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聯系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的加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圓片5個。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復習舊知
游戲:我們先來做一個填數搶答游戲,看誰做得又對又快。(5的分與合)?
師:你們對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用分與合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二、創設情境、教學新知
1.教學例題圖。
(1)觀察圖意。
師:學校歡慶十一國慶節,校園里一群小朋友也為此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們去瞧瞧他們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
師:你描述得很準確。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生:我看見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花園里澆花。
師:你說得很完整。
咱們接著看(出示圖:又來了2個小朋友),現在呢?
生: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誰還會說?
生: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誰能把這2句話連起來說一說?說得既清楚又簡潔。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小朋友。
師:他說的對嗎?再請一個小朋友說一說。
你會說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2)認識加法
師: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個小朋友。
師:你能把剛才大家說的連起來說一說嗎?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一共有5個。
請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誰能大聲響亮地說清楚?
生:校園里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來了2個。一共有5個。
師: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個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經知道用算式來表示,真不錯。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
師:你知道這是一道什么算式嗎?(加法算式,出示課題)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加號,橫平豎直)(請小朋友先說一說)老師做一個動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來)
教師板書(3+2=5加號)
這個算式你會讀嗎?(學生讀、齊讀)
(3)理解算法
提問: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來有3個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來了2個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個小朋友)
那誰來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來是5,誰來說一說?反復請學生說,同桌說3+2=5表示的含義。
師:你怎么知道得數是5?
生:3和2合成5。
講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來,一共是5。
2.教學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你們非常熟悉的兒童樂園。出示情境圖
你能看懂圖的意思嗎?兒童樂園里有?又來了?會說嗎?自己小聲說一說。
師:誰來把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
生:兒童樂園里有1個女孩在玩蕩秋千,又來了2個男孩。
師:你能提一個問題嗎?
生:現在有幾個人?
師:要求現在一共有幾個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計算?(加法)你會算嗎?
指名說,教師板書。翻開課本第40頁,找到這幅圖,自己在課本上填上得數。填完的小朋友輕聲地將算式讀一讀。
師:得數是3,你是怎樣想的?(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問:那1+2=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來是3。)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知道把2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鞏固、拓展思維
1.擺一擺,說一說。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擺圓片游戲吧!(動手操作)拿出5個圓片。
請學生上臺來擺。我來說,你來擺,邊擺邊說。
(1)左邊擺2個,右邊擺3個。一共有幾個呢?誰來報算式?
(2)左邊擺4個,右邊擺1個。一共有幾個呢?算式是?
老師這還有2道算式,你能照樣子邊擺邊說嗎?左邊有?右邊有?一共有?
(學生口報,教師板書)
2.說一說,填一填。
師:瞧!可愛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圖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誰來說圖意?你會列式嗎?(把得數填在書上)
我這還有2幅圖畫,你能看懂圖意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指名說。
你會列算式嗎?在書上完成算式。
(請學生說圖意、報算式)
追問: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來是5)
(2)我們再來仔細觀察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老師讀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個,又多一個。
生2:加號后面的數都是1。
生3:加號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得數越來越大。
小結:一個數加1后,得數比原來這個數多1。
講述:剛才我們看圖寫算式,現在沒圖,你會算嗎?
3.算一算,寫一寫。
直接報得數。
2+1=3和1+2=3觀察這2道算式中的數。哪里是一樣的?有沒有不一樣呢?
生1:我想到3的分與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號前后交換了位置,得數不變。(加交換的手勢)
師:通過幾個小朋友的觀察,我們知道了加號前后交換了位置,得數不變。(他們的位置不一樣,交換了,得數呢?都是3。)
師: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連一連。
講述:瞧!一個綠色的身影正在忙碌著,他是誰呢?(出示一張郵遞員投信的照片)原來是郵遞員叔叔,他在為四面八方的人們送信呢,我們去幫幫他,好嗎?
師:怎樣把信準確送進郵箱?誰知道?你能用這樣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郵箱里嗎?自己連一連。
(發信封,請手上有信的郵遞員,把信準確地送到上面的郵箱里)自覺排隊。
聽同學報算式,檢查自己的連線對不對。學生匯報,開火車。
師:瞧!這些郵遞員的信送的對嗎?(這些都是合格的郵遞員,不簡單,他們能把信準確地送進郵箱。)
講述:只是看起來有點亂,請小朋友們動動腦。把他們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嗎?(學生排)
師: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的,是什么順序?
生:加號前面的數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按數的大小)。
(這個小朋友真能干,他這種排法就能一個不漏地把得數是2、3、4、5的算式記清楚,思維真靈活)
四、拓展延伸
1.這個算式中括號里填什么數,會嗎?你能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都報出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5
講述:他是按照從小到大的有序地報一報,我們還可以從大到小地排。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還記得我們學習分與合的時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講述:像這樣根據數的分與合一組一組地報,也能找到得數是5的算式。
2.()+()< 5
同桌互相說一說。(學生報一道,教師翻一道。)
師:這些算式得數小于5,也就是我們剛剛找到的得數是2、3、4的算式。瞧!我們現在又可以把得數在5以內的算式分成兩類。一類是得數小于5的算式,另一類得數是5的算式。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了新符號,會讀會說加法算式,我們以后會學習更多的知識,同學們會有更多的收獲。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2
一、教材來源
“5以內的加法”是大班上學期學習的數學內容之一。我們知道,數學活動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一門培養和鍛煉人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而幼兒數學教育向幼兒進行的是一種啟蒙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新《綱要》中強調“應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學,形成數學意識”。也正因為數學本身所具有的邏輯性,導致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我這次選取的這個內容是“5以內加法”的復習課,這個復習課不能重復第一課時的做法,那樣,別說幼兒會提不起興趣,老師也會覺得厭煩,因此,我設計了有趣的闖關游戲——對暗號、打老鼠、找朋友,將一系列的游戲貫穿于第二課時的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只有通過了一關關的游戲,最后才能得到禮物。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只有游戲中的幼兒才能充分地與同伴及材料互動,才能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從而促進其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目標定位
這個活動的目標我是這樣定位的:
1、復習5以內的加法,能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本來的初衷是“復習5以內的加減法”,但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幼兒有加減混淆的現象,為了照顧到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經過與大班老師討論之后決定降低難度,改為“復習5以內的加法”。目標的調整是為了更有利于幼兒的發展。從這次的活動可以看出,目標難度降低后,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目標1實現得較好的,多數幼兒都能對5以內加法進行迅速運算,但目標2就完成得比較欠缺,游戲中的幼兒容易興奮,較難控制,再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游戲秩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一方面這學期大班幼兒數較多,另一方面我本身不是大班的老師,借班上課容易失控,因此在活動中就出現了孩子過度興奮的狀態,顯然,目標2是我把握比較不好的地方。
為了讓游戲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來參與到活動中,我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數字卡片、提示信、老鼠玩具、紙團、鉆圈、小禮物等,此外,富有挑戰性的游戲還要求幼兒有相關的知識準備,如: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5以內的加法
三、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為了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概念,我采用了游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說:游戲就像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咽的“苦藥”吞咽下去。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主動積極、自愿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以飽滿的情緒、適時的指導把游戲貫穿于活動的始終,通過游戲的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進一步使幼兒加深和鞏固對5以內加法的運算。幼兒在攻破難關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種教學方法契合了《綱要》中關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觀念。此外,我還采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根據《綱要》精神:數學教育要“引導幼兒建構初步的數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大班幼兒處于學前晚期,學習能力顯著增強,游戲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挑戰性的游戲中,促進了幼兒對5以內加法的理解。豐富的游戲帶動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我采用由易到難,環環相扣的方式組織本次活動:
1、通過闖第一關“對暗號”,復習5以內數的組成
以帶幼兒到“數學城堡”玩的形式引入活動,讓幼兒根據車票上算式得數找到停車位后準備進入城堡,卻發現城堡門怎么打不開,這時有一封神秘信出現了,信的內容是:想進城堡就要闖關,第一關是對暗號,暗號是什么?老師說一個數,幼兒說一個數,老師和小朋友說的這兩個數合起來必須是卡片上的數字(2、3、4、5),闖關成功后每人各得一個闖關小獎勵,更激發了幼兒繼續闖關的信心。
2、通過闖第二關“打老鼠”,復習5以內的加法
皮亞杰在認知學說中提出“幼兒在游戲中擴大認識,形成概念,思維變得靈活,能用實物、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周圍世界,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游戲由淺入深,幼兒闖過第一關后,根據城堡主人的提示,找到第二封闖關信,信的內容是:請小朋友幫忙打老鼠,算車票算式得數找到相應號數的老鼠將其擊倒,這個游戲是活動的重要環節,它讓幼兒要迅速算出得數并找到號數,游戲的難度加大了,趣味性也更濃厚了,好奇、多動是幼兒的特點,這一環節的游戲使幼兒的情緒高漲,活動的自主性、積極性明顯增強。
3、通過第三關“找朋友”,不僅促進思維的發展,還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
引導幼兒迅速運算算式,并找到得數與其一樣的一個好朋友,是本次活動的難點,不僅要算出自己手上的算式,還要看看哪個好朋友的得數是和自己一樣的,發現得數不一樣的,要再去尋找好朋友,找到好朋友還要大聲報出算式,并一起鉆圈過關,游戲由易到難,很好地帶動了生生互動。
4、幼兒在尋找小禮物中鞏固5以內的加法
最后,通過數出得了三個闖關小獎勵,接下來,就是尋找小禮物了,尋找小禮物的歡快氣氛使本次數學活動達到新的高潮,一聽到有小禮物幼兒的積極性都很高,使得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五、實施效果分析
經過第一次試教后,我們對一些地方進行了修改,試教時我們沒有箭頭提示,只有兩排小腳印,兩封信。讓幼兒沿著小腳印走找到那兩封提示信,但是,試教時發現,前面的孩子已經走完腳印找到那封信了,后面的孩子還在走,這就導致了只有前面孩子才體驗到了找到信的快樂,而且這封信都是在爭搶中才拿到老師手上,大家都想讓老師知道這封信是自己先找到的。當時就覺得,有什么方法能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經過討論之后,就決定取消小腳印,改為箭頭指示出方向,而且箭頭是指向多個方向,讓孩子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每個方向都去試一試,到底往哪個方向走才能找到信呢?更奇怪的是孩子們找到的信不止一封,有很多封,那是每封信都有字嗎?哦,原來其中只有一封信有給出提示,通過放多封信,放開手讓孩子們都去尋找,使得每個孩子都有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且同時出現了這么多封信,真奇怪,怎么回事?剛才城堡主人不是說只有一封信嗎?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其實,整個活動下來,我自己總覺得孩子好像過度興奮,也因為空間限制,本來一個個的環節都應該事先設置好,有一種神秘感,但因為空間有限,只好采用一關結束再重新設置一關的形式,因而配班老師在布置時孩子都發現了,所以才導致孩子還沒聽清楚老師的交代就急急地進入下一個環節,這是自己始終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活動中還應多加反思和改進。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3
【教案準備】
1、紅氣球3個,藍氣球2個;
2、男娃娃4個,女娃娃1個;
3、各種圖片每人一張。
【教案過程】
一、老師示范。
1、老師拿出紅氣球3只,說:“小朋友,你們看我手上有多少個氣球啊?”(答:3個)
“剛剛我又買2只蘭色氣球,現在我一共有幾個氣球啊?”(答:5個)
“你們真聰明,那么現在有誰可以照著我說的樣子說一遍?”(指導幼兒模仿老師的敘述,初步學習描述應用題。)
2、老師再拿出4個男娃娃說:“我這里有4個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個女娃娃,那你們知道我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娃娃嗎?”(請小朋友回答,表揚答的好的,鼓勵答的不好的。)
“剛剛幾位小朋友已經學著我的樣字說了一遍,現在還有誰想試一試的?看看誰編的最有趣?”(指導鼓勵幼兒編題,肯定幼兒編的好。)
提出新要求:“剛剛你們都編的很好,可是現在呀,我們編題的小朋友不要告訴別的小朋友你有多少個娃娃,考考他們,好嗎?”(老師示范一次。)
3、每個幼兒都發一張圖片,讓幼兒根據內容編應用題。“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圖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個,想想應該怎樣提出問題,每人編一道加法題考考旁邊的小朋友。(老師巡視,檢查幼兒是否學會,糾正錯誤的,鼓勵正確的。)
教案反思:
在活動中我采用掛圖作為教具,在此過程中還進行多重游戲亦配合這次教學活動,所以幼兒很容易產生興趣。而且整個活動都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所以整個活動幼兒都精神飽滿,而且也充分的體現了綱要的精神————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編5以內口頭加法數學應用題,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以內加法應用題的自編,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體會到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于樂。
我發現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動中試著讓幼兒自己創編應用題,細節方面處理的不夠經驗。我想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引導孩子們去豐富。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5的第二組加減。
根據實物圖講述算式表達的數量關系,并正確使用“一共”和“還剩”。
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4幅實物圖,2幅圖上畫有問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復習5的組成。
我做的動作和你做的動作合起來要是5,我跺3下腳,你跺2下腳。
學習5的第二組加法。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什么?問號表示什么意思?重點糾正幼兒“一共”和“還剩”的用法,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學習5的第二組減法。
出示另2幅實物圖和另一幅問號圖。這里的問號又表示什么呢?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是幾呢?
看圖列算式。看看圖上說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在表格中為圖形勾畫特征,將圖形讀出來以后再在適當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反思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性思維訓練。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學習5以內的加法運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5以內加法
難點:真正理解5以內加法,會應用。活動準備:
紅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的數的的分與合
1、教師和全體幼兒進行問答游戲,進行5以內數的分與合的練習師: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幼:肖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師和個別幼兒進行問答游戲,縮小幼兒之間的能力差距師:xx小朋友,我問你,2和3合起來是幾?
xx幼兒:肖老師,我告訴你,2和3合起來是5.
3、教師請幼兒兩兩合作并交換角色進行練習。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一)復習3以內加法,鞏固對“+”“=”的認識
1、老師昨天獎給小明2朵大紅花,今天又獎給他1朵大紅花,小明兩天共得了幾朵大紅花呢?(教師邊說邊演示)
2、你是怎么算出來的?我們用加法算式怎么寫出來呢?(教師板書:2+1=3)昨天獎到的.2朵大紅花用數字2來表示,今天獎到的1朵大紅花,我們用數字1來表示。問共有幾朵,我們用加法。
“+”“=”又表示什么呢?(引導幼兒說說符號的含義,進一步復習鞏固)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1、小朋友,看,這是小明的媽媽在超市里買的水果,看看她都買了什么?(出示不同數量的各種水果)
現在老師要出題來考考你們,請你們算出橘子和蘋果一共有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么來寫呢?(教師板書,并引導幼兒讀出算式,并說說算式中各數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教師和幼兒編應用題
如:小明的媽媽在超市里買了1個西瓜,買了4個臍橙,請問西瓜和臍橙一共有多少個?
編出一道就以各種方式請幼兒說出算式或寫出算式,并說說算式的含義。
三、游戲鞏固練習
1、教師一一出示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請全體幼兒搶答。
2、教師出示5以內的算式卡片,請個別幼兒回答,對于有困難的幼兒,引導他利用實物等輔助進行計算。
3、把幼兒分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答得又對又快。
四、活動延伸
回家與爸爸、媽媽比一比屋子里5以內的加法誰找的最多。(比如:3個凳子跟2個桌子可以組成5。1根黃瓜再加上4個西紅柿是5······)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能分別用三句話講述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是什么地方?有誰?”“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將圖上的事說清楚。”(山坡上有兩只烏龜)教師移動磁性烏龜:“這件事還有誰也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說清楚。”(又爬來了一只烏龜)請小朋友把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教師指圖:“最后一句話應該怎么說呢?誰會用三句話把圖上的事說清楚: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
列算式理解其含義。
“誰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圖上的表情?”
“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第一組:玩玩講講水果列算式。
第二組:玩玩講講動物列算式。
教后感:這節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出結果,嘗試到了成功了,所以記得很牢。
活動反思: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而在數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導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于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圖的意思。(小丑左手拿著3個氣球,右手拿著1個氣球)。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氣球?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了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 1=4。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 ”學生已經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 ”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 1=4”中“3”、“1”、“4”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歷形象——數——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后將“3 1=4”意義精簡為“3和1合起來是4”。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學生能夠自己看著圖說出算式的意思。
擺一擺、填一填。學生看著梨圖,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然后填空。將擺、寫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接,同時,又是對數形的結合。
直接寫出得數,比較“2 1=3”和“1 2=3”之間的規律:加號前后交換位置的得數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學生很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圖可以用同一個算式來解答。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節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說一說,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學思想。
四、總結突出算理。
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節,學生一開始出現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分與合的聯系出現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系,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節延后出現;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產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 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
2、讓學生結合現實情境,初步掌握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問題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加法的意義
2、學會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游戲的信封和郵箱。
學生: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西游記》嗎?你喜歡《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嗎?那你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哪里?
花果山可漂亮了,今天我們就跟著孫悟空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讓學生仔細看圖,學會敘述圖中的數學信息
2、出示猴子的畫面
(1)、讓學生敘述猴子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只小猴?”
(2)、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一共有幾只小猴?”的意思
(3)通過擺小棒,讓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4)學習加法算式3+2=5,認識“+”,學會讀寫加法算式,并理解每部分的含義。
3、出示小鳥的畫面
4、讓學生從白云、小朋友和小花中,任選一個和同桌說說數學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并寫出數學算式
5、課間操
6、小結:把兩個數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習
1、先說圖意,再寫算式
讓學生先練習用三句話來敘述圖意,再寫出算式
2、先照樣子畫一畫,再填空
要指導學生先看清楚第一小題先畫幾個圓片,再畫幾個圓片,一共畫了幾個圓片,再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第二小題
3、游戲:小小郵遞員
先要讓全體學生都要練習得數在5以內的加法,然后再組織學生進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掌握今天的知識。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5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1-11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案12-19
《5以內的加法》數學教學反思08-29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06-1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的加法教案08-2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5以內的加法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