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語文《想北平》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必修一語文《想北平》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反復研讀,與文本、編者對話,深刻體會作者對北平刻骨銘心的眷戀思鄉之情;
2、了解散文襯托手法,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作者字里行間的表達中透出的強烈的主觀性,體驗作者的感情。
2、如何用襯托手法表現北平的妙處。
教學方法:反復閱讀,用原句解讀,加強文本與自己的對話體驗,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
布置課前預習:你所了解的老舍;閱讀文章,思考老舍與北平的關系,作者為什么愛北平,并把對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愛母親的地位?老舍筆下的北平是什么樣子的,它有哪些特點?
3、在對話欄中寫出自己的閱讀體會,課上進行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結束了第三專題的第一板塊“古典的鄉愁”后,我們進入了第二板塊的學習。今天我們要學的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想北平》。在初中我們已經結識過老舍先生,因此,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回顧一下以前所學的相關內容,請你談談你了解的老舍。
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濃的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出生于一個貧民家庭。1918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后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從事小說創作,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30年回國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后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日常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曾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_”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于世。優秀長篇小說《駱駝樣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余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二、解題:
1、“想”。(標題的“想”為什么不換成“寫”?)
明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想”帶有濃烈的主觀情感。“寫”可能只是客觀的描寫,“想”表明作者不僅要告訴讀者北平是什么樣,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北平的愛。文章開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說:“我真愛北平。”但馬上又說:“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出現,表明老舍難以用有限的文字道盡自己對北平的愛。
2、“北平”。(學生研讀1—3節思考,作者筆下的北平是怎樣的北平?他對北平有著怎樣的“愛”?從1—3節中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是“我的北平”(第一節);“我愛我的母親……我之愛北平也近乎這個……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等(第二節);“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第三節)
三、研讀課文4—6節,回答問題
1、“寫什么”
寫什么(作者筆下北平的特點)動中有靜
(4—6節)布局合理
貼近自然
2、“怎樣寫”
(1)襯托手法:
巴黎熱鬧<——>北平安靜
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還差點事兒”
美國的橘子<——>北京的玉李
(2)語言特點:幽默詼諧,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鮮明生動。如“差點事兒”,“擠得慌”,“帶霜的玉李兒”,“還不愧殺”等蘊含極其深刻思想的話語經老舍說出,卻是極平常普通,通俗易懂,顯示了語言大師舉重若輕的功力。
3、“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平,老舍覺得很難:“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寫什么?他又不愿“撿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的羅列平鋪直敘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有味道了,因此,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把對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愛母親的地位,他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通過與巴黎等城市的比較突出北平的特點,表明北平與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的關系,表達“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
體會最后一句話的深層含義。
明確:這篇散文寫于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今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賞析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現北平,老舍覺得很難:“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寫什么?他又不愿“撿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掛一漏萬,埋沒了北京的種種好處。如果只是機械的羅列平鋪直敘寫成一篇北京地方風光的指南就更沒有味道了,因此,老舍決定寫出“我的北平”,把對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愛母親的地位,他拋開一切美好的詞語,用最通俗質樸的言辭,用最能引人共鳴的表達方式,通過與巴黎等城市的比較突出北平的特點,表明北平與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為一體的關系,表達“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
作者愛北平的理由:整體感覺:動中有靜,復雜而有邊際
布置:在人為之中顯自然
物質上:花多菜多果子多
環境:使人更接近自然
最后一句話的深層含義:
這篇散文寫于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京。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京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念家鄉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想北平》老舍的散文有寫景、記人、抒情、說文、論事幾類,文中細節平凡,語言樸素直白。《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山東濟南時寫下的一篇小品文。當年身處異地的老舍,在戰亂的歲月中,更加思念他摯愛的北平。作者抒寫了對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戀,一處景便滲出刻骨銘心的一縷情,他想“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作者描寫一景一物都想著讀者,盡力把自己的情感與讀者溝通,作者在文章中沒有鋪張夸飾北平的豐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敘談,就使那種眷戀故土的熱情感染著讀者,激起共鳴
教學反思
《想北平》屬于“月是故鄉明”專題中“恒久的烙印”板塊,在此篇之前學過了“古典的鄉愁”“漂泊的旅人”等板塊,本文要著眼于讓學生領會故鄉施予每個人的深刻的烙印。但是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城市的面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對北平這樣的大城市,就更為不易了。老舍寫“我的北平”,采用對比手法,集中地表現了北平最主要特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老舍在文中表現出了對故土的無限眷戀之情,其情繾綣,足以深深打動讀者,但是對于生活閱歷比較貧乏的學生,對于這種情感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那么只能指導學生在品讀文章的過程中去慢慢地理解、體會。在教法上著重文本研習,不妨充分利用對話欄,讓學生課前預習中進行評點,選擇合適的問題,全班研習。
另外,本文前半部分寫自己對北平難以言傳的熱愛與思念,以抒發感情為主,學生不易深入體會;后半部分通過對比的方法寫出北平的特點,以此表達對北平的熱愛,學生易于領會,因此,授課時決定由后半部分入手,調整授課順序,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
【必修一語文《想北平》教案】相關文章:
老舍想北平賞析12-26
高一語文必修一《雨巷》教案12-04
必修一語文《歸園田居》教案09-22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雨巷》教案07-16
語文高中必修離騷節選教案12-19
《離騷》語文必修一原文05-27
高一必修一語文作文07-30
高一必修二語文作文09-09
高一語文必修作文08-28
高一必修1語文作文08-04