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時間:2022-09-02 11:36:13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通用8篇)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配置吹泡泡的溶液;學會提問題并分析問題,從眾多的問題中篩選出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2、比較問題研究的可行性,找出問題的核心。

  3、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問,善于選擇問題,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的行為。

  教學準備:

  吹泡泡游戲需要用的配料:洗潔精、甘油、肥皂、肥皂粉、水、吸管、量筒、鐵絲、乒乓球、尺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盡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問題也是有訣竅的,如我們可以在仔細觀察各種現象中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科學小制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還可以對一些已有的結論提出懷疑。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后,我們當然要想辦法尋找問題可能的原因,因為這是科學探究的必經過程。那么如何在眾多的問題中選擇出適合我們小學生研究的問題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的問題。引入課題(板書)選擇能夠研究的問題。

  二、玩游戲提問題

  通過玩吹泡泡的游戲,要求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出新問題。

  1、配制不同比例的溶液。

  2、用吸管吹,注意用氣要均勻。

  3、用細鐵絲彎成各種形狀的框制造泡泡。(框框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體的)。

  4、想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的花樣越多越好。在這個活動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問題?把它們記錄下來:

  1、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

  2、怎樣才能把泡泡吹的大一些?

  3、怎樣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

  ……

  三、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

  啟發學生思考:為了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會怎么做?介紹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的方法。

  1、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

  為了加深理解和保持記憶,我們可以自己制作信息卡。指導學生看課文中的信息卡,指導學生分析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和怎樣呈現。

  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

  指導研究乒乓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四、如何選擇我們能研究的問題

  1、多提可能通過觀察、實驗、調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

  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

  和生物有關,和物體的運動變化有關,和地球天文有關的知識都是科學知識。

  3、多提不涉及復雜知識的問題。

  4、想辦法把暫時不能研究的問題,轉化成可以研究的問題。

  五、拓展

  依照以上的標準,選一個自己能夠研究的有關吹泡泡的問題。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踐,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級給某些結論提出疑問。

  2、科學知識:知道問題來源于生活,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意識到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同培養學生對某些不對的結論可以大膽懷疑,并通過實驗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的觀察和實踐提出適當的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密封罐養好的小草、紙飛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游戲引入。

  (1)吹塑紙摩擦后帖在黑板上;

  (2)兩個同學撥河比賽(一個較大,一個較小),猜一猜誰會贏,第一局大個子贏,第二局小個子贏----增加阻力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請同學們記錄劃“正”,看誰提的問題最多

  3、“愛提問,是人類好奇天性的一種表現,也是科學探究活動的起點!苯沂菊n題,讀題。

  二、問題從哪里來?

  1、請同學們小結剛才你們是怎么發現問題的?---通過觀察(板書:觀察)

  2、說一說你平時在什么場合發現過哪些問題。

  3、組織科技小制作---玩紙飛機,在小制作中同學們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問題,下面的活動看誰提的問題最多、最有意義。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每人自制一架不同類型的紙飛機。

  (2)每個小組各派一個代表進行放飛機比賽。

  (3)小組長做好記錄,把同學們在玩紙飛機發現的問題記下來。

  (4)組長匯報同學提的問題,評一評誰提的問題最有意義。

  4、統計班級提的問題,誰提的問題最多最有意義,發給“小科學家”榮譽。

  5、小結剛才是怎么提問題----問題來自哪里

  三、總結。

  同學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游戲、科技小制作中,認真觀察,開動腦筋,注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這就是科學。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學著制作一個自轉旋翼,能借助簡單測量工具進行觀察,并提出問題。針對“影響自轉旋翼下落速度的因素”這個事情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重點:

  落實到會使用簡單的測量工具,由定性觀察上升到定量觀察階段。并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繼續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A、教師準備:

  1.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尺(直尺、長卷尺)、秒表。

  2.紙、剪刀、回形針

  B、學生準備:

  比賽用紙、剪刀、回形針、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探探、究究、奇奇、妙妙制訂了一個比賽計劃:

 、賹W會制作自轉旋翼

 、谠囼,找到讓自轉旋翼下降的方法

 、圻x一個下降最慢的作品參加比賽。

  學生按照書上的提示制作自轉旋翼。

  注意事項:紙的大小不能改變。自轉旋翼要能旋轉。

  進行簡單的小組比賽。

  評出每組的第一名。

  二、班級比賽自轉懸翼。

  小組第一名代表小組進行班級比賽,選出班級前三名,教師對前三名的小組進行獎勵。

  有前三名的同學介紹制作經驗。

  三、研究自轉旋翼的下降時間、翅膀大小等特點時,需要搜集實驗數據。光憑感覺是不可能得到準確數據的,測量工具可以幫助我們。

  1.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可能會用到哪些測量工具?怎樣使用這些工具?

  2.教師介紹測量工具。

  總結出自轉懸翼下降慢的原因和制作技巧。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已有材料,針對“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按照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完成指定的任務。

  2.能對自己小組或他人設計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進建議,在制作過程中及完成后進行相應的測試和調整。

  科學態度目標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務,并樂于反思和改進,體驗設計產品的成就感。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體驗科技創造中運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2.體驗工程項目的建成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教學重難點

  重點:設計過山車軌道路線并且根據設計圖拼搭過山車模型。

  難點:制作過程中軌道鋪設及曲線軌道的調整。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塑料積木套件(或鐵架臺和泡沫保溫管)、小球、細繩、軟尺、學生活動手冊。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過山車視頻、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1.引入:(教學提示:出示教材P17各種過山車的圖片。)大家認識這些游樂設施嗎?(預設:它們是過山車。)

  2.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過山車由哪幾部分組成?(預設:軌道、支架和車。)它的軌道有什么特點?(預設:有些地方是直線,有些地方是曲線;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

  3.追問:(教學提示:播放游樂場里過山車運動的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過山車的運動有哪些特點呢?(預設:有時在爬升,有時在滑落;有時做直線運動,有時做曲線運動;在坡度大的地方下滑得快,在坡度小的地方下滑得慢;……)

  4.揭題:過山車看起來可真有趣。今天,我們就來設計和搭建一座自己的“過山車”吧!(板書:我們的“過山車”)

  【設計意圖】由于3年級的學生缺乏乘坐過山車的經歷,因此通過圖片和視頻來豐富學生的直觀認識,同時也為后續設計“過山車”的運動路線做鋪墊。

  探索與研討

  探索一:建造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1.過渡:我們知道過山車的軌道主要由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組成,現在,我們先來嘗試建造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2.演示:出示搭建“過山車”軌道模型的材料,簡單介紹并演示不同材料的作用及拼接方法。

  3.活動:將相關材料分發給小組,指導學生建造一條直線軌道和一條曲線軌道。確認各小組均完成建造以后,收回材料。(教學提示:此環節用時不能太長,使學生對材料及其拼接方式有直觀感受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搭建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讓學生熟悉材料的特性,為后續的設計環節服務。

  探索二:設計“過山車”的軌道路線

  1.過渡:熟悉了我們將使用的建造材料,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設計。讓我們看看設計要求。(教學提示:出示“過山車”的設計要求。)

  2.布置任務:要怎樣設計才能達到這些要求呢?請大家在組內進行研討。

  3.過渡:現在各小組組內都達成了一致意見,接下來,大家去動手實踐吧!

  【設計意圖】明確設計要求,再引導學生組內討論設計方案,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有效的設計活動中來。

  小實踐

  1.設計:出示“過山車”設計圖繪制要求和軌道設計圖范例,指導學生在學生活動手冊上先獨自完成設計,再組內交流,確定其中一份作為小組拼搭“過山車”的設計圖,并對其進行優化。

  2.制作:分發制作材料,提示學生根據設計圖從低到高拼搭。如果拼搭和設計有一定的出入,指導學生適當調整設計。完成制作的小組,分發小球進行測試并指導調整。

  3.評價:根據“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指導學生先完成對“過山車”的組內自評,再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互評。(教學提示:提示學生,測量軌道長度時可以用軟尺直接測量;如果曲線軌道較多,不方便直接用軟尺測量,也可以先用細繩量出軌道長度,再用軟尺測量這段細繩的長度。)

  4.布置任務:大家已經完成了“過山車”的軌道制作,請將“過山車”軌道放置在桌子中央,并將多余的材料整理好后交還至材料箱。(教學提示:若第7、8兩課不安排連上,則要求學生給自己小組的“過山車”軌道貼上標簽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確保軌道不被損壞,可供下節課使用。)

  【設計意圖】此環節將設計、制作和評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時間優化,確保大部分學生能順利完成“過山車”軌道的拼搭和評價。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蝸牛的特點體現在它的運動、身體構造等多方面。

  2、蝸牛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躲進殼內以躲避危險等。

  3、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跡。

  流程與方法

  1、經歷和體驗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流程,并學習使用放大鏡做更細致的觀察。

  2、用簡圖畫出蝸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書介紹的方法飼養蝸牛,做好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研究小動物的興趣,樹立起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地觀察態度,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小動物。

  【學習重點】

  經歷對蝸牛外形、運動、反應等方面的觀察活動。

  【學習難點】

  學生觀察流程中對蝸牛的態度及對觀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學習準備】

  1、分組:2-3只蝸牛、放大鏡、樹枝、繩子、玻璃、飼養槽。

  2、與學生相同的但大一號的材料。

  【學習流程】

  一、課前布置學生捉蝸牛

  1、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蝸牛,捉到蝸牛的地方有什么環境上的特點。

  2、關注:學生捉蝸牛是否傷害蝸牛和其他動植物。

  3、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蝸牛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略的認識。

  二、觀察蝸牛的身體。

  1、組織討論觀察蝸牛的身體的順序,討論紀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流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身體。并在觀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關注:學生在觀察流程中的組織紀律性,學生在觀察流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設計意圖:認識蝸牛的身體結構特點。

  三、觀察蝸牛的運動和反應。

  1、組織學生討論觀察蝸牛運動的方法和記錄的方法。在學生觀察流程中解答學生問題和給與指導。

  2、學生觀察、記錄蝸牛的運動。并在觀察流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問題。

  3、關注:學生在觀察流程中是否用到適度刺激的方法觀察蝸牛的反應,學生在觀察流程中交流和記錄情況。

  4、設計意圖:認識蝸牛運動的特點:靠腹足運動,爬過的地方有粘液,能對刺激做出反應。(被注:觀察蝸牛的身體和觀察蝸牛的運動結合起來在同一時間段內完成)

  四、飼養蝸牛

  1、教師介紹飼養蝸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學生飼養、觀察蝸牛并記錄發現和產生的新問題。

  3、關注:飼養流程中是否堅持觀察、記錄。

  4、設計意圖:在飼養流程中了解更多有關蝸牛的信息。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流程與方法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

  【學習重點】

  經歷觀察蝸牛吃食、休眠、排泄的流程,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學習難點】

  學生表現自我的欲望與傾聽他人意見的沖突。

  【學習準備】

  分組:2-3只餓了的蝸牛,菜葉、蘋果片、餅干、等食物,記錄表。

  【學習流程】

  一、交流飼養蝸牛的經驗和發現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交流飼養蝸牛流程中的發現。

  3、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內容。

  4、關注:匯報情況的真實性,要求匯報的是自己觀察到的而不是聽別人說的或叢書上看到的。

  5、設計意圖:獲取更多的有關蝸牛的信息,初步體會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觀察蝸牛吃食

  1、整理有關蝸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學生設計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實驗。

  3、學生用實驗驗證蝸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師注意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提供信息。

  5、關注:學生設計實驗的多樣性和可行性;學生觀察流程中新問題的提出。

  6、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三、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

  1、指導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學生觀察蝸牛排泄和呼吸。

  3、關注:學生觀察的方法的正確性和學生獲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設計意圖:體會細節觀察對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繼續觀察蝸牛

  1、學生課后繼續飼養蝸牛、并觀察和記錄獲取的信息。

  2、教師注意在學生飼養流程中就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提供信息。

  3、關注:飼養中是否仔細認真的觀察,注意引起飼養和觀察的興趣。

  4、設計意圖:在飼養中獲取更多的有關動物的信息。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的體積多少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比較和測量的;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量筒是一種標準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經歷人類發明量筒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有了標準工具,測量信息的交流才成為可能。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經歷人類發明量筒的過程;對毫升產生的意義有所認識,能較規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認識到測量需標準工具,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材料:

  多媒體課件;3個大小不同裝有水的塑料瓶、量筒、各種容量的容器等。

  給每組的材料:

  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一次性紙杯。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我們先來看一段,(《西游記35被困火焰山》片段)同學們看到,豬八戒實在是太熱了,現在他叫喊著要喝水,唐僧就拿出了三瓶水,(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八戒要拿裝水最多的一瓶,但卻挑不出來,大家能幫他猜出來嗎?

  2、每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擺了三個瓶子,里面裝的水和老師講臺上的都一樣,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猜測一下,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ò鍟n題)

  二、比較水的多少,體驗探究過程。

  1、同意x號瓶中水多的人明顯占優勢,那我們就認定x號瓶中的水最多,這樣可以嗎?那要怎樣才能比較出水的多少呢?大家快想想辦法吧。(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2、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匯報想出的辦法,師根據匯報板書?赡艿姆椒ㄓ校罕雀叩、注射器、互換瓶、比杯數、比重量、漏斗滴、用尺子、刻度杯等(板書)

  4、同學們想出的辦法可真不少,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呢?我們在研究科學問題時,要選擇最簡便,最科學的方法。

  5、小組確定實驗方法,思考所需的實驗材料,明確分工后由實驗員到教師處領取材料。

  6、學生小組實驗,匯報結果。

  (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板書)

  三、比較水多多少,重演量筒發明過程。

  同學們找到了裝水最多的瓶子,到底它比其他兩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們能說出來嗎?

  1、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水多多少呢?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這時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到,教師要引導。

  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教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我們如何測出更精確的數據呢?可提示學生想到刻度線。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學生實踐:自制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并討論問題:測量的結果相同嗎?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什么辦法能使結果統一?

  四、認識使用量筒,建立毫升概念。

  (一)、認識量筒及單位毫升。

  1、師介紹量筒:為了比較精確地知道水的多少,我們就需要使用專門測量液體多少的工具——量筒。

 。ǔ鍪玖客玻┟總小組的實驗桌里面都放著一個量筒,請材料員拿出來,大家仔細觀察它,你發現了什么?(玻璃做的,有刻度,字母ML,還有一個嘴)

  2、介紹毫升:誰知道ML又叫什么?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毫升是液體的體積單位)

  3、提示測量要求:數一數大刻度之間有幾個小刻度?算算每一小刻度是多少毫升?在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多媒體課件出示正確讀數方法)

 。ǘ、使用量筒。

  1、請學生到講臺前用量筒測量講臺上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板書)

  2、孩子們真聰明,知道應該怎么使用量筒了,其他同學想親自量一量嗎?我們來量一量一次性紙杯能裝多少毫升水。

  3、測量后匯報結果。

  五、總結拓展,課后延伸。

  1、同學們,我們能說出一些常見液體的體積嗎?(課件出示醬油、礦泉水、橙汁,估算一下能裝多少毫升)

  2、課后調查:不關緊的水龍頭1分鐘滴幾滴水,1滴水有多少毫升?

  3、算一算:照這樣計算,不關水龍頭1天,1個月會浪費多少水?。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1課,本單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類型的土壤以及保護土壤。本節課《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設計了三個環節,分別是挖土壤、觀察土壤并進行記錄、最后利用幾種方式深度觀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沒有提及腐殖質的概念,也沒有讓學生具體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層時那些物質到底是什么,但根據后一課的內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學生要能觀察到土壤的分層情況并描述,且發現土壤中是有顆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的。本節課雖然在這一單元中處于起始位置,但與后一課的聯系不可忽略。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還處于二年級的水平。但經歷過兩年的科學學習,他們的觀察經驗已經得到了很大的豐富,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讓他們合作觀察一份材料的話,可能會引發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其次,要激發學生觀察的欲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課堂節奏,邏輯也要梳理清晰。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氣、水和顆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等。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觀察土壤,記錄并描述出它們包含的肉眼可見的成分。

  2、能利用紙巾、水、放大鏡等工具來進一步觀察,證明一些不可直接觀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觀察的方法多種多樣。

  科學態度目標

  1、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方式完成科學探究,體會其中的樂趣。

  2、能接納別人的觀點,樂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了解土壤資源,了解人類的活動可能對土壤帶來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多種方法觀察土壤,并能記錄和描述看到的物質。

  難點:知道有些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物質,可以利用間接的辦法證明它們的存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土壤等。

  學生準備:土壤、水、燒杯、紙巾、放大鏡、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老師買了花苗,這里還有個花盆,我還差些什么嗎?

  圖片展示:花苗和空花盆。

  生:土壤。

  2、師:土壤是什么樣的呢?里面有什么?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土壤的成分(板書課題)。

  二、觀察土壤

  1、師:老師這兒有張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東西寫在上面嗎?

  生:每人寫一份,寫在橫線上(不交流)。

  2、師:土壤里真的有這些嗎?你有辦法知道嗎?

  生:挖點土來觀察。

  3、師:老師今天帶了些剛挖的土壤,這里面真的有你們寫的這些物質嗎?

  PPT出示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生:邊觀察邊記錄、保持桌面整潔。

  4、師:那如果觀察的時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我們需要放大鏡來幫助我們觀察。

  5、學生匯報。

  匯報時注意,先說我在土壤中發現了……,這些是我沒有觀察前就猜到的,還有……是我觀察后發現的,另外……是我沒有看到,我猜測土壤里有(或沒有)……

  三、土壤里的水、空氣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顆粒

  1、師:你們在土壤里發現了這么多的物質啊!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氣嗎?

  (植物的生長還需要什么?土壤里有嗎?)

  師:可以摸一摸。

  2、師:你能看到嗎?你有辦法借助其他物體證明它們的存在嗎?

  生:學生在水和空氣的驗證實驗設計單上寫下自己的方法。

  小組交流選出大家認為最滿意的方案進行匯報。

  3、匯報預設。

  師:用紙巾捏一捏,看到什么現象才能說明土壤里有水?

  生:紙巾變得潮濕了、皺了、破了……

  師:那把土壤放進水里要觀察什么?

  生:看有沒有氣泡,如果有氣泡,說明土壤里有空氣。

  4、學生活動。

  學生用紙巾包裹土壤,然后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

  將土壤放入水中觀察。

  匯報自己的發現。

  5、攪拌放入土壤的水。

  師:看來土壤里確實有空氣,那過去了一段時間,那些小氣泡現在還有嗎?它們在哪兒呢?

  生:觀察自己的杯子,發現還有些小氣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師:要是我們攪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氣泡會去哪兒?

  師:真的是這樣嗎?除了小氣泡還可能有什么現象發生?我們來試試吧!試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生:猜測,浮上來……

  生:輕輕攪拌、防止水灑出來、要仔細觀察……

  PPT展示要求:攪拌棒使用1分鐘后收回;邊觀察邊記錄;注意衛生;將發現用便簽紙貼在記錄單上。

  學生實驗:教師及時收回攪拌棒,并引導每組學生觀察水的分層現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

  四、總結

  師:土壤看起來很普通,里面卻含有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們通過哪些辦法發現土壤里有這些成分的呢?(固定句式:今天,我們用……發現土壤里有……)

  生:紙巾、放大鏡、放進水里(攪拌)。

  【板書設計】

  4、土壤的成分

  我們用:

  放大鏡

  紙巾

  放進水里(攪拌)

  發現土壤里有:

  枯樹枝

  水

  空氣

  草根

  小顆粒土壤

  小石頭

  大顆粒土壤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上冊全冊教案01-07

語文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02-22

三年級科學上冊全冊的教學設計12-16

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的全冊教案08-06

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08-27

三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案08-14

語文全冊教案11-03

八年級藝術上冊全冊優秀教案08-14

歷史上冊全冊表格式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