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親子活動《編織扇子》
【設計意圖】
有一次帶幼兒到周邊散步時,有一幼兒問:“老師,這是什么樹?”,我抓住了契機,邊介紹邊引導觀察:這是一棵棕樹。樹干的外面長著棕毛,農民伯伯用它來縫制棕衣,勞動時用來遮雨,還可用來制床墊、鞋墊;棕樹的葉子具有柔韌性,可用來編織扇子!袄蠋,你會不會編?能不能教我們?”,一位幼兒連忙問。編織扇子對幼兒來講難度較大,富有挑戰性,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求,于是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家長資源,設計了親子活動《編織扇子》,讓家長與孩子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從中感受編織扇子的樂趣,體驗了親情互動的別有風味。
【活動目標】
1、幼兒運用撕、編、縫等技能編織扇子。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親情互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棕葉、剪刀、刻刀、針線、竹棒,《濟公新傳》錄像帶。
2、收集不同形狀的棕葉扇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蜗笠,激發興趣
1、老師手拿扇子扮演濟公,隨音樂進行表演,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問:濟公手上拿著什么道具?從而導入主題。
。ǘ┐_定目標,想象設計
1、老師出示不同形狀的范例,引導幼兒觀察扇子的材料、構造和制作方法。
2、親子討論:扇子還可以是什么形狀的?你們打算編織什么形狀的扇子?
。ㄈ┙處熓痉叮瑐魇诜椒
老師示范扇子的制作過程。重點講解扇子花帶的編織方法和花帶的縫制方法。
制作過程:把棕葉撕成粗細相同的條狀→編織扇子的花帶→然后把長長的花帶根據扇的形狀從里到外進行環繞圍合,并請家長用針線縫成扇子的形狀(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等)→再用竹棒掰成兩半至竹棒長度的一半→再用竹棒把縫制好的扇面夾住→最后用針線把竹棒縫制牢固當成扇子的柄。
(四)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1、使用剪刀、刻刀時注意安全。
2、合理分工,互相合作。
3、在編織的時候碰到困難,請家長幫忙。
4、編織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扇子。
。ㄎ澹┯H情合作,嘗試活動
1、幼兒與家長合理分工進行制作。
2、老師全面觀察指導,重點指導編織方法和連接牢固。
。┓窒碜髌,體驗樂趣
老師播放《濟公新傳》錄像,幼兒手拿自制的扇子邊看邊模仿表演,家長觀看孩子表演或孩子邀請家長共同表演。
。ㄆ撸┗顒友由,繼續創作
用同樣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狀的扇子。
【活動反思】
《編織扇子》活動通過嘗試組織,并理性的剖析和總結整個活動過程,真是感慨萬端,甭庸質疑,活動中有亮點,也有遺憾,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設計“創”意
合理的活動設計是高效教學的保障。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是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然而,本活動難度較大,較有挑戰性,牽涉到撒、接、縫、編的'技能,幼兒無法獨立完成,于是,通過理性的分析,經過精心的設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家長資源,采取親子活動的形式,讓家長共同參與美術創作活動。通過“形象激趣→想象設計→示范傳授→提出要求→合作嘗試→分享體驗→活動延伸”的教學流程。這形式新穎、富有創意的教學過程,讓家長與孩子親情互動,共同解決活動中的難點,共同體驗自然資源在美術創作活動中的教育價值。
二、指導“給”力
指導是否“給”力是高效教學的關鍵。我吃透教材,把準活動的重、難點,如:本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編織,由于本班幼兒編織技能較為薄弱,我變“一位教師”為“多位教師”,變“一人指導”為“多人指導”,讓家長與孩子“一對一,手把手”的指導,同時,讓家長運用縫的技能制作扇子的面,幫助幼兒突破重、難點。通過老師的“傳”,家長的“幫”和“帶”,使活動有條不紊,順利進行。
三、互動“得”力
這一把把不同形狀的扇子,“得”力于師幼互動、親情互動。親情互動是本活動的一大亮點,也是本活動的一道風景線。幼兒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在家長的幫助下探求新知,獲取編織的方法與技能,通過環繞圍合進行縫制,感受了局部到整體的變化,積累了感性經驗,體驗了創作中的藝術美和造型美,同時,培養了幼兒合作的能力,體驗了親情互動的樂趣。
四、不足“在”意
教學活動的最大成功在于反思中知不足,反思中求進步。當然活動中有值得分享的地方,但我更在意不足之處。如: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較少;活動中有些家長追求速度,包辦太多,導致幼兒鍛煉的機會較少,老師在這方面的調控能力有待加強。
【大班親子活動《編織扇子》】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靈動的扇子》09-22
扇子怎么造句04-14
小扇子說課稿11-15
折疊扇子制作方法06-06
小扇子教學反思范文12-23
扇子作文400字5篇12-18
扇子作文400字(精選21篇)12-17
生活中的扇子—設計與制作說課稿11-02
幼兒園大班元旦親子活動主持詞(通用6篇)12-25
學生作文編織情感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