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

時間:2021-09-24 18:32:51 教案 我要投稿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運用乘法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探究和理解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定標、激趣導入

  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二、揭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

  自學互動

  適時點撥活動一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

  學習任務

  1、針對上面的問題1列出算式,有幾種列法。

  2、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們的計算結果是怎樣的。

  3、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4、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5、乘法結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律嗎?

  7、1這組算式發現了什么?

  2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3用語言表述規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動一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

  學習任務

  1、小組討論乘法的結合律、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各小組展示自己小組記定律的方法。

  3、分別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運算定律的。

  4、討論為什么要學習運算定律。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四、鞏固應用

  在什么時候使用乘法結合律。使用這個運算定律的結果是什么。使用它們的優點是什么。

  怎樣用乘法的結合律計算2532125

  五、測評訓練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3067=30(□□)125840=(□□)□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的運算定律》是一節概念課,由于四年級的學生認知和思維水平還比較低,抽象思維比較弱,對于他們來說規律的理解歷來是教學的難點。

  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尋規律。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應引導學生進行探尋,自己去推論,對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一些,而引導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發現應該盡量多一些。

  在初步認識了28+17=17+28這樣的等式以后,我問:這樣的等式你還能舉些例子嗎?(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接著,我啟發道:這樣的等式有很多,你可以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示。這一開放性問題的出現,學生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的活躍。經過一番合作,學生的探究結果出來了,主要有這樣幾種:甲數+乙數=乙數+甲數;△+○=○+△;a+b=b+a等等。我追問,如果一直這樣說下去,能說完嗎?(學生馬上回答我:不能。)這時我又讓他們用文字敘述這一規律。然后我小結: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定律。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然后指著板書,有學生說叫加法交換律。我追問道:為什么?(生答:因為這是兩個數相加,只交換位置)。

  接著,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探究加法結合律。整個過程教師都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的設計,緊密圍繞并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并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

  2、對加法結合律的教學看法

  在加法結合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延續了加法交換律的教學方式,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得出等式;再給出兩組式子,通過計算得到也能用等于號連接;然后學生自己舉例。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加法結合律的特點:加數位置沒有改變,運算順序改變了,和沒變。這樣的教學顯得順暢,但是新意不夠,學生投入的激情不夠。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教材第14l頁第1~3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四則運算的意義及其應用,進一步掌握四則運算的定律和一些規律,并能應用這些定律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以及簡便算法。通過復習,要進一步加深對四則運算意義的理解,系統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認識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不同點,進一步認識一些運算的規律,并能熟練地應用運算的定律、規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復習四則運算的意義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55+20=75—55=75—20=

  提問:你能說出怎樣的運算叫做加法嗎?(出示加法定義)根據這一組算式中的兩道減法再說一說,什么叫做減法。(出示減法定義)它與加法有什么關系?

  誰再來說一說,什么叫做乘法?(出示乘法定義)根據乘法的意義,它與加法有什么聯系嗎?什么叫做除法?(出示除法定義)它與乘法有什么關系?

  我們已經知道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并且從上面的每組題可以看出,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我們能不能用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四則運算的意義呢?請看期末復習第1題。

  2.四則運算意義的應用。

  (1)請同學們先看第(1)題。誰來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呢?(按照編的題板書)

  提問:這道題為什么是加法應用題?

  誰能根據編出的加法應用題來編兩道減法應用題?(指名學生口頭編題)

  提問:這兩題都是已知加法里的什么數,要求什么數?

  (2)請同學們再看第(2)題。誰來編一道乘法應用題呢?(按照編的題板書)

  提問:這道題為什么是乘法應用題?

  哪位同學能根據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出兩道除法應用題?(指名口頭編題)

  提問:這兩道題都是已知乘法里的什么數,要求什么數?

  同學們已經能根據四則運算的意義來編出相應的應用題,知道了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要用四則運算來解答。為了更好地掌握四則運算的知識,我們現在來回憶一下學過的運算定律。

  三、復習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

  1.整理運算定律。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運算定律?

誰來說一說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怎樣用字母表示?

  (板書:a+b=a+b

  axb=bxa)

  哪位同學能說出這兩個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各是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用字母怎樣表示加法的結合律和乘法的結合律?

  [板書(a+b)+c=a+(b+c)

  (axb)xc=ax(bxc)]

  哪位同學看著這兩個字母式子說說各表示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提問:字母式子(a+b)xc=axc+bxc(板書)表示什么運算定律?你能說出這個式子的意思嗎?它與乘法的結合律不同在哪里?

  說明:乘法結合律只有乘法一種運算,乘法分配律有加法和乘法兩種運算;乘法結合律只通過結合改變運算順序,乘法分配律改變運算順序后是求兩積之和。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我們還學習過哪些運算的規律?(讓學生口答減法性質和除法性質)

  提問:這些運算的定律或規律有什么實際應用?

  2.簡便計算。

  現在請同學們來做第3題。

  (1)指名學生板演第1~3行左邊三道題,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1~3行右邊三道題。

  讓學生依次說出每道題是怎樣做的,老師板書出過程和結果,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注意結合264—198的計算,提問學生:為什么減去200后要加上27)

  (3)指名學生板演第4行的兩道題,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結合提問:

  第1小題連乘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為什么想到把6和4交換位置?

  第2小題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為什么可以應用乘法的分配律?

  (4)誰來說一說,125x48(板書)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板書簡便計算過程)為什么要把48看成8x6的積?

  指出:這里把一個數看成兩個數的積,應用乘法的結合律來計算比較簡便。

  現在請大家來看一看5600÷16,(板書)能不能把哪個數看成兩個數的積,應用運算的規律使計算簡便?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600÷(8x2)

  提問:為什么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

  小結:我們在計算式題時,有時候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地應用運算定律或規律,使計算簡便。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哪些內容?你還能說說四則運算的意義嗎?

你學過的運算定律有哪些?學習這些運算定律有什么作用?

  五、課堂作業做復習第3題最后兩行。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教學難點:如何靈活地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質疑引導獨立思考,類比應用,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律,誰來說一說?

  (說說其意思,或字母表達式)a+b=b+a(a+b)+c=a+(b+c)

  2、用加法交換律,我們可以做什么?(驗算)。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還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看例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為后面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叔叔前四天的旅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后四天的旅程呢?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多媒體出示: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

  第四天城市A→B

  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115千米

  B→C132千米

  C→D118千米

  D→E85千米

  (1)根據上面的條件,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性地將問題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的教學,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問題。

  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3)重點引導學生對最后一個問題(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進行匯報。

  學生可能對括號問題有異議,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加法中為了更清楚地體現運算順序,所以要加小括號。

  既用到了加法交換律,也用到了加法結合律。

  這道題我們運用了加法中的什么運算定律?

  通常在簡便計算中,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同時使用的。

  小結:從剛才的例子中我們知道,在加法計算中,兩個數能湊在整百數,一般用加法運算律,先進行計算,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對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夠靈活的運用,本環節可大膽的放手學生,讓其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練習五第5題,生獨立計算,回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增加學生的成功欲望,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2、練習五第6、7題,生獨立計算,回報交流。

  3、請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使式子運算更簡便.

  365+423+35+77=(365+)+(423+)

  34+242+366+58=(34+)+(+242)

  27+325+75+473=(27+)+(+75)

  489+222+511+178=(489+)+(+178)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提升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定律的應用

  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千米)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注重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質疑。相應地,老師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講清自己的算法,讓其他同學也能明白。

  不足

  在教學中有的同學不能跟上教學思路,在回答問題時表現的似懂非懂,沒能夠及時點撥。

  改進措施

  在今后的教學中注重每個學生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正確、合理、靈活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審題習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計算的樂趣,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正確的運用定律性質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觀察3/10、7.4、8、125、5.4、7/10這六個數,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如學生說出下面的①,則教師就繼續說②;如學生直接說②,則教師就不再說①)

  ①這些數是整數、小數和分數。(評價:觀察得很仔細)

  ②從計算的角度考慮這些數可以干什么?(湊整)

  2、請你根據這六個數編出三道口算題。

  7/10+3/10=7.4-5.4=8125=

  3、對三道口算題再加工,請你繼續計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說點什么?(預設:不能為了湊整,而不顧運算順序,應該按運算順序做。)

  這些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設計意圖:不能為了湊整,而不顧運算順序,為本節課的學習進行鋪墊。)

  二、進行復習

  1、下面我們進行一次計算比賽,時間三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多。可以不按題號順序,有選擇地做。(課前下發答題卡。)

  脫式計算下列各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具有簡算的意識,及審題的習慣)

  2、三分鐘到!誰來說一說,你選擇的是哪些題目?其他同學呢?

  3、思考:你們為什么選擇這些題?(預設:學生如果回答能簡算,則教師接學生的話說:能直接簡算。如學生能說出直接簡算最好)

  4、我沒讓你們簡算,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題能夠直接簡算的?(預設:需要觀察數的特征,符號)簡算的依據是什么?(小組討論)

  板書:觀察數特征符號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的思考,使學生認識到要想判斷一道題能否簡算,要觀察數字的特征及運算符號,運用定律、性質通過湊整達到簡算的目的。)

  5、追問:是不是數字只要能湊整就能簡算呢?不能簡算,根據什么?能簡算根據什么?

  (設計意圖:進一步強化不能簡算的依據是運算順序、簡算的依據是定律和性質。)

  6、現在研究簡算的題目,打開書79頁,自己先獨立填寫,填完后再小組交流。

  名稱用字母表示舉例

  7、集體訂正。

  8、誰來根據字母式子,說說每個運算定律是什么意思?

  師:在進行混合運算時,應用上面的運算定律,常常可以使運算過程變得簡便。

  (引導學生觀察例能不能簡算,它的數據和運算符號有什么特征?簡算時運用了哪個定律?)

  學生觀察、思考后獨立做出,然后集體反饋。

  41/2+41/2

  =4(1/2+1/2)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41

  =4

  三、課堂練習:

  1、我當小法官(正確的計算畫,錯的畫)

  (1)2532125=(254)+(8125)()

  (2)36101-36=36(101-1)()

  (3)2599=25100-25()

  (4)510-35+65=510-(35+65)()

  (5)45(20+2)=4520+2()

  (6)432-(232-68)=432-232-68()

  2、選一選:

  40(8+25)=408+4025,這是用了(),使計算簡便。

  A.乘法交換律

  B.乘法結合律

  C.乘法分配律

  選一選:

  61+72+39+28=(61+39)+(72+28)運用了()。

  A.加法交換律

  B.加法結合律

  C.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選一選:

  56(57)=()

  A.5657

  B.5675C.5657

  3、動動腦筋,你能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嗎?試試看

  (1)12588

  (2)17045+55017

  (1)12588

  方法一:12588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方法二:12588

  =125(811)

  =(1258)11

  =100011

  =11000

  (2)17045+55017

  方法一:17045+55017

  =171045+55017

  =17(1045)+55017

  =17450+55017

  =17(450+550)

  =171000

  =17000

  方法二:17045+55017

  =17045+551017

  =17045+55(1017)

  =17045+55170

  =170(45+55)

  =170100

  =17000

  4、計算下面各題,能簡便的要簡便。

  8.5-(5.6+4.8)1.3

  0.9899

  51/32/52/15

  12(1/4-1/6+3/4)

  4.05-(2.05-0.7)

  3212525

  14.86.3-6.36.5+8.33.7

  16002.5

  2.512.548

  (21-7/8)1/7

  小結:應用運算定律,可以根據算式里數的特點,使一些運算簡便。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幾種不同的算法,所以,在運算前要認真審題,看清算式中各個數的特點,選用一種比較簡便的算法,又對又快地算出這些算式的結果。

  四、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通過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今天你還想說點什么?

  (預設:審題重要,觀察特征、符號,依據定律、性質,湊整達到簡算目的。)

  今天的復習對于以前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或想法?

  四、板書設計:

  觀察數特征符號

  計算下面各題,能簡便的要簡便。

  (1)8.5-(5.6+4.8)1.3

  (2)0.9899

  (3)51/32/52/15

  (4)12(1/4-1/6+3/4)

  (5)4.05-(2.05-0.7)

  (6)3212525

  (7)14.86.3-6.36.5+8.33.7

  (8)16002.5

  (9)2.512.548

  (10)21-7/8)1/7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建立角的概念,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掌握角的符號表示法及讀法;

  2.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使用量角器正確地度量角的度數;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學的樂趣與嚴謹,激發熱愛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能正確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

  教學難點:

  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量角器的正確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學具:直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認識角

  1.復習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射線,請同學們確定一個點,以這個點為端點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射線。

  學生操作后,選學生有代表性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出。

  教師:有什么發現?這些圖形是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這些圖形是角。

  2.認識角

  教師: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圖形是角,這個點就是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就是角的邊。(多媒體展示)

  教師:我們可以用“∠”來表示角。(板書:∠)

  教師:如果給這個角編上序號1,就可以用“∠1”來表示這個角,讀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這個角的名字。

  學生讀“角一”。

  教師:大家認識了“角一”,你又能叫出這個角的名字嗎?

  學生:它叫“角二”。

  教師:“角一”和“角二”誰大?

  教師: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們除了可以觀察和重疊比較外,還可以通過角的度量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教學角的度量

  1.認識量角器

  師:那么怎樣量角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量角的方法。(板書:角的度量)

  師: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數學工具就是量角器,課件展示量角器。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量角器,仔細看一看,能說一說你從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嗎?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個半圓形。

  生2:有內外兩圈刻度。

  師:有兩圈刻度是為了我們量角的方便,知道這些刻度把這個半圓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嗎?

  生:180份。

  師:對,我們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應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課件出示1°,讓學生認識1°,同時顯示外圈數字)。

  課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讓學生觀察。

  師:剛才大家都說有兩圈刻度,請同學們接著觀察你們的量角器,內圈刻度是哪邊開始的?

  生:從右邊開始的。(顯示內圈刻度和數字)

  師:現在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標準的量角器,同學們能找到有0°的刻度線嗎?有幾條?

  生:2條。

  師:這樣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學們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測量角的度數。(分別閃爍)課件展示外刻度和內刻度進行區別。

  師:現在請同學們找到90度的刻度線在哪里?(抽生上展示臺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師:這條標有0°的刻度線叫做0°刻度線。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刻度線,量角時,要把這條刻度線重合在角的一條邊上,并且讓量角器的這個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這叫做“兩重合”。

  師邊講邊演示,要求學生也像這樣做一做。

  師:當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邊重合后,我們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邊是多少度,這個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試一試,量出角的度數。

  生:匯報測量的方法。

  師引導總結出量角的方法:(生說出一點后在多媒體上出示一點)

  (1)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

  (2)0°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

  (3)角的另一邊在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

  3.判斷量角的方法對嗎?課件展示,學生判斷。

  三、即時練習

  1.操作時間,拓展新知

  做活動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兩根紙條,將它們重合在一起,并用圖釘把它們的一端釘起來,這樣我們就做起了一個活動角。師生一起操作

  師:請同學們旋轉其中一根硬紙條,觀察一下角的大小變化。師生一起操作。

  師:從這個實驗中看你們有什么發現?小組交流一下。

  師引導學生說出角的大小與角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板書)。

  2.完成書66頁課堂活動第2題。

  師:現在請同學們利用剛剛學的量角的方法完成書上66頁第2題。

  學生操作,師巡視輔導。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P28/例1(加法交換律)P29/例2(加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

  二、新授

  練習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問題。

  教師巡視,找出課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學生板演。

  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發現特點。

  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算式,總結出:40+56=56+40

  試著再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通過這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學生發現規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教師根據學生的小結,板書。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換律嗎?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總結出:(88+104+96)=88+(104+96)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發現特點。

  學生繼續觀察幾組算式。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過上面的幾組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總結觀察到的規律。

  教師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叫法結合律。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結合律。

  學生根據這兩個運算定律,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鞏固練習:

  P28做一做,P1/4、1

  四、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的加法的運算定律。今天這節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你能把這些運用于以后的學習中嗎?

  五、作業:P31/3

  板書設計:

  加法的運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①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

  =192+96=200+88

  =288(千米)=288(千米)

  ②40+56=56+40(88+104)+96=88+(104+96)

  (學生舉例)(69+172)+28=69+(172+28)

  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155+(145+207)=(155+145)+207

  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

  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a+b=b+a(a+b)+c=a+(b+c)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7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用“綜合--分析法”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2、能結合樹狀算圖理解“綜合--分析法”,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讓學生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綜合--分析法”分析數量關系,掌握分析復合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結合樹狀算圖,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口答:根據問題說出數量關系。

  (1)復印機37分鐘可復印多少張紙?

  生1: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

  (2)實際每月生產多少輛汽車?

  生2: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3)小巧從家到學校走了多少分鐘?

  生3:路程÷速度=時間

  出示課題“應用(二)”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

  出示主題圖和題目

  (1)小丁丁從家到學校要走15分鐘

  示意圖:

  ①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條件?

  ②問: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從已知條件開始想,如果用同樣的速度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多少分鐘?

  出示:小丁丁家到學校的路程是1020米,需要走15分鐘,平均每分鐘走多少米?

  生:1020÷15=68(米/分)

  出示: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多少分鐘?

  師問:把已知條件和要求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你會列式計算嗎?

  生:

  816÷(1020÷15)

  =816÷68

  =12(分鐘)

  答:從學校到少年宮要走12分鐘。

  探究三:

  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少年宮回家要走多少分鐘?

  師問:你會解答嗎?在小組里交流,并列式解答。(先討論,再列式)

  根據學生匯報出示:先匯報分析思考過程,再匯報算式

  340÷(1020÷15)

  =340÷68

  =5(分鐘)

  答:小丁丁用同樣的速度從少年宮回家走5分鐘。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一只成年的大熊貓一周大約要吃140千克的鮮竹,照這樣計算,一只成年的大熊貓一個月大約要吃多少千克的鮮竹?(一個月按31天計算)

  生1:

  140÷7×31

  =20×31

  =620(千克)

  師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2:一只大熊貓每天吃的千克數×天數=一個月吃的千克數

  練習二:

  選擇題:

  (1)復印機5分鐘復印了340張紙,照這樣計算,復印2516張紙需復印多少分鐘?算式是()

  A、2516÷(340÷5)

  B、340÷5×2516

  C、(2516-340)÷5

  問:你是怎么想的?選B或C問題可怎么改?

  生1:我選(A)我是從問題想的。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2)奶牛場每天生產牛奶2100升,如果每升牛奶可以賣3元,8月份生產的牛奶全部賣出后總共可以收入多少元?算式是()

  A、2100÷3×31

  B、2100×3÷31

  C、2100×3×31

  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選(C)。我是從問題想的

  單價×數量=總價

  練習三:

  根據條件提問題,并列式。

  一輛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從甲地出發行了4小時后,離乙地還有135千米。

  師:可以提出哪些問題呢?

  生1: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45×4+135

  生2: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共需幾小時

135÷45+4

  師:這樣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解答應用題先審清題意,然后可以從條件出發,也可以從問題出發,還可以把條件和問題結合起來思考。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8

  學習目標

  1、會運用乘法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難點探究和理解結合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學具準備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激趣定標

  一、激趣導入

  主題圖引入(觀察主題圖,根據條件提出問題。)

  (1)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二、揭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

  自學互動

  適時點撥

  活動一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

  學習任務

  1、針對上面的問題1列出算式,有幾種列法。

  2、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們的計算結果是怎樣的。

  3、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4、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5、乘法結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據前面的加法結合律的方法,你們能試著自己學習乘法中的另一個規律嗎?

  7、1這組算式發現了什么?

  2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3用語言表述規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活動二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

  學習任務

  1、小組討論乘法的結合律、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2、各小組展示自己小組記定律的方法。

  3、分別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運算定律的。

  4、討論為什么要學習運算定律。

  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鞏固應用

  在什么時候使用乘法結合律。使用這個運算定律的結果是什么。使用它們的優點是什么。

  怎樣用乘法的結合律計算25×32×125

  測評訓練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30×6×7=30×(□×□)125×8×40=(□×□)×□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P30/例3(加法運算定律的運用)

  【教學目標】

  ●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回憶上節課學習的關于加法的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

  第四天城市AB

  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115千米

  BC132千米

  CD118千米

  DE85千米

  根據上面的條件,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性地將問題板書。

  請你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綜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問題。

  匯報自己的答案,并說明理由。

  重點引導學生對最后一個問題(按照計劃,李叔叔在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進行匯報。

  學生可能對括號問題有異議

  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加法中為了更清楚地體現運算順序,所以要加小括號。

  既用到了加法交換律,也用到了加法結合律。

  這道題我們運用了加法中的什么運算定律?

  通常在簡便計算中,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是同時使用的。

  三、鞏固練習

  P30/做一做

  四、小結

  學生匯報學習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0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知道加法結合律、乘法結合律的內容和字母表達式。

  2.會運用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3.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愛心”的思想教育。

  2.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的內容和字母表達式。

  會運用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的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3.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以最快的速度求出下列各組數的和。

  (1)32、40、68

  (2)700、500、300

  (3)1000、1500、8500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算出答案?

  生1:我把32和68先加起來,是100,然后加68。

  生2:我把700和300先加起來,是1000,然后加500。

  生3:我把1500和8500先加起來,是10000,然后加1000。

  2.師:當三個數相加時,其中的兩個數相加能湊成整十、整百、整千或整萬數,計算就能簡便。剛才的計算中都運用了一種運算定律,這節課我們在學習新的運算定律。

  3.出示課題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

  1、師問:截止1月11上午,共賣出多少罐果汁?怎樣計算?

  生1:463+455+545生2:463+455+545

  =(463+455)+545=463+(455+545)

  =918+545=463+1000

  =1463=1463

  師讓學生比較后問: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生1:兩個算式的結果是相同的。

  生2:我覺得第二種較好。

  2、師: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什么結論呢?

  463+455+545=(463+455)+545=463+(455+545)

  師:誰還能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呢?

  生1:6+7+3=(6+7)+3=6+(7+3)

  生2:……

  3、出示:

  填空27+36+6427+36+64

  =(27+36)+64=27+(36+64)

  =63+64=27+100

  =127=127

  (□+□)+64=27+(□+□)

  4、概括結論:

  師:黑板上的這么多的例子,你發現了什么呢?請你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

  (上面兩道是幾個數相加?分別是哪兩個數相加?結果怎樣?)

  得到: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

  師: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揭示課題:加法結合律)

  5、字母表示

  1)如果a=5、b=4、c=6,該如何表示?

  2)用自己的算式來表示加法結合律

  3)師:一般我們分別用字母a、b、c表示三個加數,那么加法結合律用字母該如何表示?

  板書:a+b+c=(a+b)+c=a+(b+c)

  6、練一練:

  (33+16)+84=□+(16+□)生1:填33、84

  (168+24)+76=□+(□+□)生2:填168、24、76

  (25+□)+72=□+(28+72)生3:填25、28

  (a+□)+c=a+(b+□)生4:填b、c

  師:右邊圓括號里的和是多少?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用處

  探究二:

  1、講解例題(出示投影)

  出示:小胖的爸爸買了3大箱果汁,每箱18罐,每罐4元,一共付多少錢?問:你是怎樣算的?

  生1:

  第一種:

  3×18×4是怎樣想的?

  =(3×18)×4“3×18”表示什么?

  =54×4再乘4表示什么?

  =216(元)

  生2:

  第二種:

  3×18×4

  =3×(18×4)18×4“表示什么?

  =3×72“3×72”表示什么?

  =216(元)

  師:請學生分別讀一下兩個算式,因為這兩個算式計算結果相等,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算式用等號師板書:

  3×18×4

  =(3×18)×4

  =3×(18×4)

  2、初步練習,比較歸納:

  1)出示:

  26×8×12526×8×125

  =(26×8)×125=26×(8×125)

  =208×125=26×1000

  =26000=26000

  師:請左邊的小朋友按照運算順序算算左邊的題,右邊的小朋友按照運算順序算算右邊的題。看看誰算得快!

  生反饋:

  師問:為什么右邊的同學算得都比較快呢?

  兩種算法得到的答案都是26000,所以也可以用等式表示出來,誰來說說看!

  生1:因為8×125=1000,所以把它們放在一起先乘了。

  板書:

  26×8×125

  =(26×8)×125

  =26×(8×125)

  2)師:像黑板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誰能再來舉一些例子呢?

  學生舉例:

  □×□×□

  =(□×□)×□

  =□×(□×□)

  3)師:觀察一下,黑板上的這些例子都有什么相同點?小組討論一下。

  得到: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乘法結合律。

  (出示課題:乘法的結合律)

  字母表示

  師:如果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個數,那么乘法結合律用字母可以怎樣表示?

  板書:(a×b)×c=a×(b×c)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36×71×26=(____×_____)×26

  57×95×83=57×(____×____)

  ●×▲×★=___×(▲×__)=(___×▲)×____

  問:你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比較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說說自己的發現。

  師生共同小結:結合律是三個數相加、相乘的規律,即可以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也可以把后兩個數先相加(乘),和(積)不變。

  練習二:

  連線:

  a×(b×c)24+(42+58)

  76+18+2276+(18+22)

  42+24+5867×(125×8)

  67×125)×8(a×b)×c

  練習三

  運用運算定律填空

  1)34+25+66=___+(___+____)

  2)56+72+44=___+(___+____)

  3)25×78×40=(____×____)×78

  4)75×8×2×125=(____×____)×(____×____)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

  (a+b)+c=a+(b+c)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a×b)×c=a×(b×c)

  課后習題

  五、回家作業

  作業:練習冊P/46~47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能熟練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答: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①46+()=75+()

  ②()+38=()+59

  ③24+19=()+()

  ④a+57=()+()

  (1)求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

  (2)根據每組第一個算式直接說出第二個算式的結果。

  ①632+85=71785+632=()

  ②304+215=519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①140+250=260+130

  ②20+70+30=70+30+20

  ③260+450=460+250

  ④a+400=400+a

  通過上面的幾道題,你們能小結一下我們都復習了什么內容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學生小結。

  練習本獨立完成:

  (1)一列火車從北京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場多少千米?

  (2)玉門縣要修一條公路,已經修了400千米,還有260千米沒有修,這條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畫出線段圖。

  (2)列式計算。

  比較兩題在應用運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較重視學生明確,第1題只應用了加法結合律,而第2題先用加法交換律把75和480交換位置,再應用加法結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計算簡便。

  師生共同訂正。(簡單說明線段圖應該怎樣畫,做簡要規范。)

  (3)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的數。

  ①369+258+147=369+(□+147)

  ②(23+47)+56=23+(□+□)

  ③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結合律?

  ①a+(20+9)=(a+20)+9

  ②15+(7+b)=(20+2)+b

  ③(10+20)+30+40=10+(20+30)+40

  (5)用簡便方法計算:

  ①91+89+1178+46+154

  ②168+250+3285+41+15+59

  計算:480+325+75、325+480+75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教材第64頁例3,“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三第4~8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初步理解和學會應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并能用簡便算法正確計算一些可以進行簡便計算的加法算式,培養學生采用合理、靈活的方法進行加法計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下面各數再加多少100?(口答)

  1824374553667289

  學生一邊口答,老師一邊在各數下板書出另一個數。

  提問:每組兩個數個位上和十位上的和各是多少?兩個數相加的和是多少?

  指出:如果兩個數個位上數的和是10,十位上數的和是9,就正好湊成100。

  2.什么叫做加法的交換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嗎?(板書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換律)

  3.什么叫做加法的結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嗎?(板書字母表示的加法結合律)

  4.引入新課。

  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今天,我們就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學習簡便計算。(板書課題)通過學習,同學們要弄清應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能用簡便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

  (2)教學第(1)題。

  板書出算式。

  提問:這里三個數連加,哪兩個數可以先湊成整百數?這道題怎樣算比較簡便?為什么?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說明可以這樣想:137和63可以湊成200,應用加法的結合律先把這兩個數加起來。

  簡便計算的過程應該怎樣寫?(學生口答,老師板書,注意強調先把后兩個數相加時要加小括號)

  追問:這里的計算是怎樣想的.?

  指出:這道連加題按順序算要用筆算,現在應用加法結合律,把能湊成整百的數先加起來,再加另一個數只要用口算,這種方法就比較簡便。

  (3)教學第(2)題。

  板書出算式。

  我們繼續用能湊成整百的數先加的方法來看第(2)題。

  提問:這道題里哪兩個數正好湊成整百數?怎樣算比較簡便?為什么?

  要先算118加182,應先把它們的位置怎么樣?[板書:=118+(182+159)]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接下來怎樣算才比較簡便?[板書:=(118+182)+159]這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誰來說一說,這樣計算是怎樣想的?結果是多少?(板書得數)

  小結:從例3可以看出,如果在加法里有兩個數正好湊成整百(整千、整十)的數,一般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把能湊成整百(整千、整十)的數先加,再與其他的數相加,這樣算比較簡便。

  2.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提問:第1小題怎樣算比較簡便?可以怎樣想?

  第2小題怎樣算比較簡便?可以怎樣想?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用的是什么運算定律。

  (2)提問: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時,一般先把哪兩個數相加?

  (評析:這里的提問是為了揭示加法里簡便算法的一種規律,便于學生掌握方法。)

  3.進一步研究加法結合律的應用。

  (1)過去口算57+28是怎樣算的?

  板書:57+28

  =57+(20+8)

  =(57+20)+8

  =85

  提問:以前學過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加法,實際上是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是怎樣應用的?

  (2)教學“試一試”。

  我們過去學過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口算,實際上應用了加法結合律:把一個加數看成是整十數與一位數相加的和,再應用加法結合律,先加幾十,再加幾。現在,請大家按照這樣的方法,試著應用加法結合律口算157+104。(板書:157+104)

  提問:怎樣應用加法的結合律來口算?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試做,老師巡視輔導。學生口答口算過程,教師板書。

  提問:這道題口算是怎樣想的?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小結: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數又比一個整百數稍大一點時,可以把它看成是幾百與幾的和,應用加法結合律,先加幾百,再加幾,這樣可以用口算,比較簡便。

  4.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2題。

  第1小題哪個數接近整百數?第2小題呢?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

  (2)提問:這兩道加法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當一個加數接近整百數又稍大一點時,可以怎樣口算?

  三、課堂練習

  1.練習十三第4題。

  (1)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練習,每組一道題。

  集體訂正。

  (2)提問:每一組里第二個算式與第一個算式比較,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不同在哪里?對照第一個算式,第二個算式實際上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哪個算式計算比較簡便?

  指出:這里的加法簡便計算,就是應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把能湊成整百的兩個數先加起來,再接著計算。

  2.練習十三第5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說一說各題里要把哪兩個數先加使計算比較簡便,這樣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3.練習十三第6題第一行。

  指名學生口算得數,說說是怎樣想的。

  指出:一個加數如果接近整百數又稍大一點,可以用口算,方法是先加整百數,再加幾。

  說明:用簡便方法計算,以后熟練了可以直接口算寫出得數。但現在還是要一步一步根據運算定律,把過程寫出來。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三第5題,第6題第二行。

  家庭作業:練習十三第7、8題。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3

  一、創設情境

  1.引入談話。

  在我們班里,有多少同學會騎車?你最遠騎到什么地方?

  騎車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這不,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騎車旅行呢!

  (多媒體演示:李叔叔騎車旅行的場景。)

  2.獲得信息。

  問:從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隨著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從左往右展示線段圖,出現大括號與問題:

  3.解決問題。

  問:能列式計算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規律

  1.加法交換律。

  (1)解決例1的問題。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多媒體展示:從右往左再現線段圖。

  問:兩個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數怎樣?○里填什么符號?

  40+56○56+40,

  (2)你能照樣子再舉幾個例子嗎?

  (3)從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規律?請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來。

  (4)反饋交流。

  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5)揭示定律。

  問:①知道這條規律叫什么嗎?

  ②把加數換成其他任意的數,交換律還成立嗎?

  ③怎樣表示任意兩數相加,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呢?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好嗎?(同桌輕聲交流。)

  ④交流反饋,然后看書:看看課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⑤根據加法交換律對口令。

  師: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課本第28頁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65=+35

  2.加法結合律。

  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后出現。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現什么?(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88+104+96

  =192+96

  =288

  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兩個加數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揭示規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②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三、練習鞏固

  1.指出下面哪幾道題運用了加法運算定律,分別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1)驗算:(運用了加法交換律)

  (2)用湊十法7+9=6+(1+9)(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3)~(7)為教材練習五第4題(略)。

  2.連一連。

  83+31564+(73+37)

  87+42+58315+83

  (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組連線的依據是什么?

  四、小結

  1.今天我們發現了哪些數學規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現、歸納的?

  3.對于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的應用,我們已經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課后作業

  完成課本練習五第1題、第3題。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編排特點

  1.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相對集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將有關運算定律的知識集中于一個單元,加以系統編排,便于學生感悟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與區別,有利于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構建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2.從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運算定律,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

  本單元教材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不再僅僅給出一些數值計算的實例,讓學生通過計算,發現規律,而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體會運算定律的現實背景。這樣便于學生依托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比較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運算定律。同時,教材在練習中還安排了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借助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和認識運算定律。

  3.重視簡便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的第三小節,改變了以往簡便計算以介紹算法技巧為主的傾向,著力引導學生將簡便計算應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注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這對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具體編排

  1.加法運算定律。

  (1)主題圖。

  旅行途中記錄行程的情景。考慮到學生對自行車上的記錄儀表比較陌生,所以畫了一個儀表表面的放大圖,并讓小精靈做提示性介紹。

  (2)例1。

  在主題圖的基礎上提出了要解決的問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

  (3)例2。

  加法結合律。理解了題意,并搞清了條件和問題之后,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列出算式計算。接著,還可讓學生觀察比較教材提供的另兩組算式,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出像例2這樣的例子,再觀察、比較。

  (4)例3。

  讓學生將前面所學的兩條加法運算定律,綜合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計算中。

  2.乘法運算定律。

  (1)主題圖。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看主題圖,說說圖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學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說,也可以把圖中的兩段說明文字復述一遍。再根據這些信息引導學生發現可解決的一些問題。

  (2)例1。

  讓學生自己發現乘法交換律。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換律。進一步,可讓學生在主題圖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換律解決的其他問題,并列出算式。

  (3)例2。

  從解決這個問題的兩種算法中,得到乘法結合律的一個實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得出乘法結合律。小結時,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小精靈提出的問題: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發現了什么?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明確:交換律是兩數相加、相乘的規律,即交換加(因)數的位置,和(積)不變;結合律是三數相加、相乘的規律,即可以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先相加(乘),和(積)不變。在這一活動中,應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自己的發現。

  (4)例3。

  通過比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小結時,教師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最大區別,在于乘法分配律是乘、加這兩種運算之間的一個規律,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只是乘法一種運算內部的規律。

  3.簡便計算

  (1)例1。

  討論連續減去兩個數的幾種常用算法。教材展示了三種算法,同時以小精靈提問的方式給出兩個問題:他們都是怎樣計算的?你喜歡哪種方法?顯然,前一個問題是讓學生思考、理解三種算法的計算過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方法的特點,思考它們的適用范圍。

  (2)例2。

  畫面是書店的一角,題中包含兩個需要綜合應用加減計算的實踐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策略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3)例3。

  討論可用連除計算解答的實際問題。教材給出了兩種解法,引導學生思考兩種解法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過小精靈的提示比較兩種算法,說出其中的運算規律。

  (4)例4。

  以王老師買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為題材,提出了三個問題。整個例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例4的三個問題,可以一次給出,或依次給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圖和四個已知條件,讓學生說說一打裝是什么意思,然后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5)例5。

  教材介紹了按月計算、按周計算的兩種思路,以及相應的列式計算過程。在按月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過小精靈,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學交流。最后讓學生根據例題的內容,繼續提出其他問題,作為練習題。

  四、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習的遷移。

  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學生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對加法和乘法的一些運算規律已經有所了解,這是搞好本單元教學的有利條件。在此基礎上,本單元的教學應著重幫助學生把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升為規律性的理性認識。

  2.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如前分析,本單元教材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關注數學的現實背景,從社會生活中來,到社會生活中去,體現了數學教學回歸社會、回歸生活的愿望。因此,領會教材的這一意圖,用好教材,借助數學知識的現實原型,可以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運算定律,構建個性化的知識意義。進而,憑借知識意義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學運算定律的運用。

  3.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定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運算定律的運用也為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質疑。相應地,教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當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講清自己的算法,讓其他同學也能明白。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

  教材P19練習五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根據題目的特征,靈活的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算,提高學生應用乘法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課本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校對。

  (二)揭示課題。

  上面這組口算25400、425等題目,你認為這些題目還在哪一類計算題中經常出現?學生回答后引出課題應用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計算練習。通過本節課的練習,要進一步搞清三個運算定律的意義,并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

  (三)分類練習

  1、回憶乘法運算定律的意義。

  乘法運算定律有哪些?用文字敘述并用字母表示,回答后

  完成書本第二題。

  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批改,教師巡回檢查。

  2、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1)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簡便計算。

  書本第3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先觀察,提問:這組題目的簡便計算要應用什么定律?把

  怎樣的數結合在一起計算比較簡便?中間兩題該怎么辦?學生回答后,同桌合作。

  (2)應用乘法分配律為主的簡便計算。

  書本第4題,用簡便方法計算。

  觀察,根據題目的不同特征,你能把第4題分成不同的幾

  類?學生回答,教師板演。同時說明應用什么運算定律進行簡算。特別強調4(2530)不要與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的題目相混淆,教師補充一道對比題:4(25+30)。

  接著由學生按分類的順序進行計算,完成快的同學自批后再列舉同一類中不同形式的題目。

  全部學生完成后校對,同時請編題的同學匯報。如;

  第一類:24125第二類:9956

  第三類:125(8+10)第四類:19956+56

  每類中各選擇1道典的題目,由學生完成。

  3、綜合練習

  (1)課本第5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先觀察、質疑:上面6個題目中你對哪些題目的解法還有

  疑問?同學之間相互質疑、釋疑,教師適當引導。然后計算各題。全部學生完成后校對。

  (2)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333774+113666999999+999

  學生根據板演講解思路與理由。教師反饋出示1442+1458,思考:把這題改編成第1題的形式。(2821+1458或1442+7116)

  4、應用題。課本第6題。

  (四)總結

  (一)作業《作業本》[15]

【滬教版四年級上冊《運算定律》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滬教版 觀潮教學設計09-27

《加法運算定律》運算定律課件05-14

《乘法運算定律》運算定律PPT課件05-12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14

乘法運算定律說課稿11-07

滬教版第七冊課文原文《觀潮》12-14

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1,時,分,秒,▏滬教版01-14

滬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真正的憤怒》教案01-17

滬教版語文二上《大海那邊》教學設計12-16

滬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小海馬》課后反思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