寫了“我”在平橋村的愉快經歷。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課文,試著欣賞課文的精彩語段。

  二、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小組合作研讀課文描寫精彩的部分,可從人物、環境、情節三方面著手學習,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對于敢于發表自己獨特見解,敢于質疑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1.學生閱讀自己認為精彩的部分,想想這部分美在哪里?

  2.學生在個人精讀的基礎上分組,按寫景的與寫人的分若干組,相互交流,再全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進行概括,得出供學生參考的結論:《社戲》有“三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

  (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交流,對話,發表自己的見解,既培養了學生提出自己見解、疑問的能力,也培養了通過合作方式共同探討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3.請朗讀水平較好的學生朗讀“月夜行船,朋下歸航”語段,速度稍慢。其他學生閉目靜聽,想象其意境,體會語言的流暢和表現的自然美。

  4.請男生齊讀10自然段少年朋友開船的動作描寫,圈出動詞,揣摩語言的準確。

  三、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1.為什么要寫戲前三次波折?

  渲染小伙伴們盼看社戲的迫切心情。

  2.不能看戲“我”心情怎樣?

  心理描寫突出心情十分沮喪。

  3.一切問題解決否,小伙伴們自然急急忙忙趕著去看戲。作者抓住了哪些內容進行詳細的描寫以突出小伙伴們看戲的心情。

  ⑴第10自然段:開船一系列動作,突出他熟練的駕船技巧,勤勞能干的性格和看戲時愉快的心情。

  ⑵第11自然段: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繪“水鄉月夜圖”表現“我”愉快而急切的心情。

  4.小伙伴如此熱衷看戲的原因是什么呢?

  對少年兒童來說,對未知事物或新鮮事物的追求與探索遠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他們更在乎在看戲途中彼此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玩耍,感興趣是看戲前后那種快樂的氛圍和感覺。

  5.說說你最喜歡的人物形象,自由暢談,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教師總結本文寫作特色

  寫作特色:

  ①圍繞中心精心選村,詳略得當地敘述事情。

  ②景物描寫細膩逼真,很好地起到烘托人物,抒發感情,推動情節。

  ③成功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④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⑤社會環境描寫頗具地方色彩。

  五、體驗反思

  課文結尾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在也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對這個結尾應該怎樣理解?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

  (通過談自己的生活經歷體驗,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

  六、拓展延伸

  本文寫了“我”的家鄉的文化習俗——社戲。請同學們想想自己的家鄉有些什么文化習俗?可與同學們對話交流,上臺說給大家聽聽。

  (設計些題旨在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對家鄉文化習俗的興趣和喜愛之情。)

  七、作業:

  你覺得平橋村有哪些好的民風?你家鄉民風如何?用幾句話寫出你家鄉的好民風。

  【板書設計】

  社戲

  魯迅

  自然美:豆田河流遠山月色戲臺

  “三美”人性美:善意的嘲笑偷豆對付六一公公

  情感美:伙伴得到物許來陪我

  母親再三囑咐與深夜候船

  年幼的陪“我”坐船中

  桂生為“我”找豆漿、舀水

  六一公公的嗔怪與送豆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8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2.掌握重點字、詞、句的意義及用法,積累文言知識。

  3.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背誦全文。

  4.學習本文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及其表達作用。

  5.讓學生從口技表演中感受和領悟中國民間藝術的精深奇妙。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文言詞語,背誦全文。

  難點:學習文章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閱有關資料,發現、整理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可嘗試做口技練習;教師準備錄音材料、課件或小黑板。

  【設計思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培養語感。在讀中悟,在讀中感,以此為切入口,理解文意,從而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古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導入:

  口技是一種用口頭摹擬表演的藝術,是一種傳統技藝,就是用嘴學叫聲,如蟲鳥嗚叫,火車進站等。口技是中國傳統曲藝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歷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環也描繪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筆下的那位藝人怎樣?他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怎樣的聲音世界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描述口技的文章。 (板書課題。)

  二、誦讀課文

  1.初讀,教師安排學生課外預習。

  ①借助工具書學習生字詞的音、形、義。

  ②反復閱讀,根據文下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要求:記住作者及作品。)

  2.課內朗讀(出示課件1)

  ①聽讀:聽錄音,注意停頓,畫出生字詞,查工具書解決。

  ②自讀: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要求準確、流利,把握斷句。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全班齊讀(出示課件2)

  1.組內討論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參與指導,然后全班交流,疏通文意。

  2.思考:口技藝人表演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由哪些語言來判斷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教師點撥,幫助學生找出標志時間推移的副及不同階段場景的內容,幫助學生討論歸納)

  時間副詞:少頃,既而,是時,一時,未幾,忽,俄而,忽然。

  故事情節:夢中驚醒——漸入夢鄉——火場百象。

  四、合作探究,研究欣賞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探究以下內容:(出示課件3)

  當我們看一場表演時,如何知道它非常精彩?

  教師在學生發言后引導明確:首先確定一場表演涉及的雙方(表演者、觀眾);

  表演者:表演的內容,表演的道具;

  觀眾:看表演的反應。

  學生組內合作探究,教師歸納完成板書。

  五、結論:

  最精彩的表演﹦最復雜的內容﹢最簡單的道具﹢最熱烈的觀眾反應

  六、作業:

  1.熟讀全文,了解語句

  2.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

  【板書設計】

  口技

  林嗣環

  夢中驚醒:犬吠,欠伸,囈語……

  表演的內容漸入夢鄉:聲,婦拍兒漸止……

  (正面描寫)火場百象:大呼,齊哭,百千大呼……

  一桌

  表演的道具一椅表演精彩

  一扇技藝高超

  一撫尺

  表演前:滿座寂然,無敢嘩者

  觀眾的反應夢中驚醒:伸頸,側目,微笑,默嘆

  (側面烘托)漸入夢鄉:意少舒,稍稍正坐

  火場百象: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熟悉了口技表演的內容,表演的道具及觀眾的反應,那么,文中多次描寫觀眾的反應,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課文又是如何扣住一個“善”展開全文內容的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二、合作探究(出示課件1)

  回憶文中的表演內容及觀眾的反應,思考:

  ①文中多次描寫觀眾的反應,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側面描寫,烘托技藝高超)

  ②開頭結尾都寫到了表演的'道具,這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么?這對文章的結構和表現口技表演者的技藝有什么作用?(不是;首尾呼應;強調道具簡單,突出技藝高超,也具有側面烘托,表現口技之“善”的作用)

  ③課文是如何扣住一個“善”展開全文內容的?

  表演前點“善”:“京中有善口技者”——直接寫出了表演者的名氣之大;

  “施八尺屏障于廳事之東北角”“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以布景和道具的簡單突出“善”;聽眾“滿座寂然,無敢嘩者”——暗示他們對表演者的仰慕,也是寫“善”。

  表演中,更是突出“善”;從深夜驚醒到復睡,再到失火救火其間成百上千種聲響,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均出表演者一人之口。聽眾或贊嘆,或放松,或緊張,或害怕的強烈反應也烘托出口技表演者的技藝之“善”。

  表演之后,撤屏一看,仍然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仍然扣住一個“善”字。

  三、辨析下列表示時間的詞語(出示課件2)

  1.表示突然發生:忽,忽然

  2表示同時發生:一時

  3.表示相繼發生:既而

  4.表示在待定的時間內發生:是時

  5.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生:俄而,少頃,

  (作者運用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十分準確,說明作者善于根據所反映的事物的特點和文章的需要而選擇最適當的詞語準確地表達內容)

  四、根據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為線索,當堂背誦(出示課件3)

  1.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開場白)

  2.既而——兒醒,大啼……(一家四口睡醒)

  3.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夢中驚醒

  4.一時——一時齊發……

  5.未幾——夫聲起……漸入夢鄉

  6.忽——一人大呼“火起” ……發生火警

  7.俄而——百千人大呼……救火場面

  8.忽然——撫尺一下……結束語

  五、課堂練習

  試用一~十的數字,對文章內容作概括。

  一張________,兩三件________,四方________,聽得五_________,六________,心里七_____八______,好似九_________,真乃十___________。

  六、總結

  文章從正、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生動細膩地刻畫出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七、遷移拓展,寫作訓練

  模仿文章的寫法,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手法刻畫一個人物或描寫一幕場景,不超過100字(此環節視時間,如不夠就作為課外作業)

  (“學以致用”,課堂教學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這道寫作訓練題就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活學活用,并舉一反三,這就達到一堂課的目的:“學生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19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以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為主。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語句。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4.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設計說明]

  本文是當代散文中以生動優美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的絕妙佳作,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與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在朗讀中學生就不僅能品味揣摩到文字的美,也可掌握一些生字詞的音、形,故確立第一、二個教學目標。新課標要求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教師要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模式,要以發展學生主體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為宗旨,故確立第三個教學目標。外國優秀的文化是人類進步、文明的精神財富。應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鑒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的營養,開闊胸懷,故確立第四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優美生動的對舞蹈藝術的語言描寫。

  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掌握“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

  2.師生上網搜集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沒有條件的地區可準備錄音機、磁帶(輕音樂)、錄像機(帶)、投影儀、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設計思路】

  新課標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能力,而初一正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鑒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教師的引導還很必要。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可創設特定的情境,以朗讀作品中最富表現力的、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語言為“切入口”,逐步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感悟作品的思想內涵,從而獲得自己的人生啟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舞導入。

  (利用多媒體播放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千手觀音》。)

  師:這段舞蹈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請同學們用心欣賞這段舞蹈,然后說說你們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鼓勵。)

  師: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舞姿,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時,卻似乎捉襟見肘,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通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獲的。

  [設計說明]

  能否開個好頭,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千手觀音》風靡全中國,學生們應該很熟悉,況且這段舞蹈也緣于印度宗教,有著印度舞蹈的特色,即使條件不允許的地方學生們對這段舞蹈也很是熟悉的。以相似的情節熟悉的旋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千言萬語也比不上有聲有色的一小段舞蹈更有吸引力,有聲有色的畫面,能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語的設疑,可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冰心會用怎樣的語言來描繪舞蹈藝術呢這樣學生就能以積極主動的心態開始本課的學習。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的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文字優美,但也不乏生字。大家在預習時一定掃除了“攔路虎”,哪位同學愿意帶領大家讀屏幕上的生字?

  顰蹙粲然嗔視咿呀

  (2)、那位同學能夠為我們解釋一下這兩個詞呢?

  盡態極妍叱咤風云

  (或者可用比賽或造句的形式使得枯燥的生字詞學習變得有趣味,也變硬邦邦的生字詞為形象的句子。)

  2.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時以輕音樂陪襯。

  (這兩個環節的設計也決計了教學目標1、2。能力固然重要但雙基也是不可忘。)

  朗讀后談初讀體會,各抒己見,教師不要作硬性評定。

  思考問題:此文是寫給誰的作者為何要送給他們

  由此問引出,姐妹舞蹈之“美”。

  [設計說明]

  學生對文本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放手讓學生自讀,有助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有助于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搜集相關信息。通過各抒己見讓學生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激起主動說話的欲望。音樂的陪襯熏陶,如催化劑一般,渲染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三、品讀課文,集體探究

  (一)探尋“舞蹈美”

  1.師:冰心的描繪,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們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能否從文中找出兩個字概括(飛動)

  2.課文中作者說到:“我只是一個欣賞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說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飛動的‘美’!”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表演是一種“飛動的美”,同學們,我們也是欣賞者,我們雖不能親眼目睹她們姐妹倆的表演,但是印度舞蹈的美已盡在作者的筆下了,請仔細研讀文中有關卡拉瑪姐妹表演的語段,請同學們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們的”這一句式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3.學生現自主閱讀,勾畫圈點。

  小組前后四人合作交流討論。教師參與其中。

  全班交流。

  4.師生小結:

  本文就是從卡拉瑪姐妹倆的身體、服飾、神態、心靈等方面來寫這印度舞蹈“飛動的美”。

  (二)探尋“語言美”

  剛才大家已經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倆那“飛動”的印度舞蹈美,這一感受讓我們久久不忘!這都源于作者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讓我們獲得美的感受!現在請同學們再次細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你認為寫得最精妙的句段,體會一下這些語段的“精妙”所在。

  1.讓學生先自主閱讀,尋找“精妙”句段,仔細體會。

  2.全班共同交流,教師傾聽引導。

  小結:這一篇文章作者注重將“視覺效果”與自己的“主觀感受”相結合,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句,使文章的語言搖曳多姿。

  四、遷移拓展,課堂延伸

  以小組為單位,試分析本文與《安塞腰鼓》的異同。

  (提示:可從選材、語言風格、結構、主旨等方面進行比較)

  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差異較大,要讓學生明白與作家本人、寫作對象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時間不夠的話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教是為了不教,學就是為了會用。當學生能夠在比較中懂得了欣賞作品時,那就能真正讓知識成為自己思考的結晶的時候。)

  【板書設計】

  觀舞記

  冰心

  神態美

  形體美

  表現服飾美

  語言美舞蹈美面貌美心靈之舞

  (飛動之美)動作美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2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精煉含蓄的語言,學習文中運用排比、反復的手法進行場面描寫的方法。

  (二)情感態度目標:

  1.感受文章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藝術美。

  2.體會安塞腰鼓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感受生命的律動,感受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

  (三)過程方法目標:

  1.朗讀理解—誦讀品味—精讀賞析,以悟代學,領會文章的意蘊美。

  2.討論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課文閱讀,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點】

  1.精讀賞析重點語句,理解排比、反復的作用。

  2.豐富朗讀形式,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文章恢宏的氣勢,品味文章的主題。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思路】

  課型:朗讀品味型

  教學思路:這是一篇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文章,應引導學生讀清節奏、讀準感情、讀出氣勢,在朗讀中,學生通過形象生動、鏗鏘激越的語言并借助媒體的視覺鏡頭,加深對安塞腰鼓恢弘場面的認識,領會作者對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贊頌。

  【課前準備】

  1.學生查閱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

  2.查閱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充分誦讀,整體感知文意,學生主動探究、師生互動交流,研討課文主旨。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場景,學生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如:激越昂揚的.安塞腰鼓)

  2.渲染情境,學生談感受,交流查閱了解的“安塞腰鼓”的資料。

  (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課前熱身,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注音:

  亢奮()晦暗()羈絆()搏擊()燒灼()驀然()冗雜()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并各造一個句子。

  ①嘆為觀止②戛然而止

  三、整體感知,研討主旨

  (一)朗讀感知,初步理解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初步感知文意及感情基調

  2.指導學生集體朗讀,體會文章的語氣節奏。

  (朗讀指導:鼓聲響起之前,沉穩、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間主體部分,語調激越、昂揚、飽滿、迸發,稍快中注意層次;鼓聲落,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稍慢)

  3.學生歸納朗讀后的整體感受,對安塞腰鼓進行概述、評價。

  (二)誦讀品味,揣摩內涵

  1.學生分組品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2.學生組內討論,疏理文章脈絡

  ①文章的敘寫順序是什么?

  (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

  ②文章反復出現哪個句子?出現幾次?有什么作用?

  (“好一個安塞腰鼓” 4次,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③學生反饋,教師引導理清文章結構

  (三)研讀探究,揭示主旨

  1.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語句,質疑探究。

  2.教師集中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展開交流討論。如:

  ①“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那么一股勁”要“掙脫”“沖破”“撞開”什么?是什么“束縛”“羈絆”“閉塞”了“那么一股勁”?

  ②“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過著貧困生活的農民,哪里來的那么強大的力量?

  ③“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為什么聽到這樣的“雞啼”?

  3.學生反饋,教師點撥。

  4.請學生在朗讀及理解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談談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5.教師引導歸納文章主題思想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播放歌曲《黃土高坡》片段,談談自己對大西北的感覺。想想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而作者為什么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五、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內容及方法小結

  2.作業:摘抄并熟記文中精彩句段。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搏擊前:(安靜)鼓聲——令人震撼

  動作——奇偉磅礴

  搏擊中:(奔放、火烈)舞姿——陽剛之美

  節奏——粗獷雄勁

  戛然而止:(出奇的寂靜)渺遠的雞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賞析課文美點,體味文章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學習反復、排比手法的運用。感受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

  一、復習導入

  1.請學生朗讀文章片段,檢查朗讀情況。

  2.師生齊聲誦讀全文。

  二、精讀賞析,體會意蘊

  1.本文大量運用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請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出使用排比和反復的語句,體會表達效果。

  2.學生誦讀所勾畫的語句。

  3.男女生分組,比賽誦讀所勾畫的語句,仔細品味。

  示例:第9-11自然段中“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這個語段運用排比句式,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

  學生根據范例分組品味語句,相互交流,教師參與指導。對共性的問題,全班討論,教師給予點撥和補充,達到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的效果。

  4.請學生誦讀自己喜歡的片段,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5.學生分組品讀,組內討論:

  (1)就課文的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___”這樣的句式簡要評述文章美點。

  (2)學生反饋,教師引導歸納

  如:①詞語方面“‘茂騰騰’好,好在簡潔傳神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情奔放。”

  ②句式方面“短句的運用好,好在營造了激越的氣氛。

  ③修辭方面“綜合運用排比和反復的手法好,好在增強了氣勢,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④結構方面“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反復詠嘆好,好在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環美和音樂的節奏美。”

  三、拓展延伸,遷移鞏固

  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復、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200字左右,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內容小結

  劉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贊歌,力量的贊歌。腰鼓其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地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

  2.方法歸納

  文章用語激昂、酣暢淋漓、大氣磅礴,讓人激情澎湃。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筆力,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歌之、頌之,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3.作業

  抄寫課堂上勾畫的句子,反復誦讀品味。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蓄勢待發——壯闊豪放——回味無窮

  (反復、排比、比喻)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 21

  教學要求

  1.晴朗的夜晚,遠眺皎潔的月亮,張開想象的翅膀,進行美妙的遐想。

  2.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文體不限,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4.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

  教學重、難點

  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

  關于月夜的插圖。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想象。

  1.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晴朗的夜空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月缺月圓、繁星點點、流星飛逝……你們還看到哪些有趣的現象呢?(學生交流談話)

  2.描述,激發想象:美好的情景總能激起人無限的遐想,面對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我們不禁沉醉其中,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啊飛……

  二、激發情感,放飛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看月夜星空圖,進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飛想象:學生在想象中思考、編撰故事。

  三、激發練說,追求個性

  1.浩瀚的星空和皎潔的月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我們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說出來,好嗎?

  出示要求: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

  2.學生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組內互相交流、評議。(想象要合理,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指導寫法,練習寫作

  1.學生自主構思,動筆寫作。

  2.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習作的題目,文體不限。

  3.根據想象的內容確定文章的形式可以給習作配上圖片。

  4.完成習作后自讀,發現問題自行修改。

  5.請同學們把習作讀給自己的好朋友聽,和他們一起修改。

  五、學生修改,最后謄寫

  1.老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論比較,從中獲益。

  2.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謄寫。

【一年級語文第七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第七單元教案01-31

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案11-15

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案15篇11-15

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教案(15篇)11-15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案12-09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教案(精選18篇)04-26

第七單元統計的教案02-26

北師大版第七冊的語文第七單元教案09-13

一年級數學第七單元教案12-20

關于語文第七單元測試的試題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