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糧食社會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珍惜糧食社會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珍惜糧食社會中班教案1
設計意圖: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里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結合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我們設計了"愛惜糧食"這一主題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要學習珍惜糧食。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教學PPT。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談話導入的教師提問:你覺得這樣好嗎?為什么?
提問:你們知道我們做飯的大米是從哪里來的?
2、認真看《愛惜糧食》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大米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2)為什么說農民伯伯種糧食很辛苦?
(3)小朋友們今后你會珍惜糧食嗎?
3、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從播種到鋤草、施肥、收割,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曬黑了臉,累彎了腰,兩手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才能收獲糧食,我們要做珍惜糧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費。
4、教師提問:為了節約糧食,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引導幼兒總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熟悉兒歌,鞏固幼兒經驗《愛惜糧食》
香噴噴的.米飯哪里來?
白花花的大米做出來。
白花花的大米哪里來?
金燦燦的稻谷脫出來。
金燦燦的稻谷哪里來?
農民伯伯種出來,一粒稻谷一滴汗,愛惜糧食理應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珍惜糧食社會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和教師的講解理解古詩《憫農》的含義,初步學習古詩。
2.在欣賞、朗誦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古體詩與兒歌的區別。
3.知道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自制古詩圖片1幅。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內容。
教師:圖畫上畫了什么?
教師:畫面上畫的是誰?他在干什么?人們是怎樣干活的?天氣怎么樣?人們在干活的時候感到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背景、人物的動作、表情等,并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對圖片內容的理解。)
2.在理解圖片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欣賞、學習古詩。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圖片的內容。
——幼兒傾聽教師朗誦古詩兩遍,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其意境。
3.引導幼兒圍繞古詩內容進行集體討論,進一步理解古詩。
教師:古詩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了解古詩的名字。)
教師:你聽到古詩里說了什么?這句古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鼓勵幼兒用古詩的句子回答問題,初步感知古詩中的語句。鼓勵幼兒將古詩句子和教師講述的故事內容向匹配,理解古詩每一句詩的大概含義。)
4.幼兒學習跟著教師完整地朗誦古詩2~3遍。
5.教師提問:你對哪一句聽不太懂?教師:農民伯伯種糧食可真辛苦啊!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呢?
【珍惜糧食社會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鬧元宵教案01-05
珍惜糧食杜絕浪費作文01-04
珍惜糧食作文(14篇)12-23
珍惜糧食議論文01-10
關于珍惜糧食的諺語12-09
珍惜糧食建議書12-13
珍惜糧食的廣告語08-14
珍惜糧食作文(合集14篇)12-23
珍惜糧食作文(集錦14篇)12-23
珍惜糧食的作文3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