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送垃圾寶寶回家
一、設計意圖:
我們班個別幼兒有這樣一些習慣,如將擦過鼻涕的紙又放回紙籃里,吃水果時把果皮和果核扔在桌子、地上,和家人在外一起玩時將紙屑、空飲料瓶隨手亂丟。為了幫助孩子學會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特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學會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會將垃圾放到垃圾筒里。
2.認識垃圾筒,知道它的用途。
3.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么地方有垃圾筒。
2.故事《香蕉皮的家》;頭飾小貓、小兔、香蕉皮。
3.生活中亂丟垃圾的'幻燈片6張。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聽故事提問:
1.故事里有誰?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頭飾。
2.小兔為什么差點滑倒?哪里來的香蕉皮?
3.小貓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4.香蕉皮的家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了解垃圾筒
1.你在什么地方看見有垃圾筒?
2.垃圾筒有什么用?
3.為什么要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
三、結束部分:看幻燈片判斷垃圾是否回家,播放幻燈片幼兒觀察垃圾是否回家。
1.6張幻燈片的內容:小朋友進餐時桌上掉了一些飯粒和菜;小朋友將擦鼻涕的紙扔到地上;草地上有人扔了幾個空塑料袋;有人將垃圾扔在人行道上;乘客將垃圾從車窗里扔出落到馬路上;花園里有一些廢報紙和空飲料瓶。
2.提問:你看到了哪張照片?照片中的垃圾回家了嗎?應該怎么做?
3.幼兒討論回答,教師進行總結。
五、活動延伸:
實踐活動:拾垃圾小朋友,我們來當清潔小衛士,幫幼兒園里的垃圾找家;顒又罢埣议L和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么地方有垃圾筒,為開展活動做了知識經驗準備;顒右怨适乱,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語言深深吸引幼兒,充分調動了其參與的積極性,幼兒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回答問題語言完整,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并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此次社會活動領域價值明確,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綱要》精神。活動主要采用了對話的方式,通過師幼對話、同伴間的對話,從而激發幼兒的社會認知、情感,獲取社會文明的基本行為規范,知道怎樣做一個文明的人,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
活動開始前,我從知識與物質方面做了較充分的準備,包括幼兒與家長一起觀察生活中人們將垃圾扔在哪兒,什么地方有垃圾筒等,及幻燈片的準備。不僅達到了家園結合,而且能夠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怎樣養成一個不亂扔垃圾的良好習慣,充分達成目標。另外,活動延伸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此次活動中,我還將延伸活動定位于與日常生活的有機結合,如在家長開放日中開展親子主題活動,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優勢。本次活動達到教學目標,效果好。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送垃圾寶寶回家】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送圖形寶寶回家》09-22
送小烏龜回家作文11-25
送小鳥回家作文8篇12-13
送小烏龜回家作文600字11-25
小班社會活動元宵節教案(精選6篇)01-19
最新送寶寶滿月的祝賀詞12-09
送朋友寶寶滿月祝福語04-24
元旦送寶寶的祝福語12-25
放飛愛——《送小魚回家》讀后感_900字01-21
小班《樹葉寶寶比大小》說課稿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